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与“手”有关的词汇,如手指、手掌、拍手等。
2.能够观察、理解并模仿老师演示的手语动作,如“我爱你”、“你好”等。
3.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如“你的手很漂亮”、“我能够用手画一个圈圈”等。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和投影仪。
2.手绘的图画、图片或多媒体文件,用于课堂展示。
3.讲解手语动作的手语视频或音频文件。
4.练习辅助材料,如绘本、歌曲、游戏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老师用投影仪或手绘图展示“手指”、“手掌”等词汇图片,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说出来。
2. 新授环节(1)认识新词汇老师模仿各种手语动作,如拍手、摆手等,让孩子们学会认识与“手”有关的基本词汇。
(2)学习常见手语动作通过展示不同手语模仿动作的视频或音频文件,让孩子们学习并模仿常见手语动作,如“我爱你”、“你好”、“再见”等。
(3)运用手语动作进行表达利用绘本、歌曲等教材中的场景,让孩子们边跟着手语边理解情感表达,进一步学会运用手语动作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
3. 提高环节(1)手语游戏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手语游戏”,让孩子们进行常见手语动作的抢答、模仿等活动,提高孩子们对手语的熟悉度和掌握度。
(2)自行设计手语动作让孩子们自行设计属于自己的手语动作,并展示给大家,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结束环节老师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和一同探索的乐趣。
四、教学亮点1.本课程尝试以手语作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学习从“手”开始的基础词汇的同时,体验手语动作带来的情感表达。
2.通过手语游戏和自行设计手语动作,让孩子们得到交际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多种教学手段和互动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手语的理解和掌握度,达到了本次教学目标。
同时,孩子们在互动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与动手创造能力,课程较为生动有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小手会说话(三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小手会说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小手会说话一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奶奶挠痒痒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小鸡起名字三
- 1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小手会说
话一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视频:手语歌曲《祈祷》
活动过程
一、导入“会说话的手”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知道表达的含义。
小结: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2、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二、手势像什么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教师: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2、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三、看手势编故事。
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
1、看手势表演故事。
2、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3、讲述故事。
四、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2 / 2。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河马吃泡泡糖二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背心三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幼儿托班教案《会说话的手》,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表演台、VCD、录像等。
活动过程:1、导入“会说话的手”①做简单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①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故事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①看手势表演故事。
②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③讲述故事。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②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5、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河马吃泡泡糖二【活动目标】1、像故事中的小图、小猪学习,学会分享快乐。
2、认真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内容,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3、理解故事内容,常识讲述故事。
(重点)【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录音。
心理准备:知道泡泡糖。
【活动过程】一、导入。
根据生活经验讲述“泡泡糖”故事,引出主题。
提问:“你吃过泡泡糖吗?吹过泡泡糖吗?”师:“动物们也爱吃泡泡糖,结果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 会说话的手(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个邮包》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不受欢迎的客人》三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吉吉和磨磨》四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一活动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表演台、VCD、录像等。
活动过程:1、导入“会说话的手”①做简单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①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故事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①看手势表演故事。
②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③讲述故事。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②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5、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观摩意见和建议:该活动内容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又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选取了这一内容,让幼儿在想象活动中根据手势编故事,通过手看影子,调动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给予幼儿想象、讲述的机会再多一些,结尾时给予幼儿的音乐节奏太快,最好教师自己编一段可以用手语表演的歌曲让幼儿模仿,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个邮包》二设计思路:幼儿分析:在孩子平时的一日活动中,还是发现有些孩子不注意清洁卫生,如:在操场上乱扔餐巾,在教室里吐口水等。
