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05b7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8.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常温下,将一小块下列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气体产生的是A .NaB .AlC .FeD .Cu 【答案】A【解析】Na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故选A 。
2.(2023年云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钠很软,能用小刀切割B .Na 2O 2可作供氧剂C .Na 元素的焰色呈黄色D .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答案】D【解析】A .钠很软,将钠分成若干小块时,可用小刀切割,A 正确;B .常温下,Na 2O 2能与CO 2、H 2O 反应生成O 2,所以可作供氧剂,B 正确;C .含Na 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所以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 正确;D .钠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 错误;故选D 。
3.(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酸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B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 .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答案】A【解析】A .碳酸钠在25℃时的溶解度为33g ,为可溶性白色粉末,A 错误;B .碳酸氢钠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C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 正确;D .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来源,D 正确;故答案选A 。
4.(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钠的化合物中,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是 A .22Na O B .NaCl C .NaOH D .24Na SO【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常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故选A。
2022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精炼-钠及其化合物
![2022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精炼-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975e5a2105087632301212dd.png)
2022届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分钟精准训练:钠及其化合物(建议用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
”这里的“石碱”是指( )A.KOH B.KAl(SO4) 2C.KHCO3D.K2CO32.下列有关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B.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C.Na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D.Na在O2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3.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盐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ClO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B.NaHSO3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C.NaCl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钠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抗酸药物4.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说明Na没有Cu活泼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5.将0.02 mol Na分别投入到盛有100 mL水、100 mL 1 mol·L-1盐酸、100 mL 1 mol·L-1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D.三个烧杯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6.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图实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点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点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d0093e76c66137ee061950.png)
第一讲钠及其化合物1.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C.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D.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答案】D【解析】红色物质肯定是单质铜,因为无水CuSO4是白色的,所以必定是Na和CuSO4发生置换反应:2Na+CuSO4===Cu+Na2SO4,在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0价,所以表现氧化性。
因为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时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发生燃烧。
综上D错误。
2.当0.2 mol Na 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 C D. D【答案】B【解析】Na2O2与CO2反应实质是-1价的氧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物Na2CO3中有一个O为18O,摩尔质量是108 g·mol-1;生成的氧气为18O2,摩尔质量是36 g·mol-1。
3.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按图示搭建装置,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C.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滤纸逐渐变黑【答案】A【解析】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热,立即倒扣上大烧杯,放出的热量引发钠与硫剧烈反应生成硫化钠,现象为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据此分析解答。
4.如图所示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a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A. 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膨胀 D. U形管水位不变【答案】C【解析】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后发生以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产生的O2使气球a膨胀,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导致U形管c端水位下降,d端水位上升。
2024届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二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件
![2024届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二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a745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1.png)
B.Na浮在水面上并熔化成小球
C.Na在水面上游动
D.有O2生成 BC
1.(2020年7月·广东学考)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
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干冰常用于营造舞台气氛 干冰升华放出热量
B
SiO2用于制造光纤
SiO2具有导电性
C 新切开的钠的表面迅速变暗 Na被O2氧化为Na2O2
解析:A项,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错误;B项Na2CO3 投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错误;D项,Na2O2焰色为黄色, 错误。 答案:C
有关钠化合物的几点注意事项 (1)Na2O 中 Na+与 O2-2∶1 形成离子化合物,Na2O2 中 Na+ 与 O22-2∶1 形成离子化合物。 (2)Na2CO3 的热稳定性比 NaHCO3 强。 (3)焰色试验中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是单 质还是化合物,只要含有该元素,就具有该性质。 (4)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2.与氯气反应:2Na+Cl2=点==燃==2NaCl(化学方程式)。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2O红。
三、钠的保存、制备和用途 1.钠的保存 少量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2.钠的制备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熔融)=通==电==2Na+Cl2↑。
钠与溶液、氧气反应的思维模板 (1)钠与水、酸、盐溶液反应的本质与顺序本质上均与H+的反 应,反应顺序:有酸酸在前,无酸水为先。 (2)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关,加热或点燃的产物 是过氧化钠。 (3)不管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 的阳离子,因而等量的钠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相同。
