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绪论研究背景•时间:20世纪70年代;地点:美国。

•背景:1 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现代高科技/传播通讯技术;交通技术;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全球的时间、空间距离,为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人们产生了基于不同文化、社会的跨文化交际需求。

2 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相互间的误解及其他形式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导致文化冲突、心理障碍,乃至无穷的灾难。

3 如何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构成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比较/自我认识;乐趣/满足;预见/解决)研究的多学科性•多学科性——关涉多门学科。

1 人类学。

2 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语言与社会。

3 符号学;文化学;交际学;哲学;交际民族学;传播学等。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建构•三种观点:1 以经验研究为基础,排斥了与相关学科合作的可能。

2 综合研究;多学科性。

3 以普通交际理论为核心建立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认为其与普通交际基本一•两种并行的研究:1 微观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普遍性。

2 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特殊性。

•本书:以一般交际理论为基本核心,从交际差异出发,借鉴多学科对交际规则进行跨文化对比,探索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本质。

交际与文化•交际的定义:数量繁多(126种):1 是符号(p9)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

(交际的媒介、过程)2 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

3 交际不一定以主观意识为转移,可能是无意识的和无意向的活动。

(交际发生的界定)4 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

(交际的规则)•组成交际的要素:1 信息源/行为源——交际需要和意愿(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向与无意向)。

2 编码——交际信息的符号化过程。

3 信息。

4 渠道。

5 信息接受者/反应者——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向与无意向。

6 译码——交际信息的赋义过程。

7 反应——决定与选择。

8 反馈——与反应关系密切。

•文化的定义。

P16•文化的特征:内隐与外现(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习得与传授;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文化的社会属性(各种社会形式与意义都属于文化范畴);文化实体(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与交际的同一性;动态多变;选择性(地域性与偶然性);民族中心主义——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P19。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一、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显而易见的挑战之一。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礼仪,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文化,避免出现冲突和误解。

二、语言障碍语言是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而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带来沟通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面对语言不通、口音差异、语法错误等问题。

因此,提前学习和了解对方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国际通用的语言,比如英语,来帮助解决语言障碍。

三、非语言交流除了语言交流之外,非语言交流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等都能传递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学会观察和理解对方的非语言信号,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四、文化敏感度文化敏感度指的是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拥有足够的文化敏感度,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文化敏感度包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歧视和偏见。

五、文化适应能力文化适应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有时需要到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适应能力包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认同感。

六、跨文化沟通技巧跨文化沟通技巧包括对话技巧、谈判技巧、冲突管理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比如,人们需要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沟通,避免使用隐晦难懂的词语;在谈判时,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利益;在冲突出现时,要学会妥善处理,避免情绪化和愤怒。

总之,跨文化交际是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需要学会适应和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挑战和障碍。

除了以上所述的知识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比如文化适应、文化冲突解决等等。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流互动。

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外语教育、海外学习等领域的人来说,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帮助。

一、文化差异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共同体验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也会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误解和冲突。

1、时间观念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运用都会有所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固定的资源,应该被精确地利用。

比如说,美国文化中的时间就是金钱;而在中国文化中,时间常常被视为一种循环,它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关系中,对于“准时”也有一些灵活的理解。

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虽然有严谨的公共时间表,但在私人交往中强调情感和人际关系,在时间管理上相对宽松和弹性。

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时间、精确地计划和实施任务,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时间观念差异导致的误解和冲突。

2、礼仪习惯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礼节和礼仪也会有所差异。

在日本、韩国等文化中,人们注重礼节和尊重他人,他们有很多规范和习惯需要遵守,比如在进屋时要脱鞋、在用餐时要用筷子等等。

在教堂、公共场所、重大活动等地区域中,西方文化中介绍穿着正式,男士要穿西服领带。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忽视和破坏这些礼仪和习惯,会引起对方的不满,降低你自己的形象和信誉度。

