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位移法
第十一章-位移法
X
3
0
即:
M
AB
4i A
2i B
6i
l
M BA
2i A
4i B
6i
l
为杆件AB的刚度方 程(转角位移方程)
§11-2 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
讨论:当分别作用有单位位移情况
当 A 1,B 0, 0 时:
则有:
M M
AB BA
4i 2i
当 1, A 0,B 0 时:
则有:
M
AB
M BA
第 十 章 位移法
本章主要内容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 ➢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有侧移刚架的计算 ➢位移法的基第本八章 位体移法 系 ➢位移法应用举例 ➢对称结构的计算
§11-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思路
如下图为一个对称结构承受对称荷
载 P。结点B只发生竖向位移 ,
水平位移为零。在位移法中,我们
在上例中,如只有二根杆,则结构是静定的,当杆数 3 时,结构
是超静定的。可见用位移法计算时,计算方法并不因结构的静定或 超静定而有所不同。
§11-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三.总结位移法计算的要点
要点:
(1)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位移。 (2) 位移法的基本方程是平衡方程。 (3) 建立基本方程的过程分为两步:
pq
11X1 12 X 2 13 X 3 1P 0 21X1 22 X 2 23 X 3 2P 0 31X1 32 X 2 33 X 3 3P 0
解力法方程,得:
X1 X2
? ?
X 3 0
A
B
运用力法解,取基本体系如下:
pq
X1
X2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武汉大学)
结构力学习题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若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题2-13图题2-14图题2-15图题2-16图题2-17图题2-18图题2-19图题2-20图题2-21图2-1 1W=2-1 9W-=2-3 3W-=2-4 2W=-2-5 1=W-2-6 4=W-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2-18、2-19 瞬变体系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内力图。
(a)(b)(c) (d)习题3-1图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a)(b)(c)习题3-2图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内力图。
习题3-3图习题3-4图习题3-5图习题3-6图习题3-7图习题3-8图习题3-9图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b)(c)(d)部分习题答案3-1 (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QB 60=,kN F L QB 60-=(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QA 5.32=,kN F L QA 20-=,kN F LQB 5.47-=,kN F R QB 20=(c) 4Fl M C =(下侧受拉),θcos 2F F L QC =3-2 (a) 0=E M ,m kN M F ⋅-=40(上侧受拉),m kN M B ⋅-=120(上侧受拉)(b )m kN M RH ⋅-=15(上侧受拉),m kN M E ⋅=25.11(下侧受拉)(c )m kN M G ⋅=29(下侧受拉),m kN M D ⋅-=5.8(上侧受拉),m kN M H ⋅=15(下侧受拉) 3-3 m kN M CB ⋅=10(左侧受拉),m kN M DF ⋅=8(上侧受拉),m kN M DE ⋅=20(右侧受拉) 3-4 m kN M BA ⋅=120(左侧受拉)3-5 m kN M F ⋅=40(左侧受拉),m kN M DC ⋅=160(上侧受拉),m kN M EB ⋅=80(右侧受拉)3-6 m kN M BA ⋅=60(右侧受拉),m kN M BD ⋅=45(上侧受拉),kN F QBD 46.28=3-7 m kN M C ⋅=70下(左侧受拉),m kN M DE ⋅=150(上侧受拉),m kN M EB ⋅=70(右侧受拉) 3-8 m kN M CB ⋅=36.0(上侧受拉),m kN M BA ⋅=36.0(右侧受拉) 3-9 m kN M AB ⋅=10(左侧受拉),m kN M BC ⋅=10(上侧受拉) 3-10 (a )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 )正确第4章 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的内力分析4-1 试判别习题4-1图所示桁架中的零杆。
