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3499e90066f5335b8121b7.png)
第一单元《声音》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鸣声、滚石声、落叶声……2.声音的特征:时高时低、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
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
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
比如:①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②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1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
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从外到内,依次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结构。
12.耳朵的结构:耳郭:收集空气中传来的声波;外耳道:将收集的声波传入内耳;鼓膜:声波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耳蜗:把声波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声音与环境知识点
![声音与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4732483b3567ec102d8a27.png)
第二章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正在振动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特点乐音三要素: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总结:我们知道声音产生有两个条件:(1)要有物体。
(2)物体一定要正在振动。
注:世界上的声音各不相同是因为声音的产生是各不相同的,要么因为物体不同,要么因为振动的不同。
也就是说声音的不同,直接原因是由物体和振动决定的。
物体决定声音的音色,振动的快慢决定声音音调的高低,振动的强弱决定声音响度的大小。
3.(1)音调:声音的高低,对应物体振动的快慢(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即频率的高低。
(2)频率:声音每秒振动的次数。
(3)决定音调的因素:决定音调的因素就是决定声源振动快慢的因素。
1)弦的长短。
当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越短越高。
2)弦的粗细。
当弦的长短和松紧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低,越细越高。
3)弦的松紧。
当弦的长短和粗细相同时,弦越松音调越低,越紧越高。
弦乐器是弦的振动产生声音的,管乐器是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的。
打击乐器是谁被打谁产生声音的。
4.听不见的声音(1)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4)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2)超声波的利用:①声呐②B超仪③超声波探测仪④医超声波粉碎肾结石。
(3)次声的应用:①确定火箭发射和着落地点的位置;②判断核爆炸的时间、地点、强度和爆炸方式;③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43399c89eb172ded63b7c0.png)
声音与环境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①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②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②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3、响度:人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①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距生源越近响度越大。
②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超声波的应用:测距、测速、成像、探伤、除垢、粉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声音与环境PPT课件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声音与环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763d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1.png)
检测预习 交流展示
影响弦乐器的音调是哪些因素? • 讨论控制变量在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 举例交流各种弦乐器和各种管乐器及它们发声的主体。
四、怎样调节玄乐器的音调?
1、提出问题:弦乐器能够演奏出各种优美的音乐, 那么是怎样调节玄乐器的音调? 2、猜想:
①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 ②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③可能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3、设计实验: ①保证长短、松紧相同改变粗细; ②保证粗细、松紧相同,改变长短; ③保证粗细长短相同,改变松紧程度。
4、进行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分析论证:
实验序号 1
粗细㎜2 长短(m) 松紧
0.5
0.6
紧
0.8
0.6
紧
2
0.8
0.6
松
0.8
0.4
松
3
0.5
0.4
松
0.5
0.4
紧
音调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6、得出结论:
①长短、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细,音调越高; ②粗细、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短,音调越高; ③粗细、长短相同时,弦线越紧,音调越高。
如果声源每秒振动30次,则它的频率为30Hz 如果声源每分钟振动300次,则它的频率为5Hz
3、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声源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 率越大,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音调高表现为声音尖细;如蚊子的叫声 (2)音调低表现为声音低沉。如牛的叫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无关; (4)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性质 等多种因素有关。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 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 500——600HZ。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56c55b2b160b4e767fcf25.png)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3、声音的接听过程:(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高低..——音调。
①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
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
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
(3)声音的品质..——音色。
建筑声环境基本知识
![建筑声环境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27fec2ad51f01dc281f158.png)
6.6.7
1 电梯机房墙面及顶棚应做吸声处理,门窗应选用隔声门窗,地面应 做隔声处理;
2 电梯井道与安静房间之间的隔墙做隔声处理; 3 电梯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
表4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 50378-2014)涉及室内声环境条文
一、声波描述
(一)声波 弹性介质(空气、固体)中,声源振动引起质点 间压力变化,密集(正压)稀疏(负压)交替变化传播, 形成波动。——疏密波——纵波
C类—U类:如午睡时邻居优美歌声、午夜音乐。
1、如何保证C 类的声音听清听好——音质设计、隔声隔振
2、降低U 类声音对正常工作、生活的干扰——噪声控制
(一)厅堂音质设计
有音质要求——音乐厅、剧院、礼堂、多功能厅
好:音质丰满、浑厚、有感染力、为演出和集会 创造良好效果。 不好:嘈杂、声音或干瘪或浑浊,听不清、听不 好、听不见。
乐队排练厅
录播音室
(三)环境噪声控制——声环境及降噪设计 噪声允许标准、规划及建筑设计阶段如何避 免噪声问题。 1)居住区——噪声干扰问题。 2)临街住宅楼、教学楼、高速公路、高架桥交通噪 声问题。 3)公共场所声环境问题。
4)机场噪声扰民问题。
公路隔声屏障
地铁隔声屏障
轨道交通隔声屏障
