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遗传学
(整理)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
第十章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是药理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属于生化遗传学范畴。
药物遗传学研究机体的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和药物反应的影响,尤其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
图9-1 对不同药物的各种反应方式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不同,有的疗效明显,有的疗效不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副作用。
例如,1913年Hanzlik调查了300例男性对服用水扬酸钠的药物反应,约有2/3的个体在水扬酸钠摄入量达到65~130克时有不良反应,但少数个体在摄入总量仅为3.25克时即出现不良反应,也有少数人在摄入总量达到130.0左右时才有不良反应。
不同个体间引起药物反应的量相差约10倍。
这种现象称为个体对药物的特应性(idiosyncracy),特应性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个体的遗传背景。
即个体遗传组成的差异构成了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出速率和反应性等的差异。
1959年,Vogel提出了药物遗传学的术语,主要从单基因角度研究对药物与遗传之间关系乾,认为药物代谢过程中涉及各种酶和受体,它们都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蛋白质,如果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功能异常或缺乏,药物代谢过程就要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异常的药物反应。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不断实施,人们对药物与遗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认为不能仅用单个基因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要从整个基因组的整体角度考虑,因此于1997年提出了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的概念。
药物基因组学以药物效应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基因组学的知识,根据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遗传特征来设计、制造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最终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第一节药物遗传学一、药物代谢的遗传研究1.药物代谢机体摄入药物后,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在靶细胞内发生效应,然后经酶促反应发生生物转化,排出体外的过程称药物代谢过程,也即药物的解毒过程。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药物遗传和免疫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药物遗传)1、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药物遗传学是药理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以及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
2、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药物基因组学是在药物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药理学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应用基因组学来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和阐述药物疗效以及药物作用的靶位、作用模式和毒副作用。
3、特应性(atrophy)在群体中,不同个体对某些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作用(如骚痒、皮疹、溶血、胃肠反应等),这种现象称为个体对药物的特应性。
4、生态遗传学(Ecogenetics) 生态遗传学是研究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殊反应方式和适应特点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免疫遗传学)1、孟买型(Bombay phenotype) 1952年Bhende在印度孟买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血型家系,O型个体中的血清含有抗A抗体,与A型血的人婚配后生有AB型子女。
这种O型个体中H抗原是阴性的,H基因突变为无效的h基因,不能产生H抗原。
尽管这样的个体可能含有IA 或IB基因,但不能产生A抗原或B抗原,但其IA或IB基因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这种特殊的O型称为孟买型(Bombay phenotype)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决定着机体的组织相容性,对排斥应答起着决定性作用。
编码这类抗原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是表达于脊椎动物白细胞表面的一类高度多态、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3、单倍型(haplotype)处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连锁基因群称为单倍型4、关联(association)关联是两个遗传性状在群体中实际同时出现的频率.高于随机同时出现的频率的现象。
药物遗传学
化学物质的体内代谢也可能受到特定基 因型的制约,例如: “不耐受乳糖”:成年型乳糖酶缺乏活 性 “中国餐馆综合征”:谷氨酸钠过敏 “酒精中毒”:乙醇脱氢酶活性及同工 酶组成
药物基因组学
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G6PD基因定位于Xq28,G6PD缺乏症呈 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男性半合子呈显 著缺乏,女性杂合子酶活性变异范围大。 其基因的主要突变形式是点突变,由此而 产生的生化变异型已报告400种以上,中 国人中有30多种。
临床表现: 1)酶活性严重缺乏伴有非代偿性慢性溶血。特
