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棉花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基因工程的发展为打破这类不 良连锁提供了机遇,它可以有目的、 有计划地向棉花引入优良性状而无 需改变它原有的其它特性,使棉花品 种改良具有定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实 现品质与产量同步改良。
自从1987年Umbeck等人首次报道了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nptII基因和CAT基因 导入陆地棉品种珂字312、310中以来,棉 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研究成果。 其中以抗虫和抗除草剂为主要目标 的转基因棉花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 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4 抗逆境基因工程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棉花抗盐性、抗 早衰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 定进展。研究发现,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 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逆境 胁迫关系密切。
虽然棉花抗逆基因工程获得了 一些进展,然而由于缺乏高抗的陆地 棉种质,再加上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 响,其进展比较缓慢,还不能满足生 产的需求。
2 抗除草剂基因工程
棉田杂草种类繁多,给棉花生产造成 严重干扰,而由于棉花不含抗除草剂基因, 所以把外源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棉花,使棉 株对某种除草剂具有抗性,对棉花生产意 义重大。 棉花中成功应用的抗除草剂基因是: 抗草甘膦(glyphosate)基因、抗溴苯腈 (bromoxyril)基因和2,4-D单氧化酶基因 (tfdA)。
2.3 转溴苯腈水解酶基因

转基因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纺织工业是将纤维材料通过加工制作成纱线、织物等成品的过程。这一产业对

人类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在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棉花可以增加棉花的产量及提高棉花质量,这对于纺织工业具有重大的

意义。转基因棉花可以抗虫害,这意味着生产者可以减少使用农药,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减少生态环境损害。转基因棉花还可以抗逆境,比如干旱和高温,并可以更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这使得棉花能够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顺利生长。

二、转基因丝绸

转基因丝绸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柔韧度,并且更加容易生产。传统上,制作丝绸

需要从蚕茧中提取纤维,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丝绸的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并且由于转基因丝绸的强度更高,因此还可以用于生产更坚固的材料。

三、转基因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最主要的化合物之一,用于制作纤维和制浆。通过转基

因技术,可以增加植物细胞壁含量并改变其化学结构,从而生产出更坚韧且坚硬的纤维。这使得转基因纤维素在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中更具优势,例如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电子产品底板。

四、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豆具有优异的发展潜力。转基因大豆可以增加豆类蛋白的含量,并降

低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异黄酮含量。这将为生产更高品质的纺织品提供原料,

并且降低豆类制品的生产成本。此外,转基因大豆还有助于增加大豆粉含量,这有助于制作更优质的面粉。

五、结语

转基因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为高性能和可持续材料的生产打开了新的大门。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获得更高产量,更高质量和更加可持续的产品。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技术自身还是具有价值的,只要我们能够在使用技术的同时遵守正确的农业实践和防范作用,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优势。

第二代转基因棉花优质材料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实验方案(2)

第二代转基因棉花优质材料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实验方案(2)

棉花实验方案

学院:农学院

专业:农学

班级:农学091班

姓名:巴吐尔. 阿不迪孜

学号: 093131113

指导老师:玛依拉老师

2013/3/23

第二代转基因棉花优质材料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充分利用第二代转基因棉花中间材料的特性,改良现有陆地棉品种资源的各类缺点,创造高产优质多抗的棉花新品种。

二、背景

目前我国第二代转基因棉花材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塔里木大学三个单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几个相对稳定的有重大利用前景的优质转基因棉花材料,并且已经在棉花育种应用中有效的改良了棉花的纤维品质,同时提高了棉花的纤维产量,被证明是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转基因棉花新材料。

2012年,我所通过与上述单位(北京大学未发放)签订协议获得了上述材料。这些材料的引入必将提高我所棉花科研水平,实现我所棉花育种的突破,创造出高产优质的棉花新材料、新品种,必将综合提高我省棉花产量和品质,给我省带来巨大的的经济效益。

三、各转基因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棉花育种上的利用

1、转FBP7::IaaM基因棉花材料在棉花育种上的利用

转FBP::IaaM基因棉花材料通过对内源生长素在时间(开花前2~开花后3天)和空间(胚珠外表皮细胞)上的精确调控,不仅大幅度提高棉花的纤维产量,还显著改进棉花纤维的细度,实现棉花产量与

品质的同步改良,在棉花高产优质的定向改良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缺点是籽指小,发芽率和发芽势优