11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二、基本结构在△1单独作用 时的计算(如右上图)
——使基本结构在B点发生结点 位移△1,结点C仍被锁住。先求 出杆BA、BC的杆端力,再 由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力F11, F21。
F11 B 1
C
F21
A
D 2 C F22
F12
第三、基本结构在△2单独作用 时的计算(如右下图) ——使基本结构在C点发生结点位移 △2,结点B仍被锁住。先求出杆 BA、CD的杆端力,再由平衡 条件求出约束力F12,F22。 B
1、如图示单跨超静定杆件AB,EI为常数,杆端A和B的角位移分别为 θA、θB,杆端A和B在垂直于杆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为Δ。杆端 A和B的弯矩和剪力分别为MAB、MBA、QAB、QBA。
MAB
A
EI l
B
QAB
MBA QBA
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正负规定: ①杆端转角θ A、θ B ,弦转角 β =Δ /l都以顺时针为正。 ②杆端弯矩对杆端以顺时针为 正;剪力QAB、QBA同前规定。
住,得到无结点位移的超静定结构。
三、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把荷载和基本未知位移加在基本结构上,得到的体系。 B 2i C 4m D 2 D
2 B 2i
1
C
2 A 4m
i 基本结构 8m
i
3kN/m
i
原结构 8m
i
D
2
B 3kN/m
1
2i
C
A
i 基本体系 8m
i
A
4m
第四节
位移法方程
一、位移法的建立 (以下图所示结构为例,说明位移法方程的建立) q
第三节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体系 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总原则:
结构力学11.4 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
§11-4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整体分析:即建立求解基本未知量的结构刚度方程。
而位移法中求解的基本未知量是结点位移,包括线位移与角位移。
考虑如上图所示刚架,有4个结点,3个单元,受结点荷载的作用。
至于非结点荷载作用的情况,需要将其转化为等效的结点荷载,这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进行专门介绍。
这里,暂只考虑结点荷载作用的情况。
各单元的局部坐标系与整体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各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进行坐标变换后,得到整体坐标系下各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如下1221][22211211⎥⎦⎤⎢⎣⎡=①①①①①k k k k k ,2332][33322322⎥⎦⎤⎢⎣⎡=②②②②②k k k k k ,43][44433433⎥⎦⎤⎢⎣⎡=③③③③③k k k k k 34每个结点,有x 方向线位移、y 方向线位移与角位移3个位移分量。
结构的结点位移列向量为⎪⎭⎪⎬⎫⎪⎩⎪⎨⎧=1111}{ϕv u Δ,⎪⎭⎪⎬⎫⎪⎩⎪⎨⎧=2222}{ϕv u Δ,⎪⎭⎪⎬⎫⎪⎩⎪⎨⎧=3333}{ϕv u Δ,⎪⎭⎪⎬⎫⎪⎩⎪⎨⎧=4444}{ϕv u Δ⎪⎪⎭⎪⎪⎬⎫⎪⎪⎩⎪⎪⎨⎧=4321}{ΔΔΔΔΔ与结点位移列向量对应的结点外力(包括荷载和反力)列向量为结构刚度方的建立前面学习位移法时,已经知道,位移法方程,即结构的刚度方程,就是结点的平衡方程。
所以,通过结点的平衡条件,可建立结构的刚度方程。
下面,以结点2为例,如图示。
结点2的3个平衡方程为②①222x x x F F F +=,②①222y y y F F F +=,②①222M M M +=写成矩阵形式,有⎪⎭⎪⎬⎫⎪⎩⎪⎨⎧+⎪⎭⎪⎬⎫⎪⎩⎪⎨⎧=⎪⎭⎪⎬⎫⎪⎩⎪⎨⎧②②②①①①222222222M F F M F F M F F y x y x y x ,即,}{}{}{222②①F F F +=单元杆端力,可用杆端位移表示为}]{[}]{[}{2221212①①①①①δδk k F +=,}]{[}]{[}{3232222②②②②②δδk k F +=得到,}]{[}]){[]([}]{[}{323222221212Δk Δk k Δk F ②②①①+++=此即结点2的平衡方程。
结构力学11.3 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
