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名句100例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高考语文每年必考古诗词或者名句默写,这些题虽然没难度,但是如果遗忘了,就得不到这些分数。

店铺考试网小编汇总了高中语文三年常考古诗词及名句给大家,大家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复习一下。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古诗词情景默写是每年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因此各位备战高考的同学,也应该尽早把这些必背的古诗词和相应的情景默写模式记熟。

以下是准备的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欢迎借鉴参考。

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劝学情景默写重点句第1页共8页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唐诗鉴赏100例(含答案)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唐诗鉴赏100例(含答案)
12.杜甫《曲江对酒》
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14钱珝《未展芭蕉》
15.刘眘虚《阙题》
16.李商隐《霜月》
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8.薛逢《长安夜雨》
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
20.雍陶《天津桥春望》
21.薛涛《送友人》
22.柳中庸《听筝》
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24.杜荀鹤《自叙》
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6.郑谷《题杭州樟亭》
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8.李商隐《风雨》
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30.张蠙(pín)《登单于台》
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32.刘方平《梅花落》
33.陆龟蒙《吴宫怀古》
34.许浑《旅夜怀远客》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
2.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高考语文常考经典名句集锦

高考语文常考经典名句集锦

高考语文常考经典名句集锦高考语文常考经典名句集锦导语:《名句经典》从经典文本中,精选两千余条名句范例,供读者鉴赏和引用。

这些名句对于提升读者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水平,将会发挥启迪与引导的.作用。

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常考经典名句,欢迎阅读!高考语文常考经典名句一:文化经典名句史传篇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2.《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3.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4.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5.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国语周语上》)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下》)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自策楚策》)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战国策赵策》)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3.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1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国志吴书》)17.《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后汉书》)19.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20.机不行失,时不再来。

(《新五代史晋书》)2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2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23.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快速检测100题+课件3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快速检测100题+课件33张


”两句
运用借代和比喻描绘了这种苦难。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 8.陆游《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 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而辛弃
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同样意思的两句则是“
”,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都以水中蛟龙舞蹈
● 舞幽壑之潜蛟 老鱼跳波瘦蛟舞
● 34.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例
如《春江花月夜》中“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
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3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

成了城郭残破、人烟稀少的悲惨境况。
”两句,写花朵虽美却无人欣赏,侧重写出了战乱造
●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 3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

受而致败的不同结果中总结出来的。
”的道理,是作者从唐庄宗先劳苦以成功、后享
●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 33.苏轼《赤壁赋》中“ 来侧面描写音乐的高妙。
● 29.酒在古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杜甫《登高》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酒的句子
分别是“
”和“
”。
●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 30.《列子》中记述了鸥鸟与人嬉戏的故事,后人常借鸥鸟表达隐逸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 鲜,如:“ , 。”
●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

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

语文丨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想拿高分就收藏,学霸早已倒背如流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6.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10.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0.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2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动的姿态。

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羞怯的情态,她调弦校音,信手弹来。

2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3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34.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3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3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37.《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38.《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39.《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明诗鉴赏100例(含答案)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明诗鉴赏100例(含答案)

2015古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目录1.高启《梅花》2.王守仁《龙潭夜坐》3.谢榛《秋日怀弟》4.扬基《春草》5.高启《黄氏延绿轩》6.薛慧《泛舟》7.李梦阳《秋望》8.刘羽《一鹭图》9.杨一清《山丹①题壁》10.屈大均《摄山秋夕》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①》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13.于谦《上太行》14.李攀龙《平凉》15.孙承宗《二月闻雁》16.吴承恩《舟行》17.谢榛《苦雨后感怀》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19.袁中道《夜泉》20.沈周《栀子花诗》21.徐祯卿《济上作》22.张弼《渡江》23.高启《春暮西园》24.李攀龙《出郭》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7.袁中道《朝耕》28.贝琼《经故内》29.徐渭《题墨葡萄诗》30.粱辰鱼《屈原墓》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32.扬基《闻邻船吹笛》33.于谦《咏煤炭》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35.王世贞《登太白楼》36.吴嘉纪《落叶》37.刘基《过南旺守闸》38.徐贲《写意》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41.陶安《泊江州》42.黄峨《又寄升庵》43.李东阳《九日渡江》44.高翥《秋日》45.戴珙《盟台夕照》46.茅坤《夜泊钱塘》47.孙承宗《渔家》48.袁凯《江上早行》49.高启《孤雁》50.王灿《客中》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52.【明】杨基《天平山中》【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53.王稚登《新春感事》54.徐祯卿《偶见》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56.何景明《竹枝词》57.徐渭《龛山凯歌》58.金銮《柳堤》59.高启《卖花词》60.顾文昱《白雁》61.戚继光《马上作》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竹枝词·其二》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64.丘浚《五指山》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66.王阳明《寻春》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68.唐寅《画鸡》69.高启《晚次西陵馆》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71.杨基《梦游西湖》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73.高启《寻胡隐君》74.孟洋《烟》75.韩洽《闻雁》76.何景明《雨夜》77.戚继光《登舍身台》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79.谢榛《秋兴》杜甫《秋兴(其三)》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81.夏完淳《别云间》82.谢榛《渡黄河》83.袁凯《白燕》84.王世贞《宿香山寺》86.康海《冬》87.李昌祺《归自南阳》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89.孙承宗《二月闻雁》90.邵亨贞《贞溪初夏》91.夏完淳《即事(其二)》92.夏完淳《即事》93. 马中锡《晚渡咸阳》94.谢榛《怨歌行》95.高启《秋望》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97.【明】高启《咏蔺相如》【宋】范成大《蔺相如墓》98. 吴宪章《访客舟中》杜甫《客至》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100.杜庠《赤壁》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