势降低

虽然第一代转基因棉花(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的应用提高了棉花的产量,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一直未获成功。通过杂交育种法和回交育种法,将BP::IaaM基因转入现有的丰产棉花品种中,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t a ge c i por a a s s c s rc r ns ni m t nt pl nt u h a i e,m a z i e,
( p ) 慈 菇 胰 蛋 白酶 抑 制 剂 基 因 ( C TI , API 等 。 )
1 3 外 源 凝 集 素 基 因 .
t oba c c o, pot o ha c at ve om m er i l r l a e caly e e s d.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棉 花 学 报
CotnS in e to ce c
2 0 ,4 4 : 4 ~ 2 3 0 2 1 ( ) 2 9 5
中 国棉 花 转 基 因研 究 与 应 用
刘 方 , 王 坤 波 , 宋 国 立





( 国农 业科 学 院 棉 花 研 究所 , 中 农 业部 棉 花 遗 传 改 良重 点 开 放 实验 室 , 阳 4 5 l) 安 5 l 2 1 ~ l , 灾 年份 损 失 尤 甚 , 国每 年 用 于 棉 O 5 重 全 花 害 虫 防 治 的 杀 虫 剂 用 量 占杀 虫 剂 总 使 用 量 的 2 3 害 虫 抗 药 性 的 增 加 使 化 学 防 治 越 来 越 困难 。 /,

An yan 45 g 5l1 Chi a) 2, n

棉花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棉花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除草剂 和 高 产优 质 等 外 源 优 异 性 状 的 农 作 物 新 品
种, 对农 业 的生产 方式 和 经济 效益 产生 了深 刻影 响 。
与 棉花 遗 传 转 化 有 关 的 根 癌 农 杆 菌 ( goa . Ar c b
tim tmf c n ) 一 种 土壤 习居菌 , 自然状 态 下 eu e i s是 r u ae 在
a g o a tr s a r b cei um- d ae e e ta se , p ril o a d e tg n rn f ra d p le u e p twa e e ta se . I me itd g n r n fr atce b mb rm n e e ta se n o ln tb ah y g n rn fr n t i p p r h i a i rn ils tc n c lc aa tr , d v lp n n p l ain we e rv e d. hs a e ,te rb sc p cp e , e h ia h r ces e eo me ta d a p i t r e iwe i c o K e r s: C to y wo d otn;Ge ei rn f r t n; De eo m e ta d a p iain n tc t so mai a o v lp n n p l to c
f r Co t n Ge e i a s o m a i n 0 to n tc Tr n f r to

棉花转录因子GhWRKY3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棉花转录因子GhWRKY3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棉花转录因子GhWRKY3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棉花转录因子GhWRKY3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一、引言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其中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棉花中广泛存在,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本研究旨在克隆和分析棉花转录因子GhWRKY31基因的功能。

二、方法

1. 取棉花幼苗的幼嫩叶片进行总RNA提取;

2. 利用RT-PCR方法合成GhWRKY31基因的cDNA;

3. 利用PCR方法扩增GhWRKY31基因全长cDNA序列;

4. 将扩增的全长cDNA序列进行测序及验证;

5.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GhWRKY31基因序列的分析;

6. 利用qRT-PCR方法分析GhWRKY31基因在棉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7. 分别构建GhWRKY31基因上下游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至棉花中进行表达;

8. 对转化后的棉花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

9. 构建GhWRKY31基因敲除植株,观察植株的表型变化,并分析与野生型植株的差异。

三、结果

1. 成功克隆到GhWRKY31基因全长cDNA序列;

2.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hWRKY3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典型的WRKY转录因子结构域;

3. qRT-PCR结果表明GhWRKY31基因在棉花的根、茎、叶、花

和果实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4. GhWRKY31上游启动子的表达载体转化至棉花后显示荧光素

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

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

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BT转基因棉花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之一,这种棉花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具有抗虫功能,可以防治棉铃虫和蓟马等害虫,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但是,很多人对BT转基因棉花的作用原理却不是很了解,本文将深入讲解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

一、BT转基因棉花的简介

BT转基因棉花是在一种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的细菌中,抽取了其一种自然的杀虫毒素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植入到棉花的基因组中,从而使棉花本身具有抗虫功能。这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在全球已经成功商业化,我国也引进了BT转基因棉花,成为了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抗虫效果最好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之一。

二、BT杀虫毒素作用原理

BT杀虫毒素是细菌毒素的一种,其不同毒素对不同昆虫有不同的杀虫作用谱。BT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是,杀虫毒素中有一段富含降解成分的蛋白质,被吞噬后到达昆虫肠道,这些蛋白质会被肠道中的酸性环境分解成毒素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出现孔道,让肠道内细菌和毒素进入体腔,对昆虫造成中毒致死。