《会说话的手》教案(精选16篇)

《会说话的手》教案(精选16篇)《会说话的手》篇1设计思路:1、结合班级的主题活动《春天》以及《小手真能干》这两个主题,选择了这样既符合季节特征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
2、班级里幼儿喜欢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有先有后地做好一件事情。
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日常的小事抓起。
3、美工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
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材料,然后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操作,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4、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所以起这个名字——会说话的小青蛙其实是一语双关的意思。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发展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纸筒(半成品);浆糊;青蛙头像(舌头)人手一份;图示;毛巾等活动流程:引出内容——思考材料与制作步骤——尝试制作——体验成功——延伸活动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
它在哪儿呢?它在老师的口袋里。
会是谁呢?我们大家拍手欢迎。
“我来了,我来了”教师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
(引起幼儿关注的兴趣。
)2、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青蛙?为什么?(因为这只小青蛙很可爱;会说话……)滕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做这只可爱的会说话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讨论1、我们先来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儿观察后回答)2、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对了,我们制作小青蛙就需要这些材料。
那么,材料都有了,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把小朋友讨论的结果用图画按顺序表示出来)三、尝试操作1、对,先拿一个纸筒,要把这个纸筒折成什么形状呢?(M型)2、要折成这个形状,是怎样折成的,大家一起来试一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2. 通过模仿和创造手势,提高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手势:剪刀手、OK手、爱心手、拍手等。
2. 学习手势组合:基本手势的组合,如剪刀手+爱心手表示“我很喜欢你”。
3. 创造手势:鼓励幼儿自己创造新的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基本手势图片和手势组合示例。
2. 手势卡片:印有基本手势和手势组合的卡片。
3. 贴纸:用于奖励幼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手势PPT,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基本手势。
2. 学习基本手势: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手势,带领幼儿一起做。
3. 学习手势组合:教师展示手势组合示例,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4. 创造手势: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创造新的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5.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巩固所学手势。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幼儿在课后与同伴或家人分享所学手势,观察他们的应用情况。
3. 定期组织手势展示活动,评估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手势进行沟通,巩固课堂所学。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公园等公共场所,引导幼儿用手势与陌生人交流,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法: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同龄评价:组织同龄幼儿互评,提高幼儿的审美和评价能力。
3. 成长记录袋: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手势作品,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
九、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篇一」活动重点领域:语言、艺术【活动目标】1、感知鸭妈妈滑稽有趣的形象特点。
2、能用丰富的颜色帮鸭妈妈打扮。
3、学会感知整体美。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音乐"数鸭子"。
2、鸭妈妈头饰一个,鸭妈妈大线条图一张,鞋、袜子、大花裙、项链、香水图片各一张。
3、鞋店、袜子店、服装店、珠宝店、香水店图片各一张。
4、鸭宝宝线条图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律动"数鸭子"。
1、师:我是鸭妈妈(带上鸭妈妈头饰),鸭宝宝们,来,跟着鸭妈妈一起动起来。
(放音乐)2、(音乐完)鸭宝宝跳得真好,我们回家吧!(二)基本部分向孩子们展示鞋店、袜子店、服装店、珠宝店、香水店的图片!1、师:鸭妈妈是以一位爱逛街的鸭妈妈,她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大街上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和孩子一起欣赏图片!欣赏故事"鸭妈妈买鞋"(围裙讲故事)1、师:看完了爱逛街的鸭妈妈拍的照片,老师现在给你们讲一个"鸭妈妈买鞋"的故事。
(老师开始讲故事)提问,引导孩子复述故事1、师:故事讲完了,现在我要问问小朋友,曾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鸭妈妈首先去了什么店?买了什么?为什么要买?(边复述边帮鸭妈妈穿上鞋、袜子、裙子、等)2、问:鸭妈妈变漂亮了吗?可是他想让她的鸭宝宝也变得漂漂亮亮的,请小朋友帮帮她好吗?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怎么打扮鸭宝宝?(请两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三)结束部分发鸭宝宝线条图,人手一份,让小朋友用油画棒装饰鸭宝宝。
附:鸭妈妈买鞋鸭妈妈今天要去买鞋,它走到了鞋店,左看右看买了一双高跟鞋。
老板说:"鞋很美,可惜你腿上毛太粗,看来你还得买双袜子,让你看起来像朵花。
"老板说:"袜子很美,可惜你要腰围肥了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二
- 1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
2、尝试在问题情境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手势的录像与图片,幼儿事先搜集过“会说话的手”,并用多种形式呈现(照片、图像)。
活动过程:
一、交流关于自己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
1、用“开火车”的办法来交流会说话的手。
2、(出示幼儿作品)看看别人找到的和你一样吗?
