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满族民间刺绣

合集下载

关于满族的手工作品

关于满族的手工作品

关于满族的手工作品
满族的手工作品包括了很多种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满族刺绣、
满族银饰和满族毛织品。

满族刺绣。

满族刺绣是满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刺绣采用双面绣法,通过选用精细、柔软的棉线,套路对称、线条流
畅的图案组合,将满族传统文化的符号、意象、图案通过刺绣表现出来。

满族银饰。

满族银饰是满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满族
银饰制品纹饰繁复,器型别致,采用的材质为纯银,表现出民族的神秘和
高贵气息。

满族毛织品。

满族毛织品是满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主要制作帽子、围巾、手套、
袜子等。

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山羊毛和马毛,工艺上采用“毛条绕线”、
“毛条搭接织”、“毛条对翻织”等织法,使得毛织品柔软、美观、耐用,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清代则是满族刺绣发展的鼎盛时期,满族人夺得政权,国家民泰安康,生活逐渐稳定,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 民百姓都延续着满族人的传统,常常在衣物上绣上具有满族特色的纹饰图样,满族刺绣逐渐流行开来。这时期的 锦州成了盛京皇宫(今辽宁沈阳故宫)清朝贵族所穿衣物的特贡地区,锦州地区的女性便开始在家学习刺绣,随 着时代的变迁,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保留了独特的满族文化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民间艺术,主要具有以下艺术特征:
实用性强
由于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封建社会时期以游牧、渔猎为生,衣物容易破损,人们旧时便用绣补的方式来增 加服装的耐用程度。随着满汉文化的逐渐交融,满族人民开始转为农耕生活,审美需求逐渐提升,在绣补衣物的 基础上,开始在服装上绣上花纹图案。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作品中衣帽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占了很大一部分,如 肚兜、绣花鞋、枕头顶儿、门帘、坐垫、荷包、虎头鞋、褡裢、云肩等。除此之外,在满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还 盛行“晒嫁妆”的风俗,在满族姑娘出嫁之前都要给自己绣嫁妆,绣品大部分为枕头顶儿、门帘、小孩的肚兜等, 绣的越多就说明这姑娘越灵巧,婆家越喜欢,而这些绣品都将作为新婚夫妇的新婚用品,只留下一部分压在箱底, 留给女儿,代代相传。旧时在民间,家有喜事都会拿出一件绣品来庆祝一下,或是服装,或是门帘、幔子,来表 示一种喜庆寓意,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实用价值。
题材作品
题材作品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地方戏曲、诗词歌赋、花鸟鱼虫、珍禽 异兽、蔬菜瓜果、吉祥用语、风俗习惯、几何图案等都可囊括在内。与满族剪纸相同,宗教信仰也是满族刺绣的 主要表现题材。满族人民信仰萨满教,这一信仰直接反映在刺绣中,内容涵盖了自然万物崇拜、生殖崇拜、祖先 崇拜、图腾崇拜等。祈福是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另一大表现主题,不同的图案和颜色体现了满族人民不同的愿望 与祝福,有的祈祷爱情美满、夫妻和顺,有的祝愿家人平安、和睦与健康,有的渴望事业顺利、买卖兴旺和学业 有成,有的期盼子孙满堂和瓜瓞绵绵。此外,家乡的山川河流、大地草原,田野中的花草树木、庄稼粮食、瓜果 桃李等,也都是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随着满汉文化交流的加深,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古典文学、吉祥用语等也逐渐成为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重要题材,如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白蛇传、 姜太公等神话传说,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等。

浅谈满族民间刺绣纹饰针法

浅谈满族民间刺绣纹饰针法

浅谈满族民间刺绣纹饰针法吕佳宁(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00)摘要:满族刺绣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及演变发展,其针法受到汉族刺绣针法的一定影响。

满族刺绣纹样中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刺绣针法的精髓,又有满族独特的针法,其针法形式独具特色。

关键词:满族;刺绣;针法;纹饰中图分类号:TS9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8)09-0087-011满族刺绣背景(1)满族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受北方气候环境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满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满族刺绣就是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刺绣纹饰的针法独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到汉族刺绣的影响,又独具满族自身特色,经过不断地民族文化融合及传承演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针法,给满族刺绣纹样起到画龙点睛之笔。

(2)满族刺绣可分为民间刺绣和皇家刺绣两大类,民间刺绣虽不如皇家刺绣纹饰华美,材料精良,绣工精美,但却具有生动的造型,艳丽的色彩,构图气势恢宏,纹样题材更加生活化的特点,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满族的刺绣的传承方式多为母女相传或是邻里相传,刺绣的时间和地点也是相当的随意,可以是房前屋后邻里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刺绣,也可以是田间地头干活休息之余。

有的刺绣也作为女子的陪嫁用品,这些刺绣体现了女子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3)满族刺绣常见于枕头顶、幔帐、门帘、肚兜、手帕、荷包等日常生活用品。

