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时政热点: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中部市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时政热点: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中部市场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快国内市场建设,对于湖北而言不仅是一种发展的新要求,更是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发展动能转换的一次新机遇。

放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破除金融、电力、医疗、养老、教育等行业对民间投资不合理的限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等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收益的项目中来。

应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中低收入者的财政转移支付,努力缩小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探索中部省份市场合作机制,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工商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共同打击不正当竞争,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努力促进中部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提高中部市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强大市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近年来湖北在全国保持相对较快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7位,内需市场空间不断拓宽,为构建强大国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快国内市场建设,对于湖北而言不仅是一种发展的新要求,更是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发展动能转换的一次新机遇。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全省应切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
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培育和打造中部强大市场目标,着力推进补短板、强供给、扩需求等工作,推动湖北建设中部强大市场。

一、着力促进供给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区位与科教优势,吸引先进制造业集聚。

湖北区位条件优越,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长江中游的航运和高铁路线,辐射了大半个中国;湖北还是中部地区智力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

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801个,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3倍,在鄂世界500强达267家,位居中部第一,充分显示湖北作为长江中游省份与全国科教大省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
优势。

通过吸引先进要素,全省初步形成了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在内的一批先进制造业,但是总体上湖北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度与辐射力还大有潜力可挖。

围绕推动供给升级,今后应进一步利用好湖北优势,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开展对先进制造业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将现有的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成为产业配套完善、规模经济明显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大幅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大力激发创新活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制约。

当今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核心技术的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需要人才,湖北科技人才丰富,但学而不能致用、学而不能致研的现象仍较普遍。

为充分发挥湖北科教大省的优势,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需要对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弊端,强化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科技人才围绕重大基础领域和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破解全省产业升级亟需的核心元器件和重大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制造业“缺芯少魂”等重大制约,加快突破基本工艺、关键基础部件、基本材料等产业升级关键共性技术。

同时要积极发展有利于制造业升级
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技术,以及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升的种业、特种种植养殖等技术,缩小湖北农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更好适应需求变化。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所推出的重大创新。

湖北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在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所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应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破、立、降力度。

进一步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继续处置好“僵尸企业”,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

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着力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力,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产品性能。

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信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将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加快提升我省具有优势的航天航空、工程机械、特种设备等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推动湖北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二、着力推动投资和消费,提高国内需求水平
积极扩大社会总投资,促进生产性需求稳健增长。

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扩大政府投资,提高有效投资的精准性。

着力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

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扩大民间投资。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着力突破当前民间资本普遍面临的“政策限制不能投、收益不佳不愿投、投资环境差不敢投”困局。

放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破除金融、电力、医疗、养老、教育等行业对民间投资不合理的限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等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收益的项目中来。

切实推动减税降费、
让利减息,加强对诚实守信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营造有利民企发展的环境。

持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城乡消费稳步提高。

当前我省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接近60%,居民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是由于居民收入占GDP比例偏低、不同阶层收入差距过大、部分群体收入不稳定以及市场诚信建设不足等原因,居民消费增长仍然受到很大制约,全社会“没钱花”“不敢花”“有钱花不掉”的现象还同时存在。

为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必须大力破除制约居民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

为此,应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中低收入者的财政转移支付,努力缩小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中低收入者就业。

着力增加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纾解居民在养老、就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扩大即期消费。

着力完善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努力实现消费者由“没钱花”“不敢花”“有钱花不掉”向“有钱花”“放心花”“满意花”的状态转变。

三、着力推动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供需有效衔接
强化流通网络建设,努力建成国内市场枢纽。

便捷、高效、低廉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所必须,为此,应依托湖北现有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提高长江、汉水通航能力,扩大高铁、城铁覆盖面,提高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以及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交通通达深度
和覆盖范围,加快建设和完善武汉天河、宜昌三峡、襄阳刘集等机场的综合配套功能,推动顺丰国际机场早日建成营运。

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不同运输方式无缝对接,构筑“铁水公空”联运物流大通道。

依托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大型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完备的商贸物流园,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生产资料物流,提高物流园区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合理布局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构建宽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的批发市场体
系,提高集成与辐射功能,实现以“大市场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

强化市场主体建设,促进多元主体平等竞争。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

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放开行业准入限制,打破市场垄断。

放开搞活中小流通企业,鼓励民营、私营流通企业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把目前由政府承担的大部分市场监管职能,包括质量检测、信誉评级、风险评估、价格测算、工程监理、财务审计、验资取证、法律代理、废物排放、环境监测、投资理财等任务,逐步转移到市场中介组织。

健全市场专业服务体系,支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传媒、体育、旅游、金融、技术、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等在内的市场专业服务。

加快新技术推广运用,鼓励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和引导融合型、共享型、智慧型和链条式创新,支持流通企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以新技术、新模式引领消费浪潮。

推动区域开放合作,构建一体化区域市场。

推动全省统一市场建设,清理废除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限制性规定,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切实消除市场的“堵点”和“痛点”,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推动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全省统一市场。

积极开展与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的合作,完善跨省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推动商贸流通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探索中部省份市场合作机制,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工商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共同打击不正当竞争,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努力促进中部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提高中部市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