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话的起源?
客家话的起源?
起源:
客家话,又称客家方言,或称客方言、客语或广东话(土广东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客家人来到四川自称所言为土广东话,也'可能'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广东话”概念)等,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英文中与客家等义的单词是 Hakka。
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华夏民族,在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华夏族)的一个新民系。他们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战乱等原因,从中原(河南,安徽,山东)南迁赣南、闽西、粤北,而形成一个汉族民系。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全国其他省份,以及东南亚、美洲及世界各地。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一般认为,客家方言的底层是唐初的正音,客家先民迁居粤闽的过程中,也有受到粤闽先居汉语方言和粤闽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现代各地口音并不完全相同的客家话(唐音,至今梅县人仍称客家话为唐音)。
粤方言则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秦音);闽方言则是晋朝正音,融合瓯闽古音而成(晋音);赣方言则是江淮古音融合而成(淮音)。当然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闽、粤、客等民系经过历代相互通婚,事实上已经无法完全根据血统来区分。目前大陆地区的民系常以方言作区别标志,海外则以其父系血统的来源为根据。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摘要】客家经过五次大迁徙,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下意识、亲情意识、文教意识、忧患意识。本文就整合客家
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客家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
行介绍。
【关键词】传承;创新;客家文化;世界客都
阐述客家文化,很自然涉及到客家源流。据客家学研究者认为,客家先民经过五次大迁徙,在南方人烟稀少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即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客家民系的诞生地。正所谓“逢山必见客,无客不居山”。由于不断迁徙,客家人形成了许多特点如团结聚居、家庭民主、妇女参加劳动、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特性,加上客家人保留和发扬中原华夏文化,便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其中梅州的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是我国客家人最大的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客都。”
1.客家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一个民族或民系的物质产生和精神生活相联系。从客民第三次南迁开始,在赣闽粤边地区,客户(绝大部分为客民)占了主要地位,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多数南下汉人与少数原来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语言、经济政治利益、文化心理已融为一体,所以客家民系约在南宋时代就初步形成,在三江流域就出现赣州、汀州、梅州等文化城市,这些城市都留下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轨迹。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中包括保留着浓厚中州音韵的客家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如寨堡式的圆柱形或方形夯土围屋、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穿堂屋、锁头屋、下山虎、四点金、多杠楼屋以及中西混合式等;腔调优美,抒情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独具特色的饮誉海内外的客家风味食品,如盐炯鸡、酿豆腐、浮水鲩丸、姜酒鸡等。
客家建筑物特点简介
客家建筑特点简介
一、客从何处来
客家先祖曾陷入困境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早在晋元帝时候,对于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形成了“客家制度”。
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永康元年,中原遭遇“五胡乱华”。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至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到鄱阳湖、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这股潮流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先后爆发“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将第一次南迁的汉人推向了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这次南迁,延续到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发生在两宋之际,由于金人和蒙古铁骑南下,文天祥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其余先民被迫继续南迁。
