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教科版 (47)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面试

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一)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本单元以“电路”为探究主题。本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电是可以在特定的物质中流动的,电是我们生活中重要能源的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学会安全用电。第2课主要引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本课承担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本单元从《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而是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经的路线—电路,并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从而在后面的几课中不断去巩固这一概念。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第二部分探索小灯泡的结构以及如何让它亮起来,第三部分展示研讨亮起来的小灯泡电流的流动路线,即初步建立电路概念。

【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点亮小灯泡》(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点亮小灯泡》(课件)
教教科科版版四四下下《《电电路路》》单单元元
点亮小灯泡
认识教材科料版:四下《电路》单元 小灯泡
电池
导线ຫໍສະໝຸດ Baidu
认识小教科灯版泡四下《电路》单元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2
连接点1
猜一猜: 1.小灯泡发光部位在 哪里? 2.哪部分用于连接可 以点亮小灯泡
猜一猜教科:版它四们下《哪电部路》分单可元 以用来连接点亮小灯泡?
正极,符号“+”
橡胶皮
金属丝
负极,符号“-”
小任教务科:版尝四试下《点电亮路小》单灯元泡,试一试吧
安全提醒 :避免出 现短路
1.小组团结协作,让小灯泡亮 起来; 2.点亮了小灯泡的小组,请举 手示意 3.活动结束,请材料员收好实 验材料
挑战教:科尝版试四用下《不电同路的》单连元接方式,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下《电路》单元
1.小组团结协作:一人负责记 录,两人负责连接电路,一人 负责组织并上台汇报研究成果 。2.记时8分钟。 3.活动结束,请材料员收好实 验材料。
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科版四下《电路》单元
连 接 方 式
我的 预测
检验 结果
小灯教泡科版时四如下《何电亮路》起单来元的?
教科版四下《电路》单元
爱迪生的故事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点亮小灯泡 说课稿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点亮小灯泡 说课稿 教科版

《点亮小灯泡》说课

教材说明:《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学生对小灯泡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早就知道它能发光,且通过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学习,学生知道要想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电源和电路。但是如何连接起来,学生们就不清楚了。本课的教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

主题:本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和原因。本课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本课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以任务驱动为活动线索,后面的活动以前面的活动为基础,尽可能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2、理解小灯泡发光原理

教学流程:

1.课程伊始,用自制教具—简易手电筒吸引学生注意力,请学生猜一猜点亮小灯泡的材料。同时再对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如果我也给你们这三种材料,你们能点亮小灯泡吗?)从而揭示本课研究课题《点亮小灯泡》。

2.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1)介绍实验材料(投影下展示):教师投影下展示点亮小灯泡的材料,介绍电池、导线和灯泡。学生介绍灯泡结构时,教师演示白板课

件,要在给出各部分结构专业名称的同时明确灯丝是灯泡发光部位、灯泡有侧连接点和下连接点)

(2)连接电路,做好记录:实验前,教师先提出实验要求,重点提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把尝试的所有连接方法全都记录下来并介绍记录单、演示实验记录方法师。提出实验要求后,教师便直入主题放手让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的多种连接方法,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各组活动过程中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还能再想出其它的连接方法吗?引导学生注意把没有成功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也要记录下来。随时把学生想到的成功连接用电池和小灯泡纸板摆在黑板上,不成功连接把记录单放投影下展示。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b)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c)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d)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过程与方法:

a)连接简单电路。

b)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c)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b)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c)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难点:

分析“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最终认识“回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为每组准备:1只小灯泡,一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老师准备: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彩色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

