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透视学教案
美术透视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
【课题】:透视原理与绘画实践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透视画板、透视练习图、透视示范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透视练习图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展示透视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远近关系的?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如建筑、道路、风景等。
二、新课讲授
1. 介绍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通过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变化,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
2. 讲解透视的基本术语:视点、视中线、视平线、主点、消失点等。
3. 介绍透视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等。
三、透视练习
1. 教师示范透视绘画方法,学生观摩并记录关键步骤。
2. 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进行透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透视绘画技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透视美术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
课程名称:透视美术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2. 培养学生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能力,提高美术表现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立体感强的作品。
教学重点:
1. 透视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2. 空间与距离的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
1. 透视规律在绘画中的应用。
2. 立体感的营造。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素描纸、铅笔、橡皮
3. 立方体、圆柱体等几何模型
4. 透视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些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透视现象。
2. 提问:什么是透视?透视在美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
二、讲授新课
1. 透视的基本原理:
- 介绍透视的概念和分类,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 解释视点、视平线、主点、消失点等基本术语。
-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透视现象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透视原理。
2. 一点透视:
- 讲解一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一点透视的绘画技巧。
3. 两点透视:
- 讲解两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两点透视的绘画技巧。
4. 三点透视:
- 讲解三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三点透视的绘画技巧。
三、实践操作
1. 分组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每组选择一种透视方法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视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运用透视原理,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第二课时
美术透视教具制作教案中班
美术透视教具制作教案中班
教案标题:美术透视教具制作教案(中班)
教学目标:
1. 了解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习基本的透视原理和技巧。
3. 制作简单的透视教具,以提升学生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白纸、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2. 展示透视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3. 透视教具的样本或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展示透视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发学生对透视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透视作品中的线条和空间感,提问学生对透视的理解。
探究(15分钟):
1. 解释透视的概念和作用,简单介绍透视的原理和技巧。
2. 指导学生使用铅笔在白纸上练习绘制一点透视图案,如一条直线或一个方框。
3. 引导学生观察绘制的图案,讨论线条的长度、粗细和方向对透视效果的影响。实践(20分钟):
1. 分发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学生制作简单的透视教具。
2. 示范如何制作一个透视盒子或透视画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和制
作其他透视教具。
3. 学生制作完成后,让他们用透视教具绘制一幅简单的透视作品。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透视教具和绘制的透视作品。
2. 组织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透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道路、家具等。
2. 鼓励学生用透视技巧绘制其他物体或场景,如房屋、公园、街道等。
总结:
1. 回顾透视的概念和应用。
2. 强调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透视技巧。
透视原理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美术透视原理
授课年级:高中美术
授课时长: 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斜透视的基本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分析、表现物体空间关系的实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透视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 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斜透视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1. 理解透视规律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2. 学会运用透视原理解决绘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透视原理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
2. 绘画工具(素描纸、铅笔、橡皮等)。
3. 透视原理图示及实物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展示不同艺术作品中的透视效果,引导学生思考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
2. 提问:什么是透视?透视在绘画中有什么意义?
二、新课讲授
1. 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通过视觉器官感知物
体空间关系。
2. 讲解透视产生的原因,如人眼看物时,距离愈近的物象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大,反之愈小。
3. 介绍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如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空间和体积深度。
三、透视分类讲解
1. 平行透视:讲解平行透视的定义、规律(消失点、视平线等),并通过图示展示。
2. 成角透视:讲解成角透视的定义、规律,并举例说明。
3. 斜透视:讲解斜透视的定义、规律,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
1. 展示经典透视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透视原理。
2. 讨论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建筑、风景、人物等。
透视学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艺术与设计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2. 掌握透视学在绘画、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
1. 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透视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透视练习图片或实物模型。
3.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画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简要介绍透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透视现象?
二、透视学的基本概念
1. 介绍透视学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3. 展示透视原理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1. 通过展示经典绘画作品,分析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讲解如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画面构图。
四、实践练习
1. 学生尝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简单的透视图形。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透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展示自己的透视图形,教师点评。
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 介绍透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图、效果图等。
2. 展示建筑作品中的透视效果,分析其特点。
三、透视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1. 讲解透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如产品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等。
大学美术课透视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难点:透视技巧的运用,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透视教学课件、透视画板、透视练习图纸。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简要介绍透视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透视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透视效果。
二、透视原理讲解
1. 教师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2. 结合课件,详细讲解各种透视的特点、适用场景及绘制方法。
三、透视练习
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尝试绘制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简单图形。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绘画中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透视绘画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透视原理,检查学生对透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练习中的心得体会。
二、透视技巧讲解
1. 教师讲解透视技巧,如:透视角度的选取、线条的运用、比例的调整等。
2. 结合实例,讲解透视技巧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三、透视作品创作
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透视技巧,进行透视作品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作品质量。
美术透视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
《透视原理与运用》
二、课程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画法。
2. 教学难点: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纸张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展示一些透视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透视的特点。
2. 提问:透视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透视知识?