第四次大迁徙清初到同治年间,由于满族南下和人口膨胀等影响,第二、第三次迁移的旧客家人往广东中北部、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地方扩散,其中也包括清政府主动发起的“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
第五次大迁徙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之后发生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客家人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二、客家人主要集聚地
全世界有客家人约8000万人[4-7]。其中国内5000万
人[5-6],国外有3000万人左右[8]。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
客家侨都——广东惠州
客家古邑——广东河源
客家摇篮——江西赣州
客家首府——福建汀州
客家人占台湾人口18.1%,约419.7万人,最多是新竹县71.6%,其次是苗栗县64.6%是客家人。然后是桃园市39.2%,再来是花莲县31.7%,新竹市是30.1%,之后是屏东县23.7%,台东县是19.9%,台中市是16.4%,台北市是16.4%,南投县为16.0%、新北市为14.1%,高雄市为11.6%,基隆市为10%。在台湾的客家人主要来自广东省嘉应州的嘉应(梅县)、镇平(蕉岭)、兴宁、长乐(五华)、平远。广东省潮州府的大埔、丰顺、海阳(潮安)、潮阳、揭阳、普宁、惠来、饶平。广东省惠州府的海丰、陆丰。福建省汀州府的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福建省漳州府的南靖、平和、诏安、云霄。会说客家话的客家人中,以「四县腔」腔调最多,然后是「海陆腔」,其次是「大埔腔」、还有「饶平腔」和「诏安腔」。
关于客家的起源和另外见解
“客家”─ 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
引言
今天,“客家”这个名字好象已经是毫不含糊地,成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呼。据罗香林先生的考证,他们的祖先由中原经过五次大迁徙来到华南,因为沿海的平原已经被土著占据,所以只能在广东、福建和江西间的山区落户。由于他们保持了祖先的语言和习惯,经千年而不衰,所以他们觉得跟邻近的民族不一样。而他们南迁时曾经被称为“客户”,所以引以为荣,自称“客”或“客家”,发音也就是Hakka。
上面是一般的经典描述。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将近年发掘出来的事实和数据比较,我们发现这个近乎完美的故事,跟过去和现在的很多现象、记载和数据并不相符。整个理论的最大漏洞,在于假设目前讲嘉应方言的人,自古以来无论身在何方都认为自己是“客家人”。实际上,嘉应方言使用者直至很晚近,才接受这个名字:在广东客粤杂处的地区,只有两百多年,而在“纯客家”地区,则不到两百年;在其它省份和地区就更晚,例如台湾基本上是1945年以后,在四川更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就是在今天,好些地方的嘉应方言使用者,也不接受、甚至不知道“客家”这个名字,来代表自己的语言文化。就是说,“客家”不是一个自称,而是一个他称。
目前很多书本上对客家的描写,是对历史的一场误会。嘉应方言使用者采用“客家中原说”,最初的目的是要来自辩,但后来就变成了部份人的自大与部份人的自卑。迟迟不知道自己是“客家”的嘉应方言使用者,伸手拥抱这个值得自豪的名称,但最先出现“客家”这个名称的地方,后来也是客家话和客家文化最早消失的地方。
如果我们探索历史人口的流动情形,便发现中国的南方人口,无论嘴巴讲甚么方言,都是北方移民的后裔,一般都符合书本中对“客家人”的定义。但不是每个南方人都称得上客家人,尤其是跟嘉应话使用者曾经有直接冲突的广府人和闽南人。而其他比较偏远的地方,就算居民使用的方言跟嘉应话不能相通,却很多时候被冠上客家的称号,尽管当地居民明言拒绝。出于整个客家历史误会的延续,广东中部和北部的很多“本地人”就被一些学者称为“客家”或“老客家”。
[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精华版:客家人的由来
[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精华版:客家人的由来高考作文素材精华版: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
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
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
而最终形成的。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
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客家人也并不比其他族群
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有五次大迁移。
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中原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
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攻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
局面。西晋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
