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五句子歌的源流及民俗文化内涵
恩施土家族民俗习惯
恩施土家族民俗习惯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基本属于山地农耕经济,传统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或“火耕水耨”,俗为“砍火砂”。
土家族在开荒挖土、薅苞谷草、砍楂烧粪等适宜集体性劳动的农活中都兴换工互助。
在集体劳动中,土家族创造了一种鸣锣击鼓、伴之以歌的歌唱形式,称为“薅草锣鼓”,也叫薅秧锣鼓、薅草歌、打闹等。
劳动者“闻歌雀跃,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农耕之外,土家人亦喜欢集众围山打猎,称为“赶仗”。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
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
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甚为热烈。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
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现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
恩施风俗文化
恩施风俗文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东接荆楚、西联川渝、南通湘粤、北接三峡,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恩施文化有其自身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独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底蕴深厚的恩施文化。
恩施是土家族的农民——巴人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
早在上古时期,巴人的先祖国统一禀君部落便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巴文化、巴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文化在恩施的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融汇与贯.同时,佛、道、儒、巫文化共同生存,特征鲜明。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巴文化和主要代表有巴渝舞、即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舞凡刚烈、音乐铿气将有力后被更句为“昭武舞"、“宣武舞"。
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有,川东巴人后商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洞、花灯碉、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2号子、带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情,即古代巴人的酒。
此酒名贵,饮誉遐迩。
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热,色情味重,为酒中上品。
巴人风情-—巴人有古村,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巴人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巴人英雄神话有:“禀君传奇”,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恩施是巴文化的策源地,民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
史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踏蹄,伐鼓祭祀”,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征战,祭祀中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实。
这些艺术活动传承至今,就形成了“无事不歌舞”的民族风俗文化。
被誉为“历史悠久成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现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诚意中的盛会,被中外来宾誉为了解恩施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恩施属山区巨陵地带,海拔1000—1500m之间,境内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河密布。
浅析恩施土家族民歌
浅析恩施土家族民歌作者:陈代珊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恩施土家族位于湖北西南部,这里民风淳朴,风俗浓厚。
恩施土家族人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土家族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其内容展现了世代土家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土家族民歌的悠远记忆和未来发展,值得一代又一代土家族学者来挖掘与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土家族民歌;演唱特色一、前言湖北西部的清江水系,发祥并繁衍着一个古老悠远的民族——土家族,他们是山与水的子民,自称毕兹卡。
位于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居住着大部分不家族,这里民风淳朴,风俗浓厚。
恩施土家人素有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土家族民歌似诗性一样符号一直传唱至今。
其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土家族古为巴人,巴人善歌舞。
春秋战国,伐纣。
周武王与商纣王两军对垒。