遗传因素影响药物代谢过程的几个途径:
1.药物的摄入与吸收: 药物摄入主要有口服和注 射两种形式,一些药物的吸收需借助膜蛋白的转 运。若膜蛋白异常就会影响药物吸收。
例:恶性贫血患者与Vit B12的吸收
2.药物的分布:许多药物在血液中与特殊的血浆 蛋白结合,输送至身体各处。血浆蛋白的异常会 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导致VitB6缺乏(80%),继而引起神经损害,服用时 合用VitB6消除 ;
2)异烟肼能抑制苯妥英钠羟化酶活性。
此外,肼苯达嗪,普鲁卡因酰胺、氨 苯砜、SASP也由N-乙酰基转移酶灭活,在 慢灭活折前两者易出现狼疮样副作用,后 两者易出现血液副作用。
同时患有结核病和癫痫的病人在服用 苯妥英钠时,异烟肼慢灭活者体内的异烟 肼含量高可抑制肝脏氧化酶对苯妥英钠的 作用而使苯妥英钠达到毒性水平。
例:异烟肼的乙酰化作用
药物代谢的遗传变异 1、无过氧化氢酶血症(AR)
临床表现:使用H2O2后创面呈棕黑色 半数患者患齿槽溃、 齿龈畏缩和牙齿脱落
药物遗传学
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是生化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发生异常药物反应中的作用。
临床医生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必须遵循因人而异的用药原则。
因为在群体中,不同个体对某一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副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个体对药物的特应性(idiosyncracy)。
特应性产生的原因相当部分取决于个体的遗传背景。
药物遗传学- 概述药物在体内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才能完成药物发挥药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许多环节都与酶和受体的作用密切相关。
倘若决定这些酶或受体蛋白的基因出现变异或缺陷,必将导致药物代谢发生异常反应。
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及其分子基础,并据此预测对药物异常反应的个体,从而进行有效的防治。
对药物遗传学的研究,已揭示了许多药物异常反应的遗传基础和生化本质,这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正确掌握用药的个体化原则,防止各种与遗传有关的药物反应都具有指导价值。
药物遗传学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是生化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发生异常药物反应中的作用。
临床医生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必须遵循因人而异的用药原则。
因为在群体中,不同个体对某一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副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个体对药物的特应性(idiosyncracy)。
特应性产生的原因相当部分取决于个体的遗传背景。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临床实践和药物发展的主要问题,它能导致治疗失败或ADR。
对美国39所医院的预期分析研究表明,6.7%的住院病人曾发生过严重ADR,其中0.32%是致命的,ADR导致了美国每年100,000人死亡,是住院病人第四至第六大死亡原因。
是什么决定了个体发生ADR的风险?这种药理变化有多少能被预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多少能被预防?这些将是这篇综述中所涉及的问题。
药物遗传学
性;ADH2编码β链 ,在胎儿及成人肺和肝内有活性。
ADH2具有多态性 大多数白种人ADH由β1β1组成, 90%的黄种人ADH由β2β2组成。 β2β2酶活性约为β1β1酶活性的100倍。 因而,大多数白种人饮酒后产生乙醛较慢,黄种 人则蓄积乙醛速度较快,易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2)乙醛脱氢酶(ALDH)
高胆固醇血症 G6PD缺乏 麸质敏感性 钠-钾泵缺陷
动脉粥样硬化 蚕豆病 腹泻病 高血压
续上表
牛奶 乳糖酶缺乏 乳糖不耐受性 酒精 非典型乙醇脱氢酶(ADH) 酒精中毒 味精 谷氨酸钠敏感性 中国餐馆综合征 草酸盐 高草酸尿症 肾结石 吸入物 灰尘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肺气肿 香烟 AHH诱导性 肺癌 变态反应原 特异性反应 哮喘 感染 免疫缺陷 脊椎炎
有2种同酶:
ALDH1
ALDH2
白种人有ALDH1和ALDH2两种同工酶,氧化乙醛的速
度 比 较 快 ; 黄 种 人 中 约 50% 的 人 仅 有 ALDH1 而 无 ALDH2,因此氧化乙醛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多数黄种 人较白种人对酒精耐受性低。
基因突变→血中伪胆碱酯酶活性↓→琥珀 酰胆碱降解速度↓→作用时间↑→引起个体持续 的呼吸肌麻痹。 基因
伪胆碱酯酶
CH2-COOH-胆碱
CH2-COOH-胆碱 琥珀酰胆碱 (有活性)
CH2-COOH
CH2-COOH-胆碱 琥珀酰单胆碱 (无活性)
CH2-COOH
CH2-COOH 琥珀酸
+胆碱
呼吸暂停延长
临床表现:
慢灭活者:易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即周围神
经炎)症状,如麻木针刺感,烧灼感,手足
疼痛,步态不稳。 快灭活者:出现肝脏中毒症状,如:食欲差,
16药物遗传学
基因定位于
4q22
三个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和时期 的差异性。成人主要是 白种人 为 ADH21 等位基因, 编码 1链,形成 11二聚体; 90%黄种人 为 ADH22 等位基因, 生成 2 链,形成 22 二聚体。
22 的活性 >> 11活性
(succinylcholine sensitivity)
琥珀酰胆碱(succinylcholine) 肌肉松弛药。作用在骨骼肌神经肌肉接 头处,阻断神经冲动到达肌纤维,使骨 骼肌松弛。
琥珀酰胆碱的代谢
伪胆碱酯酶
o o (CH3)3+N-CH2CH2—O-CCH2CH2C-O-CH2CH2-N+(CH3)3
(芳基胺类药物N-乙酰化 ) (异烟肼等灭活)
◆ 酶蛋白分别为 33 kD 、31kD
◆ NAT2基因突变
NAT2常见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NAT2*4 (野生) NAT2*5A (M1) NAT2*6B (M2) NAT2*7B (M3)
位置与突变情况
191G 282C 341T 481C 590G 857G 341C 481T 590A 282T 857A
◆基因突变与酶活性
NAT2*4 (野生) NAT2*5A (M1) NAT2*6B (M2) NAT2*7B (M3) 野生型酶 活性降低 活性降低 活性降低
◆表型(快灭活、慢灭活)的遗传方式
NAT2*4为快灭活型(野生型)等位基因, 其余为慢灭活型等位基因。
快灭活者 —— 异烟肼半衰期45-80分钟。
药物遗传学 Pharmacogenetics
1.什么是药物遗传学?它是研究什么的?
