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D解析:D【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冰是液体水形成的固态物质;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冰棍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就一定沸腾B.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95℃的水不可能沸腾D.液体沸腾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B解析:B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才能沸腾,故A错误;BD.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沸腾时还需要吸收热量,故B正确,D错误;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外界气压降低时,水可以在95℃时沸腾,故C错误。

故选B。

3.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

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A.36.6℃B.39.6℃C.37℃D.76.2℃B解析:B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6℃,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6℃,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6℃,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6℃。

所以体温是36.6℃的自己测量的结果是39.6℃。

故选B。

4.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C解析:C【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体之间有温度差时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的凝固点为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2.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3.如图示,烧瓶中的水正在沸腾,若往烧瓶中打气,会看到水停止沸腾,这是由于()A.气压升高,水沸点升高 B.气压降低,水温升高C.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4.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5.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200℃,岩浆流入海水中会在海面附近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形成的原因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B.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形成的小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海水遇到炽热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又遇到低温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7.图所示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 C. 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比0 ℃的水冷 B.可以用体温计测开水的温度C.寒暑表的准确程度可为1 ℃ D.用体温计也可以测出35 ℃以下的温度9.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A.锅内有盐,与焊锡会发生化学反应 B.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C.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10.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B.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C.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D.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11.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容1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先升华后凝华 B.升华 C.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13.赛场上,当运动员的肌肉扭伤时,医护人员常用沸点很低的氯乙烷作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汽化吸热 B.液化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放热14.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A.B. C. D.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5.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16.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A.灯丝用钨做成是因为它的熔点高B.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C.表内物质应该都是晶体D.北方气温有时低于零下50℃,因此北方多用酒精温度计17.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18.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不合理的是()A.济南近年来冬天最冷时的气温可达-2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三、实验题19.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 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 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2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______(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______(3)用此温度计 ______ (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 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5)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四、计算题21.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参考答案1. B2. C3. A4. A5. D6. D7. B8. C9. B10. C11. C12. A13. A14. D15. CD16. ABCD17. BC18. ABC19. 丙;甲;乙.20. (1)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玻璃泡;(3)不能;(4)降低;(5)测温范围小,测得温度受外界气压的影响.21. 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1.25℃;(2)所测水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1.25℃×20=25℃;(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1.25℃×6=-7.5℃;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1.25℃×94=117.5℃所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答:(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1.25℃;(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考试范围:第三章;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化学实验员在制造实验滴管时,经常用锉刀将长玻璃管截成6厘米左右的短管,由于切口粗糙易划破手,往往将两端分别放到酒精喷灯上烧烤,一端做成滴管状,另一端做成平口状,截面非常光滑。

在烧烤的过程中,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凝华B. 汽化C. 升华D. 熔化2. 大理苍山一年四季风光秀丽,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初春,苍山顶峰的积雪开始消融-熔化(放热)B. 夏季的傍晚,苍山半山腰云雾缭绕-液化(放热)C. 深秋的清晨,苍山的树叶上沾满了露珠化-汽化(吸热)D. 寒冷的冬天,苍山顶上白雪皑皑-凝固(放热)3.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 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吸收的热量相等B.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C. 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 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4.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 “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5. 下列与热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B. 冬天搓手手会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D.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B. 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一直增大C. 甲物质在第5分钟和第7分钟的内能大小相等D. 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都不断增大7. 下列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是冰放热熔化B. 夏天,游泳时刚从水中上岸时感觉冷,是因为水汽化要吸热C. 秋天,早晨树叶上出现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 冬天,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8. 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 仙人台山峰上的雪-凝华B. 蕲艾叶上的霜--凝固C. 长江上的雾一液化D. 蕲竹竹笋上的露珠--液化9. 如图,纳米布沙漠甲虫有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盛有-5℃冰块的试管放入盛有足量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则试管里的冰()A.温度能达到0℃、且能熔化 B.温度能达到0℃,但不能熔化C.不能达到0℃,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在舞台演出时,常常使用干冰营造出若隐若现的白雾,颇具梦幻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直接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3.下列事例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4.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橡胶、玻璃B.沥青、蜂蜡、铁C.冰块、铁、海波D.松香、石蜡、塑料5.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6.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2m/s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D.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1/ 7A .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 .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 .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蝙蝠能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是因为蝙蝠的眼睛可以在夜间看见物体B .打雷时,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C .固态的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D .树上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而不会飞入空中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10.寒冷的冬天,小朋友在室外玩肥皂泡时,发现肥皂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第三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第三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物理课上,小明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刚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2.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凝固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5.小明上学时忘了带雨伞,放学后下起了大雨,小明冒雨跑回家,奶奶批评了他,如图所示,奶奶的话包含的主要物理道理是()A.雨中有很多会引起感冒的病菌B.衣服被淋湿了,起不了保温作用C.身上的雨水大量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会导致体温过度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6.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如图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7.“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

