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教学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几何经典模型总结(手拉手模型)

初中几何经典模型总结(手拉手模型)

初中几何经典模型总结(手拉手模型)

模型可以让同学更快的进入到几何之中,产生兴趣。也是近来学习初中几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经典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这也是历年数学中考常考的几何压轴题型之一。手拉手模型的概念:1、手的判别:判断左右:将等腰三角形顶角顶点朝上,正对读者,读者左边为左手顶点,右边为右手顶点。2、手拉手模型的定义:定义: 两个顶角相等且有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形成的图形。(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例如:3、手拉手模型的重要结论三个固定结论:结论

1:△ABC≌△AB'C'(SAS)BC=B'C'(左手拉左手等于右手拉右手)结论2:∠BOB'=∠BAB'(用四点共圆证明)结论3: AO平分∠BOC'(用四点共圆证明)例题解析:类型一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手拉手例1:已知:如图△ABC 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求证:BD=CE.分析:

要证BD=CE可转化为证明△BAE≌△CAD,由已知可证AB=AC,AE=AD,∠BAC=∠EAD=90°,因为∠BAC

∠CAE=∠EAD ∠CAE,即可证∠BAE=∠CAD,符合SAS,即得证.解答:证明:∵△ABC与△AE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E=AD,∠BAC=∠EAD=90°,∴∠BAC

∠CAE=∠EAD ∠CAE,即∠BAE=∠CAD,在△BAE与

△CAD中,AB=AC,∠BAE=∠CAD,

AE=AD∴△BAE≌△CAD(SAS),∴BD=CE.类型二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中的手拉手例2:图1、图2中,点B为线段AE上一点,△ABC与△BED都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1,求证:AD=CE;(2)如图2,设CE与AD交于点F,连接BF.①求证:∠CFA=60°;②求证:CF BF=AF.分析:(1)如图1,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BD=BE,AB=BC,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等模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等模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

专题01 全等模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

全等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本专题就全等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倍长中线模型、截长补短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倍长中线模型

【模型解读】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注:一般都是原题已经有中线时用,不太会有自己画中线的时候)。

【常见模型及证法】

1、基本型:如图1,在三角形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

证明思路:延长AD 至点E ,使得AD =DE . 若连结BE ,则BDE CDA ∆≅∆;若连结EC ,则ABD ECD ∆≅∆;

2、中点型:如图2,C 为AB 的中点.

证明思路:若延长EC 至点F ,使得CF EC =,连结AF ,则BCE ACF ∆≅∆; 若延长DC 至点G ,使得CG DC =,连结BG ,则ACD BCG ∆≅∆. 3、中点+平行线型:如图3, //AB CD ,点E 为线段AD 的中点.

证明思路:延长CE 交AB 于点F (或交BA 延长线于点F ),则EDC EAF ∆≅∆.

1.(2022·山东烟台·一模)(1)方法呈现:

如图①:在ABC 中,若6AB =,4AC =,点D 为BC 边的中点,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

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再连接BE ,可证ACD EBD △≌△,从而把AB 、AC ,2AD 集中在ABE △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三角形中的导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教师版)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三角形中的导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教师版)

专题04三角形中的导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

近年来各地考试中常出现一些几何导角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高线、角平分线及角度的计算(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等)。熟悉这些模型可以快速得到角的关系,求出所需的角。本专题高分线模型、双垂直模型、子母型双垂直模型(射影定理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高分线模型

A .5

B .8 【答案】

C 【分析】依据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BCE 数,再根据DCE BC

D BC

E 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50,B CE AB ∵,BCE

【答案】(1)10 (2) 12

DAE C B (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90ADE ,从而求出BAD ,继而根据角的和差得到结果;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119022

EAC B 1

模型2:双垂直模型

结论:①∠A=∠C;②∠B=∠AFD=∠CFE;③AB CD AE BC

A.130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求得

【详解】解:∵BE是

∵CD是AB边上的高,

A .3

5B .3

4【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性质,利用等积法求解即可.

