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二)(2010年新版)
第二章电阻电路ppt课件
1 3
R,或 R
3 RY
(3)当△形或Y形连接中某支路存在多个电阻串并联的
情况,应先根据串并联关系化简,再进行△、Y形转换。
例: 求RAB=?
150Ω 150Ω 150Ω
A
150Ω 150Ω
B
50Ω 50Ω
A
50Ω
150Ω 150Ω
B
解:
RAB=50+(50+150)//(50+150)=150Ω
二、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比较
U Us Rs I 等效变换应满足
I Is GsU
IS
US RS
Gs
1 RS
注意: 1.变换中注意方向,Is的参考方向是由Us 的负极
指向其正极。
2.两种等效模型内部功率情况不同,但对外电路,它们吸收
或提供的功率一样。
3.没有串联电阻的电压源和没有并联电阻的电流源之间没有
R4 R5 R4 R5
R3
12 36 2
A 3A
36
§2-3 电源模型的等效 变换和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目的与要求
1.理解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的模型 ; 2.牢固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和电源 支路的串并联。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 难点 :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法分析电路。
R31
(4)
上式(4)就是从已知的三角形电路的电阻来确定
星形等效电路各电阻的公式。
互换公式可归纳为:
Y
Y形电阻
形相邻电阻的乘积 形电阻之和
Y
形
电阻
Y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Y形不相邻电阻
注意:(1) 等效对外电路有效;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章ppt课件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 写成一般形式:
R11Il1+R12Il2+R13Il3=US11
安 徽 职
R21Il1+R22Il2+R23Il3=US22 R31Il1+R32Il2+R33Il3=US33
业
技 术
说明:
学 院
R11、R22、R33称为网孔的自电阻,分别是网孔1、2、 3的回路电阻之和,取正值; R11、R22、R33称为网孔的
术 学
各回路的KVL方程。
院
R1I1-US1+US2-R2I2=0
R2I2-US1+US2-R2I2=0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设电路参数如下:
E1=140V,E2=90V,R1=20Ω,R2=5Ω,R3=6Ω,代入上
安
述方程,得
徽 职
I1+I2-I3=0
业
20I1+6I3=140
技 术
5I2+6I3=90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例:一个10V电压表,其内阻为20KΩ,现将电压表量程
扩大为250V,应串联多大的电阻?
安 解:U=250V,U1=10V,
徽 职
Rg=20KΩ
业 技
则 U1:U=Rg:(R+Rg)
术
学
R48010 3
院
+
+
Rg G U1
-
-
U
+
R
U2
- -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二、电阻的并联:
安
并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徽
职
业 技
网孔1
术
R1iℓ1+ R4(iℓ1 –iℓ2 )+ R5(iℓ1 + iℓ3)= -uS1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电阻电路 分析方法
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是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 (2)等效变换的方法,也称化简的 方法
电路的等效变换
1. 两端电路(网络)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从一个 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则称这一电 路为二端网络(或一端口网络)。 无 源 i 无 一 i 源 端 口
c
8 5 2
8
8
c
8
8
c
2
8
d
2
2
d
2
a
d
b
a
Rab 不变
b
2
a
b
断开c、d 短路c、d c和d为等电位点 2 8 ( 2 2)( 8 8) Rab 2 3.2 Rab 3.2 28 ( 2 2) ( 8 8)
课堂分析: a 2欧 b c 6‖3=2欧
R1 Rk Rn
R eq 等效
i
+
+ u1
_ + U _ + u _ k n
i
u _
u
_
由欧姆定律
u R1i RK i Rn i ( R1 Rn )i Req i
Req R1 Rk Rn Rk Rk
k 1 n
结论:
课堂分析:
(1)S1和S5闭合。其他断开。 (2)S2、S3和S5闭合。其他断开。 (3)S1、S3和S4闭合。其他断开。 (2)Rab=R1+R2//R3 //R4=1+1/3=1.33欧 (3)Rab=R1//R4 =0.5欧
第2章电阻电路的分析
3 (G1+G2+GS)U1-G1U2-GsU3=GSUS -G1U1+(G1 +G3 + G4)U2-G4U3 =0 -GSU1-G4U2+(G4+G5+GS)U3 =-USGS
2.2.2 含有理想电压源支路的结点电压分析法
①以电压源电流为变量,增 补结点电压与电压源间的 关系。 (G1+G2)U1-G1U2 =I -G1U1+(G1 +G3 + G4)U2-G4U3 =0 -G4U2+(G4+G5)U3 =-I 增补方程 I + Us _ G1