[1]其针法上,既继承了汉族传统刺绣的针法又有满族刺绣独特的方法,如平绣、包绣、补绣、纳沙、盘金绣、打籽绣、套针、虚针、施针、堆凌等。

这些丰富的刺绣方法使满族刺绣纹样更加生动,极具特色。

2满族刺绣中的绣线、绣布(1)满族刺绣是以针代笔的绘画,绣线就像是一幅绘画中的颜料,色彩越多画面越丰富。

绣线的类型有丝线、棉线、金银线、发丝等。

线的粗细材质选择要根据布底材质、刺绣品类、图案特征等的不同搭配组合,绣线绣布的搭配要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满族民间刺绣传统技艺及文化内质探索

满族民间刺绣传统技艺及文化内质探索

满族民间刺绣传统技艺及文化内质探索刺绣成为满族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也是“满文化”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满族民间刺绣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满族民间刺绣,历史久远,最初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以不同村落为单元,这些村落多集中在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份。

满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是在继承中原地区汉族传统刺绣工艺如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杭绣、汉绣等基础上,吸收其他少数民族的刺绣风格,形成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刺绣。

满族民间刺绣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抢救发掘和研究推广。

满族民间刺绣传统的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以枕头顶、虎头鞋、荷包的绣法为代表。

更多还原标签:满族;民间刺绣;传统工艺品;文化内质;文化遗产刺绣,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其中,满族民间刺绣是代表之一。

满族民间刺绣,历史久远,最初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以不同村落为单元,这些村落多集中在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

2008年,满族民间刺绣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满族民间刺绣文化及特质(一)概述从历史起源看,满族民间刺绣源于汉刺绣文化的影响。

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用红、黄、蓝、白等为主调的彩色丝线,参照图案或自己想象构思,用针带线上下穿行刺出图案,织绣出各具特色的纹样。

满族民间刺绣技艺精湛,其手法和技艺因人而异,这里的各个家族技法技艺不同,传承效果也就大相径庭。

满族民间刺绣的绣品呈多样化特征,名目众多,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充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包括各类生活日用品、服装鞋帽、工艺品、喜庆节令等诸多方面,例如,生活中的各种帘、幔,服饰鞋帽绣品,各类挂件、美术作品、手工艺品,人物像、山水风光、动物植物等等,反映生活极为广泛。

从绣品的题材看,呈现贴近生活、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情趣盎然、内涵丰富、文化特质等特征,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凝聚了满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满族民间刺绣在题材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手法、技法不拘一格且灵活多变,展示的是满族社会生活的风貌和习俗,具有社会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非遗”保护理念下满族刺绣技艺传承与创新

“非遗”保护理念下满族刺绣技艺传承与创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圆园19原03原10基金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非遗”研培项目(201614)作者简介:唐保平,男(满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非遗”保护理念下满族刺绣技艺传承与创新唐保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满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少数民族,有着鲜明的民族精神与优秀的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满族刺绣艺术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在近代,满族刺绣与其他传统手工艺同样面临生存窘境与发展的问题。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提出要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倡议,引起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立法到各项保护措施的不断深入开展,使得满族刺绣艺术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中图分类号:J5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9)04-0140-05我们能了解到的满族刺绣艺术从刺绣的创作发生与服务对象来看,一方面来自宫廷,另一方面来自民间。

清代宫廷刺绣随着王朝的覆灭也走进了尘封的历史,我们欣赏宫廷刺绣艺术主要来自博物馆保存的刺绣文物;满族民间刺绣艺术伴随大众生活需求在满族人口集聚地区世代相传保留下来。

从满族风格独特的刺绣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其蕴含的鲜明民族精神与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

满族民间刺绣保存着农耕时期特有的创作思维方式与造型特点,题材内容博大,想象力丰富,针法独特,绣工精美,不仅装饰与美化生活也充分反映出满族人的道德观念、审美习俗和理想追求。

然而,满族民间刺绣艺术在近代遭遇大众审美观念的改变与现代机器工业生产的冲击,刺绣艺术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一、“非遗”概念与相应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遗”概念的由来。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提出要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满族枕头顶刺绣,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枕头顶刺绣,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历史渊源
起源与发展 婚俗与刺绣 萨满文化
(一)起源与发展
满族刺绣是在生活于长白山区的满族先人能够植棉、 养蚕、织造绸缎之后产生的。 当满族的先世们还在白山黑水间过着渔猎生活时, 使用的枕头还是用圆木制做的。起初,全家人都枕在一根 圆木上,晚间睡觉,只要有一个人翻身,全家都被惊动,很不 方便。后来人们就把一根圆木截成数段,各枕各的。为防 圆木滚动,便将着炕一面削平,把头枕面修光。木枕多采 用桦、椴等软质木制做。一些心灵手巧者还将木枕两端 用刀刻、用火烙出各式图形。 生活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及其先人,由于天气严寒, 人们要住火炕,盖棉被,枕头也要起到御寒的作用,于 是产生了用棉布缝制的枕头
一是对自然界花鸟鱼虫、草木禽兽的形象描绘;
二是建筑,以古典式建筑中的亭台楼阁为主;
三是生活中的一些情节
秋胡戏妻
松下问童子
四是几何图案;
五是人物故事,尤其是戏曲中的人物故事, 如王二姐思夫等;
野猪林
六是选自汉族的吉祥图案,如喜鹊梅花、荷花莲子、鱼 卧莲、凤凰牡丹、竹梅双喜、榴开百子、刘海破金蟾等;
目前流传于辽宁和吉林地区的满族枕头顶, 大多出自满族姑娘之手,有的已有三四百年的 历史。
由于地理因素、民族因素等,使满族民间刺 绣艺术在学习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地 方特色与民族风格,产生了光彩夺目的枕头顶 刺绣艺术。
一 首 关 于 刺 绣 的 儿 歌
从前的婚俗是:
姑娘结婚时,十分看重娘家的“陪送”,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枕头顶刺绣。那 时的满族女孩,无论贫富,从小就开始学习刺绣,邻里年龄相仿的姑娘常常聚在一 起,替样、描稿、纳纱、穿锦、互相薰习 。在家里描花样,绣纳枕头顶、袖头、鞋 帮等出嫁用品。谁家姑娘枕头顶绣得越多、越好看,越能说明女孩心灵手巧,聪慧 能干,炕上活儿计好。按当时的满族规距,在结婚的前一天,要把嫁妆送到新郎家, 其中枕头顶是必不可少的,她们在结婚之前要绣十几对、几十对甚至上百对枕头顶。

