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探讨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探讨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本文通过对美术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来探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措施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议。
关键词:学科素养;美术欣赏;教学实践引言: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学生要有自己独特而又全面发展规律,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应重视对课程内容、教材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本文从美术学角度出发,去研究美术教育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审美能力,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探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基于人的生命而产生和发展出来,它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与创造性,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等,其内容主要涵盖了艺术精神即对美的追求及欣赏。
在美术学科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理念。
首先要做到尊重自然法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去感染学生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使之养成习惯、高尚端庄、勤劳善良等优良品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它强调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比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美术学科教学质量与水平。
艺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而且非常广泛,又抽象复杂多变,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特征,课程改革需要深入人心地去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及技能,同时也包括审美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方法等内容,它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一种素质。
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欣赏,发展思维,提升审美能力,美术学科教学中要注重激发与培育艺术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渗透美学知识和人文理念教育,让其获得更多内涵丰富而又有深度修养之感,教师应引导并组织多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水平。
核心素养本位下的美术教学探索——以高中山水画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核心素养本位下的美术教学探索——以高中山水画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摘要: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核心素养通常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
美术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核心素养本位下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既能弥补传统美术课堂的不足,也有助于优化美术课堂的整体效果。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本位下高中山水画大单元美术教学设计的对策进行探析,以期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山水画大单元;对策前言:美术学科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中教育教学的基础内容。
山水画大单元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能够熏陶高中生的情操,无形之中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为此,高中美术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以新课程理念为教学指导,合理开展相应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高中生美术学习的热情,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得以完善。
一、核心素养本位下高中美术教学的意义在2017年版本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建设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课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
传统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期间,多数教师都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仅单一教学相应的理论知识,导致美术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针对该现象,高中美术教师需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当作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以此为学生今后美术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本位下高中山水画大单元美术教学设计的对策(一)课程设置落实核心素养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审视教材内容,深度分析教学之间和教材之间的内在关联,不断优化教材结构,有效重组教材内容,从而达到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首先,美术教师在课堂中,需引导学生综合体验不同的美术活动,通过经历主题、欣赏、构思、技法、创作以及展评等多维度立体式学习流程,有效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例子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例子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美术教学的
例子。
首先,美术教学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创作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和表达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比如“家乡风景”,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来表现这个主题,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自
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培养他们的表达
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次,美术教学可以通过艺术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
作品,让他们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比如,可以让学生
观看梵高的《星夜》和毕加索的《盛宴》,然后讨论这两幅作品的
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美术教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发展。
比如,在绘画课上,老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展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在雕塑课上,老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雕塑作品来表现历史人物或事件。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也能拓展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路。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创作、艺术鉴赏和跨学科结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以上例子能够全面回答你的问题。
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案
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像识读:学会观察和解读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
2. 美术表现: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
3. 审美判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
4. 创意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文化理解: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识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幅名画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读画面内容,引发学生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2. 新课讲解:讲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六、课后作业:1. 选择一幅美术作品,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绘制一幅反映自己生活和情感的美术作品。
3. 收集一幅名画的资料,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一、什么是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它包括对美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美术创作过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1. 培养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静物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事物的细节。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素描、速写等绘画形式来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2.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是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和欣赏。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评论和评价,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美术学习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群体创作、合作展览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讲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和理解美术知识。
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美术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 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设计——以《窗花》为例 (3)
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设计——以《窗花》为例一、选题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方向。
美术作为人文艺术学科之一,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小学美术教育是美术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美术的核心素养建设也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校本课程设计的意义也日益凸显。
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校本课程设计,研究将对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校本课程设计为视角,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以《窗花》为例,探讨小学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法和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校本课程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借鉴经验。
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小学美术教育1.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主要形成并体现出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关键性素养,是美术学科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认知素养、技能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
认知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技能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审美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文化传统、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和认知。
2.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教育注重的不仅是学生的创作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审美情趣。