战场上杀气弥漫,时光似乎凝结,听得见战马的鼻息和将士的呼吸。
忽然一声鼓响,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宁静,周武王的阵列前,一队高举戈矛的士兵,赤裸上身,唱着雄浑的歌调,踏着狂野的舞步,乌云一样席卷过来。
殷军惊悚,阵型大乱,周武王的兵马一下子士气大振,在这种歌声如潮、舞步如风的鼓舞下,整个军队狂飙般锐不可挡。
这就是《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那些“歌舞”于阵前的勇士就是巴人。
恩施土家族民歌历史悠久,种类浩繁,山民歌的内容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砍柴放牛要唱歌、姑娘出嫁要唱歌、生了孩子要唱歌、老人去世要唱歌、薅草有薅草锣鼓。
民歌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民歌体裁各异同时又具有共同特征。
二、恩施土家族民歌的分类(一)题材分类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歌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类为:山歌、田歌、灯歌、风俗歌以及号子。
1.山歌旋律悠扬,有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之分,高腔山歌又分为唢呐腔、五句子等。
平腔山歌有茶山歌、放牛歌等。
唱时触景生情,即兴性强。
2.田歌是人们在田忙时节以锣鼓伴奏形式演唱的一种长歌。
有消除疲劳、崔工催场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恩施原生态民歌精选
《恩施民歌精选》是恩施民族文化之歌,它对于保护和开发恩施原生态民歌,意义大。
这也是恩施人的一件值得关心的事。
1.《巴舞土风》作词:任善炯作曲:宋乔演唱:王刚强走进那个土家寨,你就读懂了一部史书,跳起那个撒尔嗬啊,你就爱上这英雄的民族。
嘿吙嘿!嘿吙嘿!喊起川号子哟嘿,你就听到了天堂的歌啊;喝上包谷那个酒啊,你就平添刚烈勇武。
哟吙吙吔吙吔!哟吙吙吙吙吔!巴山鼓,它是巴人出征鼓,敲响它,跃起一群巴山虎。
敲呀敲!跳哇跳哇跳!登上那个巴山顶哟嘿,走进那个土家寨,你就挺起了擎天柱,住进那个吊脚楼,你就惊叹这创世纪的画图。
嘿吙嘿!嘿吙嘿!听罢哭嫁歌哟嘿,你就陶醉在土家的习俗;背起大背的那个篓啊,你的心就装着这方热土。
哟吙吙吔吙吔!哟吙吙吙吙吔!巴山鼓,它是土家威风鼓。
敲响它,踩出一条通天路,敲响它,踩出一条通天路。
哟吙吔个哟吙!哟吙吔个哟吙!《巴舞土风》(音乐电视)主创人员贺沛轩、曹熔、黄望甫等。
1997年荣获全国音乐电视大汇串金奖。
1998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蟾”三等奖;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专家入选奖;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三等奖;第四届湖北省电视文艺一等奖。
《巴舞土风》是以恩施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优美的舞姿和原生态歌曲来反映恩施人民在美丽大自然中踏歌起舞,热爱生活,依恋大自然的美好情景。
2.《巴山魂》作词:熊永作曲:王原平演唱:王丹萍站在云里喊一声哟我的巴山雨哟,站在树上喊一声哟我的巴山根,站在江边喊一声哦我的巴山情罗,站在崖上喊一声罗我的巴山魂。
竹背篓装不完古老的情歌,黄扁担挑不尽悠悠的思绪;红烟袋叭不熄祖先的油灯,金唢呐吹去了岁月的皱纹;辣火锅辣了一回又一回,红枫叶红了一秋又一秋;苞谷粑饱了一顿又一顿,青竹笋绿了一春又一春;情这样浓哟爱这样深,路这样长哟情这样深。
纯朴的巴山纯朴的人,不老的巴山不老的人。
哦嗬嗬嗬嘿哦嗬嗬嘿!哦嗬嗬嗬嘿哦嗬嗬嘿。
站在梦里喊一声哟我的巴山月,站在山顶喊一声哦我的巴山神,站在雾中喊一声罗我的巴山路,站在今天喊一声罗我的巴山魂,站在今天喊一声我的巴山魂。
恩施经典民歌《六口茶》赏析
恩施经典民歌《六口茶》赏析作者:谭本贡彭志友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年第05期恩施民歌《六口茶》,因其琅琅上口、简单易学,在武陵大地广为流传。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接触到了恩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这朵奇葩,《六口茶》悠然的旋律正逐渐走向山外、走向世界。
山花烂漫,余音绕梁。
听了歌曲之后再关注歌词,一些细心的人突然觉得《六口茶》的歌词似有矛盾之处:这个妹子今年18岁,哥嫂分家,姐姐出嫁,妹妹上学,弟弟还是个奶娃娃,但爹妈已经88岁了,兄弟姐妹太多暂且不说,单就这88岁的老夫老妻竟然还生得出“奶娃娃”的弟弟就特别可疑。
歌中妹子的系列答辞在事理上实在讲不通。
笔者以为,《六口茶》的魅力恰恰就在于那看似不合事理的矛盾之处,这种矛盾正是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民歌的重要原因。
我们说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或者说我们之所以需要艺术,就因为它关注的始终是人,是人的心灵,是人的情感。
在艺术的领域里,情感的原则至高无上,情感的表达自有它内在的逻辑,它往往不受现实事理逻辑的限制,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甚至可以移山填海,驱神驭鬼,在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恩施经典民歌《六口茶》一口一问,一问一答,表面看来,歌词如扯散白,如谈家常,然而它的妙处并不在于喝茶,也不在于说话,而在于这一问一答中传达出来的微妙的心思和情感,尤其是女方看似矛盾的回答中所传递出来的一种艺术之美——不讲事理逻辑的情感之美。
细品歌词,我们不难发现,《六口茶》里的妹子虽然在口头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嫌弃男子“多话”,但同时又在一句句不厌其烦地答话,一次次耐心地帮助该男子打消顾虑、渐入正题。
《六口茶》这首情歌说白了就是男子找女子搭讪问年龄谈恋爱,颇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远古风情。
谈恋爱有个慢慢接触试探的过程,直奔主题的话难免显得唐突、冒失,所以要先估量形势,探探口风。
于是男子一口一口地喝茶,一句一句地问话,问话的内容并不是男子真正感兴趣的,在这种谈散白的问话中,他要测探的是女孩子对自己的接纳程度。
五句子歌
巫山民间有唱《五句子歌》的习俗。