因此,尊重别人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语言差异不同的文化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中式英语且各地口音,甚至不同文化中的口头禅和惯用语,都可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比如,在西方国家中,对别人的称呼往往比较简洁明了,而在亚洲一些国家中,对别人的称呼往往会比较热情和亲切;在外国企业中,重要的决策和安排都可能会用英语或其他国际语言来表达,导致语言差异的问题尤为突出。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一、跨文化交际概论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一个层面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另一个层面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是什么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3.国际汉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跨文化交际学国际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表达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提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水平;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方法和策略.4.跨文化交际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交际练习.二、交际与文化1.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定论.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化定义最全面、最精确,而是哪个文化定义与跨文化交际最相关,最能表达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教材推荐跨文化交际学者Brislin(2000)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2.什么是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包罗万象.其中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理解这些文化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和作用.3.G. Hofstede与G.J.Hofstede(2004) 提出的文化要素包括几个层次包括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4个层次.4.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常用的文化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有两种文化分类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为常用.一种是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另二种是主导文化与亚文化.5.文化有什么特点呢〔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2〕文化是共享的,并世代相传.〔3〕大局部文化是无意识的.〔4〕文化是象征的.〔5〕文化是动态的.6.什么是交际与文化的定义相似,关于交际的定义也非常丰富和复杂.教材仅推荐与跨文化交际语用领域相关的定义.即Gudykunst& Kim〔2003〕提出的关于交际的定义:交际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但是这种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并非单纯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着意义的协商和共建.7.交际的要素是什么交际是互相交往的过程,交际的全部过程包含以下要素:传送者、信息、编码、解码、媒介、反响、噪音.8.交际有什么特点〔1〕交际是象征的〔2〕交际是动态的过程〔3〕交际涉及意义的协商和共建〔4〕交际发生在意识的各个层面.〔5〕交际是特定语境中发生的.9.文化对交际有什么影响文化从两个层面影响交际:一是从文化标准的层面,二是从个人层面.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感知.首先, 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选择.其次,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分类.第三,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意义联想.最后,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文化的特征值是它为行为提供指南.文化影响人们的饮食行为.文化还影响人们的衣着打扮.文化影响居住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文化也影响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实际的行为, 而是关于行为的规那么;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这些规那么和标准是用来判断和指导人们的行为的;价值观不是个人的爱好或倾向,而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2.价值观如何分类一类是终极性价值观, 它是关于生命、生存等终极目标的价值观,另一类是工具性价值观,它是关于道德和水平的价值观.3.价值观有什么特点〔1〕价值观属于深层文化.〔2〕价值观是人们的行为指南. 〔3〕价值观既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4〕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成分.〔5〕价值观被违背时会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响.4.关于价值观模式的研究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哪些1.价值取向理论〔由kluckhohn与Strodtbeck提出〕2.文化尺度〔由Hofstede提出〕3.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由Hall提出〕.5.中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集体主义〔2〕以家庭为中央〔3〕尊重传统〔4〕等级观念〔5〕面子观念〔6〕重视人情6.美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个体主义〔2〕平等观念〔3〕强调变化和进步〔4〕物质享受〔5〕科学与技术〔6〕工作与娱乐〔7〕竞争意识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1概念提要: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含义萨丕尔-沃尔有三层含义.〔1〕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划分世界.〔2〕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他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3〕讲不同语言的人感知世界是不同的.2.语言与价值观之间是什么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最直接的表达是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取向.每种语言都拥有丰富的格言、警句和俗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价值观的表达.3.词义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也最为突出.语言的含义不具有普遍性,它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由于对词语含义的误解而产生交流的障碍.4.什么叫委婉语学习它有什么意义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人们对诸如生老病死、隐私等许多方面多有避讳,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禁忌和相应的委婉语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可以防止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2概念提要:1.