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
论析文学创作个性
论析文学创作个性作者:张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摘 ;要:文学创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创作者对世界对人生特有看法和看法的展现与书写。
但是,并不是每一部作品在文学艺术序列里都显得独特,也不是每一个创作者在创作队伍中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本文将阐述什么是文学的创作个性,它是如何形成发展起来的,创作个性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最后将论述它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作个性;自我性;文学风格作者简介:张迎,暨南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与文艺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02俗话说,文如其人。
文学创作是一门关于人类精神审美和想象的艺术,但凡作家想要在这个特殊的艺术门类里面标新立异,站稳自己的脚跟,都得在自我对他者世界的共情基础之上,展现出自身对所处时代所把握到的个性特征。
苏联文论家赫拉普钦科指出:“创作个性和作家作为一个人的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绝不是所有都能说明艺术家日常生活个性特点的东西,都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
另一方面,也不是作为创作‘自我’特点的一切,任何时候都与作家个性的实际特点直接相对应。
”本文将在创作心理学的层面上,阐述什么是文学的个性特征,它有怎样的特质,创作个性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文学创作的个性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关系。
一、文学个性的内涵心理学对个性的理解是非常宽泛的,美国希尔加德等著的《心理学导论》指出:“对一个人人格的完整描述应当包括许多因素:智能,成长过程中习得的动机,情绪反应性,态度、信仰和道德价值观念等,这些因素是以什么方式组合在特定个人身上而使他与别人不同。
”这在心理学上有代表性的说法。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对“创作个性”条是这样叙述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对创作过程起一定制约作用的个性。
创作个性所包括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创作中都有一定的表现,对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文学作品的独特性
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文学作品的独特性作家的创作风格是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风格和特点,它是作家个体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特体现。
作家通过对语言、情节、构思、形式等方面的处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融入文学作品之中。
一、创作风格的形成1.才情和个性因素作家的才情和个性因素是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
才情的高低决定了作家的创作能力和文学修养,个性则是作家独一无二的内在特质,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2.经历和感悟的积累作家的创作风格受到个人经历和感悟的影响。
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阅读和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感悟。
这些经历和感悟会在作品中得到展现,并成为创作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作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也对创作风格产生影响。
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思潮变迁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产生指导和影响,使作家形成独特的创作态度和观点。
二、创作风格的表现1.语言特点作家的创作风格在语言上表现出来。
有的作家喜欢运用鲜明的词汇和形象,使作品生动鲜明;有的作家善于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张力;还有的作家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使作品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2.情节安排作家的创作风格在情节安排上有所体现。
有的作家喜欢曲折复杂的情节,使读者产生阅读的乐趣;有的作家善于设置悬念和转折点,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思考;还有的作家重视细节的描写,以独特的方式展示情节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3.题材选择作家的创作风格也体现在题材选择上。
不同作家对于题材的偏好会影响作品的风格和风貌。
有的作家偏好写实主义题材,真实还原社会生活;有的作家追求想象力和幻想,写奇幻或科幻故事;还有的作家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写现实主义作品。
三、文学作品的独特性1.主题意义文学作品的独特性体现在其主题意义上。
作家通过对社会、人性、生活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使文学作品具备独特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每个作品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呈现出独特的主题意义。
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与个性
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与个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每一位文学家都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
这些风格和个性是多年的积淀和磨砺,难以复制和模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与个性。
一、文学家的创作风格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体现在文章的结构、语言、叙述和表达等方面。
比如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笔触流畅、语言生动活泼,章法清晰,既形象直白又具有诗情画意,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
而唐代文学家杜甫则创作了大量的颂、怨、讽和抒情诗,表现出其豁达、坚实、哀愁和悲壮的性格特征。
现代作家鲁迅则是以撕破伪装和揭示人性黑暗面为特点的“鲁迅式写作”,其作品以文笔雄浑,内容刚烈,直抒胸臆,引人入胜,一度被誉为现代文学的“怒吼”。
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文学家的创作个性是指其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诗人李白的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其奔放豪迈的思想、文风独特自由、塑造人物成功的描绘和作品中所体现的真我精神等多个方面;而现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创作个性则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生、世界的思考,以及对于生活和人性的观察,其作品在文风上也独具特色。
三、创作风格与个性的互动及作用每个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和个性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创作风格决定着文学家的作品风格和篇章特色,创作个性则反映了作家的精神特征与创作风格相呼应。
如果说创作风格说的是“怎么表现”,创作个性就涉及到“为什么表现”,这两者相互共存与交织,使得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自我独特的视角,达到了丰富阐释个性、提高艺术创造力的双重作用。
结语:创作风格和个性的形塑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通过多年的积淀和磨砺才能完善。
对于准备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而言,品味大师之作,汲取别人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也需要时刻保持自身创作个性的独特性和独到性。
只有这样,方能让自己的创作更有张力,更有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第13章文学风格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道德文章”?答: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观点的正确理解:(1)中国文人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的阐释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
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是指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2)外国学者对“风格与内容”的理解歌德看到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
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
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这是对“文如其人”较全面的理解。
