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山漾遗址动物遗存分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丝之源_湖州钱山漾_周颖
2006.6在距离浙江湖州市南7km处,有一块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其间河道密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
其中一段水域,因西面的一座小山——钱山而取名钱山漾,该漾东西宽1km左右,南北长3km左右,是东苕溪的一段。
东苕溪发源于天目山,经德清县北流至湖城安定门与西苕溪汇合而北注太湖。
就是这么一处平凡的浅滩沼泽,却因为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丝绸织物之一而举世闻名。
最早对钱山漾产生兴趣的是一位热爱考古的学者慎微之(1896—1976)。
慎微之是湖州人,沪江大学毕业后曾留美本雪文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先后任沪江大学商学院教务长、之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等职。
20世纪初,钱山漾已引起了慎微之先生的关注,1934年,湖州大旱,钱山漾湖底占钱山漾总面积2/3水域干涸,慎先生趁此机会,采集了大量石器,并于1937年先后在《新湖州》和《江苏研究》上发表文章,对钱山漾的考古前途及与其他古文化比较等重大问题作了详尽的述评和研究,钱山漾之名始为考古界所知。
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省有关部门又对钱山漾遗址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特别是一批丝麻织品的出现,引起了考古界与丝绸史学者的高度关注。
首先了解一下前两次发掘的情况。
第一次是在1956年3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浙江省博物馆在钱山漾遗址内进行发掘。
坑位设在遗址的南北两端,共挖探方10个,总发掘面积为390.5m2,在厚0.3~1.13m的第四层中出土了云雷纹黑陶豆柄、黑绘回纹残石斧、鬶形器、陶纺轮、花生、绢片、丝线、麻布、木杵等,出土的竹编器比较完整;第二次发掘是在1958年2~3月,坑位布于遗址的北部,坑位13个,总面积为341m2,在探坑22中出土不少丝麻织品:麻布残片、细麻绳、绢片(图1)、丝带(图2)、丝线等,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内。
此外,在探坑12和14中也有少许麻布残片出土,这些丝麻织丝之源——湖州钱山漾周颖(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湖州钱山漾遗址因其与丝绸起源的密切关系,而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中的动物遗存研究
考古学中的动物遗存研究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学科,通过挖掘和分析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址、遗迹等,揭示人类的过去。
其中,动物遗存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中的动物遗存研究,包括其意义、发掘方法以及对人类文化和环境变迁的影响。
一、动物遗存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动物遗存是指古代生物的骨骼、化石等遗迹,在考古学研究中对人类文化和环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首先,通过分析动物遗存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经济活动。
比如,通过对动物骨骼的研究可以确定古人的食物来源以及狩猎、养殖等活动的程度。
此外,通过对动物骨骼中的病理学研究,还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健康状况。
其次,动物遗存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环境的变迁也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通过对动物遗存中的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等元素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环境的湿度、温度等参数,从而推断古代气候的变化。
最后,动物遗存还可以为物种的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通过对动物骨骼的分类和比较,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物种组成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物种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动物遗存的发掘和研究方法在考古学中,动物遗存的发掘和研究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
首先,发掘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底层建设工作,保证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后,通过考古挖掘,将动物遗存从遗址中取出并进行记录、包装等工作。
接下来,通过在实验室中对动物遗存进行清洗、鉴定、测量等工作,进一步分析其特征和特点。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动物骨骼的分类学研究、骨骼的形态学和统计学分析、化学元素的测试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了解动物骨骼的种类、数量、大小等基本特征,进而推断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条件。
同时,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也为动物遗存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例如,DNA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动物遗存中的物种和亲缘关系;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测定动物遗存中的特定元素含量,从而获取更加详细的环境和气候信息。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_丁品郑云飞程厚敏潘林荣郭勇
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5日/第001版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丁品郑云飞程厚敏潘林荣郭勇本报讯:为配合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建设,3-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湖州博物馆联合对钱山漾遗址进行了第3次发掘。
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州市东南约7公里,钱山漾的东南部,处于西部莫干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遗址西侧有东苕溪自南向北流经,往北约15公里是太湖。
1956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管会曾对遗址作过2次发掘,报告发表后曾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次发掘地点位于上,2次发掘区域以南约350米处。
