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 -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精品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精品PPT课件
• 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 指在医院内发生的一切感染,包括: —住院或在医院就诊中所受到的感染; —在医院内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在前一个医院感染而在转院后才发病的病
人; —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所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人群
• —住院病人; • —门诊病人; • —医院工作人员; • —病人陪伴者; • —病人探视者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
3. 医院性感染(Iatrogenic infection) • 在诊断、治疗或预防中由于器械、材料
或场所消毒不严或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4. 带入传染 • 病人入院时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
期,住院后发病,传给其他患者。
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
• 常以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出现,以散发为主。 • 常用指标:
危害性
• 延长住院期限,增加费用; 美国因院内感染平均延长住院时间4~5天,经济损失20亿
美元/年; • 增加病死率;
某医院对388例死亡病例调查,院内感染率21.39%, 其中,9.28%的死亡与院内感染有关
6.69%的死亡是院内感染直接造成。 • 扩大传播;
医院病房的菌株具有耐药性,使社会人群受到感染。 • 医院中工作人员的感染问题比较严重;
(二)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 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 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 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 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
第十一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内蒙古医学院护理学院 基础护理教研室
学习目标
• 复述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 • 陈述医院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 • 复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 描述消毒、灭菌的种类、方法和注意事项 • 复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 描述隔离的概念、意义、目的和种类 • 正确进行各项隔离技术操作 • 复述职业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1.内源性感染 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的,当人的免疫功能 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引 起感染。
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 1.生理因素 • 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如3岁以下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岁
以上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如月经、妊娠期,个体比较敏感, 机体抵抗力下降,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时期。 • 2.病理因素 • 疾病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放疗、化疗、皮质激素的应 用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皮肤或黏膜损伤、局部组织缺血、创伤等,均有利 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诱发感染。意识障碍也会引起医院感染,如昏迷病人 因发生误吸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 • 3.心理因素 •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如情绪乐观、心情愉快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机会。
6.其他
•病人家属和探视
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
病人,属于交叉感
者;未彻底消毒灭
的微生物,它们在一
染。
菌的器械;不合格
1.病人及病原携
定条件下可引起自身 感染或传播感染。
血液制品及药物等 。
带者
5.环境储源
•已感染的病人是最重要 的感染源。病原微生物 从感染部位的脓液、分 泌物中不断排出,它们 往往具有耐药性,容易 在另一易感宿主体内定 植。病原携带者也是主 要的感染源。
医院感染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四)开展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医院感染
明确各级人员在医院感染 管理中的职责,对各级各类人 员、病人、探陪人员不断加强 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增强预防 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
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共30张PPT】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共30张PPT】

洗手与手消毒
洗手与手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 重要作用
•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 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 医院感染20~30%。
• 不要让您的手成为细菌传播的载体。
手部存在细菌
• 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总数为:
• 3.9 × 104 ~ 4.6 × 106 cfu/cm2 • 如果连续培养:则100%的医护人
•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 染。
•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
•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 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报告,并于24小时内准 确不漏项的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并上报医院 感染专职人员。
GB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直接接触接近病人无生命的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如果连续培养:则100%的医护人员至少一次携带阴性杆菌,64%至少一次携带绿脓杆菌。
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
• 细菌以两种方式存在于手部:常驻菌和 暂驻菌
常驻菌
• 又称为种植菌落,存在于皮肤较深层 • 不易被机械的擦洗清除 • 数量长时间保持稳定 • 人体皮肤的永久居民 • 较少成为医院感染致病菌
暂驻菌
• 又称为污染或非种植菌落 • 不能在干燥的皮肤上繁殖 • 通过洗手(机械作用)可以很容易的移
除 • 通常在皮肤上的生存时间不长 • 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
消毒、灭菌、隔离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ppt课件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 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 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激活 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 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环节及途径
1、感染环节: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宿主。
感染源
感染链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污染器械使用后的处理
4、污染器械的清洗
一般污染的物品可选用多酶清洗剂去污,特殊污染物 品选用对抗清洗剂,但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浓度。供应室的 消毒物品来源于各临床科室, 一般污染的物品可选用多酶 清洗剂去污,特殊污染物品选用对抗清洗剂,但必须严格 掌握使用浓度。为了更好的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保证消 毒供应时应特别注意器械物品的洗涤步骤及保养,根据污 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方法和使用剂量,使用消 毒药剂时应掌握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 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
小结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 应室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降 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重要作用。
污染器械使用后的处理
3、医疗用品医疗废物的收集 a、医疗废物应分类放置在有专用标识的包装袋或容 器中; b、感染性医疗废物放置在黄色的医疗垃圾袋收集;
污染器械使用后的处理
c、放射性废物放置在红色的医疗垃圾袋收集; d、刀片、针头等锐器物应放入利器盒回收及处理; e、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均应用双层黄 色医疗垃圾袋收集。
常用消毒药剂的使用配置方法 及注意事项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 菌芽孢污染的各类金属器械的消毒,用 含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 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后再酶洗→漂洗 →纯水冲洗→上油→烘干→包装→灭菌 →储存→发放。如:梅毒,艾滋病毒感 染等。用过的物品立即清洗与放置两小 时后再清洗,微生物生长的速度大20倍。