互电导为接在结点与结点之间所有支路的电导 之和,总为负值。
iS2
1
iS1
i2 R2
2
i3
R3 i5
3
G11un1+G12un2 +G13un3 = iSn1 is3 G21un1+G22un2 +G23un3 = iSn2 G31un1+G32un2 +G33un3 = iSn3
i1
i4
R1 R4
结点电压:结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方向:结点→参考结点。
基本思想:
选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对结点列KCL方程,将各 支路电流用结点电压代换,得到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 的方程,求解方程,得出结点电压,再求各支路电压、 和电流。
列写的方程
结点电压法列写的独立方程数为:
(n 1)
注意
与支路电流法相比,方程数减少b-(n-1)个。
列写的方程
i3
R3
独立回路数为 2 。选 图示的两个独立回路,支 路电流可表示为:
i1 il1 i3 il 2 i2 il 2 il1
电路分析课件第2章 阻电路分析-精选文档
单口的等效电路:根据单口VCR方程得到的电路,称 为单口的等效电路。单口网络与其等效电路的端口特性完
全相同。一般来说,等效单口内部的结构和参数并不相同,
谈不上什么等效问题。 利用单口的等效来简化电路分析:将电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某些单 口用其等效电路代替时,不会影响电路其余部分的支路电
压和电流,但由于电路规模的减小,则可以简化电路的分
值可以根据具体电路,多次利用电阻串联和并联单口的等
效电阻公式(2-l)和(2-2)计算出来。
例2-l 电路如图2-3(a)所示。
已知R1=6, R2=15, R3=R4=5。 试求ab两端和cd两端的等效电阻。
图2-3
为求Rab,在ab两端外加电压源,根据各电阻中的电流
电压是否相同来判断电阻的串联或并联。
就端口特性而言,等效于一个独立电压源,其电压等于各 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u u S S k
k 1
n
( 2 4 )
图2-4
图2-4
u u S S k
k 1
n
( 2 4 )
其中与uS参考方向相同的电压源uSk取正号,相反则取 负号。
2. n个独立电流源的并联单口网络,如图2-5(a)所示, 就端口特性而言,等效于一独立电流源,其电流等于各电 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5
5
15
10
R R R 10 34 3 4
6
R R 10 2 34 15 R 6 234 R R 15 10 2 34
12 6
R R R 6 6 12 ab 1 234
R ( R R ) 15 ( 5 5 ) 2 3 4 R R 6 12 ab 1 R R R 15 5 5 2 3 4
第4讲 电阻电路的分析-回路法、节点法
§2-3 回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回路分析法) 回路分析法)
§2-4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法(节点分析法) 节点分析法)
一.目的: 减少电路方程的数目 目的: 适用于节点少而回路多的电路 适用于平面和非平面电路 二. 基本概念 1、节点分析法: 节点分析法: 用KCL建立节点电流方程 KCL建立节点电流方程, 建立节点电流方程,然后用节点电压去表示支路 电流, 电流,最后求解节点电压的方法叫做节点分析法。 最后求解节点电压的方法叫做节点分析法。 注意: 注意:这里“节点”的含义 (1)从节点出发( 从节点出发(KCL) KCL) (2)用节点电压作变量 2、节点电压: 节点电压: 独立节点对非独立( 独立节点对非独立(参考) 参考)节点的电压。 节点的电压。 对于有n 对于有n个节点的电路, 个节点的电路,只有( 只有(n-1)个独立的节点。 个独立的节点。
U 1 U n1 = G1U n1 = R1 R1 U U I 2 = 1 = n1 = G2U n1 R2 R2 U U − U n2 I 3 = 3 = n1 = G3 (U n1 − U n 2 ) R3 R3 U U − U n2 = G4 (U n1 − U n 2 ) I 4 = 3 = n1 R4 R4 U U I 5 = 2 = n 2 = G5U n 2 R5 R5 U 2 U n2 I6 = = G6U n 2 = R6 R6
8.含受控源的回路电流法 8.含受控源的回路电流法( 含受控源的回路电流法(续)
RL=Rl1+Rl2 ,
R1 + R2 Rl1 = − R2 0
例:
I1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图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I2
Ω 1Ω
则
I4
注电考试最新版教材-第4讲 第2章电阻电路的分析(二)
2.2.3 节点电压法(1)定义: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适用于结点较少的电路。
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其它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即是节点电压(位),节点电压方向为从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
(2)节点电压法的步骤(a ) 指定参考结点,其余结点对参考结点之间的电压就是结点电压;(b ) 列出结点电压方程(按普遍形式)。