礼貌原那么包括哪些准那么〔1〕得体准那么〔2〕慷慨准那么〔3〕赞扬准那么〔4〕谦虚准那么〔5〕一致准那么〔6〕同情准那么.2.中国人的礼貌特征包括哪些〔1〕贬己尊人〔2〕称呼准那么〔3〕文雅准那么〔4〕求同准那么〔5〕德、言、行准那么.3.礼貌策略的使用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1〕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力距离〔2〕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3〕言语行为的强加程度4.什么是交际风格交际风格是指说话的特点.5.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常见的交际风格包括哪些〔1〕直接与间接的交际风格〔2〕谦虚与自信的交际风格〔3〕归纳与演绎的交际风格五、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概念提要:1.什么是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不包括语言,而是包括了各种非语言的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具有互动性,涉及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非言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与语境有密切关系;非语言交际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有哪些〔 1〕传达真实的内在感情〔2〕营造交际印象〔3〕进行会话治理3.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是什么关系非语言交际对语言信息起着重复、补充、代替、标准和否认等作用.4.体态语包括哪些人们的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以及身体接触都是体态语,都参与了交际,是非语言交际的一局部.5.时间观念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时间观念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维度, 也是价值观的表达.6.什么是单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单时制文化中的时间是线性的,可以向前延伸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单时制文化的人们通过方案和预约来限制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期限.7.什么是多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多时制文化并不把时间看做是线性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认为时间围绕着生活,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多件事情.工作常常被打断,方案也常改变.身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维系人际关系和谐远比遵守时间重要.8.人们对于空间的利用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空间利用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内容.空间利用方式表达了特定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六、文化适应概念提要:1.文化适应策略有哪些同化、别离、融合以及边缘化.2.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开展过程.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3.焦虑处理理论认为什么因素影响跨文化适应个体性格因素、社会支持、性别、民族、处理文化适问题的策略等.4.什么是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一种因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的心理焦虑.5.应对文化休克可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广交朋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习目的国的语言;了解目的文化的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6.什么是文化适应假说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学者很早注意到了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Schuman(1986跟出了文化适应假说〞.他认为, 学习者只有适应了第二文化以后才能习得第二语言,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度.7.Schuman(198觎出的社会距离的概念是什么社会距离指的是学习者的原有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七、跨文化的人际交往概念提要:1.人际关系与文化的联系表达在哪几方面不同文化间的朋友关系、人情关系、工作关系、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受到文化的影响.2.交往习俗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遵循社交礼仪和规那么,而这些规那么会因文化而异.一种文化中得体、礼貌的规那么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不得体的,甚至还造成了冒犯.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交习俗和礼仪,对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是非常有必要的.3.公共礼仪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遵守公共秩序和礼仪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达. 在跨文化交往中,了解和遵守不同文化的公共礼仪非常重要.不遵守公共礼仪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甚至引起跨文化交往中的冲突.八、跨文化人际交际的心理与态度概念提要:1.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又作成见〞与谊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特征的概括性看法.2.刻板印象有什么特点〔1〕刻板印象是人们正常思维的一局部.〔2〕刻板印象是文化的一局部.〔3〕刻板印象的最大局限是以偏概全,无视个体差异.3.如何克服刻板印象〔1〕意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2〕改变懒惰和简化的思维习惯.〔3〕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4〕试图寻找充分的证据和例外的情况.〔5〕对于来自其他文化的个人的行为的描述,应采用表达性语言,而不是对这一文化群体进行评价和简单概括.4.什么是偏见偏见是对一个群体的成员建立在错误而僵化的概括根底上的负面感情5.如何克服偏见〔1〕坦诚面对自己的偏见.〔2〕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3〕参加课程学习和培训.〔4〕在交际中防止使用带有偏见或歧视色彩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要注意使用委婉而礼貌的称呼.6.什么是种族中央种族中央指的是在思考和评价别的文化时,把自己的文化放在一切事物的中央位置,并且以自己文化的框架作为衡量的标准.7.什么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与种族中央主义相对的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所倡导.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 其形态并无上下之分;第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它民族的文化.。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整理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整理