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 专题08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 专题08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bbe67d227916888486d7c2.png)
专题08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2.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0 mol/LB.当混合物质量为9.2 g时,50 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混合物中NaHCO3、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3.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B.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O2C.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4.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Na2O2与CO2可以发生反应,常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N2性质稳定,工业生产金属镁时,为防止其氧化,可以用N2作保护气D.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6.“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C.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个数是()①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②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③SiO2硬度大,用于制造光导纤维④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⑤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因而能漂白织物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⑦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⑧晶体硅是半导体材料,可做晶体管A.1 B.2 C.3 D.48.向50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 OH-= H2OB.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 mol·L-1D.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9.下列有关钠及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足够时间,最终会变成Na2O 2B.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沉淀析出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放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该溶液为钠盐溶液D.7.8gNa2O2和6.2gNa2O分别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前者更大10.下列化学事实,不能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铁强的是( ) A.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铁只能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B.钠与氯气反应有白烟产生,铁与氯气反应有棕黄色烟产生C.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反应时,钠比铁要剧烈得多D.钠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为氧化钠,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1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B.把纯碱及第Ⅲ步得到的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C.纯碱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12.下图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高考化学总复习钠及其化合物考点试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总复习钠及其化合物考点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83adb941ea76e59fa0401.png)
1.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B.实验后剩余少量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2.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3. 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苏打、小苏打B.胆矾、明矾C.苛性钠、火碱D.纯碱、烧碱4. 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6. 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A.水B.湿抹布C.泡沫灭火器D.干沙7. 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BaCl2 溶液B.K2SO4溶液C. FeCl3溶液D.NH4NO3溶液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化合物中金属都显正价,所以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9. 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10. 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 B.6︰3︰2 C.3︰1︰1 D.1︰1︰111. 钾和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18g合金与水完全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H2。
合金中另一种金属可能是A.CsB. RbC. NaD. Li12. 将0.2mol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到a克溶液;0.2mol镁投入到足量的盐酸中(与水等质量),得到b克溶液,则反应后的两溶液质量关系是A.a=bB. a>bC. a<bD.无法判断13. 将等质量的Na、K、Zn分别投入到含等量的HCl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量的多少不会出现下列情况的是A.Zn>Na>KB. Na>K>ZnC. Na>Zn>KD. Na>K=Zn14. 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主要生成碱性氧化物的是A.LiB. NaC. KD. Rb15. 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
高考化学专题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fcd749ebb68a98271fefac0.png)
高考化学专题钠及其化合物教学内容一、钠及其化合物【钠】1、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3/97.0cm g )比水小,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金属 钠能用小刀切割,说明其硬度小。
2.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具强还原性,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
自然界中钠只以化合态存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①常温下钠与空气中的 O 2 反应,表面变暗,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2Na 2O ;在空气或者氧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2O Na +22O Na②钠与硫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Na +2S Na 2。
③钠与氯气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化学方程式为:22Cl Na +NaCl 2(2)与水的反应钠与含酚酞的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为:↑+=+22222H NaOH O H Na 。
(3)与酸、盐溶液反应①钠与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因为酸电离出更多的+H 参与反应。
②钠与盐溶液反应,首先是钠和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 2,再判断 NaOH 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 CuSO 4 溶液中有 H 2 放出并产生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42224)(22H SO Na OH Cu O H CuSO Na 3.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由于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应隔绝空气保存,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 NaCl 制取 Na 的化学方程式:)(2熔融NaCl ↑+22Cl Na 。
钠的用途广泛,如制取Na2O2 等化合物、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Na 、K 合金)、还原稀有金属的卤化物、作电光源等。
【思考】1、填写钠与水(加酚酞)反应五个现象的原因:2、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变化过程。
3、金属钠能否保存在汽油或四氯化碳中?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是最活泼的金属;②为防止钠被空气中的2O 氧化,应将其保存在水中;③钠在空气中放置表面很快变暗是因为生成了22O Na ;④1 mol Na 与水反应转移1 mol -e ;⑤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金属钠;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⑦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可用2CO 灭火。