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此定义的要点是:(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3.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答: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1)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2)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概念: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
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
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
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
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
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作者个性的关联
作品风格的突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的风格和主题,以实现作品的创新和突破。
文学传承与发展: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文学成果,同时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时代背景,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作品。
当代文学作品中作者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多样性
当代文学作品中,作者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者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有助于理解其个性特点。
作者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历史背景等,有助于理解其个性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可以了解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从而理解其个性特点。
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从而理解其个性特点。
多样性:作者个性的多样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文学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文学作品风格反映了作者的个性和价值观,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文学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作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文学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能够吸引读者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个人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变形记》中的人物性格与弗吉尼亚·伍尔夫个性的关联
4
文学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的传承和发展
文学传统与作者个性、作品风格的传承
文学传统的形成: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文学传统的传承: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到文学传统的影响,继承和发扬文学传统
当代文学作品中,作者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作者对自我认知的深入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文学理论 十三 名解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特性。
2、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同时它也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
3、日常个性:日常个性人皆有之,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构成方面的独特性,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部分来自后天环境中的习得,具体如心理性格、气质情性、禀赋才能、处世态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
在文学创作中它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是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
4、风格构成:风格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主体和客体、内容和形式以及话语格调、形象层表达体系、存在意蕴的表现形态方面共同构成了文学的风格。
5、风格的简分法:中国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也有“虚”和“实”、“奇”和“正”等二分法。
这与中国古代“一阴一阳为之道”所蕴含的阴与阳、刚与柔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其中以刚柔两字分类影响最大,并且源远流长。
许多文论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文学艺术中阳刚与阴柔的不同性质和内涵,如后来的“豪放”与“婉约”、“沉着痛快”与“优游不迫”等,可见中国美学对风柔相济风格的强调和重视。
6、文学风格的繁分法:繁分法和简分法是相对的概念,因为将文学风格分为较多、较繁复的类型而得名。
因为风格形成因素是多重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作家个体的创作又截然不同,风格的具体形态呈现出献纷纭复杂的状况,所以,更多的理论家注重细致的划分方面,也有许多人作过细致的工作,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刘勰和司空图。
7、规范语体:文学创作中每一种体裁都由具体的语言形式来体现,因此便都有了自己的语言体式,构成了一种带有规定性、规范性的语体,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可以成为规范语体,体现了一定体裁的风格。
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独特思想、情感、个性和审美特点。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处世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独特性在作品中得以表达,构成作家
的个性风格。
要谈个性和文学风格,必须先了解个性和风格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个性,是指一个人
的思想、情感、品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特点,是对一个人最本质的、独
特的、不可复制的特质的描述;而文学风格,则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最容易被感
知到的、最具有一致性的表达方式。
两者之间有联系,但不是完全一致。
个性对风格产生
影响,风格也对个性产生塑造,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在创作中,个性和文学风格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个性与风格之间需要保持
一种动态平衡,既要保持个性的独特性,又要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个性和文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作家通过细致地学习和创作。
在学习方面,作家需要通
过不断阅读与研究各种文学材料,吸收经验与智慧。
同时,在创作方面,作家需要通过不
断地实践与摸索,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的重要性,代表了一种文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更加注重作家个
性的表现和独特性的追求。
只有把自己的文学理念与风格融入到作品中,才能使作品更具
有个性魅力和独特价值,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综上所述,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是一位作家创作的重要方面,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作家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文学风格,达到文学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间的关系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间的关系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研讨问题。
千百年来,许多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如扬雄、曹丕之辈,似老舍、钱钟书之属,都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针对该问题,学生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理解。
