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诗歌鉴赏ppt

合集下载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5. 春望
此诗作于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 掠一空,满目凄凉。
前四句统 在“望”字 中,写春城 败象,饱含 感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后四句写心念 亲人境况,充 溢离情。
全诗抒发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安史之乱中官吏的横暴 和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于漂泊西南时期,表现了诗人晚年常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遭际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秋兴八首(其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 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11. 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四月, 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由成都 去重庆。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诗人身逢安史之乱的个 人遭际和山河破碎的爱国情操。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作品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作品
一、漫游时期
杜甫(712~770),字子美,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 生于河南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 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母亲为当时著名学者崔融女。
二十岁时开始为时十年的漫游,3 3岁在洛阳遇李白,两人同游梁、 宋。遇高适,三人酣饮纵游,慷慨 怀古。
二、困守长安
参加科举考试 献赋上书,干谒赠诗,
二、困守长安
参加科举考试 献赋上书,干谒赠诗,
希求汲引 三篇《大礼赋》 集贤院考试 《封西岳赋》《雕赋》 父亲去世 投书权贵 任右卫率府曹参军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下一联具体描写雨景。非常工稳。 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有声有色 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从音节上看, 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与上联一拙 一工,有跌宕错落之美。
这两联先以云雨寄兴,暗写时代 的动乱,实际是为展现后面那个腥 风血雨中的社会面貌造势、作铺垫。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化为阴 惨凄凉。运用了当句对,形成了一 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 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叹,和上面急骤 的调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希求汲引 三篇《大礼赋》 集贤院考试 《封西岳赋》《雕赋》 父亲去世 投书权贵 任右卫率府曹参军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四、西南漂泊时期
营 建 草 堂

《杜甫》ppt课件

《杜甫》ppt课件

初 望岳 杜甫 步 ▲ 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 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 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 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 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 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 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 咏泰山的名篇。
品语言:有人说,颔联中的“钟”和
“割”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好在什么地方?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
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神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 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 “割”字突出 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研写法: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主旨:

这首诗描述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 困长安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忧 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春望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
的触目惊心的景象; 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盼望。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
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 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艰 难苦恨白发长满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诗歌鉴赏之杜甫名篇赏析 课件(共34张PPT)

诗歌鉴赏之杜甫名篇赏析 课件(共34张PPT)

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常表达的情感:
(1)思乡思亲之情;(2)漂泊之悲,伤感疾病; (3)忧国忧民之情,报效祖国之情。
总结
真题点拨
PART 02
宿府杜甫清秋暮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己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杜甫清秋暮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己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释】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jiāo 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已进入严府任职之事。
①点手法:点明所用手法(修辞,表现)。②描画面+点氛围:描述诗歌所写画面(即翻译诗句)。点明诗歌所营造的氛围。 ③表情感:诗句所传达的情感(有时需要结合整首诗歌)。
总结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霜露
指巫山
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波浪滔天兼天:连天
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风云盖地
指赶裁新衣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B.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浊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隐晦萧森之状。”此诗颔联用对偶句描绘了天地间波涛汹涌,天翻地覆的景象,既象征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C.颈联上句的“两开”一词,既照应前面的“丛菊”,表明自己客居夔州已经两度春秋,又下应“泪”字,写出了两年之中想东归故园而不可得的痛苦之情。D.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尾联的“催”“急”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寄寓他乡的飘零之感与浓重的家国之思。

兵车行ppt课件

兵车行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28
精选ppt课件
29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
精选ppt课件
32
布置作业
把巨幅离别图 改编成电视剧的剧本
精选ppt课件
33
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
精选ppt课件
9

车声马声人哭声,声声入耳; 哀情怨情死别情,情情痛心!
精选ppt课件
10
士兵服役超期
品味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精选ppt课件
11
思考
“君不闻”在衔接上下文 中所起的作用
精选ppt课件
12
士兵家园荒芜
转移视线,两相对照心 触
流血成海的边庭
精选ppt课件
4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 动进攻.
天宝八载,哥舒翰奉命进攻土蕃,所部六万三千人 损失大半;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奉 命进攻南诏,将兵八万,士卒死六万人。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 肯应募。杨国忠遣 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 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 振野。