2 提问:这些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节日夜晚的照片。

图案是由小灯泡组

成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
断路
+
短路——
用导线直接把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 起来,这种现象叫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在一瞬间发热发烫,不 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破坏。
短路
这是短路吗?
断路——
电路发生断线使电流不能通过的现象。
判断:这是断路还是短路?
断路
低于36V电压的电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普通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导线
绝缘的 橡胶
活动:点亮小灯泡
小组合作探究, 比一比哪个小组点亮的方法最多;
活动:点亮小灯泡
提示:
1、 小组合作,一个同学操作,另两个同 学仔细观察连接的电路,并用老师提供的 图片按你们的连接方法贴在记录单上。
2、每接一种,就用图贴下来,不亮的也 要贴下来。





+

线wk.baidu.com
-
+
+ 短路
我是小电工
点亮 小灯泡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
小灯泡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
一、观察小灯泡
小灯泡外部构造
灯丝 玻璃泡
金属架
连接点
小灯泡外部和内部构造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侧连接点
下连接点
点亮 小灯泡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点亮小灯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之后,这节课是真正开始深入探究电现象的一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小灯泡的构造以及让小灯泡发光。在此基础上,对回路、短路、短路进行了延伸,并且在最后部分进行了安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小灯泡构造,尝试点亮小灯泡,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电是怎样流动的,进而区分短路和断路,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情分析】

电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闭合开关时,就有电流过灯泡,灯泡就会亮起来,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至于电怎么流动,灯泡怎么连接、以及对于回路、断路、断路等概念,学生浑然不知。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因此,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利用点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初步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不止用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四年级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二节《点亮小灯泡》。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包含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内容,在物质世界里又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部分内容,在能量的表现形式中又包含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热现象、磁现象、能量的转化、简单电路六部分内容,本单元的知识就是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与能量的表现形式相关的内容。

具体到本单元,第一节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主要是理解电的本质与产生,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随后学习本节课《点亮小灯泡》,在此基础之上又将学习《简单电路》与《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的内容,以电路为基础,我们还将学习《做个小开关》、《导体与绝缘体》、《电路出故障》三部分内容,与电路相关的知识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为:1、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了解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其中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具体到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小灯泡结构;知道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敢于根据生活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是:了解小灯泡构造,并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教学难点是: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_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_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教科版

一、导入(2min)

1、呈现各种彩灯场景图片。

这些五彩斑斓、绚丽夺目的灯光正是由一个一个的小灯泡组合而成的。你能不能也来点亮一盏小灯泡,为我们的教室增添一抹光亮呢?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点亮小灯泡。引出课题。

二、点亮小灯泡所需材料(2min)

1、灯泡要发光,需要什么?准确说是流动的电,只有当电流经过灯泡时,灯泡才会发光。

2、谁来提供电流持续流动的动力?电池。出示电池图片

3、谁来提供电流流动的路径?导线。出示导线图片

过渡:先来认识这三个宝贝的结构特点。

三、认识导线、电池、小灯泡的结构(8min)

1、导线结构:

①呈现导线图片,导线两端剥去外层露出里层,导线的外层和内层有什么特点?

外层是不导电的橡胶,里层是导电的金属。

②用导线去连接电池或灯泡时,应该选择哪一层?因为里层导电。

2、电池结构:

①呈现电池图片,电池的上端和下端各有什么特点?

上端凸起,是正极,用“+”表示。下端凹进,是负极,用“—”表示。

‚电池可以提供电流持续流动的动力,电流是从电池的正负哪一极流出,哪一极流回?

正极流出,负极流回。

3、灯泡结构:

•玻璃泡:最外层圆形透明的玻璃制成是?玻璃泡

‚金属架:里面竖起的2根金属叫?金属架对于电池、导线和小灯泡结构特点的分析,为节省时间和突出重点,只重点介绍与连接有关的结构,其他不重要的一笔带过或不做介绍。

要准确连接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成功点亮小灯泡,学生在实验之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它们面对这三个材料会无从下手,该连那个部分。

ƒ灯丝:金属架上可以架起?灯丝

教科版四下第二 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四下第二 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四下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灯泡的小灯座。小灯座的螺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