“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热管中较冷的一端B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量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第三章综合测试01-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第三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相平;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

开始时物质是气态,遇冷放热变成小水珠,即液态,故“飞机拉烟”属于液化。

3.【答案】B【解析】污水在阳光下先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塑料外罩后液化变成水,滴到漏水托盘里,然后通过收集杯收集起来。

4.【答案】A【解析】衣柜里的樟脑九变小了是升华现象;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是凝固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现象;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凝华现象。

5.【答案】C【解析】小明冒雨跑回家,身上的雨水大量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会导致体温过度降低,从而引起感冒。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的判断。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变化后物质是什么状态;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

由题目给的装置图看出,海水淡化流程是先对海水加热,使其汽化成为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再重新液化成水,把淡水和盐水分开,海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7.【答案】A【解析】“热管”A端被加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热管”B端气体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8.【答案】C【解析】大烧杯中的水吸收火的热量,能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水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且保持沸点不变,开始时试管中的水低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能在烧杯中吸收热量,当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

9.【答案】29℃(29.0℃)酒精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解析】题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零摄氏度以上延伸,故其示数为29℃(29.0℃);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因此,其中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单选题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

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近视眼镜片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3.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像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虚像4.凸透镜的成像如图所示,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这种情况[ ]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D.可用于照相机,也可用于幻灯机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6.照相时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或人的位置调整正确的是[ ] A.人离镜头近些,拉长暗箱B.人离镜头远些,拉长暗箱C.人离镜头近些,缩短暗箱D.人离镜头远些,缩短暗箱7.凸透镜焦距f=10cm.物体离焦点5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以上都不正确8.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9.小明同学利用太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I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2.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3.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4.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5.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不合理的是()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7℃B.手掌的宽度约为1dm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6.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几种物质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8.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东台地区冬季最低气温10.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11.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 ℃ B.10 ℃ C.40 ℃ D.100 ℃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3.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A.冰的熔化B.水的凝固C.冰的升华D.水的汽化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5.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

这些都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6.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7.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

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8.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10.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11.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座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A.水凝固放热B.水液化放热C.水蒸发吸热D.水液化吸热12.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考试范围:第三章;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 卷(选择题)得分 评卷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化学实验员在制造实验滴管时,经常用锉刀将长玻璃管截成6厘米左右的短管,由于切口粗糙易划破手,往往将两端分别放到酒精喷灯上烧烤,一端做成滴管状,另一端做成平口状,截面非常光滑。

在烧烤的过程中,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华B. 汽化C. 升华D. 熔化2. 大理苍山一年四季风光秀丽,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春,苍山顶峰的积雪开始消融-熔化(放热) B. 夏季的傍晚,苍山半山腰云雾缭绕-液化(放热)C. 深秋的清晨,苍山的树叶上沾满了露珠化-汽化(吸热)D. 寒冷的冬天,苍山顶上白雪皑皑-凝固(放热)3.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 该物质在AB 段和CD 段吸收的热量相等 B.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C. 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 该物质在B 、C 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4.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 “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5. 下列与热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B. 冬天搓手手会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D.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B.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一直增大C.甲物质在第5分钟和第7分钟的内能大小相等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都不断增大7.下列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是冰放热熔化B.夏天,游泳时刚从水中上岸时感觉冷,是因为水汽化要吸热C.秋天,早晨树叶上出现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冬天,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8.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仙人台山峰上的雪-凝华B.蕲艾叶上的霜--凝固C.长江上的雾一液化D.蕲竹竹笋上的露珠--液化9.如图,纳米布沙漠甲虫有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卷-附答案

