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二):氨基移换反应(纸层析)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实验七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丁鸣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基本原理
1.氨基移换反应: 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
生的互换反应。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
⑻ 显色剂(0.1%茚三酮-乙醇溶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⑴ 研钵或匀浆器:1套/每组(2人);
⑵ 试管及试管架:1套/每组(2人);
⑶ 恒温水浴箱(37℃、100℃);
⑷ 铅笔、尺和圆规(学生自备);
⑸ 毛细管(直径0.5mmபைடு நூலகம்;
⑹ 新华定性滤纸(直径11cm);
⑺ 剪刀和镊子:各1把/每组(2人);
取4支洁净、干燥的试管,按表1操作表1
管号 作 转氨酶提取液 0.25%碘乙酸
预温
试剂、操
(ml) (ml)
0. 1mol/L α-丙氨酸 pH8.0(ml) 0. 1mol/L α-酮戊二酸 pH8.0(ml) 0.01mol/L 磷酸缓冲液 pH8.0 (ml) 酶促反应 终止酶反应
1
2
3
4
1
1
2cm
5.5cm
1cm
3cm
用铅笔作出点样位置
用铅笔尖在圆心处截一小孔
“灯芯”制作
⑵ 点样:用毛细管依次点标准α-丙氨酸(Ala)、 谷氨酸(Glu)各点2次,其 余1-4号管样液各点2~3次。点样时,要待前次点样干燥(可用电吹风 吹干)后方可再次点样,点样直径不超过0.3cm。
1
2
3
6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
目录
1. 概述
1.1 氨基酸层析原理
1.1.1 纸层析技术
1.1.2 氨基酸分离原理
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1.3 实验步骤
1.4 结果与分析
1.5 实验应用和意义
概述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讨氨基酸纸层析实验,通过这项实验来了解氨
基酸的分离原理以及纸层析技术的应用。
氨基酸层析原理
纸层析技术
纸层析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分离物质混合物的方法,基于不同物质在纸
上移动的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的原理。
氨基酸分离原理
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疏水性和亲水性,因此在纸层析过程中会根据它们
与试剂液之间的相亲和力不同而移动的速度有所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实验材料和仪器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氨基酸样品、纸层析试纸、显色剂等。
实验
所用仪器主要有吸管、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 在纸层析试纸上加载混合的氨基酸样品。
2. 将试纸放入显色剂中进行显色反应。
3. 观察试纸上氨基酸斑点的分离情况。
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各个氨基酸在纸层析试纸上的分离情况,进而分析其性质和相互作用。
实验应用和意义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在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氨基酸之间的关系和性质,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氨基酸移换反应
2. 器材 (1) 解剖刀、剪及镊子。 (2) 解剖盘。 (3) 表面皿。 (4) 匀浆器。 (5) 台秤。 (6) 离心管和离心机(台式) (7) 试管及试管架 (8) 恒温水浴 (9) 毛细玻璃管
(10)直尺 (11)2H铅笔 (12)层析滤纸(国产新华1号滤纸) (13)电热鼓风干燥箱 (14)层析用具:玻璃钟罩、层析缸和小 烧杯。 针、线、喷雾器。
1%丙酮酸溶液
1/15mol/L pH7.4磷酸缓冲液
10滴
2ml
10滴
2ml
0.05%碘乙酸
酶液
10滴
1ml 37℃ 40min
10滴
1ml (煮沸)
30%乙酸
5滴
5滴
100℃ 10min,流水冷却,过滤取滤液
ʺ纸上层析法检查
@ 点样 ₤取15cm直径的圆形滤纸,在圆心处用圆规划一个3cm的同
心圆。
锥形瓶(50ml) 移液管(2.5ml) 微量滴定管(5ml) 小台秤
操作方法
击毙动物(家兔),迅速放血,取出肝脏,在 玻璃皿上剪成碎糜。 取50ml锥形瓶2个,各加入3ml Locke氏溶液和 2ml pH7.6的磷酸缓冲液。在一个锥形瓶中, 加入3ml0.2mol/L丁酸溶液,另一个锥形瓶作 为对照。取约0.5g肝组织两份(相等重),分 别置于两个锥形瓶内,混匀,于37℃恒温水浴 内保温。
转氨酶催化。
ʺ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
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 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 活力最强。
ʺ 上述两种酶均广泛存在于生物机体中,在正常
生物化学实验 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
