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2023文言文值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高考中文言文是必考题型,我们要学习哪些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不积跬步,⽆以⾄千⾥;不积⼩流,⽆以成江海。
对于考试⽽⾔,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点点。
⽆忧考⽹为您提供⾼考语⽂⽂⾔⽂易错知识点,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
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考语⽂⽂⾔⽂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家喜欢! ⾼考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海) (2)⼩知不及⼤知(通“智”,智慧) (3)此⼩⼤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后反(通“⼜”;通“返”,往返) (5)⽽徵⼀国(通“耐”,能) (6)御六⽓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饱之状今义: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匹之 古义:⼀般⼈今义:多数⼈,⼤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草⽊今义:头发 (5)⼩年不及⼤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词多义 (1辩此⼩⼤之辩也(通“辨”,区别) ⽽御六⽓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何知(动词,知道) ⼩知不及⼤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息者也(名词,⽓息,这⾥指风) ⽣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息) 4.词类活⽤ (1)名词⽤作动词。
⽽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南为(往南飞) (2)使动⽤法。
德合⼀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徵⼀国者(使……信任) 三、⽂⾔句式 1.判断句 (1)此⼩⼤之辩也(“也”表⽰判断语⽓)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语⽓)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判断语⽓)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宋荣⼦)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 (3)众⼈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匹之,(众⼈)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南为(奚以为,表⽰疑问语⽓)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疑问语⽓) (3)彼且奚适也(“奚”,表⽰疑问语⽓) 4.倒装句 (1)⽽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考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例2】母徐⾐其⼥⾐,袖利刃⾏向池呼鱼。
语文文言文文学文化常识整理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 书。
1.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 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 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 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 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 有了庙号。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 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 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 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 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在我国封 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鲐背:tái bèi,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 行 苇》“黄耇 gǒu台背”,“台”与 “鲐”通用。
《尔雅• 释》:“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qī yí,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一、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
《论语十则》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木兰诗》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
《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山市》二、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14、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5、汤古义:热水。
高考语文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在高考语文中,古代汉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好古代汉语的知识点对于提升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语文古代汉语的常见知识点。
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的词。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仅指男子的配偶。
再如“卑鄙”,古代表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在则是品德恶劣的意思。
2、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
例如“兵”,可以指兵器(“非兵不利”),也可以指士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还可以指战争(“兵旱相乘”)。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
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名词作状语(“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动词用作名词,指逃亡的人、败逃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等。
二、虚词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而“而”在文言文中用法较为灵活,可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承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修饰(“吾尝跂而望矣”)等关系。
2、以“以”常见的用法有:用作介词,表凭借(“以勇气闻于诸侯”)、表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作连词,表目的(“作《师说》以贻之”)、表结果(“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等。
3、之“之”的用法多样,可作助词(“辍耕之垄上”中的“之”,动词,去、往)、代词(“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之”,指知识和道理)、结构助词(“蚓无爪牙之利”中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等。
4、于“于”常作介词,表处所(“战于长勺”)、表对象(“故燕王欲结于君”)、表比较(“苛政猛于虎也”)等。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整理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委任的:授、拜、除、封2)表提高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贬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免除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乡3.跟俸禄相关的:俸、禄、秩、饷4.表主管的:知、典、主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6.表少量民族的:蛮、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8.表人物个性的: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直爽、正直、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祥、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9.表人物件德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相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11.表遇到诬告的:中、谮、诬12.表恭敬的:敬、重、尊、恭13.表赞誉的:多、嘉、称、誉、与、许、叹14.表心里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15.表责怪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零、切厉、骂、责、罹、戾、诟、谩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20.表牢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相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25.表违反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27.表劝告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相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惧怕的:畏、惧、惮、骇、患、遽30.表告发的:劾、讦、揭31.跟皇帝相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34.跟京城相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36.表走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见的:造、过、访、谒(见)、顾38.表告其余: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40.表穿着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42.跟水利相关的:堤、决、溃、溢、涨、浇灌、涝、旱、堰、芜秽43.跟粮食相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作、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44.表粮食丰产的:丰、饶、赡、足、给、佚、45.表食品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语文知识梳理1.表达方式:记述、描绘、抒怀、说明、谈论2.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设置悬念、前后响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频频、互文、对照、借代、反语4.记述文六因素:时间、地址、人物、事情的因由、经过、结果5.记述次序:正叙、倒叙、插叙6.描绘角度:正面描绘、侧面描绘7.描绘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相貌8.描绘光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9.描绘光景的方法:动静联合(以动写静)、归纳与详细相联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10.描绘(或抒怀)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11.表达方式:归纳表达、细节描绘12.说明次序:时间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型、作解说、摹状貌、引用14.小求情节四部分:初步、发展、热潮、结局15.小说三因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16.环境描绘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7.谈论文三因素:论点、论据、论证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照(或正反对照)论证、比喻论证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辩驳论点、论据、论证)21.谈论文的文章的构造: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课内文化常识整理汇总(文言文+诗词曲)
高考语文课内文化常识整理一、文言文1《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驽马十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3离骚:同“罹”,遭遇。
4 《楚辞》和楚辞不同在于:《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作品);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也称“骚体”。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5《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国风》好色而不淫:《国风》是收集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6谏太宗十思疏:奏章。
7师说:文体的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
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
8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同“逗)。
“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是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为人治病。
11阿房宫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12辇来于秦: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汉以后多指皇帝、皇后乘坐的车子。
13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14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极为细微。
15妃嫔媵嫱: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
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
16思厥先祖父: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17答司马谏议书:信。
18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谦辞,用于自称。
19赤壁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20壬戌之秋: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文言文必考文化常识整理
一、生与长(称谓,求学,考试)
(一)出生:称谓
【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
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
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号少陵野老,陆游号放翁。
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还可以可以称···
(了解一下即可)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后文会再
详细说)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