钠及其化合物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专练(含解析)
![钠及其化合物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专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06aca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1.png)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共22题)1.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2.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用于生产玻璃,也可用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B.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C.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 D.NaHCO3和Ca(OH)24.某溶液中含有HCO-3、SO2-3、CO2-3、CH3COO-4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A.CH3COO-B.SO2-3C.CO2-3D.HCO-35.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①用灼烧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粉末和Na2O2粉末③用AlCl3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④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A.全部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7.把任意比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前后一样多B.加热前消耗的多C.加热后消耗的多D.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8.向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15bfc53c1ec5da50e270b6.png)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
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若其它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向100 mL2 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得到9.3 g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中存在的阴离子,试完成下列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____________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②过滤,取2 mL滤液于试管____________中,滴加酚酞(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反应I为: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如下。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____循环利用,同时得到融雪剂_____。
②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
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NaOH和Na2CO3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NH3 CaCl2 HCO3—+NH3=NH4++H2O【解析】【分析】(1)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烧瓶内压强减小;(2)先根据钠原子守恒,通过极值法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根据题中所给试剂,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BaCl2检验出碳酸钠,并将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再通过检验溶于的pH来确定是否含有NaOH;(3)①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可以生成氨气;②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df3793a6c30c2258019e52.png)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化学兴趣小组制取Na2O2,并测定制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
I.制取Na2O2。
查阅资料:①钠与空气在453~473K之间可生成Na2O,迅速提高温度到573~673K之间可生成Na2O2。
②4Na+3CO 22Na2CO3+C。
③加热后,Na不与N2反应。
(1)图1为兴趣小组制取Na2O2的装置,得到的固体中不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
A.Na3N B.Na2CO3 C.Na2O D.NaOH(2)该小组若要得到相对纯净的Na2O2,请从图2中选择合适的装置(要求从装置A、B、C中选择)净化空气,接口从左至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
II.测定制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
按图2装置中的F→B→C→A→D顺序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制得的10g样品放入 F 装置的烧瓶中,滴入稀硫酸反应后,D中收集到1.12L气体(体积已转换为标况下)。
(3)写出样品中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
(5)装置F中仪器i的名称为____;仪器i和烧瓶用一根导管连接,目的是使稀硫酸能顺利流下,也可减少实验产生误差,若没有该导管将导致测定的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该实验测得样品中Na2O2纯度为_____。
【答案】A edbc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2NaOH+ CO2=H2O+Na2CO3检验CO2是否除尽分液漏斗偏大 78.0%【解析】【分析】(1)①钠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氧化钠、过氧化钠,二者均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与水反应会得到氢氧化钠,由信息可知钠与氮气不反应;(2)若要得到相对纯净的过氧化钠,应将空气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3)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氧气和水;(4)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烧瓶中过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氧气与水,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氧气中可能混有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根据氧气体积可以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5)分液漏斗和烧瓶用导管连接可以平衡气压,使稀硫酸顺利流下,还可以抵消滴加硫酸排出空气的体积,若没有该导管,排出的空气按生成氧气的体积计算;(6)依据标况下氧气的体积和反应方程式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由题给数据计算过氧化钠的纯度。
第06讲 钠及其化合物(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06讲 钠及其化合物(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53062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4.png)
第06讲钠及其化合物1.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还可能含有K+【答案】B【解析】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K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而且黄色会干扰紫色,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元素。
2.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鉴别消石(KNO3)与朴消(Na2SO4)之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
该鉴别方法利用的原理是()A.受热升华B.颜色反应C.焰色试验D.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含有钾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现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该原理为焰色试验,C正确。
3.下列有关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金属钠B.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C.钠钾合金可在快中子反应堆中作热交换剂D.钠可用于从钛、铌等金属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答案】A【解析】钠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A错误;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B正确;钠钾合金可在快中子反应堆中作热交换剂,C正确;钠可用于从钛、铌等金属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D正确。
