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5.2数据的整理教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2 数据的整理》教案 (2)

沪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2 数据的整理》教案 (2)

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中,除了在难点与关键处给以适度的启示与点拨之外,尽量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索和思考.凡学生力所能及之处,教师一概不包办代替,在课堂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思维自由驰骋的时间和空间.可能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如由教师讲,直截了当,而且节省时间.然而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和训练学生思维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播知识,还要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因此必须从双重任务上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设计简单的统计表表示数据.2.会看简单的统计图,能够根据数据、要求将条形统计图填充完整,并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问答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整理简单的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思想,学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发展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巧妙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重点难点数据的整理方法、统计表的填写、条形统计图的填充,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通过调查或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一般数量较大,且杂乱无序,很难看出有什么规律,所以我们要对数据时行分类(组),统计每类(组)数据的个数,做一些必要的计算,以便发现一些有用的结果.二、讲授新课师:上节课我们收集了不少数据,但它们还只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需要进行整理.例题1某厂生产的火柴,规定每盒装50根,采用自动装盒技术后,每盒装火柴的根数和50略有差异.现从大批火柴中任意抽取50盒,每盒根数如下:(1)整理数据,设计统计表表示结果. (2)画统计图表示数据.(3)每盒恰好装50根火柴的盒数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师:(l )学生尝试练习.(2)交流: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是如何解决的?解:(1)用画“正”字计数统计装不同根数火柴的盒数,用下表表示结果:正正(2)统计图如图所示.(3)恰好装50根火柴的盒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5100%30%50⨯=师:有错误的同学修改自己的统计图.例题2目前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正在逐步改善.小明为了了解某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从互联网上查询到该城市连续30天空气污染指数的数据如下:规定:污染指数在0~50之间的空气质量为优,51~100之间的空气质量为良,101~150之间的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151~200之间的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1.整理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2.在小明查询的30天中,空气质量属于“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的天数各是多少?百分比各是多少?由学生做出答案,教师给予纠正三、一起探究为了了解七年级同学的身体发育状况,学校调查了某班20名男生,他们的体重和身高数据如下表:某班20名男生体重、身高统计表为了了解这20名男生的体重和身高的分布情况,需要对体重和身高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各组的人数和百分比.那么如何对体重和身高进行分组,如何用统计表表示这些结果呢? 1.体重数据中最小值为_,最大值为_.如果按下表中的分组,请统计各组人数并计算百分比.哪一组人数最多?百分比是多少?2.身高数据中最小值为____,最大值为_____.如果按下表中的分组,请统计各组人数并计算百分比.哪一组人数最多?百分比是多少?还可以按其他分组方式进行统计,如果数据个数较多,分组可以更细一些.我们还可以同时按体重和身高数据分为12组统计各组人数.如体重x 满足4050x <≤并且身高y 满足150﹤y ≤160的有3人……请你将下表填写完整.根据统计表你能发现体重和身高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某班20名男生体重、身高分组统计表四、全课总结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五、板书设计。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2)教案 沪科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2)教案 沪科版.doc
教师创造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积极思考解决方法:横竖两刀切成十字形.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把此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即五等分圆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继续讨论.
教师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
教师展示问题(4),学生分析.
教师展示问题(5),学生归纳.
(4)画图的准确性、规范性.
(5)学生能否从中体会扇形图的作用.
【活动4】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归纳、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
教师应关注:
(1)学生养成归纳小结的好习惯.
(2)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针对性分析及讲解
板书设计
教师展示问题(6),学生动手计算.
教师应关注:
(1)学生已有的扇形图知识水平.
(2)学生是否明确等分圆即等分圆心角.
(3)学生能否由等分圆即等分圆心角,过渡到按比例分圆即按比例分圆心角.
(4)学生能否先定性分析:扇形面积与圆心角的度数有关,再进一步定量分析: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
(5)学生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5.2数据的整理(2)教案沪科版
项目
内容
课题
5.2数据的整理(2)(共2课时,第2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例理解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了解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常用的方法.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画扇形统计图,能够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有关数据.
2、过程与方法
活动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数据的整理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数据的整理教案

