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O 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4)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一章引论反对关系:® O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一一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逻辑学整理

逻辑学整理

重点:三段论、真值表、逻辑方阵、判断(选言)、概念的内涵外延、种类、关系、欧拉图,常见逻辑错误、划分、判断-推理
一、概念
二、定义
三、划分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真值表:
六、复合判断:
(一)假言判断:
(二)选言判断:
(三)联言判断:
(四)负判断:
七、演绎推理:
(一)直言三段论:
(二)关系推理:
(三)假言推理:
(四)选言推理:
(五)联言推理:
八、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九、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选择题)
同一律(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偷换论题、答非所问);矛盾律;(自相矛盾)
排中律;(两不可、模棱两可)P253
充足理由律
补充:
概念常犯的逻辑错误:
概念模糊、概念混淆、偷换概念、概念赘余
直言三段论错误:P127。

完整版逻辑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逻辑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逻辑学重点整理逻辑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什么是逻辑学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规律的学说。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答:定义是揭⽰概念内涵的逻辑⽅法。

6、什么是划分答:划分是把⼀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个⼩类,从⽽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法。

划分的三要素:母项、⼦项、划分的根据7、什么是直⾔命题答:直⾔命题是直接地⽆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三段论答:直⾔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命题联结起来,从⽽推出⼀个新的直⾔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律答:同⼀律是在同⼀思维过程中,每⼀思想必须保持⾃⾝同⼀。

10、什么是不⽭盾律答:不⽭盾律是在同⼀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假。

11、什么是排中律答:排中律是在同⼀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真。

12、什么是充⾜理由律答:充⾜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理由。

⼆、⽤图解法表⽰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 A船B轮船C货船答:这⼏个概念间的关系可⽤图表⽰为:2. A泰⼭B⼭东C中国D联合国答:可⽤图表⽰为:4.A现代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图表⽰为:5.A⽯拱桥B卢沟桥C拱形桥洞6.A⼩说家B戏剧家C诗⼈D⽂学家答:可以⽤图表⽰为:三、将具有下图所⽰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图中3. A词B褒义词C贬义词D合成词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货币是商品,但不是⼀般商品。

逻辑的知识点总结

逻辑的知识点总结

逻辑的知识点总结1.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命题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的新命题。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命题、逻辑联结词、真值表、命题公式、合取范式、析取范式、等值演算、蕴涵、等价、否定等。

命题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命题,而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命题逻辑通过逻辑联结词来构建不同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研究逻辑关系的性质和规律。

2.谬误谬误是指在思维和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谬误有许多种类,包括形式谬误、实质谬误、循环论证、无中生有、伪命题等。

形式谬误是指在逻辑结构上出现的错误,例如关于命题的逻辑联结词的使用不当等;实质谬误是指在命题的内容上出现的错误,例如事实上的错误陈述或不正确的推理。

循环论证是指在论证中使用了要证明的结论作为论证的前提;无中生有是指在论证中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不存在的前提或假设;伪命题是指在命题中使用了具有虚假性质的陈述。

谬误是逻辑思维中的常见问题,人们需要通过学习逻辑知识,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才能尽可能避免谬误的出现。

3. 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是逻辑推理的两种基本方法。

归纳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已知的个别事实或观察结果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

演绎是指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已知的一般原则或规律推断出具体的结论。

归纳和演绎是逻辑思维中的两种基本推理方式,它们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 范畴逻辑范畴逻辑是逻辑学的另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宇宙中各种对象之间的关系。

范畴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范畴、关系、运算、同一性、多义性、逆反、排中律等。

范畴逻辑通过对不同范畴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范畴对象的同一性、差异性、关联性等性质和规律。

5.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逻辑学的另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复合命题和量化命题的逻辑关系。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谓词、量词、量化范围、量化域、量词范围、存在量词、全称量词等。