当我们谈到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两个基础性的知识概念——什么是创作个性?什么是文学作品风格?那么,什么是创作个性呢?创造个性明显区别于个性,它是指作家的兴趣爱好、秉性天赋、气质特征、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个性心理特征融进作家的创作,并在作品中作为一种鲜明的特色呈现出来的综合表现,是以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个体性的东西。
歌德称之为“内心生活的标志”①。
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作家的个性,二是创作实践。
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谈作家的个性及创作实践与文学风格的关系。
那么,什么又是文学作品风格呢?在中国古代,风格最早是用来品评人的形貌、德行的,如说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②。
用风格一词评论文学,始见于“古人之文,宏才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③。
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
文学理论上所说的文学作品风格是指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它既涉及作家的个性特色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是文学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
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或是总结出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某种联系。
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家的创作个性始终是与作品的风格紧密相连的。
创作个性是每个作家独有的,它是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同时也决定了作家创作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决定了作品的风格。
针对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西汉扬雄曾提出“心画心声”说④:“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个人独特性的体现,而创作个性则是作家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偏好的表达。
以下是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1.风格的形成: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文学风格。
个人的观点、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会在作品中得到显现。
创作个性是在独一无二的背景下形成的,而风格则是通过作者在创作时选择的语言、表达技巧和结构安排来实现的。
2.风格的独特性:创作个性决定了作家在创作中的独特风格。
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这是由于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所决定的。
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会在其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
3.风格的一致性: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可以体现在作家的风格一致性中。
作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往往会保持一贯的表达方式和创作风格。
这种一致性反映了创作个性的稳定和深度,并使作家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4.探索与变化:尽管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但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和作品中,作家可能会进行不同的风格探索和变化。
创作个性的发展和探索可以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使作家的风格更加丰富多样。
5.影响和互动: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互动。
作家的创作个性可以影响他们选择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而同时风格的表达也会反过来影响创作个性的发展和表达。
综上所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是紧密相连的。
创作个性决定了作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偏好,而文学风格则是这些个性特点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作家通过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的融合,创造出独特而有深度的文学作品。
文学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及时代的关系
文学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及时代的关系作者:张永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01期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它是文学活动过程中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的出现,既标志着文学创作的成熟,也标志着文学活动发展的成熟,同时还标志着文学接受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定义所包含的几个因素中,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个人的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禀赋等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明显特征,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示。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反映着作者的思想性格和理想愿望。
由于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其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艺术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风格的多样化。
作家早就注意到气质、个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曹丕曾说过“文以气为主”,认为有什么样的气质个性就有什么样的风格,不能强制或机械模仿。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了一篇专论——《体性》。
他认为风格(“体”)来自才、气、学、习,既与先天禀赋有关,又不能缺少后天的教养。
风格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东西,不同性格造成作品的不同风貌。
所谓“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就是最精练的概括说明。
他举例说:贾谊性情俊发,以至风格清新;司马相如性情傲诞,致使风格浮侈;杨雄性格沉静,因而风格深隐;刘向为人简易,故而风格明博……明代李卓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
”这些都说明,个性与风格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也是肯定风格与个性的关系的。
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
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发表时间:2018-07-18T15:42:09.617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1期作者: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导读] 摘要:为了对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明确的把握,本文探讨了创作个性对文学风格的意义,并且对影响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帮助。
摘要:为了对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明确的把握,本文探讨了创作个性对文学风格的意义,并且对影响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帮助。
关键词: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作品引言:文学风格是一篇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创作个性则是作者创作的内在创作特征,二者相辅相成,创作个性决定文学风格,同时也通过文学风格展现出来。
因此。
我们探讨一篇文章的文学风格,是要在创作个性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而且还要结合作者本身的创作环境,才能有效的实现对文学风格的把握。
一、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文学风格指的是作家通过特定的文字组合来表达自己思想内涵的一种方式,东西方对于“风格”的认知并不相同,西方认为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文体和修辞,是作者通过外部文字来展现的内在特性,例如,歌德就认为文学风格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而我国古代多用“格调”、“风致”等词汇来表达“文学风格”的含义。