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揭露一处经先民们反复营建居住形成的土台型遗址,土台东北部、北部、西北部被宋代灰沟扰乱,残存土台大致呈东西向的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60、南北宽约50米。
根据野外发掘对地层堆积的判断,土台的营建和使用主要经过了4个阶段。
土台上部最晚阶段即该遗址的晚期遗存是一处属于马桥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而土台的前3个阶段即该遗址的早期遗存则可能是太湖地区一支崭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
本次发掘共出土陶、石、玉、骨、木等各类器物700余件,同时也获得较多珍贵的动植物遗存,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
主要收获如下:1、发现一处马桥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清理遗迹包括房基2座、排水沟3条、灰坑149座、水井6口、灰沟8条。
编号为F1、 F2的房基分别由23个和9个柱坑(洞)组成,基本呈正南北向东西相邻。
在F1西侧靠北处另发现18个直径15-25厘米的柱洞。
根据柱坑(洞)的排列情况,初步推测F1、F2为干栏式建筑。
在F1、F2的东侧和东南侧发现3条大致呈东西向的沟状堆积,应是F1、F2的排水设施。
灰坑分布较密集,灰坑的大小、形状和堆积情况也区别明显,这些灰坑应有不同的用途或功能。
水井一般呈平面圆形或圆角方形,深度在150-245厘米不等,以土坑井为主,在编号为H100的水井中发现残存高度约185厘米的圆筒形木质井壁,系将圆木纵向分开后刳空再合围拼接而成。
吴兴钱山漾遗址资源域分析
2020年第1期 丝维I4路总第378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SILK ROAD历史研究®吴兴钱山漾遗址资源域分析王粮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摘要]文在整合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岩性考古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钱山漾遗址史前居民周边区域的资源利用程度和范围作一梳理。
[关键词]先秦考古:钱山漾遗址;资源域[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丨005-3115(2020)01-0087-03钱山漾遗址共包含三个阶段的史前文化遗存,从早到晚排列依次是钱山漾一期文化(2460B C— 2130BC)、钱山漾二期文化(2050B C— 1800BC)、马桥文化U550BC—1000B C)。
这三支考古学文化可 能代表了三支最早拓殖钱山漾地区的人群。
钱山漾 遗址丰富的遗存为考察这些最初的开拓者的生活 方式提供了可能。
尤其是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大量动 植物遗存以及生活用具等,为研究遗址资源域提供 了丰富的材料。
―、遗址古环境钱山漾遗址位于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北侧,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这一带属于西侧天目山余脉 的丘陵山地向东侧地势低洼的冲积平原的过渡地 带,平原海拔多在1.7 —1.9米。
钱山漾遗址的孢粉和植物硅酸体分析提供了 当时遗址周围的植被环境信息。
钱山漾遗址文化层 的孢粉组合为:木本花粉:松树、冷杉、杉树、落叶 栎、常绿栎、栲、榆、胡桃、棍木、鹅耳栎、枧香、蕈树、柳树等。
木本植物以壳斗科为主,其次为杉属、松 属3草本花粉:禾本科、十字花科、灰菜、莎草科、百 合、菊科、蒿属、伞形花科、荇菜、香蒲、弋尾科、葫芦 科、萍逢草、豆科、寥属等。
草本植物以禾本植物花 粉为主,其次是香蒲和百合科植物的花粉。
另外还 见有狗脊等蕨类植物孢子。
钱山漾遗址的土壤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木本植 物中以常绿栎和拷树为代表的壳斗科占优势,其次 为杉属和松属,落叶树木花粉种类也很多;草本植 物以禾本科植物花粉为主,其次是香蒲和百合科植 物的花粉,既有水生、湿生植物花粉,也有中生、旱 生植物花粉。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纪实
中国蚕业 2024,45(1):69-72ChinaSericultureISSN1007-0982;CN32-1421/SDOI:10.16839/j.cnki.zgcy.2024.01.013收稿日期:2023-11-01;接受日期:2023-12-21第一作者信息:张为刚(1985—),男,安徽六安,博士,讲师。
Tel:0572-2321957,E mail:zhangwg_1985@163.com通信作者信息:余连祥(1962—),男,浙江桐乡,硕士,教授。
Tel:0572-2075150,E mail:1442611972@qq.com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纪实张为刚 余连祥(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摘 要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于2023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举行。
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蚕丝绸文化传承与保护一线的文旅专家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书写、蚕桑产业的历史与现状、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蚕丝绸;文化传承;钱山漾论坛;文化保护;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民风民俗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7-0982(2024)01-0069-04 2023年蚕丝绸文化论坛于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钱山漾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中国蚕业》杂志社、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论坛共收到论文30多篇,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省蚕丝绸学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南浔区辑里湖丝文化保护协会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
《文物》杂志2010年第7期--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_丁品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图一遗址位置示意图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州市东南约7公里的八里店镇潞村,位于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钱山漾的东南部。
这里属于莫干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向东侧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遗址周围有许多小山峰,东苕溪东侧支流从遗址西侧流过,并往北与西苕溪汇合后注入太湖(图一)。
该遗址最早由慎微之于1934年发现。
1956年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管会对该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
2005年3~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博物馆联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地点位于20世纪50年代两次发掘区域以南约350米处。