注意,自电导总为正,互电导总为负, 另要注意注入电流前面的“+”、“-”号;(c )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压源或受控源时按前述方法处理(3)具有n-1个独立节点的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所示:⎪⎪⎩⎪⎪⎨⎧=+⋯++=+⋯++=+⋯++1)-n 1)(,-S(n 1-n n,n 1,-n n21,2-n n11,1-n S221-n n,1-n 2,n222n121S111-n n,1-n 1,n212n111i u G u G u G i u G u G u G i u G u G u G 其中,G ii —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i 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包括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
总为正。
G ij = G ji —互电导,等于接在节点i 与节点j 之间的所支路的电导之和,并冠以负号。
i S ii — 流入节点i 的所有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包括由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等效的电流源)。
注意:当电路含受控源时,系数矩阵一般不再为对称阵。
且有些结论也将不再成立。
如电路中含有受控电流源,先把受控电流源当作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再把控制量用有关的节点电压表示;然后把用节点电压表示的受控源电流项移到方程的左边。
2.2.4 网孔电流法(1)定义: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作为电路的独立变量的求解方法。
它仅适用于平面电路。
网孔电流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假想电流来实现。
(2)对具有m 个网孔的平面电路,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smmmm mm m m m m m m s mm m m m m s mm m m m m u i R i R i R i R u i R i R i R i R u i R i R i R i R =++++=++++=++++.................................................................. (33221122)2323222121111313212111其中:R kk :自电阻(为正) ,k =1,2,…,m (绕行方向取参考方向)。
电阻与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
电阻与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电阻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元件,它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以及电路的工作状态。
本文将对电阻与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和功率计算等内容。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产生阻碍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欧姆(Ω),通常用希腊字母Ω表示。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物理特性、材料的电阻率以及导体的形状尺寸等因素有关。
二、电阻的计算方法1.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ρ*l/A,其中R表示电阻的大小,ρ表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l表示导体的长度,A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表明,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 对于复杂形状的电阻体,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形状的电阻体,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由多个电阻串联或并联而成的电路,可以先计算每个电阻的等效电阻,然后根据串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三、串联电阻的计算1. 串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流依次通过它们的情况。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将各个电阻的电阻值相加来计算,即R(等效)=R1+R2+R3+...+Rn。
2. 串联电阻中,电流在每个电阻上的大小相等,但是电压在各个电阻上分担。
可以利用电流保持不变的特点,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然后求和得到总电压。
四、并联电阻的计算1. 并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在它们之间分担的情况。
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将各个电阻的导纳(倒数)相加,然后求倒数得到等效电阻,即1/R(等效)=1/R1+1/R2+1/R3+...+1/Rn。
2. 并联电阻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上相等,但是电流在各个电阻中分担。
可以利用电压相等的特点,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然后求和得到总电流。