e j
M
e j
e j
则有
{F e} [T ]{F e}
cos sin 0 0
0 0
sin cos 0 0
0 0
0
01 0
0 0
[T
]
,称为,坐标变换矩阵。
0
0 0 cos sin 0
0
0
0
sin
cos
0
即 [k e ] [T ]T [k e ][T ]{ e} 87
结构力学讲稿
此即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式。 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为 {F e} [k e ]{ e}
可将单元刚度方程按端结点 i、j 进行分块,有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可得
{Fie}
[kiei
]{
e i
}
[kiej
0
00 0
0 1
坐标变换矩阵的性质—正交矩阵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T]是一个正交矩阵,即
[T ]1 [T ]T
杆端力的坐标变换关系式为
{F e} [T ]{F e}
同理,杆端位移的坐标变换关系式为
{ e} [T ]{ e}
由{F e} [T ]1{F e} ,{F e} [k e ]{ e} ,{F e} [k e ]{ e} ,得
{F
e}
M
e i
FNej
,{
e}
ie
u
e j
,{F
e}
M
e i
Fxej
第11章 位移法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a、取一杆分析(拆 修改)
i
结点只有竖向 位移 ,如设 FP 法求出,各杆 FP 伸长量即知, 从而内力确定;
Δ
Δ
ui
FNi
EAi FN i ui li
杆件刚度方程
5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a、取一杆分析(拆 修改) b、综合成结构(搭 复原)
解方程可得出结点位移,进而确定杆件内力。
7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施加约束锁住结点,将结构变为两根超静定杆, 求荷载作用的弯矩图。 F1 q q
↓↓↓↓↓↓↓↓↓↓ ↓↓↓↓↓↓↓↓↓↓
ql2/12 ↓↓↓↓↓↓↓↓↓↓
F1P
q
ql2/12
A
C F1P
ql 2 F1P 12
i
Δ
EAi FN i ui li
Δ
FP
ui
FNi
由位移协调 由结点平衡
F
ui sin i
Ni
sin i FP
FP EAi 2 li sin/ 98i 6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先化整为零,再集零为整
通过化整为零得到杆件刚度方程,即在知道每个 杆件由于杆件的形常数和载常数的基础上确立杆 端位移和杆端力的关系; 通过集零为整建立结点平衡方程,即利用体系位 移协调和部件平衡条件建立关于结点的平衡方程;
29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2. 直接平衡法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杆 端弯矩的表达式称为转角位移方程。 ① 两端固定梁转角位移方程:
第十一章 位移法
B E C
A
D l
③结构带无限刚性梁时,梁端结点转动不是独立的结点 位移。若柱子平行,则梁端结点转角=0,若柱子不平行,则 梁端结点转角可由柱顶侧移表示出来。 ④对于平行柱刚架不论横梁是平的,还是斜的,柱子等 高或不等高,柱顶线位移都相等。
a
§11-4 位移法典型方程
Δ2 Δ1
F1P F2P F1
位移法计算步骤可归纳如下:(P22)
§11-5 位移法计算连续梁 及无侧移刚架
20kN A
2kN/m
↓↓↓↓↓↓↓↓↓↓
i 3m
B
i
C
3m
20kN 15 B
6m
9
2kN/m
↓↓↓↓↓↓↓↓↓↓
1)确定基本未知量Δ1=θB ; 15 2)确定位移法基本体系; A 3)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
C
k11D1 F1P 0
mAB
q ↓↓↓↓↓↓↓↓↓↓↓↓↓↓↓B
l,EI
M1
l
ql2/2
X1=1
↓↓↓↓↓↓↓↓↓↓↓↓↓↓↓
MP
ql2/8
↓↓↓↓↓↓↓↓↓↓↓↓↓↓↓ M图
ql 2 m AB 8
mBA 0
由跨间荷载引起的杆端力称为载常数(表11-2)。 单跨超静定梁简图
q A
↓↓↓↓↓↓ ↓↓↓↓↓↓ ↓↓
5、已知杆端弯矩求剪力:取杆 件为分离体建立矩平衡方程:
M AB M BA 0 QAB QAB l
QAB
θB
QBA
P
转角位移方程
MAB QAB MAB
‘ Q’ AB
QBA MBA
注:1、MAB,MBA绕杆端顺时 针转向为正。 0 Q 2、 AB 是简支梁的剪力。
第11章 位移法
Kij=Kji? 反力互等定理
FiP :基本结构在荷载单独作用下,附加约束i处产生的约束力
结构力学——第11章 位移法 11
11.1、位移法
A A
A A A
θ=1 B
B
1
4i
6i l
12i
l
6i
3i
l
6i
0
l2
θ=1
B
B 1
3i
3i
l
3i
i
l
0
l2