共布探方17个、探沟2条,发掘面积达1400平方米(图二)。
遗址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马桥文化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又分为两期,即钱山漾一期文化和钱山漾二期文化遗存。
另外,遗址上部还有少量春秋战国到宋代堆积,限于篇幅,只将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简介如下。
一地层堆积本次发掘的重点是一处反复营建、居住形成的土台遗址。
土台的主体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三次营建而成,后来,马桥文化先民又在土台上局部营建后居住生活。
土台的规模由小渐大,营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居住。
土台的北、西部被宋代沟状堆积破坏严重,残存土台大致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60、南北宽约50余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在土台西侧的T0403和T0503,发现有压住土台的生活废弃堆积。
1.土台的地层堆积情况图三T0901~T0903东壁地层剖面图图二探方分布示意图以T0901、T0902、T0903东壁剖面为例说明(图三)。
第1层:耕土层。
灰黄土,厚15~20厘米。
土质松软。
第2层:灰土,厚5~10厘米。
包含物杂乱。
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马桥文化时期建筑遗迹1处、灰坑32座、水井1口和属于钱山漾二期文化遗存的F3。
第3层:黄褐土,含细砂,仅局部分布。
包含物有印纹硬陶和印纹软陶残片,纹样有麻布纹、叶脉纹等,器形有罐、豆等。
从挖出一块石头到发现良渚古城
从挖出一块石头到发现良渚古城作者:马黎杨琳惜来源:《文化交流》2018年第12期2006年12月20日,在浙江余杭瓶窑葡萄畈遗址发现石头的那个晚上,刘斌睡不着了。
他越想这些石头越激动:这一定是个重大发现。
他给自己的老师张忠培先生打电话,又打给北京大学赵辉老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孟宪民先生,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他们。
在如今的大莫角山遗址——良渚宫殿区,5000多年前,良渚国王就是在这个小山坡上俯瞰全城。
他不会想到,5000年后,一位儒雅的西北男人及其考古队,通过泥土里不起眼的石头,发现了自己的国家。
30多年前,刘斌来到杭州工作,之前他只知道杭州有个著名的遗址叫良渚,却不曾想自己与这块土地的缘分,一结就是30多年,至今仍在继续。
从1986年在瓶窑反山发掘王陵墓地开始,良渚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刘斌一一见证:良渚遗址至今已6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8年底开始对古城内外进行大范围勘探,至今已完成近20平方公里范围的摸底工作。
从发现近3平方公里的内城,到发现6.3平方公里的外城,再到发现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10年的探索,换来了今天世界考古学界对良渚王国的认可,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认可。
历史的一大步,有时其实是从考古人的一小铲甚至是从一块小石头开始的。
然而,如果没有像石头一般的执着和硬气,我们何曾知道,5000年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2006年12月,刘斌带着考古队在瓶窑葡萄畈遗址进行试掘。
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古河道的发现,让刘斌感觉有戏。
洛阳铲一铲下去,在3米多深的地方,碰到了石块。
如果要说良渚古城发现的瞬间,这72个字似乎就可以说完了——对,不是玉器,也不是陶器,只是一层石块,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场景,谁都不会想到发现的是一个古城,一个国家。
刘斌没有放过这一层石块,困惑,纠结,论证,始终在继续。
他的老师,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说的话,刘斌一直印在心里:被材料牵着鼻子走。
“你发现了石块,然后怎么办?怎么样去理解材料,这些材料带给你的信息是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一堆烂石块而已,也不是什么宝贝。
植硅体视角下浙江宁波鱼山遗址的生业考察
植硅体视角下浙江宁波鱼山遗址的生业考察**本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2020M6806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87742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 XDB26000000)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编号: 2018099)的资助。
夏秀敏1 王力之1 雷 少2 王结华2 郑晓蕖3 赵志军4 吴 妍5(1.中国国家博物馆 2.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3.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5.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摘要:鱼山遗址是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时期以来的重要遗存,其考古发现为探讨东部沿海地带长时间尺度的水稻驯化进程和人地关系提供了良好素材。
高精度的植硅体分析表明,河姆渡时期以来水稻扇型个体呈现了变小稳定的趋势,并逐渐向中间型和长柄型演化,暗示先民是以种植粳型化的水稻为主;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的变化揭示了在河姆渡文化晚期,水稻的驯化基本完成。
受海平面变化的频繁影响,该地的水稻驯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驯化的周期也有所延长。
结合植硅体分析和多种研究成果,推断在河姆渡文化时期,鱼山遗址的稻作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河姆渡文化晚期,水稻逐渐成为先民植食性资源的主体;在滨海多变的环境背景下,鱼山遗址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采集和渔猎并行的多元化生业模式。
良渚晚期,伴随着水稻驯化的完成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推测出现了系统的水田耕作系统。