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触点,开

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另一金属片的一端,这个金属片的另一

端与手电筒后端连接,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如果有导线

和电池,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用示意图表达你的想法。

表回答交

流结果。

生的原有认

识。

讲授新课观察小灯泡。1.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在哪里。

从外部观察,小灯泡由玻璃泡和金属螺纹组成。右图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一个

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另一个在小灯泡的最下端。金属架

分别与两个连接点相连,灯丝两端分别与金属架相连。小灯

泡的发光部位是灯丝。

2.想一想小灯泡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观看《小灯泡的构造》视频资料。

点亮小灯泡。

1.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记录有哪些

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

学生观察

小灯泡的

结构以及

了解小灯

泡各部分

的功能。

深入研讨,

建构认识。

这些认识和

讨论将有助

于学生点亮

小灯泡,并

进一步思考

电是如何在

连接装置中

流动的。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连接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

与小灯泡螺纹接触。小灯泡亮。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

小灯。泡连接点接触。小灯泡亮。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连接点与电

池锌壳接触。小灯泡亮。

(4)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连接点与电池铜帽,电池底部的锌壳

与小灯泡螺纹接触。小灯泡亮。

(5)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接触,小灯泡的连接点与电池锌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2、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介绍电池、导线、小灯泡。了解其基本功能。

谈话问答: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3样物品,不知道大家是否认识。这是什么?(电池/导线/小灯泡)

关于它们你都知道些什么?分别做个人回答,全班交流,以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老师做适当补充。(依次板书:电池、导线、小灯泡)

二、让小灯泡发光

谈话:看来大家对这3样物品知道的还真不少!如果我要把这3样物品全部发给你,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点亮小灯泡)板书

提问:你准备怎样连接它们使小灯泡亮起来?小组边讨论,边画图表示。全班交流,并且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

简单讨论黑板上的示意图:这种连接小灯泡能亮吗?

实验:发放器材,分小组实验。并强调记录下使灯泡亮起来的各种连接情况。

分析:1、回顾实验前讨论的各种情况能使灯泡点亮吗?

2、还有哪些连接方式也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3、讨论:这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都连接到了电池和灯泡的哪些地方?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形成连接通路,都连接到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电池的两极)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点亮小灯泡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点亮小灯泡教科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2.过程与方法:连接简单电路。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

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V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板书所用磁片,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讲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一起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放PPT)师:从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城市是哪里啊?(生:天津)

师:对,同学们的眼力可真棒,这正是我们美丽的天津夜景!那是什么把城市装扮得如此璀璨夺目?(生:灯)

师:对,灯!灯的种类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小灯泡。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需要用什么点亮呢?(生:电源)

师:用什么做电源?(生:电池)电池同学们都很熟悉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电池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师: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生:不能)

师:还需要什么材料?(生:导线)

师:导线有什么组成呢?(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师:金属丝有什么作用?(生:导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2.点亮小灯泡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第二部分,探索小灯泡的结构并组装多种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第三部分,展示研讨总结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流流动路线,即初步建立电路概念。

电在电路中的流动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如小灯泡的亮与不亮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小灯泡亮了就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的灯丝,电是怎样流过灯丝的呢?学生对电路的探究就开始了。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而是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经的路线一一电路,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并在后面的几课中不断去巩固这一概念。电池或电源,是电路中电流的“推动力”,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使用干电池来完成各种有关电的研究。

【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小灯泡,学生似乎是再熟悉不过了,而让学生描述小灯泡的结构时,他们的头脑中就不一定那么清晰To有的学生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有的学生根本不能点亮小灯泡,他们不知道利用电池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很重要,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学生们将在活动中建立电、电路的基本关联,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 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2、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干电池、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请学生来猜字谜: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猜一日常用品。

学生抢答,答出是灯泡和电灯,教师借机引入课题并板书:点亮小灯泡。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谜语来揭示本课的课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课题上来。)

(二)认识小灯泡的结构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小灯泡是什么样的么?请学生将课前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灯泡图片展示给大家,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在互联网上搜索灯泡结构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