满族刺绣调研报告

满族刺绣调研报告

满族刺绣调研报告满族刺绣调研报告一、引言满族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满族刺绣的传承现状、技艺特点以及市场前景等相关情况。

二、研究方法本调研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以获取多维度的信息和数据。

三、概述满族刺绣,是满族人民代代相传的绣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满族刺绣的了解,可以感受到满族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传承现状满族刺绣的传承面临一些困境,如少子化、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等。

然而,一些相关机构和爱好者们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班等活动,积极推动满族刺绣的传承工作。

五、技艺特点满族刺绣独具一格,以大胆的构图、饱满的色彩和精致的细节而闻名。

其技艺特点主要表现在色彩运用、线条处理以及图案设计等方面。

六、市场前景满族刺绣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在旅游纪念品、艺术品、时装等领域进行推广。

现在的社交媒体时代,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满族刺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可以走向更广泛的市场。

七、问题与建议在满族刺绣的传承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此外,相关机构和设计师们应该积极创新,将满族刺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八、结语通过本次调研,加深了对满族刺绣的了解,也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

满族刺绣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刺绣技艺,更代表着满族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满族刺绣的传承与创新,让其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和艺术特色

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和艺术特色

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和艺术特色一、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满族民间刺绣纹样内容大多取材于大自然或者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满族刺绣艺人心灵手巧的高度抽象概括和解析重构,其刺绣纹样便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从满族民间刺绣纹样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来看,满族刺绣纹样类型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一)动物纹样动物纹样是满族民间刺绣中最为常见的纹样造型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动物纹样的喜爱一般是出自图腾崇拜,以及某些动物所代表的吉祥寓意,东北地区的满族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而言,这一地区的动物纹样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动物纹样造型类型多样.满族刺绣的动物纹样不仅包括蝴蝶、鱼、牛、马、鸟等实际存在的动物类型,而且民族神话传说中的飞禽走兽也十分受欢迎,比如龙、凤凰、麒麟等神兽的刺绣造型也常见于服饰装饰图案之中.其中,龙纹是十分受满族人欢迎的动物纹样刺绣图案,这映射出满族人对龙的独特崇拜.例如,满族刺绣龙纹纹样(如图1所示)就是动物纹样的经典之作,在这件刺绣作品之中,布料中心的龙纹造型活灵活现,四周的云彩刺绣装饰图案极具流动感,整个画面十分美观.第二,动物纹样造型生动传神.满族刺绣动物纹样并不刻意追求跟实物的相似度,而是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运用高度夸张、抽象概括的刺绣手法,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刺绣技艺结合,塑造出生动传神的效果.图1所示的龙纹图案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龙纹图案用黄色流畅的刺绣线条勾勒出龙矫健身姿,在四周流云的衬托下,龙纹造型生动传神、栩栩栩如生.(二)植物纹样植物纹样也是满族服饰刺绣纹样中运用较多的类型之一,它以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为创作题材,并在保留植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进行抽象概括和夸张变形.具体而言,满族刺绣植物纹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植物纹样主要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在满族刺绣图案之中,常见的植物纹样有牡丹、桃花、荷花、兰花等植物造型,这些刺绣纹样十分常见于满族的民族服饰装饰之中,表现出满族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这些植物纹样一般较为素雅、朴实,反映出满族人民朴素的民族性格.第二,植物纹样寓意十分丰富.例如,牡丹图案十分常见,这与满族的历史文化关系密切,牡丹寓意富贵荣华,表达出满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又如,石榴等多籽植物同样十分常见,这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寓意是"多子",反映出满族人的生殖崇拜观念.