谓词逻辑通过谓词和量词的运算,研究不同复合命题和量化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逻辑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逻辑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一、概念。

1.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例如,“商品”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商品”的外延包括超市里的食品、衣服、电器等各种用于交换的物品。

2. 概念的种类。

-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 单独概念: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如“北京”“鲁迅”。

- 普遍概念: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如“动物”“城市”。

-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 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森林”(森林是树木的集合体,不能说某一棵树是森林)。

- 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如“树”。

- 正概念和负概念。

-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正义”。

-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非正义”。

3. 概念间的关系。

-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

- 真包含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如“动物”真包含“哺乳动物”。

- 真包含于关系: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如“哺乳动物”真包含于“动物”。

-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如“学生”和“党员”。

- 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部分,如“植物”和“动物”。

全异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如“正义”和“非正义”,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行为的属性”的外延)和反对关系(如“黑色”和“白色”,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颜色”的外延)。

二、命题(判断)1. 命题的种类。

- 简单命题。

- 直言命题(性质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SAP):所有S都是P,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 全称否定命题(SEP):所有S都不是P,如“所有宗教都不是科学”。

- 特称肯定命题(SIP):有的S是P,如“有的学生是党员”。

- 特称否定命题(SOP):有的S不是P,如“有的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逻辑学的含义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词项逻辑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个)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逻辑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6、负命题及其推理第四章模态逻辑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第六章归纳逻辑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类比归纳推理3、穆勒“五法”第八章语用逻辑1、语境2、合作原则与准则3、隐涵与语用推理第十章论辩逻辑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2、论证的种类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第十一章基本规律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逻辑学题型分析一、填空题1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反对关系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同一关系D.全异关系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

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不正确。

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

《逻辑学》考试要点知识整理

《逻辑学》考试要点知识整理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类型内涵:指反映在概念里面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外延:反映在概念里面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的总和。

所有的集合概念都是单独概念。

概念外延间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反变关系只存在于属种关系概念之间。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下定义的方法:种差加属定义种类:性质,发生,关系,功用定义定义规则:定义必须相应相称。

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词语,不能用比喻。

定义一般不应采用否定形式。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由划分的母项,子项和标准组成。

划分的规则: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每次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

划分后各子项的外延不能相容。

划分必须按照属种概念的层次进行。

(否则就犯了越级划分)性质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叫直言判断。

任何直言判断都有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

全称肯定判断A 所有S是P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 E 所有S不是P 主谓项都周延特称肯定判断I 有S是P 主谓项都不周延特称否定判断O 有S不是P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真假关系:A与E 的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反对关系。

A与O E与I 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矛盾关系。

A与I ,E与O可以同真可以同假,从属关系,差等关系。

I与O不能同假可以同真,下反对关系。

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性:是指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外延的数量的断定情况。

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关系判断的逻辑性质的关系: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传递性关系同。

模态判断是断定对象情况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

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复合判断:联言判断:断定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a b(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逻辑学复习要点

逻辑学复习要点

一、“逻辑”与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在这里的“逻辑”就是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人们要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2、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逻辑规则(四条规则)(1)被定义项的外延与定义项的外延应完全相等,具有全同关系,不能定义过宽或过窄,否则会犯过宽过窄错误。

在定义中,定义项是揭示被定义项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因此,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应是相同的,即外延具有全同关系。

例如: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全同关系)。

具有全同关系定义是正确的。

又例如:A今天参加学习班的同志是省体育局所有科级干部(定义过宽)。

准确来说应该说省体育局第二期学习班的科级干部或者省体育局部分科级干部。

B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上级领导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定义过窄),因为行贿还可以是同级、下级工作人员。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在一个定义中,定义项是明确被定义项的。

如果一个定义的定义项还需要用被定义项来说明,那么定义项本身是不明确的,它就不能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例如:A狗是狗的一种;B补偿贸易即是补偿性的贸易。