2.药物在题内的代谢是受遗传控制的!!
药物遗传学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1959年,Vogel提出了药物遗传学的概念。
药物遗传学 (Pharmacogenetics): 研究遗传因
素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药动学)
的影响,以及对药物效力的影响,尤其是遗传因素引起
的异常药物反应。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K变异型 (Ek) 耐氟化物型(Ef)
突变 无
70 GAT→GGT (天冬 70 甘)
117 GGG→GGAG (117 frameshift)
539 CCA→ACA (丙 539 苏)
酶活性(%) 正常 <35
0
66
(苏 243 蛋)
55
发生率 96% 1/3500
~1/10万 ~1/15万
1/100
Ⅱ相反应 • Ⅰ相产物与内源性小 分子物质结合—药物脂 溶性↓, 极性, 水溶性↑易 于排出。 • 如硫酸、醋酸等与Ⅰ 相产物结合。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3
遗传因素对药动学影响
药物在血液循环中一般与血浆蛋白结合
血浆蛋白基因突变
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改变
血浆蛋白结构或量改变
药物代谢效率和药效改变
及时注射普鲁卡因或普鲁卡因胺。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遗传基础
RYR1基因(19q13.1-q13.2)突变所致。 基因突变
Ca2+释放通道蛋白(ryanodine受体)失活
Ca2+过量释放
肌浆内Ca2+急剧增高
肌肉收缩,代谢亢进,体温升高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药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药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药物遗传学是药理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
具体来说,药物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变异:研究药物代谢酶的基因突变、表达调控及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2. 药物转运体的遗传变异:研究药物转运体的基因突变、表达调控及其对药物分布、摄取和排泄的影响。
3. 药物靶点的遗传变异:研究药物靶点的基因突变、表达调控及其对药物作用效果的影响。
4. 个体差异:研究个体间在遗传背景、生理状态、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5. 群体遗传学:研究不同种族、民族等群体间的药物反应差异及其遗传基础。
6. 临床应用:根据个体或群体的遗传特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药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和药效的影响以及个体和群体间的药物反应差异,其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
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遗传学意味着人类存在各种不同的基因组,这些基因组可能导致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为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开辟了新的前景。
一、基因组学的突破基因组学的发展为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基因组学研究是对个体的基因序列进行全面分析的科学,旨在寻找基因与生物体表现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与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这些基因多态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对某种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其他人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二、药物代谢酶的研究药物代谢酶是指参与药物代谢和降解的酶系统。
人体内有许多药物代谢酶,其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YP450)是最为重要的一类。
该系统参与了许多药物的代谢,包括抗生素、降压药、抗癌药等等。
每个人体内的CYP450系统存在基因多态性,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发展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定制适合其个体特征的药物治疗方案。
通过了解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某种药物的反应,从而调整剂量、选择药物类型或者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四、药物研发的影响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对药物研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药物与遗传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可以更好地预测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研发者可以根据基因信息筛选目标患者群体,从而提高药物的临床成功率。
