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201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201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第一篇:201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及相关术语。
2.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针、反问、设问、对比等;2.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远近、点面、动静、虚实、正侧、衬托、渲染、象征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其他常见手法(想象、用典等);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4.结构安排: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铺垫、卒章显志等。
【考点分解一】【鉴赏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对比等【命题揭秘】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
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答题范式】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例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案】运用比喻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倒映在清溪之中,仿佛行走在明镜里;鸟在山中穿梭,仿佛穿行于绘画的屏风里。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语言)
“敌”字更好。(第一步)
参考答案
“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 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 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 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 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 (第三步)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 合全诗加以分析。 •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1.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2.鉴赏“诗眼”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提 请简要分析? 问 方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式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 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 啊”。
(步骤三)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 “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 雁的怜悯之情。
2014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目标:1、学会鉴赏诗歌语言的用词之妙2、学会鉴赏诗歌语言风格一、命题方式:1、鉴赏诗词的用词之妙,即炼字与诗眼。
诗歌需要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所以古人特别注重炼字,力图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包含很深的意蕴。
正因如此,揣摩诗歌的用词之妙,把握重要词语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把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或句称为“诗眼”。
鉴赏诗歌的用词之妙,很大成分上是鉴赏诗眼中的关键词。
品味关键词句考查角度:①词语含义(色彩、情味);②手法,写了什么内容;③意境、情感、结构上作用或妙处;2、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1、常考的角度:①有突出妙处的词性(包括词类活用)②包括典型修辞、表现手法的字词③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字词(比如,提挈全篇,过渡,画龙点睛)④能生动形象表现人、物、景特征的字词⑤能准确传达感情的字词2、答题步骤:①解释字义;②代入句中描绘画面(有典型手法点出来);③描绘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3、高考试题精练例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2013湖南)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
(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分)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分)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解析】(1)考查识记:桃花流水鳜鱼肥。
(2)考查炼字:结构、内容、主旨三点要答到位。
(3)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注意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2014诗歌鉴赏语言详解
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 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 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 “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 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 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 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诗人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婉约悱恻 陆游的悲壮慷慨 李商隐的典丽精工 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幽空灵 诗画一体
常见语言风格: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 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简练生动)沉郁顿挫 浑厚雄 壮(雄浑豪放)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明 白晓畅 华美绚丽 笔调婉约……
补充:古诗中常见语言风格的特点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 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 生动。
如: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shi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2014届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4届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一讲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在备考中,要多多积累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诗歌,培养语感,树立题型意识,系统梳理诗歌考查角度,强化规范作答意识。
考查角度一:形象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要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
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几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题探究1.人物形象【典题】(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解题思路:此题分析“人物形象”。
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01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语言
201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语言高考研究2014-05-10 0155201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语言学员姓名年级科目教师鉴赏诗歌中的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一、赏析炼字类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为一字或几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例: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教学内容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命题分析】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的理解。
要求考生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
这道题新意较足。
学生在欣赏诗歌时,要注意诗歌意象所表达出来的表面意义以及根据、本篇背景、作品全篇语言真正的内容指向。
【参考答案】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高考常见的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请对X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X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方法总结:1、把握几个关键点:(1)一定要将所炼之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区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3)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去分析。
2、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同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练习一:江间作四首(其三)(宋)潘大临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ƒ,天阔退飞鸿。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语言鉴赏》教案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语文教学案
答案:
2、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备受打击,但仍然抗争不屈的形象,诗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后遭打击,也曾产生过退隐念头,但从蜂、鹤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并以蜂、鹤自励,表明要像蜂那样勤劳勇敢,像鹤那样志趣高尚,进德修身,心存社稷,诗人有着崇高的生活目标和美好的情趣。
在被排挤出朝廷之后,饮酒调节精神,抚琴陶冶性灵,寄托高洁情怀。
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作的精神。
