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合集下载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古代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将法老奉为神,或称之为神的后裔,任何觐见者都必须匍匐于法老御座之前,并以胸贴地,吻法老脚边的尘土,只有经特别允许才能吻法老的脚,有此经历者均深感荣耀。这()

A.有利于王权专制的形成B.有助于实现民族思想的统一

C.激化了社会阶级的对立D.为埃及文明奠定了政治基础

2.某教师采用沉浸式教学教授古代世界文明史时,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魅力。学生可以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

A.看到苏美尔人在用60进制计算粮食产量

B.欣赏雅利安人在莎草纸上书写的象形文字

C.在恒河边克尔白神庙发现那尔迈调色板

D.在爱琴海边与哲人苏格拉底夜读“悬诗”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对另一自由民有谷或银之债权,不通知谷物主人,即从谷仓或谷场取去谷物,则此自由民因其不通知谷物主人而擅从谷仓或谷场取谷,应被检举,彼应全部交还其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这说明当时()

A.私有财产受到保护B.违约现象比较普遍

C.农业生产较为发达D.奴隶主利益受保障

4.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2020-2021学年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20-2021学年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探究: 根据下面图片及教材分析雅典民主的特点及实质?
9% 公民 全体居民
91%
特点: 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至
【概念阐释】古希腊公民与居民 古希腊公民是城邦居民中一种具 有特殊身份的团体。一般来说,只有 纯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本邦 公民。而居民的范围则要大得多,它 还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 妇女、未成年人等。
高中历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建构正确全面的历史认识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时空观 念
唯物史 观
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史料实 证
家国情 怀
历史解 释
世界史Baidu Nhomakorabea
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 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 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 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 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中国 史也是世界史的一部分,所 以要纵横联系,比较归纳。
结论: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根据左图并结合教材及所学 回答以下问题: 1.早期文明区域有哪些?
共同点:大多邻近大河流域;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类型: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
2.早期文明之间发展的关系? 3.早期文明的特点?
4.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 位置有何共同点?可分为那 些类型?
1、两河流域文明
古希腊: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 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作业1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选择题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 )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

C.私有制逐渐产生 D.国家开始形成

解析: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方式。A项正确。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在人类文明早期,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D项正确。

答案:D

3.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④符合要求,故选C项。

答案:C

4.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解析:古埃及国王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故选C项。

答案:C

5.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0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综合检测 《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0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综合检测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A。矿藏丰富,便于手工业生产

B.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种植

C。交通便利,便于商业贸易

D。水草丰美,便于采集渔猎

,均是农耕文明的代表,不是手工业、商业或采集渔猎经济的代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排除。

2。下列关于原始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古代文明社会形成的物质基础

B。是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由渔猎经济向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D.是畜牧业与采集经济分工的产物

,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逐渐有了剩余产品,从而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故A项正确;原始农业诞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故B项错误;原始农业是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D两项均错误.

3.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A。文字的出现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国家机器的产生和法律的制定

D。阶级的出现和文明的多元

,故B项正确;国家机器包括军队、监狱等,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法律,故C项错误;题干中也未涉及阶级,故D项错误。

4。在古代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早期国家,大多代表() A.氏族贵族的利益B。氏族成员的利益

C.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封建地主的利益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盗窃王宫或神庙财产的人,必须处死;侵犯别人住处的人,必 须就地处死、掩埋;趁火盗窃财物的人,必须当场扔到火里烧死。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1987 版高中课本《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种姓的地位与组成身体的部位之间是 如何对应的?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从哪几个方面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该法典的历史地位如何?
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贫富分化”,“奴隶和奴隶主的出 现”,“氏族制度解体”,“国家产生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论从史出——人类文明社会到来的物质条件 (1)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随着家畜饲养业和农业的发展,人类由食物采集和渔猎型经济 转变为食物生产型经济。 (2)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 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为以农 业、畜牧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3)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 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 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3)国家开始形成 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_政__府_、军 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_部__落__首__领_,演变为阶 级社会中国家的君主。 ②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专门从事国__家__管__理__的 官员,成为最初的官僚。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选择题

1.原始社会时期,氏族贵族、首领接受氏族成员的献纳或利用特权霸占(耕地、产品、战利品等);有的氏族成员贫困破产后,便向氏族里富有者以土地和人身为担保进行抵押借贷,负债到期如果还不起,便成为债主的债务奴隶;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益增多,战俘奴隶大量增加。这些现象表明( )