第三章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2秋•北票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一只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考点】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难度】易【专题】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蒸发的面积、空气的流动等,要想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我们必须利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其它的条件相同才行.【解答】解:A、两种不同的物质,比较起来不能说明问题,不合题意;B、装在碟子里和瓶子里改变的是蒸发面积,而不是温度,不合题意;C、摊在阳光下和堆在仓库里不只改变了温度,还改变了蒸发面积,不合题意;D、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蒸发,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能过此题中所展示的现象,考查了我们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具体探究中,应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一次只研究一个变量与探究量之间的关系.2.(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难度】易【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解: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放热.不合题意.B、水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汽化吸热;符合题意.C、草地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致,是液化放热,不合题意;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所致,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日常生活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现象的认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活学活用.3.(2013•滨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A.寒暑表B.体温计C.数字式温度计D.温度计【考点】温度计及其使用;体温计.【难度】易【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数字温度计的原理:当温度发生变化引起热敏电阻值改变时,该值将通过传感器振荡电路转换成频率信号显示出来.【解答】解:A、B、D都是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C是数字温度计,不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液体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原理的了解.4.(2010•广西)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考点】升华;凝华.【难度】中【专题】应用题;实验题.【分析】卫生球的粉末是固态的,粉末变少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受冷,树枝上的“雪景”就是固态的卫生球粉末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解答】解: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故选D.【点评】此题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考查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考查的方式比较好,需要我们对物态变化知识灵活掌握.5.(2012•北仑区一模)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考点】液化.【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干冰放入水中,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水中形成水泡上升,表现为水“沸腾”.【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故A错误;B、干冰升华属于吸热过程;水蒸气是无色气体.故B错误;C、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不是熔化.故C错误;D、干冰升华吸热,使瓶口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故D正确.故选D.【点评】干冰、樟脑球和市场卖的固态清新剂在空气中极易升华.干冰剧烈升华大量吸热,常用于人工降雨.6.(2010•吉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考点】液化;凝华.【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冰糕冒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糕液化形成的;B、固态的糖放入水中,会溶解,扩散在水中,所以水就变甜了;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户玻璃液化形成的;D、冷冻室内壁结冰是由于打开冰箱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液化、熔化、凝华和扩散,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7.(2011•天水)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难度】中【专题】应用题.【分析】分析物态变化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的,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体形成的,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做出判断(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最后根据物态变化吸放热的规律(熔化、汽化和升华要吸热;凝固、液化和凝华要放热)做出解答.【解答】解:霜和雪都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所以A、D是错误的;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所以B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首先要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定义做出判断;物态变化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8.(2014•旌阳区校级模拟)生活中常用的“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的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考点】汽化,沸腾及沸腾条件.【难度】中【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扬汤止沸”由于散热,水的温度达不到沸点,所以不沸腾,但继续加热温度还是能达到沸点的,所以“扬汤止沸”只能暂时使水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能彻底地使水停止沸腾.【解答】解: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扬汤止沸”的意思: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道理是: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且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相对应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加快了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液体温度降低,低于沸点,液体不能沸腾,起到止沸的效果.但是一旦液体重新回到锅里,由于仍然可以继续从燃料中吸热,所以一会儿达到沸点之后又会沸腾.所以扬汤止沸是暂时性的止沸.“釜底抽薪”:釜是指古代的一种锅,薪是指柴.所以该成语的原意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道理是: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水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学生对两个成语的了解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很多成语中都包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这类题是一道常见题型.9.(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考点】凝华.【难度】中【专题】应用题.【分析】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解答】解: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10.(2010•金昌)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C.该晶体的熔点是48℃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考点】熔化;凝固.【难度】中【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晶体在固态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固体熔化,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熔点.当固体全部熔化,即全部成为液体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解答】解:A、该晶体在CD段是液态,故错误;B、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晶体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故错误;C、该晶体在熔化是的温度是48℃,故其熔点是48℃,故正确;D、6min时该晶体开始熔化,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2012•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考点】汽化,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难度】易【专题】实验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1)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需要给烧杯加盖.(2)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水蒸气也可以液化,也会放热.【解答】解:(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加纸盖减少加热时间,会使杯内气压升高,使水的沸点升高.(2)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沸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故答案为:升高;②;水蒸气液化放热.【点评】该题考查了热现象中的两个重要实验,“水的沸腾“的注意问题及现象,这就要求在平时做实验时要注意认真观察,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能力,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现象.12.(2013秋•芜湖县月考)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气温低时,.