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长期毒性病理报告
![长期毒性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8d5b49964bcf84b8d57b17.png)
SD大鼠经口灌胃4周及恢复期2周长期毒性试验病理学检查报告1.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经口灌胃4周及恢复期2周长期毒性试验对SD大鼠机体产生毒性病理性损伤的部位、程度和性质,以及经过恢复期病理性损伤的可逆程度,以确定经口灌胃给予对SD大鼠产生毒性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组织,为口服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形态学依据。
2.试验设计与方法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开始试验时1~2月龄,体重120~150g。
按体重分层将SD大鼠随机分为0.5%CMC-Na 溶媒对照组(10ml/kg)、低剂量组(0.5ml原液/kg)、中剂量组(1.5ml原液/kg)、高剂量组(0.5ml 原液/kg),每组20只,雌雄各半。
每天上午经口灌胃给药1次,每周7次,连续给药28天,各试验组动物给药容积均为10ml/kg,灌胃操作均在1小时内完成,恢复期2周。
表1 SD大鼠经口灌胃 4周及恢复期2周长期毒性试验试验设计与方法组别供试品剂量给药体积动物笼号及编号解剖时间ml原液/kg (ml/kg)雄性雌性10.5%CMC-Na 101 1101~1105 3 1211~1215 给药结束2 1106~1110 4 1216~1220 恢复期结束2 0.5 10 5 2121~2125 7 2231~2235 给药结束6 2126~2130 8 2236~2240 恢复期结束3 1.5 10 9 3141~3145 11 3251~3255 给药结束10 3146~3150 12 3256~3260 恢复期结束4 3 10 13 4161~4165 15 4271~4275 给药结束14 4166~4170 16 4276~4280 恢复期结束给药期末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并腹主动脉采血后解剖动物,每组10只,雌雄各半;恢复期末解剖其余动物,每组10只,雌雄各半。
解剖时检查动物体型、毛色、皮肤、外生殖器和腔道等;然后剖开动物胸腹部皮肤,观察皮下组织变化;并按照顺序打开腹腔、盆腔、胸腔、颅腔,检查各腔内脏器组织的在体位置、颜色、大小、质地,有无出血及粘连等。
第15章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课件
![第15章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bf7fc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2.png)
七、观察及测定指标
药物的长期毒性试验基本上可通过对实验动物的体 格检查,日常观察,食耗及饮水量,体重和器官重 量,血液学指标,心电图描记,尿液分析,临床生 化检验及病理组织学研究加以确认。
2024/4/9
3
基本概念和目的
长期毒性试验与急性毒性试验的根本差异:
1. 给药的期限不同。
急性毒性试验为一次性给药或 24 小时内多 次给药;
长期毒性试验为连续多日接触一定剂量给药, 给药期限为临床用药的 3-4 倍时间。 对长期毒性试验各国之间无统一的时间规定。
2024/4/9
4
基本概念和目的
2
4
12 70
注:有些资料记载的动物体型系数(R)为此表中R 值的1000 倍,如小鼠R 为59,大鼠R 为 90,这不影响药物剂量的折算。
2024/4/9
28
对于标准体重的动物:
每只用量(mg/只)DB= DA· KB KA
千克体重剂量(mg/kg)dB= dB· KB KA
KA,KB,RA,RB 值由上表查找。
2024/4/9
32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五、限度试验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提出如果一种 化合物以1000mg/kg的剂量,按规定期限连续 给药,不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毒性反应,而且根 据结构相关药物的已有资料,估计不会产生毒性 的话,就不需要再用三个剂量来进行试验,除非 预期临床需要更高的剂量。
剂量水平选择的方法
➢(1)半数致死量(LD50)法 ➢(2)短期蓄积试验过渡法 ➢(3)药代动力学(MBS)法 ➢(4)最大耐受量法(MTD法) ➢(5)临床拟用剂量法(ACD法) ➢(6)等效剂量法
2024/4/9
27
BRM-SJS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精)
![BRM-SJS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精)](https://img.taocdn.com/s3/m/1a3e82688e9951e79b89276e.png)
3. BRM-SJS对大鼠血象的影响: 白细胞:给药前后各组大鼠同期比较。外周白细胞计数无 明显差异,波动于正常值水平。见表3。 白细胞分类:表4说明试验期间大鼠外周白细胞分类的组间 同期比较,W-SCC 和 W-LCC 均在正常值范围,无明显差 异。 红细胞和血色素:表 5 、表 6 为大鼠外周血红细胞和血色素 检测结果,同期组间比较无差异,均在正常值范围。
动物实验设施合格证号,京动管准字(1996)第007号。
3. 试验方法:大鼠购入后观察1周,未发现不健康大鼠。随 机分为 4组,每组 40只,雌雄各 20只,即 (1) 空白对照组:灌服 与药液同体积的供动物饮用的蒸馏水 20ml/kg;(2) RBM-SJS低 剂量组:1.0g/kg;(3) RBM-SJS中剂量组:2.0g/kg;(4) BRMSJS高剂量组:4.0g/kg。 给药容积2ml/100g体重。每天灌胃,连续180天。服药的三 个月内每周称重并调整药量,平时观察动物服药后的反应,包 括饮食、活动、毛发、神志、口鼻眼眦、二便及死亡情况。每 月定期记录1次日进食量。 给药前,给药后 30天,60天, 90 天和停药后 30天,分别由 尾 静 脉 取 血 检 查 计 数 红 细 胞 (RBC) , 血 色 素 (Hb) , 白 细 胞 (WBC)及分类,血小板(P)等指标。给药90天和停药后30天处死 前,摘取眼球,取血测定血液学10项生化指标,包括谷草转氨 酶 (AST) ,谷丙转氨酶 (ALT) ,碱性磷酸酶 (ALP) ,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总胆红素 (T-BIL) ,肌酐 (Crea) ,总胆固醇 (TCHOL) ,尿素氮 (BUN) 和血糖 (GLU) 。每于尾静脉采血日,同 时作尿常规检查。