餐厅
热泵噪声治理
第3篇 声环境设计
第1章 声环境设计基本知识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室内声学原理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建筑隔声 研究 内容 基础 知识
第5章 室内音质设计
第6章 声环境及降噪设计
第1章 声环境设计基本知识
1.1 声音的基本性质 1.2 声音的计量 1.3 人耳的主观听觉特性
声学知识点
![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37791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2.在空气中,声源的振动引起空气质点间压力的变化,密集(正压)稀疏(负压)交替变化传播开去,形成波动即声波。
3.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指向性越强,则
直达声声能越集中于声源轴线附近。
声线垂直于波阵面
4.波长是声波在每次完全振动周期所传播的距离;单
声衍射:高速公路上设置声屏障;音乐厅加反射板使声音反射更饱满。
位为米。
波长、频率、声速的关系:λ=c/f
5.频带是两个频率限值之间的连续频率,频带宽度是频率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
6.倍频带的上限频率fu与下限频率fL之间是2:1,中心频率fc。公式fu=
7.建筑声环境常用的8个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是63Hz,125Hz,250,500,1000,2000,4000和8kHz;250以下倍频带为低频,500到1000是中频,2kHz以上为高频。
14.在一般的建筑声环境条件下,忽略空气特性阻抗(poc)的影响,认为声强级和声压级的数值近似相等。Li=Lp
15.某点的声强与该点与该点声压的平方成正比,即I=p2/poc
16.声压每增加1倍,声压级增加6dB,声压每乘以10,声压级增加20dB
17.组合的声级:10dB+10dB=13dB,0dB+0dB=3dB,0dB+10dB=10dB
21.自由声场指在没有反射的空间
22.线声源是由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许多点声源构成。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减少3dB。反比律:I=W/2πr,
Lp=Lw-8-10lgr
23.声反射指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密度的变化就会有声波的反射
24.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声衍射;隔墙有耳是声透射;空谷回音是声反射。
八年级上册声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声现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4938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7.png)
八年级上册声现象知识点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感官体验之一。
在物理学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物体振动并传播的媒介来传递。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八年级上册学生需要了解的声现象相关的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这种振动会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从而在介质中传播出去。
实际上,声音本身并不会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没有介质来传递振动。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来传播。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沿着某种介质的传播,其速度与介质的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气体中快得多,因为固体的分子之间比气体更紧密。
3.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许多不同的特性,其中一些包括音调、音量、共鸣和回声。
音调是指音高,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它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大。
声音通过共鸣体时会发生共振,共振体吸收和放出声音的能量,并使声音更响亮。
回声是指声音撞击一个障碍物后反弹回来的现象,它可能会在大厅和其他闭合空间中出现。
4. 声谱分析声谱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声音的技术。
通过将声音信号与一组特定频率的波形进行比较,声谱分析可以确定声音中包含哪些特定频率的元素。
此技术在音乐行业、语言学研究和环境噪声监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5. 人耳的结构人类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共同构成了声音进入身体的通道。
中耳包括三块小骨头: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传递声波并将它们转换成更大的振幅。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它们对声音进行信号处理并将其传递到大脑中。
6. 听觉损伤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的环境中,人类的听力可能会受到损伤。
听觉损伤通常是由于细胞损伤或神经系统受损而引起的。
预防听觉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尽量减少在高噪声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并使用耳塞或其他听力保护设备。
总结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递振动。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来传播。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d7c9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c.png)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声学知识点总结终极版
![声学知识点总结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03224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6.png)
建筑声学复习要点第3.1章建筑声学基本知识一、声音的基本性质•声音:人耳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笑的起伏变化。
“弹性介质”:收到振动波干扰后,介质的质点即回到其原来的位置。
•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介质的密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o •声源:受外力作用而产生震动的物体。
声波是纵波。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传播的只是能量,空气质点并不传到远方。
•声源的指向性指声源辐射声音强度的空间分布。
频率越高、声源尺寸比辐射波长大得越多,声源的指向性越强。
•波阵面:声波同一时刻所到达的各点的包络面。
声线:表示声波的传播方向和途径。
•声波可分为球面波、平面波和柱面波。
.声音的频率越高,或声源尺寸比声波波长大得越多,声音的方向性越强。
•声源因其尺寸与波长之比可分为点、线和面声源点声源:发出振动的物体尺寸与声波波长相比小于1/4。
一发出球面波线声源:很多靠近的声源沿直线排列。
一发出柱面波面声源:很多距离很近的声源放置在一个平面上。
一发出平面波•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1反射(镜像反射和扩散反射)2衍射(声波绕过障蔽边缘进入声影区的现象)3干涉(相同频率、相位的两列波在叠加区域内引起的振动加强和削弱的现象)T小的材料就是隔声材料,a> 0.2的材料就是吸声材料。
二、声音的物理性质与计量1.声音的物理性质:•频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周期: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元音较低频,决定每个人的语音品质;辅音较高频,决定人们的语言清晰度。
•频谱:表示声音各组成频率的声压级分布。
一决定音色•基音:最低频率的声音,其频率称为基频。
一决定音色或音质(基音与谐音)谐音:除基音以外的声音,其频率成为谐频。
•谐频是基频的整数倍,乐声只含基频、谐频,是断续的线状谱;噪声频谱是连续的曲线。
・声音分纯音、复音和复合音•纯音:单一频率的声音。
•频带:两个频率极限值之间的连续频率。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知识点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f68f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6.png)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知识点
1. 噪声会损害听力啊!你想想,长时间处在嘈杂的工厂里,那耳朵能好受吗?就像一直有人在你耳边敲锣打鼓,时间长了听力肯定下降啦!
