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山漾遗址动物遗存分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磁化率分析属于地学考古中的()?
答案:
古土壤学
2.马王堆医书的出土填补了我国汉代以前医学资料研究的空白,展现了东汉早
期医学的发展水平。
答案:
错误
3.以下属于医学考古研究范畴的是?
答案:
医用文物_体质人类学_古尸_出土文献
4.学者将哟学考古研究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
发展期_初兴期_萌芽期_渐进期
5.《抱朴子内篇》的作者是?
答案:
葛洪
6.魏伯阳的作品是?
答案:
《周易参同契》
7.秦始皇陵铜车马所采用的“轭靷式系驾法”是当时新出现的系驾方法。
答案:
错误
8.马车在哪些方面可能模仿了牛车?
答案:
双辕马车_粗大且弧度很小的车辕
9.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两乘彩绘铜车马,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
答案:
车舆_车盖_铜御官俑_铜马
10.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两乘彩绘铜车马,一号车和二号车的名称分别为?
答案:
立车;安车
11.我国最早出土的车马实物在哪个朝代?
答案:
商
12.六书理论包含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答案:
正确
13.东汉学者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包括以下哪些特征
答案:
以六书理论分析汉字_首次建立部首_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进行了分析
14.在对殷墟的考古中,哪三次堪称甲骨的重大发现?
答案:
1936年小屯北地H127坑的发现_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窖藏坑发现_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发现
15.铅同位素示踪法能用于产地溯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不同铅矿的差异与同一铅矿的同一性
16.杭州茅山遗址出土的独木舟采用了真空冷冻方法进行脱水定形。
文博系科技考古学导论之动物考古
• 《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的分析》 •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动物群》
• 1992年中美田野考古学校举办了三周的动 物考古学讲座
• 有声有色 • 仍存在不足
3个特征
• 走出去、请进来 • 专业人数曾多,考古工作者也参与进来 • 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为大家承认的
动物考古学研究目标、理论和方法
确认鉴定标本的数量 (The number of identified specimens) 统计最小个体数 (The min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 • 测定年龄
NISP
• 对分别属于各个种属的全部动物骨骼进行 统计
• 曾长期使用 • 存在问题: ✓过去的沉积过程、食腐肉及屠宰行为 ✓骨骼标本鉴定的难易程度 ✓不同的采集技术 ✓不能确认同类动物的骨骼是否属于不同的
形成期
• 20世纪初~40年代 • 动物骨骼往往被抛弃 • 少有的研究整理工作不是出去研究的兴趣
和需要 • 绝大多数的动物骨骼鉴定报告只是一份出
土的动物名称的清单,缺少有关功能的解 释的内容,并没有与考古学研究有机结合
• 施密斯(H.J.Smith):食物来源、骨制工 具的描述与文化作用的判断
• 卢密斯(F.B.Loomis)、扬(D.B.Young): 鉴定到种或属,探讨鹿是怎样被屠宰的, 鱼是怎样被捕获的,并进而探讨遗址形成 的季节
谈谈考古遗址的展示保护
文章 编 号 : 0 —1 3 (0 5 0 — 0 7 0 1 5 5 820 )4 0 4 — 5 0
・
论
坛・
谈 谈 考 古 遗 址 的展 示 保 护
周双林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 学院, 北京 107 ) 0 81
摘要 :本文讨论 了考古遗址 的风化状况和原 因, 指出考古 遗址 的破 坏是 多种因 素共 同作 用而产 生的 , 了保护 考 为 古遗址 , 就要采用 多种相应的技 术措施 。这些措 施包 括 : 保护房 的建设 、 下水 的治理 、 地 土体 的机械 和化 学加 固及 生物 因素的控 制等。在遗址保护 中要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保护 手段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l 8卷 第 1 期
20 0 6年 2 月
文物保 护 与考古 科学
S ENCES OF CONS CI ERVAT ON I AND ARCHAEOLOGY
Vo . 8. 1 1 No. 1 Fl 2 o e b. 0 6
掘 的对象 , 而更 多 的还 埋藏 在地 下不 为人 们所 了解 。 考古 遗址作 为 文物 , 有科 学性 、 史性 、 具 历 艺术性 , 是 见证人 类物 质文 化 发 展 的重 要 实 物 例证 , 了让 更 为 多 的人们认 识 、 了解 与研 究 这 些 文化 遗 址 及 其代 表 的文 化 , 需要 对它们 进 行展示 。 就 考古 遗 址 不 同于 发掘 出土 的 文物 , 们 一 般体 它 量较 大 , 不易搬 迁 。即使 有进行 搬 迁 的情 况 , 也是不 得 已而 为之 , 只能对 其 中的部 分 或 单 元 ( 窖 穴 ) 如 进 行搬 迁 , 而且在 搬迁 后失 去 了原周 围环境 , 展示效 使 果受 到一 定程 度 的 影 响。 因此 , 考古 遗 址 原 地 展示
丝之源_湖州钱山漾_周颖
2006.6
在距离浙江湖州市南7km处,有一块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其间河道密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其中一段水域,因西面的一座小山——钱山而取名钱山漾,该漾东西宽1km左右,南北长3km左右,是东苕溪的一段。东苕溪发源于天目山,经德清县北流至湖城安定门与西苕溪汇合而北注太湖。就是这么一处平凡的浅滩沼泽,却因为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丝绸织物之一而举世闻名。