一、试验目的:
药物毒理学长期毒性试验
![药物毒理学长期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c18758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4.png)
这对于制定临床试验的剂量方案具有重
要意义
t
预测药物的生殖和发育毒性
某些药物可能对生殖和发育造成不良影
响,长期毒性试验可预测这些潜在毒性
4
方法
进行药物毒理学长期毒性试验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实验动物:选择适合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狗、灵长类等 给药方案: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实验目的,确定给药的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 观察指标:在试验期间,定期观察动物的生理指标(如体重、呼吸、体温等)、血液学 指标(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以及其他可能 的毒性反应 病理学检查:在试验结束后,对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评估药物的毒性作用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毒性反应
结果评估
根据上述评估结果,药物开发商可以制定相应的临床 试验方案,确保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
x
同时,这些结果也为药物的上市许可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依据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2
概念
1
药物毒理学长期毒性试验是 指通过给予实验动物一定剂 量的药物,观察和分析药物
对动物的长期毒性作用
2
长期毒性试验通常采用啮齿类动 物或非啮齿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连续给药一段时间(如3个月至1 年),以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
3
目的
药物毒理学长期 毒性试验的主要 目的是评估药物 的长期使用对动 物的毒性作用, 包括
5
结果评估
根据长期毒性试验的结果,可以进行如下评估 毒性反应类型与程度:确定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类 型和程度,如轻度、中度或重度 安全剂量范围:根据不同剂量下的毒性反应,确定 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 致癌性评估:根据药物的致癌性检查结果,评估药 物的致癌风险 生殖和发育毒性评估:根据药物的生殖和发育毒性 检查结果,评估药物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2Βιβλιοθήκη XX药物毒理学长 期毒性试验
药物长期毒性实验设计原则
![药物长期毒性实验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e7b9f9f90f76c661371a39.png)
5.2系统尸解 应对所有动物进行尸解,尸解应全面细致,为组 织病理学检查提供参考。具体脏器、组织参见下。 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颈、胸、腰 段)、垂体 、胸腺、甲状腺、甲状旁腺、食管 、 唾液腺、胃、小肠和大肠、肝脏 、胆囊* 肾脏、肾 上腺、脾脏、胰腺、气管、肺、主动脉 、心脏、附 睾、睾丸、卵巢、子宫、前列腺 乳腺、坐骨神经、 膀胱、眼(眼科检查发现异常时)*、视神经*、给药 局部、骨髓、淋巴结(包括给药局部淋巴结、肠系膜 淋巴结)
如有合理的理由说明所申报的中药、天 然药物复方制剂有一定的安全性,所检查 的脏器和组织可减少为:心、肝、脾肺、 肾、脑、胃、小肠、大肠、垂 体、脊髓、 骨髓、淋巴结、膀胱、睾丸、附睾、子宫、 卵巢、胸腺、肾上腺及给药局部组织等。
5.3病理切片的检查
取得到的脏器进行病理切片的制作,制作过程 包括取材、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包埋、切 片、摊片、染色、封片等过程,对病理切片进行 分析,观察药物对其的毒性反应。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LOAEL
低剂量组:NOAEL
Log[Dose]
7.观察指标 1.一般状况观察 在试验期间,应观察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 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摄食量、体重、给药局 部反应。 2.血液学指标 至少应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 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计数、凝血 酶原时间等。当受试物可能对造血系统有影响时, 应进一步进行骨髓的检查。见表1
药物长期毒性实验设计原则
外推
一、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特殊毒理学方法
(致突变实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癌作用试 验)
长期毒性
长期毒性是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合物长期给予实验
动物接触,观察其 对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包括行为改变、血液、生化反应以及各器官的损 害程度等。 长期毒性试验是确定外来化合物的毒性下限,即 长期接触该化合物可以引起机体危害的阈剂量和 无作用剂量。为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性评价与制 定人接触该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 据,如最高容许浓度和每日容许摄入量等。
慢性毒性试验测定