二、新课讲授
1. 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指从观察者视角出发,物体在空间中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发生变化的现象。
2. 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
a. 一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出近大远小的特点,适用于平行线向远方汇聚的场景。
b. 二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特点,适用于物体有前后位置的场景。
c. 三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特点,适用于物体有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场景。
3. 介绍透视的画法:
a. 确定视点:观察者所处的位置。
b. 画视平线:观察者视线与画面的交线。
c. 画消失点:视平线上与视点相对应的点。
d. 画物体:根据透视原理,画出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大小。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透视原理进行实践。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评价
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艺用透视学》教案
运用不同的光源和光影分布,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表 达,如使用聚光灯突出雕塑的某个部分或使用柔和的漫射 光营造温馨的氛围。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雕塑作品,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光影效果增强作 品的表现力,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
雕塑材料质感表现
材料质感在雕塑中的重要性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艺术家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运用相应的处理技术,使雕塑 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触感。
《艺用透视学》教案
• 透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艺用透视学基础知识 • 艺用透视学在绘画中的应用 • 艺用透视学在雕塑中的应用 • 艺用透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艺用透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目录
01
透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透视学定义及作用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的科学。
利用透视原理,在虚拟现实中构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虚拟场景, 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虚拟物体与场景融合
通过透视技术,将虚拟物体与场景进行融合,使得虚拟物体在场景 中更加自然、真实。
交互体验增强
运用透视原理,优化虚拟现实的交互体验,如通过头部追踪和手势识 别等技术实现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
感谢观看
THANKS
线性透视与非线性透视
线性透视
以直线为基础,通过灭点、视平线、 基线等概念来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线性透视适用于表现静止的、规则的 物体和场景。
透视美术教案
透视美术教案
教案标题:透视美术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透视原理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美术作品。
教案步骤: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透视的理解,并与他们分享透视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如何帮助创造立体感和深度感。
2. 展示一些经典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透视效果,让他们意识到透视在艺术中的普遍应用。
主体:
3. 解释透视的基本概念,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并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说明各种透视法的原理和应用。
4. 进行透视练习,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等,并指导他们运用透视法给图形增加立体感。
5.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物体,并尝试用透视法将其绘制出来,让学生理解透视在描绘真实物体时的重要性。
6. 给学生展示一些透视艺术作品的范例,让他们欣赏并分析其中的透视效果,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拓展:
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透视现象,并尝试用绘画或摄影记录下来,以进一步加深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8. 提供额外的练习和挑战,让对透视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他们的技巧。
总结:
9.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要点,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运用透视原理,以创造更具立体感和深度感的作品。
10.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案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透视概念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并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透视原理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美术透视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美术透视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绘画技法。
2.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1. 教具:PPT课件、透视画板、画纸、铅笔、橡皮等。
2. 学具:画板、画纸、铅笔、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展示一些透视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空间的?它们运用了哪些透视规律?
二、讲授新课
1. 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深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觉现象,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2. 透视的原理:透视原理主要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指画面只有一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平行于画面的平面;两点透视是指画面有两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有角度的平面;三点透视是指画面有三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斜面或曲面。
3. 透视规律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a. 一点透视:适用于表现宽广的风景画面,如公路、河流等。
b. 两点透视:适用于表现建筑、街道等具有角度的平面。
c. 三点透视:适用于表现山峦、桥梁等斜面或曲面。
三、实践练习
1. 教师示范运用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运用透视规律绘制一幅作品。
四、总结与评价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透视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
1. 透视原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透视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透视线稿和完成稿,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家作品中的透视效果,引导学生关注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一点透视:教师讲解一点透视的原理,即一个立方体只有一个消失点,引导学生理解一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 两点透视:教师讲解两点透视的原理,即一个立方体有两个消失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 三点透视:教师讲解三点透视的原理,即一个立方体有三个消失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三、课堂实践(15分钟)
1. 教师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立方体,展示绘制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透视原理,自行绘制一个立方体,可以选择一点透视、两点透视或三点透视。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透视知识点,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美术透视教案
美术透视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透视在美术中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2. 学习基础透视技巧,如平行线透视、点透视和虚线透视。
3. 能够运用透视技巧绘制准确的透视图。
教学重点:
1. 透视在美术中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2. 平行线透视,包括单点透视和双点透视。
3. 绘制透视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准备:
1. 黑板/白板和可擦笔。
2. 绘图工具,如铅笔、直尺和橡皮擦。
3. 绘图纸。
教学过程:
引入:
1. 向学生介绍透视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并说明透视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基础知识讲解:
1. 解释线性透视的基本原理,即近大远小的视觉效应。
2. 解释平行线透视的概念和分类:单点透视和双点透视。
3. 介绍透视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如视点、水平线和退远点。
绘制透视图的方法:
1. 单点透视绘制方法:
a. 在纸上选择一个点作为视点,画出一条水平线作为地平线。
b. 从视点向两侧画出多条平行线,表示远处的平行线。
c. 将近处的平行线与地平线连接,形成一个方形或矩形的图形。
d. 绘制图形的细节,并使用消失点将它们变小。
2. 双点透视绘制方法:
a. 在纸上选择两个点作为视点,分别标记为VP1和VP2,并画出一条水平线作为地平线。
b. 从VP1和VP2分别向两侧画出多条平行线,表示远处的
平行线。
c. 将近处的平行线与地平线连接,形成一个方形或矩形的图形。
d. 绘制图形的细节,并使用消失点将它们变小。
绘制透视图的技巧:
1. 注意线条的准确性和平行性,使用直尺帮助画直线。
2. 遵循远近大小的原则,近处的线条较长,远处的线条较短。
初中美术透视原理教案
教案:初中美术——透视原理
课程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1.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创新性透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空间关系。
2. 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作品中的空间关系了吗?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15分钟)
1. 教师讲解透视的定义: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使二维的画面产生三维的空间感。
2. 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在绘画中,通过假想的一块透明平面(称为视平线)来观察和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3. 讲解透视的基本术语:消失点、视平线、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等。
三、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15分钟)
1.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如何在绘画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空间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深对透视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性透视练习(15分钟)
1.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创新性的绘画作品。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透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掌握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创新性透视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美术透视教案
美术透视教案
美术透视教案
课程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掌握基本的透视原理和技巧,能够运用透视来画出更立体、更逼真的作品。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透视画作,并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透视效果。然后询问学生是否了解透视是什么,以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
1. 远近处效果:远处物体较小、较模糊,近处物体较大、较清晰。
2. 透视线:水平线、消失点、行消失点、中心消失点等。
3. 透视关系:远近关系、高低关系、大小关系等。
三、演示练习(15分钟)
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透视原理来画一个简单的三维图形,比如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画一个类似的图形。教师鼓励学生多尝试,不要担心一开始的作品效果不好。
四、合作探究(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常见的物体(比如书包、花瓶
等),学生们使用透视原理来画出这个物体的三维效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如照片或实物。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展示他们画的作品,并向全班分享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困惑。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或提问。
六、复习总结(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复习问题,来检查他们的理解情况。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用透视原理画一幅自选题材的作品,并写一篇关于透视在美术中应用的短文。
八、课堂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大学美术课透视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透视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2.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解决绘画和设计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空间感和立体感的感知能力,为后续美术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几种类型;透视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透视的原理理解和实际操作;透视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围绕透视这一美术基础知识展开,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策略
1. 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解透视原理的基础上,能
够熟练运用透视技巧。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透视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创新意识。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作,引导学生关注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透视吗?透视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讲授
1. 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2. 讲解透视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如建筑、风景、人物等。
3. 分析不同透视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三)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些优秀透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透视在作品中的应用。
2. 分析透视在解决绘画和设计问题中的作用。
(四)实际操作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透视类型进行实际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透视原理试讲教案模板
透视原理试讲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透视原理试讲教案模板
教案目标:
1. 了解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学习透视原理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
1. 理解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透视原理的应用方法;
3. 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
1. 理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1.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2. 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幅透视画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透视原理的了解程度。
二、讲解透视原理(10分钟)
1. 通过投影仪展示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理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
的作用;
2. 通过实例演示,向学生展示透视原理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意识到透视原理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三、练习与实践(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透视练习,如绘制一个立方体或一个房间的透视图;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到具有透视效果的景物,并尝试用铅笔勾勒出透视效果;
3. 鼓励学生尝试用彩色铅笔进行透视绘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透视绘画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总结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透视原理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如摄影、建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用透视学》
教案
授课时间:2009年第一学期
授课班级:2008级艺术设计专业
授课人:蒋娜
一、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第二章透视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第三章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四章成角透视及其应用
第五章斜面透视及其应用
第六章倾斜透视及其应用
第七章曲线透视及其应用
第八章阴影透视
第九章反影透视及其应用
二、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三、成绩评价方式
闭卷,笔试为主,卷面成绩结合平时成绩进行考核,其中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主要参考书目
1.薄新成著:《绘画与透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殷光宇著:《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透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李成君著:《实用透视画技法》,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一章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类型】讲授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讨论法、传统教学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第一章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透视学发展简述、散点透视、透视学的应用的问题
【教学重点】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教学步骤】
1、导入
透视学作为美术院校三大基础技法理论之一,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基本技能。它从理论上直观地解释了物体在平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使初学者能很快地判断所画对象哪些线与面应该产生透视变化,哪些仅有大小变化。在写生和创作时,就可以很好地处理画面上人、物体、北景之间的远近、大小的空间透视关系。
2、新授
思考题:表现画面中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表现?