3. 核心素养与小学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应该紧密围绕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来展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素养,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入手,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创作来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docx
1949年以来美术课程发展的三个时期
整体来看,学校美术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课程学者崔永漷[huǒ](华东师范大学)提出:
◆ 第一个时期指2000年课程改革以前,被认为是“双基”时期,中国的课程非常关注“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各科老师都非常注重“双 基”的培养;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与瓦特·史密斯(Walter Smith)
实际上,世界上大规模的普及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由实业和商业推动的, 而且,基本上从图画开始,美国如此,日本如此,中国也同样如此。
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起源于近代,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可谓肇始。 马尾船政学堂为了培养专门的工程绘图人才专设了马尾绘事院,其主要招收 两类学生,一类学生专门画船图,就是画整个船的造型;一类学生画机械图, 就是船上的发动机等这一类机器。
我们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来形容就是“技进于道”——过去的“技”(即学科本体 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每一门类美术内容都自成体系。但是其和外 围却是分裂的;现在的“道”是指将各种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用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洞察问题、解决问题。再延伸点来讲,我们通常讲“智慧”二字,其中人并不是有了知识 技能就有了智慧。所谓的真正的“智慧”更多是人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一种应对性策略。
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 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 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当然,它不仅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 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拷问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 素养为导向,您准备好了吗?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进行高中山水画大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应 该包括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可以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情境式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可以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进行高中山水画大单元教学设计时,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 应该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平时表 现和学习进步;终结性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作品评价和学习成果。同时,教学评 价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 己的美术素养。
3、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大单元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之 间的和整体性,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
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整合和重构数学知识,设计大单元 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下是大单元教学策略实施的建议:
1、把握整体性: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时,应该把握整体性和内在逻 辑,注重知识之间的和前后关系。
2、实际: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尽可能地实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注重活动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活动性,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4、评价多元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该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 过程性,不仅学生的成绩,还应该学生的表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案例分析
以下是两个成功实施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案例分析:
1、某初中开展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题的美术大单元教学。教师将中国 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历史背景、代表作品等内容整合为一个大单元。同时,教 师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具体的画家或流派进 行深入研究,最后以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评估。
基于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模式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模式为例关键词:初中美术“造型·表现” 设研践评基础教育改革正向核心素养时代迈进。
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
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对此,在实施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着力探究新的教学模式。
“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核心素养时期总结出的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以初中美术课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例,具体对“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1.“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解析初中美术“造型•表现”领域“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设→研→践→评。
(一)设:创设情境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应用多样的手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顺其自然地引出新知内容,同时,使学生产生课堂学习兴趣,乐于探究新知内容。
以“梅竹言志”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竹林听雨》,使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与竹子进行互动。
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感受到竹子的形态,对竹子建构初步认知。
为了使学生们加深认知,教师展现王维的《竹里馆》,引导学生品读。
通过体验情境,学生不仅对竹子建构了认知,还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感受到了美,有利于发展审美能力。
此时,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出这节课的课题,并展现竹子图画,引导学生对图画中的竹子进行观察,分析其形态,发现其特点,由此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研:多元研究研,是“设→研→践→评”四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元互动的活动,包括学生自主研究—学生合作讨论研究—教师示范研究。
通过多元互动研究,学生们可以由浅入深地认知所学,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锻炼学习能力。
以“画家乡的风景”为例,“风景画的透视现象及规律”是学生们需要“研”的主要内容。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例子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例子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以下是几个符合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的例子:1. 创作自由: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艺术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指导,但不干预学生的创作过程和结果。
2. 观察与描绘:通过观察自然景物、人物或物品,学生学习用艺术语言表达所见所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和特点,并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
3. 色彩表达:通过学习色彩理论和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学生能够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色彩搭配的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4. 创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创作理念和构思。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和创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艺术史和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学生能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创作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作品。
6. 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表现形式、主题和意义,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7. 表达能力: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媒介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并给予他们合适的指导和反馈。
8. 团队合作:通过艺术创作的合作项目,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一个艺术作品。
9. 展示与分享:通过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的作品展览或分享会,让他们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获得反馈和认可。
美术核心素养全册教案设计
美术核心素养全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能够掌握美术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 能够运用美术核心素养进行创作和表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 美术核心素养的运用和表现。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的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运用美术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美术核心素养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和作用。
2. 理论学习。
通过讲解和分析美术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等方面,让学生对美术核心素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美术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主题和要求,让他们在创作中体现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
4. 总结反思。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体现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
2.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看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美术核心素养。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的美术创作中体会和运用美术核心素养。
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在创作中表现个性和特点,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技巧和规范。
七、教学建议。
1. 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关注美术教育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2. 学校和家长需要给予美术教育更多的支持和重视,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成长。