16
θ=1
B
-i
0
结构力学——第11章 位移法
11.2、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3、载常数
固端力与杆件所受荷载的形式有关,故称为载常数。
固端力:三类基本构件只受荷载作用时所得到的杆端力
i
6m 2kN/m
C
2)按照静力条件,列出位移法方程;
k111 F1P 0
15
A 3)求位移法方程中的各项系数; (画 M1 、MP图,求对应的约束力) P220-221表11.1、2 4)解方程,求位移;
C
MP
F1P 9 F1P=15-9=6 k11
4i Δ1=1 3i
F1P 6 1 k11 7i
F1P=40-41.7= -1.7kNm 41.7 F2P=41.7kNm
40 F2P
A B F1P 41.7 B E
D
C
结构力学——第11章 位移法
2m
21
A 4I C B i 5I i i=EI/l=EI 3I 0.75 i 0.5i 2)按照静力条件,列出位移法方程; 3I E k111 k12 2 F1P 0
位 移 法
1.D-山梨醇的制备 山梨醇是葡萄糖在氢作还原剂,镍作催化剂的条件
下,将葡萄糖醛基还原成醇羟基而制得的。
工艺过程 将水加热至70~75℃,在不断搅拌下逐渐加 入葡萄糖至全溶,制成50%葡萄糖水溶液,再加入活性炭 于75℃,搅拌10min,滤去炭渣,然后用石灰乳液调节滤 液pH8.4,备用。当氢化釜内氢气纯度≥99.3%,压强 >0.04Mpa时可加入葡萄糖滤液,同时在触媒槽中添加活性 镍,利用糖液冲入釜内,以碱液调节pH为8.2~8.4,然后 通蒸汽并搅拌。当温度达到120~135℃时关蒸汽,并控制 釜温在150~155℃,压强在3.8~4.0MPa。取样化验合格后, 在0.2~0.3MPa压强下压料至沉淀缸静置沉淀,过滤除去催 化剂,滤液经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活性炭处理,即得D-山 梨醇。
概述
应用:维生素C(Vitamin C,VC)又名抗坏血酸,化学名称 为L-2,3,5,6-四羟基-2-己烯酸-γ-内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要 素,维生素C是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催化剂,参与机体新 陈代谢,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其结构式为:
性质:维生素C是一种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 结晶或粉末,无臭、味酸、遇光色渐变深, 水溶液显酸性。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 溶于乙醚、氯仿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水溶 液在pH为5~6之间稳定,若pH值过高或过 低,并在空气,光线和温度的影响下,可促 使内酯环水解,并可进一步发生脱羧反应而 成糠醛,聚合易变色。
6.粗品Vc的精制
配料比为粗Vc(析纯):蒸馏水:活性炭:乙醇=1: 1.1:0.06:0.6(质量比)。将粗品Vc真空干燥(0.9MPa, 45℃,20~30min),除去挥发性杂质(盐酸、丙酮),加 蒸馏水搅拌,待Vc溶解后,加入活性炭,搅拌5~10min, 压滤,滤液至结晶罐,加入50L乙醇,降温后加晶种使结
结构力学 第三十八讲 矩阵位移法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以上结构各杆都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若刚架的杆 件不考虑轴向变形,则结点位移未知量编号及单元定 位向量如下:
2(1,0,2) ①
② 1(0,0,0)
3(1,0,3) 4(1,0,4)
③ 5(0,0,0)
{}(1) [1,0,2,1,0,3]T {}(2) [1,0,2,0,0,0]T {}(3) [1,0,4,0,0,0]T
3
1、结点位移未知量编号(整体码)1 为了确定各单元的定位向量,
要按照结点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
A①
②
0 4
C0
x
结构每个结点的未知量u、v、θ 0 B
y
统一进行编号。
0 0
若某个结点位移未知量等于零,则整体码编号为零。
则图示刚架的位移向量和相应结点力向量为:
(1) uA
((32))
vAA
(4) C
F
F1 F2
F1 F2
4i1 2i2
4i2
4i2
2i2 3i3
4i4
12
或写为: F K K 为整体刚度矩阵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二、直接刚度法
F1
直接刚度法以传统位移法的 基本体系为力学模型。
1
F2
② 2③
i2
i3
分别建立单元局部坐标和整 i1 ① 体坐标如图。
i4 ④
1、结点位移分量的统一编码―整体码(总码) 图11-9所示刚架整体结构的结点位移向
量 :
(1 2 3 4)T
(uA vA A c )T
相应结点力向量为: {F}=(F1 F2 F3 F4)T
2、单元定位向量?
