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聚集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 命题视角(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该便利购项目最适宜布局在
()
A.超市
B.工厂
C.写字楼
D.火车站
11.便利购采取开放式货架,跟共享单车一样考验人性。下
列能减少便利购货损率的是
()
A.采用扫码付款
B.增加货架数量,丰富货物品种
C.降低货物价格
D.不将货架放在人少、封闭区域
解析:第 10 题,由材料可知,该便利购以办公室白领人群为目 标消费者,故适宜布局在写字楼内。第 11 题,不将货架放在人 少、封闭区域,放在人多的地方,可以相互监督,减少货物丢 失、人为损坏;因是无人开放货架,采用扫码付款、丰富货物 品种及降低货物价格等对减少货损率没有直接影响。 答案:10.C 11.D
[微点拨]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及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
基础点二 城市区位与城市服务功能 如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
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 5~6 题。Leabharlann 5.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6.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2019·苏北三市一模 )高速公路
的车流量随出行距离的增加有显著
衰减的趋势。下图为“福建省高速
公路车流量随距离衰减速度的空间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9.下列城市中,辐射范围最广的是
()
A.三明
B.宁德
C.龙岩
D.泉州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四个城市中车流量随距离衰减速度最
慢的是泉州,说明其辐射范围最广,反之,车流量随距离衰
(2019·金中海中南外三校四模)2014 年上海市建设用地 开发强度为 46%,已超过东京、中国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 三五” 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 2 500 万。下图 示意 2001~2017 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常住人口包含户籍人口 和常住外来人口)。据此完成 3~4 题。
3.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
(2019·江苏大联考三)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高山峡谷城市 攀枝花市,其城市布局被人称为“长藤结瓜式”。下图为攀枝 花市城市布局结构图。据此完成 7~8 题。
7.导致攀枝花市城市布局呈“瓜状”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分布
B.河流走向
C.历史文化
D.地形限制
8.“长藤结瓜式”的城市布局模式最可能导致
命题视角(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1
基础点 逐一盘点
2
重难点 强化攻坚
3
专题过关检测
基础点 逐一盘点
基础点自主练通,节省时间攻重难
基础点一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苏锡常镇三模)如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
力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导致 2015~2025 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污染加剧
B.城建费用增加
C.功能分区明显
D.建筑用地紧张
解析:第 7 题,攀枝花市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城区沿河分布, 呈“长藤”状,即呈带状分布;同时由于地形的原因,地势 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区发展成“瓜状”的多中心形态,即形成 带状多中心(“长藤结瓜式”)的城市空间模式。第 8 题,“长 藤结瓜式”的城市布局由于各中心组团比较分散,不会出现 污染加剧和用地紧张的问题;各个中心组团各自发展,为了 方便导致居住和商业等活动混杂,各功能分区不明显;由于 城市被分割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式片区,各片区分散布局 会导致交通等城建费用增加。 答案:7.D 8.B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4.上海市
A.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B.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
C.2017 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 15%
D.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
() ()
解析:第 3 题,2014 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 46%,“十 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 2 500 万。影响上 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上海位于湿润 区,水资源充足;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不是限制人口数量的 主要因素。第 4 题,根据图例,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常住 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常住人口 2011 年后增加 缓慢;2017 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 37.5%;从图中看,上海市 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有两次明显上升或下降。 答案:3.B 4.A
A.人口数量增加
()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2.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解析:第 1 题,据图分析可知,人口数量增加和土地资源减 少幅度均较小,对人口承载力变化的影响也较小;人口承载 力在减小,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提高,人口承载力与消费水 平呈负相关,与科学技术呈正相关。第 2 题,控制人口数量, 发展地方经济,可以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与经 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与对外开放程度、资源丰富程度也呈 正相关。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和实际生活情况。 答案:1.C 2.A
减速度最快的是三明市,说明其辐射范围最小。 答案:D
[微点拨]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基础点三 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019·江苏大联考三)“每日优鲜”是一个围绕着老百姓
餐桌的生鲜电商平台,覆盖了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零 食等全品类。“每日优鲜便利购(见下图)”是“每日优鲜”的 无人零售项目,以办公室白领人群为目标消费者,2018 年设 定的目标是完成全国 60 个城市内 30 万个便利购点位的布局。 据此完成 10~11 题。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 ()
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 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 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 D。第 6 题,东京作为当时 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故选 A。 答案:5.D 6.A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 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 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高铁对航空运输冲击最大,两者争夺客源的旅行距离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