生物化学实验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生物化学实验--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实验三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一、实验目的1、1.学习一种鉴定氨基移换作用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用纸层析法测定转氨基作用。
3、介绍氨基移换促进作用在中间新陈代谢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氨基移换酶也称转氨酶,它能催化α-氨基酸的氨基与α-酮酸的α-酮基互换,形成新的α-氨基酸与新的α-酮酸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氨基移换作用。
它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等中间代谢中,在糖、脂肪、蛋白质三类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
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
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最强。
上述两种酶均广为存有于生物机体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存有少量存有。
机体出现肝炎、心肌梗塞炎症时,血清联运氮酶活力明显减少,在临床上转氨酶活性的测量存有关键意义。
测量转氨酶活性的方法很多,例如分光光度法,纸上层析法及光电比色法等。
在氨基酸分解代谢中,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大多数氨基酸的主要代谢方式,通过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而完成。
此过程可用下式表示:植物中多种氨基酸是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的。
纸层析:就是以滤纸做为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就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种生化拆分技术。
由于设备直观,操作方式便利,所须要样品量太少,分辨力较低等优点而广为的用作物质的拆分,并可以展开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缺点就是进行时间较长。
分配层析法:是利用物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即α=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溶剂系统: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水和滤纸纤维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其扩散作用降低形成固定相,有机溶剂和滤纸亲和力弱,所以在滤纸毛细管中自由流动,形成流动相,由于混合液中各种氨基酸的分配系数值不同,其在两相中的分配数量及移动速率(即迁移率rf值)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以乙醇胺和乙酸异丁酯为例实验目的:1. 了解氨基移换反应的基本特征;2. 继续熟悉常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分离纯化技术。
实验原理:氨基移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在反应中,一个羧酸酯和一个胺类化合物经过反应可以形成一个新的酯类化合物和一个胺类化合物。
反应的机理如下:首先,酯中的羰基与胺中的氮原子反应生成一个极性复合物,接着,羰基和氮原子之间的单键断裂并生成一个中间体─有机酸水解反应中的酸性中间体。
最后,中间体于胺中的氮原子进行质子交换生成酯类和胺。
实验步骤:1. 取样装置:分别取两个干净的干燥试管,在每个试管中加入5.0 mL 乙酸异丁酯和5.0 mL 乙醇胺,并轻轻混合试管中反应溶液。
在实验中,咪唑可用作中间体。
2. 氮气通入:两个试管的溶液分别用氮气冲洗3分钟以上。
3. 恒温加热法:将两个试管放入一个恒温水浴中并加热至回流状态,反应时间为1小时。
4. 分离提纯:反应结束后,用10.0 mL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混合以上试管中的反应液。
然后加入10.0 mL的丙酮分液漏斗中。
放置在常温下,振荡分离,取得上层有机相後,将分离采得的溶液放置于的蒸馏器中。
蒸馏出有机物,得到色为棕色的油状物乙酸异丁酯。
5. 得到产物:乙酸异丁酯样品分别澄清,加入2 ~ 3 滴氢氧化钠试液。
对原反应物和产物皆施以酸碱反应,观察沉淀现象,以判断纯度并得到产物。
实验结果:实验中,乙酸异丁酯和乙醇胺均有大量的揮发性,并且氢键的性质使得两者在水溶液中难以充分混合,因此在ND通入气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去除水气份,且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干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试管中反应溶液的颜色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的。
经过反应后,有机相变得更加显眼并呈现出深褐色。
最终得到了棕色的电子杂质过滤器。
实验结论:乙酸异丁酯和乙醇胺在反应中的氨基移换反应是一种可行的有机反应。
通过在实验中的各道操作,得到了棕色的电子杂质过滤器,并成功地提取出乙酸异丁酯。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纸层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和鉴定氨基酸。