结语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为个体化药物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通过对患者基因信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预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且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研究的开展,我们相信药物与遗传学的关系研究将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药物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医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科。
在医学遗传学的研究中,药物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改善基因功能以及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药物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药物治疗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等。
药物治疗成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以囊性纤维化为例,目前已经研制出一类叫做修复蛋白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修复囊性纤维化患者突变的CFTR基因,从而恢复其正常功能。
二、药物改善基因功能在一些遗传性疾病中,虽然基因正常,但功能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药物可以通过改善基因功能来减轻病情。
例如,阿罗氮酸是一种被用于治疗苯酮尿症的药物。
苯酮尿症是由酪氨酸氨基转移酶缺乏引起的疾病。
阿罗氮酸能够增强该酶的活性,从而纠正酪氨酸代谢异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药物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一些遗传病是可以预防的。
通过给予特定的药物,可以减少遗传突变的发生。
例如,叶酸对于预防神经管畸形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管畸形是一类常见的胚胎发育异常,往往由叶酸代谢异常引起。
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叶酸,可以降低神经管畸形的风险。
四、药物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的应用人们对于药物的反应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这些个体差异与基因表达和多态性有关。
通过研究药物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可以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这些研究对于精确调整药物的剂量、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改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遗传学中,药物在遗传疾病治疗、基因功能改善、遗传病预防以及个体差异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遗传学和药理学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药物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挖掘药物在遗传学中的作用,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贡献更多的可能性。
药物遗传学
为什么?
是嵌合体(胚胎早期X
染色体整的理课件随机失活)
19
第三节 生态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ecogenetics):
是研究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 殊反应方式和适应特点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一、乙醇中毒
(一)临床表现: 1.面部潮红、皮温升高、脉搏加快,严重者昏迷、死亡等急性中毒症状; 2. 各类精神障碍,精神病、器质性综合征和人格改变等。
②如同时患有结核和癫痫, 较高的异烟肼含量可抑制肝脏氧化酶对苯妥英 钠的作用,导致苯妥英钠中毒;
注意: 苯乙肼、肼苯哒嗪、磺胺二甲嘧啶、普鲁卡因胺、氨基砜等多种
药物都经过N-乙酰基转移酶作用,为整理此课件都有快慢两种类型。
11
四、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蚕豆病)
(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 )
整理课件
18
6.G6PD的临床变异型(分三类)(12/78)
G6PD 类型
<10% 无诱因反复发作的慢性溶血 10~60% 服用伯氨喹啉等药后溶血 60%~100% 或>150% 一般不溶血
G6PD缺乏症的细胞遗传学
男性是半合子,呈G6PD显著性缺乏 女性为杂合子,(正常水平和G6PD缺乏红细胞)