商周时期,依托暖干的环境,稻作生产向集约化发展,为古越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鱼山遗址 宁绍平原 植硅体 水稻 生业模式Abstract: The Yushan Site is an important remain from the Hemudu culture in Ningshao Plain. It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rovides a good material for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rice domestication over a long time scale and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eastern coastal zone. The high-resolution phytolith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ulliform phytoliths have become smaller and more stable,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intermediate and long-stalk types, which indicated that japonica rice was mainly cultivated by the ancestors since the Hemudu period. The change of fish-scale decorations of rice bulliform phytoliths revealed that full domestication of rice was not completed untill the late Hemudu period in this region. Due to the frequent influence of sea level changes, rice domestication had a certain lag, and the domestication period was also prolonged in this region. Combined with the phytolith analysis and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rice farming of the Yushan Site had been developed greatly during the Hemudu period. Meanwhile, Rice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plant resources of the ancestors in the late period of Hemudu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ariable coastal environment, it has been formed a diversified subsistence strategy containing rice cultivation, gathering and fishing and hunting. During the Liangzhu perio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rice domestic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production tools,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systematic paddy field farming occured, bu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still continued.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relying on the warm and dry environment, rice agriculture turned to intensive development,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ising of the ancient Yue State.Keywords: Yushan Site Ningshao Plain Phytolith Rice Subsistence economy一、 前 言宁绍平原是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南岸的一片东西向的海岸平原,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新石器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1]。
丝绸源出“钱山漾” 远古先民也“时尚”
丝绸源出“钱山漾” 远古先民也“时尚”佚名【摘要】在浙江省湖州市东南,有一个叫"潞村"的古村落。
这里人类生活繁衍的历史有4000年以上,辉煌灿烂的"钱山漾遗址"就隐匿在一片桑树林和稻田中。
近日,经过57天的考古勘探发掘,浙江各文物考古部门已在此共清理出60多件史前器物。
作为已经被证明"人类最早生产的丝织物"的钱山漾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而此次新出土的陶纺轮等珍贵文物不仅再次证实了这一科学判断,更将远古时期江南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钱山漾遗址;古村落;远古先民;考古工作;丝织物;陶纺轮;新石器时代文化;生动鲜活;丁品;慎微之【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92.22在浙江省湖州市东南,有一个叫“潞村”的古村落。
这里人类生活繁衍的历史有4000年以上,辉煌灿烂的“钱山漾遗址”就隐匿在一片桑树林和稻田中。
近日,经过57天的考古勘探发掘,浙江各文物考古部门已在此共清理出60多件史前器物。
作为已经被证明“人类最早生产的丝织物”的钱山漾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而此次新出土的陶纺轮等珍贵文物不仅再次证实了这一科学判断,更将远古时期江南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村落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东南,发展至隋唐年间,人丁逐渐兴旺,人们为其取名“潞村”。
而潞村周边的考古发现,则被考古学界定义为“钱山漾文化”,其年代介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的史前遗址,是早期环太湖地区先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的直接证据。
潞村附近的一条村路上,伫立着红色的牌坊,上书“世界丝绸之源”,庄重而醒目。
考古发掘的现场隐藏在稻田深处,在一个建有坡道和台阶的深坑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往外清理淤泥。
现场有专家说,这是继1956年和1958年两次考古发掘后的再次试探性发掘。
这次出土了数量不少的陶片,还有一些竹编器物。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带来的新思考_丁品
!"#$%& ’()* +),-.
*/-
南 方 文 物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带来的新思考
/00!年 第 " 期
腹罐 ! 有侈口 " 矮直领 " 上腹饰弦断绳纹 " 下腹饰水波 纹的平底内凹鼓腹罐 ! 有腹部饰斜方格纹的泥质黑 衣陶侈口 " 高领大罐 ! 有腹部饰条纹的泥质青灰陶高 领罐 ! 还有肩部饰有弦纹的鼓腹平底罐和腹部饰弦 断绳纹的侈口矮直领黑陶罐等 # 夹砂灰陶深腹罐 $ 大 口 $ 沿面略凹 $ 束颈 $ 腹部饰斜方格纹 ! 夹砂红陶高领 罐 $ 圆弧腹 $ 或有圈足 $ 腹部饰细绳纹或篮纹 # 另外还 有饰粗篮纹的大口尖底夹砂缸 % 口部略敛的平底 缽 " 斜腹碗 & 或盖 ’% 圈足盆 % 三乳丁足罐类器 % 器盖 % 纺轮 等# 石器器类有锛 % 镞 % 凿 % 刀 % 犁 % 钺 % 砺石等 # 有段 石锛的起段处较浅 $ 一些石锛锛身部分呈拱弧状 # 石 刀中有一种平面呈上端略窄的扁平长条形 % 一侧边 起单面刃的刀颇具特色 # 镞除了传统的柳叶形外 $ 三 棱形前锋 % 圆柱形镞身与圆锥形铤分界明确的石镞 也很流行 # 出土的骨镞 $ 三棱形前锋较短 $ 圆柱形镞 身与圆锥形铤分界不明显 #
见弧形轮廓 # 个体较大的鱼鳍足鼎 ! 而在地层或遗迹 单位中与这种鱼鳍足鼎共存的遗物中又不见典型良 渚文化遗物 ! 所以 ! 现在应可肯定这种鱼鳍足鼎不是 良渚文化的器物 " 钱山漾类型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中出现了大量明 显具北方龙山文化中晚期风格的遗物 ! 无疑 ! 这是受 到了龙山文化影响的结果 " 据此可以推定 ! 钱山漾类 型文化遗存生存的大背景是龙山时代中晚期 " 而有 证据表明良渚文化主体应与海岱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相当 " 再者 ! 在钱山漾类型二期文化遗存特别是与之 年代相当的上海广富林遗存的近年发掘中 ! 已发现 较多与马桥文化有直接的继承发展关系的线索 " 这 些都使我们有理由作出钱山漾类型文化遗存要晚于 良渚文化的逻辑推理 " 其次 ! 可以参考上海广富林遗址的地层关系 " 经 过比较 ! 钱山漾类型二期文化遗存与上海广富林遗 存文化面貌相同 ! 它们年代也应相当 " 广富林遗址