以上两种均是同语反复。

C形而上学是与辨证法对立的方法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方法论,这种称为循环定义,等于没定义。

逻辑基础必学知识点

逻辑基础必学知识点

逻辑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逻辑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分支,研究命题之间的真
值关系。

命题逻辑通过逻辑运算,如合取、析取、否定等,来分析命
题的逻辑关系。

2. 范式:在命题逻辑中,范式是用逻辑运算符号连接的命题,具有特
定的形式。

常见的范式有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分别用于表示多个命
题的合取和析取关系。

3. 推理:推理是逻辑的核心概念,指从一些已知命题出发,通过逻辑
推演得出新的命题。

常见的推理形式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4.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逻辑中命题的真值情况的一种工具。

真值表列出了所有可能的命题取值组合,并给出了每种组合下命题的
真值。

5. 逻辑等价与蕴含:逻辑等价表示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表,可以
互相替换。

逻辑蕴含表示一个命题的真值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推导出另
一个命题的真值。

6. 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指的是命题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充
分条件、充要条件、矛盾关系、互斥关系等。

7. 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的真值。

常见
的证明方法有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等。

8. 谬误:谬误是逻辑错误的推理,导致结论不正确。

常见的谬误有偷换概念、非此即彼、伪命题等。

这些是逻辑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正确推理和分析问题。

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释义二逻辑学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关于思维及其形式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古典形式自然语言分支辩证逻辑——现在形式符号语言三研究对象:抽象思维形式,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1.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人脑的作用有目的的对认识对象进行概括。

