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20)
高考地理讲座(二)(精讲)(共256张)
![高考地理讲座(二)(精讲)(共256张)](https://img.taocdn.com/s3/m/c7b1123baf45b307e87197f1.pn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 B.②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与新增总人口数量基本相同 C.③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少于新增总人口数量 D.④时期我国劳动力总数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
(2)关于不同时段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和适宜的人口政策的叙 述,正确的是( )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 人口问题的影响 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 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 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素质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 解决人口问题的 途径 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 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 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 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 会增加 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1.理解各种人口构成与人口问题的关系
人口构成 人口 人 口 的 年 龄 结 构 人口 老龄 化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 断下降,而老年人口 的比重不断上升 ①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 源不足 ②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 鼓励生育,接 养老等费用的增加 ③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 题 纳移民 年轻 化 含义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 断上升,而老年人口 的比重不断下降 造成的人口问题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 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 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 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应对措施 实施计划生 育,降低人口 自然增长率
A.①时期我国劳动力数量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高 B.②时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转型期,应当大力促进劳动力 向大城市集中 C.②③时期社会负担加重,需要改变人口发展模式 D.④时期我国劳动人口急剧减少,需要大力吸引国际移民
我国
总人口数量巨大,若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与总人口增速接近,则劳 动力数量变化会小于总人口的数量变化,故 B 项错误、C 正确; 我国总人口数量巨大,劳动力总数也很多,故 D 项错误。选 C 项。第(2)题,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持续、快速增加,促 进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当时经济水平还较低,故 A 项错误;我国 大城市的城市化问题突出,不适宜大力促进劳动力向大城市集
高三地理复习辅导讲座
![高三地理复习辅导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ae71933376baf1ffc4fad32.png)
D.新、青、陕、晋、豫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进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回答7~9题。
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B.提高交通效率 D.节省城市用地
8.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C.城市连片发展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黄土高原 (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 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 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 期。 (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 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 农作物生长。 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 霜冻 (5)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 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 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 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 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 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13、阅读以下资料和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 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 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他将沼气、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 一起
(2)பைடு நூலகம்述图中 10℃ 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 其原因。
10℃ 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主要 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西半段因受 东北—西南走向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的影 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8)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8)](https://img.taocdn.com/s3/m/5d1fe0b53968011ca30091b3.png)
专题十二主要环境问题与生态脆弱区[明确选考要求]3.备考建议:学习本专题内容应紧紧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维度,紧紧联系区域地理环境中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和特点,从人类活动的方式和规模角度进行思考,并对相关人类活动进行恰当评价。
考点一旅游资源及其综合评价[典题领悟]【典例1】(2019·全国卷Ⅲ,1~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生产沼气等,说明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
第(2)题,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最后剩余废渣,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可以生产工业油脂。
答案(1)B(2)C人地协调观考查对厨余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综合思维根据框图内容推断地理事物的流程1.(2018·天津文综,7)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
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解析共享单车制造和消费者使用这一过程,不能体现废弃物资源化和资源减量化,故不属于循环经济,B项符合题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的杂草和虫类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而鱼的排泄物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可以减少人工饲料添加和化肥的施用量,属生态农业;城市垃圾用于发电,残余粉灰用于制造砖材,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创造新的产值,属于清洁生产;海水发电过程中利用废热水进行制盐,不仅减少了废热水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盐、淡水等新的产品,也属于清洁生产,三者均是循环经济,A、C、D项不符合题意。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https://img.taocdn.com/s3/m/8ebc933065ce050877321349.png)
专题八农业的区位因素[明确选考要求][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典题领悟]【典例1】[2016·全国卷Ⅰ,36(1)、(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解析第(1)题,横县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的影响小;而江苏、浙江地形平坦,易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的过干和过湿的现象,都不利于茉莉生长。
第(2)题,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冲积而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离河流近,有利于旱季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长。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5)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5)](https://img.taocdn.com/s3/m/81a1dab90912a21615792949.png)