跨⽂化交际知识点整理第⼀章.跨⽂化交际概论1跨⽂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种跨⽂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泛⽽深⼊的跨⽂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的流动4.⼴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化交际?跨⽂化交际既是⼀种⼈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门研究跨⽂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个定义归纳出跨⽂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化交际是不同⽂化背景的⼈们之间的交流;2.跨⽂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化交际是⼀种动态的过程4.跨⽂化交际是⼀种双向的互动;5.跨⽂化交际的⽬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化交际是不同⽂化背景的⼈们之间的交际,这⾥的跨⽂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个层⾯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与美国⼈等另⼀个层⾯是指同⼀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种跨⽂化的交往跨⽂化交际的特点1.跨⽂化交际主要指⼈与⼈之间⾯对⾯的交流⾯对⾯的交流既包括了语⾔交际也包括了⾮语⾔交际,⽽且是⼀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的差异,也涉及⾏为⽅式和习俗⽅⾯,如⼿势、⾐着、语⾔使⽤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化⾝份和社会⾓⾊⽅⾯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影响了跨⽂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交际风格、⾮语⾔⾏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的差异,跨⽂化交际很容易产⽣误解和冲突4.跨⽂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们恶意的动机,⽽是来源于⼈们良好的愿望。

在⾃⼰⽂化中得体⽽礼貌的⾏为到了另⼀种⽂化中却成了⽆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理紧张,⼈们经常提到的“⽂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化交际中产⽣的⼼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间交际活动的学科,主要涉及了语言、礼仪、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学变得愈发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

1. 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国家,红色更多的是代表危险和停止。

了解文化差异,可以避免在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2. 礼仪规范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礼仪规范。

比如,在日本,人们交流时会使用更为正式的语气和用语,而在美国则更加注重直接和开放的交流方式。

尊重并遵守别人的礼仪规范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3. 语言沟通语言是交际的媒介,不同语言间的表达方式会存在差异。

除了语言本身的障碍,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需要我们去理解。

比如,一些文化中的隐喻和暗示可能会使交流更具有挑战性。

4. 虚拟交际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通过社交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人们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的限制进行交流。

但需要注意的是,虚拟交际也需要我们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规范和习俗。

5. 文化敏感度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同时,对于自己文化的反思也是培养文化敏感度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进行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保持良好的交际关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一章:两个重要概念:文化(culture),交际(communicate):1.不同的文化定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综上: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特性: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与传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

交际就是传播,主要指人际间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和沟通活动3.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传播:普通的存在的现象;动态行为;信息的流动过程。

含义:人们应用符号并借助媒介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活动;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

人类传播的发展:信息符号传播:有限的声音、体语符号、其它符号、实物口语传播:口语产生后进行的传播活动;新闻、历史、文学、传说、神话等混在一起文学传播:象形文字【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媒介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网络、数字化】传播类型: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系统,即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导致的传播沟通障碍。

有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理念障碍跨文化交际伴随人类产生发生出现;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与融洽的结果;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含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范围:除国别文化研究外,还应对地区、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层面:不同民族、国家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亚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地区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小群体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的复杂性影响跨文化研究;文化涵盖历史与现实、实物与制度及观念、稳定性与能动性、群体特点与地区及个体差异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第二章:文化感知与价值观一、文化感知感知1、感觉:感官对刺激对象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最简单的心理过程2、知觉:根据感觉所获信息作出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跨文化交际知识点:1.L.S.Ha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20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3.Edwar Hall《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

4.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5.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6.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7.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8.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国情语言学方面。

9.传播种类:(1)人类传播①社会传播A交集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②非社会传播(2)非人类传播10.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

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rffects。

11.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线性模式,增加了“噪音”(干扰因素),把媒介分解。

12.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13.社会学家Jack Lyle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14.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1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于对印第安语的研究。

16.red caipet treatment用红毯接待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 flags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状况in the red赤字17.politics—“中性”含贬义,为争权夺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的意思;政治—“中性”,实际用时有褒义。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等。

因此,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些常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际。

1. 礼仪与期望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了解对方的礼仪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例如,在中国,对于长辈、上司以及客人,应该尽量保持谦和的态度,不要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在美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很受欢迎的,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除了礼仪,期望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了解的方面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个人行为、团体关系、家庭结构等都有不同的期望。

例如,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团队合作,而在美国,个人表现非常重要。

理解对方的期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沟通和交往。

2.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历史,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言行举止。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行为。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女性独立自主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

而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女性被期望在家庭中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这种文化差异如果不加以理解,可能会导致沟通上的不顺畅。

3. 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常见的问题。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法、单词等等。

即使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国家或地区也有不同的方言和口音。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理解对方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不太熟悉对方使用的语言,可以通过翻译或使用翻译应用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4. 非语言交流方式非语言交流方式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非语言交流方式包括眼神、姿势、面部表情等等。

在某些文化中,微笑是一种表示友好的方式,而在其他一些文化中,微笑可能被解读为不敬或者虚伪。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需要学会解读对方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名词解释1.跨文化交际①所谓跨文化交际,即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也就是说,所谓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维面,如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等等。

②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者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这个概念界定是明确的,它是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而定的,于是与普通的跨文化交际概念是有区别的。

③跨文化交际的学科背景包括文化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④跨文化交际对于有些人来似乎说是一个新词,可实际上,我们时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

例如:我们给外国游客指路、和留学生交往、阅读外国小说、看外国电影电视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跨文化交际。

2.文化定势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者社团,这些群体或者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与之相适应的交际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某一文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视为该文化定势的代表或者整体文化形象。