【考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难度】易【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答】解: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设计的原理是:白天气温高,利用它熔化吸热;夜晚温度低,利用它凝固放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故答案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3.(2013秋•永定区月考)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这个图象,你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信息二:.【考点】熔化;凝固.【难度】中【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有熔化温度(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段线段),是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即为它的熔点,然后根据图象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解:信息一:该物质为晶体,且熔点是50℃;信息二:熔化前吸热,温度升高;信息三: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该物质为晶体,且熔点是50℃;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熔化图象的知识,牢记晶体、非晶态的熔化、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盛水的烧杯B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B,问烧杯中的水沸腾(“会”或“不会”);试管A中的水沸腾(“会”或“不会”).若将A、B中的水都换成冰,则中的冰会熔化;如果都熔化,则中的冰先熔化.【考点】汽化,沸腾;熔化,熔化吸热.【难度】难【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晶体熔化有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熔化.【解答】解:(1)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当烧杯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还能继续吸热,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2)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保持不变,所以烧杯中的冰未熔化完时,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但不能熔化.当烧杯中的冰熔化完后,继续吸热,水温会上升,这时试管中的冰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才可以熔化.所以烧杯、试管中的冰都会熔化,但烧杯中的冰,先熔化.故答案为:会;不会;试管A、烧杯B;烧杯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要对比运用,找出规律.15.(2016秋•栾川县校级期末)在电冰箱的冷凝器内,从压缩机送来的氟利昂的蒸气变成了液态,这是用的方法使气体并(吸收/放出)热量;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汽化,(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考点】液化.【难度】难【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几点入手:①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②液化放热,汽化吸热.【解答】解:在电冰箱的冷凝器内的氟利昂,由蒸气变成了液态,这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致冷物质在冰箱内部的蒸发器里面汽化,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液化;放出;吸收.【点评】理解电冰箱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此题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冰箱制冷的原理,这是今后中考的一个方向.三、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2013•兴仁县校级模拟)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2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考点】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熔化吸热;晶体和非晶体.【难度】易【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看温度计中的液面在什么位置,从而读出温度值;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瓶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解答】解:(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B符合这种情况;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40℃以上8格处,示数为48℃;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这种物质就是晶体.(2)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加热的,试管底的温度比较高;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计反映的是试管底的温度,因此测得的温度值偏大.故答案为:(1)B、48、晶体;(2)大.【点评】考查晶体的熔化和温度的测量,是一道基础题,第(2)问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来加热的是解答这问的关键.17.(2014秋•通山县校级月考)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2)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考点】熔化;凝固;汽化,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难度】中【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可找出丙图中错误.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解答】解:(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水的沸腾实验可将水直接放入烧杯加热,并不需要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乙.(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故CD段错误.(3)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水的质量.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故答案为:(1)乙;(2)CD;(3)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点评】本题要注意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区别以及沸腾的特点.还要注意区分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图象的区分.18.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再认清它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该实验的数据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min时刻.试分析引起这个明显误差的可能的原因:.(2)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沸腾前的情况.(3)在该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无质量问题,而所测得的水的沸点却并没有达到100℃,请分析原因:.(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考点】汽化,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难度】难【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1)①根据水沸腾时候的特点:温度不变,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②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升高,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错误的数据;可能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2)掌握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使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3)水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变化而变化,1标准气压下纯水的沸点是100℃,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4)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酒精灯火焰的大小、是否加盖等,根据其分析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解答】解:在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注意其分度值,以正确的读数.(1)①从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这时候继续对水加热,温度不变;②从第5分钟水开始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应保持不变,而在第7分钟水的温度偏高,所以第7分钟的数据明显有错误,原因可能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2)由图知,A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3)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水的沸点是100℃,由表格看出水的沸点是98℃,所以有可能是此时的气压是低于1标准大气压.(4)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加大酒精灯的火焰等;(5)烧杯底由于直接受热,所以温度会很高.邻组的温度比小阳的测量结果低,所以不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1)98℃;不变;7;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2)B;(3)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4)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点评】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要知道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四、分析简答题(10分)19.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冰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升高或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碎冰和温度计放人试管,再把试管放入烧杯中的水中,让水没过碎冰,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按图进行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能分析归纳出冰在熔化过程有哪些特点?(写出两条即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检测试卷-附答案