专题七人口与城市[明确选考要求]命题调研报告1.命题规律: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与等级体系、城市化、区域城市化四个考点。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以中等难度为主。
试题多从推理判断、成因探究角度设置问题,重视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的考查。
2.命题趋势:可能会从小区域城乡人口数据角度,考查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或以城市内部人口、产业布局为切入点,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还可能以区域城市分布为背景,考查城市群特征、构建城市群的措施及意义等。
3.备考建议:人口特征是区域特征的重要内容,在复习备考中,可适当介绍世界主要区域、中国部分省(区、市)的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特征。
运用典型题目来加强各种类型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训练。
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典题领悟]【典例1】(2018·海南地理,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1)题,考查安徽省2005和2010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中等难度。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
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排除A选项。
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
第(2)题,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
2020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20)
![2020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20)](https://img.taocdn.com/s3/m/b6ed77a983c4bb4cf7ecd1db.png)
一、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模板二、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线路设计的要领2.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三、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具体表解如下:2.旅游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评价1.(2019·全国文综Ⅱ)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
该项目主体是温室,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
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
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
2001年开园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
下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答案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2.(2019·全国文综Ⅲ)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
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
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
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
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
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答案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3)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3)](https://img.taocdn.com/s3/m/7ced763cfd0a79563c1e72b3.png)
专题十一区域与区域发展[明确选考要求]命题调研报告1.命题规律:对区域地理特征的考查,一般是通过区域图文相关材料,让考生判断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然后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或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试题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命题趋势:今后高考还会以社会关注的热点地区或能够体现突出地理特征的地区为载体,通过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来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需要考生复习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因果推导关系。
3.备考建议:复习中,明确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多注意区域差异的比较,并能评价具体的人类活动。
考点一区域及区域地理特征[典题领悟]【典例1】[2018·北京文综,40(1),10分]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0分)解析京杭运河沿线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等方面分析。
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人地协调观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利用沿线有利的自然条件开凿的重要的南北运输通道,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考查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歌剧的形式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体现了地理实践力1.(2015·上海地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结合图示,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势状况、地形结构、降水、水文等方面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7)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7)](https://img.taocdn.com/s3/m/9428db67b4daa58da0114a56.png)
一、资源问题与资源保护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2)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3)开发利用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
(4)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6)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系统。
二、生态破坏与生态保护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型的分析思路三、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地的治理思路一、资源问题与生态破坏1.(2019·全国文综Ⅱ)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2019·全国文综Ⅲ)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解析由材料可知,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灌溉水含盐量高以及化肥的过量施用。
灌溉水含盐量高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的解决措施是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或者利用雨水淋溶(洗);过度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解决措施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将大棚内的土壤用别处(低盐、质地好)的土壤置换(客土置换)也是解决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措施之一。
高考地理总复习研究专题讲座
![高考地理总复习研究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d95b617350e2524de5187eea.png)
专题讲座高考地理总复习研究——分析高考试题、明确考核目标、探讨备考策略潘化兵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一、分析高考试题,明确考核目标(一)基于试题构成要素的考核目标立意:考查目标,是试题的核心和主题情境: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设问: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立意实现的程度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即文综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这好似、技能,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项能力的顺序本质上就是解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因此,高考试题的立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一是做题的角度(文综三科共性的地方),就是考学生规范的做题思维过程;二是从学科的角度来,即三个学科个性的地方,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的技能、学科的思想。
即:共性:文综四项能力(做题的一般思维过程)个性:( 1 )知识结构(知识点结构);( 2 )学科技能(单项技能 ) ;( 3 )学科思想。
【真题分析】读图,回答 1、 2题。