文学创作分为主体和客体,主体就是作者,客体就是作品本身,由于文学风格是作者内心的反映,因而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文学风格基于创作个性,而创作个性决定文学风格,如果说文学风格寄托在作品本身,那么作品的存在就是文学风格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探讨文学风格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创作个性进行分析,包括文学作品的题材、结构、语言等多个方面。
二、创作个性对文学风格的意义(一)对创作个性的理解创作个性体现了作者的内在特征,因此,要想充分的理解创作个性,就需要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综合的理解,从哲学上来说,个性是和共性相对的,是作者的态度倾向,包括兴趣、动机、价值取向等;从心理学上来说,创作个性体现了作者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决定着作者的写作行为方式,创作个性是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之下行成的稳定的能够驾驭作品的整体结构[1]。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课后答案(第十到十六章)
第四编:文学作品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基本概念:1、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4、行动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6、视角:是作品种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7、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8、叙述接受者:作者在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
思考问题: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答: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入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文学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答: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的行为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和性格。
由此可见,其一,事件是情节的单位,而情节是事件的组合;其二,两者讲述的目的不同,有的事件重“事”,有的事件重“人”,即显示人的命运性格,而情节的讲述目的只是揭示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所以,情节不仅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的展开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一、概念分析创作个性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作家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操、审美理想、艺术志趣、创造才能和写作习惯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正是这些精神特点自动地控制着作家的创作活动,使他以独特的身份和视点去观察、感受、认识和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用个性化的语言构筑起一个他人所无、己所独有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独特的艺术世界里,作家到处留下了个人的印记,从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①这种个性既是作家个别性、个人性,个人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的表现,也是客观世界在不同作家意志中的大的宏观上的相似性的体现。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指特定的文艺作品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总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
中国传统的风格理论起源于魏晋,当时出现了一些与风格有关的新概念,如风韵、气韵、神韵、风神、风力、风骨和气、体等,但起先不是用来品文,而是用来品人,品评士人的体貌、德性和行为等特点。
②作品对文学作品的风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语言表现的特点呈现出来。
文学又是一种个体意识体现,哲学中对于意识的表述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之处,是作家创作风格中比较固定的特性。
基于大环境下的创作背景,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又有着潜在的相似性和上帝视眼里的关联性。
简单来说,就是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具有很大的的联系与区别。
以下我将联系不同作家的具体创作,对作家文学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做一简单剖析。
二、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文学创作中作家个性的体现和作品风格的形成,需要从最根本的角度入手,即需从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及作品和作家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这样三个大的方面入手。
1、我们先来分析作家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
谈到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一是要从创作主体,即从创作主体人的个性或人格在文学作品的语言组织中的投射去理解风格,突出风格与人的修养、气质和经历等个性特质的联系。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联系与区别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基础,是文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
创作个性是指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文学创作是出于作家自我的心理需要。
作家通过创作活动,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理想,阐释自我对世界、对人生的体验与追求。
因而他的创作个性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极其深刻的,是形成文学风格的直接原因。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它是文学活动过程中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的出现,既标志着文学创作的成熟,也标志着文学活动发展的成熟,同时还标志着文学接受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定义所包含的几个因素中,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个人的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禀赋等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明显特征,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示。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反映着作者的思想性格和理想愿望。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风格的特征: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语言编码、特定修辞在作品中的分布与风格密切相关。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文学生产: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作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把作家的这种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接受动机:由于期待视野不同以及期待视野的自身变化,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审美动机 2 求知动机 3受教动机 3批评动机 5借鉴动机文学消费:广义按照理论界的一般理解,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和文学作品而言的术语,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而对文学作品的修改、占有、利用、阅读和欣赏的活动。
狭义的文学消费:或是专指对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精神消费行为,即文学接受;或是专指不包括阅读、欣赏而对文学作品的购买、占有的物质消费活动。
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共鸣:在阅读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灵感应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间的关系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研讨问题。
千百年来,许多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如扬雄、曹丕之辈,似老舍、钱钟书之属,都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针对该问题,学生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理解。
当我们谈到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两个基础性的知识概念——什么是创作个性?什么是文学作品风格?
