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散步》人教新课标版 (44)
散步优秀说课稿_语文《散步》优秀说课稿
散步优秀说课稿_语文《散步》优秀说课稿
《散步》是莫怀戚写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散步优秀的说课稿,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散步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一个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我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①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②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分别为:
重点:
①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②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难点:
③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教学关键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赏析
《散步》赏析
引言:在新形势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烦恼和困惑,迫切需要生命教育予以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以形成健康的心灵。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挖掘现有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涵,激活原本就蕴藏在学科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内容,以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散步》是中学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一曲生命的颂歌。
——《散步》赏析
余红林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自然的美景,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一个三代同堂的四口之家漫步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该是一幅多么令人陶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啊!莫怀戚的《散步》就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部精美的画卷。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其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令人叹服。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浑然一体,看似情醉人,其实,不知不觉中,人已为作者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所深深的感动。它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生命的美。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在对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一、认识生命
第一处描写的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这里文章表露的是春的气息,但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放歌。
第二处描写的是:“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句天真稚嫩的话语,不仅表现了小家伙的聪颖、机灵,更表达了他在懵懵懂懂之中对生命的直观认识。读来让人惊羡生命之美好,体会生命之传承,其代代相因,而生生不息。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千古传颂的关于母爱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现在还能记起来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好,同学对以前的只是掌握得都比较扎实。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关于亲情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
2、课文朗读:全班分为两大组,男生一组,读奇数段。女生一组,读偶数段,一定要带敢情地朗读。简要评价后四人小组讨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哪些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有如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
(提示: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为走哪条路,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最后我选择走大路,而此时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
在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说说你的理由。
3、课文赏析
过度: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欣赏,因为他们都有着令人倍感温馨的性格,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下本文的人物形象:
分析“我”的形象,妻子,母亲和儿子的性情又是怎么样的?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相关依据。
慈爱的母亲孝顺的我贤良的妻子懂事的儿子
(分析人物形象时重点抓住文章的高潮段,即产生的分歧去把握)
4、品味语言
201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6课《散步》说课稿语文
伴着美景散步,带着美德上路
——《散步》说课
一、情理结合说教材
《散步》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通过四篇不同国度、不同时段人们对亲情的理解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继而感受到亲情之类的情感内涵。《散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首先,它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资源。本文不仅篇幅短小,语言精美,而且内容贴近生活,人物形象鲜活,很适合拿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资源。作者莫怀戚运用小说笔法,在叙述“散步”这件简单的生活小事时,通过运用截选、嫁接与改造等方法,使事件富有了曲折性和镜头感,引人入胜。同时,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还善于采用对称句、大词小用等方法来丰富文章内容。这些技巧都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跟课文学写作”的资源。
第三,它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资源。这篇文章选取的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特别是当下,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往往忽略的年迈父母。这篇课文可以作为真切、鲜活的情感教育范例,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反思自我,接受伦理和情感的教育。
二、以生为本说策略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一是学习朗读技巧,把握全文感情基调;二是畅谈朗读感受,理解课文深层意蕴;三是运用朗读方法,品味本文优美语言;四是设计活动方案,增加家庭幸福指数。
为了更好地解决理解课文深层意蕴和品味语言这两个重难点,我用“朗读法”贯穿整堂课的教学,用“散步”这一事件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和深层情感的挖掘。具体策略如下:一是试读课文,找出要素概事件;二是美读课文,畅谈感受最深处;三是品读课文,体会散文语言美;四是走进生活,设计家庭日活动。
散步 说课稿
《散步》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散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编者将目光转向家庭与亲情,已引起我们对亲情的共鸣!《散步》表现的是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长辈,体味人间亲情,树立一种责任意识。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
二、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从莫怀戚《散步》看教学“生成”的文本解读
下面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为例子,来谈谈解决过 教师 预设”后的第二堂的 生成”式课的解读方法。
一、发挥பைடு நூலகம்读者主体”作用来学习语文,最该重视把 生成”的问题放回到 文本” 中去解决,体现 文本主体”理念。
学习《散步》第1课时,笔者引领学生研究了 双向环流的浓浓亲情、几处景 物描写及作用、末段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即相当于中心思想)”三大块内容。为了 搞研究文本的试验,在第2课时,笔者就让学生再读课文后自由发问 生成”的疑惑,来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来积累文本研读的经验。 生1提问,首段中散步的 四口人一一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小间隔用的做啥是逗号却不是顿号”生2说,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的熬”改用 活”似乎更好些;生3说,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冒着水泡”会让人感到冷而少生机,与文意有矛盾对这些由学生
的确,既然要实施 新课标”那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目标,就得让文 本解读具有 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因为,惟其学生投入了,才是 他们感兴趣的,也才能够真正提出他们学而有迷惑的所在。简言之,课堂上生成 性”具备了,其它的几个特性就有了,课就能够上得 活”了。即,我们要重视学生在语 文课上的随堂问题的 生成”就不能只是为让课堂有些热闹才组织活动,也不能像 赶集似的、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样的搞 迁移”倒是有必要重视对 课堂教学 原文本”的研深和学透。或者说,着重解决了对教学文本所生成的问题,照样能够提 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紧扣住文本的教学,是借助 文本深层理解”这个重要抓手学习语 文的又一法宝。
《散步》的优秀教案
《散步》的优秀教案
《散步》的优秀教案1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下面是关于散步优秀教案设计的内容,欢迎借鉴!