(三)几何纹样几何纹样是满族民间刺绣装饰图案中相对较为少见的纹样类型.几何纹样具有想象丰富、明快爽朗、绚丽醒目的视觉美感,因而深受满族人民喜爱.具体而言,满族刺绣的几何纹样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几何纹样造型抽象且想象丰富.满族刺绣几何纹样的造型以点、线、面或者其他几何图形为素材,凝聚了满族艺人丰富的想象力.满族刺绣艺人匠心独运,常常在选取不同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丰富且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例如,图2所示的满族刺绣几何纹样运用了菱形、圆形以及多边形等素材,营造出绚丽醒目、极具装饰性的震撼效果.第二,几何纹样通常和其他类型纹样搭配使用.满族刺绣中的几何图形往往同其他类型的纹样造型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得整个图案显现出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的特点.例如,图2所示的满族刺绣几何纹样在几何图形之中,就由各种细致的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进行填充,加之其他类型的纹样造型和几何纹样的巧妙搭配,使得整个图案呈现出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二、满族民间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满族刺绣纹样题材既有取自大自然的动物、植物纹样,也有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几何纹样.满族刺绣艺人运用极高的刺绣技艺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满族刺绣纹样独具一格,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一)造型生动夸张造型生动夸张是满族刺绣纹样最明显的艺术特征.满族刺绣艺人在对题材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之上,保留了创作物的本质特征,运用高度抽象、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以及精湛的刺绣技艺,使表现题材造型不仅适合刺绣创作,也更加生动传神.具体而言,满族刺绣纹样造型夸张传神,不仅凝聚了满族刺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还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例如,在满族刺绣"鸳鸯戏水"纹样(图3所示)最下方的鱼的造型头圆、嘴小、身肥,这样的夸张手法使得鱼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活泼可爱.又如,在图1所示的满族刺绣龙纹图案中,龙头造型被夸大,龙的表情夸张而可爱,龙的身姿也是大弯曲的夸张表达,从而将龙塑造得生动威猛、夸张传神.(二)构图对称均衡满族民间刺绣纹样在构图设计上讲究图案的对称与均衡.虽然满族刺绣纹样类型多种多样,但是总体而言,在构图设计上,刺绣纹样大致都追求图案的对称与均衡.第一,满族刺绣构图的对称性.满族刺绣的对称性是指在构图过程中,刺绣纹样整体图案的上下左右位置都追求对称的视觉效果,追求一种规整、庄严、稳重的视觉美感.例如,满族刺绣几何纹样(如图2所示)就表现出十分严谨的对称构图美感,在这幅刺绣纹样图案之中,完全以纵向中轴线为分界对称,整体图案密而不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第二,满族刺绣构图的均衡性.满族刺绣的均衡性是在题材无法对称的情形之下,所追求的一种视觉美感.这样一种构图设计打破了图案完全对称的僵硬形式,使刺绣图案更为生动、活泼、自由.譬如,在满族刺绣龙纹图案(图1所示)中的盘曲龙纹,龙纹周围刺有卷云纹样,龙纹造型显然是不对称的,但是整个刺绣图案却呈现出鲜明的富有韵律的平衡感.(三)色彩运用艳丽融洽色彩运用艳丽融洽也是满族刺绣纹样的显着特征之一.满族刺绣色彩运用十分浓烈、艳丽,大胆运用了红色、绿色、黄色等亮色,因而色彩运用风格十分鲜明.同时,满族刺绣艺人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协调搭配,使图案整体呈现出融洽的视觉效果.第一,色彩运用艳丽.满族刺绣的色彩运用显现出浓厚艳丽的特征,刺绣图案中红色、绿色、黄色等亮色的运用十分普遍,特别是红色在刺绣图案中使用频率最高,象征喜庆、热烈,深受满族人喜爱.这些色彩浓郁、厚重且对比鲜明,形成了艳丽的色彩风格.第二,色彩搭配融洽.满族刺绣色彩运用十分中追求融洽协调,刺绣艺人常常通过色彩的精心搭配弱化强烈的对比效果.例如,在图3所示的满族刺绣图案中,鸟的羽毛就采用了红色、蓝色、黑色、绿色等不同颜色进行搭配,显着弱化了色彩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加和谐融洽.三、结语满族民间刺绣是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纹样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包含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三种主要类型,且造型生动夸张,追求构图的对称与均衡,色彩运用艳丽又融洽,形成了满族刺绣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今,满族刺绣所具有的这些鲜明艺术特征,已经成为其区别于其它类型刺绣艺术的重要因素,研究它,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吴平,杨紘.《满族刺绣文化内涵及技艺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03).[2]龙湘平,陈丽霞《满族刺绣发展史探究》.载于《装饰》,2004(08).[3]潘梅《多姿多彩的满族民间刺绣》.上海工艺美术,2009(06).。