基础护理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基础护理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2)物表:物品应摊开,25~60cm、20~30min
vv
紫外线消毒法注意事项
-保持灯管清洁:每两周以无水酒精擦拭灰尘和 污垢
-消毒条件:温度20~40℃,湿度40%~60% -消毒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 -作好记录: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h -加强防护:保护眼和皮肤,照射后应通风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1m,5min,强度
-物品洗净不留污垢,防焦化 -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2/3 -物品放置:灭菌物品勿与烤箱的底部与四壁直接接触物品之间留
有空隙,粉剂油脂不宜太厚 -灭菌时不宜中途打开烤箱放入新的物品 -灭菌时间从标准温度时算起
vv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4
煮沸消毒法
-特点: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适用:耐湿、耐高热物品(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 -要求:100℃,5~15分钟(灭菌需1h以上) -特点:加1-2%碳酸氢钠,沸点105 ℃,增强杀菌,去污防锈
灭菌效果受pH影响大;
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干擦干;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应注意防护
vv
7-39
环氧乙烷
特点:
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10℃,在常温 下是无色气体,空气中浓度3%以上有爆炸危险。
vv
7-40
环氧乙烷
适用范围:电子仪器、光学仪器、书籍、皮毛、棉、
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金属、陶瓷、
vv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感染链
-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 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 源
-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 的途径和方式
-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 感染的人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ppt课件

胃肠道感染防控
饮食管理
合理饮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
消毒餐具
餐具应定期消毒,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及时处理感染
一旦出现胃肠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 受规范治疗。
04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
环境消毒的方法
根据环境的不同区域和污染程 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紫 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擦拭等 。同时应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换 气,保持空气流通。
03
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道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 应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
加强患者管理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采 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风险
分析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 暴露风险,如接触感染患 者、处理污染物品等。
评估方法
介绍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的 方法和工具,指导医务人 员如何识别和评估自身面 临的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措施
提出针对不同职业暴露风 险的防护措施,如正确使 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程 序、接种疫苗等。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 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等。
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源
医院内的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陪护人员等都 可能成为感染源。
传播途径
医院内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易感人群
住院患者因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成为医院感染的 易感人群,尤其是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等 。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

减少医疗成本
医院感染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 和治疗成本。控制医院感染能够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 成本,节约医疗资源。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耐药菌株的传播
0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的风险增加,
给感染控制工作带来挑战。
医疗操作的风险
02
一些侵入性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可能增
提高患者免疫力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 提高免疫力。
预防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为患 者提供必要的预防接种服 务,降低感染风险。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 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免疫力 的影响。
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
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医院环境卫生问题
03
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
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
对未来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展望
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研究
通过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研究,了解其传播途 径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推广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推广预防医院感染 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操作水平 。
免疫力低下
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 体。
100%
基础疾病
患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 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容易 感染。
80%
长期住院
长期住院的患者接触病原体的机 会增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环境因素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表面可能成为病原体 的传播媒介,如床栏、门把手 、医疗器械等。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精)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精)