三、BT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机制

BT转基因棉花具有抗虫功能的原理与BT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有关。转基因棉花植株含有BT杀虫毒素基因,能够在棉花生长中不断表达BT毒素;当害虫食用棉花,BT毒素会被肠道吸收并作用在其肠道细胞中,从而导致害虫死亡。

BT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机制与传统农药不同,传统农药主要是通过亲触或进食中毒方式杀虫,而BT转基因棉花是通过害虫食用棉花植株,再被BT毒素杀死,因此其对害虫的杀伤作用更直接、更高效。同时,BT杀虫毒素作用机制是非常特异的,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棉铃虫和蓟马等害虫进行杀伤,而对其他昆虫和人类则无任何影响,因此在使用BT转基因棉花时,无需担心对环境和人体安全产生危害。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棉花

谢谢观看
我国“抗虫棉”研究在“七五”期间开始进行,“八五”期间,在“863”计划资助下,人工合成的CryIA(b) 和CryIA(c)杀虫基因导入我国棉花主栽品种获得成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 “九五”开始,“抗虫棉”的研究又被国家“863”计划立为重大项目,进一步开展单价基因、双价基因及多价 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同时还将根据现有单价抗虫棉可能存在的棉铃虫产生抗性的问题,在生产中使用的持久性问 题,环境释放的安全性问题,遗传分离与稳定性问题等作深入的研究。总之,培育持久性双价抗虫棉或既抗鳞翅 目又抗同翅目害虫的多价抗虫棉,使之产业化,应用于棉花生产,以解决棉花害虫给棉花生产带来的巨大损失,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抗虫原理
一项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研究人员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转基 因Bt棉花可以自己生成杀虫剂取代喷洒杀虫剂,促进了昆虫天敌回归,为转基因棉花及周围的田野提供了有效的 生物学虫害防治,从而为解决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更好的长期解决方案。Bt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Bt即苏云金 杆菌)是一种转基因作物,由孟山都公司研发。它自身能产生杀灭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杀虫成 分。
转基因棉花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植物
目录
01 概念
03 在美国情况
02 抗虫原理 04 在中国情况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需求的增加,农作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药防治手段面临着限制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研究出了转基因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取抗虫基因:选择具有抗虫特性的基因作为转基因抗虫棉的材料。这些基因可以通过自然产生的抗虫物质,在转基因抗虫棉中发挥相同的功能。常用的抗虫基因包括Bt基因、Cry基因等。

2.构建转基因质粒:将选取的抗虫基因与转基因质粒载体进行连接。转基因质粒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DNA分子,可以将选取的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转基因质粒载体有pBI121、pCAMBIA1300等。

3.转化棉花胚性培养:将转基因质粒导入到棉花胚性组织中。首先,通过切割幼嫩的棉花胚珠,得到碎片组织。然后,将转基因质粒

通过基因枪等手段导入到棉花胚性组织内。转基因质粒会与棉花细胞的染色体融合,形成转基因组织。

4.再生植株培养:将转基因组织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转基因组织经过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为幼苗。经过再生培养,可以得到许多转基因植株。

5.筛选抗虫转基因植株: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带有抗虫基因的转基因棉花植株。这些植株具有抗虫特性,可以抵抗常见的棉铃虫等害虫的攻击。

6.比较试验:将抗虫转基因植株与常规棉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比较试验包括生长特性、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试验,可以评估抗虫转基因棉花的效果和优势。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种植业也不断发展,但农业生产中的

虫害问题仍然是个重要的难题。虫害会直接影响农业收成和农民的收入,甚至威胁人类食品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技术成为了一

个解决虫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将围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

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第一步,探究转基因技术在棉花抗虫方面的应用。棉花是全球最重要

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受虫害威胁的作物之一。因此,抗虫

棉的研究一直是种植业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棉花在基

因水平上获得更强的抗虫能力,同时还能保证棉花的其他优良品质和

产量。转基因抗虫棉是利用细菌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具有强效杀虫

基因的细菌基因转入棉花基因组中,从而达到防止害虫侵袭的目的。

该技术的出现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步,分析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花技术的创新。在国内,转基因抗虫

棉花的研发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

基因层面上存在差异,转入不同基因的棉花的抗虫性能不相同。此外,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国内的转基因技术水平一直较低,上市的抗虫棉