各地特色刺绣

各地特色刺绣

镇湖刺绣
镇湖刺绣,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而镇湖又是苏绣的重要发源地。2010年9 月,国家工商总局向镇湖授予了“镇湖刺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集体商标,这是继镇湖刺绣集体商标注册完成之后,对镇湖刺绣品牌又一 新的保护。镇湖拥有江苏省刺绣大师7名,省刺绣名人11名,高、中、初 级职称绣娘150余名。2011年邹英姿首创的“滴滴针法”获得国家发明专 利授权,实现了镇湖刺绣发明史上零的突破。
宁波刺绣的原料,多选用各色真丝、人造丝交织的绸缎,用金银线绣 在彩色平绣的图案周围;有的则将金银线紧密排列,垫满图案的空间,融 盘金与色绣为一体,富有高雅的装饰韵味。
谢谢观看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庆阳刺绣”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庆阳刺绣又简称为“陇绣”,是黄土高原民间工艺的奇葩,其历史悠 久,技法独到,文化底蕴深厚,风格古朴率真。
庆阳刺绣,就其内容看,题材广泛但比较传统,主要是广大民众生活 中接触到的或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十二 生肖》《龙戏凤》《鸳鸯戏莲》《观音送子》《莲生贵子》《五谷丰登》 《连年有余》等,这些传统的题材是庆阳刺绣中常见的,即或是
甘谷刺绣
刺绣是甘谷县的地方传统工艺制品,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早为 点缀装饰之品,花纹为写实性图案。甘谷刺绣吸收了苏、湘、蜀绣的绣法, 结合地方民情习俗,形成了巧拙相济的格调。其图案形式多样,囊括了绘 画题材的各个领域,有的图文并茂,有的纳福求财,有的驱邪祝愿……由 于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有别,在材料、花色图案上有一定差异。姑娘们作嫁 妆用的刺绣花纹图案以绣牡丹象征美满幸福,“喜鹊闹梅”喻喜上眉梢, “龙凤合欢”寄托家庭和睦,“鱼儿钻莲”喻姑娘隐藏的爱情秘密,鞋垫 上“正”字示丈夫走正道……。妇女们家庭用的刺绣,图案以山水、花草、 树木为主。遗存于甘谷民间“三寸金莲”绣花鞋,小巧别致,绣工精细, 色调柔和,堪称工艺精品。老年人的刺绣以戏剧人物、民间故事和传说人 物为主,其构图采用夸张手法,表现突出主题湖刺绣”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满族刺绣工艺特色传承与发展

满族刺绣工艺特色传承与发展

满族刺绣工艺特色传承与发展摘要:满族人善于刺绣,且刺绣品种繁多,刺绣工艺精湛,刺绣技法多种多样。

满绣既是古代丝织工艺的衍生技术,又是专门用以丝织面料纹饰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满族刺绣工艺它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刺绣是满族民族特色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广受人们喜爱。

对传统满族刺绣艺术特征及其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并适当的进行扬弃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满族;刺绣;工艺一、新宾满族刺绣独特的艺术风格满族刺绣是中国刺绣中的小分支,因为清朝的建立而逐渐成名,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在历史上随着清朝的建立,满族刺绣发展出了宫廷刺绣这一分支,宫廷刺绣与江南地区刺绣融合,相较于民间满族刺绣更为精巧细致。

新宾满族刺绣是民间刺绣,流行在当地的广大老百姓中,是一种日常的技能。

由于其地处满汉文化交融会合的辽西走廊,所以满族刺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保留了流传于女真人在皮革上补绣的稚拙、纯朴的工艺风格和以“生命树”、“嬷嬷人”、“满族神话传说”等传统的萨满文化内容,又以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吸收中原地区鲁绣、江南地区苏绣等地的技艺和文人画的艺术营养,形成了丰富、粗犷的构图中蕴涵细腻技艺的艺术风格,百年不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新宾满族刺绣坊传承与发展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内涵。

新宾满族刺绣坊成立于2018年末,2019年初。

满绣坊成立最初主要以传承工作为主,但是单纯的传统手绣推广较为困难,培养人工绣娘成本高,培养稳定的传承人难度大,并且传统的手绣订单较少。

随后满绣坊探寻了一种“盈利+传承”的模式,以手推绣订单盈利来培养和延续手工满族刺绣的创新办法,取得了有益成效。

与电脑绣不同在于,手推绣只是借助机器走针,耗费工时少,但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以及刺绣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都由绣娘来手工设计。

满族传统服饰刺绣纹样构成形式研究

满族传统服饰刺绣纹样构成形式研究

满族传统服饰刺绣纹样构成形式研究
满族是中国的五大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满族的传统服饰以其精美的刺绣纹样而闻名于世。

这些刺绣纹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满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满族传统服饰的刺绣纹样主要由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和人物图案组成。

几何图案是满族刺绣纹样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以直线、曲线和各种形状的组合来构成,具有简洁、规则的特点。

这些几何图案常常以方格、菱形、三角形和圆形为基本单位,通过排列、重复和变化来形成各种纹样。

动植物图案是满族刺绣纹样中的另一类重要元素,它们以鸟、兽、花、叶等形象为主题,寓意着幸福、繁荣和祝福。

人物图案则是满族刺绣纹样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类,它们以人物形象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线条和色彩,生动地描绘了满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

满族传统服饰的刺绣纹样构成形式多样,既有整体式的大面积刺绣,也有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刺绣。

整体式刺绣通常出现在服装的大面积区域,如袖口、领口和衣襟等地方,它们通过密集而有序的线条和图案组合,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效果。

而多层次刺绣则是通过点、线、面的变化和组合,创造出丰富的纹样层次感。

这种刺绣形式常常出现在服装的细节部位,如领口、袖
口和下摆等地方,它们通过精细的刺绣工艺,使服饰更加精致华丽。

满族传统服饰刺绣纹样的构成形式不仅体现了满族人民对美的追求,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理解。