血液透析设备管理
定期对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等设 备进行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确保设 备安全使用。
环境清洁与消毒
保持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整洁,定期对 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培训教育与提高意
05

针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等。
医疗废物处理
医护人员应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 送和处置等相关知识。
环境消毒
对医院内空气、物体表面 、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 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 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 造成危害。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和患者生理情况等因素,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和剂量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确保给药时机和剂量准确。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制定精准化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01
02
03
04
05
提高医护人员防 控意识
完善消毒隔离制 度
加强耐药菌监测 和防控
推动智能化监测 系统的应用
加强多学科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医院感染防控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 ,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 的监督和检查。
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关注患者用药后的 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控制措施与策略
03
隔离技术及应用
标准预防措施
隔离技术应用
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安 全注射等。
正确使用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 用品,掌握穿脱流程。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 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31
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 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 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时应戴无菌手套。
32
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白色念珠菌
90%
鼻病毒
61%
甲型肝炎
33%
轮状病毒
16%
16
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
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 环境的物品上;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
卫生产品; 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
17
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
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⒈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什么是医院感染? 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接 触 传
空 气 传
饮水 饮食 传
治 疗 传
生物 媒介


播 播 传播
.
5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 易感宿主
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
影响 宿主 易感性 的因素
侵入性 大量长期 免疫功诊接断受各使种用老年人 能低治下疗免的疫治疗抗 婴幼儿
病人的病人生营养不良 素
.
6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人员控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医院感染教育
A.至少每两周用 无水酒精棉球轻轻擦 拭一次
B.病室内适宜温度 为20—40度
C.每次照射完毕记录使用时间
D 病室内 相对湿度为30%--40%
E.如用无臭氧紫外线 灯消毒空气,可 连续照射2—4小时
.
20
X型题
1.属X型于医题院感染易感人群的是
A.严重烧伤者 B.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者 C.术前病人 D.长期放疗者 E.产妇
.
是指患者自 身携带的病原体 引起的感染。
2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
3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 感染源
病原 微生物 自然生存 繁殖及 排出的 场所 或宿主
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患者自身正常菌群
医务人员 医院环境
其他
.
4
医院感染的形成
❖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
29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2、无菌容器使用法 3、取用无菌溶液法 4、无菌包使用法 5、铺无菌盘法 6、戴无菌手套法

入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入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考纲要求
1.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隔离技术的操作原则、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能按护理程序完成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知识准备
一、医院感染 1. 医院感染的相关概念 (1)医院感染 ①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 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②医院感染的条件 医院感染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2)医院感染暴发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①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 例的现象。
知识准备
2. 医院感染的分类 (1)按照感染途径的不同分类 ①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的皮肤、口腔、咽部、 胃肠道等处寄生的正常菌群和定植菌。一般而言,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造成内源性感染。 a. 寄居部位的改变,如大肠埃希菌离开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流 等。b. 宿主免疫功能下降,寄居数量改变。 ②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导致感染的微生物来自外界环境,如医疗 机构特殊环境、未彻底消毒灭菌或污染的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血液、血液制品,以及患者 的探视者、陪护者、医疗工作人员等。 a. 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 起的直接感染。 b. 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 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详细描述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通常在导管插入后 24-72小时内发生,表现为寒战、高热等症 状。案例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发生血管 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事件,调查发现导管插 入部位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
手术部位感染
总结词
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之一,与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有关。
清洁和消毒
总结词
清洁和消毒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环境、物品和医疗器械等进行 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消除病原体,防止交叉感染。
详细描述
医院应制定清洁和消毒的规范和程序,定期对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场所进 行清洁和消毒,对医疗器械、床单、被褥等物品也应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 理。
隔离和防护
总结词
总结词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医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评估,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
医院感染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2023
PART 02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 要性
REPORTING
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并发症
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可以降低 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并发 症的风险,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 服务的满意度。

强化监管力度
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管 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名 3740%甲 醛 效力 使用范围 注意事项

40%甲醛用于物体表面及不 耐湿、耐高温、高压医疗器 械消毒灭菌 消毒100g/l,灭菌500g/l, 3小时,箱温52-56℃,湿度 70-90%
1.可用自然挥发法 2、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 3、穿透性差:悬挂、抖散 4、消毒后用抽气通风或氨水中 和法 5.致癌,不用空气消毒
戊二 醛

