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思考-最新作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思考-最新作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思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方向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衡量专业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之一。

搞好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但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涉及多门学科,即有理论性很强的流体力学的知识,又涉及标准、法律法规多方面的知识;教材在内容上相对滞后等,这些特点使学生望而生畏,学习兴趣不高[2-3]。

因此,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来研究如何进行教材改革,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重要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是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研究探讨的问题。

1纸质教材转变为多层次“立体图书”新一代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

为此,就要求教材的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换代,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材。

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要坚持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要保持学科的前瞻性。

教材资料先进化,也是提高高校学生知识素质的有效途径。

教材及时更新,采用先进的学习资料,是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基本条件。

今年来,针对传统教材的不足,国内高校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体系出版了一些新教材,或对老教材实行了再版更新。

但无论采用何种教材也无法避免教材陈旧的局限性。

教材陈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内容上,作为图书的一种,教材不可避免的具有知识的滞后性,在深度上并不能体现最前沿的知识。

例如,对目前热点CO2的减排和预计企业释放CO2的关系式,几乎没有教材提及。

在广度上,虽然新版教材比以前增加了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控制,但是在所囊括的范围上仍有不足。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是属于环境工程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能够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技术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和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能力,并使学生具备全面、系统地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够在大气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点,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需要更新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包括大气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等。

2. 应用技术知识:引入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引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制定和效果评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问题驱动式教学:引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

社出版), 郭静与阮宜纶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等。

通过综合比较, 我们选用郝吉明、马广大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8月第2版), 该教材在国内各大高校中被广泛使用, 也是诸多高校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指定教材。

其他的教材可作为学生学有余力时的参考书, 供学生选读, 起到借鉴作用。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内容比较多, 给学生安排的理论学时偏少(40 学时), 我们重点讲解除尘、气态污染物控制、脱硫、脱硝等内容, 使学生对一些重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获得系统的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断收集国内外较新的、较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技术等, 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

引入这些新内容后, 不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教学改革1. 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已经得到了普及, 也使得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多媒体减少了课堂的板书量与板书花费的大量时间, 同时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省时、激趣等特征,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繁多和课时严重不足的矛盾。

多媒体可以随时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 这种教学方法在高校中已被广泛采用。

例如讲解惯性除尘器时,通过动画的演示, 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粉尘的运动、捕集、清灰的具体过程及原理, 使教学内容显得直观、生动,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通过给学生播放一些酸雨的图片、视频等, 能让学生清楚地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的危害及酸雨的防治等。

我们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搜索、下载一些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视频, 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

如给学生播放气体吸附的视频, 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吸附剂的结构、气体吸附及脱附的机理等。

综合上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是很大的,但上课前的资料收集、课件制作过程需要我们去精心准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程 教 学 改 革探 讨 大 课
李 良玉 ,张春 娜
( 河北 理工 大学 资 源与 环境 学 院 ,河 北 唐 山 0 3 0 ) 6 0 9
摘 要 :笔 者结 合教 学经验 和体 会 ,分析 了学校 环境 工程 专业 大 气 污染控 制 工程 课 程教 学存在 的 问题 ,
力 量 均 为 青 年 教 师 , 专 业 知 识 、实 践 经 验 和 教 学 经 验 缺
简称 “ 我校 ” )作为 矿业类 高等 院校 ,近 年来开 展 了相关
的环 境 治理 研究 ,并 在 矿物 加 工 工程 专业 的 基础 上 增设 了环 境 工程 专业 。根 据 学校 的发展 方 向及 环 境学 科 的需