A.奴隶地位极其低下B.阶级剥削日益严重

C.阶级分化日益加剧D.贫富分化愈加明显

2.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3.“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4.史载,希腊城邦中的土地一般归公民所有;公民们平时务农、经商、做工和从事政治活动,战时应征从军,甚至作战所需马匹、甲胄到盾等武器及给养、随从奴隶等,都需自己准备;而装备一个骑兵或重装步兵的费用相当高昂。材料表明,古希腊公民( )

A.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

B.公民身份是一种特权存在

C.参政受到财产的限制

D.民主权力服从于城邦防务

5.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据此可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B.文字的发明

C.社会分工的形成D.生产力发展

2.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3.东亚、南亚文明与西亚、北非、南欧文明,都以农畜牧经济文化为起点,从而产生国家和文明,从奴隶制小邦开始,发展为奴隶制帝国。发展到后来,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都日益复杂,文明地区的分区分界逐渐失去意义。这说明( )

A.不同文明区域发展道路相同

B.早期文明普遍存在奴隶制度

C.不同文明区域在交流中携手共进

D.早期文明发展自有内在历史逻辑

4.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明起源的主要标志,知道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2.学会利用唯物史观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影响各主要文明起源的因素及文明多元特点的概括分析、培养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文明诞生的标志、各主要文明的产生及其特征。

三、学习难点

古代不同地区文明各具特点的成因及影响。

四、教与学活动

【导人新课】

教师设问:文明的涵义是什么?文明产生的具体标志是什么?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学术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氏族制度已然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目前在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一系列著作中,大抵以城市、文字、金属器和礼仪性建筑等要素的出现,作为文明的具体标志。尽管在世界各地之间,由

于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上的种种原因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并不整齐划一,但是文明的诞生,就是国家

和阶级社会的出现,象征着社会进化史上的一个突破性的质变,这在学术界几乎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载《考古》,1987年第5期。

参考答案:文明指的是氏族制度解体,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文明产生的具体标志是:国家、阶级社会、城市、文字、金属器和礼仪性建筑等要素的出现。

【教师讲述】从二三百万年前,人猿揖别之后,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几乎是弹指一挥间,人类制作的工具日益精良,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金属器;文明日益发展,从被动采集食物到主动生产食物;社会形态也从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本课探讨的正是人类历史的童年时期,即人类迈人文明时代的第一步。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掌握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念和早期人类文明的特点。

2. 理解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

3. 提升历史事件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阅读学习材料:学生在家自学课本中的《文明的曙光——从采集狩猎到农业文明》一节,熟悉文字记载的历史及早期人类文明的概况。

2. 制作时间线:学生需绘制一份时间线,涵盖从早期人类到农业文明形成的关键历史事件,并标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线需包含主要人物、社会变迁以及科技进步等关键信息。

3. 探究作业:分析某文明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生需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完成一篇小论文。探究的题目应涵盖埃及、印度河、中国等地的早期文明发展。

4. 互动讨论:在班级的在线讨论区中,学生需就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分享,并就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三、作业要求

1. 时间安排:本作业设计需在两课时内完成,即一周内完成并提交。

2. 格式规范:时间线应使用图表软件绘制,并标注准确的时间节点和地点;小论文需遵循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3. 内容质量:时间线应包含足够多的关键历史事件;小论文需有明确的论点、论据和逻辑结构,并引用相关文献资料作为支持。

4. 独立与团队合作:学生可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但作业必须体现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和交流。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内容、格式、逻辑和引用文献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语。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

2.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3.文明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阶级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日益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国家的形成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政府、军队、监狱等强制机关逐渐出现,国家开始形成。

②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人奴隶社会。

→奴隶制是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是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文字的出现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出现了。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畜牧业的劳动者。(2)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了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3)商业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

知识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古代文明的统一性

①从地理位置来看,多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合人类居住生存。

①从环境特征来看,多临近大江大河流域,自然环境适合农业的发展。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1.古代西亚——两河流域

2.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3.古代印度——恒河和印度河流域

4.古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5.古代希腊——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