![慢性毒性试验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00269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5.png)
慢性毒性试验测定1 目的检测受试物长期染毒对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作用,确定其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及毒性作用的靶器官。
2 实验动物试验选用刚离乳的大鼠。
在试验结束时,每个剂量组每种性别的动物应不少于10只。
中间需活杀动物检查时,需相应增加实验动物数量。
3 试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在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除不接触消毒剂外,其它与实验组相同,若在试验中对受试物使用溶剂或赋形剂时,阴性对照组应给予相应剂量的溶剂或赋形剂。
试验剂量根据亚慢性试验结果选择。
高剂量应引起明显的毒性效应甚至个别动物死亡,低剂量应不引起毒性效应。
4 操作程序(1)用灌胃法或将受试物掺入饲料或饮水中喂饲。
掺入饲料的受试消毒剂的最高浓度一般不超过5%。
饲料中受试消毒剂应定期监测,观察其均匀性和稳定性。
(2)灌胃法每天给药一次。
(3)前3个月每周称量体重,3个月后每月称1次体重,调整受试物灌胃量。
如受试物掺入饲料,应定期称饲料消耗量。
如受试物溶于饮水中喂饲,需记录动物的饮水量。
(4)试验期限为一般为6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2 年。
5 观察指标指标与亚慢性毒性试验基本相同,也可根据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和靶器官,可适当增加或更换一些针对性更强更灵敏的观察指标。
(1)临床观察:观察中毒表现,体重前3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月1次。
(2)血液学检查:于试验的第3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半年进行1次血液学检查。
(3)血液生化检查:检查时间同血液学检查。
(4)病理学检查:系统解剖:所有实验动物包括试验过程中死亡的动物都应进行完整的系统解剖和详尽的肉眼观察。
肉眼可见的异常组织都应留样作进一步组织病理学检查。
脏器重量:称取脑、肝、肾、肾上腺和睾丸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
组织学检查:对照组、高剂量组动物及系统解剖发现异常的组织均需作详尽的组织学检查。
当高剂量组有异常发现时,其它剂量组才进行相应检查。
检查脏器一般包括脑、心、肺、肝、脾、肾、胃、肠、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睾丸(卵巢)和子宫等。
3、毒理学第三讲 长期毒性试验
![3、毒理学第三讲 长期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059eb36dd36a32d737581f8.png)
•猕猴
•猕猴(Rhesus monkey;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属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
属动物。
•猕猴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 12 个种系,其中恒河猴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应用最广,
猕猴作为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属动物,在组织结构、生理和代谢功能等方面同人类
相似,最易解决人类相似的疾病及其发病机制,有些人类疾病只有用猕猴做实验才能成
高剂量组:足以引起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但又不能造成太多动物中毒死亡,死亡率应 控制在 10%以内的剂量; 低剂量组:不引起毒性作用的剂量; 中间剂量组:为表明毒性作用的量-效关系,在上述两个剂量之间按照一定的倍比关系至少 插入一个中间剂量组。 溶剂对照组:给予与高剂量组相同体积的溶剂。 在选择合适的剂量时还应考虑到:(p154)
蓄积毒性作用
药物进入机体后,经过生物转化以代谢产物或化学物原型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毒物
反复多次给动物染毒,化学毒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和排泄的速度
(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
毒物的蓄积作用 (accumulation) 。
慢性毒性试验 年龄:大鼠 50~70g
狗<8 月 小鼠初断乳 数量:小动物≥40 大动物≥8 性别:雌雄各半
4、动物的饲养管理 •温度:啮齿类动物 18~27℃(70~72°F) •湿度:相对湿度为 40~70%。空气中水分太少,动物的粘膜和眼睛易干燥,湿度太大,
又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容易造成动物呼吸道和皮肤等处感染,尿液和排泌物不易蒸发干, 增加饲养室内的异味;
•光照: 持续 12 小时明亮,12 小时黑暗,有利于刺激动物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药物毒理学长期毒性试验
![药物毒理学长期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795f7af2c8d376eeaeaa317c.png)
第三水平,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
(1)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半年以上); (2)哺乳类动物致突变试验; (3)啮齿类动物2年致癌试验; (4)人类药代动力学试验; (5)人类临床试验; (6)短期和长期用药的流行病学资料。
(四)药物毒理学研究 在新药临床试验各阶段的任务 第一期临床研究 第二期临床研究
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可靠。(原因?) •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 ED99~LD1(或 ED95~LD5)之间的距离。值越大越安全。