几天后
出现血红蛋白 尿、黄疸、贫 血等急性溶血 反应(因红细 胞破坏)红细 胞记数 Hb浓 度
整理课件
偶然可因 大量溶血 死亡
14
3.临床应注意的问题: G6PD缺乏症是一些临床常见药物性溶血的遗传基础。
整理课件
15
4. G6PD缺乏症发病机制:
血红蛋白巯基氧化
红细胞膜上 的巯基氧化
药物遗传学
(2)酶活性严重缺乏型(10%) 此类患者在服 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多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及食用 蚕豆时可诱发急性溶血,但有自限性。
(3)酶活性中度至轻度缺乏 少数药物可引 起溶血,多见于黑人。
(4)酶活性轻度降低或正常 血,正常G6PD即属于此类。 一般不发生溶
(5)酶活性增高(150%~400%) 因代谢速 度过快,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 G6PD缺乏症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尤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和四川发生率高,约为5%~20%。
5、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琥珀酰胆碱是一种肌肉松弛剂不仅可使一般骨骼肌松 弛,而且可使呼吸肌麻痹(2-3分钟),有极少数人(1 /2000)在用药后呼吸停止1小时以上,如不及时抢救往 往导致死亡。抢救时可输血、输入纯制的伪胆碱酯酶以 维持呼吸。 琥珀酰胆碱在血液或肝脏中可被伪胆碱酯酶(酯酶) 水解而解毒,作用短暂。敏感者酯酶活性缺乏,使琥珀 酰胆碱作用时间延长而中毒。这种异常反应是由于患者 血清中酯酶活性降低(含量不降低)不能及时水解琥珀 酰胆碱而造成的。 该病症属于AR,控制酯酶的基因为E1和E2,有五种 变异型,酶活性各有不同。目前通常用地布卡因测其活 性。
乙醇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肝中ADH和ALDH的活
性。现知ADH为二聚体,由三种亚单位α、β、γ组成,α、 β、γ受控于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即ADH1、ADH2和 ADH3。各个等位基因各自控制合成不同的多肽链(酶)。
α链主要在婴儿肝脏表达; 成人主要是β链二聚体。 ADH2具有多态性。大多数白种人为ADH12基 因型,而90%的黄种人的基因型为ADH22,其酶 活性比ADH12基因型的酶活性高100倍以上,因 此黄种人饮酒后,乙醇很快在高活性的ADH作用 下转化成乙醛,乙醛可刺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的分泌,引起面红耳赤、心率加快和皮温升 高等症状。而白种人产生乙醛的速度较慢,故多 无这些症状。
药物遗传学
三、 CYP2D6遗传基础
CYP2D6:22q13.1-qter 野生型基因变为突变型基因,丧失酶活性
PM:突变的纯合子或杂合子。
异常药物反应的遗传性状总结
1. 无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敏感 ,影响各组 织 ,见日本人群;
2. -1-抗胰蛋白酶缺乏 :吸烟敏感,肺气肿, 影响血浆 ,比较稀有 ;
味盲汉族12%,少数民族30-40%。
(五)苯硫脲(PTC)味盲
原因:不完全显性遗传, 基因型TT、Tt、tt
调查,新疆有含PTC苦豆子,牛羊 吃后,奶中含PTC,人长期吃牛羊 奶,PTC抑制甲状腺功能而得甲状 腺肿。味盲者易患结节甲状腺肿 , 可把PTC尝味能力作为辅助性诊断。
(六)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D6多态性
四、吸烟与肺癌
吸烟是否患肺癌与个体遗传基础有关。
1.烟中含多环苯蒽化合物,致癌性较弱。 通过机体芳烃羟化酶(AHH)作用变为 高致癌活性氧化物,导致癌症。
2.苯蒽化合物有诱导AHH活性作用,诱导 作用大小受遗传基础控制,AHH诱导活 性高者吸烟易患肺癌。
药物遗传学
Pharmacogenetics
本章节重点
异烟肼异常反应的遗传基础
药物遗传学—从单个基因出发,研究
药物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药物反应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和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
第一节 药物代谢遗传控制
一、药物代谢的一般途径 摄入、吸收、分布、转化、排泄。
对不同药物的各种反应方式
(结核病药物)
异烟肼快失活者和慢失活者。 欧美人群有50%为慢失活者; 东方人<20%。
快失活者:在体内吸收迅速,失活后 排出快的病人。
慢失活者:排出慢的病人。
药物遗传学
氨苯磺胺、磺胺醋酰、磺胺异恶唑、柳氮磺胺吡 啶、磺胺对甲氧嘧啶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呋喃西林
镇痛药
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乙酰苯胺
其它
维生素K(水溶性同类物)、萘、羧苯磺胺、二 巯基丙醇、亚甲兰、乙酰苯肼、苯肼、氨甲苯酸、 萘啶酸、新砷凡那明、奎宁、奎尼丁、氯霉素
防治工作
❖ 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 ❖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表13–3) ; ❖ 防治各种感染以预防或减少溶血的发生。
❖发生原因: 雷诺定受体基因(RYR1)突变
Ca2+释放通道蛋白----ryanodine受体缺陷
诱因下骨骼肌细胞过量释放Ca2+
肌浆内Ca2+ ❖ 是最早发现的由受体缺陷引起的药物反应异常性
疾病,AD,有遗传异质性。 ❖ 基因定位:19q13.1-q13.2。
❖预防:
术前详细询问家族史,测定血清酶, 测定淋巴细胞Ca2+ 浓度筛查.