(三)文明的类型

(1)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苏美尔和古巴比伦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关键能力·素养形成】1.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关键能力·素养形成】1.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的共性和多元特征

【素养探究】

1.文明的共性

史料一

文明名称发源地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斯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恒河流域

中国文明黄河、长江流域

(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点拨】可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角度进行提炼。

提示:原因: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史料二只有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才能疏导和储积大量的水,而这大量的劳动力还必须进行协调, 赋予纪律和加以领导。……由于治水而产生统一指挥的最高政治权力。

——德裔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2)史料二中学者认为“由于治水而产生统一指挥的最高政治权力”,请以古埃及为例,说明上述观点。(历史解释)

【点拨】据“统一指挥”“最高政治权力”,提炼古埃及的相关知识。提示:尼罗河的泛滥给埃及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们意识到为了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尼罗河,必须团结协作,人们必须集中共有的力量,在一种统一的号召下发挥才干。然而这却为统一这一地区的统治者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契机。法老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尼罗河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2.文明的多元性

史料一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第196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双测过关(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选D 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故选D项。

2.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也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这表明法老的统治采用( )

A.集权专制B.分权专制

C.等级制度D.礼仪德治

解析:选A 依据题干材料“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也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可以看出埃及的法老实行的是集权专制,故A项正确。

3.史诗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解析:选C 材料信息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

4.“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从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选自《罗摩衍那》)以上内容可作为原始史料来( ) A.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学创作

B.考察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

C.知道古巴比伦的阶级关系

D.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该史料涉及相关的社会制度——种姓制度,可作为考察古代印

度的社会制度的原始史料,故B项正确。

5.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中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据此可见,婆罗门宣称种姓是( ) A.佛祖安排B.国王指令

C.神灵旨意D.人民意愿

解析:选C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前三个种姓生自原人之口、臂、腿,比较高贵;最后一种姓出自原人之双足,所以比较低贱,而原人是由神的生主发展而来的,说明婆罗门宣称种姓是神灵旨意,故C项正确。

6.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 )

A.良港众多有利于外邦人发展海外贸易

B.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C.自由民从事工商业造成小国寡民状态

D.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选D 据结构图显示,雅典自由民的人数不到总居民人数的一半,这意味着雅典享有民主权利者占少数,因此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

7.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阿拉克萨哥拉斯、雕刻家菲迪亚斯和“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等,都来自外邦。据此可知,此时的雅典( )

A.人文思想广为流传

B.公民与非公民区别消失

C.社会氛围较为宽松

D.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外邦人愿意并且可以到雅典从事创作,这表明当时雅典拥有较为宽松的社会氛围(创作环境),故C项正确。

8.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较晚

B.西方文明依托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解析:选B 不同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文明,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以工商业为

主,属于海洋文明,形成了西方人冒险进取的精神;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主,属于农业文明,形成了东方人的保守传统的特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代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古代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古代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代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现代学者关于“四大文明古国说”的认识

目录1

目录2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

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目录,201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7分)

(2)对比材料二两篇目录,比较它们对古代文明的叙述的异同。(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两种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二信息,对“目录1”和“目录2”信息进行细致比较,从地域范围、区域文明名称两个方面比较异同。

答案:(1)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政治体制的差异等。

(2)相同:涉及的地域范围相同。

不同:目录1主要以“河流”来命名,目录2主要以国家或地区名称来命名。

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原始社会时期,氏族贵族、首领接受氏族成员的献纳或利用特权霸占(耕地、产品、战利品等);有的氏族成员贫困破产后,便向氏族里富有者以土地和人身为担保进行抵押借贷,负债到期如果还不起,便成为债主的债务奴隶;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益增多,战俘奴隶大量增加。这些现象表明( )

A.奴隶地位极其低下B.阶级剥削日益严重

C.阶级分化日益加剧D.贫富分化愈加明显

解析:选C 据材料氏族成员和战俘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分化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A项仅为材料信息的表象,排除;B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完整理解,具有片面性,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前提下阶级分化的表现,D项错误。

2.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解析:选 D 据材料“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等信息可以看出,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者极力宣扬君权神授学说,王权被进一步神化,故D项正确;由材料无法看出君主专制开始确立,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君主王权的神化,无法看出君主至上权威,B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官僚机构的信息,C项错误。

3.“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信息和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可知,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D项正确,B、C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