斋。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故而人称柳河东。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 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 称。 (二)漫漫求学路 【庠(xiánɡ)】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例如:谨庠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 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 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 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 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 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jià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 称,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 问的场所。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考古代文学常识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二、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着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着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着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着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高考的高频语文考点知识整理汇总
高考的高频语文考点知识整理汇总高考语文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第一,古今异义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
“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
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
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
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
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
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
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一要“因文定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
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③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高考考纲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考纲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且难忘的一件事情。
语文作为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重视和用心学习的科目。
语文的考试难度大,考察面广,语文考纲所覆盖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因此考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考纲知识点储备,才能在高考中顺利攻克语文科目。
下面,我们整理了一些高考考纲语文必背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
1.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必考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掌握。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首先必须要了解古汉语的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其次要掌握古代文学概念和文化常识;最后要注重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在古文翻译方面,考生需要掌握精准的翻译技巧,注重结构和意义的对应。
2.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的阅读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对文章主旨和论点的把握,确定作者的立场,理解文中表达的意见或信息,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
同时还需关注语言的表现手法和文学特点。
3.写作技巧和文学常识写作技巧和文学常识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
这部分内容重点涉及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理论等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的写作技巧。
4.修辞手法和句法分析修辞手法和句法分析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此方面,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种句式结构并具备分析句子的能力,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等。
5.词语辨析和古今用语词语辨析和古今用语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在此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同音异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场合,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常用词语。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历史、文化和地理名词的解释和运用。
以上就是高考考纲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整理。
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语文科目。
最后提醒考生,不仅要学习这些知识点,更要多做试卷,提高解题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够在考场上稳步前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的内容过于琐碎,且与中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经常成为学生复习的难点。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期望大家宠爱!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创造以前。
神话中布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宏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判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整理必修一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文言文是语文高考必考的内容,文言文其实很容易得分的,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希望大家喜欢!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人的称谓:(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
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1.表被任命官职的有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有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表恢复的复、还;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有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有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有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有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的有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有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密、谨厚、谨肃、XXX、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有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有贡举、第、登第、XXX、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有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有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有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有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有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有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有乐、XXX(然)、悦(说)、欢、蹈舞。
18.XXX怒的有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有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有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有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有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有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有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有牾、忤、逆、倍(背)。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高中文言文常识那可真是不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整理整理。
先来说说文言文的实词。
实词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是文言文的基础。
像“爱”这个字,在文言文中可不只是咱们现在说的“喜爱”哦。
在“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中,“爱”是“疼爱”的意思;在“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中,“爱”又变成了“吝惜”。
这变化多吧?再讲讲虚词。
虚词就像是调味料,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起眼,但能让文章的味道更丰富。
比如说“而”字,它的用法可多啦。
可以表示转折,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以表示承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能表示并列,“蟹六跪而二螯”。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也是个重点。
像判断句,“……者,……也”的形式大家应该不陌生,“陈胜者,阳城人也”。
还有被动句,“于”“为”“见”这些字常常能透露出被动的意思,“不拘于时”“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见欺于王”。
词类活用也是常考的。
名词作动词,比如“沛公军霸上”,“军”本来是军队的意思,这里就是“驻军”;形容词作名词,“将军身披坚执锐”,“坚”“锐”本来是坚固、锐利,这里指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给大家讲讲我以前遇到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文言文的作业,其中有一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让他们解释其中的实词和虚词,结果好多同学都把“过”理解成了“过错”,其实这里应该是“过失、错误”的意思。
从那以后,我就更注重让同学们多积累常见实词的不同意思了。
还有通假字,这也是容易让人混淆的地方。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通“嘱”。
文言文的文化常识也不能忽略。
像官职的变迁,“拜、除、擢、迁”这些词都有不同的含义。
“拜”是授予官职,“除”是任命、授职,“擢”是提升官职,“迁”可就复杂了,左迁是降职,右迁是升职。
古代的礼仪制度也有讲究,比如“再拜”可不是拜两次,而是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文言文的断句也是个难点。
要根据句意、虚词、语法结构等来判断。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古代文化常识,为高考新课标卷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之一,该题涉及面非常广,且无明确的出题范围,是考生备考中的一大难题。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1《窦娥冤》1.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
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
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
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
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 1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时候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对于高考文言文是个重要题型,易失分也易拉开分值距离。
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梳理知识点1.人物传记类型文章的特点:所选的人物传记文言文,其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并且文体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而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知识点2.人物传记文言文需明确的几个问题: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知识点3.传记类文言文涉及的文化常识:(1)官吏选拔的术语①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它是一种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的制度。
②荐举、征辟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
也可叫做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东汉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此外,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往往是同学们答题的难点,因为我们生活
中使用的是白话文,文言文对于我们来说运用的机会很少,所以会产生一定
的隔阂,尤其是文言文中的一些语言用法是我们不通过学习无法了解的。
所
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语文文言文的尝试知识,这样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从而对高考以及阅读文言文都有所帮助。
下边就是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
知识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
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高考
语文文言文常识——人的称谓:(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
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
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
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
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