最早对钱山漾产生兴趣的是一位热爱考古的学者慎微之(1896—1976)。慎微之是湖州人,沪江大学毕业后曾留美本雪文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先后任沪江大学商学院教务长、之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等职。20世纪初,钱山漾已引起了慎微之先生的关注,1934年,湖州大旱,钱山漾湖底占钱山漾总面积2/3水域干涸,慎先生趁此机会,采集了大量石器,并于1937年先后在《新湖州》和《江苏研究》上发表文章,对钱山漾的考古前途及与其他古文化比较等重大问题作了详尽的述评和研究,钱山漾之名始为考古界所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省有关部门又对钱山漾遗址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特别是一批丝麻织品的出现,引起了考古界与丝绸史学者的高度关注。
首先了解一下前两次发掘的情况。第一次是在1956年3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浙江省博物馆在钱山漾遗址内进行发掘。坑位设在遗址的南北两端,共挖探方10个,总发掘面积为390.5m2,在厚0.3~1.13m的第四层中出土了云雷纹黑陶豆柄、黑绘回纹残石斧、鬶形器、陶纺轮、花生、绢片、丝线、麻布、木杵等,出土的竹编器比较完整;第二次发掘是在1958年2~3月,坑位布于遗址的北部,坑位13个,总面积为341m2,在探坑22中出土不少丝麻织品:麻布残片、细麻绳、绢片(图1)、丝带(图2)、丝线等,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内。此外,在探坑12和14中也有少许麻布残片出土,这些丝麻织
考古学中的动物遗存研究
考古学中的动物遗存研究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学科,通过挖掘和分析具
有历史价值的遗址、遗迹等,揭示人类的过去。其中,动物遗存在考
古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介绍考古学中的动物遗存研究,包括其意义、发掘方法以及对人类文化和环境变迁的影响。
一、动物遗存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
动物遗存是指古代生物的骨骼、化石等遗迹,在考古学研究中对人
类文化和环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首先,通过分析动物遗存可以了解
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经济活动。比如,通过对动物骨骼的研究可以
确定古人的食物来源以及狩猎、养殖等活动的程度。此外,通过对动
物骨骼中的病理学研究,还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健康状况。
其次,动物遗存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环境的变迁也具有重要意义。动
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
过对动物遗存中的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等元素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
环境的湿度、温度等参数,从而推断古代气候的变化。
最后,动物遗存还可以为物种的演化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对动物骨
骼的分类和比较,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物种组成和演化过程。这对于
研究生物多样性、物种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动物遗存的发掘和研究方法
在考古学中,动物遗存的发掘和研究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首先,发掘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底层建设工作,保证考古工作的
顺利进行。然后,通过考古挖掘,将动物遗存从遗址中取出并进行记录、包装等工作。接下来,通过在实验室中对动物遗存进行清洗、鉴定、测量等工作,进一步分析其特征和特点。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动物骨骼的分类学研究、骨骼的形态学和统计学分析、化学元素的测试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了解动物骨骼的种类、数量、大小等基本特征,进而推断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条件。
浅议北京东胡林遗址的新发现
浅议北京东胡林遗址的新发现
北京的东胡林新石器时期早期遗址,位于门头沟山区东胡林村西侧清水河北岸的马兰黄土台地上。
这处遗址最早是在1966年初被在当地劳动的北京大学郝守刚先生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国兴、尤玉柱先生前往鉴定,确定是一处新石器早期的3具尸骨的合葬墓,一具女性尸骨属一次葬;两具男性尸骨属二次葬。除出土少量贝壳装饰品外,只发现8件石片,其中6件有明显加工打击痕迹。当时,这个遗址的年代就确定为距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早期。郝守刚教授“文革”后在美国所做的碳十四鉴定,也确认其年代在距今9000――1万年之间(1)。
笔者在撰写《北京农业经济史》时,根据该墓葬中不见任何陶器,只有经打击加工的石片的现象,认为“当时北京地区远古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或者虽然已出现了原始农业的萌芽,但仍以采集、狩猎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不过,根据这处墓葬中,女性尸骨为一次葬,两男性尸骨均为二次葬的现象,笔者认为当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母系社会,而众所周知,母系社会的出现和原始农业的诞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东胡林新石器早期遗址中只发现少