五句子歌属典型的山歌小调,大抵由七言五句构成,内容多反映男女之间的恋情,用词朴实无华,通俗晓畅,且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唱起来极易上口,听起来余味深长,故深受人民的喜爱。
下面,举几例以飨同仁。
《姑娘大了你莫留》姑娘大了你莫留,留在屋里结冤仇。
姑娘好比毛桃子,放牛娃就象望山猴。
桃子没熟就在揪!注解:此歌寓意深长,形象诙谐地把姑娘比作“毛桃子”,放牛娃(男孩)比作“望山猴”,给人留下徜徉的空间,思之让人忍俊不禁。
猴子见了桃子岂有不摘之理?女儿大了也是自然要嫁人的。
女大不中留,留在家里往往会给你平添麻烦,会给你气受。
非但如此,随时还得提防“桃子没熟就被揪”的危险。
旨在规劝长辈们不要过多地操心儿女之事,不要强求所谓的“门当户对”,以避免无谓的烦恼。
《太阳出来晒死人》太阳出来晒死人,妹在房中把香焚。
一不烧香求儿女,二不烧香求金银。
求朵乌云遮郎身!注解:火辣辣的太阳晒在日出而作的爱人(郎)身上,使她(妹)心痛不己,坐卧不安。
怎样才能减轻爱人的痛苦呢?惟有把希望寄托在大善大德、悲天悯人的菩萨身上。
她什么奢望也没有,只祈求神灵赐朵乌云遮住爱人,使他免受烈日熏烤之苦。
女主人的举动尽管不合常理,却把人间的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不杀你等几时》五更鸡哟五更鸡,不等天亮就打啼。
往天有郎叫得早,今日无郎叫得迟。
还不杀你等几时!注解:雄鸡打鸣报晓,何罪之有?却偏要遭人捕杀?哦,原来女主人早晨睡过了头,怪它没有早点叫,以致耽误了农活。
然而这是何等的冤枉!自从玉帝吩咐它官役报晓之职后,从来不敢懈怠,怎会弄错时辰叫迟了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女主人因爱人不在家,由爱生恨所表现出无尽的烦躁,以至于思想和行为显得怪异起来。
山歌通过对女主人怪异心理的描述,衬托出一位农村哀怨少妇的可爱形象。
《肖乎儿说出望郎来》姐儿们前一树槐,站在树下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肖乎儿说出望郎来!注解:姑娘站在老槐树下眼巴巴地望着路口,痴情地等着心上人的到来,却偏要顾左右而言它,哄骗自己的母亲。
恩施方言语汇中蕴含的土家族婚恋习俗
《民族论坛》2013年第08期2013年第08期总第329期民族论坛MINZU TRIBUNE No 08,2013No .329General 语言是民俗的载体,语言现象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恩施地区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恩施方言反映了当地的民俗现象和民俗文化。
本文在调查土家族聚居村建始景阳乡廖家坦村语言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出其中反映婚恋习俗的语言现象,通过剖析这些民俗语言的含义来展现恩施地区土家族的婚恋习俗和婚恋文化。
一、“女儿会”蕴含着婚恋方式土司制时期土家儿女的婚恋是相对自由的,并不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成婚姻的缔结,“女儿会”一词就是这种自由婚恋方式的反映。
该词指改土归流前土家儿女通过赶集寻找意中人的大型集会,是土家儿女“以歌为媒”缔结婚姻的集中体现,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举行。
这天土家族男女青年盛装赶集,以对歌的方式接近和了解自己心仪的对象。
情歌在男女双方的了解中占据主导作用。
如土家族情歌的唱词:五句子歌儿不搭台,你唱我接唱拢来。
唱得磨儿团团转,唱得二人紧相挨,情哥情妹喜开怀。
[1]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历任流官按照汉族婚仪对土家族的婚俗进行了强制性改造,鹤峰县志曾记载鹤峰州第一任知州毛峻德颁布的禁令“旧日民间子女,男女混杂,廉耻不顾……毋令与男子同坐,以礼约其身。
至于选婿,祖父母、父母主持之,不必问女子意否。
”“如有议婚者,请凭媒妁。
”[2]经过多年的改造,女儿会被取缔,土家儿女按汉族习俗成就婚姻,但仍保留了一些地方特色。
辛亥革命以后,女儿会又开始兴办,不过影响不大,仅在恩施少数地区流行。
廖家坦村的青年男女主要靠媒人牵线搭桥来完婚,早已没有了自由恋爱的痕迹。
20世纪90年代末,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女儿会开始由政府推行,但是跟传统女儿会的目的和形式已有很大差别。
到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女儿会加进了舞台表演的性质。
同时,新世纪土家儿女大多外出打工,其婚恋对象一般是打工时认识的同事或朋友,女儿会在婚恋方面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小。
论恩施土家族五句子情歌的艺术特色
论恩施土家族五句子情歌的艺术特色作者:田琳艳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12期摘要:恩施土家族五句子情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通俗质朴、风趣含蓄、富有韵律、形象生动、情深意切,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五句子情歌;土家族;艺术特色恩施土家族人数居多,他们善良、质朴,热爱歌唱。
千百年来,土家儿女传唱着数不胜数的民歌,这些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土家族的风土人情,积淀着土家族浓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五句子情歌以它独特的句子结构和丰富的内容最引人注目。
恩施土家族的五句子情歌闪烁着民族音韵的艺术魅力,传承者土家文化的经久不衰,流传着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细细品味,便觉回味无穷。
土家儿女“以歌为媒”、“以歌传情”,用歌声传情达意。
歌词至美、至纯,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听之,令人无不与之产生共鸣。
好歌、好曲、好故事。
一首首情歌,就好像一串串珍珠,串联这土家儿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综观土家五句子情歌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它的艺术特色:一、结构独特、美不胜收五句子情歌打破两两对称的句子结构,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前四句铺排,后一句画龙点睛、美不胜收。
例如“郞在高山砍窑柴,姐从山下送饭来,太阳大哒晒红脸,石头尖哒划破鞋,不为情哥我不来。