第三章卷(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6秋•连云港期中)如图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温度计及其使用.【难度】易【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不能取出读数,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解答】解:由图知: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此方法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此方法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方法正确.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此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2014秋•泸县校级期末)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A.37.5℃和38.5℃B.38℃和38.5℃C.37.5和38.5℃D.38℃和38℃【考点】温度计及其使用.【难度】易【专题】应用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解答】解: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则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故本题中: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温后,他的记录数据是38℃和38.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2012•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难度】中【专题】图析法.【分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48℃.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故选B.【点评】(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4.(2013•西藏)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考点】熔化;熔化吸热.【难度】中【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态变化共有六种:①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②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③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④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⑤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⑥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2)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知道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依据各选项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霜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判断出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2013•天津)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B.C.D.【考点】水的三态变化.网版权所有【难度】中【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解答】解:A、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B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 错、C正确;D、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6.(2016•自贡)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考点】凝华.【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7.(2014•湖北)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解答】解: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湿衣服中的水分在阴凉处照样可以发生蒸发现象,使得衣服里的水汽化,从而衣服变干,该选项说法正确;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D、取出冰箱的冰茶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吸放热情况,是中考物态变化部分基本的考查内容,相对比较简单.8.(2013•泰安)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难度】中【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是搞清楚物质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9.(2010•枣庄)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熔化;熔化吸热.【难度】中【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A、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故A 不正确.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C正确.D、铅的凝固点是328℃.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0.(2014•房山区校级模拟)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内的水将()A.升到100℃而沸腾B.升到100℃不能沸腾C.试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汽化,沸腾及沸腾条件.【难度】中【专题】实验题.【分析】沸腾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答.【解答】解: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沸点和沸腾的条件,掌握好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并且会用这一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2012秋•郸城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铜柱内的温度为℃.【考点】熔化;熔化吸热.【难度】中【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解答】解: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吸热的原理;当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答案为:吸;0.【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现象以及熔化的特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2.(2013•临沂)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热量.【考点】液化.【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液化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时而变成小水珠的现象.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解答】解:汽车内人很多,会呼出很多水蒸气,而玻璃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使玻璃变模糊,所以小水珠在玻璃的内侧,此过程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内;放出.【点评】此题考查了液化的形成及其特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哪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2013•广东)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考点】熔点,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难度】中【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能高于液体的沸点,也不能低于液体的凝固点,然后根据表格数据做出解答.【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甲苯的沸点111℃,水银的为357℃、而萘的沸点为218℃,高于甲苯沸点低于水银的沸点,萘的熔点是80.5℃,高于水银、甲苯的熔点,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或甲苯做测温物质;(2)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117℃,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故答案为: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点评】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及不同物质之间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比较简单.14.(2013•内江)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考点】汽化.【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发生在液化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我们称之为蒸发,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之为沸腾,它们的实质都是分子脱离束缚从液体中脱离.【解答】解:图甲中,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属缓慢的汽化现象,这就是蒸发;图乙中,在液体内部,一些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整个过程较为剧烈,这就是沸腾.故答案为:蒸发;沸腾.【点评】本题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的具体分子运动情况,值得我们关注.15.(2015•枣庄)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难度】中【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变为气体,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由于升华要吸收热量,所以致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此过程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而小冰粒遇到暖空气时,遇热变为雨点,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因此属于熔化现象,可根据上面的分析准确进行填空.【解答】解: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小冰晶渐大后下落,遇到暖气流吸收热量,熔化为液态,形成降雨.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对干冰这种特殊物质所形成的物态变化要记住.16.(2008•大庆)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或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地球拥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这是由于(写出一条).【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水资源危机.【难度】中【分析】(1)云是由气态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变为液态水或固态小冰晶的过程,可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进行判断;(2)此题问的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原因,任写一条即可.【解答】解:(1)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固态,属于凝华现象;(2)造成水缺乏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水污染;故答案为:液化、凝华、水的污染.【点评】此题考查的重点是水的三态变化,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看变化前后物质的物态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的几种物态变化,对号入座.三、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2015秋•兰山区校级月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是为了.(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选填序号).A.水蒸气B.小水珠(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难度】中【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3)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4)根据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判断.【解答】解:(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3)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选B.(4)由图象知,萘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了25min﹣10min=15min.故答案为:(1)使萘受热均匀;(2)秒表;(3)B;(4)15.【点评】(1)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特点在做题中经常用到.(2)通过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和要得到这些数据,直接或间接的记忆实验器材,而不是死记硬背.18.(2013•荆州)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敏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1)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该.(2)如图乙所示的是1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3)小敏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敏min时的记录数据明显有误.(4)水沸腾后,从杯口冒出的“白气”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考点】汽化,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难度】难【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吸热公式,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水温上升的速度与水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变化越慢;(2)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3)根据水温变化的情况进行判断;(4)掌握白气的组成,掌握水蒸气的特征.【解答】解:(1)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可能是水量过多,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可以适当减少水量;(2)由图1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89℃;(3)由表格中数据知,第一分钟,温度上升了4℃,而第二分钟温度上升了2℃,第三分钟温度上升了6℃,所以可能是第二分钟的数据有误;(4)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从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答案为:(1)适当减少水量;(2)89;(3)2;(4)小水珠.【点评】此题是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影响水加热时间的因素、温度计的读数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同时考查了“白气”的成分,虽然最后一问显得很简单,但是很容易出错误.四、分析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9.(2013•杭州)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难度】中【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向塑料瓶中灌入一定质量量的水,用天平称出质量m1.然后冷藏一段时间,拿出来后发现容器外壁有小水珠,待恢复到室温后,擦干外壁,再称其质量,比较即可.【解答】解:1.室温下,取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称量质量m1;2.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入冰箱较长时间,取出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称量质量m2;3.比较m1、m2的大小,如果m1>m2,则小张是正确的;如果m1=m2,则小吴是正确的.【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也可用空瓶子装满干沙子,放在冰箱里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壁外面出现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证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来的,而不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得来的.从而证明。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测试(答案解析)(1)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测试(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开水的温度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钮清零C.裁切窗玻璃前,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卷尺测量窗户的宽度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B解析:BA.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为35℃~42℃,开水的温度高于体温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用体温计直接测量开水的温度,会损坏体温计;故A错误;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纽清零,再开始计时;故B正确;C.窗户玻璃的宽度达几十厘米,甚至一米,且要求准确到毫米,应该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故C错误;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选用其它的整数刻度作为临时的“零刻线”,在读数时再减去这一刻度值,即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也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解析:DAB .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②错误,故AB选项错误;C.不能用一支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故③错误,故C选项错误;D.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和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正确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C解析:CA .纸的燃点是183℃,酒精点燃的火温度是500℃-600℃,则烛焰的温度高于纸的着火点,故A 错误;B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 错误;CD .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纸锅均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4.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绝密★ 启用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分析考试范围:第三章;考试时间:120 分钟;命题人:xxx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 、Ⅱ 两卷。