本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技术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鉴定,进一步了解氨基酸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苯酚、丙酮、氨基酸溶液(酪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方法:1. 准备纸层析板:在纸层析板的一端绘制一个起点线,距离底部约2 cm。
2. 在起点线上分别滴加不同氨基酸溶液,每个溶液滴加约1 cm。
3. 将纸层析板放入含有苯酚和丙酮的密闭容器中,使其与溶剂接触,但不要浸泡。
4. 等待溶剂前进至纸层析板的顶端,取出纸层析板并迅速标记出溶剂前进的距离。
5. 用紫外灯照射纸层析板,观察各氨基酸的色谱带。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氨基酸的纸层析分离和鉴定。
根据实验结果,不同氨基酸在纸层析板上产生了不同的色谱带,表明它们在溶剂中的迁移速度和亲和性不同。
首先,酪氨酸的色谱带位于起点线上方最高位置,表明酪氨酸与溶剂的亲和性最低,迁移速度最慢。
这可能是由于酪氨酸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环和羟基团导致了其与溶剂的较弱相互作用。
其次,赖氨酸和谷氨酸的色谱带位于起点线上方,但位置较低。
这表明赖氨酸和谷氨酸与溶剂的亲和性较高,迁移速度较快。
赖氨酸和谷氨酸分子中的带正电荷的氨基团可能与溶剂中的负电荷相互作用,加快了它们的迁移速度。
甘氨酸和丝氨酸的色谱带位于起点线以下,迁移速度最快。
这表明甘氨酸和丝氨酸与溶剂的亲和性最高,迁移速度最快。
甘氨酸和丝氨酸分子中的带负电荷的羧基可能与溶剂中的正电荷相互作用,加快了它们的迁移速度。
总结:通过纸层析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鉴定了不同氨基酸。
实验结果表明,氨基酸的迁移速度和亲和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氨基酸的纸层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酸移换反应
@ 纸上层析分离氨基酸
₤在15cm直径的圆形滤纸中心剪一个小圆孔。 ₤取一滤纸卷成圆筒,用剪刀将该圆筒状的滤纸的下端沿纵
向剪为灯刷状,而滤纸的上端插入至15cm直径的圆形滤纸的 小圆孔中。
₤圆筒装的滤纸灯刷状的一端放在盛有层析剂的培养皿中,
灯刷状的滤纸和层析剂(流动相)相接触。
层析剂:尿素:无水乙醇:水[:茚三酮]
转氨酶催化。
ʺ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氨
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及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 活力最强。
ʺ上述两种酶均广泛存在于生物机体中,在正常 人血清中也有少量存在。机体发生肝炎、心肌 梗塞病变时,血清中转氮酶活力显著增加。
ʺ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检查由谷氨酸和丙酮酸
30%乙酸
5滴
5滴
100℃ 10min,流水冷却,过滤取滤液
ʺ 纸上层析法检查
@ 点样
₤取15 cm直径的圆形滤纸,在圆心处用圆规划一个3.0cm的 同心圆。
₤在同心圆的圆周上取4个点, 每个点的距离相近,为点样 的位置。
₤用4支毛细管口分别取样品和对照的滤液,以及标准谷氨酸
和丙氨酸,再轻轻触到4个点样的位置上,使每种溶液分别 形成直径为2-3mm的圆斑,每次点样后,自然风干或吹风机 吹干,再点下一次,重复3-4次。
➢ (8) 标准丙氨酸溶液(0.1%) ➢ (9) 标准谷氨酸溶液(0.1%) ➢ (10)0.1%水合茚三酮乙醇溶液 ➢ (11)层析剂:尿素:无水乙醇:水 [:茚三酮]
= 0.5 g: 80 ml: 20 ml [: 0.1g] 。
➢ 2. 器材 ➢ (1) 解剖刀、剪及镊子。 ➢ (2) 解剖盘。 ➢ (3) 表面皿。 ➢ (4) 匀浆器。 ➢ (5) 台秤。 ➢ (6) 离心管和离心机(台式) ➢ (7) 试管及试管架 ➢ (8) 恒温水浴 ➢ (9) 毛细玻璃管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引言:氨基移换作用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可以将一个氨基(-NH2)基团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上。
这种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苯胺和苯甲酸的氨基移换反应进行研究,探究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实验部分:实验材料:苯胺、苯甲酸、浓硫酸、冰醋酸、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乙醚、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1. 将苯胺(10mmol)和苯甲酸(10mmol)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醚中。
2. 将浓硫酸缓慢地加入苯胺溶液中,反应混合物保持在低温下搅拌30分钟。
3. 将苯甲酸溶液缓慢地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反应温度保持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
4. 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分离有机相。
5. 用浓氨水调节有机相的pH值至中性,产生氨盐沉淀。
6.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氨盐沉淀,得到氨基移换产物。
7. 用冰醋酸结晶苯胺盐酸盐,得到苯胺盐酸盐。
结果与讨论:实验中,我们通过氨基移换反应成功地将苯胺中的氨基转移到了苯甲酸上。