形象思维可感觉分类灵感思维借助于外物偶然概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论思维判断推理特点①概括性②间接性2.思维形式内容不同的命题与推理具有相同结构逻辑变项①概念变项②命题变项即可用自然语言,又可用符号语言(SAP)3.思维形式(思维准则)确定基本规律(同一、矛盾、排除)一致一般规律明确4.一般(简单)逻辑方法第二节逻辑性质作用一性质工具性二逻辑与语言,修辞的关系三作用➢有助于人们进行正确思维,避免逻辑错误,克服思维混乱➢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准确地表达,严密的论证思想➢揭露谬论,批驳诡辩第二章命题逻辑(上)第一节命题与推理概述一命题语句判断1.命题含义: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特点:①必须有判定②有真假2.命题与语句的关系➢语句是命题的载体➢语句和命题不一一对应比较:①属于不同科学领域②并非所用的语句表达命题③同一个命题可用不同的语句表达④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命题(语境不同)3.命题与判断判断是被判断者断定了的命题二命题的分类性质命题(A、B)简单命题关系命题非模态命题联言命题复合命题选言命题条件命题模态命题负面题三推论及分类➢推理定义:以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思维模式前提➢结构结构推理形式➢推理的逻辑性是否正确推理形式是否正确符合推理规则4.推理种类演绎推理第一种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必然性推理第二种或然性推理第二节复合命题及推理一直言命题(性质命题)➢主项:被判断的事物 S➢谓项:被判断事物的性质 P➢量项:全称特称单称➢连项:肯定(是)否定(否)二联言命题及推论(一)联言命题(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问题)1.客观根据2.定义: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问题 3.逻辑形式并列性①自然语言表达:P 并且Q 转折性 虽然…但是 递进性 不仅…而且②符号语言:P ∧Q (合取)判断几种事物同时存在(p 、q 为联言命题) 4.逻辑特征(真值表)(二)联言命题的推理1.定义: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的推理 2.形式:①分解式 (P ∧Q)├ P(Q) 三 选言命题及推理 (一)选言命题 1.客观依据 2.定义及构成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可能中,至少一种存在情况的命题 构成:选言支:一般用P,Q,R,S 等来表示 相容性质(至少一种) 选言连结词不相容性质(有且仅有一种) 3.选言相容命题⑴.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的命题⑵.逻辑形式:P Q 或P,或Q P 或Q ∨(折取) P ∨Q 也许…也许 可能…可能 或许…或许 ⑶.逻辑特征4.⑴.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情况中可能情况中仅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问题 ⑵.逻辑形式:要么P 要么Q 不是P 就是Q ∀不相容析取 宁可P 也不Q 与其Q 不如Q ⑶.逻辑特征(如上) ㈡相容推理支命题组合与联言命题相符合时真,否则为假1.相容选言推理⑴.定义⑵.规则: A肯定一个选言支,不能断定其它选言支B否定一个选言支,就要肯定其它选言支⑶.推理形式否定肯定式(P∨Q)∧⌝P)├Q(P∨Q)∧⌝Q)├P2.不相容选言命题(1).定义: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以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为准则(2).规则:A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它所有选言支B否定其它选言支,就要肯定这个选言支(3).形式:①肯定否定式 ((P∀Q)∧P)├⌝Q②否定肯定式 ((P∀Q)∧⌝P)├P(三).注意的问题⑴.选言支要相对独立(不相容,不交叉)⑵.否定肯定式((P∧Q∧R)∧⌝P)├(Q∧R)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㈠.假言命题1.客观根据2.定义及结构①定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外一事物存在的条件关系的命题②结构:支命题+逻辑连接词条件→前件P 结果→后件Q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①定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外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②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P→Q“一旦,就”“假如,就”“有…,就有…”“要有…就…”“若…就会…”“不P,不Q”“没有P,没有Q”③逻辑特征4.必然而不充分条件①定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可也②逻辑形式:只有P才Q P←Q除非P否则Q 仅当P才Q必然P才Q 不P不Q5.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⑴定义: 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⑵形式: 当且仅当P才Q只需而且必须P才Q⑶逻辑特征⑷作用认识作用推理作用㈡假言命题推理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①定义②规则➢如果命题为真: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为真,肯定后件不肯定前件为真➢如果命题为真: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前件否定③推理形式➢肯定前件式((P→Q)∧P)├Q➢否定后件式((P→Q)∧⌝P)├⌝P2.必然条件推理形式①定义②规则:肯定后件则能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则能否定后件③推理式 A 肯定前件式((P←Q)∧Q)├PB 否定前件式((P←Q)∧⌝Q)├⌝P四.负命题1.客观依据2.定义:对一个命题的否定,否定一个命题的复合命题3.逻辑形式:非P ⌝P 无、不、没等连接词4.真值表5.种类①⌝(P∧Q)↔(⌝P∨⌝Q) ②⌝(P∨Q)↔(⌝P∧⌝Q)③⌝(P∀Q)↔(P∧Q)∨(⌝P∧⌝Q)④⌝(P→Q)↔(P∧⌝Q) ⑤⌝(P←Q)↔(⌝P∧Q)五.其他复合命题推理㈠纯假言命题推理1.定义: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言命题为前提,根据假言命题的特征进行推理过程2.特征:①前提和结论都是假言命题②前提间具有逻辑关系(后一个假言命题是前一个假言命题的后接3.充分条件纯假言推理➢肯定式((P→Q)∧(Q→R)├(P→R)➢否定式((P→Q)∧(Q→R)├(⌝R→⌝P)4.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肯定式((P←Q)∧(Q←R)├(P←R)➢否定式((P←Q)∧(Q←R)├(⌝R←⌝P)㈡.二难推理(P41)1.定义:以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具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推理逻辑特征进行推理的前提2.特征:前提上: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个选言支结论上:简单命题或选言命题3.形式①简单构成式:[﹙P→R﹚∧(Q→R﹚∧﹙P∨Q﹚]├ R特例:[﹙P→R﹚∧(⌝P→R﹚∧﹙P∨﹚⌝P]├ R②简单破环式: [﹙P→R﹚∧(P→S﹚∧﹙⌝R∨⌝S﹚]├⌝P③复杂构成式:[﹙P→R﹚∧(Q→S﹚∧﹙P∨Q﹚]├ (R∨S)④复杂破坏式:[﹙P→R﹚∧(Q→S﹚∧(⌝R∨⌝S]├(⌝P∨⌝Q)4.怎么样反驳错误的二难推理⑴.指出前提虚假➢假言前提虚假➢选言前提虚假⑵.指出二难推理的形式不正确⑶.再构二难推理反驳错误二难推理六.多重复合命题1.联言型2.选言型3.假言型第三章词项逻辑第一节:词项一.词项的定义及特征1.定义:在主谓式的语句中充当主谓项的语词主项:对象谓项:要判断的性质、特征2.词项、语词、概念词项更注重逻辑意味3.词项或概念的逻辑特征词项与概念具有抽象性词项与概念具有概括性内涵:描述概念反应质的特征外延:4.概念(词项)与语词的区别内容与形式内容概念语气形式一个语词表达不同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语词表达二. 词项的种类1. 根据外延的数量(P72) 单独词项、普遍词项2. 集合词项,非集合词项(P73) 3. 正词项,负词项三.词项间的外延关系(P74-P75)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P75-P76 1. 矛盾关系 2. 反对关系四. 词项的限制与概括 ㈠.逻辑依据和逻辑前提 1.前提 同一属种序列2.依据 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㈡.限制 P76(属词项 种词项) (属词项+内涵) 种词项 作用:㈢.词项的概括种词项 内涵 属词项 ㈣.注意问题1. 限制和概括必须在同一属种关系序列内 2. 限制都是有一定极限的3. 在多级限制和多级概括中要注意被限制和被概括前后的属种序列,使其成为一个重要关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 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 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 “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 原意:思想. 言辞. 理性. 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 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 知觉. 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 命题(判断). 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 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 公式. 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 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 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 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 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 阶级性)2. 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 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 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 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 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 古希腊著名学者. 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 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 复习要点