图11-9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2、单元定位向量
第11章 矩阵位移法
O
x y (2) x (1)
(2)
y (1)
y
为了使图形看起来简洁清爽,一般不再标出单 元坐标系,通常在各单元的杆轴上绘一箭头表明 x 轴的正向即可,如图(b)所示。
O 2 2 1 3 x 2 1 O 2 3 x
x y (2) x
(1)
(2)
1
y (1)
2)弯曲受力状态下,杆端剪力及杆端弯矩同垂 直于杆轴方向的相对线位移及杆端转角之间的关系
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AB,在无外荷载的
作用时,其位移法的转角位移方程为
M AB M BA FQAB 4 EI 2 EI 6 EI A B 2 AB l l l 2 EI 4 EI 6 EI A B 2 AB l l l 6 EI 6 EI 12 EI FQBA 2 A 2 B 3 AB l l l
第11章
矩阵位移法
11-1
概
述
承接结构力学I
第8章 (传统)位移法 第11章 矩阵位移法
为什么要学习矩阵位移法?
现代的建筑结构日益复杂,杆件数目庞大,传统的以 手算为基础的力法和位移法不可能有效解决大型复杂结构
的受力分析问题,因此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电算工作
,也即需要通过结构分析程序来进行结构受力分析。 当今众多著名的结
E:弹性模量、I:横截面惯性矩
将式子写成矩阵形式,即可得单元坐标系中一 般单元的单元刚度方程
EA l 0 0 EA l 0 0 0 12 EI l3 6 EI l2 0 12 EI l3 6 EI l2 0 6 EI l2 4 EI l 0 6 EI l2 2 EI l EA l 0 0 EA l 0 0 0 12 EI l3 6 EI l2 0 12 EI l3 6 EI l2 0 6 EI l2 2 EI l 0 6 EI 2 l 4 EI l
位移法 结构力学知识点概念讲解
位移法1.概述力法和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
力法在19世纪末就已经应用于各种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随后,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大量高次超静定刚架逐渐增多,如果仍用力法计算将十分麻烦。
于是20世纪初又在力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位移法。
力法的基本思路是先解除超静定结构上的多余约束,代之以多余未知力,以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一般取静定结构为基本结构进行计算。
利用位移协调条件建立力法基本方程,求出多余未知力,然后进一步求出结构的内力。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和力法相反。
位移法是以结构的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以单跨超静定梁为计算的基本单元。
先设法确定出单根杆件的杆端内力,用杆端位移来表示,这些杆端位移应与其所在结点的其他杆端位移相协调。
然后用力的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确定出未知的结点位移,从而进一步求出整个结构的内力。
为了说明位移法的基本概念,我们来分析图1a所示的刚架位移。
(a)原结构(b)基本结构图1在荷载作用下,刚架产生的变形如途中虚线所示,设结点B 的转角为1∆,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可知,汇交于结点B 的BA 杆、BC 杆两杆端也该有同样的转角1∆。
为了简化计算,在受弯杆件中,忽略杆件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假设弯曲变形很小,因此可以假定结构变形后受弯杆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不变。
根据这些假定,B 结点就只有角位移没有线位移。
这样1b B 我们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结果叠加,得到的基本结构的变形和原结构一致。
我们注意到原结构在B 点并没有附加刚臂,也不存在约束力矩,所以可得11F +P F 1=0 (1)这里的11F 是基本结构在B 点发生转角1∆时,产生在附加刚臂中的反力矩。
用11k 来表示基本结构在B 点处发生单位转角1∆=1时,产生在附加刚臂中的反力矩,则式(1)可以写成01111=+∆P F k (2)式(2)我们称为位移法基本方程。