在实验过程中,浓硫酸的加入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而苯甲酸的加入则提供了反应的另一个反应物,使得反应能够进行。
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反应温度的控制对反应速率至关重要。
在低温下,反应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转化率。
而在高温下,反应速率较快,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物的纯度。
因此,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反应物的摩尔比也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在本实验中,苯胺和苯甲酸的摩尔比为1:1,这样可以保证反应物的充分反应,最大程度地提高产物收率。
若反应物的摩尔比不合适,可能会导致反应物过量或不足,影响反应的进行。
此外,反应后的产物处理也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氨水将有机相中的氨基转化为氨盐沉淀,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沉淀,得到氨基移换产物。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对不同氨基酸溶液进行分离和检测,以研究其迁移率和相对极性的差异。
通过选取适当的溶剂系统和纸层析条件,我们成功地分离了五种常见氨基酸,并确定了它们在纸上的迁移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技术,可用于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
引言:氨基酸是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研究生物体的代谢、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检测氨基酸,科学家们发展出了多种分析技术,其中之一就是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吸附剂(纸)上的迁移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药物研究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鉴定,以深入了解氨基酸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氨基酸样品: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
- 层析纸:常规过滤纸。
- 层析溶剂:正丁醇/蒸馏水(7:3)混合液。
2.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溶液:将每种氨基酸样品分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制备浓度为0.1 mol/L的氨基酸溶液。
2. 准备层析纸:在纸层析仪中放置一条纸带,细细地描绘线8 cm以上,标明起始点和结束点。
3. 样品加载:使用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将每种氨基酸溶液滴于纸带的起始点上,注意避免溶液的扩散。
4. 层析过程:将纸带放入层析仪中,加入适量的层析溶液至稍高于纸带的底部,待溶液达到上端时取出纸带,立即标记氨基酸的悬浮位置。
5. 结果分析:测量标记点距离起始点的距离,并计算各氨基酸的迁移率。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分离了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这五种常见氨基酸。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率存在一定差异。
迁移率较大的氨基酸,其在纸上的可见位置相对靠近起始点;而迁移率较小的氨基酸,则迁移较慢,位置较远。
这种差异主要与氨基酸的极性有关。
极性较大的氨基酸更容易与层析纸上的极性团结合,从而减缓其迁移速度;而极性较小的氨基酸则与层析纸上的极性团的作用较弱,迁移速度较快。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氨基酸纸层析实验报告一、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了解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氨基酸纸层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氨基酸纸层析实验,了解不同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和相对极性,以及利用该方法对未知氨基酸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氨基酸纸层析是基于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差异和相对极性的原理进行的。
在纸上,氨基酸会随着溶剂的上升而迁移,迁移的距离与氨基酸的极性有关。
相对极性较大的氨基酸迁移速度较慢,相对极性较小的氨基酸迁移速度较快。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纸层析纸剪成适当大小的条状,将各种氨基酸溶液准备好。
2. 在纸层析纸上标记出起点线和氨基酸溶液的滴点位置。
3. 使用毛细管或微量移液器,将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溶液滴在起点线上。
4. 将纸层析纸的一端浸入含有适量溶剂的容器中,确保溶剂不超过起点线。
5. 等待溶剂上升至纸层析纸的上端,取出纸层析纸并迅速将其晾干。
6. 在纸层析纸上观察出现的斑点,并记录它们的迁移距离和颜色。