《 气污 染控 制 工程 》教 学存在 的主要 问题 大
本 上 改进教 学 手段 。 ⑤ 考核 方 式 :几年 来 ,一 直 以期 末
闭 卷 考 试 为 主 .形 式 单 一 。
1 . 定位 及课程 建设 目标 不 明确 教学 《 大气污 染控制 工程 》作 为我校 宽 口径专 业 的主干 课 程 ,内容 繁杂 、抽 象 、枯燥 、难 以掌 握 。在 教 学学 时 有 限的情 况下 ,究 竟 是培 养 学术 型 人才 、工 程 型人 才 、技 术 型 人才 ,还 是 培养 复 合 型 人才 ,这 一 目标 并 不 清 晰 ,
程 体 系 建 设 与 教 学 改 革 尚 处 于 探 索 阶 段 , 因 而 有 必 要 在
收效 甚微 。④ 教 学手 段 :以课 件代 替 板 书 ,用 白幕 代 替
黑 板 ,没 有 充分 利 用 和发挥 多媒 体教 学 的优 势 ,未从 根
课 程体 系 、教 学模 式等方 面进 行深 入探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要。
师详细讲解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
按部就 班地进行操 作。在这种教 学模 式 中, 学 目前 , 我 校的 大气污 染控 制工程课 程为 4 8学 时 , 大气污 按照实验步骤 , 染控 制工程 实验 为 3 6 学时 , 其 内容 主要有颗 粒物 的去除 ( 旋 生被 动接 受 ,其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 能被 充分地 挖掘 出 风 除尘器、 袋式过 滤和板 式高压静 电装置 ) 和S O 吸收 ( 鼓泡 来。学生的思维能 力、 动 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得不到锻 炼 , 达 不 塔、 填料塔 、 筛板塔 等) 两大部分 ; 但 由于专业发展 较晚 , 缺乏 到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 与实践 能力的 目的 ,与实验 教学的 目的 相应的 实验教 学经验 。 实验仪 器 台套数不足 , 导致 实验教 学难 及全面素质教 育的 目标相距甚远 。 以满足培 养技 能型、 实用型环保人 才的要求 , 且 由于所有 实验 要锻炼 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要在整 个教 学过程 中不断给
均在 实验 室内完成 。 与 实际情况有一 定的脱节。
学生以压力 , 不断的抛 出问题 。 即让学生在 不断解决 问题 的过
大 气 污 染控 制 工程 实验 更 应 该 注 重 实 践 的动 手 能 力 . 培 程 中得到知识和成就 感 ; 也压迫 学生不 断的 思考 , 解决 实验课
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 分析 问题、 解 决问题 的能力和 实际工作 能 中学生偷懒的老 大难 问题。 力. 因此 应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改 革 : 通过《 大 气污染控 制工程 实验》 的 学习 , 应该使 学生充分 首先 。 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建设是大气污染控 认识到 大气污染的危 害和各种 污染 防治措施 ,树 立工程 应 用 制工程 实验课 程建设 的根 本 , 一 支高素质 、 高水平的教 师队伍 的理念 。 锻 炼学生在今后 的工作 中应对各种 问题的能力 , 更好 是保持 大气污染控 制工程 实验课程教 学质量 的根 源所在 。需 地培养 出掌握较 强实践技 能的 高素质环境保护工作 者。 要 大力改善教 师队伍 的学历结构、 知识 结构和职称结构 : 但 也 参考文献 : 应看到 实验教 学的特殊性 。应该努力聘请企 业 中实际参与大 【 1 】 路培 , 李彩 亭 , 何林 锦 , 杨 春平 , 曾光 明 , 翟云波. “ 大 气 气污染控制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教 学中,以带来更多的实际经 污染控制 工程 ” 课 程教 学方法探 讨 m . 高等理 科教 育 , 2 0 0 9 , 2 : 76 -7 8. 验传递给学生。 其次 。 要优化 实验教学 内容。目前使 用的教材是郝 吉明与 『 2 ] 王建宏 , 朱玲 , 陈家庆 , 初庆 东, 常俊 英. 大气污染控 制 段雷主编 , 2 0 0 4 年1 1月高等教 育 出版 社 出版的 《 大气污染控 工程综合型 实验的整合与优化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 0 1 2 , 7 : 9-70 . 制 工程 实验》 , 虽然其 内容均为 经典 的 实验 , 但 由于 出版 年 限 6 『 3 1 詹旭 , 邹路 易, 张一波. 大气 污染控 制工程 实验 课程教 较早 , 具体的 实验 内 容仍 以污染物质的检测为主 , 与化学 实验 和环境监 测实验 的 内容有一定的 重复性 .因此 应在 其基础上 ’ 学改革研 究m. 科技教育 , 2 0 1 2 , 7 : 2 0 7 . 加 以改善 。 添加更 多符合 实际情 况的 内容 『 4 】 叶 菊娣 . 大 气污染控 制 工程 实验 教 学研 究Ⅱ ] . 化 工 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的改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的改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1]。

该课程重点讲述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典型工艺以及主要控制设备的结构特征,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工程问题的能力[2],其课程主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及污染物扩散的基础理论,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控制设备和典型工艺。