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通常被称为文化定势。

3.价值观①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价值观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底层,不理解其差异就不能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

②价值观对人类的活动起着规定性或者指令性的作用,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推理的模式、评价的依据、道德的标准。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这套价值系统,它变成为了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为了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的可评价系统,变成为了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而价值观是它的核心。

③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舆论宣传,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体态语体态语( body language )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体距、体触等。

《跨文化交际》复习材料

《跨文化交际》复习材料

《跨文化交际》复习材料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复习材料,供参考。

一、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往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于成功开展国际业务、扩大国际影响力等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挑战-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

-语言障碍:不同语言的存在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

-礼仪和习俗:不同国家有各自的礼仪和习俗,不同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

二、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1.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文化是指一定时期和地区内人们的集体创造的一种总体性且复杂的社会文明现象。

-文化具有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2.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价值观念:不同文化对价值观念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社会习俗:不同文化在社会交往、庆祝活动等方面的习俗也存在较大差异。

-沟通方式:不同文化在沟通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也会出现差异。

-时间观念:不同文化对时间观念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三、学习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技巧1.尊重对方文化-学习关于对方文化的基本知识,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和习俗。

-避免对对方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保持开放的心态。

2.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习对方语言,尽量使用对方语言进行交流。

-学习不同文化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如手势、面部表情等。

-长辈尊重: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长辈是一种常见的礼节。

3.进行有效的文化调适-了解对方文化的特点,根据对方的文化习俗和行为准则进行调适。

-注意语言和行为的表达方式,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4.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积极寻求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度,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一、跨文化交际概论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一个层面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另一个层面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是什么?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

3.国际汉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跨文化交际学?国际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体现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4.跨文化交际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训练。

二、交际与文化1.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定论。

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化定义最全面、最精确,而是哪个文化定义与跨文化交际最相关,最能体现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教材推荐跨文化交际学者Brislin(2000)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

2.什么是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包罗万象。

其中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

理解这些文化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和作用。

3.G. Hofstede与 G.J.Hofstede(2004)提出的文化要素包括几个层次?包括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4个层次。

4.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常用的文化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有两种文化分类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为常用。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1.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价值观、信仰、礼节和行为规范等。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2.语言差异: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和语言习惯,而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语言差异可以避免语言交流的误解和困惑。

3.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指的是除语言以外的一切交流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解读和运用也存在差异,这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非语言行为。

4.礼仪与礼节:不同文化对于社交礼仪和礼节有不同的要求和范围。

了解并遵循不同文化的礼仪和礼节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更加得体和尊重。

5.文化认知:文化认知是指通过学习和体验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和其他文化。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文化,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6.价值观冲突: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这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

了解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是健康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7.文化适应能力:文化适应能力是指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的能力。

这包括了解当地的历史、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8.文化敏感度:文化敏感度是指对他人文化背景和差异的敏锐和尊重。

具备文化敏感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倾听和理解他人,并能够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歧视。

9.文化智商:文化智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文化智商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冲突,并能够建立有效的合作和关系。

10.跨文化沟通技巧:跨文化交际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如倾听、提问、反馈和整合信息等。

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理解,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总之,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点涵盖了文化差异、语言差异、非语言交际、礼仪与礼节、文化认知、文化适应能力、文化敏感度、文化智商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他人,避免误解和冲突,建立良好的跨文化关系。