1、图形重叠表现
2、明暗阴影
3、色彩关系
4、细节清晰度
表现空间距离的主要方法:达芬奇的“线透视”
色彩因大气的阻隔产生的变化称为大气透视,物体的明暗对比和清晰度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称为消逝透视,场景中的远伸平行线看起来愈远愈拢直至汇合于一点称为线透视。
1.1 什么是透视?什么是透视学?
有一种现象,由于我们从小就己经习惯了,也就从不觉得奇怪,那就是:同样规格的电线杆本来是一样高的,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高远低;同样型号的汽车本应是一样大小的,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大远小;所有的茶杯、水桶底本来都是平的,但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不同的弧线;火车的两条路轨本来都是一样宽的, 但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两条路轨向前延伸时,会越来越窄乃至合拢成一点等。这种视觉现象就是透视现象。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与人类眼睛的构造有关。正是这种错觉,使我们能有效地判断距离,而不至于天天碰壁。由此看来,所谓透视现象,就是现实世界在我们的视觉中,发生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清楚远模糊等等变化,产生了压缩与变形。而我们如果想要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这种变化,表现出如我们视觉所反映出的、富有立体空间感的景物,简单的办法就是:固定你的眼睛位置,隔着透明玻璃窗将你所见的景物的形状依样描在玻璃上,这描下来的图形就会较准确地反映这种现象,就存在着客观的透视规律。因此,“透视”的含义就是:透过(假设的)透明平面去观察景物,研究物体在立体空间中的形态变化,即“透而视之”,用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在只有两度空间的透明平面上录画出具有三度空间特征的景物图形。这个图形叫透视图,最早研究透视的画家,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来做的,这也是发现透视学原理的开始。所以,我们便将研究各种透视现象,在平面上如何来表现它的规律的科学,称为
透视学。
1.2 什么是艺用透视学?我们学习的目的?
在科学透视学中,透视的数学根据愈益精密,物体的大小,比例,结构以及在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等等,通过一个严格固定的视点,可以极其精确地描绘在图纸上,工人和技术人员通过一定的识图方法,不仅可以看出物体的立体效果,而且可据以施工,制作产品,修建房屋和桥梁。这种高度严谨的透视学成了工程学特别是建筑学的必修课之一。
而艺术表现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与工程制图和建筑设计大相径庭。尤其是中国绘画,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曾有人指出,其目的不是为了“案城域,辨方洲,标镇阜、划浸流”。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视觉形象的透视变化,使画面上一切形体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最有利于主题的表现,所以我们又将在艺术范围里对透视的研究,称为艺用透视学。艺用透视学专门研究三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在艺术表现中的应用。
三维空间的表现,是画家、雕塑家必然遇到的问题,特别是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它的历史大部分是在表现空间。在绘画上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有形状、明暗、色彩……诸方面的因素。艺用透视学是从“形”这一方面来研究平面上的图形如何表现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所以又叫线透视或几何透视,如位置、大小、长短,宽窄、高矮、方向、角度、形状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等变化都是属于线透视。这就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
达·芬奇把透视分为三部分 (透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物体的轮廓线。第二部分研究距离增加时色彩之淡褪。第三部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之模糊程度。——引自芬奇论绘画),研究物象的色彩变化、清晰情况等的称为色彩透视、空气透视,是一种光学解决方法。色彩学即是研究这方面的学科。此外,还有物体的明暗、阴影,当然就阴影的方向、位置、轮廓的变化来说,也应包括在线透视之中,但就它的轻重变化和明暗的过渡,则是表现立体空间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绘画艺术从科学透视学的作图方法中,丰富和充实了自己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距离和物体结构的技巧,使画面从二度平面表现三度立体的方法更臻完善。艺用透视在参与构思、构图以及创作中,力求尽可能丰富和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不必过于追求物体形体结构,比例大小的绝对真实。在不影响画面艺术效果的前提下,那些繁琐复杂的作图方法,也尽可化繁为简,有时甚至省略不计。因为我们所要求的,不是精确地测量透视变化的大小,我们学习透视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景物的画法,更重要的是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物。因为透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也能感觉到,但是在没有懂得透视现象产生的道理时,对它的感觉将是不敏锐和不深刻的,单凭直观的感觉去作画,难免产生错误。因此,作为艺术家必须了解透视的原理和法则,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