六、药物毒性作用类别
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凡是不符合
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统称 为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副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
第三期临) 不良反应(安全性) 大范围的社会考察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
多数毒物发挥其毒性作用至少经历四个过程:
毒物吸收后经过多种屏障转运到一个或多个靶部位; 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 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紊乱; 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当此机制低下或功能和
治疗指数:TI= LD50/ ED50
ED50(median effective dose):
LD50 (median lethal dose ):
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 ED50的比值称 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安全范围
• 有效量曲线和致死量曲线的斜率不一样时,以TI评
性;
•
急性毒性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
• 慢性毒性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新药临床前评价的作用: • 急性毒性试验:治疗指数、 对机体的可能损害;
长期毒性试验共31页文档
![长期毒性试验共3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7d565438bd63186bcebbc93.png)
②药物是否有可能被特殊的酶所“解毒”或“活化增 毒”,而这些酶又是否易被药物本身所诱导或抑制。
③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与胃肠道内容物有亲和 性的药物,则应酌情增加剂量。
5.剂量及分组
非啮齿类动物
2周
2周
1月
1月
3月
3月
6月
6月
6月
9月
7.观察及测定指标
Ø 试验前,啮齿类动物至少应进行5天的适应性观察,非啮齿类动物 至少应驯养观察1~2周,应对动物进行一般观察及血液生化学指标的 检测。
Ø 试验期间,至少应每天或每两天作一次详细的观察。
Ø 试验结束时,必须留1/3的动物做恢复期的观察试验,其观察期时 间一般不超过28天。
————确定“DOSTR”
二、长期毒性试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试验动物
▪ 二种动物,啮齿类首选大鼠,非啮齿类用犬(Beagle犬), 必要时用猴;
▪ 动物应写明供应单位信息,品系及生产合格证号;
▪ 大鼠6-8周龄,体重差异不超过平均体重的20%。3个月 以上可选5-6周龄大鼠;
▪ Beagle犬4-充分代表临床试验受试物和上市药品;
▪ 因此受试物应采用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用质量 标准规定的样品;
▪ 一般用中试样品,并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 含量(或规格) 、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
4.给药途径
▪ 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 ▪ 混入饲料或饮水中灌服时: ▪ 保证受试药分布均匀 ▪ 在配制饲料或溶于饮水后仍旧稳定 ▪ 计量准确 ▪ 临床iv 时, 大鼠给药周期>1月,可用ip代替,im或sc应
长期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5c6cad336c1eb91b375d1b.png)
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1.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受试动物后由于积蓄而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确定无毒性反应剂量,为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
试验条件:2动物:应写明动物的品系,生产单位及生产合格证号,等级,周龄,性别,体重,一般选用动物品系有Wistar、SD、或其他品系的远交系动物。
应根据试验期的长短选用不同周龄的大鼠,试验期在3个月内宜用6~8周龄大鼠,超过三个月者宜用5~6周龄大鼠。
试验开始时,体重差异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20%。
实验动物应雌雄分笼饲养,每笼不宜超过5只动物,所有动物试验前至少观察一周,并记录食量和体重等基础数字。
试验报告中应写明饲料供应单位及生产合格证,若用自己配置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应写明饲养动物实验室的合格证(未获得合格证者也应注明)及等级。
受试物:应写明受试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置方法。
受试物可以是临床试验制剂。
如受试物制剂的体积较大,以不含赋形剂的制剂,如中药浸膏为宜。
固态制剂灌胃给药,可选择适当的溶媒溶解,或研磨成细粉后用1%左右羧甲基纤维素钠(或10%阿拉伯明胶)制成混悬液,但应注意临用前需要摇匀。
避免混悬不匀引起计量误差。
长期毒性试验给药周期较长,固体制剂在配成溶液或混悬液后,冰箱放置,短期内用完,一面受试药物活性降低。
3试验方法:①受试物剂量:一般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给受试物剂量单位一般用mg/kg、或g/kg表示。
高剂量组: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或个别动物死亡。
中剂量组:应相当或高于药效学试验的高剂量,应使动物产生轻微的或中等程度的毒性。
低剂量组:略高于整体动物的有效剂量,在此剂量下动物应不出现毒性反应,属基本安全剂量。
对照组:不给收拾药物仅给等容量的溶媒或赋形剂,若所用溶媒或赋形剂可能有毒时,另加一组空白对照。