2. 噪声还会影响睡眠呀!晚上睡觉的时候,外面一直有车辆的喇叭声,你还能睡安稳吗?这就好比有只蚊子在你耳边嗡嗡叫,让人烦躁得很!
3. 对精神状态也有很大影响呢!在喧闹的环境里待久了,整个人都容易变得焦虑、烦躁,不就像心里有一团火在烧吗?比如在闹市中学习工作,效率肯定低得很。
4. 噪声会干扰交流哦!两个人在很吵的地方说话,得扯着嗓子喊才能听到,这多费劲啊!就如同在狂风中交谈一样困难。
5. 它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害呀!老是听着那些刺耳的噪声,心脏能舒服吗?就好像有只手在紧紧揪着你的心脏。
附近施工的噪音就让很多人心慌慌。
6. 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呢!孩子在吵闹的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好吗?这跟在混乱的环境中种花朵,能长得好吗一个道理呀。
7. 噪声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啊!在吵吵闹闹的办公室里,是不是很难集中精力做事呢?跟在游乐场里办公有啥区别呀!
8. 它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呢!那些因为噪声而受到惊吓的动物,多可怜呀!就好像它们的世界被打乱了一样。
结论:噪声的危害可真是不小,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采取措施控制噪声,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静舒适。
第五章建筑声环境ppt课件
![第五章建筑声环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5fd6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0.png)
W W1 W2
Wi
I I1 I2
Ii
Pz P12 P22
Pi 2
❖相应的相对值为:如声压级:
L = 3 dB
LPZ
10
lg
Pz 2 P02
10 lg(100.1LP1
100.1LP2
LPZ 10lg(n100.1LPi ) LPi 10lg n
)
声源声级叠加:非线性!
凸面
声扩散
声聚焦
5- 15
5.1 声音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5.1.3 声音的传播特性
1。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传播特性
声吸收
E0 Er E
E 由能量守恒定律:E0=Er+ E+ E
材料的吸声系数:
E0 Er E E
E0
E0
=f(入射角, 频率,材料吸声特性)
=1:全部吸收; <1:部分吸收
闻阈值
绝对量/单位
声压P/N/m2 声强I/W/m2 声功率W/W
闻阈值/刚能听
绝对量 相对值
2×10-5 0
10-12
0
10-12
0
痛阈值/耳疼痛 绝对量 相对值
20 120
1
120
1
120
5- 10
5.1 声音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5.1.2 声音的度量 2。声学量的表示及运算
声级的叠加
❖总声功率、总声强代数和(能量守恒)总声压级
非空气介质的传递,
声波
与空气流动方向无关。
声音的分类:表5-1/固液气、表5-2/点线面体
5- 2
5.1 声音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5.1.1 声音的基本特性
2。声波的频率特性
声音按频率高低分类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专题讲解2---声音与环境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专题讲解2---声音与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a749ca7700abb68a982fbd7.png)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专题讲解 专题 02 声音与环境☞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表明物体不在发声,而原来 发出的声音仍存在并继续传播。
发声就一定振动,但振动却不一定被人观察到。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例 1 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 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1 / 21(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等效法/控 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_____. 【答案】 (1)小球多次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转换法。
(3)听到的声音更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更大;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
【解析】 (1)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小球多次被音叉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该实验中小球的作用在于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以便易于观察,这种方法我们 叫做转换法。
(3)结合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当加大敲击时,音叉的振幅增大,发出的响度大,同时 小球被弹开的更远。
【点评】 (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经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化法:某些不易观察的现象需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
音叉的振动很微小, 不易观察,所以可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来表现,也可通过水花溅射效果体现,将物体的 微小振动放大。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0ffaa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0d.png)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元素,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归纳一下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比如,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击鼓时,鼓面在振动;弹吉他时,琴弦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因为声音还会在介质中传播一段时间。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例如,在铁轨一端敲击,在另一端能更早听到声音,这就说明声音在固体(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真空不能传声。
在太空中,由于是真空环境,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流,需要通过无线电来传递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音调高,就是因为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较高。
常见的乐器中,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改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音调;笛子、箫等管乐器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来改变音调。
2、响度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用力击鼓,鼓面的振幅增大,响度也就增大。
我们听远处传来的声音会觉得比较小,就是因为距离发声体远,响度变小了。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就是依靠音色来判断的。
四、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声呐: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探测海洋深度、鱼群位置等。
B 超: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身体内部的器官。
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和捕食。
2、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利用超声波的能量使污垢脱离物体表面。
超声波碎石: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体内的结石击碎。