这些刺绣纹样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满族传统服饰刺绣纹样构成形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满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和弘扬满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满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满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满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概括介绍满族刺绣的发展与现状,提出保护满族刺绣的重要性,同时援引国内外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案例。

进而归纳出具体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满族刺绣工艺的代表项目是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和利用的研究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中的重要个案。

标签: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刺绣是满族较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服饰上的刺绣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绣不仅凝聚了满族人的审美情趣,也积淀并传承着他们的智慧、宗教观念和民俗意识。

现代化进程的洗礼,使得满绣经历着不断的变革,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利用得以持续发展。

然而,满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员,同样面临着人亡艺便绝的紧迫态势,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

满族刺绣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满族承于先世,在保留女真人皮革补绣纯朴工艺的基础上,吸收鲁绣、苏绣等技艺而形成的内容博大,想象力丰富,形式多变,粗犷与细腻并存,观赏与实用并举的传统技艺。

清末诗人沈兆提有一首描绘满族服饰的诗:“花卉翎毛绣服间,扈送春水与秋山。

顶珠腰玉今犹昔,女真衣冠制未删。

”满族刺绣的工艺之美,由此可窥一斑。

满族刺绣种类繁多,除了在旗袍、马褂、绣花鞋等民族服装上可以看出满绣的精美工艺和文化内涵以外,满族特有的枕头顶、幔帐套、荷包(含烟袋荷包)、钱搭,均绣有山水、花鸟和诗句等图案,象征富贵福寿,寄托心愿祝福。

清朝满族少女无论家境富贫,自幼便开始学习刺绣工艺,描花样、错针、乱针、锁丝、盘金、铺绒、刮绒、挑花,一针一线精心准备出嫁用品。

谁家姑娘绣的好,便证明她心灵手巧。

年年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满族妇女沿袭自古便有的“丢针”习俗乞求一手好女工。

《北京风俗图谱》中有一幅“闺女丢针图”,便是描绘满族老妇、少女一起丢针乞巧的情景。

未乞得巧的女孩子羞也罢,恼也罢,通常都会暗下决心学好女工技艺,将来不致见耻于人。

机械生产取代了手工工艺以后,满族刺绣的辉煌难再。

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内涵

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内涵
5.尽意
所谓“意”,即观念、义理。“意”的表现也是艺术中最为关键的 环节,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蕴包含着创作者思索、体验等成分, 无法用言语进行全面概括。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形象给予了创作者 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对“意”进行深刻的把握, "尽意”的过程也就是“物我交融”的过程,即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 察、结合各种不同的形象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加以理解 ,通过刺绣 工艺将创作者内心所酝酿着的东西或自身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 而刺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表现出来的艺术符号既包含隐藏的 真实形象,也包含潜在的、被人为赋予的某种意义,这种意象的表 达与接受均来自于直接的知觉,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意象,强调着 “意”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满族青年男子服装,满足突出男性最具代表性
的图案就是海水江崖,服装中把海水江崖图案置于上装的底边, 占大面积的位置,同时两边的袖子上缘有同样的海水江崖与衣襟 下摆的海水江崖图案进行呼应,海水江崖在满族刺绣中,没有固 定的标准图案,只有蓝白色彩与曲线作为元素,随刺绣者的心而 变化造型,在原则上男装的图案以龙为标志,所谓男龙女凤,而该 服装偏偏将凤凰图案置于海水江崖之上,而且凤凰的图案是飞舞 的,寓意凤凰于飞,寄托创作者对服装使用者幸福生活的期盼。 “以心选型”选型,发于心、出于形,表达了满族妇女的主观意识。
绣也十分擅长通过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及直抒胸臆的方式将所 需要传达的思想通过各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使直到今 天,人们也可以通过满族民间刺绣作品了解到他们传统的思想与 信仰,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祝福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满族 传统刺绣所蕴含的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 信仰 万物有灵是原始宗教与原始思维的核心观念与思想基础,表 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理解。满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十 分坚苦,只有与自然进行强烈的斗争才能够存活下去,在此过程 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就成为了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就有了 只属于他们的思维意识,将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等物质 也赋予了灵魂,上升为信仰。先民认为动物、植物具有与生俱来的 能力,体现出了满族先民对于自然界的渴望。满族刺绣中的水、 鸟、树等一方面展现着对于自然的认识,同时也展现着满族人民 特殊的意识形态。 2. 阴阳哲学观 艺术行为是人类观念与意识的外在表现,哲学观念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艺术观念,满族刺绣作用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深刻体 现着满族人民的原始的文化内涵。 人类最早期的文化意识是我们的繁衍观念,繁衍是人类得以 存活的一种方式,是传统得以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我们的 生命得以继续的唯一途径,女性是繁衍的一大主题,在刺绣的展 示上也是存在这样的影响的,女性由于对生育有着最本源、最彻 底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无一例外的展示在了自己的绣品上,例如 我们所熟知的多籽的石榴、成串的葡萄、绵绵的瓜瓞和多卵的鱼、 蛙等爬行动物作为美好的繁衍寓意,借助动物的繁衍表达自己人 类对于繁衍的向往,对于繁衍的尊重,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热爱,对 生命的推崇和尊重。 结语 本文主要对满族民间刺绣进行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 研究,通过对其艺术形式、造型特点、色彩风格、表现题材的分析, 总结了当地居民对本民族的艺术和生活相结合在一起的展示。从 绣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习俗的逐渐消失,传统文 化的历史遗迹,满族刺绣在发展之中,逐步吸收各个民族的艺术 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 态,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新时代,我们致力于保护民族传统 文化,这就需要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满族民间刺绣的发展,在刺 绣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优点与不足,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 多元展示。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崔书凝摘要:锦州满族民间刺绣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绣品充分体现了独特的满族文化特色。

