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地质灾害知识点汇编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汇总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基础知识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和一般概念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自然灾害:以自然变异为主引发的灾害人为灾害:以人为影响为主引发的灾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计12类48种。
缓变地质灾害:渐进地、缓慢地对人类财产、资源、环境和生命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
如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海平面升降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成灾突然,短时间内对人类财产、资源、环境和生命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山地地质灾害:受山地环境制约,主要是受地形坡度和海拔制约的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雪崩等。
滑坡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滑坡事件。
泥石流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泥石流事件。
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害的大小与泥石流规模、活动特征,滑坡区人口、财产密度及社会防灾抗灾能力有关。
发生在人口和财产稠密区的滑坡,滑坡的规模越大造成的损失越重。
滑坡滑动速度较慢时,人们能及时察觉滑坡前兆,有时间采取措施,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滑坡滑动速度较快时,人们往往来不及反应,就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于同样的滑坡事件,如果人们灾害意识较强对灾害的发生有所准备、预先制定并落实了防灾计划或应急预案、建筑物有一定的抗破坏强度,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损失。
泥石流主要有冲刷和淤埋两种危害方式。
稀性泥石流以冲刷为主,粘性泥石流以冲埋为主;形成、流通区以冲刷为主,堆积区以淤埋为主。
坡面型泥石流危害范围一般较小,沟谷型泥石流危害面积一般较大,有时后者可以形成流域性灾害;沟谷型泥石流常由多条坡面型泥石流汇入主沟道而形成。
云南省已发生的泥石流绝大多数属于暴雨型泥石流,融雪和溃坝型泥石流少见。
低频泥石流与高频泥石流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泥石流不仅对城镇、村落、农田、水利、交通等都可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灾种。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地质灾害】地震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滑坡、泥石流一、滑坡1.成因(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2.摧毁城镇、村庄;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2)降水集中、多暴雨,(3)植被破坏严重,(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1)空间分布不均(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在地理学科中,自然灾害与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地理高考中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震灾害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的振动,它是地球地壳动力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地震的认识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1.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处。
其中,构造地震是指地球板块相互碰撞、相互滑移或相互远离等活动导致的地震。
而火山地震则是指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引起的地震。
2. 地震烈度与震级地震的烈度是指地震在特定地点产生的破坏程度,一般采用罗马数字表示。
而地震的震级则是指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3. 地震防治措施地震灾害的防治包括预测、减灾和抗震建筑等方面。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和科学手段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而抗震建筑是指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增加建筑的抗震能力。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量过大或水文条件不利等原因导致的河流或湖泊水位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从而引发的灾害。
洪涝灾害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的危险。
1. 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降雨量过大、水源集中等。
降雨量过大是指降雨量超过当地土壤的渗透能力和河流的排水能力。
水源集中是指河底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来水量大等原因。
2. 洪涝灾害的防治洪涝灾害的防治主要包括治理水文条件、改善水土保持、建设排涝设施等措施。
治理水文条件是指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修复和改造,调节河道形态和水位,增加水的排洪能力。
改善水土保持则是指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抗洪能力。
三、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灾害,它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强风、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高中地理专题——地质灾害
危害: 危害: 各个方面 分布:时空 分布: 特征的判读 成因: 成因: 多种因素 对策: 对策: 多种措施
某种自然灾害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可从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两个方 面来考虑:一般来说,人口城镇多, 面来考虑:一般来说,人口城镇多,经济发达地区 自然灾害的绝对量较大,而相对量较小( 自然灾害的绝对量较大,而相对量较小(经济问题 抗灾减灾能力强); );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绝对量 大,抗灾减灾能力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绝对量 较小但相对量大。 较小但相对量大。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差异要突出灾害自身 等级差异和当地人口多少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 等级差异和当地人口多少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 灾害带来危害的差异。 灾害带来危害的差异。
因为舟曲泥石流,要特别关注这类地质灾害。 因为舟曲泥石流,要特别关注这类地质灾害。
滑坡 滑坡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水分的诱发作用明显。与 滑坡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水分的诱发作用明显。 外力作用的结果 泥石流的最大区别是整体下滑。 泥石流的最大区别是整体下滑。 1、形成原因:内在因素(岩体、土体性质,内部 、形成原因:内在因素(岩体、土体性质, 结构,外表形态——起伏较大),也有外部(地 起伏较大),也有外部( 结构,外表形态 起伏较大),也有外部 下水,暴雨,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 下水,暴雨,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 断层面的存在、滑动性的产生、重力的大小。 即断层面的存在、滑动性的产生、重力的大小。 2、明确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如课文中的例子:修路 、明确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如课文中的例子: 建房、岩性差别、断层、暴雨。 建房、岩性差别、断层、暴雨。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别。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别。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或表层运动引起的地质现象而造成的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爆发等。
这些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的地理知识点,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防范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类型1.山体滑坡:指在山坡上由于地质结构、水文条件、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坡面大规模的塌滑现象。
这种灾害常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带和河岸的陡坡上,具有瞬发性、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
2.泥石流:指在山区或河谷地带因地形、地质构造、降雨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水土流固的复合流体,具有很强的侵蚀破坏能力。
这种灾害常以大暴雨、台风等为诱因,对山地、河谷、水库、隧道、铁路等设施造成极大的威胁。
3.地震:指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所引起的振动现象。
地震是一种动态的、非常规律的、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火山爆发: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流动和涌动,造成地壳破裂,熔岩、火山灰等喷散和喷出地表并形成一系列的火山现象。