”此歌谣共五句,每句七个字,前四句叙事,后一句抒情。
前四句铺垫,后一句点出出题。
前四句娓娓道来,语言明白晓畅、毫无修饰,白描画的语言,看似在叙事,实在道出小妹对情哥的爱慕之情,若非为情哥,小妹便不会从山下到山上,虽被太阳晒、石头划,却也不为艰险,只为情哥不饿肚。
五句子情歌的第五句最具感染力,是全歌谣的点睛之笔,例如“十指尖尖手攀墙,眼泪汪汪告诉郎,昨日为你挨了打,浑身上下都是伤,舍得皮肉舍不得郎!”该五句子情歌也是以七言五句的结构形式铺排,前四句简单叙事,后一句抒情达意,末句道出该歌谣的主题。
二、音韵和谐、句末押韵五句子情歌,以七言五句的句子结构,五句是奇数,为了使歌谣唱起来音韵更加和谐,一般除第三句外,一、二、四、五句要押韵,且一、二句用仄声韵,四句要用阳平,五句要用阴平。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
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
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
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
“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
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
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
”《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
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
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
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
五句子土家族的爱情绝唱
“五句子”土家族的爱情绝唱“无粮无曲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
爱情,是民歌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主题。
情歌是鄂西土家族民歌中的主体部分,在数以万计的民歌中,大部分是情歌,而最具特色的又是五句子情歌。
它显得姿态各异,情采纷呈,美不胜收,是土家族的爱情绝唱。
鄂西土家族五句子情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望春、试情、巧恋、恋趣、恩爱、忠贞、苦情、相思、抗争等类。
姐儿想郎真想郎,煮米忘记米汤。
喂猪跑去抱茅草,喂牛跑去撮猪糠,魂魄掉在郎身上。
这是首望春的歌。
望春,即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渴望,怀春少女,钟情郎儿,你看他们望春望得痴痴如醉。
石榴栽在土墙头,一树石榴红溜溜,有心摘个哥儿尝。
又怕情哥1 /9 —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不松口,尝到甜味又来偷。
这是一首逗情的歌。
以歌传情,逗情,以歌探情是鄂西土家族的古老风习。
鄂西山区山清水碧,隔河相望,峰岭遥对,以歌传情,相爱的男女得到心灵感应。
“甩个岩头试深浅,唱个歌儿掏姐心。
”微妙的感情交流融混着亲切的民族意趣。
一旦心情相通,他们就通过巧妙机灵的办法相互交情了:爱姐不到使个“乖”,变个猫儿墙上呆,无情姐儿来泼水,有情姐儿把门开,猫儿“咪咪”快进来。
巧恋,是在相对不自由、不自主的环境中悄悄地恋爱,想巧法,设苦法,表现出有情人的智慧,恰如万灵钥匙,而又因人因地制宜,把禁锢爱情的铁锁,巧妙地打开,也表现出许多诱人的恋趣:郎在树上摘批把,姐在树下绣荷花,郎摘批杷打姐手,打得姐儿肉一麻,浑身上下像针扎。
恋趣,即已经尝到了相爱的痴情趣意,这些情歌是对情哥情妹内心世界的透视,丝毫不加掩饰爱的激情。
情如璞玉天然成趣,情无所忌,喜形于色。
上坡不急慢慢悠,爱姐不急慢慢逗,有朝一日逗到手,生不丢来死不丢,除非阎王反命勾。
忠贞,是人们对婚姻爱情的道德要求。
土家族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同样要求一心一意。
这些情歌主要是通过比喻或者直抒胸臆说理,是勇气,是誓言,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美。
但是,婚姻的不自由又唱出许多苦情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哥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林妹成人,柑子结果妹出门,干哥干妹两离分。
土家族五句子歌
五句子歌姐儿住在河那边,过去过来要船钱,早晨过河三升米,黑哒过河两斤盐,豆腐盘成肉价钱。
姐儿住在对门岩,天阴下雨你莫来,打湿衣服人得病,留下脚迹有人猜,无的说出有的来。
姐儿生得人品好,我今有心来捞到,脱了鞋子沿山跑,锥了刺儿请你挑,轻手轻脚捏一爪。
姐儿住在燕子窝,天天挑水下大河,清水不挑挑浑水,平路不走爬上坡,为的路上会情哥。
姐儿生得烟斗形,烟斗本是铜打成,张三拿起亲亲嘴,李四拿起嘴亲亲,不知呼了多少人。
姐儿门口起灰尘,人家吃肉我背名,罐子里开花冤屈死,一把乱麻理不伸,死人旁边有活人。
姐儿想郎真想郎,煮米忘记滤米汤,喂猪跑去抱茅草,喂牛又去撮猪磠,魂魄掉在郎身上。
太阳出来晒丹樨,姐在屋里害相思,去年相思还没好,今年又把相思害,恨不得挑起相思卖。
太阳落土四山绿,女儿抱着娘来哭,哥哥十八接嫂嫂,姐姐十八招丈夫,我要依样画葫芦。
太阳当顶又偏西,牛儿拖犁要回去,牛儿只想路边草,野猫只想笼中鸡,情哥只想姐为妻。
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崖头上桂花开,风不吹来铃不响,雨不淋来花不开,姐不招手郎不来。
太阳出来四山乌,乖姐嫁个笨丈夫,别人的丈夫像条龙,乖姐的丈夫像头猪,不如出家做尼姑。
太阳出来四山黄,老虎吃了负心郎,梭罗树上挂根筋,紫荆树上挂根肠,负心没得好下场。
太阳落土黑了天,情哥把我丢一边,我的冰糖他说苦,人家的黄连他说甜,负心男儿无好言。
太阳出来四山阴,岩里凉水冷冰冰,劝郎莫吃冰凉水,吃了凉水冷了心,毛狗子尾巴倒扫人。
太阳出来晒街沿,姐在屋里打呵欠,昨日陪郎耽搁了,今日有点不新鲜,口含沙糖也不甜。
一把扇子二面花,高头画起小冤家,冬天腊月不用你,五黄六月扇打开,你良(凉)心在不在。
一把扇子二面花,冤家爱我我爱她,冤家爱我人才好,我爱冤家一只花,当初的“八字”发错哒。
一下田来把姐挨,口叫情哥你站开,心中有你只有你,挨挨擦擦不为乖,恐怕别人看出来。
一只孤雁往南飞,郎打单身姐做媒,你要娶妻就娶我,挑花绣朵般般会,刀山火海我也陪。