量石片,没有显示出原始农业文化的丝毫迹象,这正是长期以来令笔者困惑不解的地方。
2001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东胡林考古队对东胡林遗址进行了深入发掘,有了惊人的新发现,还出土了大量反映当时文化的石器、陶器、骨器、兽骨、人骨、螺壳等极具价值的遗物及烧火遗址。2003年对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除又发现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及烧火遗址外,还又发现一处完整的新石器早期墓葬。2005年进行的第三次发掘,发现更为丰富,有烧火遗址、灰坑、房址和又一处完整墓葬。但是,除了1966年发现的第一处墓葬由于尸骨排列杂乱而无法判断外,2003年发现的墓葬和2005年发现的墓葬的葬式不同,一为仰面直肢葬,一为侧身屈肢葬。笔者认为,这或者与墓主的性别、年龄或身份有关。由于东胡林遗址有着考古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涵,因此东胡林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周口店猿人生活遗址综合研究以来的,又一次考古学、年代学、人类学、环境科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探讨北京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文物保护专业方向
一、文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文物保护专业方向是我院适应国家文物事业的需要而创办的按专业对待的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招收理科考生,本科生毕业后还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专业方向拥有自己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多种分析仪器及研究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专业科研成果丰富,所承担的古代竹简的保护、土遗址防风化保护、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材料、脆弱纺织品保护加固材料等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有的课题已有突破性的进展。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文物古迹因自然力作用所造成的破坏,而文物的构成材料包罗万象,保护文物需要采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文物修复人员又须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艺术修养,所以文物保护科学不仅是交叉学科,也是综合学科。这个学科所需要的知识不仅包括理科知识(如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也有文科知识(历史、考古、艺术等)。除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类专业所具备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知识与能力外,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的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92.5学分;
2.选修课程41.5学分;
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
4.其他学习(如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习与实践、校外学习与交流等)。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良渚文明的社会形态和所处历史阶段
良渚文明的社会形态和所处历史阶段
耿健钢
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镇,1959年命名,考古发掘表明,当时的社会属于典型的农耕经济,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良渚文化是由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渐次发展而来,到良渚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过去一直把良渚文明看作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文明,但近几年考古不断有新发现,我们应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一、良渚的经济文化水平
1.农业
良渚的经济生活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家畜饲养和渔猎。生产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地区。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众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石制工具磨制光滑,做工精巧实用。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出土的石器还有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耘田器等的使用,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由此带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而,制陶、治玉、纺织等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治玉工艺,表现了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他诸如漆器、丝麻织品、象牙器等,均表现出当时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主要体现在农业和手工业两个方面。