5.2 数据的整理1.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经历整理简单的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思想,学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发展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数据整理的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上一节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一般收集到的数据比较散乱,难以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具体怎样整理数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据的整理.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探究点一:用表格整理数据上节课我们收集了不少数据,但它们还只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需要进行整理.活动一:在上一节中”你喜欢的球类活动”调查中,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AAABCCADEAEBBACACDACCECCCABDBABAADBCCADACCEADECBAA思考:你能从这些数据中一眼看出喜欢哪项球类运动的同学最多吗?怎样让调查的数据能够更好的反映我们想要的信息呢?收集到的数据,一般比较散乱,难以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为此要对数据进行整理.通常将这些数据制成表格.全班同学喜爱的球类活动统计表算出百分率.探究点二:制作统计图来描述数据通过调查或实验收集来的数据,经过整理,可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出来.用统计图呈现经过整理的数据,直观清晰,并且便于进行比较.想一想,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如课本图5-2)和折线统计图(如课本图5-3),常见的统计图还有扇形统计图(如课本图5-4).活动二:学生回顾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中的圆、扇形各代表什么?(3)扇形的中心角的定义又是什么?(4)怎样求扇形的中心角?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教师总结:扇形统计图是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数据统计图;圆代表总体;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的中心角=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活动三:2010年某调查所进行了“如何度过春节”的调查,结果如下:请根据上面数据,画出表示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解析:根据人们的5种选择情况,要把表示总体的圆分成5个扇形.先由每种选择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率,计算出相应扇形中心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各扇形中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解:表示“回家”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44.5%=160.2°.表示“旅游”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37.0%=133.2°.表示“工作”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学习”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尚未定”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答案.用量角器画出相应的扇形的中心角,标明各扇形表示的部分的名称和所占百分率,从而得到表示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学生试着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师总结: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画圆;(2)求各部分比例;(3)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扇形;(5)填写各部分名称,填写百分比.四、应用迁移,运用新知1.用表格整理数据例1 某市数学教研室随机抽取1000名九年级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考察.请完成下表:解析:因为总人数是1000,优秀的人数是435,所以优秀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4351000×100%=43.5%.因为良好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33.3%,所以良好的人数是1000×33.3%=333. 因为及格的人数是164,所以及格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641000×100%=16.4%,由此不及格的人数是1000-435-333-164=68,所占的百分比是681000×100%=6.8%.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统计表,根据统计表获得有关数据,关键是根据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2.制作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例2 下表是某学校学生上学时使用的交通工具调查统计表.解析:根据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先确定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同学的总人数,再求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同学占全体的百分比,并求出所画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圆心角画出扇形统计图并写出名称即可.解:总人数是500+100+160+40=800;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步行:500÷800=62.5%,骑自行车:100÷800=12.5%,乘公交车:160÷800=20%,其他:40÷800=5%.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360°×62.5%=225°,360°×12.5%=45°,360°×20%=72°,360°×5%=18°.画出的扇形图如图所示.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课本P169~170练习第1~3题.《·》“随堂演练”部分.六、课堂小结,梳理新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其一般步骤为:(1)画圆;(2)求各部分比例;(3)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其中圆心角度数=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4)根据度数画扇形;(5)填写各部分名称,填写百分比.七、深化练习,巩固新知课本P171~172习题5.2第1~3题.《·》“课时作业”部分.。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5-2 数据的整理 教案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5-2 数据的整理 教案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 数据的整理【知识与技能】1.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能根据实际事例中收集的数据找出合适的分组方法.2.会依据已知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推断.3.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从中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培养缜密、细致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简单的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思想,探索扇形统计图中中心角的求法并计算,学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发展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数据说话.学会和他人一起完成调查活动,体会其中的乐趣.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巧妙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数据整理的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火星上能够移民吗?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某同学对本年级168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很多结果.但是他收集到的数据是杂乱无章的,很难从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合适的整理.应该如何整理数据呢?探究点一:用表格整理数据某市数学教研室随机抽取1000名九年级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考察.请完成下表: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合计人数435______164______1000百分比______33.3%____________100% 解析:∵总人数是1000,优秀的人数是435,∴优秀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4351000×100%=43.5%.∵良好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33.3%,∴良好的人数是1000×33.3%=333.∵及格的人数是164,∴及格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64 1000×100%=16.4%,∴不及格的人数是1000-435-333-164=68,所占的百分比是681000×100%=6.8%.故填43.5%,333,16.4%,68,6.8%.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统计表,根据统计表获得有关数据,关键是根据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探究点二:制作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下表是某学校学生上学时使用的交通工具调查统计表.交通工具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其他人数50010016040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尝试绘制扇形统计图吗?解析:根据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先确定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同学的总人数,再求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同学占全体的百分比,并求出所画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圆心角画出扇形统计图并写出名称即可.解:总人数是500+100+160+40=800;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步行:500÷800=62.5%,骑自行车:100÷800=12.5%,乘公交车:160÷800=20%,其他:40÷800=5%.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360°×62.5%=225°,360×12.5%=45°,360°×20%=72°,360°×5%=18°.画出的扇形图如图所示.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圆和扇形分别代表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1.用表格整理数据2.制作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教材P139习题4.3第1,2,3题。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数学沪科版上册教案:5.2数据的整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数学沪科版上册教案:5.2数据的整理