3、用诗歌的形式共同小结、提升:交通警察的手会说话,手臂伸直往前走,手掌竖起请停下,手臂挥挥请靠边;指挥家的手会说话,轻响强弱都看它;聋哑人的手会说话,爱的信息它传达……
生成: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信息按格式仿编。
二、共同关注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
1、魔术师的手(照片)
这是谁?他的手在说什么话?为什么不用嘴说而用手代替呢?
2、排球运动员的手
这是一只会说话的手,它可能会说什么呢(分层递进剖析画面)?出示排球运动员的采访录像——用语言、动作表述几个常用的简单动作。
三、我们的手“会说话”
1、什么时候需要用手说话?
(较远,声音不能达到的时候;表达情感的时候;表演的时候;需要安静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但又必须传递信息的时候)
2 / 2。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2. 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手势:剪刀手、OK手、爱心手、拳头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开心、生气、害怕、求助等。
3. 创作手势故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基本手势,并能够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手势表达中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基本手势图片、手势表达情境等。
2. 手势卡片:印有基本手势的卡片。
3. 画纸、画笔:供幼儿创作手势故事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PPT,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基本手势。
2. 学习手势: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手势,引导幼儿跟随模仿,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情景演练: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手势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手势表达。
4. 手势故事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手势故事,并与同伴分享。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
2. 在情景演练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在手势故事创作环节,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4. 教学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受伤。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情景演练,评估幼儿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3. 收集幼儿创作的手势故事,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2. 组织手势比赛,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手势,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精选15篇)

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精选15篇)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篇1设计思路:我们的双手不仅能干活,还能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会说话。
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手比划着做一些手势,因此,我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此活动。
对手展开丰富联想,我们能从每个人的手上看出不一样的信息。
希望引导幼儿通过感知、观察、欣赏、思考等方式,从不同角度认识不同职业人们的手。
并通过学做简单的手势,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的意义,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1、从不同手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及他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有学习手语、各种手势的兴趣并学做一些简单的手势。
重难点:重点:观察感知不同姿态及外形特征的手形,猜测他们的职业。
难点:怎样使普通的手变得会说话。
活动准备:ppt、关于不同职业的人手的特写照片、录像活动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师:两棵树,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猜猜是什么?小结:手是我们人类的第二张脸,他会说话,可以从手中,发现许多奥秘。
2、看图片,猜猜这几双手的主人是什么职业的人:(老裁缝、医生、煤矿工人)小结:原来,每个人都有一双不一样的手,都有一双会说话的手,从手的外形上能分辨出很多不同职业的劳动人们,他们辛辛苦苦为所有人劳动,如煤矿工人、老裁缝等等,我们回家看看爸爸妈妈的手和我们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结合ppt了解聋哑人及手语、手势:1、播放《千手观音》录像师: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幼:千手观音。
小结:这个舞蹈跳的是古代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形象,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有伸出手去帮助他,大家都伸出一只手,世界就充满爱。
师:这舞蹈美吗,你知道跳这舞的是谁吗?幼:聋哑人。
小结:是啊,我们周围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他们用优美的舞姿及手势语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他们自己有一种交流的语言,你们知道是什么语言吗?幼:手语。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教案6篇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策划方案、活动方案、心得体会、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planning plans, activity plans, personal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教案6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教案可以是一节课的计划,也可以是一整个单元或课程的计划,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感知人们的非言语交往方式。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哑语新闻、交警指挥交通、足球比赛等录象。
活动过程:1、会说话的手。
——观看哑语新闻,猜猜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干什么。
——让幼儿谈谈什么时候人们也会用手来说话。
——根据幼儿谈及的内容播放相应的录象,使幼儿知道不同的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我“说”你猜。
——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如暂停、安静、来、OK、胜利等。
——幼儿自由结伴玩“我‘说’你猜”游戏,启发幼儿用手势来表示一些活动。
如鸟飞、鱼游、钉钉子、洗脸、刷牙、吃饭等。
——引导幼儿通过协商约定一些手势语的含义,并在班级范围内使用,感受非言语交往方式的特点。
活动建议:1、手的动作除了适应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之外,还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这正是体现了动作的社会价值。
引入这一课题能使幼儿对人体运动的认识得以提升。
当然,这种提升必须是具体的,能够理解的。
2、如没有相关录象可用图片代替。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 在猜猜、说说、学学中,知道不同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 学习一些常用的手势,感知手势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3.萌发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2.《感恩的心》视频、《交警手势操》视频三、活动过程:(一)、变魔术激起幼儿兴趣。
教师给幼儿变魔术,请幼儿说变变变,师变己的手,引出老师的手会说话,老师做(1至5)手势,请幼儿说说老师的手势的意思。
师:原来我的手会说话,一个手指头(大拇指)说你真棒,两个手指头说……不同的手会说不同的话,我们一看,他们在说什么呢?(二)、播放各种手势图片。