7. 将实验结果与已知氨基酸的迁移速度进行对比,鉴定未知氨基酸。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在纸层析纸上出现了多个斑点。
每个斑点代表一个氨基酸。
根据它们的迁移距离和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它们的相对极性和成分。
五、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对已知氨基酸的对比,可以初步鉴定未知氨基酸的种类。
根据不同氨基酸的迁移速度和相对极性,可以推测未知氨基酸的性质和结构。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条件的控制。
如溶剂的选择、纸层析纸的处理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六、实验总结氨基酸纸层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和相对极性的差异,并学会了利用该方法对未知氨基酸进行鉴定。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能无法对所有氨基酸进行准确鉴定。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和检测氨基酸的混合物,并掌握纸层析法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纸张)上运动速度不同,从而使它们在水平方向上分离。
对于氨基酸来说,它们的极性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
具体方法为:先将混合物溶于适当溶剂中,然后将溶液点于纸上,待其干燥后将纸张放入含有适当移动相(如丙酮-水)的槽中,在移动相作用下,各氨基酸沿着纸张上升,并在不同位置处停留下来形成斑点。
最后通过显色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取一张大小适中的滤纸,在距离底部1cm处画一个横线。
2.制备样品:取苯甲酰氨基丙酸(BAP)和甘氨酸(Gly)各10mg,加入0.1mol/L HCl中,用超声波混合溶解。
3.点样:用微量移液管在距离底部1cm处分别点上制备好的样品。
4.干燥:将纸张放在通风处晾干。
5.装置槽:取一只玻璃槽,加入适量的丙酮-水移动相(比例为7:3),使其深度约为1cm。
6.上色:将晾干的纸张迅速放入槽中,待移动相上升至距离纸面1cm时取出,迅速晾干并标记。
7.检测:将纸张置于紫外线灯下或进行显色处理,观察斑点位置和颜色。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后,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到两个斑点,分别位于距离底部2cm和3cm左右。
其中较靠近底部的斑点为苯甲酰氨基丙酸(BAP),较靠近顶部的斑点为甘氨酸(Gly)。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在适当条件下利用纸层析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检测氨基酸混合物。
其中,移动相的选择、样品的制备和点样的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通过观察斑点位置和颜色可以初步判断混合物中各种氨基酸的成分。
六、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皮肤或吸入。
2.制备样品时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点样时要注意位置和数量,避免斑点过多或重叠。
氨基酸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纸层析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2.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及方法;3. 掌握纸层析法的操作技巧;4. 掌握色谱分离和半定量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极性吸附材料上的压力移动、及其在物质固相与液相之间差别挥发速度的物质分离法。
在这种方法中,一组或多组物质被载入到移动相上,然后被吸附在固定相层(纸或薄膜)上,物质在移动相的运动下,其起始点到达终点时,通过了不同的固定相深度的层,最终产生了质量的分离。
具体而言,它使用固定相(纸)的物质表面力,基于固定相与代表它的移动相的水之间的亲缘性的差异,有效地分离了物质混合物中的成分。
这使得不同的物质移动速度不同,并因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和亲水性而在纸上生成不同的色带。
氨基酸的分离原理是基于氨基酸分子的吸附和反应性质进行的。
对于不同的氨基酸,因其分子量和极性不同,吸附性也有所区别。
利用一种叫做“等电点”的技术,也被称为浸入式pH值,有效区分了每个氨基酸的电化学性质,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实验原料:1. 氨基酸混合物;2. 纸层析板;3. 丁醇-甲醇-冰醋酸混合液。
实验方法:1. 准备移动相,将3ml丁醇,3ml甲醇和4ml的冰醋酸混合均匀,即为移动相混合液;2. 在纸层析板上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分别在起点线和终点线上用细笔水平涂上混合物;3. 将纸层析板悬挂在有盖的玻璃壶内,同时倒入足够的移动相,使得层析板底部刚好与移动相接触;4. 等到移动相向上升到终点线时,取出纸层析板,标记各个色带,并按偏移距离,估算氨基酸的含量;5. 排除纸层析板中的电泳移位,测量氨基酸的稳态等电点pH值;6. 根据样品颜色和偏移距离,对各个色带进行定量计算。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如上述的方法对氨基酸进行了分离,得到了明显的色带,并根据色带的偏移距离可大致确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另外,我们记录下各个氨基酸的等电点pH值,以便进一步研究氨基酸的特性。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纸层析实验,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成分。