本文根据近年来大气污染事件频发的特点,结合目前大气污染控制的教学大纲的内容,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中国大气环境现状20XX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通报了《20XX年均浓度范围为19~130;g/m3,平均为62;g/m3;超标城市比例为88.8%[3]。

20XX年初,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又一次摆在了公众视线之内,“雾霾”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主要话题及环境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雾霾是发生在大气近地面层中的一种灾害天气,由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能见度降低,可以对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气溶胶聚集在大气近地层,使得大气污染增强,空气重量下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要危害[4]。

2大气污染控制现状与课程内容的联系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采取郝吉明院士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此教材经过多年累积目前已经出版了第三版,通常课程教学根据目前大气污染控制现状和本教材的特点,课程内容设置如下:2.1严格控制污染源污染源作为大气污染的源头,是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大气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源、工业源和交通污染源,因此本课程内容设置有颗粒物污染控制的设备及工艺,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控制的设备及工艺,全面介绍了生活源、工业源的污染控制方法及工艺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学科的主干学位课,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文分析了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就课程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完善及考核方式改变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实践一、引言根据学校的发展及环境工程专业的需要,我校环境类专业培养方案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定位为主干学位课。

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如何,对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校环境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教学经验较少,教学团队相比较而言是薄弱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有必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我校宽口径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繁杂、抽象、难以掌握。

目前,我们对该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学生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原理较为清晰,却严重缺乏工程系统和装置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教学手段只是用了简单的ppt,相当于用一块白幕代替了黑板,没有任何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还深受前苏联学者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影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运用[1]。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只注重课本专业知识的讲解,不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这就使得同学们只是纸上谈兵,不懂变通。

尤其是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同学,许多仪器设备根本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解,更想象不出仪器设备的构型及使用。

三、授课改进措施1.优化课程内容由于现行课程安排存在知识体系的脱节和重复,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删繁就简,有机整合,精炼教学内容,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意识融入本科教学,并从知识体系上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创新[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作者:詹旭邹路易张一波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7期詹旭邹路易* 张一波(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学院江苏无锡 214112)摘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一门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工艺、设备感性认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开展多种方式教学、加强实际动手设计环节、与户外实际实习经历相结合等若干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大气污染教学经历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207-0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习有关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规范书写实验报告论文的能力,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我校自身建设出发,分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 现状分析目前,我校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32个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因为条件的限制,还没有正式开设,该实验主要穿插在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进行简单的讲授,其内容是针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这远远达不到其它高校所开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的课程要求。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应该注重实践的动手能力,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2 教学改革探讨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如何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选取。

一本合适的教材,是教师讲好这门课,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基础。

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主要有:郝吉明与段雷主编,2004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依成武,欧红香主编,2009年0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教程》;雷中方,刘翔主编,2007年0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工程学实验》。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研究常景彩1,王勇2,王鹏3(1.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237;2.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300;3.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61)[摘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按照新形势下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从正向院校系统培养(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逆向多元评价体系(考试考核审核—教学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毕业能力达成度)两个维度,清晰地梳理了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自查自省并用于持续改进,切实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程教育认证;正向培养;逆向评价[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研互促、重在创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研究(2019Y208)负责人:常景彩[作者简介]常景彩(1977—),女,河北衡水人,博士,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污染物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2-0057-04[收稿日期]2020-04-22一、引言环境科学比工程学科覆盖面广、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强、课程内容设置丰富、知识联系性紧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现状,影响知识拓展延伸;初级内容繁多导致挤压前沿知识;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参与度降低;教学培养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关联度较弱等一系列问题,“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改进之”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核心内涵,达到此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贯彻落实一流学科配备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学科发展的要求,众多高校进行了教改探索[1-5]。

当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以中南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为代表,采用多媒体+互动式讨论+案例+角色互换等方式,重点强化教学、应用、学生能力培养和实践的关联,取得明显的成效;上海理工大学采用案例法、引导法、启发法和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新颖[6-8];②教学理念方面的改革,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指导理论和观念对课程教育理念进行了升级,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掌握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山西大学特色鲜明的火电行业课程设计、浙江工业大学成果导向教育设计的教学理念、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理念、青海大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理念等,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均取得显著效果[9-14]。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步伐也在加快,但与此同时,大气污染的程度也在逐年恶化,导致了环境问题的逐渐加剧。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希望解决问题的关键。

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案例分析不够丰富等。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下的探索,提出一种科学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模式。