那么,什么是创作个性呢?创造个性明显区别于个性,它是指作家的兴趣爱好、秉性天赋、气质特征、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个性心理特征融进作家的创作,并在作品中作为一种鲜明的特色呈现出来的综合表现,是以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个体性的东西。
歌德称之为“内心生活的标志”①。
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作家的个性,二是创作实践。
谈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谈作家的个性及创作实践与文学风格的关系。
那么,什么又是文学作品风格呢?在中国古代,风格最早是用来品评人的形貌、德行的,如说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
②。
用风格一词评论文学,始见于“古人之文,宏才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③。
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
审美等的内在特性。
文学理论上所说的文学作品风格是指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它既涉及作家的个性特色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是文学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
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或是总结出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某种联系。
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家的创作个性始终是与作品的风格紧密相连的。
创作个性是每个作家独有的,它是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同时也决定了作家创作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决定了作品的风格。
针对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西汉扬雄曾提出“心画心声”说④:“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这是说作家的独特人格与情性可以从文章和作品中见出。
汉末也曹丕曾提出以“气”论文说⑤:“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气”看作作家的创作个性,将“体”看作文学作品风格。
在此处,扬雄所说的“情”,曹丕所说的“气”,都强调作家的人格品性或个性气质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决定作用。
作品的风格都特点只是作家内在情性的表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家的个性气质和思想感情决定了语言的格调,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家作品的风格。
这也造就了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存在
一定的差异,哪怕该部文学作品是一位作家对另一位作家作品的高度模仿。
另有文论:“案‘风趣’犹风格,风格之刚柔,由人之气质而定。
梅贞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见其人而知其心,人之真者也。
见其文而知其人,文之真者也。
人有缓急刚柔之性,而文有阴阳动静之殊’”⑥。
“人之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便是作家的个性特征。
在此处,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人之气质”对“风格”的决定作用。
就此观点,傅庚生也曾说:“人之内蓄于性情毗刚毗柔者为气质,流露于文章或雄伟或韶秀者为气韵。
质刚者其文雄,质柔者其文秀,故彦和云‘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也”⑦,这更加佐证了“人之气质”对“风格”的决定作用,即创作个性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决定作用。
创作个性一方面决定了风格,但它们之间仍有着颇大的区别。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操、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当它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创作个性却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甚至题材等的影响。
就以诗仙李白为例,他创作个性突出,恣意狂荡、豪放不羁;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哪怕他想象力再丰富、性格再不羁,也不可能把“闺怨诗”写得肆意狂荡、豪放无忌!但是在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之间却存在一个转换关系问题。
经过数千
年的文学实践证明,创作个性是可以转化为文学风格的,但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
王纪人曾作出论述,说:“正象现实生活要经过审美活动的升华才能变成文学作品一样,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也要在审美中得到升华之后才能化入作品的风格之中。
这就是说,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并不能直接转化为风格,这种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必须在与作家的审美素质有了内在的适应性,并接受审美素质的改造、转换之后,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进而才能转化为风格”⑧。
不难看出,创作个性实际上是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且要求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外化和形式化,在对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合中转化成文学风格。
综上所述,通过对创作个性、文学作品风格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论述,学生认为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给风格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区别。
一方面,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联系紧密,创作个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而另一方面,创作个性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相互区别,创作个性只有通过审美改造的作用才能转化为文学作品风格。
注:
①出自德国爱克曼(J.P.Eckermann,1792-1854)《歌德谈话录》
②出自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③出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④出自西汉扬雄《法言·问神》
⑤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⑥出自现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卷六体性·第两十七》
⑦出自当代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⑧出自当代王纪人《文学概论书系》第六编《文学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