教材分析:通过同学们熟知的情境,认识数据整理的必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回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到统计图比统计表格的表达某些信息的各自优越性,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到让学生认识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和学生的已知知识储备。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画法,掌握它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常用的整理数据的方法;区别三种统计图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品尝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整理数据,并能通过统计图将数据的整理结果反映出来【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开学初选班干的经过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总共做了几个步骤?(学生回答)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请一位同学大声读出被选学生的名字,同时还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许多的“正”字,对吗?为什么要写“正”字呢?那是因为我们要将选的最后结果统计出来,也就是要对每位被选同学的选票进行整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对已经有的数据进行整理,才能更好的反映数据所代表的含义,这就是我们本节的内容:数据的整理。

二.新课讲解像我们刚才所说的写“正”字就是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

如果我们能将结果用一个表格表示的话,那就更能直观的表达数据的某些特征。

假如我们能用统计图来表达,那效果将更好。

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有哪些统计图吗?小学时我们用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整理数据。

例如:在全班调查“你擅长的文娱节目”,收集数据如下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如下:调查我国人均生活用电量结果可以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下: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

今天我们除了要巩固我们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我们还将要学习到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对于“全班同学擅长的文娱节目”的调查结果,如要直观、生动地反映出擅长各种文娱节目的同学占全班同学数的百分率,就可以用下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像这种用圆来表示总体,用扇形表示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数据的整理”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整理数据。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包括分类整理和排序整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对于一些基本的数据概念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整理数据,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整理方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2.学会分类整理和排序整理数据。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

4.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据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2.分类整理和排序整理数据的操作。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整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整理方法的理解。

此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数据的整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包括数据的整理的概念和方法,分类整理和排序整理数据的操作示例。

同时,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小组讨论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整理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商店老板,你怎么整理商品信息,以便更好地管理商品?”学生思考后,分享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数据的整理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分类整理和排序整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整理》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述的,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统计学的第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为后续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统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统计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会认识到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和统计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统计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据的整理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和图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步骤。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图表中的信息,提出统计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 数据的整理 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 数据的整理 教案

5.2 数据的整理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能从中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地制作扇形统计图.同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难点:计算并准确地画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上一节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一般收集到的数据比较散乱,难以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具体怎样整理数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据的整理.把数据整理成表,同时还常用一些统计图来直观地表达经整理后得到的结果,看到统计图后,便一目了然.常用的统计图有三种,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生动地反应出所要的数据.怎样绘制扇形统计图?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

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2.在扇形统计图中,所有百分比之和是;3.顶点在的角叫圆心角.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圆心角的和为;4.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5.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与360°的比。