面对不平的现实,诗人对朝廷的“有士不用”也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之气。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考点教案: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解析版)
复习目标 1.2. 考点详析 考点一:炼字 【高考真题】 一、【2014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5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 【技法指津】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
1.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
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小园赋》庚信)“一”“二”“三”“两”,了了几笔,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讲案(含解析)
【讲练测】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讲案(含解析)复习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高考鉴赏诗歌语言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考点详析考点一:【高考真题】(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分)【技法指津】一、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1.品味词语(1)精炼传神的词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①传神显旨的词。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句中的“尽”是“都”的意思,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如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
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
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要特别注意五言诗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
并根据诗意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
②以动衬静的词。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句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③化静为动的词。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01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201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高考研究2014-05-10 0158201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学员姓名年级科目教师教学目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结构特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一、赏析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
要特别关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它包括“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例:望江东黄庭坚教学内容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答案]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解析]可以选择回答上片或下片中的“实”与“虚”各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然后再回答二者的关系(“虚实关系”)又是什么。
方法总结: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2、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怎样运用的;3、简析此种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诗歌中的“虚”包括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境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练习一: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教案鉴赏诗歌的语⾔(教案)教学⽬标:1、了解诗歌语⾔的特点及诗歌常见语⾔风格特点2、掌握⾼考对诗歌语⾔风格考查的⽅式及答题要领3、掌握⾼考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式及答题要领教学重点:⾼考对诗歌语⾔的考查⽅式及答题要领。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考对诗歌语⾔的考查要求2、了解诗歌语⾔的特点知识⽹络梳理⼀、考点要求鉴赏诗歌的语⾔,主要是把握诗歌运⽤语⾔的艺术,领会诗歌语⾔的优美、⽣动、传神、精炼、隽永等特点,以及领会诗歌语⾔的整体风格特点。
⼆、诗歌语⾔的特点诗贵含蓄,诗歌的语⾔往往具有暗⽰性、跳跃性、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等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实际上就是考查诗歌语⾔含蓄性的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要懂得“诗家语”,即懂得诗歌对语⾔的变形。
中国古典诗歌对语⾔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等,主要的⽬的是为了符合格律以造成⾳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这些地⽅,往往也是⾼考考查的重点。
(⼀)关注词性的改变,体会诗⼈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往往就是⼀⾸诗的“诗眼”或⼀⾸词的“词眼”。
例①(2003年全国I卷)过⾹积寺王维不知⾹积寺,数⾥⼊云峰。
古⽊⽆⼈径,深⼭何处钟。
泉声咽危⽯,⽇⾊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静坐,不⽣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评诗时常⽤“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个字。
你认为这⾸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例②“⼭光悦鸟性,潭影空⼈⼼。
”常建《题破⼭寺后禅院》清晨⼊古寺,初⽇照⾼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光悦鸟性,潭影空⼈⼼。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之幽静,抒发寄情⼭⽔之胸怀。
诗⼈清晨登常熟县的破⼭,⼊破⼭寺(即兴福寺),在旭⽇初升、光照⼭林的景⾊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
201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阅读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目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目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评价。
能够适应高考的要求,准确的解答时光鉴赏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掌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了解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中相关的哲理,能对诗歌作出公正的评价,对诗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鉴赏。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1.梳理归纳,寻找规律,分类总结。
2.通过典例分析,掌握解题技巧3.通过课堂练习,迁移巩固。
教学时数: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掌握分析意象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解题方法教学步骤:*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014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复习精选教学PPT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形悦象”地表“明空了”感、
“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叹法时,光这匆些匆,词春语
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光化易腐逝朽的为这份神儿奇,
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着色的思绪”。
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 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由景及情考虑)
活用动词 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出到无春限天雏的的莺想生在象机风空形中间象长,。成令了人,自梅然子想在雨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见。肥出大其一了动个。态悦既。字写,既出是了鸟其悦形,也态是,诗又人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到,青绿山了欢鸟芭后蕉的那种愉悦心情的
ⅰ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 强*调昔作我用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ⅱ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 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 词》王之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 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 诗人喜悦的心情。
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1、对诗歌中某个字、词或某句话进行鉴赏;针对艺术手法鉴赏;针对景与情方面鉴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了解常见语言风格一、考点明晰《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准确“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文学作品的语言”在这个考点里主要指古代诗词曲等作品的语言,其特点是简洁凝炼,内蕴丰富。
“鉴赏”的前提是理解,要通过理解诗句然后逐步上升到鉴赏层次,通过语言的鉴赏品味文学作品的意境与情感。
最近几年考查一览表:各省诗歌形式一般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古诗词语言,只有北京卷用客观题的形式专门考查,可见,用主观题的考查形式来考查诗歌语言是高考考查的一大热点。
而在具体考查中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等词语的考查,它们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2014年江苏诗歌鉴赏从一首变成两首,赋分为11分,各位师生需多加注意。