1.加0.5%亚硝酸钠防锈 2%碱性戊二醛用于不耐热医 2.加盖,放通风处、检测浓度 疗器械和精密仪器 3.有刺激性,应戴手套、防入眼 消毒:20-45min,灭菌:10h 及吸入体内。 4.灭菌后用前用蒸发量冲洗
药名
效力
使用范围
注意事项 1、环氧乙烷的沸点为10℃,穿 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须专 人使用专用密闭柜消毒灭菌 2、存于阴凉通风、无火源、无 明火,40℃以下环境中 3、灭菌后物品需放入解析器内 除残药 4、遇水形成有毒乙二醇,不用 于食品灭菌 1.易氧化,低于12%禁用 2.需现配,忌与碱和有机物混合 3.金属和织物泡后用清水洗 4.对眼及皮肤有刺激性,溅入用 清水洗 5.被血及浓液污染物应延长消毒 时间.
消毒方法
室内空气:
–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灯。有效照射距 离为≤2m,时间不少于30-60min。
物品表面:
–紫外线灯管;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有效照射距 离为25~60cm,时间20-30min。
液体消毒:
–水内或水外照射
紫外线灯管:
紫外线消毒器
–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 紫外线表面消毒器
– 紫外线消毒箱
3)低温蒸汽消毒法
–将蒸汽输入预先抽空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内,控制其 温度,用于不耐热器材消毒 –温度:73 ~ 80 ℃ –时间:10 ~ 15min
4)压力蒸汽灭菌法
① 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最好,也是医院首 选的方法。 ② 适用: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
③ 工作参数:
下排气式:温度:121~126 ℃,压力: 102.97~137.30kpa,时间:15~30min 预真空式 温度:132 ℃,压力: 205.8kpa0,时间:15~30min
–直接接触:无媒介参与,如触摸、母婴传播 –间接接触:有媒介参与

(如医护人员的手、未严格灭菌的医疗仪器
设备)
(二)传播途径(指外源性)
• 2、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如流感、肺结核
• 3、生物媒介传播
• 4、共同媒介传播:水源、饮食、注射、输液、输 血等传播
(三)易感宿主
– 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 的人。包括:
4、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① ② ③ ④ ⑤ 根据物品性能及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 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消毒物品要洗净擦干,浸没在消毒液内,打开物品的轴 节或套盖 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花等,可吸附消毒剂,↓效力