【答案】1.同学们更喜欢的球类运动各自所占的比例2.100%3.圆心 3604.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5.圆心角的度数归纳:圆代表总体;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的中心角=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二、能力提升:(例题讲练)例、2010年某调查所进行了“如何度过春节”的调查,结果如下:“如何度过春节”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根据上面数据,画出表示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解析】根据人们的5种选择情况,本题要把表示总体的圆分成5个扇形.先由每种选择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率,计算出相应扇形中心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各扇形中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解:表示“回家”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44.5%=160.2°.表示“旅游”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37.0%=133.2°.表示“工作”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5.7%=20.52°.表示“学习”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5.6%=20.16°.表示“尚未定”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360°×7.2%=25.92°.用量角器画出相应的扇形的中心角,标明各扇形表示的部分的名称和所占百分率。

沪科版七上5.2《数据的整理》word教案

沪科版七上5.2《数据的整理》word教案

课题:5.2数据的整理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入手,给出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数据,通过对同一组数据用不同统计图描述的比较与学生交流讨论,进一步明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 通过比较,认识三种统计图,能够根据需要选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图描述数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
3.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重点掌握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认识,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难点:用扇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学生报数据,教师填到表格上.
七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整理》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体会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和表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整理数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数据的理解、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

2.难点: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练习题、小组活动材料3.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成绩等,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并提出问题:“这些数据应该如何整理和表示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等,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2数据的整理》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他们以后学习概率论和统计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但对于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还比较薄弱。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图表等形式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数据的表示。

2.难点:如何从数据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案例,设计好问题引导,准备好教学用的图表等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某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这些数据。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数据整理的方法,如列表法、图示法等,并简要介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整理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设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据整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数据的整理说课稿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数据的整理说课稿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数据的整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数据的整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一章节位于统计学的基础部分,紧接着第一节“数据的收集”,为后续数据分析与处理奠定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数据的分类、排序;收集数据的方法;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以及数据的整理方法等。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数据的分类、排序;收集数据的方法;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数据的整理方法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频数与频率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教授的七年级学生在年龄特征上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充满活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之前的数学学习经历而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学习习惯上,学生们大多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一个简短的数据游戏来导入新课。我会展示一组数据,并邀请学生猜测其中的规律。例如,我可以展示一组数字:3, 6, 9, 12, 15,然后问学生下一个数字是什么。这个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排序和表示,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2课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2数据的整理(2课时)
2.学生思考片刻,尝试回答问题,但可能会觉得数据较多,难以直观分析。
3.老师趁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整理数据,让数据变得更有序、更直观,从而方便我们进行分析。”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老师简要介绍数据整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数据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事物的规律和趋势。
1.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理解数据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设计合理的数据整理方案,并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心得。
-组织课堂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在团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
2.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能够从整理好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会通过数据比较、趋势预测等方法,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系。
3.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能够准确进行数值计算,如加减乘除、求和等。
-掌握使用计算器或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目的: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作业提交时,请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虚构数据。
2.整理和分析过程要条理清晰,图表绘制要规范。
3.分析报告要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能够反映出对数据的深入理解。
4.合作作业中,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贡献,共同完成项目。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教案 (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教案 (新版)沪科版