八、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反馈,看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摘要:新课改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后,初中美术教学也必然会面临新的课题。
现阶段,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美术教育者高度关注的课题,但依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停留于“双基”与学科本位的教学层面,未准确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要点,甚至曲解了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新课改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才能切实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大单元;设计与实施引言为确保教学改革目标的达成,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就初中美术课程而言,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应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绘画技巧,而且应关注学生在美术表现手法、创新能力、构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大单元教学能整合零散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其主要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
文化基础方面强调学生要扎实掌握学科知识,并具备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及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自主发展方面强调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与健康生活,有自主学习、反思的能力,具备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思想且人格健全;社会参与方面强调学生要具备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能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对国家充满认同感,同时也要具备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劳动意识。
二、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美术大单元教学,即根据美术教材的单元或课题内容,从整体角度出发开展的系统性教学,将单元或课题中的美术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或课题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整体水平帮助学生完成系统性学习,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整体上看,大单元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三大特征。
其一,整体性。
将单元或课题内容有机整合,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紧凑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思维的形成。
美术核心素养全册教案模板
美术核心素养全册教案模板第一节,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 教学重点,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节,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感悟。
2. 教学内容展开,介绍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包括审美能力、创造力、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引导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教学过程安排,首先,通过讲解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特点和要求;最后,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第三节,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美术核心素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和提升。
2. 教学不足,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有待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3. 教学改进,下节课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感悟。
第四节,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美术核心素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和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学生对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因此,在新时代,以素养为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就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单元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主体。
在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要灵活运用教材,整合教材中的美术知识,从而对美术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时候,小学美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单元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概念;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前言:如何进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参考李力加教授在《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上--指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小学美术教程教材李力加著作)一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李力加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在教育内容中的具体化、可操作化”。
学科大概念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课程目标,整合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手段,建构基于学科大概念的知识体系,建构基于知识的学习体系。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要建立在理解大概念的基础上大概念是一个概念集合,它具有整体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把大概念的特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能够在单元中进行体现,那么就可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设计,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界定单元目标,确定单元内容,从而在单元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句话的分析,了解到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不了解的原因:首先,很多学生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其次,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可以利用“大概念”进行单元设计,明确美术课程的大概念。
小学美术《作品核心素养》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美术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美术作品鉴赏的兴趣逐渐浓厚,他们开始学会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和分析作品。这与我们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相吻合。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对于鉴赏方法的掌握,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分析作品时,他们往往容易忽略某些细节,如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等。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通过对比分析、示范讲解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鉴赏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艺术之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作品核心素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美术作品中的美感?”(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美术作品的奥秘。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重点体现为学生的六大方面能力与素质,即人文精神、科学知识、学习能力、社会责任、创新实践、健康生活等,各个核心素养要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学生不同学习与生活阶段发挥各自潜在影响作用。
我国美术教育现状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括美术思维、美感拓展、空间结构、视觉辨识、美术造型、创新联想等方面。
美术核心素养更加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习惯,在关注美术技法的同时,更加重视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探索和表达生活,特别关注在艺术行为过程中的合作、表达、反思、创新、批判等综合性能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既涉及到绘画、雕刻、剪贴、编制等技能技巧,又包括了色彩、图案、美术字、透视等美术知识。
它的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因此小学美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之下,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美术知识掌握情况,而更关注他们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
基于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全方位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推动学校美育工作。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就可以实现,需要学校对美术教育的整体规划及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树立核心素养本位的学生观,还要更新家长对子女培养核心素养的意识及方法的指导,全方位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起作用,对学校的美育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2、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用“因材施教,因人授课”的措施。
每堂课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每个學生把课堂内容理解分析的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我们根据学生之间性格的不同,把相似性格的学生分成一类。
然后根据每一类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其认知,爱好等因素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单一性上课模式造成学生学习理解上的偏差。
“因材施教,因人授课”的教学方法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美术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一:导入课题
二、感受太阳
三、尝试绘画
四、引导学生体会太阳的表情
五、大胆创作
六、评价小结
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
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趴在桌子上,教师口述: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朋友快醒醒,你们看,太阳正慢慢的升起来,小草绿绿的,花儿也睡醒了,露出了笑脸,蝴蝶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小鸟来向小朋友问好。小狗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开心的唱起了歌。
1、分层教学,逐步提高。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
2、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思想,强调每个人对太阳不同的想象。
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画的内容并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最后就这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歌曲《上学歌》
课件演示
怎样通过点、线来画太阳。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与工具
评价量表内容
书面练习
(1) 画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太阳,可以给太阳加上五官、眼睛,把它当作人来画。
听了小朋友的歌,真想去看看太阳每天是怎样升起的,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太阳的图片
2、问:太阳有什么作用呢?