跨文化交际重点归纳

跨文化交际重点归纳

跨文化交际重点归纳Unit 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hat is culture?Culture is the total accumulation of beliefs, customs,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hat are shared, learned and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in an identifiable group of people. Generally speaking, culture is the way of life.Culture is everything and everywhere.Thanks to culture, without it we can’t survive in societyA metaphor比喻of cultureWe compare culture to iceberg.It suggests that only small part of it is visible while most of it lies concealed.Habits, dress and manners are visible.Worldview, value systems, ways of thinking, national character and any other deep concepts are foundation of visible part.“Where are you going?”in China ,we give a general answer to it.Chinese culture emphasizes on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the heavy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hinese people.In western countries, it may be interpreted as an intrusion into one’sprivacy.The underlying individual-oriented relationship is the invisible part of the iceberg.exercise1. If you are a tourist guide, what are you expected to say when you are showing the foreign visitors to another site?A. This way, please.B. Come here, please.C. Follow me, please.D. Move on.2. A visitor stops you in the corridor of your head-office probably to ask for the way. What is your most likely reply to the visitor’s “Excuse me”?A. What’s the matter?B. Yes?C. That’s all right.D. Don’t worry.3. At a fair, a visitor, accidentally having knocked down your poster, says, “I’m terribly sorry.” What should you reply?A. It doesn’t matter.B. Never mind.C. Don’t worry.D. That’s all right.What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contact between persons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distinct from one another in cultural terms.” (Collier & Thomas, 1998)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an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members of any cultural communities. (Samovar & Porter)To further underst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ease read the sec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on P.2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In the story, why does Pete could not communicate well with Chinese students?Language problemCulture problemThe way Pete handled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2 What are the major barrie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difference.(If we understand others’ language or dialect, but not their communication rules, we can made fluent fools of ourselve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gestures, postures, facial expression etc. Stereotypes: like culture, religion, idea, value, etc.Watch a video and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Classifications of Communicationverbal /nonverbalDirect /indirectInterpersonal / interorganizational / mass media-basedIntracultural /interculturalIntrapersonal / interpersonal/…Case studyRead the passage of “ an Intercultural Classroom”.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is passage:It was a hot day. Since it was still too early to use the air-conditioner,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university, every class kept its door open to make the classroom cooler. While I was lecturing on Chinese grammar in Class 4, waves of laughter came from the neighboring Class 5. A German student named Stephen raised his hand and stood up. “The laughter from Class 5 is bothering us. I think we should go to their class to protest,” he said….1 How many different solutions did Class 4 propose?2 what is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favored by Asians? What cultural values underlie it?Asian people are very courteous and indirect in their communications. They put great emphasis on group harmony, they are very tolerant, even when they are offended. These collectivistic values, shaped by Confusion teachings, were spread from China to many Asian countries.3 what is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favored by Westerners? What cultural values underlie it?Westerners are generally very direct and frank in their mode ofcommunication. And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protecting their own rights. Individualistic values are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ir behavior.Classroom activity 11. Read the story on P1 and answer: Why do you think the driver is asking for $50 instead of $32.5?2. Work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5 way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Some likely interpretationsThe taxi driver is trying to cheat Lee.extra charges for luggage that Lee doesn’t know about.Extra charges for tolls that Lee doesn’t know.There is an honest misunderstanding.L ee misunderstood what the driver said, or didn’t hear what he said clearly.The driver has included a tip for himself –an unreasonably large one. Culture NoteTaxi charges: in taxis in the us, it is quite normal to have a small extra charge for each of luggage. In the us there are also sometimes tolls for bridges, tunnels and certain roads. and the taxi driver will pay these first and then add them to the cost of the ride.Tipping: in the us it is normal to add a tip of 10%-15% to the cost of a taxi ride. (tipping is not normal in fast-food restaurants where customs gettheir own food.Taxis in the Us: while taxis can often be found at Us airports, taxis are rare in all but the largest American cities, and to get a taxi people often need to call a taxi company. This is because most Americans drive their cars. (in large cities, taxi drivers are often immigrants form other countries who do not speak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Classroom activity 2Read Letter to Fran: Not Eating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y did Nancy eat so little?2. Tell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Nancy’s problem.Possible reasonsOn the whole, American cooking tends to be somewhat more bland than the cooking in most parts of China.Some westerners have allergic reactions to MSG(often used in Chinese cooking) and get headaches if they eat food containing it.Some Christians won’t drink alcoholic beverages.Read Fran’s Response: Not Eating after class and get more information.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Chinese people often use words like color 、smell 、taste、shape to describe the food.Westerners us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alories、vitamins、proteinsand so on.we would invite many people “the more the better”If the host respect you ,he will give you a seat at first and sit on the left chair .The host will prepare all the things ready. The host will get delicious food into the guest’s bowl .Westerners would like to keep quiet. They regard the right as a symbol of respect.The host will let the guests choose what to eat or drink.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Classroom activity 3Read the passage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Cultures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individualist culture and a collectivist one?find out ways of how do Chinese show individualism and how do westerners show their collectivism. You may need to supply your points with examples.Assignment:Review unit 1 and Preview unit 2Work in teams of 6 and deliver a presentation on following topics:What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individualist culture and a collectivistone?find out ways of how do Chinese show individualism and how do westerners show their collectivism. You may need to supply your points with examples.Unit 2Review: Interpretation解释、翻译of greetings上哪去?Where are you going?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去哪啦?Where have you been?吃过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Are you going to invite me to dinner?Acceptable Greetings中文出去呀?吃饭去?回来了?忙着呢?忙什么呢?在洗车呀?这衣服真漂亮,新买的吧?你看起来气色不错。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1. 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与同胞沟通交流,还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以及语言障碍等原因,跨文化交际也常常充满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介绍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和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挑战。