11k 、P F 1我们可以用上一章学习的力法确定,然后我们可求出1∆,进而求出原结构的全部内力。
第11章 位移法
r22 P 1 2
l2
⇁2 R2P
0
对R 于1P;系附数加是和链r1附1=自杆7加i由上链, 项的杆可反上分力的为,反两可力,类分r:别2R1、1P在=r附图22和加(aR刚)、2P臂。(b可上)、分的(c别反)在力中图矩用(ra截1)1、、面(r法b1)2、、割(和断c)
两中柱取顶结端点,1为取隔柱离顶体端,以由上力横矩梁平部衡分方为程隔∑M离1体=0,求由得表:查r11出=7i杆, 端
MBA代替X2,上式可写成
MAB= 4iA+2i B- MBA= 4i B +2i A-
(6—1)
式中
是此两端固定的梁在荷载、温度变化等外因作用下的杆 端弯矩,称为固端弯矩。
7
MAB= 4iA+2iB __ MBA= 4iB +2iA__
(6—1)
上式是两端固定的等截面梁的杆端弯矩的一般公式,通常
l
EI=常数
23
4
L
(a)
P
3
4
(b)基本结构
R11
1
Z1
=
2 R21 1
R12
2 Z2
R1P
R22 1
P
2
R2P
3
4
3
4
3
4 13
R1=R11+R12+R1P=0 式中第一个下标表示该反力的位置, R2=R21+R22+R2P=0 第二个下标表示引起该反力的原因。
设以 r11、r12分别表示由单位位移 力矩, 以 r21、r22分别表示由单位位移 上的反力,则上式可写成
4、5、6 三个固定 端 都是不动的点,结
△
结构力学 第三十九、四十讲矩阵位移法
Y P1 4kN
M
4kN M P1 5kN m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例11-3 试求图11-9a所示刚架在图11-13给定荷载下 的等效结点荷载向量{Pe}。
因此
0
12kN
FP
(1)
=10k0N
m
12kN
10kN m
0
4kN
(2) 5kN m
Y P1
M P1
X P2
Y P2
M P2 )T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在表11-1中给出了几种典型荷载所引起的固端约束
力 FP。将e 固端约束力 反F号P,e 即得到单元等效结点
荷载 (局P部坐e 标系):
(e)
(e)
Pe FP
(11-55)
2、单元的等效结点荷载 Pe((e)整体坐标系)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目录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11-5 矩阵位移法基本方程 §11-6 计算步骤和应用举例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11-5 矩阵位移法基本方程
一、整体刚度方程的意义
F [K] (11-48)
整体刚度方程(11-48)是根据原结构的位移法基本体
系建立的,它表示由结点位移 推算结点力F( 即在基
向相反,则取负。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例11-3 试求图11-9a所示刚架在图11-13给定荷载下 的等效结点荷载向量{Pe}。
解:(1)求局部坐标系中的
固端约束力 FP (e)
单元①:由表11-1第1行,
q 4.8k,N / m 得a :l 5m
X P1 0
Y P1 12kN
M
P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三节 确定独立结点位移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单跨梁系
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了变形,结点C、D发生了转 动和移动。为了阻止结点移动,在结点D(或结点C)上加 一附加链杆(其作用是阻止结点线位移而不限制结点转 动)。在原结构上,凡属各杆互相刚结的结点(包括组合 结点),都应加入一附加刚臂,而全铰结点不需附加刚臂, 故只需清点刚结点的数目。
1. 典型方程法
用位移法计算图(a)所示刚架时,首先要将其变为位移 法基本结构。 由于原结构只有结点B能转动,故需在结点B上加一刚臂 1,以阻止其转动。
22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1. 典型方程法
修改的结构变成了两个两端固定梁BA和BC组成的位移 法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与原结构的差别 表现为:无转角,给结点 施加了一个反力矩。
28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1. 典型方程法