火山爆发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给人们带来极大的风险。
二、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1.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的不平衡、矿床开采、地下水位的改变、异斑岩、侵蚀作用等都是地质因素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2.气候和水文因素:气候和水文因素主要包括暴雨、暴雪、干旱、热浪、雷电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人类因素: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环境的改变也是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采矿、探矿、爆炸、挖掘、开发、建筑、垃圾填埋等人类活动对地下和地面环境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1.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最好的方法是避免上述原因的出现。
例如:固定土地、改善植被、加强维护、控制发展建设、加强地下水管理等等。
2.治理:一旦地质灾害已经发生,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什么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仍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什么是地质灾害隐患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是指在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4.地质灾害规模分级地质灾害依据发生体积的大小,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等四个规模等级,不同类型地质灾害,规模分级的体积大小界限不一,具体参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规模分级。
5.地质灾害灾情分级地质灾害灾情依据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含)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中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含)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6.地质灾害险情分级地质灾害险情依据威胁人员、财产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含)以上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含)以上的;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0万元(含)以上1亿元以下的;中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含)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灾害》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灾害》十年真题汇总(2023·福建卷)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C.沟口内空间较大D.土壤含水量较低2.PQ切面堆积物为()A.B.C.D.【答案】1.C 2.A【解析】1.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前,沟口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残留物多,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河道弯曲程度弱的话,洪水畅通,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土壤含水量低,不易形成泥石流,D错误。
故选C。
2.由图方向1可知沟口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物在沟口的东西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错误;由于沟口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
故选A。
(2022·辽宁卷)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
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
“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
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
下图示意“大流砂”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A.湿热B.冷湿C.干冷D.干热4.“大流砂”的碎石主要来源于()A.河流堆积B.冰川侵蚀C.基岩风化D.风力搬运5.为减轻该处地质灾害影响,最适宜的措施是在“大流砂”所在地()A.坡面植树造林B.两侧设排水渠C.坡底修建挡墙D.坡顶平整土地【答案】3.D 4.C 5.B【解析】3.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段峡谷谷底是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是稀疏的灌丛,而山顶有森林分布,说明峡谷内干热情况非常明显,可推测大致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易受到焚风效应的影响,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干热,故ABC错误,D正确。
地质灾害的知识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地质灾害的知识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因素引发的破坏性事件,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巨大的。
以下是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表晃动和震动的现象。
地震的大小可以用震级或矩震级来衡量,伴随着地震有可能会出现破坏性的地面裂缝和土地滑动。
2. 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表面向外喷发岩浆、热气和火山灰的地形。
火山喷发会产生熔岩流、火山灰喷射、火山爆炸等现象,对周围的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3. 滑坡:滑坡是地质体沿地面滑动的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层的失稳、地震或降雨等因素引起的。
滑坡会导致土壤和岩石的大规模移动,对周围的建筑物和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
4.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大量降雨或融雪等原因引起的沿山坡流动的泥浆和岩石的混合物。
泥石流具有高速、大冲击力和破坏力强的特点,经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
5.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地表下降的现象,通常是由于地下水开采、地下资源开发、地层压实等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
地面沉降会导致地下管道破裂、建筑物倾斜、地下水淹没等问题。
6. 地裂缝:地裂缝是指地表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裂缝。
地裂缝通常是由地震引起的,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会对交通、建筑物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此外,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预测也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地质灾害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6.2地质灾害(主要知识点)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地震结构:3.地震类型:(1)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①构造地震:由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②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③塌陷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④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売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①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米的地震;②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③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
4.震级与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5.危害: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
6.分布规律: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
(1)世界: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带。