恩施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3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1恩施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袁慧婷摘 要:恩施是土家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同时也是有着丰富民歌文化的地区,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实现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认为,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途径上,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如利用第三产业促进民歌传播、建立民歌研究机构,推动理论建设等,只有运用多元化的途径,才能够形成有效传承与发展机制。
关键词: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袁慧婷(1987-),女,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引 言中国民歌源远流长,且由于地域性、民族性的差异较大,因而展现出五彩纷呈、百花齐放的态势。
[1]它不仅高度地反映出了人们的生活期待和美好理想,更是对地域发展历史和民族性格情怀的真实写照。
恩施是土家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区域,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歌作为土家族人民抒情寄志、书写时代变化的主要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与娱乐功能。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境遇下,如何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待土家族民歌,对于推动地域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和实现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从这一视角出发,在概述恩施土家族民歌的基础上,对当下民歌传承与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新时期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恩施土家族民歌概述(一)体裁与题材恩施土家族民歌的体裁整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即劳动号子、山歌与小调。
劳动号子主要在土家族生产活动中运用,根据不同的用途而产生不同题材的号子民歌。
主要的题材有船工号子、石工号子、打油号子等。
从号子民歌题材多样性的角度看,土家族人民非常重视号子民歌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们通过号子可以起到鼓舞劳动情绪和调节身体疲劳的作用;山歌是土家族人民在山间、田间劳作时所唱的歌曲,同时也具有娱乐性的功能。
从题材上看,根据劳作的特点可分为采茶歌、砍柴歌、放牛歌等不同的类型,这些山歌的特点在于运用现成的曲调进行填词,有着较强的即兴性。
五句子歌
巫山民间有唱《五句子歌》的习俗。
五句子歌属典型的山歌小调,大抵由七言五句构成,内容多反映男女之间的恋情,用词朴实无华,通俗晓畅,且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唱起来极易上口,听起来余味深长,故深受人民的喜爱。
下面,举几例以飨同仁。
《姑娘大了你莫留》姑娘大了你莫留,留在屋里结冤仇。
姑娘好比毛桃子,放牛娃就象望山猴。
桃子没熟就在揪!注解:此歌寓意深长,形象诙谐地把姑娘比作“毛桃子”,放牛娃(男孩)比作“望山猴”,给人留下徜徉的空间,思之让人忍俊不禁。
猴子见了桃子岂有不摘之理?女儿大了也是自然要嫁人的。
女大不中留,留在家里往往会给你平添麻烦,会给你气受。
非但如此,随时还得提防“桃子没熟就被揪”的危险。
旨在规劝长辈们不要过多地操心儿女之事,不要强求所谓的“门当户对”,以避免无谓的烦恼。
《太阳出来晒死人》太阳出来晒死人,妹在房中把香焚。
一不烧香求儿女,二不烧香求金银。
求朵乌云遮郎身!注解:火辣辣的太阳晒在日出而作的爱人(郎)身上,使她(妹)心痛不己,坐卧不安。
怎样才能减轻爱人的痛苦呢?惟有把希望寄托在大善大德、悲天悯人的菩萨身上。
她什么奢望也没有,只祈求神灵赐朵乌云遮住爱人,使他免受烈日熏烤之苦。
女主人的举动尽管不合常理,却把人间的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不杀你等几时》五更鸡哟五更鸡,不等天亮就打啼。
往天有郎叫得早,今日无郎叫得迟。
还不杀你等几时!注解:雄鸡打鸣报晓,何罪之有?却偏要遭人捕杀?哦,原来女主人早晨睡过了头,怪它没有早点叫,以致耽误了农活。
然而这是何等的冤枉!自从玉帝吩咐它官役报晓之职后,从来不敢懈怠,怎会弄错时辰叫迟了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女主人因爱人不在家,由爱生恨所表现出无尽的烦躁,以至于思想和行为显得怪异起来。
山歌通过对女主人怪异心理的描述,衬托出一位农村哀怨少妇的可爱形象。
《肖乎儿说出望郎来》姐儿们前一树槐,站在树下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肖乎儿说出望郎来!注解:姑娘站在老槐树下眼巴巴地望着路口,痴情地等着心上人的到来,却偏要顾左右而言它,哄骗自己的母亲。
恩施士家民歌
聆听悠扬的旋律,聆听动人的音符,一同聆听《中国民族风》,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每天和大家准时相约的《中国民族风》,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姗娜!国民族风》,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姗娜!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在这里我们也祝每一位考生能够沉着冷静,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情趣酣畅的恩施土家民歌《龙船调》原名为《种瓜调》,最早是流传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柏杨镇一带的划采莲船的唱腔,共有12段,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词义更加精炼,旋律更是极其流畅、优美动人,集中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么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从而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大飞跃。
