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翻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进家就要孝顺父母, 出门就要敬重长上,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 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 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11、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选读
第七课
好人不好学,其蔽也愚
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 刘永芳 2012年11月30日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 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 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 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 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 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 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 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 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 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 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 (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 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 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 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
6、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 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 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 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 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 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 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说了 学习《诗》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 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 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 “无”。
【译文】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 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 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 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
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 人。”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
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 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 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 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 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 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 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 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1)陈亢: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 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从夫子那里得 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没有啊。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 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说:‘你学《诗》了 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诗》就不会 说话(指话说得不漂亮、没有依循)。’我退回便学《诗》。 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 夫子说:‘你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 ‘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我退回便 学《礼》。就听说过这两件事。”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 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 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 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 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 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10、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 (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 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 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 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 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 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 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 广泛的意思。 (6)仁: 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 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 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 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注释】(1)居:坐。(2)愚:愚蠢。(3)荡:放浪而没有 准则。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 尖刻。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 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 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 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 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 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 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11、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选读
第七课
好人不好学,其蔽也愚
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 刘永芳 2012年11月30日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 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 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 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 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 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 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 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 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 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 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 (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 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 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 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
6、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 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 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 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 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 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 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说了 学习《诗》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 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 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 “无”。
【译文】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 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 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 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
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 人。”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
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 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 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 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 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 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 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 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1)陈亢: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 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从夫子那里得 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没有啊。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 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说:‘你学《诗》了 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诗》就不会 说话(指话说得不漂亮、没有依循)。’我退回便学《诗》。 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 夫子说:‘你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 ‘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我退回便 学《礼》。就听说过这两件事。”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 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 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 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 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 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10、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 (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 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 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 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 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 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 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 广泛的意思。 (6)仁: 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 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 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 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注释】(1)居:坐。(2)愚:愚蠢。(3)荡:放浪而没有 准则。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 尖刻。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 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 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 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 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 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 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