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阳,沿汉水入长江向东迁往湖北、安徽、江苏一带;向南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梅州
的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
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
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
客家人相关资料
客家人的由来、生活习俗,土楼文化的资料
客家称谓的由来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角地带的形成,使赤县东南一隅光华炫目,生机盎然。充满神奇奥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营骄傲地向世人宣告:这里有一群血脉里奔流着炎黄热血的人,在辛勤播种、耕耘着华夏文明,这一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人的礼节很多,很繁杂。待客。客人光临,男客人由男人陪坐,敬烟,女人奉茶。不能“打赤膊”、“穿内裤”接待客人,亦不能随意弯腰曲背、驾“二郎脚”,扣鼻子、玩脚丫。奉茶也很有讲究,只有一两位客人时用手端茶,客人多时用托盘端茶。单独奉茶给客人时要用双手端,客人多时用托盘端茶。客人接茶坐着要起身,不起身要说对不起,我没有起身。主人回答不用客气。用右手五指,左手四指,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生何处不相逢”。共餐。主人与客人进餐时,要客人或长辈坐上席,宴席上给客人筛酒要按坐席的大小顺序。以方桌、圆桌为例:陪客方桌坐8号位、圆桌坐10位,筛酒则按坐位的大小顺序,方桌按照1、2、3、4、5、6、7、8顺序,圆桌按1、2、3、4、5、6、7、8、9、10的顺序。这些规矩目前仍很讲究,尤其是广大农村。主人要给客人盛饭,请客人吃菜,不能侵占客人坐位,不能脚踏别人的凳子横木,夹菜时只能夹自己一方的菜,不能目中无人乱夹乱挑。同一席的人吃饱时,不得离席,要把自己的筷子搁在自己饭碗上表示等候之意(如遇有全席人把筷子搁在饭碗上,则表示不满或表示没有吃饱)或说一声某某请慢吃,对不起我没有等你。待客人回答:别客气,请坐松(下席)才能离席送客。送客。当客人提出要走时,主人要先挽留,客人确实要走,主人应为客人拿物、开门、送出大门。客人说请留步,主人才与客人拱手或握手告别。多人同行的客人长辈或老者先行。客家人还有很多礼节,如子女早晨起来、晚上临睡要向父母或长辈问安,晚辈外出回来要给长辈打招呼,这是不可违逆的礼节。亲友有了红、白喜事都能主动相帮,互送礼物,就是平时有了什么新鲜食品,均要与邻里共享等等。大埔酒令由一至十排列如下:一帆风顺,二度梅开,三春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禄大顺,七星伴月,八仙过海,九九重阳,十全十美。每一个数字,都以祥和吉利之语,表示宾客之间共同对宴请主家的祝贺。猜拳行令时还有严格的规定,如只准出右手,不准出左手:“上二下三”即下准出三,下不准出二等,如若猜错或指头出错者,则罚饮酒。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後,不但让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
中国民族民俗:客家人简介
客家人
客家人
客家概述
(二)客家人地域分布 从西晋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
著居民杂处,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
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 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围龙屋
土楼
客家文化
(二)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
风格,受到唐诗律绝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 客家山歌直接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之中,无论是生活劳动、风光景物、 传统风俗等等,都可以成为山歌的题材,其中反映客家男女的真挚爱情的情 歌在客家山歌中占的篇幅最多。
客家人分布图
客家人分布图
客家概述
(三)客家历史 有关客家人的迁徙,1930年代的客学大师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认为,客
属民系自晋朝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并在这五次迁徙过程中繁衍 发展而来。
这五次大迁徙的大致过程是:第一次在两晋时期,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 江流域; 第二次始于唐代,大批北方汉民为躲避安史之乱,迁往相对安宁的赣 闽粤地区,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 第三次在两宋时期,北方民族入侵,一批批 汉民迁往赣闽粤地区,与当地畲、瑶等少数民族逐渐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 系; 第四次是清朝末年,赣南由于满族统治者的蹂躏以及瘟疫发生,人口锐减, 加之闽西和粤东人口膨胀,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一部分客家人又回 迁赣南,另有一部分迁往四川; 第五次在近代,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 往沿海,有的则移居海外。
汀州
汀州--海内外客家人的“麦加圣地”
2008-05-29 16:01 来源:长汀网编辑:贺晨曦