如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毒性很低,测不出LD50,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设高、低两个剂量,高剂量一般为拟用于临床剂量50倍以上(有困难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最低不能低于临床剂量30倍)并应高于药效学试验的高剂量。
关于一般药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课件
![关于一般药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0aaf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9.png)
03
毒理研究的目的和 意义
为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急性毒性研究是 初步评估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步骤,可 以为后续的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通过急性毒性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对 机体的影响程度,为药物剂量的选择 和临床试验的设计提供参考。
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长期毒性研究能够评估药物在长期使 用过程中对机体的影响,为药物安全 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细胞培养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评估药物对细胞生长、增 殖和功能的影响。
临床试验
在人体上进行长期用药观察,评估药物在人 体内的长期安全性。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药物 对机体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长期毒性评价标准
毒性反应的可逆性
评估毒性反应是否可逆,以及 恢复的时间。
剂量-反应关系
发中的应用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评估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
通过观察动物在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药物后的反应,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和致死剂量,为后续的安全 性评价提供依据。
检测药物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研究药物对动物生殖系统、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影响,以评估药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
药物再评价和新药注册
长期毒性研究
长期毒性定义
01
长期毒性是指药物在连续给药过 程中对机体产生的毒性作用,通 常在给药时间较长时出现,可能 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02
长期毒性研究旨在评估药物在长 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机体产生的 潜在危害,为药物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长期毒性测试方法
动物实验
通过给动物连续用药一定时间,观察其毒性 反应,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
根据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可以将化学物质分为不同的毒性 等级。例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可以将化学物质 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个等级。
长期毒性试验-文档资料
![长期毒性试验-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a51e2f3d15abe23482f4df9.png)
适宜温度为 18~27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犬
单笼饲养,定量喂食。
Beagle 狗实验前至少驯 养 1~2 周; 杂种狗应先检疫,驱虫。
相对湿度为 40%~70%。
光照宜持续 12 小时明亮,12 小时黑暗。
通风条件良好。
所用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雌雄动物应分开饲养,每笼不宜超过 5只
2.饲养管理
如果一种化合物以1000mg/kg 的剂量,按规定期限连续给药, 不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毒性反 应,而且根据结构相关药物的 已有资料,估计不会产生毒性 的话,就不需要再用三个剂量 来进行试验,除非预期临床需 要更高的剂量。
6.给药方法及时限
每天给药,每周必须给药 7 天。给药期限长(3个月或以上) 的药物每周至少应给药6天。
主要因素
温度(℃ ) 湿 度 动物类别
小鼠、大鼠
20-26 40-60%
豚鼠、家兔
18-28 40-60% 18-28
犬
40-60%
换气次数
气流速度 压 力 洁 净 度 落下细菌 照 噪 明 声
10-15次/h
13-18cm/s 正 压 100000级 <=3个/皿
150-300 Lux
10-15次/h
低剂量 X高剂量 计算
高剂量组--产生明显或严重的毒性反应,或个 别动物死亡(但死亡率应控制在 20% 以内); 空白对照--溶媒或其它赋形剂,若溶媒或赋形剂有毒性时则增加 正常对照组
<3月,大鼠♂♀各20只/组 ≥3月,大鼠♂♀各30只/组 大动物6-8只/组(♂♀各半)
5.剂量及分组
在选择合适的剂量时还应考虑到: ①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蓄积作用。对于高蓄积性药物应 适当减少其剂量,否则在长期毒性试验结束时各剂量均有 可能出现毒性作用;
《长期毒性试验》课件