【详解】∵12ABC S AB CD 【点睛】本题考查与三角形的高有关的计算问题.【答案】(1)134 (2)15

2

【分析】(1)数形结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利用等面积法,由12ABC S BC

△【详解】(1)解:∵CF AB ,∴CFB

模型3:子母型双垂直模型(射影定理模型)(三垂直模型)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汇总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汇总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汇总

下面是中考几何模型的大汇总:

1、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坐标系来描述平面上图形和点

的位置关系。这个模型常用于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问题。

2、矩形模型

矩形模型用于讨论四边形的性质、面积、周长等问题。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四边形近似为一个矩形,从而使问题更易解决。

3、三角形模型

三角形模型是中考中最常见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周长,讨论三角形的性质。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海伦公式、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方法来求解。

4、圆形模型

圆形模型用于讨论圆、弧、扇形等问题。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

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以及角度与弧长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5、球体模型

球体模型用于讨论球体的体积、表面积以及球冠、球缺等问题。在这

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球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球冠、球缺的体积

和表面积公式来求解。

6、棱锥模型

棱锥模型用于讨论棱锥的体积、表面积、正棱锥、锥台等问题。在这

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棱锥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正棱锥、锥台的

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来求解。

7、棱柱模型

棱柱模型用于讨论棱柱的体积、表面积、正棱柱、柱台等问题。在这

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正棱柱、柱台的

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来求解。

8、立体几何模型

立体几何模型用于讨论正方体、长方体、正六面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对角线等问题。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立体图形的体积、

表面积公式,以及对角线长的求法来计算。

总之,几何模型是中考数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利用这些模型,我们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等边三角形

条件:

结论:①;②;③

)等腰

条件:

结论:①;②;

平分。

)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平分

旋转型相似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AC交BD于点E,必有

)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交BD于点E,必有;

⑤连接AD、BC,必有;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90°

;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如上图(右),证明

的一边交AO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

;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条件:①;

平分;

结论:①;②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

-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④注意平分时,

模型四:角含半角模型90°

90°-1

①正方形;

;②的周长为正方形

也可以这样:

①正方形

结论:

①正方形;

结论:

辅助线如下图所示:

;②;

结论:

旋转到

仍然成立

①正方形;

结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模型五:倍长中线类模型

)倍长中线类模型-1

①矩形;③

结论:

模型提取:①有平行线

可以构造“8”字全等

;②;③;④结论:

倍长中线法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②

)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

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①;②

)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②;。

;②

)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倍长法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几何问题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④;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②;③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②平分;

➢结论:①;②;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上图右):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③

.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如图所示,若将条件“平分”去掉,条件①不变,平分,结论变化如下:

结论:①;②;③.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

初中数学八大几何模型归纳

初中数学八大几何模型归纳

初中数学八大几何模型归纳

初中数学中的八大几何模型包括:

1. 三角形相关模型:三角形的各种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计算等;

2. 四边形相关模型:四边形的各种性质、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四边形的周长计算等;

3. 圆相关模型:圆的各种性质、圆的面积计算、圆的周长计算、圆的弧长计算等;

4. 相似三角形相关模型: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

5. 直角三角形相关模型: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

6. 二次函数相关模型: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值域、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等;

7. 轴对称相关模型: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的图像、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图形设计等;

8. 平移相关模型: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平移的图像等。

这些几何模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此外,这些模型也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分类总结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分类总结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分类总结

一、直线与角

1. 线段

定义:线段是由两个不同点在平面上连接起来的线段,并且线段的两个端点是不可移动的。

特征:线段具有长度和方向,可以通过测量线段的长度来确定它的大小。

2. 射线

定义:射线是由一个固定点(起点)和从该点伸出的一条直线组成的图形。

特征:射线没有固定的终点,可以无限延伸。射线由起点开始,沿着特定的方向延伸。

3. 直线

定义: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在同一平面上连接而成的。直线上的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特征:直线没有起点和终点,可以无限延伸。直线上的任意两点与该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合成的角度均为180°。

4. 垂线

定义:垂线是与另一条线段或直线相交,且与之成直角的线段或直线。

特征:垂线与另一条线段或直线的交点称为垂足,垂足离该线段或直线的距离最短。

二、二维图形

1. 三角形

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每两条线段之间的交点称为顶点。

特征:三角形具有三个内角和三条边。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分类: -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相等。 - 等腰三角形:具有两条边的长度

相等。 - 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90°的内角。 - 锐角三角形:具有三个小于90°的

内角。 - 钝角三角形:具有一个大于90°的内角。

定义:矩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顶点组成的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特征:矩形的相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3. 正方形