第Ⅰ 卷为选择题,全部答案一定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地点。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部答案一定填在答题卷的相应地点。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 I 卷(选择题)(本大题共19 小题,共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实验员在制造实验滴管时,常常用锉刀将长玻璃管截成 6 厘米左右的短管,因为切口粗拙易划破手,常常将两头分别放到酒精喷灯上烧烤,一端做成滴管状,另一端做成平口状,截面特别圆滑。

在烧烤的过程中,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汽化C.升华D.融化2.大理苍山一年四时风光艳丽,以下现象波及的物态变化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早春,苍山巅峰的积雪开始融化-融化(放热)B.夏季的夜晚,苍山半山腰云雾缭绕-液化(放热)C.暮秋的清早,苍山的树叶上沾满了露水化-汽化(吸热)D.严寒的冬季,苍山顶上白雪皑皑-凝结(放热)3.以下图为某物质融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该物质在 AB 段和 CD 段汲取的热量相等B.该物质融化过程连续了4minC.处于 0℃的该物质必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在 B、 C 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以下对古诗词中所波及的热现象解说正确的选项是()A. “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结现象,需要吸热B. “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5.以下与热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能快速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B.冬季搓手手会变热,是经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变为内能C.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D.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6.以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融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B.甲,乙两种物质在融化过程中内能向来增大C.甲物质在第 5 分钟和第7 分钟的内能大小相等D.甲、乙两种物质在融化过程中,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强烈程度都不断增大7.以下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说,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春季,河中的冰雪融化是冰放热融化B.夏季,游泳时刚从水中登岸时感觉冷,是因为水汽化要吸热C.秋季,清晨树叶上出现的露水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冬季,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8.对以下风景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神仙台山岳上的雪-凝华B.蕲艾叶上的霜 --凝结C.长江上的雾一液化D.蕲竹竹笋上的露水--液化9.如图,纳米布荒漠甲虫有一种独到的获得水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物理课上,小明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刚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2.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凝固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5.小明上学时忘了带雨伞,放学后下起了大雨,小明冒雨跑回家,奶奶批评了他,如图所示,奶奶的话包含的主要物理道理是()A.雨中有很多会引起感冒的病菌B.衣服被淋湿了,起不了保温作用C.身上的雨水大量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会导致体温过度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6.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如图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7.“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