二、命题规律、趋势近年来高考对诗词语言的考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诗眼”的考查。
如2012江苏卷诗眼“恨”。
2.“炼字”艺术。
如13年的上海卷“过”。
3.语言风格的考查,如2013年的天津卷和福建卷。
而语言考查必须以理解诗句含义为基础,同时也往往和对情感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等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尤其要注意诗眼的考查,它角度小,辐射面广,有利于学生的细细揣摩和深入挖掘,便于操作,所以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
三、方法指导1.炼字。
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1)命题形式:某联上下两句最精炼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某字与乙诗中的某字,哪个更好,请简要分析。
(2)答题技巧:推究“炼字”,不可把所分析的字孤立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市的内容或语句来分析。
2014新课标语文高考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
<三>如何鉴赏关键词句(诗眼)
1、什么是关键词句 关键词: ①凝练传神的字。 ②表达主旨的关键词。 关键句: ①主旨句。多是诗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②技巧句。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诗句。 1、诗眼有全诗诗眼、数句之眼、一句之眼。 2、全诗诗眼、数句之眼往往是表达主旨的关键词 句。而一句之眼(凝练字)多被归为炼字类题型; 赏析技巧句则归到技巧类题型。
[解析]第一步: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 民歌。 (叙) 第二步: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 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析) 第三步: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评)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①这首诗语言清新、口语化,明白晓畅,通俗易 懂。【叙} ②“黄莺儿”是儿化音,口语式的语言显出女子 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 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 丈夫的美梦。【析】 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二>如何鉴赏语言风格
3、答题步骤 ①叙:点明语言风格(用一到两个双音节词概 括) ②析: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 ③评:阐述这些语言表达的情感意蕴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巩固练习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清新洗练(简练):用词简洁,却凝练,表现力 强,意蕴丰富。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其他:口语化、入木三分、深刻、意蕴丰富、精巧、传 神、对仗工整、亦庄亦谐等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教学札记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具体考查内容。
2、掌握解答诗歌语言鉴赏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1、梳理好诗歌“炼”字的基本类型,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2、梳理古诗的语言风格,熟悉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并能用实例来诠释。
【教学难点】1、分析炼字型题目的方法。
2、分析诗眼型题目的方法。
3、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每节课由两部分构成。
前半部分,介绍鉴赏方法技巧,用讲授法;后半部分“迁移训练”用提问讨论法,引导学生写成。
【课时安排】四课时【考点诠释】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的形式一般为:(1)××字为什么用得“妙”?(2)找出诗眼并分析之。
(3)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析诗歌语言的表达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
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
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
又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
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
二、知识构建1、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诗歌的炼字要关注哪些字:(1)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
坼,裂开,隔开。
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动态感极强,在诗人笔下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主宰它们的沉浮。
明星都随湖水的波动而飘荡。
写出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鉴赏诗歌语言(教案)学习要点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第一课时一、导入苏小妹: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问:“扶”“失”妙在何处?答:“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二、典例探究w.w.w.k.s.5.u.c.o.m理解语言的方法例一: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
碧绿色(以文解文)2.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值得怜悯同情)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可爱)可爱(以旧解新)例二: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吕尚。
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
1.指出下面诗句的含义历遍穷通——以文解文汤武偶相逢——知人论世“历遍穷通”:这里指“伊吕”二人学识广博精深,阅历丰富成熟老到。
汤武偶相逢:伊尹、吕尚幸遇明主, 商汤、周武慧眼识贤人之故事小结:理解语言的方法:以文解文、以旧解新、知人论世三、巧题精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
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课时一、典例探究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一: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句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三)小结: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用)第二种模式:引领型例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步骤三)小结: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二、巧题精练练习一: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步骤三,作用)练习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第三课时一、典例探究第三种模式:特色型例一: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小结: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明白晓畅(明快浅显)、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浑厚雄壮)、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沉郁顿挫……答题步骤: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有时需要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巧题精练练习一: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语言特点)见资料鉴赏语言的角度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的妙处鉴赏点景物特点:暮春时节,枝叶繁茂,百花凋零表达技巧:拟人、借代、对比主观感受:诗人——惜春伤春读者——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咀嚼。
答案:绿肥,指枝叶茂盛。
红瘦,花朵稀少。
这里的“肥”和“瘦”,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词中把用来写人的“肥”、“瘦”二字,如今却用来写绿叶繁茂、红花凋落憔悴时的形貌,形象地反映出对春天的留恋和惜别之情。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很有新意。
小结:鉴赏语言的角度:抓住客观景物的特点,词语使用的修辞技巧,的主观感受,读者的主观感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铺的妙处1. 客观景物的特点:“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角度低,用“铺”字很准确。
2.词语的修辞技巧:拟人的手法很形象,使残阳具有了人的感情。
3.诗人的主观感受:喜悦无比,沉醉其中。
4.读者的主观感受:让读者感到夕阳平缓、柔和,有一种亲切、安闲的感觉。
答案:(1)”铺”把东西展开.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
“铺”拟人的手法很形象,使残阳具有了人的感情。
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总结:理解语言的方法:以文解文、以旧解新、知人论世鉴赏语言的角度:抓住客观景物的特点,词语使用的修辞技巧,的主观感受,读者的主观感受表达要清晰规范:叙——析——评,名目——内容——作用第四课时一、典例探究(一)诗眼是什么“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写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
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
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的情绪,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
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这是局部的诗眼。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如何确定诗眼诵读下列诗句,指出划线句子中的关键词(诗眼)。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
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
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满”和“压”是诗眼。
正由于千朵万朵的花相互挤压,绽满花朵的树枝才延伸到了花间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