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f416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9.png)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1. 噪声可真是个大麻烦呀!你想想,如果你正在家里安静地看书,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汽车喇叭声,这得多烦人呐!这会影响你的注意力和心情。
噪声就像个捣蛋鬼,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来捣乱。
比如在考场里,一点点噪声都可能让考生分神,影响发挥。
2. 噪声对身体也有害呢!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就好像一直被人用小锤子敲打着脑袋,能舒服吗?像那些在工厂里工作的人,整天面对机器的轰鸣声,听力很容易受损。
就好比你一直处在喧闹的集市里,时间久了,耳朵肯定受不了啊!3. 而且呀,噪声对睡眠的影响那可太大了!当你累了一天,想好好睡个觉休息一下,可外面却吵吵闹闹的,你还能睡得着吗?这不就跟你想睡觉却有人在你耳边不停地吵闹一样嘛,太让人生气啦!对于经常上夜班的人来说,白天想补觉都难。
4. 小朋友们可要注意啦,噪声会影响你们的成长发育呢!本来小朋友们在长身体的时候就需要安静的环境呀,要是周围太吵,就好像小树苗生长在狂风暴雨中一样,能茁壮成长吗?想想看,在学校旁边如果总是有很大的噪声,孩子们怎么能安心学习呢!5. 噪声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哟!一直听到噪声会让人变得烦躁、焦虑,就跟有只小虫子在心里乱爬一样。
比如说在一个嘈杂的办公室里工作,大家的心情能好吗?肯定容易发脾气呀!这可不利于人际交往呢。
6. 控制噪声其实也不难呀!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比如给机器装上隔音设备。
这就像给吵闹的人戴上口罩一样,让声音变小。
大家平时也要注意呀,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然就成了噪声制造者咯!7.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抵制噪声!遇到噪声污染,要勇敢地说“不”!别让噪声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吧!就像给自己的生活搭一个安静的小窝一样。
室内环境与设备试题课程主要知识点
![室内环境与设备试题课程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e4707877232f60ddcca1b2.png)
课程主要知识点第一篇室内声环境第一章室内声学原理一、填空题:1、声音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弹性介质中以波动形式传播的机械振动。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空气为22℃时,等于344m/s,在常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3、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
声源在1s内完成的全振动次数称为频率。
它决定了声音的主调,符号为f,单位是赫兹。
4、在声波传播途径上,两相邻同位相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5、在室内声学中感兴趣的声音频率通常从63~10000Hz,相应的波长为5.4~0.034m。
6、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声音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通量称为声强,符号是I。
7、声强(I)与离开声源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地衰减。
这称为几何衰减。
8、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媒质某点(体积元)由于受声波扰动后压强超过原先大气静压强的值,称为声压。
9、由于人耳对中高频声音较敏感,对低频声音较不敏感,为了得到比声压级能更好地与人耳响度判别密切相关的升级值,在声级计中加进了“频率计权网络”。
10、对声源方位的辨别,正常人可辨别1°~3°水平方位的变化.在水平方位角0°~60°范围内,人耳有良好的方位辨别力,超过60°就变差。
对竖直方位,可能要在声源变化达10°~15°以上时才能辨别。
11、响度是人对声音强弱的主管评价指标。
人耳对2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频率越低,灵敏度越差;而频率很高时,灵敏度也会变差。
12、音高又称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13、声源在自由空间传播时,人们听到的只有来自声源的直达声。
14、颤动回声——会引起声压分布不均,还会发生某些频率声音被增强,某些频率声音被减弱的现象,使声音产生失真,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加以避免。
二、名词解释:1、掩蔽效应——人耳在倾听一个声音的同时,如果存在另外一个声音,就会影响到人耳对所听声音的听闻效果。
声音新知识点总结
![声音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5e9d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8.png)
声音新知识点总结1. 噪音对健康的影响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失眠、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
因此,保持室内安静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是非常重要的。
2. 声音对情绪的影响声音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绪,高亢的音乐会让人兴奋,柔和的音乐会让人放松。
因此,人们可以利用声音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通过听音乐来放松心情,调节压力。
3. 耳蜗植入术耳蜗植入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内耳的方法,可以帮助失聪患者恢复部分听力。
通过这种技术,很多失聪患者得以再次听到声音,重拾和外界的交流。
4. 声音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分析声音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声音识别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5. 耳膜再生技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耳膜再生技术,通过干细胞或者生物材料,来重建受损的耳膜,从而帮助听力受损的患者恢复听力。
这一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治疗听力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6. 人声合成技术人声合成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合成人类声音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影视配音、智能语音助手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声合成技术的逼真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7. 环绕声技术环绕声技术是一种通过多个扬声器和音频处理器,使听者感觉声音来自不同方向的技术,可以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
这一技术在家庭影院、游戏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8. 声纹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个体语音生理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安防、金融等领域。
由于声音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声纹识别技术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9. 全息声技术全息声技术是一种通过三维声场还原真实声音场景的技术,可以带来更加真实的听觉体验。
这一技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声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声音的应用与研究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评师考试声部分知识点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和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评价。
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 max)。
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
声环境现状调查:Pe为有效声压,某时间段内的瞬时声压的;阻抗,单位为瑞利,即;f2为上限频率,关第:A声级一般用来评价噪声源,对特殊噪声源在测量A声级的同时还需要测量其频率特性,对突发噪声往往需要测量最大A声级L Amax及其持续时间,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和脉冲周期。