逻辑学 复习要点

12、“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 ①有的S是P ②有的S不是P ③所有S不是P ④某个S不是P
)。
2020/4/13
18
13、与SEP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是

)。
①SAP
②SOP
③SIP
④POS
2020/4/13
19
14、运用对当关系推理,从( 可以推出并非SIP。 ①并非SAP ②SOP ③并非SEP ④SEP
2020/4/13
23
18、若“p→q”真与“q”真,则

)。
①“p”真假不定
②“p”真
③“p”假
p”假
2020/4/13
24
19“p∧q”真,据联言推理分解式可推
出(
)。
①“p”真
②“p”假
③“q”假
④“非q”真
2020/4/13
25

20、“瑞雪兆丰年”这个结论不是可以:

)。
①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
重点掌握:
1、判断的两个逻辑基本特征。 2、简单判断包括几种判断 ? 3、性质判断由几部分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 4、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5、A、E、I、O四种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怎样? 6、各种性项判断直接推理的有效式、逻辑形式及推
理规则?
2020/4/13
2
7、什么是三段论?它有哪些规则?违反这些逻辑规则会 犯什么逻辑错误?
②主谓项的周延性
③命题的形式
④语言表述
2020/4/13
15
10、“p并且q”真,当且仅当

)。
①p真q真
②p真q假
③p假q真
④p假q假
2020/4/13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docx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docx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 引论1、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具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1、 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衣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笫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木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虽是两个以上。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貝有;非集合休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冇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 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

都是b,但有的方不是d,则方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d 是b,有的d 不是b,有的b 是d,有的b 不是d,贝叱、b 之间为交叉关系;第二章概念则d 、方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则0、bZ 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Q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d,则a、bZ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対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 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 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a ,则a 、b 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不是b ,则a 、b 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a 都是b ,但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aa b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逻辑”与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在这里的“逻辑”就是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人们要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2、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逻辑规则(四条规则)(1)被定义项的外延与定义项的外延应完全相等,具有全同关系,不能定义过宽或过窄,否则会犯过宽过窄错误。