五、欧姆定律及功率计算1.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它表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电路分析课件-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改)
2Ω
6Ω
2A
i1
uN1 2
3
A
i2
uN2 6
1
A
i3
uN1 uN2 12
1 A
含无伴(理想)电压源电路在节点电压分析 法中的处理:
1:理想电压源有一端接参考点,则该独立节 点的电压已知,即为该电压源的电压,并将 其作为该独立节点的电压方程。
2:理想电压源接在两个独立节点之间,可将 该电压源支路的电流i作为附加为变量;列写 方程时,可先把电压源支路当作一电流为i的 电流源看待,然后补充用节点电压表示的电 压源方程作为附加方程。
§2.3 网孔电流法
基本思想:以假想的网孔(回路)电流为未知 量。网孔(回路)电流求得后,则各支路电流 可用网孔(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
网孔电流有两个特点:
独立性:网孔电流自动满足KCL,而且相互独立。 完备性:电路中所有支路电流都可以用网孔电流表 示。
R1im1 R5 (im1 im2 ) uS4 R4 (im3 im1 ) uS1 0
0 :两个回路无关或之间仅有独立 源或受控源
特例: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 Rjk=Rkj , 系数矩 阵为对称阵。含受控源时,受控源作为电源列 右边时,也具有对称性。
网孔电流法分析网络的一般步骤:
1、设定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通常各网孔电 流都取顺时针或都取逆时针)
2、列网孔电流方程组,并联立求解出网孔电流
①
I3 ②
I1
I2 + 3Ω I4
1Ω 1
10V – 2 1Ω
2Ω
8A
+
3
U
–
③
(3) 对[b–(n–1)]个独立回路列KVL方程。
①
电阻电路分析
28
整顿改写上述3个式子得
( R1 R4 R5 )iA R5iB R4iC us1 us4 (2.2-1)
R5iA ( R2 R5 R6 )iB R6iC us2 (2.2-2)
R4iA R6iB (R3 R4 R6 )iC us3 us4 (2.2-3)
观察(2.2-1)式,能够看出:iA前旳系数(R1+R4+R5)恰好是 网孔A 内全部电阻之和,称它为网孔A旳自电阻,以符号R11 表达;iB 前旳系数(+R5)是网孔 A 和网孔 B 公共支路上旳电 阻,称它为网孔 A 与网孔 B 旳互电阻,以符号R12表达。
路,也能够证明它旳网孔数恰为 b-(n-1)个, 按网孔由
KVL列出旳电压方程相互独立。
13
归纳、明确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旳环节:
第一步:设出各支路电流,标明参照方向。任取n-1个
节点,依KCL列独立节点电流方程(n 为电路节点数)。 第二步:选用独立回路(平面电路一般选网孔),并选定
巡行方向,依KVL列写出所选独立回路电压方程。 第三步:如若电路中具有受控源,还应将控制量用未知
压源一样看待参加列写基本方程), 有
1×i1+3i2+2i1=12 联立(2.1-12)式和(2.1-13)式, 解得
(2.1-13)
i1=-1 A, i2=5 A 再应用KVL求得电压为
u=3i2+2i1=3×5+2×(-1)=13 V
20
例2.1-3 如图2.1-5所示电路中涉及有电压控制旳电压 源, 试以支路电流作为求解变量, 列写出求解本电路所必 需旳独立方程组。 (对所列方程不必求解。)
图 2.1-5 例2.1-3用图
21
第2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
i1 1
+ i1 1 –
u12 R12
– i2
2 +
R23 u23
u31 R31
i3 3
–
u12
+ – i2 R2 2
+
R1
u31
R3 i3 +
u23
3–
型网络
Y型网络
12
三端网络的等效
i1 1
N1
i2 2
3 i3
i1
i2
1
N2
2
3 i3
端子只有2个电流独立; 2个电压独立。
若N1与N2的 i1 , i2 , u13 , u23 间的关系完 全相同,则N1与N2 等效。
-
R R1R2 R1 R2
7
两个并联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
I
+ I1
I2
U
R1
R2
-
I1
R2 R1 R2
I
I2
R1 R1 R2
I
8
2.2.3 电阻的混联
串、并联的概念清楚 , 灵活应用。
例1
A
º
B
R
4 2 3 6
R = 4∥(2+3∥6) = 2
Cº 例2 A º
40
C
40
º 40
R
30
R
Bº
30
º
R = (40∥40+30∥30∥30) = 30
30 30
9
例2-2 在如图2-8(a)所示电路中,求等效电阻Rab。
a R1
b
c
R2
R3
R5
R4
《电阻电路分析》课件
节点电压法
总结词
通过设定未知电压作为变量,建立并解决包含电压变量的线性方程组,从而求解出各节点电压的方法 。
详细描述
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求解出各节 点电压。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节点的电路,尤其在分析具有较多数目的支路和节点时更为简便。
网孔电流法
电机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机控制电路是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电路,其基本原理是 通过控制器和驱动器等元件实现对电机的启动、停止、调 速和方向控制等功能。
电机控制电路的分析
电机控制电路的分析需要考虑电机的类型、规格和控制要 求等方面。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控制器的设计、驱动器的选 择、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以及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 化技术手段。