等效连续A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数学表达式为:式中 L eq——在T时间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dB(A);L 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T——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ECPN或W ECPNL,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仅用于评价航空噪声: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声压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获得噪声源数据的途径:类比测量法、引用已有数据。
对引用已有的数据要注意:①引用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经过专家鉴定并且是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②报告书应当指明被引用数据的来源。
测量量:①环境噪声测量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频发、偶发噪声,非稳态噪声测量量还应有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飞机噪声的测量量为等效感觉噪声级(L EPN),然后根据飞行架次计算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L)。
②声源的测量量为A声功率级(L AW),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 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 A(r)]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 P(r)];等效感觉噪声级(L EPN)。
测量时段:①应在声源正常运行工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时段测量;②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③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时次数。
其测量时段应具有代表性。
测量记录内容:①测量仪器型号、级别,仪器使用过程的校准情况;②各测量点的编号、测量时段和对应的声级数据(备注中需说明测时时的环境条件);③有关声源运行情况(如设备噪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运行工况、运转台数,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流量、车种、车速等)。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①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②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③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④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建筑布局、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
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主要包括:声源种类、数量、空间位置、噪声级、频率特性、发声持续时间和对敏感目标的作用时间段等。
在预测前需根据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空间分布形式对声源简化成三类声源:即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①确定评价标准;②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③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④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⑤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⑥为了使建设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评价工程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⑦提出针对该建设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噪声防治对策制订的原则:①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值制订,以满足厂界(或场界、边界)和厂界外敏感目标(或声环境功能区)的达标要求;②交通运输类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项目等)的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不同代表性时段的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订,以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及敏感目标功能要求。
其中,铁路建设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还应同时满足铁路边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③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原则。
《声环境质量标准》: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该标准。
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减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环境噪声监测测点选择条件: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的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采用一昼夜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作为评价量,用《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测量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
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工况。
测量位置: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位置;当厂界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 高度处,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以上,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
测量时段: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
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的等效声级。
测量结果修正: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大于10dB(A)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相差3dB(A)~10dB(A)时,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取整后,按下表进行修正;相差小于3dB(A)是地,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视情况按上2种方法执行,仍无法满足《铁路边吤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城市铁路边界噪声的评价,铁路边界是指距铁路外轨轨道中心线30m处。
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处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测量的结果不能如实地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1m处进行。
当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时,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测量方法、测量位置、测量时段、测量结果修正均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噪声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机动车辆:指汽车和摩托车。
(不包含电动车)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不是消除)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