![《长期毒性试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3154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3.png)
展望
• 长期毒性试验应该更好地结合现代科 技手段进行
• 研究方向要更加多样化,应用对象更 加广泛
• 应该探索和建立其他模式,以更全面, 直观,普遍地评估实验物质对健康的 影响
生理、生化和组织学指标的 检测
长期毒性试验中,需要对实验动物 大量检测并比对其生理、生化和组 织学指标的改变,如肝肾功能,血 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水平等。
长期毒性试验的数据分析
线性剂量-反应模型
该模型可以对人体内长期接 触实验物质后的剂量和反应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通 过相关曲线将剂量-反应关系 定量化,以为优化剂量和规 范使用提供依据。
长期毒性试验的应用和意义
1 推动药物研发
长期毒性试验可以有效推动新药研发,对待药物的剂量、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 评估,为临床疗效和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2 建立化学物品安全评价体系
长期毒性试验为有关部门和机构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化学物品安全评价体系,于化学危害 性的评估和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与依据。
生态流行学分析
该类分析方法从人群的角度 去分析,通过对人群中存续 时间较长的疾病与实验物质 暴露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发 现相关规律与相应的救治与 预防的策略。
生物信学分析
通过获取实验样本内某些生 物学物质,如基因、蛋白质、 代谢物等的数据信息,进行 计算、处理,以期发现与实 验物质暴露相关的生物标记, 从而对实验物质进行安全评 估。
《长期毒性试验》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长期毒性试验》课程,本课程将为您全面解读长期毒性试验 的定义、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应用和意义。
长期毒性试验的定义
定义
长期毒性试验是评估、研究 某一化学物质、药物或其他 物质对人体或动物体内长期 使用后的影响的一种生物学 检测手段。
毒力测定的方法
![毒力测定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fccd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e.png)
毒力测定的方法毒力测定是一种用于评估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的方法。
它在药物研发、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毒力测定方法,包括急性毒性测定、慢性毒性测定和基因毒性测定。
1.急性毒性测定:急性毒性测定用于评估物质对生物体在短时间内的毒性影响。
常用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包括LD50(半数致死剂量)测定和急性毒性试验。
LD50测定通过给实验动物以不同剂量的物质,观察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来评估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
急性毒性试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或其他实验动物,观察物质在短时间内对生物体的影响,包括行为、致死率、体重变化等。
2.慢性毒性测定:慢性毒性测定用于评估物质对生物体长期暴露后的毒性影响。
常用的慢性毒性测定方法包括慢性毒性试验和生殖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通过给实验动物长期饮食或注射物质,观察其对生物体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行为、器官功能等。
生殖毒性试验主要评估物质对生殖能力和胎儿发育的影响,包括种鼠试验和胚胎毒性试验。
3.基因毒性测定:基因毒性测定用于评估物质对基因组的损伤和突变的影响。
常用的基因毒性测定方法包括细菌突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激光束微单带凝胶电泳(COMET)试验。
细菌突变试验通常使用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等细菌,观察物质对细菌基因的突变作用。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通过观察物质对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损伤和畸变,评估其对基因组的影响。
COMET试验则通过电泳法测定细胞DNA的断裂和损伤程度,进一步评估物质对基因组的损伤和突变作用。
毒力测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伦理原则和实验操作规范。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物质浓度和实验动物,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还应结合其他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和实验数据,综合评估物质的毒性。
总而言之,毒力测定方法是评估物质对生物体毒性的重要手段。
各种毒力测定方法在研究领域和监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狗的起始月龄为 6 月龄,一般不超过 12 月 龄; 如选用杂种狗,起始年龄可稍大些,但也不能超 过 5 年。
2020/7/23
.
30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起始体重应在体重均值± 20% 的范围内。
2020/7/23
2020/7/23
.
7
蓄积作用的表现形式
作用量积蓄 功能性蓄积
2020/7/23
.
8
长期毒性试验与急性毒性试验 的根本差别
1
给药的期限不同
2
给药的剂量范围不同
3
观察的毒效应不同
290/20/7/23
.