<龙船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年10月公布的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被广为传唱的龙船调>是湖北恩施州士家族民歌的典范,浸透了浓郁的土家风情和山野气息。
土家民歌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资源。
清新凄艳、幽眇哀怨,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
《柑子树》是代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
“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
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
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
”《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黄四姐》是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民间花鼓小调,是一首自娱性很强的群众娱乐歌曲,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歌曲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了土家人对恋爱与婚姻的开明态度。
《黄四姐》歌词歌曲质朴,演唱形式简单,为当地人喜闻乐见,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只要通过简单的化妆,演唱双方就各拿蒲扇或扫把作道具,在堂屋中间以明快欢乐的节奏唱跳即可。
这些花鼓调大多是他们自己创作,虽词句简单,但却反映了土家儿女们的情和爱。
恩施人唱出的《清江河》,表现出了对清江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由衷的心声,所以《清江河》是一首历史的歌、人民的歌。
恩施风俗文化
恩施风俗文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长江中游,盘踞于湖北、重庆、湖南的交汇处。
自古以来,恩施就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这里的风俗文化自然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婚俗文化恩施地区的婚姻习俗和汉族大致相同,但仍有独特之处。
土家族和苗族女子十分尊重自己的父母,嫁出去后也必须回娘家拜访。
土家族婚礼通常是在农闲时期的大后年,称之为“姨婚”。
在此期间,新娘要先离开娘家,举行一段时间的“离院试福”活动,然后方可返回相夫教子。
新娘子不得到夫家“走门”,而是由新郎去迎亲,新娘要蒙上面纱,在婚礼当日才能揭开。
苗族的婚俗则有“爬堂”等特殊仪式。
在这个仪式上,男女双方都要表现出敬意和水平,女方要能够完成所有层层堆积的门槛,男方则要承担好家庭责任和照顾妻子的义务。
二、节庆文化恩施的节庆文化举办时,极其盛大,内容也十分独特。
土家族的“火把节”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项庆祝开春即将到来的传统活动。
活动中,当地彝族和苗族民众会手举火把,跳着舞曲,狂欢庆祝。
同样,每年正月十五日,民间的“闹青年节”活动也十分有名,年轻人在古庙里舞狮、舞龙、打榔,场面十分喧闹。
三、服饰文化恩施地区的服饰文化虽不如婚俗和节庆活动那样大规模,却依然别具风味。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十分华丽绚烂,尤其以土家族的“花毛衣”最为著名,其用料是西南地区的虎带、羊毛等,织造精细、颜色鲜艳,非常漂亮。
在苗族地区,苗族姑娘的头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传统文化中,苗族姑娘的头饰非常独特,精美绝伦。
头饰上饰有羽毛、银元等装饰,让苗族女子看起来更加高贵大方。
四、民间文学恩施地区的民间文学非常独特,其口头表现形式多采多姿,例如苗族地区的“花车歌”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
这种歌谣通常使用苗族的语言,歌曲内容讲述了苗族民众的生活历程和传统文化,表达了他们的感情和愿望。
这种歌谣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非常重要。
总之,恩施的风俗文化非常独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
恩施最悠久风俗习惯
恩施最悠久风俗习惯
恩施地区是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风俗惯。
下面将介绍一些恩施最悠久的风俗惯。
龙船节
龙船节是恩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聚集在江河边观看盛大的龙船比赛。
在比赛中,鼓乐喧天,龙船扬帆起航,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的参与。
这一俗源自古代祈求丰收和驱邪的传统活动,如今已成为当地人民热衷的娱乐方式。
虎舞
虎舞是恩施地区另一项古老的风俗惯。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人们会穿着虎皮制成的服装,在村庄和街道上表演舞蹈。
虎舞被视为驱邪和庆祝丰收的象征,具有祈求好运和祥瑞的意义。
这一俗传承已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纳凉晚会
纳凉晚会是夏季的一个重要传统活动。
每逢炎热的夏季晚上,人们会在村庄的广场上举办纳凉晚会,这是居民们纳凉消夏的一种方式。
晚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观赏传统舞蹈、欣赏音乐演出等。
这一活动旨在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是大家放松心情的机会。
赛龙舟