关于“客家”,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以后,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形成客家散布许多地区的局面。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是即第四次迁徙,“移湖广,填四川”。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公元1645-1867年,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民系第五次迁徙(公元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在国内五次大迁徙路线图
何谓客家人
何谓客家人?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糸,是汉民系独特而稳定的群体。自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历史上有过五次规模较大的中原汉人大迁徙。开始是“五胡乱华”所引起,客家先民因为边疆部族侵扰才逐渐自中原辗转到南方来的。《崇正同人系谱》载:“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是军事斗争的要冲,在战火纷飞下,汉人又向南转移。《辞海》“客家”辞条载:“西晋永嘉年间黄河流域一部分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客家先民与南方百越族、闽越族、畲、瑶等族融合而成一支独具特色的民系。既保留了汉族中原文化特征,又容纳了南方少数民族一一闽越族、百越族、畲、瑶族的语言,和习俗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文化意识特点。客家人所以能成为汉民系的独特稳定的群体,就是在长久的南迁历史中,都是大批的移民,又多数是中原汉族士族大户。在南方的闽、粤、赣相连地区,先是客户,后来不分主客,形成稳定的群体。
闽粤赣客家地区,据中山大学罗香林教授为文说:总计有33个客家县,其中29个纯客县。闽西、粤东、赣南三角区是客家人的大本营,也是客家集散中转站。客家人散播到港、澳、台、东南亚及海外,总人口据说已达一亿之多。程乡(梅县)是明清,散播客家中转站。
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话。它和闽语(福佬话)、粤语(广府话)、潮汕、闽南(河洛话)都无关系。客家话与中州音韵(郑州土话)相似,历时千年而不变。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为文说:“客家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像中州河南的话。”客家文化和习俗,主要表现在重视教育,尊师重教,古时各邑有书院。早在宋朝,杨时有“程门立雪”的典故。后来村村有学堂,每县有中学。客家地区山多田少,所以多人出外谋生(打工或经商)。客家的民俗不论衣食住行.婚丧、节日都有一套习俗。妇女勤于劳动生产,操劳家务,成为家庭的主角。客家有独特的民居一一土楼和围屋。客家人具有勤劳节俭、辛苦创业、团结奋斗、敢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和革命精神。客家人对国内国外经济文化的发展建树之丰,使世界各国人为之瞩目。可以说无论在以往历史岁月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客家人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和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客家资料
客家概况
客家人及其分布: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又独特的民系。客家人在历史上有过4次大的迁徙,他们是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客家人四次的大迁徙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的50万大军南下征服粤人时,其中大部分士兵是客家人。平定南粤后这50万士兵就留在岭南成家立业安居下来。
第二次在公元317年东晋时期“五胡乱华”,造成中原天灾加人祸,苦不堪言,汉人大量南逃避难。
第三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中原又是战争连绵、民不聊生,尤其是客家人的居住地首当其冲,只好再次南逃。
第四次是在南宋时期,元兵的大举进犯,汉人再次往南大迁徙。客家人先从黄河流域退出,再从长江流域退出,最后从江西、福建进入广东粤北、粤东。
客家人口
人口约有8000万。国内约有5000万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台湾,海南等省(自治区),其中,又聚居在广东的东北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即人们常说的闽粤赣交界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除中国外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民居
特色围楼式民居。客家人一般不与其他语言和其他姓氏的人群合居,喜欢一个姓一个村落。客家人的居宅保留古代中原人的围楼式民居,一族一寨用高、厚的围墙包围起来,四隅筑有炮楼。这种围楼多属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围楼内可以居住上百户人家,而且集居住、养殖、防火防盗和武卫多种功能于一身。
客家文化
由于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客家文化的主体承袭了中原文化。但客家先民在南迁及定居后,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吸收和融合了畲族文化。客家先民在与畲族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多层面的文化互动和民族融合。
客家方言的微观社会语言学分析客家
客家方言的微观社会语言学分析客家客家方言的微观社会语言学分析
一、前言