1. 课程设计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需要将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首先,应根据大气污染控制的实际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其次,应注重知识的贯通性和应用性,通过建立环境模型、模拟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等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使学生掌握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2. 实验实践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验实践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污染物的特性和控制技术的有效性,掌握设备构造和调试的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应加强设备采购、场地规划、安全防护等。

同时,应与地方环保部门、污染源机构建立联系,实现学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3. 案例分析在过程和效果方面,案例分析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

通过案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数据,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相关的问题,并保证课程对学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课堂上展开实用性抽象化的实践活动。

4. 综合考核成果导向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鉴定标准。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考核方式应以多种形式和角度出现,如小组研究、课堂抽查、实验报告、学习笔记等,确保学生能通过考核来反映其综合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课程研究2021.05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性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以传统的课程教学和综合实验为主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对此,文章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进一步完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改革作者简介:盛重义,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燃煤烟气治理以及有机废气控制技术;陈阳,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杨柳,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江苏南京210023)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燃煤电厂排放CPM 相变机理研究及其衍生物对大气PM2.5贡献的环境风洞模拟”(课题编号:418774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燃煤电厂烟道内及近源强处可凝结颗粒物生成特征与转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417714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年校级教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8122000465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1)05-0024-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讨□盛重义陈阳杨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治理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的水平。

基于此,本文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着手,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为工程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1.现状。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现行使用教材为郝吉明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时安排是54课时。

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①

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①

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①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大气污染作为最为普遍、直接、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受到广泛关注。

针对此情况,各高校逐渐引入相关的课程和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标通过大气污染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 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了解大气污染控制的措施和技术,掌握相关仪器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设计实验方案,熟练操作仪器设备,实施实验并分析数据的能力。

3.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气污染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了解和掌握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案。

4.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增强其在团队中的角色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包括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如固定源控制、移动源控制、废气处理、监测技术等。

(2)大气污染实验:包括雾霾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实验等。

2.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授课、案例分析、文献查阅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发生机理、影响因素等内容。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掌握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污染控制技术。

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评价针对大气污染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该从以下角度进行:(1)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2)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设备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

(3)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下,探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将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为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大气污染排放监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改革方面,需要针对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多方面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课程设置改革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理论化,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应当重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当丰富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大气污染源排放监测与治理原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些课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

应当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例如开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实习等课程,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应当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开设综合设计课程、毕业设计等课程,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教学方法改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在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大气污染问题,培养一支专业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而教育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

一、成果导向的理念成果导向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成果导向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完成实际的工程设计任务,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1、教材改革。

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需要更加贴近实践,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同时,需要引入国际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用技能,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2、课堂教学改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堂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好奇心”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开展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自主和创新的教学环境。

3、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提供了学生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验项目,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用性。

三、总结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已经在各高校得到了广泛推广。

在实践中,不仅要注重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动,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优化和改进,才能为培养更多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创造更为优异的教育环境。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果导向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始了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

传统的实践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实验室中执行一些固定的实验操作。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课程设置为项目实践,引入了真实案例和实际问题。

每个学生都要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们需要自己进行相关的调研,制定实验方案,并亲自操作实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我们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缺乏联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在理论课中,教师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引入了实际案例,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能够将其与实践问题联系起来。

而在实践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课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面对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来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新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成果导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的改革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相信这样的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022019年/第23期/8月(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王琼廖剑宇谭晓波胡光伟李晓勇(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摘要根据高校环境类专业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特点及社会需求现状,通过前置课程设置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的改革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改革项目法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9.08.049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WANG Qiong,LIAO Jianyu,TAN Xiaobo,HU Guangwei,LI Xiaoyong(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the status quo of social needs of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e-curriculum,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teaching level,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Keywords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teaching reform;course assessment reform;project method teaching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而来的大气污染形势却不容乐观,个别地区污染严重,例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①

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①

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关于大气污染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界必须对大气污染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本文将围绕基于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展开探讨。

大气污染课程创新的必要性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发展和车辆增加,大气排放不断增加,导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大气污染课程的创新势在必行。

大气污染课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气污染课程的创新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气污染课程创新应该注重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跨学科融合。

大气污染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的问题,它涉及到化学、物理、地理等多个学科。

大气污染课程应该跨学科融合,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让学生全面理解大气污染问题的本质。

大气污染课程创新应该注重案例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个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并结合相关数据和调查,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大气污染课程创新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和设备,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大气污染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待课程常常是应付为主,缺乏实际的兴趣。