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在固体和液体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在纸上发生分离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纸层析法来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成分。
氨基酸在纸上的分离是通过其在纸和溶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的。
实验步骤:1. 准备纸层析仪器和试剂,取一张纸层析板,将其放入试剂槽中,加入足够的溶剂使其浸没,然后将纸层析板取出,倾斜放置在支架上,使其表面干燥。
2. 样品制备,取少量氨基酸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得到氨基酸的溶液。
3. 样品上样,用吸管或者毛细管在纸层析板的一端滴加氨基酸溶液。
4. 开始分离,将纸层析板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浸没纸层析板的一端。
5. 观察分离现象,待溶剂上升至纸层析板的上端时,取出纸层析板,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位置,然后将纸层析板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6. 结果分析,观察纸层析板上各色斑的形成情况,根据色斑的位置和颜色来判断氨基酸的成分。
实验结果:经过纸层析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鉴定了氨基酸的成分。
通过观察纸层析板上的色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氨基酸在纸上的分离情况。
根据色斑的位置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氨基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纸层析法在氨基酸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
纸层析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纸层析法在其他化合物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1. 赵军, 徐宁, 等.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 张三, 李四. 分析化学实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3. 王五, 赵六. 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氨基移换反应
本实验用纸层析的方法观察丙酮酸和谷氨酸的混合液在 肝脏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变成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
纸层析
以滤纸及其结合水作为固定相,把欲分离的混合 氨基酸样品加于滤纸上,使流动相(展开剂)经 此移动,各组分就在两相溶剂发生分配现象,由 于各种氨基酸的分配系数不同,就逐渐集中于滤 纸上不同的部位,而彼此分离; 层析完毕后,茚三酮显色,计算各组分的比移值。
试剂和材料
试剂 器材
1. 0.1M谷氨酸溶液 2. 0.1%KHCO3 3. 丙酮酸钠溶液
1. 试管2支
2. 微量移液器 3. 研钵,滴管
4. 0.1%茚三酮酒精溶液
5. 0.5%标准氨基酸溶液 :Ala和Glu
4. 水浴锅
5. 层析纸,电吹风,毛 细管,培养皿
6. 水饱和酚
实验方法
制备肝脏组织的匀浆
称取动物肝脏2g,加入6ml生理盐水 (0.9%NaCl),加少量细沙,研磨成细浆
实验方法
酶反应
1
肝匀浆 20滴
2(对照)
20滴(煮沸3分钟)
水开后煮 5分钟
0.1M谷氨酸
0.1M丙酮酸钠 0.1%KHCO3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摇匀,45℃水浴中保温60分钟
2%醋酸
4滴
4滴
水开后煮 4分钟
R’-COCOOH
R”-CH(NH2)COOH
实验原理
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胺)为辅酶,最适PH为7.4。
氨基酸 磷酸吡哆醛 转氨酶 α-酮酸 磷酸吡哆胺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转氨基作用可以在各种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普遍 进行。除Gly,Lys,Thr,Pro外,均可参加转氨 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纸层析法)
转氨基作用原理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分子上的反应过程称为转氨基作用(或称氨基移换作用)。
转氨基作用是氨酸代谢的重要反应之一,由转氨酶催化。
经转氨后,原来的α-—氨基酸变成了相应的α-—酮酸,原来的α-—酮酸则成为新的、相应的α-—氨基酸。
本实验观察谷氨酸与丙酮酸在肌匀浆中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GPT)的催化进行转氨基的过程。
然后用纸层析法检查反应体系中丙氨酸的生成。