以第五代传承人夏丽云为调研中心,阐述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岀解决对策,从而促进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艺术特征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一直以来都是满族人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

千百年的孕育给这里留下了满族文化的印记,又由于受到了辽西走廊满汉文化交融的影响,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满族民间刺绣,是世居这里的满族民众世代延续活态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绣品主题丰富,题材广泛,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不断地传承发展,积极响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刺绣技艺,还持续进行技法创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基本概况(-)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历史沿革满族刺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907年,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为了发展农业,辽代的统治者从中原地区迁徙了大量人口,把那些善于养蚕、织锦、纺绢的汉人集中安置在小凌河地区(今辽宁锦州地区),让这些汉人在此重操旧业,因此织锦、纺绢就成了锦州地区的一大特色,刺绣的萌芽也就慢慢开始出现。

从那时起,生活在锦州地区的人民就世代以织锦、刺绣为生。

直到公元门25年,满族人的祖先女真族打败契丹族,推翻辽政权建立金,随着政治经济的逐步稳定,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逐渐交融,女真族慢慢舍弃烦冗的皮质服装,开始穿起由布织成的衣物。

与辽代的政策相同,女真人也俘虏了一部分织布、刺绣工匠来绣制衣物。

“女真人在承袭辽代刺绣的基础上,役使俘虏的汉人把金代的刺绣推向更高的阶段。

”[1]结合满汉两族文化,金代的刺绣逐渐发展成熟,许多金代贵族的衣物已经开始绣满全身。

“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俗与民族技艺“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杨帆李国平(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满族刺绣是我国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工艺技法,承载着历史文明的发展与独特的民族精神,其艺术表现形式与视觉效果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满族民间刺绣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手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满族文化不断地消亡和老一辈刺绣艺人接连不断的逝去,满族民间刺绣的独特韵味正逐渐淡化。

同时,由于现代化机械刺绣的日益发展,使得满族民间刺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困境。

所以,满族民间刺绣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对此,文章首先对满族民间刺绣传承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基于“非遗”视角下对满族民间刺绣这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遗”视角;满族民间刺绣;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我国民间刺绣中有一个极富特色的流派,那就是满族民间刺绣。

经过漫长时间的传承发展,满族民间剌绣吸收了各种刺绣工艺优点,对自身进一步加以完善。

满族剌绣作品展现了满族同胞的审美情趣与劳动智慧,有着相对深厚的文化内涵。

满族刺绣工艺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其图案、纹样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加强满族民间刺绣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对于保护我国本原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和增 强民族固有意识,继承与发扬满族民间刺绣工艺的艺术特征都十分有利。

一、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满族民间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凝聚了满族同胞的劳动智慧,并展现了民俗意识、宗教信仰以及审美情趣。

时代在不断发展,满族民间刺绣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和创新,让满族民间刺绣在历史的发展中,其传统技法依然可以得以传承与发展。

到目前为止,满族民间刺绣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在漫长 的发展过程中,满族民间刺绣保留了女真人皮革补绣的纯朴工 艺,并广泛借鉴了苏绣与鲁绣等工艺,逐渐形成了粗狂与细腻 兼具,观赏与实用并存的传统工艺。

家乡的风俗满族刺绣作文

家乡的风俗满族刺绣作文

家乡的风俗满族刺绣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家乡的满族刺绣呀!
在我们家乡,满族刺绣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存在呢!就好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样耀眼。

你知道吗?那精美的刺绣图案,就像是一个个会讲故事的小精灵。

每次看到那些漂亮的绣品,我都忍不住惊叹:“哇塞,这也太好看了吧!”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老奶奶家玩,她正在做满族刺绣呢。

我好奇地凑过去,眼睛都看直了。

老奶奶笑着对我说:“孩子,这可是咱们满族的宝贝呀。

”我看着那细细的针在布上穿梭,不一会儿,一朵漂亮的小花就出现了,这也太神奇了吧!我问老奶奶:“这得学多久才能学会呀?”老奶奶摸摸我的头说:“只要你有耐心,慢慢学,总会学会的。


满族刺绣可不只是好看哦,它还蕴含着我们满族的文化和历史呢。

那些图案,有的代表着吉祥如意,有的代表着幸福美满,就像是我们满族的密码一样。

我真希望我也能快快学会满族刺绣呀,这样我就能自己绣出漂亮的作品啦!那该多有意思呀!你们难道不觉得满族刺绣超级棒吗?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啦!我觉得满族刺绣就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的宝贝!。