水稻栽培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仙蠡墩、徐家湾、钱山漾、水田畈和吴县澄湖等遗址的良渚文化堆积中,都发现了稻谷和稻米的遗迹。经鉴定,这些稻谷属于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_丁品郑云飞程厚敏潘林荣郭勇
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5日/第001版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
丁品郑云飞程厚敏潘林荣郭勇
本报讯:为配合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建设,3-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湖州博物馆联合对钱山漾遗址进行了第3次发掘。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州市东南约7公里,钱山漾的东南部,处于西部莫干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遗址西侧有东苕溪自南向北流经,往北约15公里是太湖。1956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管会曾对遗址作过2次发掘,报告发表后曾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次发掘地点位于上,2次发掘区域以南约350米处。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揭露一处经先民们反复营建居住形成的土台型遗址,土台东北部、北部、西北部被宋代灰沟扰乱,残存土台大致呈东西向的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60、南北宽约50米。
根据野外发掘对地层堆积的判断,土台的营建和使用主要经过了4个阶段。土台上部最晚阶段即该遗址的晚期遗存是一处属于马桥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而土台的前3个阶段即该遗址的早期遗存则可能是太湖地区一支崭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
本次发掘共出土陶、石、玉、骨、木等各类器物700余件,同时也获得较多珍贵的动植物遗存,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收获如下:
1、发现一处马桥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清理遗迹包括房基2座、排水沟3条、灰坑149座、水井6口、灰沟8条。编号为F1、 F2的房基分别由23个和9个柱坑(洞)组成,基本呈正南北向东西相邻。在F1西侧靠北处另发现18个直径15-25厘米的柱洞。根据柱坑(洞)的排列情况,初步推测F1、F2为干栏式建筑。在F1、F2的东侧和东南侧发现3条大致呈东西向的沟状堆积,应是F1、F2的排水设施。灰坑分布较密集,灰坑的大小、形状和堆积情况也区别明显,这些灰坑应有不同的用途或功能。水井一般呈平面圆形或圆角方形,深度在150-245厘米不等,以土坑井为主,在编号为H100的水井中发现残存高度约185厘米的圆筒形木质井壁,系将圆木纵向分开后刳空再合围拼接而成。
吴兴钱山漾遗址资源域分析
2020年第1期 丝维I4路
总第378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SILK ROAD历史研究®吴兴钱山漾遗址资源域分析
王粮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
[摘要]文在整合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岩性考古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钱山漾遗址史前居民周边区域的资源利用程度和范围作一梳理。
[关键词]先秦考古:钱山漾遗址;资源域
[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丨005-3115(2020)01-0087-03
钱山漾遗址共包含三个阶段的史前文化遗存,从早到晚排列依次是钱山漾一期文化(2460B C— 2130BC)、钱山漾二期文化(2050B C— 1800BC)、马桥文化U550BC—1000B C)。这三支考古学文化可 能代表了三支最早拓殖钱山漾地区的人群。钱山漾 遗址丰富的遗存为考察这些最初的开拓者的生活 方式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大量动 植物遗存以及生活用具等,为研究遗址资源域提供 了丰富的材料。
―、遗址古环境
钱山漾遗址位于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北侧,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这一带属于西侧天目山余脉 的丘陵山地向东侧地势低洼的冲积平原的过渡地 带,平原海拔多在1.7 —1.9米。
钱山漾遗址的孢粉和植物硅酸体分析提供了 当时遗址周围的植被环境信息。钱山漾遗址文化层 的孢粉组合为:木本花粉:松树、冷杉、杉树、落叶 栎、常绿栎、栲、榆、胡桃、棍木、鹅耳栎、枧香、蕈树、柳树等。木本植物以壳斗科为主,其次为杉属、松 属3草本花粉:禾本科、十字花科、灰菜、莎草科、百 合、菊科、蒿属、伞形花科、荇菜、香蒲、弋尾科、葫芦 科、萍逢草、豆科、寥属等。草本植物以禾本植物花 粉为主,其次是香蒲和百合科植物的花粉。另外还 见有狗脊等蕨类植物孢子。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纪实
中国蚕业
2024,45(1
):69-72
ChinaSericulture
ISSN1007-0982;
CN32-1421/S
DOI:
10.16839/j.cnki.zgcy.2024.01.013