2. 文化意识与文化礼仪文化意识是指认识自己和他人文化背景差异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遵守文化礼仪也是必要的,这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例如,在与日本人交流时,要尽力避免使用手势,因为日本人对手势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3. 语言表达与口音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而这些障碍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不同的语言,还有不同的口音和语速。

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速要适中,不过快或过慢。

(2)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对方的口音,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

(3)在需要交流重要信息时,需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

(4)避免使用太多的行话和方言,以免对方无法理解。

4. 礼貌用语与谦虚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口头禅,例如“请”和“谢谢”,这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礼貌。

另外,在跨文化交际中,谦虚也是一种有益的策略。

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并且避免对自己的文化和观点产生过度自信的态度。

5. 合适的身体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身体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直接盯着对方看。

(2)避免过多的手势。

(3)在与对方对话时,尽量保持对应姿势。

(4)避免晃动、摇动和其他不自然的动作。

6. 文化差异和个人意识形态虽然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文化差异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

跨文化交际重点

跨文化交际重点

1.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

3.1959年Edward Hall出版的《无声的语言》看作是跨文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4.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的问题或困难有六个方面: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和同事的关系、做事的动力和动机、思想观念。

5.克拉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型的和隐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6.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7.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化是社会的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2)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地。

(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8.传播的模式:5W模式、线性模式和循环式的模式。

9.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10.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他们认为语言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11.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像dragon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

12.Waterloo是比利时的一个地名。

13.Catch-22意思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14.语用规则(讲话规则)包括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提出一项要求,如何接受或拒绝对方的要求,如何告别,讲话谁先谁后,讲话量谁多谁少等。

15.正式邀请比客气话要具体的多,一般来说邀请要包括时间、地点。

16.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

17.Let’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表示希望事情能够成功。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一系列符号、价值观念、习俗和行为模式的总称。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信仰、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2.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包括语言差异、礼仪差异、价值观念差异等。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3.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工具,但同样也是文化差异最大的方面之一、不同文化的语言结构、词汇和语调都存在差异,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是进行有效交际的前提。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等方式来传达信息。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解读方式也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不同文化对非语言符号的理解和使用。

4.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文化意识指个体对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具备文化意识可以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情境。

文化敏感性是指个体对他者文化特点的敏感程度,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尊重,并愿意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5.文化刻板印象和偏见文化刻板印象是对一些文化或文化群体的普遍化、固定化的形象和判断。

文化偏见是指基于对一些文化或文化群体的刻板印象而发出的主观偏见。

文化刻板印象和偏见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和避免。

6.适应和调整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包括语言和礼仪的调整,还包括意识到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适应和调整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情境。

7.跨文化冲突解决8.文化变迁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际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也需要关注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总结: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间交流和交际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文化概念、文化差异、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文化刻板印象和偏见、适应和调整策略、跨文化冲突解决、文化变迁与全球化等。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都需要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文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的方式,总结出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一部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today’s globalized world,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交流中,还是在商业交易中,跨文化交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避免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第二部分: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语言障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的语言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文化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技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掌握一些重要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

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不要试图改变对方的文化。

其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要学会接纳不同的文化,接受文化差异,不要过分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

此外,要注重非语言交流。

在许多情况下,非语言交流比语言交流更加重要。

要学会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号。

最后,要积极学习对方的文化。

只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分析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跨文化交际时,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文化的具体特点。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而在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

对于这些文化差异,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流知识点

跨文化交流知识点

跨文化交流知识点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商务、教育还是旅游等领域,人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

一、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是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共享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等的集合体,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是实现良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并避免刻板印象和偏见。

二、语言沟通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

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避免使用难以理解或冒犯对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尽量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俚语和口语化的表达。

如果对方的母语不是你熟悉的语言,可以适当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或者借助翻译工具进行交流。

三、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身体语言、表情和姿态等非语言因素也是跨文化交流中重要的沟通方式。