二、吸烟与肺癌
多环苯蒽(低)
高
+
中
芳烃羟化酶(AHH) 低
7,8 – 二羟基 – 9,10 – 环氧芘(高)
促进肺癌的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也可显著缺乏。
Ⅰ
1
2
Ⅱ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Ⅲ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有蚕豆史
G6PD缺乏症的系谱
可能引起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的药物
类
别
药
物
氨基喹啉类
伯氨喹啉、氯喹、扑疟喹啉、戊氨喹啉
砜类
氨苯砜、亚磺氨苯砜、噻唑砜
磺胺类 硝基呋喃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60年代高达90%,目前发达国家已下降至5%~10%。
(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胰岛β 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 胰岛素受体:为大分子跨膜糖蛋白,由α 和β 两个亚单位 各2分子构成(α 2β 2) 。当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后,激活酪 氨酸激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产生胰岛素效应(增 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等)。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胰岛素作用的
异烟肼的乙酰化快慢发生率在世界不同地区和种 族存在较大差异。 慢代谢者:
埃及人:83%
白种人:49%~68%
黄种人:5%~20%
爱斯基摩人:5%
异烟肼代谢
分类 N乙酰基转移酶 活性(基因型) 快灭活者 慢灭活者
治疗效应
不良反应 (机制)
(二) 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案例13-2
临床诊断: G6PD缺乏症,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属于酶缺陷性遗传病,
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此病。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 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0.2%~44.8%。主要分
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案例13-1 (一)异烟肼代谢
患者1:张某,男,28岁。临床诊断为双肺浸润型肺 结核进展期。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盐酸乙胺丁醇,常规剂量每日给药;巩固期用异烟肼、 利福平,常规剂量间日给药。在规律治疗约3周后方 痰结核菌检查转为阴性。治疗1月余后,出现右上腹 不适、腹胀等肝功能损害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 为70分钟。 患者2:李某,男,31岁。临床诊断亦为双肺浸润型 肺结核进展期。治疗方案同上。治疗1周半后转阴。 治疗近2个月时出现双下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深、浅 感觉减退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 为200分钟。
药物
膜蛋白转运
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
结构基因
药物的代谢过程:
吸收
与血清蛋白结合运输
分布
与靶细胞(受体)相互结合
生物转化(降解、解毒---)
一系列酶促反应
排泄
第一节
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
一、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
(一)异烟肼代谢
(二)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二、药物受体遗传与药物效应 (一)恶性高热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效应:① 受体合成障碍;
② 受体转运障碍;
③ 胰岛素结合亲和力降低; ④ 酪氨酸激酶活性降低;
⑤ 加速受体降解。
(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胰岛素受体突变的患者,特别是具有两种突变等位基 因者,对胰岛素极度抵抗,常常需要每天数千个单位的外 源性胰岛素,这是一种罕见的极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lucose-6-phosphate ehydrogenase,G6PD)
案例14-4
患儿陈某,男,9岁,因发热4天,面色黄、解茶色尿1天 入院。入院前4天患儿因发热(38.4℃)服用磺胺类药和 解热镇痛药,服药后体温下降。2天前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头 晕、乏力、面色苍白,1天前症状加重出现面黄、解茶色尿、 阵发性脐周痛等症状,无呕吐和发热症状。体格检查:一 般情况差,呈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脐周轻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Hb70g/L;尿常规:尿胆原++,尿 胆红素+;Heinz小体(+), G6PD/6PGD定量比值 0.43(正常值﹥1.0),其父G6PD/6PGD定量比值为 1.70,其母G6PD/6PGD定量比值为0.75。
停止时间可以持续1小时或几小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称
为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二) 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丁酰胆碱酯酶 (BCHE)
CH2-COOH-胆碱 CH2-COOH-胆碱 CH2-COOH CH2-COOH-胆碱 琥珀酰单胆碱 (活性很低) CH2-COOH CH2-COOH
+胆碱
琥珀酰胆碱 (有活性)
(一)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是最早发现的由受体缺陷引起的药物反应异常
性疾病。
遗传方式:AD(不完全显性,具遗传异质性)。 病因:雷诺定(ryanodine)受体基因(RYR1)突变。 RYR1基因的产物是一种Ca2+释放通道蛋白——ryanodine