缺乏新的变型,种植品种缺乏更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花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从而提高这项技术在实践中

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第三步,探究转基因抗虫棉花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花技术

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实行抗虫棉花种植生

产。我国作为棉花生产大国,一直在积极探索转基因抗虫棉花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然而,由于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见,转基因抗虫棉花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一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推广转基因抗虫棉花技术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纠正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错误认知,并尽最大努力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种子加工与包装
采用先进的加工和包装技术,确保转基因棉花种子的质量和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
转基因棉花种子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质量检测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转基因棉花种子的遗传稳定性、抗虫抗病性等进行检测, 确保种子质量。
安全评价
对转基因棉花种子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包括环境安全性、食用安全性等方面,确保转 基因棉花种子的安全使用。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 展策略研究报告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 录
•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概述 •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市场分析 •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技术发展 •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发展策略 •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01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概述
转基因棉花种子的定义与特性
转基因棉花种子的定义
转基因棉花种子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将外源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经过培育 筛选得到的具有新性状的种子。
转基因棉花种子的特性
转基因棉花种子具有抗虫、抗病、抗 除草剂、优质、高产等特性,能够显 著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 成本。
转基因棉花种子行业的发展历程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起始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基因工程 技术的兴起,转基因棉花种子开
国际市场拓展
探讨国际市场拓展的途径,如参加国际展览、开拓海 外市场等。

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与展望

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与展望

关键词 : 转基因技术 ; 棉花 ; 研 究 进 展
中 图分 类 号 : ¥ 5 6 2 . 0 8 文献 标 识 码 : B
“ 转 基 因” 技术 的 巨 大 进 步 打 破 了物 种 之 间
组织 和器 官 , 不 受 导 人 作 物 基 因 型 种 类 和 被 导 入
的界 限 , 对 品种 的 抗性 、 品质 、 产量 等 性 状 进行 协 调改 良, 增 强 了人 类应 对 食 物 短缺 、 能源 匮 乏 、 环 境污 染 等一 系列 挑 战 的 能力 , 已经 成 为 目前 农 业
在我国, 用 于棉 花 的抗 虫 基 因 主要 有 苏 云 金
芽孢 杆 菌 毒 素 蛋 白基 因 ( B a c i l l u s t h u r i n g i e n s i s ,
高压 气体 驱动 等作 为动 力加 速载 有外 源基 因 的钨 或金 粉粒 , 使其 进 入受体 作 物品种 的细胞 , 达到 外
细胞 基 因组 中 。常 用 的农 杆 菌 有 两 种 : 一 种 是 根 癌农 杆菌 , 内含 T i 质粒 , 另一 种 是 发根农 杆 菌 , 内 含 R i 质 粒 。棉 花 的 遗 传 转 化 多 采 用 T i 质粒 , 导 入 与 转化 成功 率达 到 8 0 %, 目前 在 生产 上 应 用 的
B t ) 、 豇 豆 胰 蛋 白酶 抑 制 基 因 ( c o w p e a T r y p s i n I n —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与展望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与展望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与展望

转基因抗虫棉是指通过对棉花进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使得棉花具备

对虫害具有抗性的能力。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自那时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转基因抗虫

棉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降低对农药的依赖。

199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首次尝试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在棉花中引

入抗虫基因。1996年,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一种

叫做Bt杆菌的基因引入到棉花中,这种杆菌产生的一种名为Bt蛋白的毒

素可以杀死多种寄生虫。这种转基因抗虫棉成为了第一个商业化生产的转

基因作物。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持续进行,不断改良和开发新的品种。在过去的

二十多年里,不仅有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被研发出来,也有一些

转基因抗虫棉面临了一些挑战。一些害虫的抗性逐渐地增强,需要不断地

研究新的抗虫基因,以应对害虫的演化。

未来,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人员将继续改良已有的抗虫基因,并寻找其他有效的抗虫

基因。不同的虫害对不同的抗虫基因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因此,研究人员

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抗虫基因,提高抗虫能力。

其次,研究人员还将继续研究抗虫基因的作用机制。对于抗虫基因的

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并提高其抗虫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将致力于解决可能出现的抗性问题。害虫具有较高的

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可能会出现对其中一种抗虫基因的抗性。因此,研

究人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虫基因,并采用多基因组合的方式,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对抗虫害的效果。

转基因的相关案例

转基因的相关案例

转基因的相关案例

案例标题:转基因棉花的种植与影响

背景:

20世纪90年代,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大力推广一种名为“保铃棉”的转基因棉花。这种棉花被设计为能够抵抗害虫和除草剂,从而提高产量。然而,这种棉花的种植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案例描述:

1996年,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获得了保铃棉的专利,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种植。然而,这种棉花的种植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保铃棉的抗虫性是通过一种名为Bt的基因实现的,这种基因会使得棉花产生一种可以杀死害虫的蛋白质。然而,有人担心这种蛋白质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例如蜜蜂和其他有益昆虫。

其次,保铃棉的抗草性是通过另一种名为EPSPS的基因实现的,这种基因会使得棉花能够耐受一种名为草甘膦的除草剂。然而,有人担心这种除草剂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保铃棉的种植还引发了农民权益的问题。由于保铃棉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使得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同时,由于保铃棉的专利权属于孟山都公司,农民在种植保铃棉时还需要向孟山都支付专利费。

结果:

尽管保铃棉的种植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它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据估计,到2005年,全球有超过3/4的棉花种植面积都是保铃棉。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实例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实例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实例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明显实例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

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或动物的基因组中,改变其遗传特性的

一种方法。这项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耐旱性和产量,从而增

加农民的收入和粮食供应。

转基因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

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人口增长和有限的耕地资源使得粮食供

应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投资和支

持农业科技研究,其中包括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一个成功的例子是中国的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棉花是通过导入一种

称为Bt基因的外源基因,使棉花具有抗虫特性。这种基因来自于一种

土壤细菌,可以产生一种对棉铃虫等害虫有毒的蛋白质。通过转基因

技术,中国科学家将Bt基因导入棉花基因组中,使得棉花能够自身产

生这种抗虫蛋白质,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转基因棉花的应用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统计数据,自2002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以来,中国棉花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农药

使用量显著减少。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转基因棉花还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因为不再需要频繁喷洒

农药来控制害虫。

除了转基因棉花,中国还在其他作物上应用了转基因技术。例如,

转基因水稻被开发出来以提高产量和抗虫性。转基因玉米则被设计成

能够抵抗玉米螟等害虫的侵袭。这些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在中国农业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

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因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管

棉花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棉花

棉花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棉花
1 棉 花 转 基 因技 术
12 花 粉 管 通 道 法 通 过 花 粉 管通 道 法 的 转 育 可 以 . 直 接 获得 转 基 因棉 花 种 子 , 优 点 是 操 作 简便 , 工 省 其 省 时, 转 化 速 度 快 。 花 粉 管 通 道 法 受 棉 花 自然 花期 和 且 但 环 境 条 件 特 别 是 环 境 条 件 影 响较 大 。其 基 因转 化率 较 低 , 般仅在 1 一 %左 右 。此 外 , 体 D A 片段 的 纯 度 对 供 N 转 基 因棉 株 的获 得 及 后 代 的表 型有 一定 影 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0 6年 第 4 卷 第 7期 1
棉花转基 因技术和转基 因棉花
段 春 燕 , 侯 小 改 1 张 亚 冰 2
( 1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农 学 院 河 南 洛 阳
洪亚平 t
4 10 2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生 物 学 院 北 京 10 9 70 3 0 0 4)
3 1和泗 棉 3号 等 2
在遏制棉虫危害 、 降低劳动强度 、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农 田微观 和宏 观环境 改 善等 方 面显 示 出重要 的作 用 我 国 自2 0世纪 8 0年代 末 开始 进 行 转 基 因棉 花 的研 究 。 已成 为继 美 国之后 第 2个 自主 研制转 基 因棉 花 的 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棉花的应用研究

1.引言

自1990年美国合成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BT基因)并导入棉花获得世界上第一株抗虫转基因棉花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展开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发达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研究的主要方向分别是抗虫、耐除草剂、抗病、纤维改良、抗旱和耐盐碱[1]。

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部分种植棉花的地区持续性发生棉铃虫害,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大大增加了棉花种植成本,给种植棉花的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八五”期间,中国人工合成的Cry1Ab和Cry1Ac杀虫基因导入棉花中获得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2]。培育更加具备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应用于棉花生产,解决棉花

病虫害给棉花生产带来的巨大损失,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成为了当代转基因技术研究工作者的目标。

2.转基因棉花的技术来源与应用实践

2.1 转基因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基因技术的出现,在技术工具理性的驱动下,人类获得了打破物种间固有边界并根据人类自身的意愿重新改造生物的能力。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3]。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