荒芜萧条的内地
拓宽广度,增加厚度

精选ppt课件
13
士兵处境悲凄
品评
“被驱不异犬与鸡”
精选ppt课件
14
役夫诉苦 服役超期 家园荒芜 处境悲凄
精选ppt课件
15
役夫申恨
找出与下列诗句对应的句子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
24
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颔联写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 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衬托了 作者胸襟的博大。
-
25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
26
• 杜甫为什么被誉为“诗圣”?
-
27
一、杜诗的主要内容
• 爱国忧民: • 忧国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
-
16
(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
杜甫在成都得到了亲友的资助,建了 一座草堂定居。在这里,他被严武的人推 荐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
这一时期,杜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相 对减少,抒情诗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内容。 • 《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
34
• 既工于炼字炼句、准确凝炼、格律 严谨又通俗自然、描写深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31
杜诗的“沉郁顿挫” • 沉郁:是就诗歌内容来说的。
“沉”即“深”,“郁”即 “积”,指诗歌的内容深刻、 深厚、凝重。
• 顿挫:就艺术形式而言,既有 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节奏音 调的抑扬顿挫。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 别》)等。
-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5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 象是:
国( )残破,城中春草丛生,无 人治理,一片破败的景象。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 诗人怎样的渴望?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5. 春望
此诗作于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 掠一空,满目凄凉。
前四句统 在“望”字 中,写春城 败象,饱含 感叹。
杜甫诗选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于读书、壮游时期,表现了青年杜甫的广阔胸怀和 远大志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记言,征兵自诉征兵之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
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
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记言,补充上一层内容,从逼租方面,揭露了人民
生活的另一重灾难。 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安史之乱中官吏的横暴 和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于漂泊西南时期,表现了诗人晚年常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遭际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秋兴八首(其一)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诗人身逢安史之乱的个 人遭际和山河破碎的爱国情操。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歌小结ppt课件

杜甫诗歌小结ppt课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 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 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 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 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6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 恶化。由于在奉天县令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 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陪他 们饮酒赋诗,靠其施舍来维持生计。他满含辛酸地写 下这种生活情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 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 上山采药换钱,“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安史乱发,长安失守,杜甫身陷贼手将近 半年。他冒死逃出长安,奔至凤翔,被任为左 拾遗。不久贬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任职不及 一年,因关内大饥,他又离华州,去秦州。这 段时期虽只有四年,但由于生活充实,佳作也 最多,在形式方面,多为五言、七言古体。代 表诗作有《月夜》、《春望》,著名的有 :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 《石壕吏》和“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
4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2.困守长安十年:35-44岁(746-755)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杜甫来到长安。他满以为 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 ,实现“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 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1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杜甫在秦州仅四个月,又去同谷,住了不到一个 月,又出发去成都。入川后,主要靠友人严武等人接 济。第二年,在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于是, 才有了后世“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诗句。严 武为剑南节度使,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病故,杜甫失去依靠,离开成都到了夔州。在川 期间,杜甫生活比较安定,但有时仍不免衣食艰难。 五十七岁他离蜀东下,本想回河南家乡,但未能如愿。 他辗转在湖北湖南地区,以船为家,最后病卒于湘江 上的一条小船之中,终年五十九岁。这一时期的代表 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 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 《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创作背景:
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
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
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
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
.
3
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 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 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故曰“空”。就象 眼前这巫山巫峡,使人想起宋玉的《高唐神女赋》。它的故事题 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 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 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辞赋家。这一切, 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 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 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 以讹为是。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 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 来临时。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 人曲解。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或说,此“言古人不可 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则恰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凭吊楚国著名
辞赋作家.宋玉的。
1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 鄢(今湖北钟祥市)人, 楚国文人。生于屈原之后,一说为屈原弟子。曾事 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 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 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 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 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钟祥县志》记载“宋玉,邑人也,隽才辩给, 善属文而识音。”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 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 梦泽。关于宋玉的生平[1]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 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 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 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 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 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 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 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 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
11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 登岳阳楼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登楼 杜甫 •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①。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 ①第三联:北极,北极星,喻指北方的朝廷;西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 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 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 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 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 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 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 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 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 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 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王 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 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 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 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 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 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18 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山寇盗,吐蕃。
• ②第四联:后主,指蜀汉的刘禅;《梁甫吟》,诸葛亮 躬耕南阳时常吟之歌。
12
• (1)《登楼》的最后一句“日暮聊为梁甫吟”, 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这是一句短小精悍的诗句,却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穷年忧黎元”,黎元是指百姓,穷年则是长久之年。

这句话表达出诗人深深的忧虑
和担忧。

他眼中看到的是黎民百姓贫穷困苦,日子过得艰难。

可能是由于种种原因,社会
上分配不均,让一部分人过得富裕而另一部分人却处于贫困之中。

这是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也是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现实。

他忧虑这个问题无法解决,黎民百姓长久以来的生活情
况难以改变。

“叹息肠内热”,诗人这句话则传递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身边
的人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却无法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时,你会感到一种强烈而痛苦的情感,就像是肠子里面的火热焦急燃烧着一样。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忧虑,也表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性认识,以及
为此而焦急痛苦的情感。

整首诗采用了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向,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看法。

它不仅
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种批判和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时代的背景。