4.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是白色固体,与冷水作用放出氧气,生成氢氧化钠B.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CO2C.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D.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钠的氧化物中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而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A错误;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在反应过程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Na和O2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关系,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时反应生成Na2O,故C正确;碱性氧化物是能和水反应只生成碱的氧化物,而Na2O2与水反应,除了生成NaOH还生成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刷题(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刷题(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647a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e.png)
专题09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建议完成时间:4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_______分钟)目录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考点二碳酸钠、碳酸氢钠考点三碱金属 焰色试验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变质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是A.Na B.Na2O C.Na2O2 D.Na2SO3【答案】B【解析】A.Na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Na2O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Na2O2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氧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Na2SO3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2023·海南海口·统考模拟预测)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15.6gNa2O2完全溶解于100mL3mol/L盐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2所含的阴离子数为0.2N AB.反应转移电子为0.4N AC.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4.48LD.溶液中Na+数为0.8N A【答案】A【解析】A.15.6gNa2O2的物质的量n=mM=15.6g78g/mol=0.2mol,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所含的阴离子数为0.2N A,故A正确;B.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4HCl=4NaCl+ O2↑+2H2O,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mol过氧化钠反应电子转移2mol,15.6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电子转移总数为0.2N A,故B错误;C.2Na2O2+4HCl=4NaCl+O2↑+2H2O,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2mol过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氧气,0.2mol 过氧化钠反应生成0.1mol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0.1mol×22.4L/mol=2.24L,故C错误;D.钠元素守恒得到0.2molNa2O2中含钠离子0.4mol,溶液中Na+数为0.4N A,故D错误;故选:A。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b48786294dd88d0d26ba9.png)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仅含杂质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称量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2)样品放在_________(仪器名)中灼烧,在_________(仪器名)中冷却;(3)实验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4)灼烧后的样品若在空气中冷却,会造成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已知该样品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0.800,则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6)将灼烧后的样品加足量稀硫酸溶解,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毫升(按碳酸氢钠质量分数0.800计算)。
【答案】电子天平坩埚干燥器恒重偏大0.768-4%640【解析】【详解】(1)托盘天平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精确称量固体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故答案为:电子天平;(2)灼烧应放在坩埚中,灼烧后的样品放在空气中冷却,碳酸钠吸水,所以放在干燥器中冷却,故答案为:坩埚,干燥器;(3)反复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的实验操作叫恒重法,故答案为:恒重;(4)灼烧后的样品放在空气中冷却,碳酸钠吸水,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偏大;(5)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 + H2O + CO2↑计算,当168g NaHCO3分解时固体质量减少62g,现在减少3.000g - 2.150g =0.850g,所以NaHCO3的质量为2.303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303g0.7683.000g==,相对误差0.7680.800100%4%0.800-=⨯=-,故答案为:0.768,-4%;(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当168g NaHCO3参加反应时,产生CO244.8L = 44800mL,当3.000g×0.800=2.400g参加反应时生成CO2640mL,故答案为640。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929c2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0.png)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2·广东卷]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碱转化为酸式盐:OH-+2H++CO2-3===HCO-3+2H2OB.碱转化为两种盐:2OH-+Cl2===ClO-+Cl-+H2O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O2-2+2H2O===4OH-+O2↑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Na2SiO3+2H+===H2SiO3↓+2Na+2.[2023·广东模拟]拟在实验室完成一系列实验:①粗盐提纯;②利用提纯后的NaCl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③用盐酸标准液滴定纯碱溶液以测定Na2CO3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不可能用到的是()3.[2023·武邑中学高三月考]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图1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图2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图3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图4探究钠与Cl2反应4.[2023·北京朝阳期末]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5.[202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C.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Na2CO36.[2023·广东普宁二中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23实验1:用pH试纸测量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实验2:将0.1 mol·L-1 NaHCO3溶液与0.1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实验3: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实验4: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新制饱和氯水,氯水颜色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得出:K a2(H2CO3)>K wK a1(H2CO3)B.实验2中两溶液混合时有:c(Ca2+)·c(CO2-3)<K sp(CaCO3)C.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CO2===2HCO-3D.实验4中c反应前(CO2-3)<c反应后(CO2-3)8.[2023·河北邢台第二次联考]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2-4、NO-3B.b点对应的溶液中:K+、Al3+、MnO-4、SO2-4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3、Fe2+、Ag+9.[2023·黑龙江八校联考]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B.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C.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D.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10.