要意义。
电阻电路分析是学习交流电 路、电机控制等后续课程的
基础。
通过电阻电路分析,可以深入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阻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欧姆定律
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 U=IR。
叠加定理
描述了多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路中各支路 电流或电压的线性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
直流电源的实现
直流电源是提供稳定直流电能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 电。
直流电源的实现需要使用整流器、滤 波器、稳压器等元件,以及合理的电 路设计。
直流电源的设计
直流电源的设计需要考虑输入电压范 围、输出电压和电流、效率、尺寸和 重量等方面。
照明电路的分析与优化
1 2
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
阻值随某些物理量变化而变化的电阻 器,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 电源的等效变换
说明: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所谓的等效是指端口的电压、电流在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a )由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
(b )由电流源变换为电压源
结论:(a )变换关系:数值关系: i S =u S /R i ;G i =1/R i ,方向:电流源电流方向与电压源电压方向相反。
(b )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等效,对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u=u S – R i i i =i S – G i u i = u S /R i – u/R i
通过比较,得等效的条件:
i S =u S /R i , G i =1/R i
i G i
+ u _
i S
i
+ _
u S
R i
+ u _
转换
i
+
_
u S R i
+ u -_
i
1/R
+
u _
i
转换
i
+ _
u S
1/G i
+ u _
i
G
+ u _
i
开路的电压源中无电流流过 R i ;开路的电流源可以有电流流过并联电导G i 电压源短路时,电阻中R i 有电流;电流源短路时, 并联电导G i 中无电流。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转换。
2.1.5 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 1.定义
(a )一端口网络:对一个端口来说,从其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从另一个端子流出的电流,这种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称为一端口网络
(b )一端口的输入电阻:当一个端口内部仅含电阻或还有受控源,但不含任何独立电源,则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之比即为一端口的输入电阻
即
端口的输入电阻也就是端口的等效电阻,但二者含义有区别。
本节重点:(a )等效及等效变换的概念: 对电路进行分析时,可把电路中某一部分对外用一个较简单的电路替代原电路,但对外端口的电压电流关系保持不变
(b )电源的连接及等效变换:(理想电源;实际电源;实际电源间等效变换)
(c )电阻的连接及等效变换:(串联;并联;混联;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及等效变换) 本节内容的难点在于对以上知识点的掌握,需进行大量的联系
2.2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求解电路的一般方法
1) 选取合适的电路变量(电流和/或电压);
2) 根据KCL , KVL 以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CR ),建立独立方程组; 3) 解出电路变量。
2.2.1 KCL 和KVL 的独立方程数
(1)KCL 独立方程:对n-1个结点列写KCL
(2)KVL 独立方程:选一个独立回路组(l =b-n+1)列写KVL ,对简单电路,可凭观察选取独立回路组;对复杂电路,可用树的办法选基本回路组
2.2.2 支路电流法
(1)定义: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i
u R def
i
(2)列写支路电流法电路方程的步骤 (a )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b )根据KCL 对)1(-n 个独立结点列写电流方程;
(c ) 选取)1(--n b 个独立回路(平面电路取网孔),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列出KVL 方程。
(3)特点:支路法列写的是 KCL 和KVL 方程, 所以方程列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数不多的情况下使用。
2.2.3 节点电压法
(1)定义: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适用于结点较少的电路。