而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实践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摘要: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划分内容模块,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并采用归纳总结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环境科学当前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相关技术引起广泛关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大气环境问题而设置的课程,其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环境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强,工程性較强,教材内容较多。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选用郝吉明与马广大编著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也把它作为教材,其主要包含13个章节。

在进行教学改革前,教学安排单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授课以讲授式为主,理论较多、知识点分散。

学生对具体污染控制技术理解不够,应用能力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了以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厘清课程思路,优化课程体系。

1、划分内容模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学生对内容结构理解不清晰,抓不住重点。

为了理清课程思路,把课程内容串联起来,我校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然后把各章节内容划分到各个模块中。

(1)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理论、燃烧与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2)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包括粉尘的性质、颗粒捕集理论、除尘装置;(3)其他污染物控技术:包括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4)综合型污染控制:包括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净化系统的设计。

划分模块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内容清楚后,再吃透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有利于对整体内容的归纳和掌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革新(全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革新(全文)

大气污染操纵工程教学的革新一、优化课程体系建立CDIO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体系结构。

CDIO主要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te)四个环节。

CDIO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工程教育方法,它的先进性体现在突出实践环节。

目前“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体系主要涵盖理论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以及及毕业设计环节四个方面。

基于CDIO“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以看出该体系主要是以工程项目作为切入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工程项目实践内容。

建立工程引导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起工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基本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对于图1中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可以采取将小型工程引入到课程设计中或者将大的工程项目分成几大块,分别让学生成立小组分别实施这几大块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实际应用。

对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其设计的内容涉及方面较多,程序和流程较复杂,可以采取让学生做一个中型工程项目以达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CDIO理念和相关的知识,较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项目,使学生可以从了解工程背景出发,以工程的角度学习专业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构建CDIO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知识体系,就是将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注册环境工程师所学考试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环境工程中相关前沿问题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模式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一门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工艺、设备感性认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开展多种方式教学、加强实际动手设计环节、与户外实际实习经历相结合等若干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大气污染教学经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习有关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规范书写实验报告论文的能力,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我校自身建设出发,分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 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32个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因为条件的限制,还没有正式开设,该实验主要穿插在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进行简单的讲授,其内容是针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这远远达不到其它高校所开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
验的课程要求。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应该注重实践的动手能力,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2 教学改革探讨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如何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选取。

一本合适的教材,是教师讲好这门课,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基础。

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主要有:郝吉明与段雷主编,2004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依成武,欧红香主编,2009年0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教程》;雷中方,刘翔主编,2007年0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工程学实验》。

这三本书都有各自的侧重点[1~3],通过比较,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的教学安排,选取郝吉明与段雷编著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作为我校该实验课开设的教材,另两本书作为参考书,补充学生课后学习。

根据确定的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确定。

2.2 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建设的根本,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源所在。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完善以及多年的努力、培育模式,我校该课程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现有教师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1人;年龄结构年轻化,均在45岁以下,属于中青年学者型;从专业角度看,均为985重点高校的博士人才。

2.3 开展多种方式教学
现代教学方法的快速发展,也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比如PBL教学法、CBS教学法、比喻教学法、中心教学法、比较法等等一些方法。

在实验课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配合利用多媒体设备、FLASH软件等来展现一些其它兄弟院校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际的工程影像资料,这些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把各个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看,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气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的设计实验时,教师通过使用仿真动画,模拟气态挥发性有机物在吸收工艺中冷凝情况下的变化反应过程,从而使学生熟悉整个去除机理环节,理解并掌握关键设计参数的计算。

2.4 加强实际动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选择工程上较为普遍的吸收法净化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设计。

学生自行设计几种空气中SO2的净化方法,探讨各自方法的净化效果。

掌握不同的气液比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净化机理。

该设计环节的增加,是书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的中间过渡环节,有效的巩固了书本知识,也初步锻炼了工程应用思维,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2.5 与户外实际实习经历相结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应与无锡本地的企业相结合,在工厂中,学生针对放大了的实际工程更有深刻的了解,无锡新区聚集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很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都会产生大气污染问题,在解决污染的同时,势必也会增加一些大气污染处理设备,如布袋除尘,这些放大的设备,跟实验室看到的又不是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校企联合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 结语
通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的学习,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掌握污染防治设备的机制、结构等,锻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大气污染控制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出掌握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环境保护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郝吉明,段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依成武,欧红香.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5.
[3]雷中方,刘翔.环境工程学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