收稿日期:2023-11-01;接受日期:2023-12-21第一作者信息:张为刚(1985—),男,安徽六安,博士,讲师。
Tel:0572-2321957,E mail:zhangwg_1985@163.com
通信作者信息:余连祥(1962—),男,浙江桐乡,硕士,教授。
Tel:0572-2075150,E mail:1442611972@qq.com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纪实
张为刚 余连祥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
摘 要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于2023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蚕丝绸文化传承与保护一线的文旅专家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书写、蚕桑产业的历史与现状、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蚕丝绸;文化传承;钱山漾论坛;文化保护;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民风民俗
中图分类号 [
S88-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7-0982(2024)01-0069-04 2023
年蚕丝绸文化论坛于8月2—4日在浙江
省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钱山漾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中国蚕业》杂志社、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论坛共收到论文30多篇,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省蚕丝绸学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南浔区辑里湖丝文化保护协会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
巢湖动物群遗产价值分析
高速公路图例
铁路工作区
湖泊
南京市
马鞍山市
巢湖
合肥市
马家山
巢湖市
2 mm
因此,巢湖动物群丰富且珍稀的化石资源具有良好的科学普及价值。
3.3 旅游开发价值
巢湖动物群的化石产地附近,就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巢湖地区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巢湖风景秀丽,享有“八百里湖天”之美称,水域辽阔,风光秀丽,河网湿地遍布,生物资源丰富,仙岛奇花闻名遐迩,景观风景瑰丽多姿。巢湖动物群距离巢湖景区仅2 km,交通便利。将巢湖动物群化石地与巢湖的自然风景相结合,用巢湖动物群的科普价值为巢湖赋予内涵,用巢湖景区的旅游资源带动对巢湖动物群的推广宣传,是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一个可行思路。
4 申遗可行性展望
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澄江化石地,是巢湖动物群化石地进行申遗的重要参考。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的澄江化石地,面积512 hm2,缓冲区面积220 hm2,距今5.3亿年,于1984年被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澄江化石地共涵盖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这在世界同类化石地中极为罕见,完整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澄江动物群蕴含的重大科学意义是澄江化石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原因,其无可比拟的科学价值在申遗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相比之下,巢湖动物群的化石材料,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中的鱼龙类化石,保存良好且完整,数量丰富,时代古老,处于中生代爬行动物由陆到海演化的重要阶段,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挖掘更多的遗产价值,如科普和教育价值,并将动物群化石地与巢湖地区的自然风景相结合,以便在自然遗产评选过程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及机构需要配套相应的行动。科普教育方面,应当注重建立地质公园和自然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展陈布设中,可将巢湖动物群作为一个亮点进行重点展示;同时,加大在科学普及方面的投入,利用好各种多媒体媒介,近些年来兴起的诸如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也应得到科教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在旅游开发方面,可考虑将自然风景与古生物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多层次的旅游项目,古生物化石资源不应该成为独立的个体,不能仅仅只是代表个体的古生物,而应该将其与周边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作为整体考虑,如果可能还可与本地的人文相结合。
植硅体视角下浙江宁波鱼山遗址的生业考察
植硅体视角下浙江宁波鱼山遗址的生业考察
*
*本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2020M6806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87742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 XDB26000000)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编号: 2018099)的资助。