良渚文明的社会形态和所处历史阶段
良渚文明的社会形态和所处历史阶段耿健钢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镇,1959年命名,考古发掘表明,当时的社会属于典型的农耕经济,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良渚文化是由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渐次发展而来,到良渚时期有了质的飞跃。
过去一直把良渚文明看作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文明,但近几年考古不断有新发现,我们应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一、良渚的经济文化水平1.农业良渚的经济生活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家畜饲养和渔猎。
生产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地区。
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众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石制工具磨制光滑,做工精巧实用。
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出土的石器还有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耘田器等的使用,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由此带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而,制陶、治玉、纺织等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治玉工艺,表现了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他诸如漆器、丝麻织品、象牙器等,均表现出当时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主要体现在农业和手工业两个方面。
水稻栽培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仙蠡墩、徐家湾、钱山漾、水田畈和吴县澄湖等遗址的良渚文化堆积中,都发现了稻谷和稻米的遗迹。
经鉴定,这些稻谷属于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
除稻谷外,还发现了花生、芝麻、蚕豆、两角菱、甜瓜子、毛核桃、酸枣核、葫芦等植物种子,品种之多为夏商以前罕见,农业生产的范围也扩大了。
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水平,重要的标志是新的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推广。
动物考古整理-北大未名BBS
动物物种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相互联系, 但基因交换的途径被隔断, 因而又相互独立。 • 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 – 生态隔离或栖息地隔离 – 繁殖季节隔离 – 繁殖行为隔离(求偶信号等) – 配子隔离 • 分类阶元: – 界、门、纲、目、科、属、种、( 总、亚) 分类系统文献 • 覆盖面大:世界范围,大分类阶元 • 地区性 • 地方志和鉴定指南 • 原始的分类阶元述 • 由于不同文献包含的命名有所差别,引用时应注明。 3、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的特点是有脊椎骨和骨骼系统
动 物 考 古 整 理
第一部分 动物考古概论 一、什么是动物考古? 定义:动物考古是研究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理解人类与其 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种群之间的关系。 二、命名 • 民族:混血(交叉学科) • 家庭成员(血统):考古学、动物学、人类学、生态学、埋藏学、地理学、历史学 三、研究材料 • 研究内容 :骨骼、牙齿、角、蛋壳、毛发、羽毛、鳞片、昆虫、寄生虫、虫 卵、粪便、血迹、鞭虫卵、DNA、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 四、动物考古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 史前年代序列(动物群的构成、绝灭种) • 复原古环境和古气候 (生物学、生态学) • 遗址的形成过程(埋藏学) • 取食方式(狩猎?食腐?)/生业经济模式(狩猎采集/畜牧/农业、动物驯化和 家畜的出现、食物构成、食物的加工方式、消费模式 ) • 动物驯化与“次级产品”的利用(毛、乳品、血 、畜力) • 社会层面(仪式、葬俗、祭祀、占卜、宠物、社会分层、交换与贸易) • 手工业(骨角器、艺术品、装饰品) 五、动物考古研究的流程 • 材料获取:取样 – 手选à较大的标本 – 筛选:小动物,资料有效保存,更多信息 • 记录 • 鉴定与观测(种属、部位、年龄、性别、骨骼保存情况:完整/破碎、破碎模式) –测量 鉴 定 很 重 要 , 分 析 和 研 究 更 重 征、etc.) • 硬组织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基础。 1、命名法:通用名 vs 科学命名 • 通俗分类法:反映了人们对动物、动物之间关系、以及动物来源的理解 • 通用名与科学命名的关系(范围)= < > ≠ 科学命名 • 林奈:任何一个生物体都有且仅有一个正确命名, 不与其他任何一种生物重合。 • “双名法” • “国际动物命名法则” • 每一个动物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 • 属名+种本名 • 可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首字母大写,不用斜体。e.g. 犬 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 • 亚种,三名法 E.g. Canis lupus familiaris (有学者将犬定为狼的亚种) • 名称变更时,原命名人标注于扩号内。E.g.绿鹦鲷 Sparisoma viride (Bonnaterre, 1788) • 不确定种时:Canis sp. (犬属,种不详) 2、分类系统
一条自良渚“游”来的鱼
·文苑品一札载满阳光的书卷鱼是自然界的水生动物,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之一。
因鱼与“余”同音,所以鱼也成为了人类所崇拜的一种民间吉祥物,它饱含着年年有余的吉祥祝福之意。
在探寻遗址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在史前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鱼的元素:刻于陶器上的鱼纹,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人面鱼纹盆或鱼形圆雕作品(虽有出土,在史前时期较为少见,一直到商代晚期数量才有所增加),又如红山文化那斯台出土的鱼形器、胡头沟墓地第2号墓随葬的两件绿松石质鱼形耳坠,以及良渚文化的玉鱼。
栩栩如生自良渚来出土于墓葬等级最高的反山王陵的第22号墓的这条玉鱼,是良渚时期唯一一件玉鱼圆雕作品。
玉鱼长4.83厘米、厚0.7厘米,形状较接近现代的鲫鱼。
鱼头部近圆形,鱼嘴经过切磨微微向上翘,浅浅的圆眼,拱背双腹,鱼鳍分叉,鱼尾还刻有斜向细线。
鱼腹有两个系挂小孔,小孔采用了双面对钻的工艺,两孔之间间距约1厘米。
整条玉鱼线条简洁,嘴、眼、尾只用了几笔构勒,鱼的形象就生动地呈现出来,体现了史前制玉匠人高超的技艺与敏锐的观察力。
这条玉鱼有什么作用呢?从它的出土位置来看,玉鱼位于墓主人右侧的上身部位,鱼尾朝着墓主人头部的方向,鱼头向下放置。