在定义中,定义项是揭示被定义项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因此,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应是相同的,即外延具有全同关系。

例如: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全同关系)。

具有全同关系定义是正确的。

又例如:A今天参加学习班的同志是省体育局所有科级干部(定义过宽)。

准确来说应该说省体育局第二期学习班的科级干部或者省体育局部分科级干部。

B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上级领导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定义过窄),因为行贿还可以是同级、下级工作人员。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在一个定义中,定义项是明确被定义项的。

如果一个定义的定义项还需要用被定义项来说明,那么定义项本身是不明确的,它就不能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例如:A狗是狗的一种;B补偿贸易即是补偿性的贸易。

以上两种均是同语反复。

C形而上学是与辨证法对立的方法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方法论,这种称为循环定义,等于没定义。

(3)定义联项不应当是否定的。

如果定义联项是否定的,那么定义项只能说明被定义的对象不具有什么属性,而不能说明它具有什么本质属性,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例如电话不是马。

桌子不是椅子。

电脑不是电视机等。

否定语句(4)定义项中不能使用含混的概念和词语,不得用比喻句和借代句。

例A月亮像一面镜子。

有一首诗这样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说明不知道到底月亮是什么?B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十分形象,富有诗意,但不能作为定义。

C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使用了借代句,未触及儿童和青年的本质属性,这种定义也是不行。

二、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关系命题有两种重要的逻辑性质,即对称性和传递性。

(一)对称性关系按照关系的对称性来划分,关系可以分为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

1、对称关系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和b,如果aRb,则bRa真,这样,R就是对称关系,就是说,两个或两个事物,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甲也同样具有某种关系,那么甲乙只的关系叫对称关系。

例如:“李白是杜甫的朋友”,真时,那么“杜甫是李白的朋友”也真。

这是“朋友”关系就是对称关系。

其它如“邻居”、“相同”、“相似”、“同时”、“同地”等都是对称关系。

概念用的“同一关系”、“交叉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等都是对称关系。

2、反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于任意对象a和b,如果aRb真,则bRa假,这样R 就是反对称关系。

例如:当“苏洵是苏轼的父亲”真时,那么,“苏轼是苏洵的父亲”一定假。

在这里“父子”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如“先后”、“后于”、“大于”、“小于”、“剥削”、“侵略”等等以及概念用的“包含于关系”、“包含关系”等都是反对称关系。

3、非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里,对任意对象a和b,如果aRb真,则bRa未必真(可真,可假),这种R就是非对称关系。

例如:当“张三打李四”真时,“李四打张三”就未必真,这里“打”所表达的就非对称关系。

如“认识”、“佩服”、“喜欢”、“尊重”、“信任”、“帮助”等等,都是非对称关系。

1、相容选言命题至少有一个,可以有多个选言支同时为真的选言命题叫相容选言命题。

例如:①他或者是诗人,或者是小说家,或者是戏剧家。

②他的功课学得不好,或者是因基础太差,或者是因学习方法不对头,或者是因学习不刻苦。

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特性为:各支至少一真,可以都真,但不能同假。

相容选言命题的形式可写作:p或者q,或用符号表示p∨q。

日常语言中,表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除了“或者”以外,还有“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等。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一个假言命题中,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所谓充分条件就是产生某一结果的充足的、足够的条件。

例如:如果物体摩擦,那么它就会生热。

不管什么物体,只要摩擦就会生热。

要得到生热这个结果,只要有摩擦这一个条件就足够了,摩擦就是生热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有此条件必有此结果,二是无此条件不一定无此结果。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为:如果p,那么q汉语常用的联结词有“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则……”等。

(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1、定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小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命题的假言推理。