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中频繁眼神接触表示友好,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表示挑衅。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并避免误解或造成冲突。

四、时间观念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看法和使用也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效率,强调按时完成任务,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性,对时间要求较为灵活。

在跨文化交流中,要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避免因为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发误解和冲突。

五、礼貌与礼仪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礼貌和礼仪规范。

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对方的礼貌和礼仪,避免冒犯他人。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直接问对方年龄或工资等个人问题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是正常的交流内容。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学习并尊重对方的文化礼仪。

六、文化差异的解决方案当跨文化交流中出现问题或冲突时,要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1.L.S.Ha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20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3.Edwar Hall《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

4.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5.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6.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7.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8.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国情语言学方面。

9.传播种类:(1)人类传播①社会传播A交集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②非社会传播(2)非人类传播
10.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

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rffects。

11.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线性模式,增加了“噪音”(干扰因素),把媒介分解。

12.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13.社会学家Jack Lyle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14.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1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于对印第安语的研究。

16.red caipet treatment用红毯接待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 flags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状况in the red赤字
17.politics—“中性”含贬义,为争权夺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的意思;政治—“中性”,实际用时有褒义。

18.intellectual—致力于研究的人,衍生出纸上谈兵的贬义;知识分子—受过大学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19.peasant—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20.dragon—表示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战争的旗帜,形容人指飞扬跋扈令人讨厌;龙—用于好的意思。

21.phoenix—“再生”、“复活”;凤凰—天下太平,有圣德的人。

22.owl—智慧的鸟,比喻人聪明;猫头鹰—不详之鸟。

23.peacock—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得意的意思;孔雀—吉祥的象征,大吉大利。

24.dog—中性褒义的情况多;狗—一般用于贬义。

25.Cinderella(灰姑娘)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26.Shylock(夏洛克)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

27.to meet one’s Waterloo遭到决定性失败
28.Catch-22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29.韩国人写文章—归纳法;美国人写文章—演绎法。

30.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

31.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手法。

3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1)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2)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3)有连续性的(4)一部分是本能,一部分是后天习得(5)信息右脑处理
33.阿拉伯人在讲话时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34.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中国指杀头,英国指吃饱了。

35.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广东指感谢,北方表示不耐烦。

36.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伸出拇指(thunb a ride)表示希望搭车。

37.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let’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表示希望某事成功。

38.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

39.手伸出来,微微展开手指表示等一等、别着急。

40.招呼人过来,中国伸出手臂,手臂向下,手指上下移动;美国伸出手臂,手指向上,手指前后移动。

41.在穆斯林国家,送东西给对方必须用右手。

42.斯里兰卡人表示肯定答复或同意时微微点头,表示否定答复或不同意时使劲儿地摇头,但在表示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还是要点头。

43.社交性质的触摸包裹握手和礼仪性质的拥抱。

.
44.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地区(法国、希腊、意大利)、欧洲及中东的犹太民族、东欧及俄罗斯人、印尼人及西班牙血统的民族等是接触性文化。

45.北欧大部分、德国、英语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人以及日本人是低接触文化。

46.在泰国这样的佛教国家,孩子的头是绝对不能抚摸的。

47.单时制(例如北美、北欧、西欧等国家的人)把时间一条线,强调时间表,实现安排。

48.多时制(例如拉丁美洲、中东等国家的人)习惯于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

49.中国人基本上属于单时制。

50.毛利人见面以额头轻轻接触对方额头表示敬意。

51.泰国人见面时实行拜礼或称合掌礼。

52.毛里塔尼亚两个人见面不仅要问候人,而且要问候对方的牛羊或骆驼。

53.英美人在向主人告别时往往要先表示几次,最后才站起来。

54.主菜是鱼或鸡,应该上白葡萄酒。

55.主菜是牛肉或羊肉,应该上红葡萄酒。

56.宴会结束客人离开餐桌以后,主人拿出各种甜的烈性酒由客人挑选。

57.中国家庭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内外有别,长幼有序”。

58.中国人际关系的两个特点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等级差别。

59.西方的经营管理理论分四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泰罗、法约尔、韦伯
(2)行为科学管理阶段:20年代~50年代初梅奥、罗特利斯伯格
(3)“X-Y理论”: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论文《企业的人性面》
(4)超Y理论:60年代末~70年代初
60.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61.80年代初Hofstede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女性。

《文化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