在玉鱼的周围还放置着其他的玉饰件,上端部位是杖端饰,左侧为玉管和柱状饰。
经考古学家研究,并综合以上现象以及玉鱼的穿孔,推测出玉鱼的作用可能有3种:一是与玉管等组合成串饰,双孔呈上下穿系,挂于胸前作装饰用;二是作为装饰直接缝系在衣服上;三是作为权杖上的一类装饰件。
但以上各项功能均为推测,是否成立,还需要有新的材料来揭密与佐证。
贯穿始终源远流长考古学家们在良渚文化陶器上发现了一些与鱼相关的资料。
于上海福泉山遗址(福泉山遗址属太湖地区典型土墩遗址,面积约7000平方米。
遗址内发现保存良好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墓葬叠压关系)出土的一件鱼纹陶盆(编号T34:1),质料为泥质灰陶,口沿上凸出4个山字形扁耳,耳上刻划了3条鱼纹;平底内削圈足,圈足底刻划了9条鱼纹;器底中心刻有一个四角星及4组旋涡形纹。
考古学中的动物与植物遗存分析
考古学中的动物与植物遗存分析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明的学科,通过对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迹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类社会、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而在考古学的研究中,对于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分析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中动物与植物遗存分析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一、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意义动物与植物遗存可以是古代人类生活的产物,可以揭示出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信息。
通过对动物骨骼和植物种子的分析,可以知道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主要食物来源,比如人们是否以草食动物为食,是否依赖于狩猎采集等。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的农业发展状况,人们种植了哪些农作物,是否进行了农业畜牧业的发展等。
动物与植物遗存还可以用于研究古代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解读古代文化信仰和宗教习俗等方面。
二、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分析方法1. 动物遗存的分析方法:(1)动物骨骼分析:对于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分类、测量和统计,包括确定骨骼属种、性别和年龄等。
通过骨骼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的狩猎、养殖和驯养情况,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动物遗传学研究:通过对动物DNA的提取和测序,可以揭示出古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遗传联系,进一步了解到人类对动物的驯化和种群演化等信息。
2. 植物遗存的分析方法:(1)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分析:通过对出土的植物种子和果实进行鉴定和测量,可以知道人们所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了解到古代人类的农业发展状况。
(2)植物残骸的化学分析:通过对植物残骸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获取植物的营养成分和有机化合物的信息,进而了解到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等。
三、动物与植物遗存分析的应用1. 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通过对动物与植物遗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农牧业发展情况、狩猎和养殖活动等,进而揭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
2. 研究古代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通过对植物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环境的演变和气候的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专家谈六大考古发现
专家谈六大考古发现浙江余姚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张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井头山遗址距今8300—7800年,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类型最丰富的海岸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在中国沿海发现过很多,大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晚至青铜时代。
现已发现的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一南一北两个区域,北在辽东和山东半岛,南在福建和两广,江浙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依赖海洋经济的?这是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一个重大课题。
获取海洋性资源是人类重要的取食方式之一,人类学会利用海洋性食物后,就会慢慢出现航海,就会有海洋交流。
海洋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
遗址展示了8000年前沿海地区人类生活的全景,特别之处在于还出现了农业迹象。
井头山人利用多种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资源,此外还有水稻,出土了炭化米。
这为当时取食经济的丰富性提供了证据,也丰富了我们对海洋经济的认识。
距今2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正处于末次冰期的盛冰期,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20—150米,也就是说,在盛冰期,整个大陆架是暴露的,上面一定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可以想象,当时会有很多不完全依赖海洋经济的人群在那里生存。
河南巩义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戴向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双槐树遗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在一个关键时间、关键地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键材料。
在距今5500—4500年的大型遗址中,一直没有中原地区的身影,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原空心论”。
双槐树遗址的发现,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在中原腹心地区是存在大型遗址的。
遗址延续时间很长,是一个逐步发展形成的高等级中心聚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遗址规模大,结构非常复杂。
确认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是同时期仰韶范围内最大的遗址之一,也是中原地区同时期最大的遗址。