定义: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具有相等的边长和相邻边互相垂直。

特征:正方形的所有边长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内角均为90°。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01 双中点(线段)模型与双角平分线(角)模型(教师版)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01 双中点(线段)模型与双角平分线(角)模型(教师版)

专题01双中点(线段)模型与双角平分线(角)模型

线段与角度是初中几何的入门知识,虽然难度不高,但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类模型通常由问题出发,先由线段(角度)和差确定解题方向,然后辅以线段中点(角平分线)来解决。但是,对于有公共部分的线段双中点模型和双角平分线模型,可以写出的线段(角度)和差种类较多,这就增加了思考的难度。模型1.线段的双中点模型

图1

图2

1)双中点模型(两线段无公共部分)

条件:如图1,已知A 、B 、C 三点共线,D 、E 分别为AB 、BC 中点,结论:12

DE AC .

2)双中点模型(两线段有公共部分)

条件:如图2,已知A 、B 、C 三点共线,D 、E 分别为AB 、BC 中点,结论:12

DE AC .

..A .20AC B .DC

【答案】7

【答案】2023

112

(1)若20AB cm ,求MN 的长;(2)b

初步感知:

(1)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若2k

,则AC

__________;若3AC BC ,则k

例9.(2022·贵州铜仁·七年级期末)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a,BC=b,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当C、P、Q三点中,有一点恰好是以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时,直接写出时间t.

中考数学几何五大模型

中考数学几何五大模型

之邯郸勺丸创作

一、等积变换模型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⑴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其它罕见的面积相等的情况

⑵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

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上图

⑶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下图;

反之,如果,则可知直线平行于.

⑷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度平方的一半;

⑸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二、鸟头定理(共角定理)模型

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共角三角形.

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积之比.

如图,在中,辨别是上的点(如图1)或在

的延长线上,在上(如图2),则

图1图2

三、蝴蝶定理模型

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①或者②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机关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梯形中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理”)

②;

③梯形的对应份数为.

四、相似模型

相似三角形性质:

金字塔模型沙漏模型

①;

②.

所谓的相似三角形,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合的三角形(只要其形状不改动,不管大小怎样改动它们都相似),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经常使用的性质及定理如下:

⑴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并且这个比例等于它们的相似比;

⑵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的平方.

五、燕尾定理模型

S△ABG S△AGC S△BGE S△EGC BE EC

S△BGA S△BGC S△AGF S△FGC AF FC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

一、三角形的不等关系

模型:A字型、K字型、X字型

1.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 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5.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二、全等、相似模型

模型:A字型全等、A字型相似、8字型全等、8字型相似、蝴蝶型全等、蝴蝶型相似、平行型全等、平行型相似、等积模型等。

三、平行四边形模型

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中点,则:AC、DE互相平分;

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O,则:AO=CO,BO=DO;

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平分角B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四、梯形模型

模型:梯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BE=FE;模型:梯形ABCD中,A、B在直线EF上,则:延长DC交AB延长线于F,则:梯形ABCD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模型:梯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EF=FC。

五、矩形模型

模型:矩形ABCD中,E为BC中点,则:AE平分角BAD;

模型:矩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AF平分角ABC;

模型:矩形ABCD中,AC平分角B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六、多边形模型

模型:任意多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BF=FE;

模型:任意多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EF=FC。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

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及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及“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深圳中考数学模型归纳总结

深圳中考数学模型归纳总结

深圳中考数学模型归纳总结

数学模型在深圳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数

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考数学模型的题目中,我们可以

总结出以下几类常见的模型:比例模型、方程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

模型。

1. 比例模型

比例模型是深圳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模型之一,考查学生运用比例关

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的比例模型包括线性比例模型和反比例模型。

线性比例模型的典型例题是关于速度、时间和距离的问题。考生需

要根据题目给出的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比例关系,然后求解

相关问题。

反比例模型主要涉及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关系。例如,根据工人

数量和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反比关系,求解完成指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2. 方程模型

方程模型在深圳中考数学中也是常见的一类模型,考查学生运用代

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见的方程模型包括线性方程模型和二

次方程模型。

线性方程模型是指涉及到一次方程的问题,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给

出的条件建立方程,然后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解。

二次方程模型主要考查学生解决与抛物线相关的问题。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建立二次方程,然后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解。