③ 主系数kii表示基本体系在Zi =1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附加 约束中的反力(矩), kii恒大于零; ④ 付系数kij表示基本体系在Zj =1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附加 约束中的反力(矩);根据反力互等定理有kij = kji ,付系 数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⑤ 由于位移法的主要计算过程是建立方程求解方程,而 位移法方程是平衡条件,所以位移法校核的重点是平衡条件 (刚结点的力矩平衡和截面的投影平衡)。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三节 确定独立结点位移
【例题】确定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结构。 【解】在结点F加一个附加链杆,这时结点F不能移动。F、B 二结点不移动,结点E也就不移动了。E、A二结点不移动,结 点D也就不移动了。可见,只要加一个支杆,一排结点就都不 移动了,不管梁是水平的,还是斜的。 在刚结点D、E处加入二个附加刚臂。 位移法基本结构如图示。
4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a、取一杆分析(拆 修改)
i
结点只有竖向 位移 ,如设 FP 法求出,各杆 FP 伸长量即知, 从而内力确定;
Δ
Δ
ui
FNi
EAi FN i ui li
杆件刚度方程
5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a、取一杆分析(拆 修改) b、综合成结构(搭 复原)
A
C
ql 2 R1P 12
ql 2 A 96i
B
4i A
F11
A
4i A
2i A
A
C
C
F11 8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9 / 98
B
ql2/48
B
2i A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二节 确定超静定单跨梁的杆端力
1、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正负规定
①杆端转角θA、θB,弦转角β=Δ/l 都以逆时针为 正。 ②杆端弯矩对杆端以逆时针为正,对结点或支 座以顺时针为正。
15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三节 确定独立结点位移
刚架铰化以判断加附加链杆的个数
刚架变成铰结体系,该体系需增加两根链杆才能组成几何 不变体系。原结构加上这两个链杆后各结点就不能移动了.
16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三节 确定独立结点位移
寻找刚架刚结点数以判断加附加刚臂的个数
在结点线位移固定的情况下,刚架各刚结点上附加 刚臂后就形成单跨梁系的基本结构了。
17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三节 确定独立结点位移
寻找刚架刚结点数以判断加附加刚臂的个数
为了得到基本结构,有些情况并不需要把所有结点都变成 不动结点。如图(a)所示结构中,对联结CD与DE杆而言, 结点D为刚结点,也有转角位移。又如图(b)所示结构中, EF附属部分为一静定简支梁。
18 / 98
FP
1 FP l 8
1 FP l 8
q
1 2 ql 12
FP
1 2 ql 12
5 FP l 32
3 FP l 16 1 2 ql 8
q
13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三节 确定独立结点位移
结构的结点位移
独立结点线位移
独立结点角位移
确定未知量总原则:在原结构的结点上逐渐增加附加约 束,直到能将结构拆成具有已知形常数和载常数的单跨 梁为止。未知量个数要最少。 独立角位移个数等于位移未知的刚结点个数;独立结点 线位移个数等于结构铰化后为使铰结体系几何不变所要 加的最少链杆数。 在结点上施加附加约束以消除独立位移即得位移法的基 本结构,对应独立角位移处施加限制转动的刚臂;对应 独立线位移处施加限制平移的链杆支座。
24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1. 典型方程法
B
FP A
C
l 2 l 2
Z1
基本体系
EI=常数
l
FP
Z1 基本未知量
基本结构与原结构有两点区别:
R1 0
基本方程
原结构在外因作用下有结点位移,而基本结构在外因作用下是无结 点位移的; 原结构无附加约束,而基本结构有附加约束。
F1 F11 R1P 0 ql 2 8i A 0 12
因此,位移法分析 中应解决的问题是: ①确定单跨梁在各 种因素作用下的 杆端力。 ②确定结构独立的 结点位移。 ③建立求解结点位 移的位移法方程.