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__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__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多媒体,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图片和歌词。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2(分钟)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如果学生发现课文朗读与课文不完全相同,可以作思考题,留给学生。)勾画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
2、自由阅读全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轻声品读,也可以默读。把文中表现出浓浓亲情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组互助,交流感悟。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有哪些细节、词语、句子。这些地方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这份深情。
4、全班交流、亲情共赏。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于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篇一设计思想: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
(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
(2)ppt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人教版(2024)-散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散步》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情感的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文章的情节结构,理解人物关系和情感冲突,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亲情之美、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悟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亲情的温暖。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细节描写的作用。
2.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中年人的责任担当。
三、教学设想
以朗读感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结合多媒体资源,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
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3.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与亲情、家庭相关的音乐和图片。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与导入新课(5分钟)
1.介绍作者莫怀戚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他的作品贴近生活,注重细节描写,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受到读者喜爱。《散步》是一篇体现亲情和家庭责任的散文。
2.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引出课题《散步》。
《散步》教案设计
《散步》教案设计
创新教学设计构想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表现家庭成员间真挚感情的散文,品读出它的深层含义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授课方式,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迅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主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平等地对话,进入散文的意境,领略散文的美。
教学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品读课文,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结合,并确立本节课的整合点,利用视频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利用图片,培养学生感悟景物美。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课前,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动画《家》。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但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同学们,你们观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才有了我们幸福的家,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即使产生了分歧,其解决也体现了温馨、和谐。
语文:第23课《散步》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住我家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嫩芽 nèn 拆散 chāi 霎时 shà 熬过 áo
分歧 qí
委屈
n 水波粼粼 lí 各得其所
1.散步人有哪些? 2.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3.结果如何?
我
听从
听从
听从
母亲 妻子 儿子
大路
分歧
小路
1.由此可见,文章的主题是要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如果你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 奶奶想看戏曲,爸爸想看足球,妈妈想 看健身操,你想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 你手中,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 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 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 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 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 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 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 等值。 ---毕淑敏《孝心无 价》
教师心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 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 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 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 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 充满爱!