受体,该受体的功能是接受信号释放Ca2+,同时也作为 骨骼肌肌浆网和T小管的桥梁结构。
异烟肼乙酰化灭活快慢的临床效应
不良反应 快灭活者——肝炎
N-乙酰基转移酶 异烟肼 乙酰化异烟肼 肝脏中降解 异烟酸+乙酰肼 肝内形成酰化剂 导致肝组织坏死
异烟肼乙酰化灭活快慢的临床效应
不良反应 慢灭活者——多发性神经炎
异烟肼可与VitB6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异烟腙,导致 VitB6失活,从而导致维生素B6缺乏性神经损害。
琥珀酸( 无活性)
呼吸暂停延长
突变型BCHE与其底物的结合力比正常BCHE 低,因而水解琥珀酰胆碱的效力差。
BCHE:3q26.1 – 3q26.2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 BCHE基因突变类型很多,并且常有一个个体 该基因上多位点突变的现象。 最常见的突变是BCHE基因第2外显子第209位 A→G突变,使第70位天冬氨酸被甘氨酸取代, 引起酶活性降低。 突变发生率具有人种差异:约3%-4%的白人 为该型突变的杂合子,东方人和黑人比较少见。
(二) 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琥珀酰胆碱(succinylcholine) 是一种肌肉松弛药,能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断神 经冲动传递到骨骼肌纤维,使肌张力下降,骨骼 肌松弛,便于进行外科手术。该药常作为麻醉辅 助药,以维持全麻气管插管或手术中的肌肉松驰。
琥珀酰胆碱的作用时间很短(60~90S起效,维持10分
N—乙酰基转移酶2 (NAT2)
野生型等位基因(R):NAT2*4
常见的慢型NAT2突变等位基因(r):
快灭活者:RR/Rr(酶活性正常) 慢灭活者:rr(酶活性降低)
异烟肼乙酰化灭活快慢的临床效应
治疗效应
快灭活者:由于其异烟肼血浆浓度较低,所以 痰菌消失慢,且易出现耐异烟肼菌株。 慢灭活者:疗效好。
二、药物受体遗传变异与药物效应 (一)恶性高热
案例14-3
患者陈某,女,30岁,因“中期妊娠子宫破裂”急诊入院。 采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以常规剂 量芬太尼、依托咪酯、琥珀酰胆碱诱导麻醉,但气管插管 较困难。插管后药物维持麻醉并开始手术。随后发现患者 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超过正常值。开腹腹肌较紧张,至手 术完成准备关腹时,患者腹肌已呈明显紧张状态,关腹困 难,因此给予琥珀酰胆碱等松驰骨骼肌。随后,患者心跳 升高至170~190次/分,体温骤升至42.3℃ ,全身皮肤 显著红热,PCO2 增高,呼吸深快,BP 180~170/ 110~100mmHg,并见全身骨骼肌强直,呈角弓反张状。
的高浓度水平,血浆半衰期为2~4.5小时。
N—乙酰基转移酶 (N-acetyltransferase, NAT)
NAT基因簇
NAT1 8p21.1– p23.1
NAT2
NATP
NAT1:870bp可读框,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33kD,负责某 些芳基胺药物的N-乙酰化; NAT2:870bp可读框,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31kD,负责异 烟肼等药物灭活,有多态性。NAT2基因的错义突变可 使其基因产物——肝脏N-乙酰基转移酶不稳定活性降 低。 NATP: 假基因
四川等省为高。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患者平时无症状,但在食用蚕豆或服用伯氨喹啉等具有氧 化性的药物后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急性溶血的 临床表现,溶血具有自限性,一般能恢复。严重的急性溶 血性贫血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肝、 肾、或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G6PD缺乏症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据中山 医科大学的一项统计表明,患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中, 约50%的患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其中约12%可发展为 核黄疸,导致脑部损害,引起智力低下。
(一)异烟肼代谢
异烟肼(isoniazid,INH)是异烟酸和肼的化合物。
由肾排出 由肾排出
人群中不同个体对异烟肼代谢的速度不同: 快灭活者( rapid inactivator ): 口服异
烟肼后,药物可被较快灭活 ,血浆半衰期为
45~110分钟。 慢灭活者(slow inactivator):口服异烟 肼后,药物灭活缓慢,可在血中维持较长时间
临床诊断:恶性高热。
(一)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主 要是由使用全身性吸入麻醉剂(氟烷、乙醚、氧化亚氮 等)或肌肉松驰剂(琥珀酰胆碱等)所触发的骨骼肌异 常高代谢状态,是麻醉时发生的一种并发症。
临床表现:全身肌肉痉挛、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2℃以 上)、心动过速、氧耗量急速增加、二氧化碳大量生成、 产生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症 状。
一、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
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正常 Description of 群体中的同一个基因位点上具有多种等位基因。
the contents
参与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的相关蛋白普遍存
在遗传多态现象,由此导致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
出现多种表型。
案例14-1
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正常剂量的胰岛素 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
原因:胰岛素受体缺陷
(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基因:
基因定位:19p13.23,大于120kb,含22个外显子。 1-11外显子:α 亚单位;12-22外显子:β 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