数据的整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2.能根据实际事例中收集的数据找出合适的分组方法.3.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从中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培养缜密、细致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简单的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思想,学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发展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巧妙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数据整理的方法.【难点】数据整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做一次“你最喜欢的文娱节目形式”调查,并展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能一下就看出喜爱哪一种文艺节目形式的同学最多吗?学生发表看法.师: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一般比较散乱,很难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因此,要对数据进行整理.这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师:我们可将所得的数据制成统计表,请同学们编写:师:1.在用表格整理数据时,一定要做到分类清晰,不重复,不遗漏.2.要统计各组的数目之和是否与数据总数相等以及百分率之和是否为100%来检验分组是否正确.师:有了上面的统计表,我们能否回答上面的问题?你能根据它合理地安排节目吗?学生发表看法.变式训练: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40名同学数学成绩如下:89,87,97,92,61,93,80,89,73,79,75,76,81,76,88,82,79,64,69,91,85,92,81,60,63, 67,82,70,73,64,54,58,62,66,70,54,52,65,63,71.请你将上述数据进行整理.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在整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回答.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整理的数据制成一些统计图来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某些特征,使大家看到统计图后便一目了然.师:条形统计图是如何制作的呢?学生发表看法.师:(1)条形的宽度要一致,间隔要一致.(2)按照各组数据数量的大小来确定条形的长短,并注明数量.(3)垂直的射线上,要根据数据数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师:你能利用条形统计图回答上面的问题吗?学生举手回答.二、新课讲授就上面练习所得的统计表制成对应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动手制作,展示成果.教师指导、评论.师:折线统计图也是我们进行统计的图表之一.(展示)你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成的吗? 学生交流,并发表看法.师:用一个单位长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找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变式训练:小明这学期数学连续6次的单元测试成绩为75,70,78,85,90,93,你能把它们制成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师:数据范围与0相差很远时纵轴可用折线表示.就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对小明同学这学期的数学成绩发表看法.学生回答.师:扇形统计图,大家在小学已经学过,有印象吗?是怎样的一个图?学生发表看法.师:(展示)一个扇形统计图,你能从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学生回答.师: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哪两种球类运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如果你是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学生回答.师:用圆和扇形分别代表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师:你知道扇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吗?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分别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生举手回答.三、巩固练习1.学校为七年级学生订做校服,校服型号有小号、中号、大号、特大号四种.对于七年级一、二班的100名学生,调查他们的身高,得到他们的身高情况与对应的型号如下表所示:从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如图是某商场去年7月份至12月份毛衣和衬衣销售量的统计图,但图例已被损坏,你知道哪条折线表示毛衣销售量的统计图、哪条折线表示衬衣销售量的统计图吗?【答案】 1.校服型号与身高、人数的关系.2.折线1表示毛衣销售量的统计图,折线2表示衬衣销售量的统计图.2. 如图,将小王某月手机费中各项费用的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则表示短信费的扇形图圆心角的度数为.3.某校七(3)班共有学生54人,学习委员调查了班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每人只参加一项活动).其中,参加读书活动的有18人,参加科技活动的占全班总人数的,参加艺术活动的比参加科技活动的多3人,其他同学参加体育活动,则在用扇形表示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的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扇形的中心角是度.【答案】 1.72° 2.100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学案 (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学案 (新版)沪科版

5.2 数据的整理【学习目标】1.能正确说出数据整理描述的方法.2.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和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选取恰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学习重点】数据的整理方法.【学习难点】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提示:典例1中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提示:根据统计图的特征选取恰当的统计图整理数据.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什么是全面调查?答: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是全面调查(普查).2.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答:从被考查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进行考查的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普查和抽样调查.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有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数据整理阅读教材P167~P16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数据整理的方法有哪些?问题2:三种统计图的特征是什么?答:数据整理的方法有:统计表和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把数据整理成表,同时常用一些统计图来直观地表达整理后得到的结果,使人看后一目了然,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典例1: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C)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统计表仿例1:下表是某一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度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情况统计:第四季度若你是工商局的统计员,要为国家提供关于这个商品具体需求量的直观统计图,则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C)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前面三种都可以典例2:如图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示: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A.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B.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C.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D.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典例3:学校团委会为了举办“庆祝五·四”活动,调查了本校所有学生,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次学校赞成举办郊游活动的学生有250人.仿例2: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下,其中扇形统计图中的中心角α为36°.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样本容量和m的值;50、10(2)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如果体育成绩达28分以上(含28分)为优秀,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解:500×(30%+20%+10%)=300(人).答: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为300人.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数据整理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 数据的整理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 数据的整理教案