3. 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是深圳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类模型,考查学生在几何形状和空间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常见的几何模型包括平面几何模型和空间几何模型。

平面几何模型主要涉及到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相关的计算。例如,已知某条边的长度和另外两个角的大小,求解图形的面积或者周长。

空间几何模型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维空间中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已知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和边长,求解立方体的表面积。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模型总结(学生版)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模型总结(学生版)


,以斜边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
,则 的长为

. .
,且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
17/44
2. 全等型——120度
条件:① 结论:①
;②
;② 平分

;③ 四 边 形
12 如图,
是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且
个 角,使其两边分别交 于点 ,交 于点 ,连接 ,则

,以 为顶点作一 的周长是多少?
18/44
A
E
(2) 如图( ),点 在线段
B DC 图
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角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A E
B
CD

(3) 当点 在线段 的反向延长线上移动时,请在图( )中画出完整图形并猜想角 与 之间
的数量关系是

A
B
C

14/44
五、模型五: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 一般情况
条件:
,将
旋转至右图位置.


8/44
2. 角平分线常作辅助线
6 如图, 是
的角平分线,若
的面积是 ,且

,则点 到 的距
离是

9/44
四、模型四: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 等边三角形
条件: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重要性、类型、应用与提升途径

数学模型在中考数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复杂的问题提供了有序、高效的解决方式,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数学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考数学模型,包括方程与代数、几何图形和概率等,并通过具体例子阐述其应用过程。同时,我们将探讨建模策略与技巧,以及在使用这些模型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我们将指出如何通过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来提高运用这些常见模型的能力。

一、中考数学模型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数学模型在中考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组织和表达思想的方式。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找到解决方案。

二、常见模型类型

1. 方程与代数模型

方程是解决代数问题的基础,也是中考数学的必备知识。例如,在解决追及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而在处理工程、浓度等问题时,则需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2. 几何图形模型

几何图形模型在中考数学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而在处理圆的问题时,则需运用圆周长公式、圆面积公式等。

3. 概率模型

概率模型是解决概率统计问题的基础。例如,在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时,我们需要使用排列组合公式;而在处理回归分析时,则需运用方差、标准差等概念。

三、应用场景与实例

下面我们以方程与代数模型为例,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说明其应用过程。假设某学校组织了一次数学考试,及格率达到80%。现在我们知道及格的学生有320人,那么没有及格的学生有多少人呢?我们可以设未及格的学生数量为x,然后根据及格率建立方程求解。即:80% ×(320 + x) = 320。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的值,即未及格学生的数量。

中考数学:几何题常用模型总结

中考数学:几何题常用模型总结

中考数学:几何题常用模型总结

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

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

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

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

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

说明:

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

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④注意平分时,相等如何推导?

模型四:角含半角模型90°

(1)角含半角模型90°-1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①;②的周长为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也可以这样: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

(2)角含半角模型90°-2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

➢辅助线如下图所示:

(3)角含半角模型90°-3

➢条件:①;②;

➢结论:

若旋转到外部时,结论仍然成立。

(4)角含半角模型90°变形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模型五:倍长中线类模型

(1)倍长中线类模型-1

➢条件:①矩形;②;③;

➢结论:

模型提取:①有平行线;②平行线间线段有中点;

可以构造“8”字全等。

(2)倍长中线类模型-2

➢条件:①平行四边形;②;③;④.➢结论:

模型六:相似三角形360°旋转模型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倍长中线法

➢条件: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结论:①;②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结论:①;②

(2)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②;③。➢结论:①;②

(2)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倍长法

➢条件:①;②;③。➢结论:①;②

模型七:最短路程模型

(1)最短路程模型一(将军饮马类)

(2)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1)

➢条件:①平分;②为上一定点;③为上一动点;④为上一动点;➢求:最小时,的位置?

(3)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2)

➢条件:

➢问题:为何值时,最小

➢求解方法:①轴上取,使;②过作,交轴于点,即为所求;

③,即.

(4)最短路程模型三(旋转类最值模型)

模型八:二倍角模型

模型九:相似三角形模型

(1)相似三角形模型-基本型(2)相似三角形模型-斜交型

(3)相似三角形模型-一线三角型(4)相似三角形模型-圆幂定理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