例如:如果物体摩擦,就会生热,这块木头摩擦了,所以,这块木头生热了。

2、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两条:第一,肯定前件必须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必须否定前件;第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3、正确的推理形式①肯定前件式如果p,则qp所以q例如:如果物体摩擦,就会生热,这块木头摩擦了,所以,这块木头生热了。

②否定后件式如果物体摩擦,就会生热,这块木头没有生热,所以,这块木头没有摩擦。

(一)相容选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相容选言命题,并根据相容选言支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

这种推理的依据是相容选言支的逻辑关系,彼此相容、可以同真。

为了推出确实可靠的结论,相容选言推理必须遵循以下两条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从规则出发,可以得出相容选言推理仅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p或者q非p(或非q)所以q(或p)用符号可表示为:(p∨q)∧⌝ p q或者(p∨q)∧⌝q p例如:这个推理有错误或是由于前提不真,或是由于推理形式无效。

这个推理有错误,不是由于前提不真实;所以,这个推理有错误是由于推理形式无效。

这就是否定肯定式相容选言推理,符合规则(1)1、简单构成式逻辑形式如果p,则r;如果q,则rp或q所以r例:如果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如果上帝能创造出一块这样的石头,那么上帝不是万能的(他举不起来);如果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这样的石头,那么上帝不是万能的(他造不出);上帝能或不能创造出一块这样的石头;总之,上帝不是万能的2、简单破坏式逻辑形式如果p,则q;如果p,则r非q或非r所以非p例:如果你是一个好作家,则你的作品思想性一定强;如果你是一个好作家,则你的作品艺术性一定高;你的作品思想性不强,或艺术性不高;所以,你不是一个好作家.(一)同一律同一律是保证思维形式具有稳定性及内容一致性的逻辑规律,两点要求:一是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二是论题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

例如:1、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2、有的人不是自私自利的。

两个论题尽管属于不同种类,但在真假关系上却是等值的,因此是同一的。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胡适五四时期写过白话诗《尝试集》,在《序》里有这样几句“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

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少年时读后大发感慨,“胡适序诗逻辑混乱,狗屁不通,不堪卒读”。

两个尝试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偷换概念。

再如,《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郑庄公因恨其母姜氏而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却又“阙地及泉,遂而相见。

”这就把“及黄泉”的引申义偷换成本义,又把“不死不相见”偷换成了“到隧道里相见”,由“偷换概念”而“偷换论题”了。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例:一个人吃东西象饿狼一般,别人见了很反感,便问他:“你为什么用五个手指这样抓东西?”他咽下一口东西,说:“因为我没有第六个指头。

”例如,某报纸曾登载一短文,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但文中说的是: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就“文不对题”了。

题目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文中论述的确实“世界上抽烟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从而转移了论题。

逻辑学试题(开卷100分)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8分)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2.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要明确地表达思想,不能前后矛盾。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4.“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二、下列各组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用圆圈图形法表示出来。

(20分)1. A.船 B.客船2. A.长篇小说 B.小说3. A.大学生 B.青年4. A.男生 B.大楼5. A.北京 B.中国的首都三、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判断其主谓项的周延性。

(20分)1.所有律师都是知识分子。

2.所有的鸟都不是胎生的。

3.有的金属是液态的。

4.有的金属不是液态的。

四、已知A命题“所有参加今天逻辑学考试的都是郑大体院的学生”为真,利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E、I、O三个命题的真假情况。

(12分)五、下面的三段论推论是否正确?为什么?(10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黑格尔的方法是辩证法所以,黑格尔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六、根据所学的逻辑学知识进行推理。

(15分)1.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所以,所有的物体都不是。

2.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有些违法行为是。

3.孙甜甜是大学生,孙甜甜是运动员,所以,孙甜甜是。

4.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的责任是。

5.我们要么坚持求真务实,要么搞假大空,我们决不能搞假大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

七、第29届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在中国运动员马琳和王皓之间进行,不管谁取胜,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都属于中国。

请写出这一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

(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