夏秀敏1
王力之1
雷 少2
王结华2
郑晓蕖3
赵志军4
吴 妍
5
(1.中国国家博物馆 2.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3.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摘要:鱼山遗址是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时期以来的重要遗存,其考古发现为探讨东部沿海地带长时间尺度的水稻驯化进程和人地关系提供了良好素材。高精度的植硅体分析表明,河姆渡时期以来水稻扇型个体呈现了变小稳定的趋势,并逐渐向中间型和长柄型演化,暗示先民是以种植粳型化的水稻为主;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的变化揭示了在河姆渡文化晚期,水稻的驯化基本完成。受海平面变化的频繁影响,该地的水稻驯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驯化的周期也有所延长。结合植硅体分析和多种研究成果,推断在河姆渡文化时期,鱼山遗址的稻作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河姆渡文化晚期,水稻逐渐成为先民植食性资源的主体;在滨海多变的环境背景下,鱼山遗址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采集和渔猎并行的多元化生业模式。良渚晚期,伴随着水稻驯化的完成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推测出现了系统的水田耕作系统。商周时期,依托暖干的环境,稻作生产向集约化发展,为古越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古代遗址中的动物残骸研究与动物学应用
古代遗址中的动物残骸研究与动物学应用在古代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动物残骸常常被发现,并成为研究古代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证据。动物学家通过对这些动物残骸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文明中的动物资源利用、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环境变迁等许多信息。本文将探讨古代遗址中动物残骸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动物残骸的发现和保存
在古代遗址的挖掘中,动物骨骼化石和其他动物遗物常常成为研究的重要发现。这些动物残骸往往埋藏在地下深处,并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保存状态各有不同。一些骨骼可能完整无缺,而另一些可能仅存小片残骸。为了确保这些动物残骸的保存,考古学家通常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如喷水清洗、化学处理等,以便将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保存在合适的环境中。
二、动物残骸的分类与形态学研究
在获得动物残骸样本后,动物学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形态学研究。通过对动物骨骼的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观察和比对,可以鉴定动物的科、属、种等分类单位。这些分类信息可以提供有关当地古代生态系统和动物种类的重要线索。同时,通过对动物骨骼的分析,还可以了解古代动物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繁殖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三、动物残骸的古生态学研究
通过对古代动物残骸的研究,动物学家能够还原过去的生态环境,
并提供对古代气候和环境变迁的重要线索。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地层
中动物残骸的组成和分布,可以了解到当地古代动物群落的组成、多
样性和数量。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推测古代气候的变化情况,并与其
他的古气候指标相互印证,为构建更准确的古环境模型提供依据。
四、动物残骸的人类利用研究
动物考古整理-北大未名BBS
一、分类学 • 鉴定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种类 • 动物分类学是学习和研究动物学重要的基础,目的是将数目繁多的动物种类, 以科学的方法,依据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事实,来决定某种动物在 动物界的系统地位,从而说明各种动物彼此间的联系。 • 现代科学分类学多基于动物的形态特征(皮肤、羽毛、贝壳颜色、鳞型、尺寸
by Chugye
与比例、软组织 形态、遗传特征、etc.) • 硬组织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基础。 1、命名法:通用名 vs 科学命名 • 通俗分类法:反映了人们对动物、动物之间关系、以及动物来源的理解 • 通用名与科学命名的关系(范围)= < > ≠ 科学命名 • 林奈:任何一个生物体都有且仅有一个正确命名, 不与其他任何一种生物重合。 • “双名法” • “国际动物命名法则” • 每一个动物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 • 属名+种本名 • 可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首字母大写,不用斜体。e.g. 犬 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 • 亚种,三名法 E.g. Canis lupus familiaris (有学者将犬定为狼的亚种) • 名称变更时,原命名人标注于扩号内。E.g.绿鹦鲷 Sparisoma viride (Bonnaterre, 1788) • 不确定种时:Canis sp. (犬属,种不详) 2、分类系统
【上古历史】王明达:重读马家浜