赛龙舟是恩施地区的一项古老运动,也是一种传统竞技活动。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组织赛龙舟比赛来庆祝端午节。
参赛队伍会用力划桨推动龙舟前进,同时鼓声震天,呼应着划桨的节奏。
这一活动弘扬了团队合作、拼搏奋进的精神,也是恩施地区的一大特色。
总结起来,恩施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风俗习惯。
从龙船节到虎舞,从纳凉晚会到赛龙舟,每个习俗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风俗习惯不仅是当地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
恩施民歌:山野中跳动的音符
恩施民歌:山野中跳动的音符作者:张明霞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8期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
一曲《龙船调》,让恩施走进了世界的视野,让世界看到了恩施。
伴随着土家人吆喝放排的号子;倾听着清江潺潺流水的声音,土家幺妹那句甜美的“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征服了全国,全世界。
民族学家说: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是因为这个民族拥有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文化。
文学家说:民族文化就是民族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
作为古代巴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土家族文化重要诞生地的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积存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那些旋律优美、内容丰富的山民歌,就使得她享有“山民歌海洋”之美称。
一、恩施民歌的地域特点(一)恩施民歌是武陵山区,清江、酉水流域先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创造的一门艺术恩施民歌所表现的艺术内容来自于恩施土家、苗族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恩施地区的生产生活内容紧紧相连。
而表现的艺术手法,也必然受到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个限制。
生发于恩施土家族、苗族人内心深处的民间音乐,是劳动的创造,是生活的结晶,是情怀的抒发,是感情的宣泄。
情歌是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主要抒发了青年男女由相爱而激发出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爱情的各个方面,它包括赞慕、出识、试探、问、初恋、相思、热恋、起誓、离别、送郎、思念、哭情、抗争、失恋、逃婚等。
恩施情歌内容健康,感情真挚,构思奇特,曲调优美。
情趣韵味无限,艺术表现精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些情歌从各个方面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们的伦理观和对封建礼教的挑战。
情歌中还有一些调情、偷情、嫖情等似乎不合法度的恋爱生活,虽有轻薄之嫌,却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青年男女对旧伦理的反抗。
从艺术欣赏和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情歌直白朴实,实际上是恩施山区人民人性美、人情美的极好体现。
(二)恩施民歌具有浓郁的民俗性恩施地区处于鄂湘渝交界。
鄂西南民歌的结构特点
鄂西南民歌的结构特点作者:苏菲亚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鄂西南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老百姓所喜爱,是一种“随俗之歌”。
本文研究的鄂西南民歌是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相邻的“五水蛮”“五溪蛮”为主,论述其音乐结构,从而对鄂西南民歌的发生、发展有所认识。
关键词:鄂西南;五句子;民歌;结构;特点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142-02一、前言民间歌谣根植于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复杂,这也使得民间歌谣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由于民间歌谣多产生于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娱乐和斗争之中,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因此具有随意性强,广泛性,集体性等艺术特点。
鄂西南地区五句子民歌是传统民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流传悠久,渊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尤其是恩施州为鄂西南主要的组成部分,恩施州位于武陵山北部,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区,这里山高谷深、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的人沿山建寨,沿水筑屋,凡有吊脚楼、灰墙白瓦之处,都有着优美的民间歌谣在传唱。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得恩施人民创造出了许多富有激情、真诚感人的民间歌谣,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对人生百态的真实感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恩施州民间歌谣是恩施州民间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组成部分,也是武陵山区民歌富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