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2)我国: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特点:西多东少②频发地区: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③分布规律: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问题:唐山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灾情,原因是?自然原因:①此次地震位于华北地震带,震中位于市区②地震发生在凌晨,人们处于睡眠中,逃生机会少人为原因:②唐山是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②城市中房屋抗震系数小③人们的防震意识差二.滑坡和泥石流:1.概念 2.形成条件3.危害 4.分布滑坡与泥石流的异同5.我国的状况: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①位于地震带,构造活跃②地表起伏大,地形复杂,地表不稳③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④建设者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问题:我国为什么多自然灾害?①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两大地震带交界处②季风环流不稳定,促成水旱灾害的形成③人口稠密,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大④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防灾减灾的投入不足⑤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地理新高考地质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新高考地质知识点归纳总结地质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在新高考地理考试中,地质知识点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对于地理考生来说,掌握地质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地质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地质基本概念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组成。
其中,地壳是地质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物栖息地的基础。
2. 地质时代地质时代是地质年代划分的基本单位,包括远古、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四个时代。
每个时代又分为相应的纪、期、世等。
3.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包括构造作用、岩浆作用、风化作用、地壳运动等。
构造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二、地壳构造1. 地壳构造区划地壳构造区划根据地壳上地板构造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台地地壳、平原地壳、山地地壳、复式地壳。
2. 地震活动带地球上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地震带,根据地震分布将地震带分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卑斯山、大陆内部地震带。
3. 盆地与地台盆地是由构造下沉而形成的凹地,地台是由构造抬升而形成的凸起地形。
盆地多为沉积盆地,地台多为露天山地。
三、岩石与矿产资源1. 岩石的分类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主要由火山喷发物、岩浆经冷却结晶形成;沉积岩主要来源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生物成因等过程;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的产物,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工业矿产等。
金属矿产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金属元素,如铁矿石、铜矿石;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工业矿产例如石灰石、硅石等。
四、地质灾害与防治1. 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地质灾害和火山灾害等。
地震是地球地壳运动引起的震动现象;地质灾害是由地质构造破坏、岩石崩塌等引起的灾害;火山灾害是火山爆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灾害。
地质灾害知识点
地质灾害知识点一、地质灾害的概念与类型。
1. 概念。
-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2. 类型。
- 地震。
- 定义: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 成因:主要是板块运动,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或张裂。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周围板块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 地震要素:震源(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震级(表示地震大小的指标,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振幅来测定,里氏震级是常用的衡量标准)、烈度(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等有关)。
- 滑坡。
- 定义: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 成因:- 岩土类型:松散堆积层、黄土、页岩等抗剪强度低的岩土体易发生滑坡。
- 地质构造:断裂、褶皱发育的地区,岩土体完整性被破坏,容易引发滑坡。
- 地形地貌:坡度较陡(一般大于20°)、高差大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 气象条件:降雨特别是暴雨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雨水渗入地下,增加岩土体重量,降低抗剪强度。
- 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修建道路、建筑等)、蓄水(水库蓄水改变地下水位等)等。
- 泥石流。
- 定义: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 成因:- 地形条件: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 松散物质来源: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地区,岩石破碎,风化强烈,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
- 水源条件:暴雨、冰雪融化等为泥石流提供了强大的水动力条件。
- 崩塌。
- 定义: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高考地理地质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质知识点地质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的起源、构造、成分和演化过程。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质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考地理考试中的地质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理学中的地质概念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演化历史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岩石、矿物、地壳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地质学的核心理论是地球几何构造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的几何构造包括地球内、外部构造;板块构造理论则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圈由数块板块组成,它们在地球表面上不断运动。
二、地质历史与地质时代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和地质时代是高考地理的重点之一。
地球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的地球形成时期。
根据地质年表,地球的地质历史被划分为四个大的地质时代,分别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和现代地质时代。
每个地质时代又包括了多个地质纪。
三、地壳运动与构造形态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上地壳的位移、变形和破裂等现象的总称。
它包括了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两个方面。
其中,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上地壳板块的运动,主要有隆升、下降、重复和水平运动等;地质作用是指地球的地质现象和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活动、地壳变形等。
四、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地球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矿产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金属矿石、能源矿石、非金属矿石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淡水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类土壤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球资源逐渐遭到了破坏,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五、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的灾害事件。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科学技术手段,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已成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我国地质灾害的类型与防治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我国地质灾害的类型与防治以上地震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同级地震的l0%。
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与世界各国地震死亡总人数相等。
仅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就高达 27.4万人,伤残76.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我国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为2019~3000人、经济损失年均10~20亿元。
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由于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与湘、云、贵岩溶地区的人口、工业、采矿业迅猛发展,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在矿区和大中城市产生了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我国因超量抽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的有上海、天津、常州、无锡等36个城市,上海、天津最大沉降幅度已超过2米。