9
二、目的与意义
2020/7/23
.
10
长期毒性试验的目的
1 预测受试物可能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
2 判断受试物反复给药的毒性靶器官或组织
3 推测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和重复用药的安全剂量范围
4 提示临床试验中需重点监测的指标
5 为临床试验中的解毒或解救措施提供参考
2020/7/23
.
11
长期毒性试验的意义
了解实验动物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找出完 全无毒的安全界量,这个界量是判断一个待选 新药是否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以及能否过 渡到临床试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为其它 毒性实验和临床初始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因 此长期毒性试验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 容,它与急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以及致癌性 等毒理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新药报批临 床时重点审评项目之一,是药物从药学研究进 入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
.
21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 种为啮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 首选狗。
Wistar大鼠 SD大鼠
近亲繁殖鼠?
杂交鼠?
2020/7/23
.
22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 种为啮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 首选狗。
原因: 1 长期毒性试验的给药期限较长;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对药物 2 的毒性反应较敏感; 3 年龄较大的动物反应性降低, 存 3 在许多发性疾病干扰试验结果。
2020/7/23
.
29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啮齿类动物最好在断奶后不久即开始给药
大鼠起始周龄要求在 6 ~8周龄; 如果试验周期超过3个月以上,则将起始周龄降至
一类新药:Beagle犬 二类新药:杂种狗
2020/7/23
.
23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 种为啮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 首选狗。
☆在吸入给药时,猴是首先推荐的动物,因为它在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比其它动物更接 近人类。
☆如研究计划生育用药,应选择猴或其他大动物。
2020/7/23
.
15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选用两种实验动物 三个剂量 给药途径应与临床拟用途径相同
2020/7/23
.
16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选用两种实验动物
至少在两种动物体上进行,兼顾雌雄性别。
2020/7/23
.
17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三个剂量
剂量至少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剂量组应能充分反映药物的毒性, 低剂量组不出现毒性反应。 同时设一溶剂 ( 或赋形剂 ) 对照组或 已知药物毒性对照组。
2020/7/23
.
18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给药途径应与临床拟用途径相同
口服给药大鼠一般常用灌胃,灌胃的容量为 每天1~2ml/100g,也可将受试药物混在饲料或水 中给予,但要保证每只动物按规定剂量在一定时 间内服入,静脉注射大鼠时可采用腹腔代替,各 剂量组采用等容量不等浓度给药。特殊情况另作 说明。
2020/7/23
.
19
二、实验动物
理想动物的标准:
对受试物的生物转化与人体相近; 对受试物敏感; 已有大量历史对照数据。
2020/7/23
.
20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 种为啮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 首选狗。
2020/7/23
2020/7/23
.
24
Beagle犬:原产英国,纯种小猎兔犬 Beagle犬的特点:体型小,毛短,性情温和,亲人,抗病力强
缺点:价格昂贵
2020/7/23
.
27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一般选择较年轻的或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
2020/7/23
.
28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一般选择较年轻的或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
1
给药的期限不同
2
给药的剂量范围不同
3
260/20/7/23
.
6
蓄积作用 (accumulation action)
当较长时间连续、反复给药时,如果给药的时 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就会出 现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 (或总量) 超过排除的速度 (或总量) 的现象,此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 增加并贮存起来,即蓄积作用。
2020/7/23
.
12
第二节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2020/7/23
.
13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基本原则 全面、严谨、合理 整体性 随机、对照、重复
2020/7/23
.
14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基本原则 整体性
长期毒性试验不能与药效学、药代动 力性和其他毒理学研究割裂,试验设 计应充分考虑其他药理毒理研究的试 验设计和研究结果。长期毒性试验的 结果应该力求与其他药理毒理试验结 果互为印证、说明和补充。
第十五章 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long-term toxicity impact and test method
2020/7/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第二节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2020/7/23
.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2020/7/23
.
3
一、定义
长期毒性试验是指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 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为观察这种中毒效 应而设计的毒理学试验称之为长期(慢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是为观察和评价急性毒性的有害作用或中毒反应 而设计的一种毒理学试验。研究药物一次或24小 时内多次给予受试药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 毒性反应。
2020/7/23
.
4
长期毒性试验与急性毒性试验 的根本差别
1
给药的期限不同
2
3
250/20/7/23
.
5
长期毒性试验与急性毒性试验 的根本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