最新整理初中数学
5.2数据的整理
【教学目标】
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设计】
最新整理初中数学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5.2数据的整理
绘制扇形统计图步骤:
1.求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
2.算出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度数
3.绘制扇形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5.2数据的整理教案(沪科版)
2数据的整理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经历整理简单的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思想,学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发展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绘制扇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2.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导入新
上一节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一般收集到的数据比较散乱,难以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具体怎样整理数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数据的整理.(板书题)
推进新
1.绘制统计表
活动一:师:上节我们收集了不少数据,但它们还只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需要进行整理.看本,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学生分小组完成)
教师总结:把数据整理成表后,常用一些统计图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某些特征,使人看到统计图后,便一目了然.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条
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还有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
活动二:学生回顾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中的圆、扇形各代表什么?
(3)扇形的中心角的定义又是什么?
(4)怎样求扇形的中心角?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教师总结:
扇形统计图是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数据统计图;
圆代表总体;
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扇形的中心角=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3.制作扇形统计图
活动三:【例题】2010年某调查所进行了“如何度过春节”的调查,结果如下:
“如何度过春节”的调查情况统计表
选择占调查人数的百分率
回家44%
旅游370%
工作7%
学习6%
尚未定72%
请根据上面的数据,画出表示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人们的种选择情况,本题要把表示总体的圆分成个扇形.先由每种选择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率,计算出相应扇形中心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各扇形中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
解:表示“回家”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
360°×44%=1602°
表示“旅游”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
360°×370%=1332°
表示“工作”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表示“学习”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表示“尚未定”部分的扇形的中心角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答案.
用量角器画出相应的扇形的中心角,标明各扇形表示的部分的名称和所占百分率,从而得到表示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学生试着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师总结: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画圆;
(2)求各部分比例;
(3)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
(4)根据度数画扇形;
()填写成分名称,填写百分比.
巩固训练
1.本练习
2.数学老师在一次数学活动后,对全班同学就“你是否乐意参加这样的数学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态度人数百分率
乐意参加3
无所谓10
不乐意
将统计表填完整;用扇形图表述调查结果.
本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主要应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其一般步骤为:
(1)画圆;
(2)求各部分比例;
(3)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其中圆心角度数=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4)根据度数画扇形;
()填写成分名称,填写百分比.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圆代表总体;
(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一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百分比的大小;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00%,即1;
()不能只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2.统计表
统计表是整理、表达和分析数字资料的重要工具.运用统计表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概括、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明显地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及其蕴涵的特性,它把有关的数字列在一起,既便于分析、比较、计算和记忆,又易于发现错误和遗漏,省去冗长的字叙述.
从统计表的形式上看,通常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以及表注组成.
(1)标题是统计表的总名称,要用一句简单而又确切的话写出.通常包括表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时间和地点,标题应写在表的上方.(2)统计表的标目有三种:纵标目、横标目、总标目.纵标目位于表的上端,说明该纵栏指标的含义及度量单位;横标目位于表的左侧,说明该横栏数字的含义;几个纵标目或横标目具有共同性质时,可冠
以总标目.标目处理的好坏,是决定统计表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制表中必须充分利用纵横两个标目.此外,标目的层次不宜太多(通常1至2层,最多不宜超过3 层).
(3)统计表中的线条应尽量少,但构成表的基本线条不能缺.通常表的上下边线,表头与表体之间,表头内总标目与纵标目之间都应有横线,要注意的是,两端可以不用竖线封闭,数字区可以不用横线隔开(有求和的话总和上方可加一横线),左上格(表头)可以不加斜线.(4)表内的数字是统计表的基本语言,必须准确无误,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要求同一种统计指标各数字的精确度一致,书写时要求各个位数或小数点要上下对齐.表中数字暂缺时用“…”填充,无数字用“—”,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填“0”.
()表注不是统计表的必需组成部分,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注时,可写在表的下面.
3.统计图
统计图是整理表达和分析数字资料的重要工具.绘制统计图可使数字资料形象化、通俗易懂,并能把资料的变化趋势和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明确的再现,使阅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晰的印象.统计图只能表示近似数,要想了解准确的数字,仍需看统计表.
统计图是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也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统计图把统计表中的数字形象化,利用几何图形反映数量间的对比关系,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达出事物的全貌及其分布特征.作为数字的语言,统计图比统计表更明确、更具体、更生
动有力,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印象深刻,容易记忆.但图形所反映的数量只是近似的,因而只能起示意作用.用统计图时,一般附有统计表.
统计图通常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坐标、图注组成.
表示间断变量可用条形图、圆形图(饼图);表示连续变量可用线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