3、我们每天都享受太阳带来的光明和温暖,这个时候,你想不想画画太阳?
1、画太阳比赛。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心中的太阳,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它画在纸上。
2、作品展示、交流、反馈。 在绘画尝试、比赛中体验乐趣,并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面的指导做一个铺垫。
在交流中学习自我表达,并更关注过程。
太阳每天发出光,照亮了我们,温暖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离不开太阳,这个时候,你想对太阳说一句什么话呢?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绘画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绘画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1-07-13T12:21:39.04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2期作者:李成利[导读]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我们常用主题单元式教学。
李成利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310007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我们常用主题单元式教学。
在美术主题单元式教学中,如何将美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下面结合绘画主题单元式教学,阐述如何达成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绘画、写生、发现美,表现美一、高中学生绘画教学学情分析每逢秋季都有一批学子来到浙大附中,开启他们新的学习生涯,其中不乏美术爱好者。
他们来到画室,在画画之前,总是会问:“老师要画什么?要怎么画呢?”以下是我跟新生们的常有对话:“ 生:老师我画什么好呢?师:画室里东西很多,你们画什么都可以。
生:我只会临摹作品,而且好久没画了,还是临摹一幅几何体吧。
师:那好吧(于是学生临摹几何体作品)。
生:好久没画了,画不好,老师你给我示范一下。
师:我忙着呢,你自己试试看(其实我不忙)。
生:老师我下一幅画什么呢?生:(画好了一幅又会问)老师我下一张画什么呢?”从幼儿园、小学再到初中,这些学生已经接受了10来年的美术教育,有些还长期参加美术课外班的培训。
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法,但这些绘画技法和已有的绘画观念往往会成为继续进行绘画学习和创作的障碍。
从学生的提问中不难发现如下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学生相信老师、相信权威,却不相信自己。
他们习惯于嗟来之食、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却不擅于主动地去探究美、发现美、表现美。
2.学生似乎坚信绘画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有一套公式。
只要记住这些公式,根据公式去绘画就可以了。
他们期待老师把最佳的、永恒不变的绘画公式,绘画方法和模式告诉他们,以达到效率的最高化。
这也是应试教育大环境带来的辐射影响,从根本上违背了美术教育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的绘画学习情况,笔者认为绘画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是:1、发现美发现美是指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及其环境的美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是观察力在审美上的具体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知识是指基于美术基础知识的 各种美术创作形式与观念、美术家 的思维方式与创作过程。 美国“ 21 世纪学习框架” 指出: 学科知识 不是指 储存一堆事实 , 而是指 学科观念 和 思维方式 ,其 目的在于 让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 去思考。 情境主要指学生学习的个人情境、 社会情境和职业情境。
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语言
图 1 美术语言三个层次示意图
(三)关于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不是抽象的概念,还与各种美术门类结合,形成中国画语言、油画 语言、版画语言、雕塑语言等。
图2 版画、油画和国画的门类美术语言的差别
(三)关于美术语言
还要进一步探索各种“风格语言”,如中国画的工笔重彩、白描、大写意等; 西洋画的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才是具体的“美术语言”和需要 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连接
展示
学生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以及创作意图。对所完成的作品, 在小组中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用实物或数字的方式展 示,以及如何向观众展示、交流信息和思想。
核心素养本位 的 美术教学设计
上海师范大学
王大根
一、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特点
(一)关于核心素养
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全球性的教育改革,均源自于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 信息时代?如何为一个未知社会培养人?这是世界各国都不停追问的话题。 从而各大国际组织和各发达国家纷纷研究核心素养。