尽管这首诗已经写了许多年,但我们在当今依然可以从中感悟到许多深刻的道理。


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找到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
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资源和机会。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句话不仅仅只是一个诗人的发泄和情感表达,更是
一份思考和启发,激励我们去观察社会问题、思考根源和提出解决之道。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坼,裂也;浮,漂浮;乾坤,天地。从空间上描写浩瀚的洞庭湖好像能把楚地和吴地东南隔开,天地日夜在水中漂浮。运用了夸张,动态描写、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湖水的力量与宽阔,写出了一种宇宙的浩渺,无边无际的感觉。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音信全无;老病,年老多病;有孤舟,有一条小船。从无到有本来还给人以安慰,年老多病的诗人是有点儿什么的,但有的只是一条“孤舟”,这渺茫的希望也破灭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更加突出诗人处境的艰难,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漂泊度日、孤苦无依,诗人个人精神上、生活上的凄惨可想而见。
置身诗境,请同学们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画面中的人物给你怎样的印象?
是一位人到暮年,多病愁苦,“凭轩涕泗流”的老者形象。
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呢?
诗人为自己老病孤独而悲,也为国家战事不停而悲。“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思考: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
杜甫一生穷困潦倒朝不保夕,却不改初衷,忧国忧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有人说,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社会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恨外物,于是堕入魔道;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但是若存心不厚,也可能沦为与于连之属,即使有朝一日得逞,也必为小人;最上者,因对苦难体会很深,于是更能理解别人之苦难,甚至在别人有了苦难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苦难,这样的人,命运坎坷,身份卑微,但是灵魂却由此而不朽。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圣”就是第三种人。

穷年忧黎元——诗圣杜甫幻灯片

穷年忧黎元——诗圣杜甫幻灯片

何谓“诗史〞?
《杜君墓系铭》:
第一节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 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 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一、诗圣的童年
关键词:善诗 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臣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进雕
同谷七歌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其一〕 •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 岁拾橡栗随狙( jū)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其七
• 男儿生不成名身己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去矣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 盖棺事那么已,此志常觊豁。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剧烈。 •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dié)嵲(niè)。 •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 年 叹忧 息黎 肠元 杜内, 甫热
!
诗 歌 鉴 赏
杜甫的成就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 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自 唐朝以来,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他亦被 称为“诗圣”。
1、读书与漫游(35岁以前) 积极进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漂泊西南(49-59岁)——颠沛 流离中深沉爱国
• 杜甫弃官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 了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这漂泊的十一 年中,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 因为避臧珍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 无论多么怎样苦,也无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 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不曾忘记或 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竟写了一千 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 《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 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 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 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 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 得流泪,如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他又会狂喜得 流泪。如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 他一生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就好学,七岁时 已开始吟诗。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 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在这长期的壮 游中,诗人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 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 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 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 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石壕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 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 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 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 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 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 前途,独与老翁別。
可是你围起篱笆来防她,她对你的戒 备就会当真,就会加深
又赶上兵荒马乱的年头, 一想就满脸眼泪湿透衣巾。
向弱者伸出援助手
向弱者伸出援助手,是这首诗的主旨。当时杜 甫的生命已进入晚年,经历了多年的颠沛流离, 与妻子儿女刚刚团聚,衣食不足,一些有钱财、 有地位的亲戚朋友大都和他断绝了往来。他在最 后的穷苦岁月,仍不忘向更弱者施以援手,正是 诗人高贵人格的具体体现。仅从这首诗看,他把 自己腾出的住房让给吴郎住,回头又告诉吴郎善 待西邻,允许西邻打枣充饥。这都是他援助弱者 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首诗体现的 “援助弱者”的思想,是杜甫留给我们一笔宝贵 的精神财富。
3、经历战乱(44-48岁)—离乱中 咏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
• 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 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 这期间,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 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 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使 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 望》、《羌村》、《北征》、《洗兵马》 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 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 实主义的高峰。
2. 抒发爱国热情
• 杜甫还有许多诗篇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 的无比热爱, 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国的热诚, 如《春望》,描写了沦陷后的长安城池残 破、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以及因战乱不休、 家人音讯隔绝而引起的愁苦心情, 深刻地抒 写了亡国的哀痛。此外,《登高》、《旅夜 抒怀》等诗篇, 也充满着悲壮的爱国激情。
杜甫诗歌的内容
• • • • 1. 2. 3. 4. 描写人民疾苦 抒发爱国热情 揭露政治黑暗 写景咏物
1. 描写人民疾苦
• 杜甫以深刻的笔调和高度的同情心来描写当时人 民的疾苦, 其笔下出现了老农、士兵、老妇和穷苦 寡妇等许多平民的生动形象。其中《三吏》(《新 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反映了 残酷兵役给人带来的痛苦。或写母送弱子入军之 痛, 或写官吏抓兵之凶, 或写新妇别夫之悲, 或写无 家可别之哀, 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 带来的深重灾难及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此外,《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也是描写人民 疾苦的诗篇。
2、长安十年——壮志难酬 “朝扣富儿门,暮逐肥马尘”
•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35-44岁)十 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 尽管诗人饥寒交迫,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 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 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 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 《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的结 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 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又呈吴郎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要不是因为 哪会这样做
正因为贫妇人的害怕我们反而 更应该对她表示亲热。
•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贫妇人马上对新来的主人存有 戒心虽然是不必要的担心。
• 已诉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寡妇曾经向我诉说朝廷征收 的赋税负担使她一贫如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