“客家”或说“客家人”、“客人”,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根据客家研究者、史学家们的意见,大都认为“客家光民原自,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再度迁移,总计大迁徙五次”(见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关于客人南迁的次数,还有二次说、三次说、六次说、九次说,这里我们不去计论它几次大迁徙,一句话,客人是从北而南迁移过来的。晚清杰出诗人黄遵宪诗“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展转来海宾。检音宗唐魏,盖由三代民。”(见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又说“此客人者,来自河洛,传山,历年七百,而守其语言不少变”(见黄遵宪?《梅水诗传序》)。从卜述意见肴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l客家人原祖居地在古原河、洛一带,抓史载,或因战乱、或因饥荒经多次迁徙到南方。是炎黄子孙,中原汉族。(2)客家人把语言’看作民系的标志,坚定不移地保留和使用它,甚至迁徙多代后仍‘。迁出地的语言没有多大差别。
一、综述
早期的客家方言研究始于嘉庆初年,黄钊的《石窟一征》和杨恭担的《客i舌本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客家方言词汇研究,运川的是传统的:训释与考证法。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受西方现代语一言学和国内兴起的汉语方言调查的影响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罗香林和王力分别先后出版了《客家研究导论》(1933)和《中国音韵学》(1935)。这是两部较早较有系统论及客家方言语音的著作。其中《中国音韵学》第七章记录了梅县方言的音系,不过个别地方有失误,例如多出舌叶音声母,缺少ina韵母等。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
客家人大迁徙
客家人大迁徙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认为,历
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
运动,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民
系。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
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
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
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
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
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
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
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
在此时期。
第五次:受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
客家大本营:即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交界的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域。
客家先民:客家先民与客家人的区分时限以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后为界,即经过三次大迁徙而进入客家大本营至客家民系的形成之前称为客家先民,客家民系形成后的即为客家人。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拓展阅读资料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馀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後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後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於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台湾、香港,或侨居南洋一带。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其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客家文化
美洲 美国30万 加拿大 8.1万人 秘鲁20万人 圭亚那0.6万 人 古巴0.81万人 巴西 0.24万人 危地马拉 0.01万人 多米尼加 0.12万人 玻利维亚 0.01万人 智利 0.12万人 阿根廷 0.05万人 厄瓜多尔尔 0.02万人 苏里南 0.41万人 委内瑞拉 0.02万人 墨 西 哥 0.01万人
10商英3班 cherry cxy
客家源流—综述
客家人根在汉族。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 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 而来 (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 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 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 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 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 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 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 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 的大民系。