天津市因地面沉降而造成污水倒灌、积水淹没工厂、交通阻塞、海河泄洪能力降低、多次加高塘沽新港海堤,损失巨大,仅盐场坨地码头每年就需填土10万平方米,耗资达50万元。
我国的桂、黔、湘等18个省区已发现岩溶地面塌陷点800多处,有塌陷坑30000多个,使大批的房屋倒塌,农田、水库、山塘毁坏,河流改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山区,即祁连山、川西高原一线东部,太行山、鄂西山地、武陵山一线西北、长城以南地区。
这些地区因人口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山区资源大量开发,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灾害。
我国近百年死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已达万人,仅1949年以后就在5500人以上,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可达40~50亿元。
我国西南各铁路沿线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有近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长近20%,致使铁路运输中断1000~2019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
整治费用1.5亿元。
近年来,我国部分山区铁路整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费用已超过10亿元。
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质灾害小常识
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质灾害小常识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什么是崩塌?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崩塌示意图崩塌发生前兆?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
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
地下水质、水量异常。
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什么是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软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滑坡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
(2)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
(3)在滑坡前缘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
(4)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
(5)房屋倾斜、开裂,出现醉汉树、马刀树等。
岩质滑坡示意图土质滑坡示意图什么是泥石流?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发生有什么异常迹象?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山谷中传来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水流突然中断。
泥石流灾害什么是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有什么征兆?井、泉的异常变化。
地面变形。
建筑物出现变形、开裂现象。
地面积水冒气泡、水泡、旋流等。
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地面塌陷灾害当地质灾害发生时,该怎么办?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及时动员、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考向预测】高考地理必考地质灾害
【考向预测】高考地理必考地质灾害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云南小江流域近40 年来发生严重泥石流25 次,造成163人死亡,55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906 万元。
1991 年9 月23 日发生于云南省昭通市头寨沟的滑坡,总方量1800 万m 3 , 造成216 人死亡。
1989 年四川华莹山溪口镇的滑坡型泥石流造成221 人死亡。
3、地质灾害分哪些级别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什么是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浅源地震;③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④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⑤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⑥加强国际合作等。
危害:①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裂缝,喷沙冒水,山石滚落崩塌;②诱发其他灾害,如水灾、火灾;毒害气体排放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
③引发瘟疫。
(二)滑坡、泥石流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现象。
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
泥浆石块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
我国多发地区:云南四川两省西部(即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分析:自然原因:①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开挖山体,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的防御: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拓展: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1)重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井从区域因素中寻找地质灾害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作用因素。
地质灾害常识要点
地质灾害常识要点
我县地质灾害情况
一、基本情况
旺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有“川北红军城”之称。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腹部低平。
地貌由北部群峰雄踞,南部崇山突兀,腹部丘坝相间,溪河交错,辖15个镇、20个乡,幅员面积2975.864k ㎡,是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
二、地质环境特征
旺苍县地处大巴山西脉米仓山山地与四川盆地的接合地区。
以中部白水—嘉川—三江槽型谷地为界,北部地区主要为中山地形,南部地区为低山地形。
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切割较深,相对高差大,最高点为北部的光头山,海拔2276m,最低点为西南部的东河谷地张家湾,海拔460m,最大相对高差为1816m。
三、地质灾害特征
我县地质灾害有滑坡、不稳定斜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水疏干等灾种,滑坡是主要灾种,其次为崩塌。
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为6─9月的汛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如下。
自然灾害知识点-地质灾害
第五章地质灾害5.1 地质灾害概述1. 什么是地质灾害?(掌握)在自然或人为诱发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2、广义的地质灾害包括:(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地面开裂、岩土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地热害等。
3、狭义的地质灾害包括:(熟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5.2 崩塌、滑坡、泥石流1、什么是崩塌?(掌握)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也称“山崩”、“坠石”。
其中大规模的岩体崩塌也称山崩,小规模的崩塌称坠石。
2、崩塌的诱发因素有哪些?(掌握)(1)地震。
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崩塌。
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
(4)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a采掘矿产。
露天采矿场边坡崩塌,采空区地表崩塌。
b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c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主要是水的浸润和软化作用。
d堆(弃)渣填土。
崩塌体增加了荷载,破坏了坡体稳定。
e强烈的机械震动。
机车行进中的震动、工厂机械震动。
3、崩塌的前兆:(掌握)(1)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2)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3)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4)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
4、什么是滑坡? (掌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考地质灾害知识点汇编
1.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云南小江流域近40 年来发生严重泥石流25 次,造成163人死亡,55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906 万元。
1991 年9 月23 日发生于云南省昭通市头寨沟的滑坡,总方量1800 万m 3 , 造成216 人死亡。
1989 年四川华莹山溪口镇的滑坡型泥石流造成221 人死亡。
3、地质灾害分哪些级别
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5.什么是滑坡
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6.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