过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9 g Na2O2中含有2 mol离子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以用于潜水供氧C.Na2O2的漂白原理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相同D.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22.4 L O2,转移电子数为2N A11.[2023·山东德州期中]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12.[2023·天津新华中学月考]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粉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溶液的碱性强,反应放出气体速率快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的2倍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NaHCO3晶体析出D.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不同13.[2023·山东临沂四县区期中]如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实现转化关系①B.Na2O2发生④⑤的转化均有O2产生C.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和⑧生成氯化钠D.转化②只能通过加热才能实现14.[2023·广东肇庆检测]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其工业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工艺流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应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过量CO2,再通入NH3C.向滤液中通入NH3,可减少溶液中的HCO-3,有利于NH4Cl析出D.最终所得“母液”可循环利用参考答案:1.B A项题给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且不是碱转化为酸式盐,A项错误;B项可视为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正确;过氧化物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中,过氧化物应用化学式表示,C项错误;硅酸钠易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用SiO2-3表示,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0ff02cf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c.png)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金属镁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供氧剂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2.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1mol,在分别强热后,其产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结果是()A.放出CO2的量前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B.放出的CO2的量前者为后者的二倍C.消耗盐酸一样多D.消耗盐酸后者比前者多3.下列有关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C.将Na2O2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最终呈红色D.Na2O2与H2O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和参与反应的Na2O2的个数比为1:1 4.Na2O2中阴离子为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O22-中含有电子数为18N AB.将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少量的Na2O2,溶液变为蓝色C.1molNa2O2与过量的H2O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不能与酸反应5.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B.Na2CO3和盐酸C.Fe和Cl2D.NaOH和CO26.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淡黄色固体B.可作供氧剂C.由Na+和O2-构成D.具有强氧化性7.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金属钛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供氧剂D.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8.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将4.6g钠投入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C.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钠的表面生成了Na2O2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单质铜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O2投入FeSO4溶液中剧烈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气B.Na投入CuSO4溶液中剧烈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Na2O2可以作漂白剂是因为其有强氧化性D.少量Na投入FeCl3溶液可使溶液质量增大10.少量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高考化学考点规范练8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含答案)
![高考化学考点规范练8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7c9f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f.png)
考点规范练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元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B.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2.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3.(2021广东珠海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常温和加热时与氧气反应,产物一样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溶液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6.“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C.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通入氨,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7.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天然碱(a Na2CO3·b NaHCO3·c H2O)样品的组成,完成下列实验,下列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钠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钠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a4804950e2524de4187e48.png)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钠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加试题)(一)以一氯代乙酸钠(CH2ClCOONa)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1,2-二氯乙烷(CH2ClCH2Cl),装置如图1所示。
(1)所用的离子交换膜是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2)写出电解池总反应___。
(二)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成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并联合合成氨厂一起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
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如图2。
请回答:(1)关于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
A.反应体系中一般用V2O5作催化剂B.因为该反应ΔS小于零,所以反应的ΔH一定也小于零C.因为该反应的ΔS小于零,所以反应的压强控制越高越好D.该反应往往控制在500℃左右,是因为该温度下反应物转化率最高(2)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48。
若在该温度下,在9L的恒容容器中投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进行反应,则氨气的平衡产率y=___;若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1,相应平衡体系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3中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______(3)侯氏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填上述编号)的循环。
(4)关于侯氏联合制碱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