罗大佑(1954年7月20日-),台湾省苗栗县的客 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县,是台湾地区的创作歌手、 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曾创作并演 唱〈童年〉〈爱人同志〉〈野百合也有春天〉〈皇 后大道东〉〈之乎者也〉〈是否〉等国语、闽南语、 粤语脍炙人口的歌曲,对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 初期校园民歌及整个华语流行音乐风格转变有划时 代的影响,其歌曲也是许多歌手争相翻唱的对象。
叶挺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 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 北伐中被誉为“铁军”。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 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叶剑英 叶剑英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 的卓越领导人。
为什么说客家人才是纯正的汉人?
为什么说客家人才是纯正的汉人?
首先,要清楚“客家人”和“汉人”两者之间并不是界限很清楚。汉人是自汉朝建立后,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中国人(华夏族)的称呼,主要原因是汉朝的强大,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了震慑作用。可以说,汉人是华夏民族的总称,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海外还有部分称为唐人,同样是因为唐朝的强大),所以说,汉人没有纯正与不纯正之分,凡属华夏地区生活的人,都可以称为汉人。而客家人只是说古代汉人的亲缘乃至血缘关系比较近而已
客家人,目前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最早来源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
客家人历史上共有五次大迁移。
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时期。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第三次大迁徙:北宋靖康之乱后直到南宋“崖山之战”灭亡,元朝建立期间。
第四次大迁徙:满清入关。
第五次大迁徙: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从魏晋南北朝、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入侵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粤东北,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古代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语,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语,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公元1645-1867年,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民系第五次迁徙(公元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在国内五次大迁徙路线图
客家文化中心转移变迁说
客家文化,各地发展虽不尽平衡,在各个历史期其文化中心也不断推移。但作为一个整体,则彼此存在互相吸引、影响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有宋一代,客家文化中心有二
一是福建路的汀州。汀州,是客家移民早期进入的重要基地。传说宁化石壁乡为客家人的祖居地,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客家文化在汀州生根开花,是情理中事。故有"风声习气,颇类中州"之誉。其出众人物有:宁化郑文宝,宁化张达观、张良裔父子,长汀杨方诸人。郑文宝,长于诗。其诗颇受同时人的文坛大家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的青睐。杨方,以理学著称,曾从学朱熹,对客家地区理学的兴起,其功阙伟。
一是广南东路以韶州为中心的粤北地区。因韶州地处岭南北交通要冲,故此地客家文化得地理之便与气候之先。曲江余靖,即是其中佼佼者,余靖,宋代名臣,官至兵部尚书,崇
祀于广州八贤堂。其史学、诗、古文词,均为时人所重。曾信校《史记》、《汉书》,别为刊误四十五卷,是尤精史学的明证。
韶州为宋代客家人藏龙卧虎之地,是有历史根源的。早在唐代,曲江就出过名震中原的张九龄。张九龄,唐朝名相,文学冠一时,著有《曲江集》,事迹具《旧唐书》卷九九本传。其诗劲炼质朴,洗尽六朝铅华。《唐音癸签》称道:"首创清淡之派"。对其后的王维、孟浩然诗派颇有影响。时人张说则赞誉"后来词人称首也。"可以说,张九龄以其卓越才学与高尚人品,使中原人对岭南文化刮目相看。
元代,客家学子,多不应试仕官。所以,这一时期文士不显、文风转衰。记载也多阙如。但也并非全无杰出人物。龙南人钟柔,融贯诸史,著述多部,从学者数万人,一时文风称盛,即是一例。
明初,承元之弊,客家著名文士尚不多见。成化、弘治年间,始渐露锋芒。嘉靖以后,人才辈出。明末清初,而登高峰。这一时期,客家文化中心有三:
一是福建汀州府。尤以文史成就为著。有宁化李世熊、黎士宏,上杭刘坊诸人。李世熊,主要著作有《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史称其:六经诸子百家,无不贯通;为文沈深削该、奥博离奇。撰修《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对客家地区方志学作出了特殊贡献。黎士宏,世熊弟子,人称"以诗文章名天下"。刘坊,著有《天朝阁集》。自视甚高,声言"自有文章以来,一刘鳌石而已"。人评其文"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一是赣南地区。明末清初间,"三魏"和"易堂九子"的古文最富盛名。"三魏",为江西宁都魏际瑞、魏禧、魏礼三兄弟。"易堂九子",以魏氏三兄弟为核心,加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彭士望、林时益。他们的古文成就,集中反映在魏际瑞的《魏伯子文集》、魏禧的《魏叔子文集》、魏礼的《魏季子文集》和易堂九子的《易堂九子文钞》中。魏氏两代六人,被誉为文坛"三魏"和"小三魏",传为千古佳话。显然,倘没有当时赣南文风兴盛的背景,是绝不可能出现这一奇特文化现象的。
理学,则有信丰俞溥,龙南月华,南康刘昭文、王事圣诸人。月华、曾从王守仁之学,为学者所宗。刘昭文则学于湛若水之门。可见,赣南理学王、湛两派均有传人。
一是惠州府。明代客家理学中心。一时人才济济,理学发展至顶峰。代表人物有杨传芳、叶时、叶春芳、叶天佑、叶春及、叶萼、杨起元诸人。杨传芳,师事湛甘泉,深得其中奥妙。叶时,曾从南海庞嵩学,崇奉王阳良知之学。叶春芳,受学湛甘泉,"甘泉称其学问纯正"。叶春及,理学崇陈献章。叶萼,曾从薛侃学,为惠州一郡师。杨起元,崇心性之学,其学的显著特点,是将佛学引入理学,使佛儒合一。
惠州客家地区理学,与整个广东地区理学同步发展。"明兴,白沙氏起,以濂名之学为宗,于是东粤理学大昌。"换言之,明正统以后,陈献章"白沙之学"的兴起,标志着广东地区理学进入繁荣阶段。其后,出理客家、福老、广府民系的理学大师各据一方各领风骚和互相渗透互相辉映的生机勃勃的局面。"当是时,甘泉、阳明二家弟子,各执其师之说,互有异同,自弼唐为之会通,面浙、广二宗,皆于弼唐悦面诚服,于时乡士大夫翕然和之。若何古林则讲学诃林,薛中离则于金山,黄泰泉于白云,钟叔辉于宝潭,杨肖斋(传芳)、叶允中(时)于归善,叶同斋(春及)于罗浮,王青梦于粤秀。而其在广州者,遇朔望必偕至关
天,就正于弼唐。"就是说,这一时期惠州地区的理学,杨传芳、叶时、叶春及诸人独树一帜。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客家人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故具有极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名节思想。这以明清嬗变之际和汀州和赣南的气节派文人最具代表性。他们大多具有反清复明、"义不帝秦"的思想和行为。其佼佼者有李世熊、刘访、魏际瑞、魏禧、魏礼诸人.为人则"不食周粟"、退隐山林,为文则愤世嫉俗、慷慨激越、烟彪可元。他们的道德文章,光辉千古。在客家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清代以降,广东嘉应州及潮州府属大埔等地(即今梅州市辖区),在客家地区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在清一代,这一地区的科甲在客家地区居首位。康熙三十年登进士的李象元,为本朝州属登第者始。自乾隆特别是西风东渐之后,梅州地区人文日益昌盛。清代梅州文化,以诗文最为发达。代表人物有扬仲兴、王利亨、宋湘、温训、黄钊、李黼平、吴兰修、范留淑、叶璧华、胡曦、黄遵宪、温仲和等人。其中最著者为来湘与黄遵宪。来湘是乾隆以后,岭南诗人最富盛名者。代表作为《红杏山房诗钞》。史称"粤诗自黎简、冯敏昌后,推(宋)湘为巨擘",或说"后起无如宋芷湾(湘)"。黄遵宪是清末"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代表作为(人境庐诗草》。他所创作的通俗易懂的"新体诗",对"五四"时斯的新诗运动起了先驱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女诗人范留淑、叶擘华的出现。客家妇女素以聪慧贤良勤劳著称于世,她们在客家社会中起着特殊重的作用。但由于受封建礼教的长期束缚,在文化上并未有所建树,形成妇女地位在经济活动与文化教育两者间的极大反差。清末,随着风气日开、女权日高,这种畸形局面才不断改变。范留淑的《化碧集》、叶璧华的《古香阁集》,可谓晚清诗歌的璀璨明珠;他们二人则可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女诗人的先行者。
清代,梅州地区在客家人文地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非偶然。早在明代,已露端倪。李士淳的出现即属此例。李士淳,作文雄健奔放,为时人所重,其著述收入《李二何先生文集》。又,据光绪《嘉应州志·从谈》卷三二载:
"《谈海》云:闻之族老,明季及国初,潮属有数县文风未盛,多有不能如额者,学使者往往以此邑之有余补波邑之不足,程乡一邑常取过三四十名,谓之通榜。"
可见,早在明清之际,梅县(程乡)文风之盛已居粤东前列。
与此同时,惠州文化也日益发达。惠州府与广州府相邻,并濒临大海。随着客家火势力不断由山区向平原向海外伸展,故当地日居重要地位。宁化伊秉缓在惠州知府任上,曾创建丰湖书院,并度聘请嘉应宋湘主讲丰湖书院。一时,丰湖书院成了培育客家人才的重要摇篮。
有清一代,客家地区文化得到普遍发展,故各地都产生了一批著名人土。其中,最有影响的为南康谢启昆、台湾丘逢甲诸人。他们在中国文坛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谢启昆,于史学、文学、方志学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尤以方志学成绩斐然。他主修的《广西通志》,体例新颖,内容博洽,为一代模式。丘逢甲,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代表作为(岭云海日楼诗钞》。梁启超誉之为"诗界革命巨子"。其诗的"英气",甚至在黄遵宪之上。
总之,客家地区,从宋代以来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客家人在历史上各个文化领域,均作出杰出的贡献。其著名者:史学有余靖;理学有杨方、杨昱、杨传芳、叶春芳、叶春及、叶萼、杨起元;诗有郑文宝、伊秉绶、宋湘、湖曦、黄遵宪、丘逢甲;古文有刘坊、魏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