遗址发现三重环壕,主要遗迹遗物集中在内壕,内壕又分南北两大部分,北边是居址区,南边是墓葬区。
居址区的布局规划性很强,类似于现代北方的村庄,目前所见应是聚落鼎盛期留下的遗迹。
历史趣闻钱山漾野外发掘告一段落 发现湖州先民爱用竹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钱山漾野外发掘告一段落发现湖州先民爱用竹器导语:记者昨天从考古部门了解到,自“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试掘工作开始以来,进展顺利。
目前,野外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关于钱山漾遗址的考记者昨天从考古部门了解到,自“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试掘工作开始以来,进展顺利。
目前,野外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关于钱山漾遗址的考古研究也从室外转向室内。
带着钱山漾遗址的取样泥土和现场发掘出的60多件器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即将回到所里,专注于室内考古研究,进一步寻觅与丝绸有关的实物佐证。
“我们要对遗址地层剖面土样进行孢粉分析,土样从上取到底部,每5公分取一个样。
”丁品解释说,用孢粉分析方法,可以对钱山漾遗址的古代自然环境进行考证,“孢粉包括植物孢子和花粉,在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没有桑树的花粉。
”除了孢粉分析,水洗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丁品告诉记者:“土壤水洗出的物质要在我所科技实验室进行观察分析。
野外发掘出土的几十块木头,也需要通过切片做树种分析,进而判断里面是否存有桑树。
”对于考古专家而言,钱山漾遗址是人类丝绸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古文化遗址,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崭新的考古学文化。
这种文化内涵在此次发掘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作为“钱山漾文化”命名的见证者,丁品表示:“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器物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良渚文化时期的器物明显不同。
此次野外发掘出的陶器、石器,也体现出同样的个性特征。
”记者了解到,此次野外发掘还收获了不少竹编器物,让人时隔4200多年仍能感受到原始先民的生活气息。
“上世纪50年代两次考古发掘生活常识分享。
漫谈“雪山文化”
《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四年级在京郊实习》新闻报道
1961 年雪山遗址发掘现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官网)
原 县 周 家 山 和 宋 家 庄 发 现 了 新 石 器 时 代 遗 存, 文化面貌与雪山一期十分类似。第二年,考古 工作者发现易县北福地遗址第三期和容城午方 遗址第二层的文化遗存也与雪山一期面貌近似。 接二连三的发现使原本不起眼的雪山遗址逐渐 凸显了出来。
雪山三期文化距今约 3800 年,时代与文献 中记载的夏代晚期到商代早期对应。这时先民 的生活又与二期大不相同了,通过与当时东北 地区文化遗存对比研究,学者们发现雪山三期 先民的生活习惯与当时西辽河流域的先民基本 一致。
雪山四期距今约 3200 年,与安阳殷墟时代 相当。此阶段的遗址所出土的文化遗存被考古 学 者 纳 入 另 一 个 考 古 学 文 化( 围 坊 三 期 文 化 )
人把雪山一期文化与红山文化联系了起来。 通过墓葬形式、死者葬式及随葬器物的 进一步比较研究,考古学者更加肯定 以姜家梁遗址为代表的雪山一期文 化与红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雪 山 一 期 文 化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与 周 边 其 他 文 化 的 互 动 也 很 频 繁, 东南方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来自 中原的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都对雪山一期
从“雪山遗址”到“雪山文化”
师生们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文化遗存将雪 山遗址分为五期,分别定名为雪山一期至雪山 五期。后来的考古学研究证明这个“五期分法” 是正确的,为学界广泛接受,在学术史上是一 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时只能确定这五期之间的早晚关系,也 就 是 从 早 到 晚 依 次 是 雪 山 一 期、 二 期 到 五 期。 但这五个时期处在什么时代?这五个时期是否 是连续的?都不是很清楚。由于绝对时代无法 确定,这个遗址的重要性在当时还不能完全体 现出来。
从钱山漾等原始文化遗址看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
作者: 吴汝祚
出版物刊名: 考古
页码: 271-273页
主题词: 太湖地区;私有制;世界文明;文化遗址;手工业;原始社会;中原地区;分析探讨;农业生产;长江下游
摘要: <正>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别的许多民族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私有制,进而产生阶级和国家。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一般认为,我国中原地区早在夏代已经有了国家,夏以前有神农氏、黄帝和尧、舜等各个时代。
在传说中的夏以前时期,我国中原以外的广大地区,社会发展的状况怎样,是我们必须注意研究的一个课题。
基于这个考虑,本文将以太湖地区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下层为重点,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探讨。
太湖是长江下游的一个大湖。
太湖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钱山漾遗址水牛标本测量数据及比较
肱骨
GL
BT
BD
T1001⑨B:6
100.31
田螺山
90.19
桡骨
GL
Bp
BFp
Bd
T1101⑨A:1 341
103.37
94.73
94.29
T1101⑨A:28 341
104.91
93.97
95.33
T1001⑨B:8
95.11
90.21
平均值
341
101.13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严格按照标准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对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 讨论。每一件标本按出土单位编号,鉴定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记录信息包括以下几 项:编号、出土单位、出土层位、动物名称、骨骼、数量、左右、保存部位、愈合情 况、保存状况、年龄、性别、以及加工痕迹。对保存较好、具有测量和统计意义的标 本(包括骨骼和牙齿)均按照冯登德里施(Angela von den Driesch)的标准1一一进行 测量。为对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深入分析,详细记录了猪的下颌臼齿的磨蚀程度和出 现的病理情况。
92.97
94.81
田螺山
97.75
90.25
92.24
跨湖桥
98.54
93.54
胫骨
GL
Bp
Bd
T1001⑨A:2
86.8
T1001⑨A:38
80.86
平均值
83.83
田螺山
81.02
跨湖桥
85.50
距骨
GLI 外
GLm 内
DI
Dm
T1001⑨A:5 87.41
48.73
T01⑬:5
49.92
平均值
3
2.7
猪
Sus sp.