【上古历史】王明达:重读马家浜
重读马家浜王明达
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发掘已经45周年了,以该遗址命名的马家浜文化是太湖
流域迄今最早的史前文化,年代跨度大约距今7000-6000年。太湖流域面积36500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约1/240。经过江、浙、沪考古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成为我国重要的考古学区系之一。
作为“江南文化之源”的马家浜文化,从考古发现、发掘和研究的进程来说,始终是
稳步前进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比与隔钱塘江而望的年代大致相近的河姆渡文化,相比与在其基础上经崧泽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而言,马家浜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一
直处于较为“冷”和“淡”的状态之中,或者说从未有过“热潮”,甚至有人形容马家浜
文化是“一朵被遗忘的鲜花”。
在筹划纪念马家浜遗址发掘45周年活动的过程中,承嘉兴市文化局领导的厚爱,笔
者应邀参与了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幸与嘉兴市文化局、嘉兴市博物馆的同志一道,集中考
察了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马家浜文化的主要遗址及其重要出土文物。笔者在1981年
参加了同属马家浜文化类型的余杭吴家埠遗址的发掘,并整理、编写了发掘报告,对马家
浜文化也有一定的认识。以后的考古生涯则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良渚文化的发掘、研究中去了,但是笔者始终没有“遗忘”马家浜文化,对江、浙、沪各地的马家浜文化新发现十分
关注,参观考察过大多数发掘现场,浏览过相关资料,对马家浜文化的新发现和研究进程
大致有所了解。当然这些都属于记忆中的“碎片”,既不完整又缺乏认真的深入思考。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严格按照标准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对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 讨论。每一件标本按出土单位编号,鉴定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记录信息包括以下几 项:编号、出土单位、出土层位、动物名称、骨骼、数量、左右、保存部位、愈合情 况、保存状况、年龄、性别、以及加工痕迹。对保存较好、具有测量和统计意义的标 本(包括骨骼和牙齿)均按照冯登德里施(Angela von den Driesch)的标准1一一进行 测量。为对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深入分析,详细记录了猪的下颌臼齿的磨蚀程度和出 现的病理情况。
表 2 钱山漾遗址水牛标本测量数据及比较
肱骨
GL
BT
BD
T1001⑨B:6
100.31
田螺山
90.19
桡骨
GL
Bp
BFp
Bd
T1101⑨A:1 341
103.37
94.73
94.29
T1101⑨A:28 341
104.91
93.97
95.33
T1001⑨B:8
95.11
90.21
平均值
341
101.13
水牛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 44 件水牛骨均为肢骨,比较难以据此鉴定到种。因此我们将这 些标本测量,并将测量值与其他遗址的水牛标本进行比较,测量数据见表 2。测量数据 表明,钱山漾遗址的水牛与跨湖桥遗址(跨湖桥文化)和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 的水牛体型相仿。后两个遗址的水牛已被鉴定为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34, 属全新世野生水牛品种56。从目前观察到的标本情况看,钱山漾遗址的水牛可能同属圣 水牛品种。
(二)统计和分析
标本大部分出自地层,仅有 4 件出自灰坑,H100、H193、H209、H209 各 1 件。从 平面上看,出土位置比较集中,除少量出自土台西侧的堆积外(T0403 和 T0503),其 余均出自 T0901,T1001,T1101,T01,T02 和 T03。经过统计得出,238 件哺乳动物标 本中,可鉴定标本总数为 176,含 6 种动物,共计 15 个个体。详细统计数据见表 1。 其中亚洲象仅有一件臼齿残块,其余动物按种类依次分析和讨论。
统计时主要采用可鉴定标本数(Number of Identified Specimens,简称 NISP)和最 小个体数(Min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简称 MNI)两种方法。本文“可鉴定标本” 指能够鉴定到骨骼部位(如肱骨、股骨等)和科以上种类(包括科、属、种)的标本2。 因而肋骨和残破肢骨都归为“不可鉴定标本”。最小个体数是通过计算某一种动物保 存数量最多的部位而得出。因标本总数较少,在统计时不再区分出土单位与层位,全 部作为同一组标本。
43.8 12.5
麋鹿
图 1 钱山漾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统计与比较
麋鹿原产东亚,从化石分布看,第四纪广布于中国东部平原,地质上属喜马拉雅 运动的沉降区域。脊椎动物化石群中常与亚洲象、麂、水鹿、水牛、犀和扬子鳄等动 物共生,同属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动物。麋鹿的身体构造适宜在湿地、沼泽一类环境 生存,蹄宽大,趾间有皮腱膜,适于在沼泽地行走。麋鹿属大型鹿,颈背粗壮;角枝 性状特殊,前后分为两枝,并随年龄增长,角枝的次级分叉愈发复杂,因而鹿角的个 体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体的左右两枝也不甚对称7。
表 1 钱山漾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数与最小个体数统计表
学名
NISP %NISP
MNI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1
0.6
1
水牛
Bubalus sp.