高考语文必背名句归纳

高考语文必背名句归纳

高考语文必背名句归纳1、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答案(1)舍生而取义者也(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3)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采之欲遗谁长路漫浩浩(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3)宋朝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他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1.《劝学》中“”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3.荀子的《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晒干也无法挺直的原因是“”;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锲而不舍,就会“”其中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5.《荀子•劝学》指出,螃蟹虽然有锋利而坚硬的“跪”和“螯”,却“”,这是因为“”,用“”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

6.《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一句,描写鹏背之广;“”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7.《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

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

”8.《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

9.庄子《逍遥游》中,用“”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鵁认为“”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权。

10.庄子《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的疑问,再写斥安鸟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的疑问。

1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和“”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1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免于步行,但还没有达到逍遥游,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才算逍遥游。

13.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的糊涂做法。

14.《师说》中韩愈提出了他心目中老师的作用是“”,而那些童子的老师,是“”,这并不是韩愈所推崇的老师。

近三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常考篇目

近三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常考篇目

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高考语文试卷名句摘抄

高考语文试卷名句摘抄

一、古代诗词篇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二、古代散文篇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三、现代文学作品篇1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1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13. 红尘中,多少恩怨情仇,化作一笑泯恩仇。

(金庸《笑傲江湖》)14. 爱情不是一场游戏,但也不是一场战争。

(张爱玲《倾城之恋》)15. 生命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过客。

(余华《活着》)四、名言警句篇16.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增广贤文》)1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18. 欲望越小,幸福越多。

(林清玄)19.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

(爱因斯坦)20. 坚持就是胜利。

(牛顿)这些名句摘抄,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穿越时空,传承千年。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让我们共同品味这些经典名句,感受它们带来的美好与力量。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及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及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

”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例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例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例高考语文名句默写常常困扰住不少的同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的记忆以及练习。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答案及解析: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荀子在《劝学》的结尾处感叹道,蚯蚓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紧接着从反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1).(1)角声满天秋色里(2).塞上燕脂凝夜紫(3).(2)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四弦一声如裂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者,所以德行、言语、形表也。

2)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出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其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答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论语》中XXX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做事情不能心浮气躁,要有耐心和恒心。

答案】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1)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

”2)唐代诗人XXX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天上人间。

海上明月共潮生。

11.在《阿房宫赋》中,XXX揭露秦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表达。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描写XXX的儿子XXX带兵出征及其结果,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

12.在《阿房宫赋》中,XXX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在《离骚》中,用“芳与泽其杂糅兮(XXX),日出而XXX开,云归而岩穴暝”表达。

在《醉翁亭记》中,XXX用对偶句“窈窕之章,妙曼其妙”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13.在《钱塘湖春行》中,XXX描绘了早莺和XXX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赤壁赋》中,XXX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在XXX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及答案
(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3)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

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羁鸟恋旧林②. 池鱼思故渊③. 其意气之
盛④. 可谓壮哉⑤. 无边落木萧萧下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羁”“渊”“盛”“萧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其四〉》)(1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风栖梧》)(1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2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理解默写型20例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

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

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3)《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8)《过秦论》的论点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0)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1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7)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

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8)下面是(扬州慢)中的词句,语出杜牧哪些诗句,请依次写出。

①过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

②纵豆蔻词工: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二十四桥仍在:二十四桥明月夜。

(19)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①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千里澄江似练。

②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③李煜《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写出《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下列诗句的词句。

①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叹门外楼头。

②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千里澄江似练。

③玉树后庭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情景预设型40例所谓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品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

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设计的“情景”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

(1)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吟》中曾有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的诗句,杜甫也有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句。

(8)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浩叹。

(曹植诗)(9)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0)《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1)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2)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6)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9)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0)“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_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2)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3)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4)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6)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7)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夏日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禾苗秀美,忽见翠峰之上,蓝天之下,彩虹横贯,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4)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的正确。

(5)《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