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导论 必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导论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香农):信息是有秩序的度量,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是有组织化程度的度量。

2、数据、消息、信号与信息的区别:

一、数据是对客观实体的一种描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是未加工的信息,而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以后能为某个目的使用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或者诠释。

二、信息是包含在消息中的抽象量,消息是具体的,其中蕴含着信息。

三、信号是把消息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物理量。信号携带消息,是消息的运载工具。

3、信息技术四基元(核心技术):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

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光通信技术、无线技术。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思维感官功能的延长。包括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控制技术:效应感官功能的延长。包括线性控制。

4、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

5、信息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微电子技术,研究核心: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的设计制造

第二章

1、计算科学定义: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对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实现和应用等进行的系统研究。

2、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科学与方法论,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网络、数据库及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论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史。

3、计算机科学的领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领域:信息技术基础,人机交互,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管理等。

第三章

1、冯.诺依曼原理:一、计算机可以使用二进制;二、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都可以存储在机内;

三、计算机系统由储存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2、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CA研制成功。(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现在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一、采用电子管计算机的第一代计算机(3.

二、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

三、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四、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1970至今)

4、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超强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实现自动控制并且具备人机交互功能;可靠性高;跨地域信息资源共享。

5、电子计算机系统构成:。。。。。。。。。。。。。。。。。。。。。。。。。。

6、输入设备打印机:数码打印机,彩色喷墨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

7、计算机总线定义:用于连接CPU、主存和I/O控制器的总线称为外部设备总线或外部总线。

8、常见总线:ISA(工业标准体系接口),PCI(外部设备互连),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

9、数据传输方式:串行传输接口,并行传输接口。

10、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系统可靠性

第四章

1、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S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共同有优点:用户使用单一浏览器软件就可以访问文本,图像,声音及数据库等信息,由于用户端无需专用的软件,因此当企业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与工作量。

相比优点(B/S模式):系统开发,维护,升级方便;具有很强的开发性;结构易于扩展;用户使用方便。

2、系统软件: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运行等的软件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

3、操作系统定义:是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并由一系列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的子程序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作用:管理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担任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使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或菜单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和用户接口,作业管理等。操作系统主要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

操作系统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

4、应用软件:是指在操作系统和支持软件的支持下,软件厂商为用户开发的通用软件或专用软件,以及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等。

常用应用软件: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字表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络应用软件,应用数据库软件。

第五章

1、媒体定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承载信息的实际载体,如纸介质,磁盘,光盘;或表达信息的逻辑载体,如文字,图像,语言。

媒体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多媒体定义:是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广义:指多种信息媒体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2或指在计算机中处理多种狭义:指人们用计算机及其他设备交互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手段,媒体的一系列技术。

特性:信息载体的多样化,集成性,多媒体的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

、3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多媒体技术定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

特性:的处理和传送。1、能够完成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多媒体信息2、交互式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传输;3、网络联结,即各种媒体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

第六章

、算法定义:是对问题求解过程的一种描述,是为解决一个或一类问题给出的一个确定的1 有限长的操作序列。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输出,有输入。

2、程序定义: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为实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言和指令。

基本要素:常量,变量,表达式,语句,函数。

3、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分析结果,写出程序的文档。

4、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哪几种结构:选择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

5、数据结构定义: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及定义在其上的操作。

6、常见的数据结构类型: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图形结构、集合结构。

线性结构:一、栈: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

二、队列: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

三、链表:指用一组任意的储存单元来依次存放线性表的数据元素。

树状结构:一般树,二叉树。

第七章

1、数据定义: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通称。

数据库:以一定结构存储在一起且相互关联的,结构化数据集合。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时也是一个被组织成一组拥有正式描述性的表格。

2、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记录保持系统,其目的是要记录和保持信息。

主要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用户。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是用于描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功能:描述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一、可实现数据共享。二、可减少数据冗余。三、在一定程度上可4 避免不相容。四、可实施标准化。五、可保证数据安全。六、可保证完整性。、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区别:概念模型是在信息世界中形成的,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进5 行建模,主要用于表示数据的逻辑特征,如实体,属性和联系。是对现实数据特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征的抽象。数据模型包含概念模型,其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关系模型支持的三种基本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 、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实施模型。7)特点:一、数据高度结构化。二、易于编制应用程序。三、数据独SQL8、关系数据库(立性高。

四、功能强大。五、理论基础深。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定义: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或由计算机控制的外部设1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进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备,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功能:一、数据通信和交换,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公告,远

程登录和信息浏览。二、资源共享。三、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四分布式网络处理。

五、均衡负荷,相互协作。六、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易于扩充,便于维护。),城域网(MNA)。WNA),局域网(LNA 2、计算机网络类型:广域网(3、按扑拓结构划分网络类型:星状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