教育部将核心素养定义为: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张华 比较了世界各地的研究之后认为:核心素养亦称“ 21 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 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 高级能力 是人面对 复杂问题情境 时做 出明智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和 行动能力,即像专家一样去思考; 人性能力即建立在人 性、情感、道德与责 任基础上的能力。
自主发展 社会参与
全面发 展的人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文化基础
(二)关于美术核心素养
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部要求各学科厘清“学科本质观”和“学 科教育观”,提炼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即“专业核心素养”。
视觉识读 美术表现 审美判断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
美术技能 是指不断学习并运用 各种媒材和工具进行 有意义的 美术创作 ( 设计、制作 )和 解 决问题的技能。
图3 表现主义、野兽派和印象主义的流派美术语言的差别
但由于对美术语言认识的肤浅和片面,使美术教学偏离了“美术本质观”。
比如:江苏七年级教材选页来自2.分析江苏七年级教材选页
比如高校学生作业
(三)关于美术语言
《美国艺术课程国家标准》(1994)
5年级-8年级 为了达到标准,学生必须学习视觉艺术中与各类作品相联系的语言和观念。 随着他们用视觉、口头和书写形式进行流利交流的能力的发展,他们必须通 过所有这些途径展露出更强的艺术能力。 内容标准: • 理解和应用媒体、技法和过程 • 运用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美术语言) • 选择和评价一定范围的学科材料、符号和观念(主题内容) • 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 思考和评估他们的和他人作品的特点及优缺点 • 建立视觉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关于美术语言
要落实“美术本质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美术语言的基本定义:由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形式原理所构成的可视化符号系 统,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反映特定的文化意蕴。
语言形态 (字词与语法) 语义信息 (主题与内容) 超语义信息 (文化意蕴) 即“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这是美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美术的其 他种种价值须依附于此才能体现,所以也被称之为“美术本体”。 语言总传递着特定“语义”。美术作品的语义信息往往被称之为主题或内容, 而且美术作品的主题或内容总与其外在语言形态相统一。 美术家在传递语义信息的同时,还有意无意地传递出一些“超语义信息”: ◆ 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生命信息,即作品的风格、力度等; ◆ 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风俗、观念、信仰等信息,即作 品的深层文化意蕴。
(二)关于美术核心素养
• 美术学科按“像专家一样去思考”的原则,根据美术家的工作 和 思维特点,提炼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 和 文化理解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引领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 从“三维目标”到“美术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的一 个标志。以往,由于“三维目标”没有具体内容和标准 ,都要教 师自己设计;而教师 不了解其中的内涵和要求,所设计的目标 不 符合课改要求,真正课改的目标和要求难以落实。 • “美术核心素养”明确了具体内容,以及相对量化的“学业质量 标准”,从而使三维目标更明确、更具可操作性。所以二者非但 不矛盾,而且是课改的深化与推进。
学生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用美术 知识 、 技能 、态度以
及形式,表达情感与思想、 美化生活或解决现实生活复 杂问题 情境 的 必备品格 与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即张华所说 的高 级 能 力 : “像 专 家一样去思考” 必备品格即 张华说的人 心能力
“ 情 境 ” 译 自 “ context” , 有 “语境、上下文、背景、环境” 之意。
(三)关于美术语言
《美国艺术课程国家标准》(2014)
五年级学段 视觉艺术基石性评估模式 回应 创作
学生共同观察、分析和诠释一组有关场景的艺术作品, 将重点放在内容、风格和技法上。
学生创作一件艺术作品,用来表达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场景,并通 过从艺术作品内容、风格或技法的观察与分析中获得启发,同时证 实具有质量的技艺要依靠对材料、工具和设备的合理使用。 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品写出创作意图。 创作 回应 展示
美国“21世纪技能”包括三类: 1.学习与创新技能 创造性与创新、批判性思维与问 题解决、交往与协作三种技能; 2.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 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信息通信 技术素养三种技能; 3.生活与生涯技能 灵活性与适应性、首创精神与自 我导向、社会与跨文化技能、生 产性与责任制、领导力与责任心 五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