“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热管中较冷的一端B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量的作用。

那么热管内液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B.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C.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D.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8.如图所示,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试管,试管中装入少量的水,当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也沸腾B.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C.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9.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表中所列的物质,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0.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该物质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min。

1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即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水在地面上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14.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5.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16.回潮天现象是由于受到南方暖性潮湿气团控制所致,回潮天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也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

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潮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

四、实验探究题(9分)1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选填“酒精”或“煤油”)。

(2)下表是某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他们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t时间/min时0 2 4 6 8 10温度t温℃90 93 96 99 99 99/(3)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 D【解析】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相平;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2.【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

开始时物质是气态,遇冷放热变成小水珠,即液态,故“飞机拉烟”属于液化。

3.【答案】 B【解析】污水在阳光下先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塑料外罩后液化变成水,滴到漏水托盘里,然后通过收集杯收集起来。

4.【答案】 A【解析】衣柜里的樟脑九变小了是升华现象;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是凝固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现象;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凝华现象。

5.【答案】 C【解析】小明冒雨跑回家,身上的雨水大量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会导致体温过度降低,从而引起感冒。

6.【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的判断。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变化后物质是什么状态;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

由题目给的装置图看出,海水淡化流程是先对海水加热,使其汽化成为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再重新液化成水,把淡水和盐水分开,海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7.【答案】 A【解析】“热管”A端被加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热管”B端气体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8.【答案】 C【解析】大烧杯中的水吸收火的热量,能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水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且保持沸点不变,开始时试管中的水低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能在烧杯中吸收热量,当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

9.【答案】29℃(29.0℃)酒精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解析】题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零摄氏度以上延伸,故其示数为29℃(29.0℃);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因此,其中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

10.【答案】液化不变【解析】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是壶内水蒸气遇到外面冷的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11.【答案】是 6【解析】该物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这说明它是晶体;它从第 6 min开始熔化,到第12 min结束,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6 min时间12.【答案】液化放出【解析】“水缸穿裙子”是水缸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水缸外表面,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13.【答案】减少【解析】采用滴灌的方式,水直接进入地下,减少了液体的表面积,减少了水的蒸发。

14.【答案】(1)高(2)92(3)98 小于质量【解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测出的水温将偏高;(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看温度计的液面在什么位置,从而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92℃;(3)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看出水的沸点为98℃,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当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由于C组水较多,所以升温较慢。

15.【答案】扇扇子时气流加快,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所以感到凉快。

【解析】扇扇子加快了汗液上方空气的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要吸热,这样就使从身体的吸热加快,从而人就感到凉快。

16.【答案】初春时节,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

【解析】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回潮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

17.【答案】(1)煤油(2)99(3)如图所示【解析】(1)要测的温度高于78℃,所以温度计的液泡液体可能是煤油。

(2)水达到99℃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9℃。

(3)根据已知图象可采用两步:一描点,二连线可得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