为便于观察转氨基作用,在反应中须加一碘醋酸(或—溴醋酸),以抑制谷氨酸和丙酮酸的其它代谢过程。
试剂0.9% NaCl溶液;0.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1%谷氨酸钾溶液;1%丙酮酸钠溶液;0.25%一碘酸钠溶液;2%HAc。
操作1、肌匀浆的制备(该步由实验室准备室制备)取小白兔一只,猛击头部处死后,立即剪颈放血,取肌肉若干经0.9%NaCl溶液洗去血污后,称取肌肉约100g置电动匀浆器中,再加0.01mol/LpH7.4磷酸缓冲液500ml磨成匀浆。
2混匀后同置37-40℃水浴中保温1小时(时加振摇)。
取出两管各加入2%醋酸2滴,再同置沸水浴中5分钟,使反应停止,稍冷却,将上清液用于纸层析。
纸层析(氨基酸)原理层析法又称色层分离法,原指有色物质在吸附剂上因吸附能力不同而得到分离的方法。
后来此方法也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
层析法除了吸附层析以外,还有离子交换层析、分配层析和亲和层析等。
纸层析是分配层析中的一种。
分配层析是利用不同的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到分离的。
通常用a表示分配系数。
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s)a = —————————————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CL)一种物质在某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在一定的温度下是一个常数。
纸层析是以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以滤纸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有机溶剂沿着滤纸自下而上流动的,称为“上行法”;自上而下流动的,称为“下行法”。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实验九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基本原理 1.氨基移换反应: 1.氨基移换反应: 氨基移换反应 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 之间发生的互换反应。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 催化。转氨酶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 转氨酶(GOT)的活性最强。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在肝、心、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活性较高。
用滤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是根据氨基酸样品的R基团的化学结构或极 性大小的不同,将样品氨基酸溶解在适当的溶剂( 0.01mol/L pH7.4磷酸缓 冲液)中,点样在滤纸的一端,再选用适当的溶剂系统(酚溶液),通过毛 细现象向另一端展层,展层完毕后,用茚三酮作为显色剂,即可得到氨基酸 样品的分离图谱。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⑴ 研钵; ⑵ 试管及试管架; ⑶ 恒温水浴箱(37℃、100℃); ⑷ 铅笔、尺和圆规; ⑸ 毛细管(直径0.5mm); ⑹ 新华定性滤纸(直径11cm); ⑺ 剪刀和镊子; ⑻ 电吹风; ⑼ 滴管; ⑽ 康氏皿; ⑾ 喷雾器; ⑿ 烘箱(80 ℃)。
五、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 转氨酶液的制备 1、转氨酶液的制备 取新鲜牛蛙肝或猪肝约3g,剪碎用研钵将肝脏碾碎,加3ml磷酸缓冲液迅 速碾磨,加9ml磷酸缓冲液,用两层纱布过滤,收集浆液或滤液即得转氨酶提 取液备用。 2、氨基移换反应 取4支洁净、干燥的试管,按表1操作 表 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肝脏组织中转氨酶活性的测定(二):
纸层析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纸层析法测定转氨基作用,检验上次实验的结果。
二、实验原理(略)
三、实验试剂:
1、1%谷氨酸
2、1%丙氨酸
3、1号试管提取物
4、2号试管提取物
5、层析液
四、实验步骤:
1、点样: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心位置剪一小孔(直径1-2mm),以圆心为中心画直径为1cm的圆作为点样的底线;在圆周上等距离点4个点,标注为1、
2、
3、4;分别用4支牙签(或枪头)在4个点上点样,样品依次为:标准谷氨酸溶液、标准丙氨酸溶液、样品1、样品2;用吹风机吹干后,可重复点样2-3次,如果第一次点样足够多,一次就可,每个样点的大小最好不超过3mm,四个点大小尽量一致。
2、做滤纸筒状刷:吸附层析液。
3、扩展剂:取小培养皿1个,加入苯酚-水扩展剂(高度0.5cm左右);将小培养皿置于一个大培养皿中。
4、层析:将滤纸筒状刷直立于装有层析液的小培养皿中,并将筒状刷的上头插入滤纸中心的小孔内(不要高出滤纸表面,高出部分剪去),滤纸通过此筒状刷与层析液相连。
将滤纸平放在含有饱和酚溶液的培养皿上,并用上下一样大小的培养皿盖在滤纸上,酚溶液由滤纸小孔向四周扩展。
当酚溶液扩展到距离纸边沿1.5cm时,取出滤纸。
用铅笔画下酚溶液扩展的边沿,吹干。
5、显色:喷水合茚三酮溶液,加热显色。
标出各显色点,计算各点的Rf值。
五.结果分析:
(1)用铅笔将层析色谱轮廓和显色点的中心点描出来;
(2)测量原点至色谱中心和至溶剂前沿的距离,计算各种氨基酸色谱的 Rf 值。
(3)分析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是否进行了转氨基作用,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