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 片段。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年,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大豆、玉米和油菜[4]。转基因技术的遗传转化方法按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分成两大类,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5]。

2.2转基因棉花介绍

棉花,属于锦葵科棉属,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世界植棉国家和地区有96个,其中产量较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6]。中国是世界产棉大国,年植棉面积470万公顷,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7]。病虫害对棉花的种植有很大的影响,制约了棉花的发展。与此同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一些棉花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严重威胁了棉花的生产,并且使环境污染日益恶化。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和遗传育种技术手段培育的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棉花,为棉花害虫和草害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转基因棉花受到了棉农的喜爱,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转基因棉花,就是将人们预想的可以得到表达的基因(比如抗病虫害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通过遗传转化方法进行

培育。这些基因片段被导入到棉花的基因序列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棉花再经过数代人工选育,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棉花个体。人类可以自由选择在某个种植区需要表达的性状的基因导入棉花中,获得需要的棉花品种。

2.3转基因棉花的应用现状

自1996年转基因棉花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世界年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10年,全球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达到210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抗虫棉花(BT棉花)的种植面积是1610万公顷,转基因耐除草剂棉花(HT棉花)的种植面积是140万公顷,含有复合性状的转基因棉花(含BT杀虫基因和耐除草剂基因)种

植面积是350万公顷[6]。

中国于1997年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花(BT棉花)。中国自主研发

的转基因抗虫棉花(BT棉花)GK系列(改造的融合基因Cry1Ab和Cry1Ac)首

先在安徽、山东、山西、湖北4个省种植[6]。1999年,中国开始商业化种植双

价抗虫棉(Cry1Ac+胰蛋白抑制基因CPTI)[8]。到2010年,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达到345万公顷,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9%。

截止到2015年,转基因作物在发达国家的种植面积为8260万公顷,占比46%;转基因作物在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为9710万公顷,占比54%。2015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370多万公顷,其中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棉花,占370万公顷[9]。转基因棉花高产高抗性得到了越来越多棉农的青睐,

转基因棉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转基因棉花制品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3.转基因棉花面临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环境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食品安全性[10]。而对于转基因棉花而言,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就是环境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可以分为4个问题[11][12]:

(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2)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花的基因向附近野生近缘种的自发转移,

导致附近野生近缘种发生内在的基因变化,形成新的物种,以致整个生态环境发生结构性的变化[13];

(3)转基因棉花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在获得特定抗性基因后,会增强

转基因棉花的生存竞争性。若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可能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演变成农田杂草;

(4)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政策保障体系已经建立,今后还应加大为转基因棉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作用的力度,使中国转基因棉花研究与应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4.结语

截止到2016年7月,全世界人口达到了72亿6291万。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上升到92.02亿[14]。对于人类来说,到本世纪中叶供养百亿人口

是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而中国农业生产面临人口不断增长和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研究证明,转基因作物在增加作物生产力、减少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发

展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大力发展转基因农作物将是保障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转基因作物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的担忧也为转基因作物的应用与推广蒙上一层阴影。转基因作物发展是应该的,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要更好地兼用传统作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适当的转基因),以一种平衡、安全、可持续的方法取得作物生产率在全球15亿公顷耕地上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刘传亮,田瑞平,孔德培,李凤莲,商海红,陈秀军. 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14,21:4183-4197.

[2]互动百科《转基因棉花》

[3]百度百科《转基因技术》

[4]叶敬忠,李华.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J]. 农业技术经济,2014,01:11-21.

[5]王顺利,王轲,韩晓峰,晏月明.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52-58.

[6]刘晨曦,吴孔明. 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现状与发展策略[J]. 植物保护,2011,06:11-17+26.

[7]徐勇,刘金波,徐福海,林晓金,陈高华,周成亮.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与推广[J]. 种子世界,2006,08:4-5.

[8]李付广.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获得及其抗虫性与生理生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

[9]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全球转基因种植现状》

[10]范可. 全球化与转基因问题的政治想象[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04:61-68.

[11]郭三堆,王远,孙国清,金石桥,周焘,孟志刚,张锐. 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J]. 中国农业科学,2015,17:3372-3387.

[12]王俊杰,郭伟翔,杨涛,王兴智. 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影响的讨论[J]. 分子植物育

种,2003,04:443-456.

[13]樊龙江,周雪平,胡秉民,石春海,吴建国.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漂流风险[J]. 应用生态学

报,2001,04:630-632.

[14]世界人口网《2050年世界各国人口排名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