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其它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即是节点电压(位),节点电压方向为从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
(2)节点电压法的步骤
(a ) 指定参考结点,其余结点对参考结点之间的电压就是结点电压;
(b ) 列出结点电压方程(按普遍形式)。
注意,自电导总为正,互电导总为负, 另要注意注入电流前面的“+”、“-”号;
(c )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压源或受控源时按前述方法处理
(3)具有n-1个独立节点的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所示:
⎪⎪
⎩
⎪
⎪
⎨
⎧=+⋯++=+⋯++=+⋯++1)-n 1)(,-S(n 1-n n,n 1,-n n21,2-n n11,1-n S221-n n,1-n 2,n222n121S111-n n,1-n 1,n212n111i u G u G u G i u G u G u G i u G u G u G
其中,G ii —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i 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包括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
总为正。
G ij = G ji —互电导,等于接在节点i 与节点j 之间的所支路的电导之和,并冠以负号。
i S ii — 流入节点i 的所有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包括由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等效的电流源)。
注意:当电路含受控源时,系数矩阵一般不再为对称阵。
且有些结论也将不再成立。
如电路中含有受控电流源,先把受控电流源当作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再把控制量用有关的节点电压表示;然后把用节点电压表示的受控源电流项移到方程的左边。
2.2.4 网孔电流法
(1)定义: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作为电路的独立变量的求解方法。
它仅适用于平面电路。
网孔电流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假想电流来实现。
(2)对具有m 个网孔的平面电路,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R kk :自电阻(为正) ,k =1,2,…,m (绕行方向取参考方向)。
R jk :互电阻,+ : 流过互阻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同;- : 流过互阻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反;0 : 无关
(3)网孔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a )选定网孔(b -(n -1)) ,并确定其绕行方向; (b )对m 网孔,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KVL 方程; (c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m 个网孔电流; (d )求各支路电流(用网孔电流法); (e )其它分析
注意:(1)独立电源全部放在方程右侧; (2)独立电流源:
(a)尽量使其成为网孔电流,这样网孔电流已知,可不列该网孔方程; (b)当不选为网孔电流时,首先设其上电压后,将其看成独立压源处 理,然后增加一个网孔电流与该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
注意: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或含有受控源时的处理方法:
1.无伴电流源在电路的边界支路上,设网孔电流就等于电流源的电流,不再列写该回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2.无伴电流源在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上,可以将电流源的端电压u 设为未知量,将其视为电压源的电压,列写网孔电流方程。
因增加了未知量,故必须补充一个方程。
3.如果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将其视为独立电源,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并将受控源的控制量用网孔电流表示,代入网孔电流方程中,使方程中只含有网孔电流.
本节重点:支路法、网孔法(回路法)和节点法的比较: (1) 方程数的比较
smm
mm
mm m m m m m m s mm m m m m s mm m m m m u
i R i R i R i R u i R i R i R i R u i R i R i R i R =++++=++++=++++......
(3)
32
21
122
232322212111
1313212111
(2) 对于非平面电路,选独立回路不容易,而选独立节 点较容易,可用节点法。
(3) 回路法、节点法易于编程。
目前用计算机分析网络(电网,集成电路设计等)采用节点法较多。
支路法
网孔(回路)
节点法
KCL 方程
KVL 方程 n -1 b -(n -1) 0 0
n -1
方程总数
b -(n -1)
n -1
b -(n -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