展示握手、请、勾手、嘘、停、比心、打电话、击掌、飞吻、手叠手加油等手势图片,一张一张播放请幼儿说说所表达的意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手会说话》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手会说话》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手会说话》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小手会说话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别人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画故事《小手会说话》。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一张手的图片,询问幼儿手的作用,引出小手的重要性。
2. 学习故事《小手会说话》(10分钟)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故事《小手会说话》,并让幼儿认真观察故事中的图片和相关情节。
3.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择一位幼儿作为解说员,其他幼儿则发挥想象力,为故事中的图片添加对话。
教师布置任务后,给予一定时间给幼儿准备。
4. 分组展示(10分钟)每组选取一位解说员和几张图片,进行展示。
其他组的幼儿认真观察、倾听并提出问题。
5. 教师评价(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夸奖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并给予建议提高。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手的重要性,并指引幼儿回顾所学知识。
7. 课堂延伸(自由活动)让幼儿在活动室里进行自由活动,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用手进行创作和互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进行观察和表达。
通过小组展示,幼儿不仅增强了自信心,也学会了倾听和提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手会说话》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小狗小猫会伤人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4-5岁)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2. 培养幼儿正确对待动物的态度,了解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责任心,提倡友善与和谐的相处方式。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小狗和小猫的生活习性及行为特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跳舞的小树叶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传递微笑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活动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表演台、情景表演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知道表达的含义。
教师: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2、教师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让幼儿说说表达的含义。
二、手势像什么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教师: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2、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三、看手势编故事教师: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1、看手势表演故事。
2、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3、讲述故事。
四、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1、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2、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教师:现在我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五、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跳舞的小树叶二活动目标:●欣赏诗歌,大胆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表现树叶飘落的情趣。
●对落叶下落形态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树叶可以飘落的树。
●树叶手饰若干。
●柔和的轻音乐,如班得瑞的音乐。
活动过程:●回忆树叶飘落的样子。
·教师:秋天到,树叶飘,请你想想树叶飘落下来时像什么?(引导幼儿讲述)·教师:有一首诗讲的就是小树叶飘落下来的样子的,叫《会跳舞的小树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小树叶像什么一样飘落下来?●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情趣。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会跳舞的小树叶。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绘本《会说话的手》2. 学生手工制作材料: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3. 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10分钟)1. 共同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询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回答:红色的苹果)2. 通过幻灯片或真实物品展示各种和红色相关的事物,如红花、红苹果、红葡萄等。
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物品并说出它的名字。
Step 2:课文讲解(10分钟)1. 准备好绘本《会说话的手》,向幼儿展示书的封面。
2. 帮助幼儿预测故事的内容。
询问:你们认为这本书会讲什么故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3. 读故事并让幼儿跟读,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Step 3:讨论活动(15分钟)1.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手的轮廓,然后向幼儿介绍手的五个指头的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让幼儿用手指指着自己的五个指头。
2. 通过卡片或图片展示各种物品,让幼儿用手指指出与物品相对应的颜色、形状或大小等特征。
3. 根据故事中提到的事物(如树、小妹妹、小狗等),让幼儿猜一猜这些东西应该是什么颜色、形状或大小。
Step 4:手工制作活动(20分钟)1. 准备好手工材料,包括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向幼儿介绍手工制作的主题和目标。
例如:我们将一起制作一双会说话的手,你们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手的形状和颜色。
3. 帮助幼儿使用剪刀和胶水将纸板剪成手的形状,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创作的手工作品,同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手工作品的特征和想象。
Step 5:游戏活动(20分钟)1. 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其他小组成员需用手指指出代表所说的单词或短语。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了解手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热爱,增强对手指的灵活性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难点:让幼儿能够对手的动作进行想象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偶一个,白板或大纸一张,彩笔、手指游戏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对手的基本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偶,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手偶的手,讨论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如:握拳、展开、抓握、比划等。
(2)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手势,进行实践活动。
(3)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手的动作进行想象和表达,如:用手势表示歌曲、故事情节等。
(4)分组进行手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对手的动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手的作用,如:用手吃饭、写字、画画等。