消毒后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避免刺激人体组织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微波消毒灭菌法
4、电离辐射灭菌法
5、过滤除菌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原理: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 分类:
干热由空气传导、辐射加热,传热较慢。 湿热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1、热力消毒灭菌法:
手术室层流
(二)化学消毒灭菌
• 1、定义:
–利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2、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1)与菌体蛋白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如
甲醛、碘酊
2)与菌体蛋白巯基、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如戊二醛 3)通过菌体蛋白质分子的烷基化作用,干扰酶的正常代谢
而且是杀灭微生物,如环氧乙烷
3)臭氧灭菌消毒
– 臭氧发生器
– 臭氧灭菌灯
– 适用于:
–空气、污水、诊疗用水及物品表面消毒
– 使用注意:
–对人有毒,空气消毒时人离开,消毒结束 30分钟后再进入 –氧化性强,损坏物品
3、微波消毒法
– 适用: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 热非金属器械的消毒灭菌。
微波消毒注意事项
–对人有伤害
–不能穿透金属面 –湿环境可提高效果
4、电离辐射灭菌法
– 穿透力强,效果可靠。 – 在常温下进行,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 的物品 – 有氧环境、高湿度环境可增强效果
–对人有伤害,用机械传物
5、过滤除菌法
– 不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可减少其数量及引起感 染机会。如:层流装置。除去0.5-5um的尘埃。
易感宿主感染链 传播 途径来自感染源特点:同时存在,相互联系时才发生感染。
(一)感染源
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2、病人自身正常菌群 3、医务人员 4、医院环境 5、其他: • 病人家属及探视者 • 未彻底消毒的器械 • 不合格血液制品、药物 • 动物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指外源性)
• 1、接触传播(最常见)
(一)医院内感染又称为 医院获得性感染(HAI)
指在任何人群在医院内活动期间,受病原体 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的感染或疾病。 广义:指病人、探视者、陪护者和医院职工等。
狭义:住院患者。
内涵:
– 感染的获得是在医院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
处于潜伏期。 – 包括住院时在潜伏期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的感染, 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
灭菌效果监测
– 物理监测法 – 化学监测法
– 生物监测法
物理监测法
• 方法:
将150或200 ℃留点温度计 放入包裹内
灭菌后检视其读数
否则 灭菌效果不可靠 达到灭菌温度
灭菌效果可靠
化学监测法
化学指示胶带法:
生物测试法
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性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成菌
纸片及芽孢指示管。全部菌片无菌生长
4)抑制细菌酶活性,破坏细胞代谢导致菌体死亡,如含氯 消毒剂
5)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如乙醇
6)破坏细胞膜的酶活性,使胞浆膜破裂,如氯己定
3、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1)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甲醛、戊 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 2)高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 孢子,并对芽胞有显著杀灭作用 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 3)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芽胞的外的繁殖体、病毒、 真菌及其他微生物。 碘酊、乙醇、碘伏等 4)低效类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污染的物品及体表清洁卫生处理。 如氯己定等
灭菌器分类:--下排气式
手提式
卧式
分类:--预真空式
一次预真空
三次脉动真空
分类:--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注意事项:
–①物品灭菌前必须洗净、擦干。
–②灭菌包体积不能太大
–③灭菌包放置合理: –包之间保持适当间隔
–布类放于金属类物品上
– ④贮槽或盒的通气孔打开,消毒后关闭。 – ⑤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备用 – ⑥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 ⑦定期检查灭菌效果
– 有严重影响或损伤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免疫功能疾病的病人 – 接受侵入性治疗者 –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者 – 老年人、小儿、产妇、营养不良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管理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监测、消毒质控标准 3、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 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清洁、消毒灭菌及效果检测 无菌及预防隔离技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 污水、污物的处理 4、加强医院感染教育
紫外线灯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 每周2次用无水酒精擦拭灯管 ② 刺激眼睛及皮肤,使用时人离开房间或戴防护镜、被单 遮盖 ③ 穿透力弱,应翻动、挂起 ④ 适宜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40%~60%。照射后病 室应通风换气。 ⑤ 灯亮5~7min后开始计时,关灯后需间歇3~4min再开 ⑥ 定期检测:3-6月一次, 灯管照射强度≥7OuW/cm2;灯管使用时间≤1000小时。 ⑦定期进行空气培养,监测效果。
• 2)干烤法:
• 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其热力传播与穿透 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 适用对象:耐高温物品 • 油剂、粉剂、玻璃、搪瓷、金属材料器械等
灭菌时间:160℃ 2小时
170℃ 1小时
180℃ 半小时
(2)湿热法
– 煮沸消毒法
– 流通蒸气消毒法
– 低温蒸气消毒法
– 压力蒸气灭菌法
• 4、有轴节的器械和有盖的容器应先打开。 大小形状相同容器不重叠。 • 5、水沸后开始计时,中途加入物品从第二 次水沸后开始计时。 • 6、高山地区,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 300M,应延长煮沸时间两分钟。
2)流通蒸汽消毒法
–在常压下用100 ℃左右的水蒸汽消毒,用于食具、便 器的消毒。
–从水沸产生蒸汽时开始,15~30min。
得的感染也属于。
(二)医院内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源于病人体外的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 途径传播给病人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病人受自身携带的感染源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病原体是人体内的定寄生的正常菌群,在 病人抵抗力下降时,或可由于位移等原因 导致感染。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 干热法: 燃烧、干烤 煮沸消毒法 流通蒸汽消毒 低温蒸汽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
• 湿热法
(1)干热灭菌法
• 1)燃烧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分类:焚烧法、火焰烧灼法、酒精燃烧法
适用于:
–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焚烧 –接种环:火焰烧灼 –急用的金属和搪瓷类物品: » 金属:火焰烧灼 » 搪瓷:酒精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