A.往沉淀池中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气的目的是提高NaHCO3的产量B.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使NaHCO3更多地析出C.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2CO3、NH4Cl和氨水D.往母液中通氨气目的仅仅是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答案】阳2CH2ClCOO-+2H2O CH2ClCH2Cl+2CO2↑+H2↑+2OH-B 50% Ⅰ C【解析】【分析】(一)电解溶液成分中只有溶质一氯代乙酸钠有氯元素,因此根据原子守恒结合装置图,利用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书写其电极反应式,考虑二氯乙烷会与OH-反应来选择离子交换膜,据此分析作答;(二)(1)A.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B. 根据∆G=∆H-T∆S公式作答;C. 结合理论与实际经济成本考虑;D. 综合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效果作答;(2)根据三段式结合平衡常数K计算产率与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3)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角度分析;(4)A. 二氧化碳微溶,氨气易溶;B. 加入盐可提高氯离子浓度;C. 根据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原理作答;D. 根据氨气的溶解度及化学反应的原理作答。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5522cf3b3567ec102d8ab6.png)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2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因此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例如:PdCl2 + CO + H2O=Pd↓+ CO2+2HCl 。
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写“Ⅰ”、“Ⅱ”或“Ⅲ”)。
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2)观察实验装置图可知Na与CO2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入药品后,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装置______(填写字母)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喷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CO2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①、②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①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2钠及其化合物
![2024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2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b5fd7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f.png)
优化集训2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氯气B.水C.乙醇D.煤油2.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C.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D.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B.钠能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D.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4.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投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B.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同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C.投入稀盐酸中:有氯气逸出D.投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5.关于Na2O2与CO2的反应,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Na2CO3是还原产物C.O2是氧化产物D.若有4.48 L CO2参加反应,固体增重2.8 g6.下列有关Na2O和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O和Na2O2均为淡黄色固体B.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C.Na2O和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D.Na2O和Na2O2均能与CO2反应放出O2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棉花球上有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完成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处的温度高于NaHCO3处的温度B.加热一段时间后,棉花球处变蓝色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开烧杯A和BD.烧杯A中未出现浑浊,烧杯B中出现浑浊,说明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的强8.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能杀灭某些病毒,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也可作为漂白剂、去污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B.过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促进油污分解C.MnO2、Fe3+或高温会减弱过碳酸钠的漂白效果D.过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CO3·3H2O2+Na2SO32Na2CO3+Na2SO4+O2↑+3H2O9.下列各组物质,因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AlCl3和NaOH10.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B.NaOHC.Na2OD.NaHCO311.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足够长时间,观察到下列变化过程:银白色→变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知识点5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知识点5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6dbc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6.png)
钠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B. 钠着火后,可用水来灭火C.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D.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3、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 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测所得溶液的pHB.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消耗的氧气多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
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22作催化剂②、③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NaOH和O22O 26、向NaOH 和23Na CO 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 L 稀盐酸,2CO 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 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O +2H =CO +H O -+↑C.a = 0. 3D.原混合溶液中NaOH 与23Na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7、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2Fr O 的氧化物C.它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 ,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8、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3NaHCO 的部分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6·9月台州市选考教学质量评估,4)在反应2Na+2H2O===2NaOH+H2↑中,还原剂是( )A.Na B.H2OC.NaOH D.H2解析反应中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是还原剂,故选A。
答案 A2.(2016·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Na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钠投入FeSO4溶液中,可以得到单质铁B.足量Cl2、S分别和二份等质量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C.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D.在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生成1 mol O2,消耗2 mol氧化剂解析A.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2NaOH+FeSO4===Fe(OH)2↓+Na2SO4,所以得不到铁,故A错误;B.Na的质量相等,反应中只有钠失电子,所以转移电子相等,故B错误;C.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分别是氧离子和钠离子、过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所以其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C正确;D.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和-2价,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 mol O2,消耗1 mol氧化剂,故D错误。