(2)让幼儿在手偶的帮助下,创作一个简单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指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创作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手偶展示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学习。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手的灵活性。
3. 采用游戏教学法,以手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手的动作。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思考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手偶,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2. 学习手的姿态和动作: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 手势想象与表达:教师引导,幼儿实践。
4. 分组手指游戏:幼儿合作,共同完成游戏。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幼儿掌握几种基本手势的含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掌握几种基本手势的含义。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能够灵活运用手势。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势卡片、故事书、动画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系列手势,让幼儿猜测其含义,激发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几种基本手势(如:恭喜、感谢、道歉、生气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在实践中熟练掌握。
3.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手势的含义。
4. 手势故事:教师讲述一个涉及手势的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使用手势的场景,并尝试运用所学手势。
2. 家长鼓励幼儿在手势运用中发挥创造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手势表达方式。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手势运用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手势运用中的创造力,为他们在今后的语言交流中提供更多启示。
六、教学拓展:1. 手势歌谣:教师创作一首包含各种手势的歌谣,让幼儿边唱边做手势,增强手势记忆。
2. 手势剧:教师组织幼儿用手势表演一个小剧本,培养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手势掌握情况:通过实践和作业反馈,评估幼儿对手势含义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手势运用方面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理解手势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愿。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手势表达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偶道具、卡片、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偶道具,引发幼儿对手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基本手势教学:教师示范基本手势,如拍手、握手、OK等,让幼儿跟随模仿。
3. 手势表达情感: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如快乐、悲伤、生气等。
4.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手势比赛,看哪个小组能用手势正确表达情感。
5. 总结与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所学手势,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记录在日记本上。
2. 课程延伸: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设置手势表达区,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势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模仿和学习手势。
2. 关注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是否能正确表达情感。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手势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运用手势,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2. 组织手势舞蹈表演,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手势的魅力。
3. 开展手势故事会,让幼儿用手势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手势表达的情感和意愿的资料,供教师参考。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精品文档】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表演台、情景表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知道表达的含义。
教师: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2、教师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让幼儿说说表达的含义。
二、手势像什么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教师: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2、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三、看手势编故事
教师: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
1、看手势表演故事。
2、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3、讲述故事。
四、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1、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
提问: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
你还在哪里见过?
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
2、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教师:现在我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
五、结束部分
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会说话的手
活动目标:
1、在猜猜、说说、看看中,知道手除了做事还能表达意思、传送信息。
2、尝试在问题情境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手势的录像与图片,幼儿事先搜集过“会说话的手”,并用多种形式呈现(照片、图像)。
活动过程:
一、交流关于自己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
1、用“开火车”的办法来交流会说话的手。
2、(出示幼儿作品)看看别人找到的和你一样吗?
3、用诗歌的形式共同小结、提升:交通警察的手会说话,手臂伸直往前走,手掌竖起请停下,手臂挥挥请靠边;指挥家的手会说话,轻响强弱都看它;聋哑人的手会说话,爱的信息它传达……
生成: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信息按格式仿编。
二、共同关注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
1、魔术师的手(照片)
这是谁?他的手在说什么话?为什么不用嘴说而用手代替呢?
2、排球运动员的手
这是一只会说话的手,它可能会说什么呢(分层递进剖析画面)?出示排球运动员的采访录像——用语言、动作表述几个常用的简单动作。
三、我们的手“会说话”
1、什么时候需要用手说话?
(较远,声音不能达到的时候;表达情感的时候;表演的时候;需要安静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但又必须传递信息的时候)
2、投放照片,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驯兽员、宇航员、潜水员、高空作业人员、特警执行任务)
3、用动作(嘘)——我没说话,你们为什么静下来了呢?哈,用手说话还真省力。
延伸:
试着来玩玩“用手说话”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