ql2/24 5ql2/48
R1P
ql2/12 ↓↓↓↓↓↓↓↓↓↓
q
ql2/12
3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超静定结构计算
满足基本假设的几何不变体系在一定外因作用下 内力和位移的物理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力满足平衡条 件;位移满足协调条件。
当以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作为突破口时采取 的方法就是力法;当以某些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作为突破口时采取的方法就是位移法。 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总原则:欲求超静定结构先取一 个基本体系,然后让基本体系在受力方面和变形方 面与原结构完全一样。
27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1. 典型方程法 注意:
① 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基本体系在荷载等外因和各 结点位移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 实质上是原结构应满足的平衡条件。 ②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每一项都是基本体系附加约束中的 反力(矩)。其中:RiP表示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第 i 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称为自由项。kijZj 表示基 本体系在Zj作用下产生的第 i 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例题】确定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结构。 【解】该结构为一阶形梁,若用位移法计算,应将变截面处取 为一个结点。铰结体系如图(b)所示,容易看出结点C能上下移 动,需加入一附加支杆(图(c))。 此外,还应在结点C处加入一附加刚臂。 位移法基本结构如图(d)所示。
21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解方程可得出结点位移,进而确定杆件内力。
7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施加约束锁住结点,将结构变为两根超静定杆, 求荷载作用的弯矩图。 F1 q q
↓↓↓↓↓↓↓↓↓↓ ↓↓↓↓↓↓↓↓↓↓
ql2/12 ↓↓↓↓↓↓↓↓↓↓
F1P
q
ql2/12
A
C F1P
ql 2 F1P 12
ql2/12
A l
βA EI=常数
C
A
θA
C
B
F1=0
A A
A A F1 0 A A F1 0
B
4i A
F11
A
2i A
B l
θA
C
4i A
F11 8i A
F11
人为施加力偶,使结点产生角位移,求单杆弯矩图。 B
2i A
4i
8 / 98
4i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结构力学
第十一章 位移法
学习内容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载常数和转角位移方程。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位移法基本结构的确定。 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和排架。 利用对称性简化位移法计算。 直接用结点、截面平衡方程建立位移法方程。
2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目的:位移法是超静定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之一,许多 工程中使用的实用计算方法都是由位移法演变出来的,是本 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要求:熟练掌握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的确定、 位移法典型方程的建立及其物理意义、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和自由项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最终弯矩图的绘制。熟记一 些常用的形常数和载常数。掌握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重点 掌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了解其它因素作用下的计算。 位移法方程有两种建立方法,写典型方程法和直接平衡方 程法。要求熟练掌握一种,另一种了解即可。
消除差别的办法是使附加约束上的总反力等于零。
25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1. 典型方程法
B
FP A
C
l 2 l 2
Z1
基本体系
EI=常数
l
FP
Z1 基本未知量
R1 0
基本方程
R1是基本体系在结点位移Z1和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约 束中的反力(矩),按叠加原理 R1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 时产生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之和。于是得到位移法典 型方程: k Z R 0
欲消除其差别,需将刚臂 1即结点B转动一个应有的 即实际的角度Z。
23 / 98
第十一章 位移法 第四节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1. 典型方程法
刚臂转到应有角度时,结构恢复了附加刚臂前的自然状态, 去掉刚臂,也会停留在原处,而不会再转动,即使不去掉刚 臂,刚臂也不会起作用,即此时刚臂的反力矩 R1=0 由原结构变为基本结构,再由基本结构恢复为原结构的 过程为:先加刚臂,固定结点后,加上荷载,此时刚臂产生 反力矩。然后,转动刚臂,放松结点。转动一点,刚臂的反 力矩就减少一点,转动到应有位置时,刚臂的反力矩就变为 零了。 结构受两种作用,由叠加原理可分解为结点位移和杆 中荷载两种情况。只有外力作用而无转角Z1的影响的杆和 只有杆端位移影响的杆。可用形常数和载常数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