近年以来,恩施州文化部门虽然搜集编纂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恩施民间歌谣》以及相继出版的来凤、宣恩、建始、利川等县(市)民间歌谣集成的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均是以搜集整理民间歌谣为主,少有理论上的研究。
而且当地学者在民间歌谣理论方面的研究著作也有限,因此恩施州民间歌谣研究还处在一个相对迟缓的阶段。
恩施民间歌谣传承悠久,跨越不同时代,艺术结构丰富多彩。
巫溪“五句子”山歌的存在
巫溪“五句子”山歌的存在巫溪“五句子”山歌的存在五句子山歌,又称五行诗,是流行于巫溪、巫山、奉节旅游“金三角”和与其邻近的湖北、陕西等县的民歌。
由于巫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因此巫溪五句子山歌,原汁原味特别浓,轶散较少,内容特别丰富。
多数巫溪人都会唱五句子山歌。
唱得最好的还是40岁以上60岁左右的老同志。
独立的五句子山歌,顾名思义,共五句歌词,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直奔主题。
如:“大河涨水小河浑,打鱼船儿朝上撑;打不到鱼儿不收网,嫖不到幺妹不收心!”好端端的一首民歌传到巫溪后被加上一句:“闹得宁河水不清”!变成了“大河涨水小河浑,打鱼船儿朝上撑;打不到鱼儿不收网,嫖不到幺妹不收心!闹得宁河水不清!”最后一句深化主题,表现了歌词的主人翁追求爱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把水都要闹浑一河的决心。
因此,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最有艺术魅力,它往往是意境的升华,艺术情趣的直接表达,故有“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的说法。
五句子要求第四句要能结束,第五句要如奇峰突起,画龙点睛。
由于此,本地人有一种“亲嘴要亲头一口,听歌要听后一句”的说法,说明了最后一句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诗歌讲究对仗和意境、对偶,而五句子山歌以五句歌命名,以五句直接挑战传统诗歌,成为民歌中的一枝奇葩,深深扎根于民间这块沃土。
五句子山歌的内容,有记载历史的,如:“吃了烟来把灰拍,黑脸嘟嘴数包爷,包爷黑来还不算,唐朝有个胡敬德。
连人带马一锭墨。
”有比较、有比喻,生动、形象。
有记叙劳动的,如:“露水未干就上坡,打湿我绣鞋和裹脚,打湿我绣鞋不要紧,打湿裹脚费功多。
不为情哥我不上坡!”把参加劳动的动机表露得非常直白。
有记录生活的,如:“五更金鸡叫乖乖,乖乖起来送乖乖,乖乖捉到乖乖手,手把门闩舍不得开。
口问乖乖几时来!”一句“手把门闩舍不得开”,把人物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男欢女爱的歌曲内容特别丰富,如男女对唱:(女)郎在高山打伞来,姐在河边绣香袋。
土家婚恋“三部曲”
土家婚恋“三部曲”恩施州土家族山、民歌种类繁多,素有“歌的海洋”之称。
土家人以歌言志,以歌传情,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执著,其中最富情趣的歌谣莫过于年轻男女的婚恋“三部曲”——情歌、哭嫁歌、闹房歌。
至情至性的土家情歌“土司地处万山丛中,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
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为媒。
”进入边城来凤境内,无论是在古寨院落,还是在高山深壑,都能听到歌声回荡起伏,或凄婉缠绵,或豪迈干云。
土家人以歌为媒,自由恋爱自古成习。
要想成就一段姻缘,唱歌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彼此只用歌声表情达意互诉衷肠。
“好水洗衣不用槌,好姐连哥不用媒,阵阵山歌架起桥,情哥情姐桥上会。
”只要遇到自己心仪的异性,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特定的节日里,都会敞开歌喉尽情表达爱慕之意,思念之情按土家男女的相恋过程可把土家情歌分为试探歌、赞美歌两大类。
试探歌是土家男女在挑选对象时唱的表达爱慕、吐露爱情的歌。
武陵山区的男女青年勤劳朴实,他们的劳作没有“男耕女织”的分工,而是“男女杂作,勤耕稼”,“俱力农如男子”,女子所从事的劳作如栽秧、薅草、采茶,均为男子所不及。
特有的劳动方式和习惯,让男女得以广泛地接触。
劳动中的交往促使他们相互了解,产生爱慕之情,而感情的表露与传达,往往通过对歌来实现。
如:“郎在高山打绣球,妹在平地看黄牛,绣球打在牛背上,看你抬头不抬头。
”或:“雨后初晴河水浑,心想过河怕水深。
丢个岩头试深浅,唱首山歌试郎心。
”赞美歌是恋人之间交流思想、倾吐所爱、尽情赞美的歌。
其内容十分广泛,有赞美聪明伶俐、心灵手巧的歌:“一双鞋子费姐心,底子雪白面子新,底子拉的胡椒眼,面子扣的跳三针。
”有赞美憨厚老实的歌:“园中蝴蝶采花忙,情妹唱歌赞情郎,油头滑嘴妹不爱,爱郎老实人在行。
”有赞美勤劳的歌:“六月太阳热又热,情哥晒变乌梢蛇,人家骂他像黑鬼,我说哥哥好角色。
”有赞美形象健美的歌:“情姐生得好英雄,头上辫子像条龙,走路好像风摆柳,眼睛好像亮火虫“高山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五句子歌的源流及民俗文化内涵
恩施五句子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地传播并流行于鄂西南地区,已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恩施州多民族共享的文化资源,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五句子歌的定义、体制特点及恩施五句子歌的分布、流传等作总体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五句子歌的研究现状,概述论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以梳理传世文献为基础,主要从五句子的体制特点出发,追溯恩施五句子歌的历史源头,确定恩施五句子歌的体制形式定型于明朝;根据历史上辑录的民歌集和当代田野考察整理的民歌集对比,发现恩施保留了历史上五句子歌的体制,并有新的发展。
第二章探讨恩施五句子歌的传播路径,通过对五句子歌的语言和题材内容的分析,证实五句子歌的传播走向,是从安徽、江西到湖北,主要沿着长江从东向西扩散传播。
第三章从题材内容入手,阐释了恩施五句子歌的民俗文化内涵。
在余论中,分析了恩施五句子歌的传承现状和困境,并提出保护、传承和开发恩施五句子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