略论满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

略论满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

2020年2期(总第71期)满语研究MANCHU STUDIES22,2020(GeneralNo.71)略论满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王心玉(黑龙江大学社会科学处,哈尔滨150080)摘要:满族刺绣既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满族刺绣■在现代化社会中呈现失传趋势。

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实践中,要着力培养满族刺绣传承人的同时,开发设计满族文化创意产品,借用科技手段,进一步传承发扬满族刺绣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关键词: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G9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873(2020)02-0136-03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创新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措施,提高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效益,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刺绣工艺历史悠久,而满族服饰刺绣工艺是中国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梳理满族刺绣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满族传统刺绣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举措,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一、满族刺绣及其现状刺绣作为服装装饰,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命禹制作章服传说“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后世帝王所穿衮服十二章也来源于此传说。

在古代人的“衣绘而裳绣”过程中,刺绣是随着章服的出现而诞生的。

春秋战国时期,刺绣从帝王享用到民间流传,庶民服装出现刺绣纹饰。

汉代之后,刺绣技艺迅速发展,宫廷专设绣画作坊,成为女性必学的手艺。

明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成为中国四大名绣,至清代出现诸多刺绣名家,刺绣工艺得到空前发展。

满族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亦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女口,刺绣是早期女真人服饰的必备装饰,《金史•舆服志》就有“妇人服檐裙,多以黑紫,上编绣金枝花,周身六裳积”的记载。

女真女性喜欢穿绣花的檐裙,图案以平金绣为主,这也成为满族刺绣的显著特点。

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的绣法

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的绣法

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的绣法周喜峰【摘要】满族民间刺绣属于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

满族民间刺绣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抢救发掘和研究推广。

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绣制的技法很多,主要采用平绣、条纹绣、点绣、盘金绣,编结绣等为主要针法。

%Manchu folk embroidery belongs to one kind ofthat of Chinese minority and has strong flavor of northern nation' s traits.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Man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needs protectinging, studying and popularizing.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ethods to embroid flowers, birds, fish and insects in Manchu folklore and there are some main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 like plane embroidery, stripe embroidery, dot embroidery, fold plate embroidery and spice embroidery.【期刊名称】《满语研究》【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作者】周喜峰【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12满族民间刺绣,是满族民间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在纺织品上完成的平面艺术。

满族民间刺绣属于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民间刺绣调查报告
刺绣是中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民间手工艺。

满族民间刺绣就是其中的代表。

满族民间刺
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

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

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内涵。

1.非遗等级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代际传承链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庭内部传承,老一代手把手地教给下一代。

目前,出生于19世纪的前三代(第一代王李氏、第二代王夏氏、第三代王王氏)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传人都已故去。

健在的第四代传人有苏桂臣、王凤兰两位,她们都已80多岁。

满族民间刺绣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这个重任落在了已故第四代传人王桂兰之女夏丽云身上。

作为第五代传人,夏丽云自幼师从母亲。

心灵手巧的她十岁开始学习刺绣,十五六岁便掌握了满族刺绣的大部分技法。

1998年,夏丽云利用3年时间到南方学习苏、湘、川、粤等中国名绣。

2003年,她创办了自己的满族绣品有限公司。

如今,夏丽云已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枕头顶《独占鳌头》与壁画《十相自在》都曾在国际文化节上获奖。

北京奥运会期间,夏丽云以满族刺绣的独门绝技“浮雕秀”精心绣制了一条“盛世龙”。

这条长约2米的金色巨龙跃然欲飞,有凌空之势,令参观者无不叹服。

满族刺绣是满族妇女传统手工工艺之一,是旧时满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技艺,主要施用于衣服、鞋、枕顶、各式荷包、桌帘、门帘、幔帘、幔套等。

图案则花鸟、人物故事、词语诗篇、山水屋舍、家畜水族、吉祥纹样、几何图案等无所不包。

反映了满族妇女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地域范围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作品是直通的原始艺术,保留着满族原始的思维结构和原始造型,它是东北地区满族手工母体艺术最基本的载体之一。

它内容博大,想像力丰富,涵义深刻,手法新颖,形式多变,是研究、挖掘满族历史文化、历史美学等方面的有利物证。

4.民族属性
传统美术
5.相关经济环境和条件
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

当少女出嫁时,就把自己刺绣好的绣品张挂出来,供大家欣赏和品评,说明这家姑娘心灵手巧,并作为陪嫁品带到新郎家去。

在清代,刺绣更是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服饰和日常用具上都有刺绣,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
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

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内涵。

因而,刺绣成了满族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6.传承人名录及联系方式
传承人:夏丽云
联系方式: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
7.发展瓶颈及解决方案
随着萨满文化逐渐消亡和老一代刺绣艺人相继逝去,满族民间刺绣的独特韵味正日渐淡薄,加之现代化机器刺绣的蓬勃发展,都对满族民间刺绣造成巨大的冲击。

满族民间刺绣出现后继乏人的困难局面。

令人欣喜的是,濒危的满族民间刺绣在锦州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锦州市积极扶持满族民间刺绣团体,在社区、农村、学校广泛开展技术传播,聘请老艺人讲课,传授刺绣技术。

同时深入民间搜集资料,参加全国各类刺绣展销会。

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希望使得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再绽光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