44
25.0
2
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97
55.2
3
獐
Hydropotes inermis
2
1.2
1
鹿*
Cervidae
钱山漾的标本通过与现生麋鹿标本比对确认为麋鹿。麋鹿骨占到可鉴定标本总数 的一半以上,其可鉴定标本数也大于其他鹿和水牛,可见狩猎麋鹿是钱山漾生业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遗存为肢骨;另有一件残缺头骨,仅存后部,角柄上存有一 小段鹿角(图版 一 c)。鹿角表面较光滑,推测正处于生茸期。麋鹿仅雄性生角,鹿 角通常于 12 月或 1 月脱落并几乎立即再生,茸一般于 3‐4 月从角上清除。由此我们可 以推知,该个体为雄性,被捕获的时间可能是 1 月至 3 月。
92.97
94.81
田螺山来自百度文库
97.75
90.25
92.24
跨湖桥
98.54
93.54
胫骨
GL
Bp
Bd
T1001⑨A:2
86.8
T1001⑨A:38
80.86
平均值
83.83
田螺山
81.02
跨湖桥
85.50
距骨
GLI 外
GLm 内
DI
Dm
T1001⑨A:5 87.41
48.73
T01⑬:5
49.92
平均值
87.41
48.73
田螺山
84.10
75.14
44.54
44.99
跨湖桥
85.72
注:测量部位代码详见《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测量指南》。
BFd 92.52 91.64 92.08 85.78
Bd 62.09 62.09 49.04 61.22
獐
獐为我国常见的小型鹿类,成体体重约 15kg,目前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至南岭间 的大部分区域,多栖息于沿江湖两岸的湿地、芒丛及邻近低山丘陵,一般较少进入林 区8。雌雄均不生角,雄性上犬齿发达,伸出唇外呈现为獠牙,即考古墓葬中常出现的 随葬品“獐牙”。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獐标本只有一件右侧下颌骨(图版 一 e),为一 成年个体。
3
2.7
猪
Sus sp.
26
14.8
7
狗
Canis lupus familiaris
2
1.1
2
食肉类*
Canidae
1
0.6
总计
176
15
不可鉴定标本
57
* 为不能鉴定到种属的标本,因而不参与统计最小个体数。
60%
可鉴定标本数
50%
最小个体数
40%
30%
20%
10%
0%
亚洲象 水牛 麋鹿 獐
鹿
猪
狗
%MNI 6.3 12.5 18.8 6.3
钱山漾遗址动物遗存分析
张颖 丁品
本文对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所采集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讨论。发掘共采集动 物骨骼标本 238 件,全部为手选获得,其中 233 件为哺乳动物。其余 5 件标本属爬行 类和鱼类,包括 1 件龟甲残块,1 件鼋背甲碎片(图版 一 a),2 件鱼鳃盖骨(未鉴定 到属种),1 件青鱼咽齿骨(图版 一 b)。鉴于标本的保存和采集情况,本文将着重 对哺乳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