26
14.8
7
狗
Canis lupus familiaris
2
1.1
2
食肉类*
Canidae
1
0.6
总计
176
15
不可鉴定标本
57
* 为不能鉴定到种属的标本,因而不参与统计最小个体数。
60%
可鉴定标本数
50%
最小个体数
40%
30%
20%
10%
0%
亚洲象 水牛 麋鹿 獐
鹿
猪
狗
%MNI 6.3 12.5 18.8 6.3
(二)统计和分析
标本大部分出自地层,仅有 4 件出自灰坑,H100、H193、H209、H209 各 1 件。从 平面上看,出土位置比较集中,除少量出自土台西侧的堆积外(T0403 和 T0503),其 余均出自 T0901,T1001,T1101,T01,T02 和 T03。经过统计得出,238 件哺乳动物标 本中,可鉴定标本总数为 176,含 6 种动物,共计 15 个个体。详细统计数据见表 1。 其中亚洲象仅有一件臼齿残块,其余动物按种类依次分析和讨论。
水牛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 44 件水牛骨均为肢骨,比较难以据此鉴定到种。因此我们将这 些标本测量,并将测量值与其他遗址的水牛标本进行比较,测量数据见表 2。测量数据 表明,钱山漾遗址的水牛与跨湖桥遗址(跨湖桥文化)和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 的水牛体型相仿。后两个遗址的水牛已被鉴定为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34, 属全新世野生水牛品种56。从目前观察到的标本情况看,钱山漾遗址的水牛可能同属圣 水牛品种。
钱山漾的标本通过与现生麋鹿标本比对确认为麋鹿。麋鹿骨占到可鉴定标本总数 的一半以上,其可鉴定标本数也大于其他鹿和水牛,可见狩猎麋鹿是钱山漾生业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遗存为肢骨;另有一件残缺头骨,仅存后部,角柄上存有一 小段鹿角(图版 一 c)。鹿角表面较光滑,推测正处于生茸期。麋鹿仅雄性生角,鹿 角通常于 12 月或 1 月脱落并几乎立即再生,茸一般于 3‐4 月从角上清除。由此我们可 以推知,该个体为雄性,被捕获的时间可能是 1 月至 3 月。
87.41
48.73
田螺山
84.10
75.14
44.54
44.99
跨湖桥
85.72
注:测量部位代码详见《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测量指南》。
BFd 92.52 91.64 92.08 85.78
Bd 62.09 62.09 49.04 61.22
獐
獐为我国常见的小型鹿类,成体体重约 15kg,目前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至南岭间 的大部分区域,多栖息于沿江湖两岸的湿地、芒丛及邻近低山丘陵,一般较少进入林 区8。雌雄均不生角,雄性上犬齿发达,伸出唇外呈现为獠牙,即考古墓葬中常出现的 随葬品“獐牙”。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獐标本只有一件右侧下颌骨(图版 一 e),为一 成年个体。
43.8 12.5
麋鹿
图 1 钱山漾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统计与比较
麋鹿原产东亚,从化石分布看,第四纪广布于中国东部平原,地质上属喜马拉雅 运动的沉降区域。脊椎动物化石群中常与亚洲象、麂、水鹿、水牛、犀和扬子鳄等动 物共生,同属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动物。麋鹿的身体构造适宜在湿地、沼泽一类环境 生存,蹄宽大,趾间有皮腱膜,适于在沼泽地行走。麋鹿属大型鹿,颈背粗壮;角枝 性状特殊,前后分为两枝,并随年龄增长,角枝的次级分叉愈发复杂,因而鹿角的个 体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体的左右两枝也不甚对称7。
钱山漾遗址动物遗存分析
张颖 丁品
本文对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所采集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讨论。发掘共采集动 物骨骼标本 238 件,全部为手选获得,其中 233 件为哺乳动物。其余 5 件标本属爬行 类和鱼类,包括 1 件龟甲残块,1 件鼋背甲碎片(图版 一 a),2 件鱼鳃盖骨(未鉴定 到属种),1 件青鱼咽齿骨(图版 一 b)。鉴于标本的保存和采集情况,本文将着重 对哺乳动物遗存进行分析和讨论。
表 1 钱山漾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数与最小个体数统计表
学名
NISP %NISP
MNI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1
0.6
1
水牛
Bubalus sp.
44
25.rus davidianus
97
55.2
3
獐
Hydropotes inermis
2
1.2
1
鹿*
Cervidae
统计时主要采用可鉴定标本数(Number of Identified Specimens,简称 NISP)和最 小个体数(Min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简称 MNI)两种方法。本文“可鉴定标本” 指能够鉴定到骨骼部位(如肱骨、股骨等)和科以上种类(包括科、属、种)的标本2。 因而肋骨和残破肢骨都归为“不可鉴定标本”。最小个体数是通过计算某一种动物保 存数量最多的部位而得出。因标本总数较少,在统计时不再区分出土单位与层位,全 部作为同一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