答案 C3.(2015·浙江余杭联考,15)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A.稀H2SO4B.氢氧化钠饱和溶液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铁溶液解析因钠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饱和溶液中水的减少会导致晶体的析出,所以变浑浊,故B正确。
答案 B4.(2016·台州市高一上期末)已知钡的活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 )A .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 .钡与冷水剧烈反应置换出氢气C .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 .在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解析 A .将Ba 投入KCl 溶液中,Ba 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钾不反应,所以不能置换出氯化钾溶液中的钾,故A 错误;B.Ba 的金属活动性介于K 和Na 之间,钠能与冷水反应,则Ba 也能与冷水反应,故B 正确;C.将Ba 投入NaCl 溶液中,Ba 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钠不反应,所以不能置换出氯化钠溶液中的钠,故C 错误;D.钡离子氧化性小于锌离子,所以在溶液中钡离子不能氧化金属锌,故D 错误。
答案 B5.钠和钾的合金(含50%~80%的钾)在室温下呈液态,在原子反应堆中起的作用是( )A .导电B .导热剂C .强还原剂D .熔剂解析 钠和钾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答案 B6.(2016·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将钠、镁、铝各0.3 mol 分别加入100 mL 1mol/L 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1∶2∶3 B.6∶3∶2C .3∶1∶1D .1∶1∶1解析将三种金属各0.3 mol 分别投入100 mL 1 mol/L 的盐酸中,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应按盐酸的量计算,镁、铝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 L×1mol/L)×12=0.05 mol 。
但金属钠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钠,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应按钠的物质的量计算:0.3 mol 钠产生0.15 mol 氢气。
故将钠、镁、铝各0.3 mol 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 的盐酸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3∶1∶1。
答案 C7.(加试题)(2016·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下期中)在含FeCl 3、FeCl 2、AlCl 3、NaCl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变化最小的是( )A.Na+B.Al3+C.Fe3+D.Fe2+解析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增多,然后根据氢氧化钠与FeCl3、FeCl2、AlCl3反应,最后产物再与过量的盐酸反应,以及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为三价铁;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钠离子增多,故A错误;B.铝离子加过量过氧化钠时生成偏铝酸钠,再加过量盐酸又反应生成铝离子,数目不变,故B正确;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二价铁会被氧化为三价铁,三价铁数目增加,二价铁离子为零,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B8.(2016·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至少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B.金属钠与Ca(HCO3)2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逸出C.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与人体的血液中含量相同,它的溶质是NaClD.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解析A.取用金属钠、钾时,小刀切割金属,镊子夹取金属,滤纸吸收煤油或石蜡,玻璃片覆盖水槽,防止液体溅出,所以所需用品至少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故A正确;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所以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逸出,故B正确;C.生理盐水的溶质是氯化钠,且质量分数是0.9%,与人体的血液中含量相同,故C正确;D.过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答案 D9.(加试题)(2016·绍兴一中高二上期末)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A.9∶4 B.1∶1C.7∶6 D.6∶7解析固体增重14 g,说明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4 g,则与CO反应的O2的质量为8 g,剩余未参加反应的气体26 g-14 g-8 g=4 g,这4 g气体可能是剩余的CO,也可能是剩余的O2,若为CO,则m(O2)∶m(CO)=8∶18=4∶9;若为O2,则m(O2)∶m(CO)=12∶14=6∶7。
故D项正确。
答案 D10.(2016·浙江省衢州二中学考模拟)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入的Na、K一定等质量B.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C.曲线a为Na,b为KD.稀盐酸的量一定是不足量的解析由图像知,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A.2Na+2HCl===2NaCl+H2↑46 g 1 mol2K+2HCl===2KCl+H2↑78 g 1 mol通过方程式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不同,故A错误。
B.通过A选项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需要钾的质量大于钠的,故B正确。
C.因为钾的金属性大于钠,所以钾与酸反应速率大于钠与酸反应速率,即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钾需要的时间短,钠需要的时间长,所以曲线a为钾,b为钠,故C错误。
D.因为钠、钾不仅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所以钠、钾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与稀盐酸是否足量无关,故D错误。
答案 B11.(2016·金华十校高一下期末调研)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碳酸钠、碳酸氢钠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HCO3不能Ⅰ对,Ⅱ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Ⅰ对,Ⅱ对,有D酚酞溶液在碳酸钠溶液中的颜色比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深CO2-3水解程度大于HCO-3Ⅰ对,Ⅱ对,有解析A项,因二者与澄清石灰水反应都会有白色沉淀生成,陈述Ⅰ、Ⅱ均不正确,它们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B项,陈述Ⅰ应为先变红后褪色,错,陈述Ⅱ对,两个陈述无因果关系;C项,两个陈述无因果关系。
答案 D二、填空题12.(2015·浙江温州十校联考,14)同学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并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1)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应该进行的适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记录的正确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乙建议在玻璃管口处直接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
从实验安全和操作的可行性,请你评价该同学乙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可证明钠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能证明与水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
解析(1)由于实验目的是做钠与水的反应并验证钠的物理性质以及钠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并验证气体的可燃性,故还需要小试管和酒精灯。
(2)要由钠和水反应来验证钠的物理性质,要使钠块与水接触,就要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
(3)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答案(1)小试管、酒精灯(2)向上抽大头针,使钠块触及胶塞而落入试管中的水中,用小试管收集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 (3)钠块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逐渐消失,溶液变红,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听见爆鸣声 (4)此法不符合安全和操作实际,若直接在玻璃管口点燃,容易导致试管内气体的爆炸(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空气),若验纯后再点燃,因为钠与水反应迅速,操作完验纯后,反应已经结束,无气体可点燃 (5)钠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熔点低 NaOH 、H 213.(2015·镇海中学高一期中)纯碱在工业上非常重要。
(1)取一定量纯碱细小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可以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A 。
烧杯温度升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烧杯中得到干燥纯净的晶体A ,实验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