老师的阅读建议
建议大源自文库这样来品味语言
以“字、词、句、段对人物 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 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 评点。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 的地点、人物。 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 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3.“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 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4.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很庄重 ,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情。
第6课《散步》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散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散步》。
相传,孔鲤跑到父亲孔子的坟前说:“你子不如我子。”然后又在儿子孔汲面前说:“你父不如我父。”可见作为中间一代人孔鲤的沉重感与责任感。这与《散步》中的“我”不无相似之处。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字里行间流淌着沉淀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挚爱亲情,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以下,我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和说教学小结以及说作业的七个板块给大家说课。
一、说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遁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还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根据以上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动情朗读,探究内涵,体情悟道。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自读课文,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生活之美”。学习本文要进一步落实单元要求,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同时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课件
(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难点突破
1、生活中亲情的体现,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 如春雨般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命。 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的故事(某个细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谈。 2、假如有这样的分歧也同样出现在你的家里,想一想,你该怎么办? 吃完晚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想看戏剧,父亲想看新闻, 母亲想看连续剧,而你想看动画片,此时,如果遥控器掌握在你的手中,而全家人都听 你的。
小结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 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Hale Waihona Puke Baidu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 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 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委屈: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这里是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水波粼粼:
形容水波十分明净;
各得其所:
每一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合适的 安排;
相信并佩服。
信服:
熬:
忍受,艰苦支持。文中指母亲
又挺过了一个冬天。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 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 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寓 言等。
给划线的汉字注音。
分歧( fēn q)í 信服( xìn f)ú 拆散(chāi s)àn 霎( shà)时 水波粼粼( lín) 嫩( nè)n 芽 熬( áo)过 酷冬(ku)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散步》课标分析 新人教版
《散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的学生阅读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心灵感悟和个性解读,对作品中感人的意境和形象,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本文要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要求,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基于以上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1、知识和技巧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为: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因而,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如学生范读,自由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教学方法。为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明晰的学习模式,展示导学的索引问题,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时给予友情提示(朗读、品味方法的指导),体现人文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 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 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 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 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 路。”
1.这个家庭中有哪几个人物?分 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 样的家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孝顺爱幼)
母亲 听从 我 听从 儿子
(慈祥和蔼)
(聪明乖巧)
妻子(温柔贤惠)
大路
分歧
这南方初春 的田野,大块小 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 嫩芽也密了;田 里的冬水也咕咕 地起着水泡。这 一切都使人想着 一样东西——生 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①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反复朗读文章,理解大意,在笔记本上做好词语解释,扫清文字障碍。②查找有关写作背景资料,以便对课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师:①准备播放的音乐和教学课件。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想:
文章可研讨的方面很多,比如语言,写景,情节等,但一节课时间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这节课中重点讨论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讨论过程中立足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朗读也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所以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朗读。也即是在朗读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预习
试朗读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初读课文后,找出文中生字词、注音、释义,并学会运用。
散步(sàn) 熬 (áo) 咕咕(gū) 分岐(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lín) 蹒跚(pán shān) 讷讷(nè) 履 (lǚ )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委曲:①(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②〈书〉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2、莫怀戚简介
重庆作家。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1992年6月),小说记录了一个自称大律师的奇人(本是中学教师)依靠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机智,将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会问题层层剥开,如汽车司机戏耍路人、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奸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学术理论,包括哲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学、刑侦学、法医学、社会学、遗传学、伦理学、佛学等等,可见作者之博闻强志。作品描写入情入理,且颇富人情味,可读性很强,在当代推理小说中可谓上品。
主要作品:作品目录:《透支时代》《陪都旧事》。
3、再读课文后,写出自己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
4、三读后,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备课堂上交流。
二、导入新课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课题)
老师已经布置大家作了很详细的课前预习,扫清了文字障碍,查阅了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也让大家朗读了课文,相信你们对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就先让三个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下文章。
刚才我们听了几个同学的朗读,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散步》这篇散文,通过祖孙三代人散步的过程,表现出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初春散步,温馨,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所以下面老师将配上动情的音乐给大家再次朗诵这篇散文,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散步》。
《散步》一文的线条比较明晰:(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选择大路小
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
和妻子分
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分六个层次指导朗读。
(1)缘由。(第1~3自然段)
①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
讨论并归纳:为了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
②提问:怎么朗读第l~3自然段?
讨论并归纳:应读得轻柔一些,用陈述语气。读出“我”对母亲的孝心。
③提问:试读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顿,使朗读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讨论并归纳: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内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则又听/她的话一样。
(2)过渡。(第4自然段)
①提问:这段写什么来过渡?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来过渡。
②提问:怎样描写?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用拟人手法,写出新绿的形态和色彩,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
③提问:怎样会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讨论并归纳:写出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正是因为感受到同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是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
④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应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
(3)人题(第5段)
①提问:课文写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
②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前一句用平缓的陈述语气,儿子的话应读得天真、高昂,如有新发现。
(4)波澜(第6段)
①提问: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
讨论并归纳: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提问:怎样解决这一矛盾?表现“我”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③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