兴趣,让学生回忆起自己已有的关于灯泡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来自生活。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教师课件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并对小灯泡各个部分的正确名称进行介绍,然后询问:你们知道小灯泡中是哪一个结构发光的吗?学生指出是灯丝。再问:是什么使灯丝发光被点亮的呢?学生指出是电。教师借机让学生尝试指出电流在小灯泡中的流动路径。在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小结:电流从一个连接点进入小灯泡,经过灯丝使灯丝发光,最后从另一个连接点离开小灯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点亮小灯泡”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做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节电池使一个小灯泡发光的活动过程,学会用不同方法点亮小灯泡,并保持和发呢探究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2.经历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过程,经历典型的“观察——发展——推测——验证”科学探究活动,经历对原有认知进行自我否定、修正思维的过程;初步经历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应用多种不同方法的探究活动

过程。

3.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料,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知。

四、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五、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六、策略:学生在课堂中乐于以不同的方法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而获得探究的经历,感受电的流动,观察小灯泡的结构。

七、教具准备:

一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八、教学流程:

1.引入阶段

请同学们观察并利用一根电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

预设一:各组同学都能成功点亮小灯泡;预设二:各组同学都不能点亮小灯泡;预设三:有的组可以成功点亮,有的组会遇到一些困难。

分析预测,出现预设三的情况较普遍,在课前学生已经参与了对干电池的认识,认识了电池的两级,而且有很多孩子具备了用上述三种材料点亮灯泡的生活经验,所以会有很多组在点亮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也可以会出现预设一的情况,但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即使是各组孩子都能点亮小灯泡,但未必是所有孩子都会自己连接来点亮小灯泡。不排除有出现预设二的状况。

2.探究活动。

(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

预设一的应对方案:请同学们将点亮的连接方法展示出来,通过对连接的观察研究为什么各种不同的连接都可以点亮,是否和小灯泡的构造有关,进而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发现不同连接的共同之处,并猜测电

在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

预设二的应对方案:同样可以展示几组有共性的没成功的连接方法,分析没有成功的原因。学生可能从电池、电线和灯泡三个方面寻找答案,最终还是要观察灯泡的结构,修正思维,点亮小灯泡,并寻求不同的点亮灯泡的方法,猜测电是在灯泡内如何流动的。让学生经历对原有认知进行自我否定、修正思维过程。

预设三的应对方案:将两类中有的连接方法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寻找原因。在比较中发现连接与灯泡构造的直接关系,继续用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找到不同连接的相同之处,并猜测电在灯泡内是如何流动的。

在观察小灯泡结构的探究中还会出现:

预设一:学生只观察到小灯泡上比较容易观察的组成部分,如玻璃泡、灯丝、螺旋、连接点等,预设二,学生在小组内细致观察可以发现,连接点与灯丝也是连接在一起的。

预设一的应对方案:尊重学生实际情况,进入下一环节——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预设二的应对方案:出示事先解剖好的大灯泡的内部构造,做类比观察,然后进入下一环节。

(2)寻求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在记录并展示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法时,让学生体会多种连接的共同之处,经历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应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的探究活动过程。

(3)猜测电在灯丝内如何流动。

请学生在记录单上用练笔勾画出猜测电如何流动的轨迹,应对在“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环节中出现的“预设一”的情况,让孩子们用手指头比画电是如何流动的,遇到思维障碍时,出示事先解剖好的大灯泡的内部构造,做类比观察,然后再做猜测。

在猜测电流路径中可以会出现:

预设一:学生的猜测结果比较开放,出现多种猜测。

应对:课后来难你们小组的猜测。

预设二:学生猜测的结果比较单一,只倾向于一种。

应对:教师也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也做课后的深入研究。

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收集更多信息资料、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知。

3.实验中用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很安全,而生活中常用电源电压是220V,很危险。要求学生只能在实验室中做实验。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两级连两点

中间不断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