( 07年宁夏卷)1. 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 太平洋B.大西洋C. 印度洋D.北冰洋2. 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 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 减轻了寒冷的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立意:四大洋的空间位置、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和方法。
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做题思维过程。
情境:世界局部区域图。
设问:选择题。
答案: 1.B 2.D【真题分析】右图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读图 2,完成 5~ 6题。
( 08年宁夏卷)5 .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A . T地与 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B .樱花初放日期在 Q地晚于 R地C . R地与 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D .樱花初放日期在 T地晚于 R地6 .影响乙岛 M、 N两地樱花初放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 N地接受太阳辐射较多B . M地受南下寒流影响C . N地地势较为低平D . M地受北上暖流影响立意:地域分异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值线图的判读思路和方法、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讲座
![高三地理复习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0179f6beda38376baf1fae8e.png)
冷、湿(锋面雨)——亚寒带针 叶林气侯——
热、干(地表: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 荒漠带 热、湿(对流雨)——热 带雨林气候
世界降水按纬度分布图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①季节变化、年季变化小(降水均匀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季节变化、年季变化大(降水集中型)——除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外都是
月食
日食
初 一
二十二或二十三
2、月日食发生条件:日、月、地成一条直线并三球心共面。 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日食一定发生在新月。
3、潮汐:一个月中,新月、满月——大潮(日月引潮力叠加,潮差最大) 上、下弦月——小潮 (日月引潮力抵消,潮差最小)
潮汐发电示意图 原理:由势能转变成动能
节气、直射点及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季节 春分-3月21日 冬至-12月22日
3 地震要素示意图 震级、震源深浅、震中、震中距
分布图---世界地震带: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地震的时间和空间 分布、板块 灾害性质
1.流水地貌
上游-中游 下游
2.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 我国西南云贵高原— 地下喀斯特 发展旅游业
地 貌 3.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4.风成地貌
1 地图三要素
1 比例尺:数字式(1:500 000) 文字式、线段式)
2 方向: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 ③经纬网
3 图例:
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无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按指向标定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纬线定方向
北
2020高三地理专题讲座:成因分析类综合题解题技巧(共32张PPT)
![2020高三地理专题讲座:成因分析类综合题解题技巧(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2c4082964bcf84b9d57bf9.png)
地理 影响 要素 因素
原因分析
海陆位 ①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干旱 置、大 少雨;②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环流 )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低压中心气流 、洋流 上升,多阴雨天气;③迎风坡降水多, 降水 、植被 背风坡降水少;④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 和水文 温增湿的作用;⑤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状况、 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 人类活 降水相对较多;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 动等 体现在城市雨岛效应、人工降雨等方面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降水量 的变化或 气温变化 ;流域面 流量变化 积的大小 ;水利工 程和湖泊 的调蓄功 能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 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 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高, 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 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较大 ;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下 游的流量变化减小;湖泊对径 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 河流的流量变化减小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 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 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 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 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 淤积的原因。
【解析】 (1)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
态图可知,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河岸直立,河 床较深,说明可能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所致; 两侧河岸形态接近一致,说明两岸侵蚀差异小,河床岩 性相同。
①气候:降水量大,流 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 冰期,常年可通航。②地 形:平原地形,河宽水深 ,水流平缓,则航运价值 大。③流域内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 大,则航运价值大
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 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 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 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 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高中地理复习备考专题讲座
![高中地理复习备考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fe707c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b.png)
高中地理复习备考专题讲座
简介
高中地理复习备考专题讲座主要针对高中学生,旨在帮助他们进行地理考试的复习备考。
本讲座将涵盖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和复习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成绩。
内容概述
1.地理学科概述:讲解地理学科的定义、意义和研究领域,帮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基本了解。
2.重要知识点回顾:对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回顾和讲解,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
3.复习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有效的地理复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和记忆能力。
4.解答疑惑和答疑环节:提供一个互动的环节,学生可以在讲座中提问和讨论,讲师会解答学生的疑问。
5.习题练习:提供一些地理习题,让学生在讲座中进行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讲座安排
时间:XX月XX日,下午XX:XX - XX:XX
地点:XX学校XX教室
讲座持续时间:约XX小时
参与方式
讲座免费,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开放。
学生需提前报名,提供姓名、班级和联系方式,以便安排座位。
注意事项
学生需自备写字工具、笔记本和教科书,以便在讲座中记录重
要内容。
讲座期间请勿吸烟、吃零食等打扰他人的行为。
本讲座是一个集中复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良机,请广
大学生踊跃参加。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相信大家能够取得优
异的地理成绩。
欢迎大家的参与!
敬请期待,谢谢!。
地理专题讲座
![地理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8953a0392b160b4e767fcf85.png)
专题讲座高中地理(必修 1 )总论北京市京源学校侯小波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市京源学校地理教师,侯小波。
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对高中地理必修 1 的整体认识和教学过程的一些思考。
细心的老师应该还记得,高中地理必修 1 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就是我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而今天的内容又是必修一的总论,即对必修 1 的整体认识和思考。
所以,对于必修 1 ,我觉得自己讲在前,又讲在后。
但是,无论是讲在前还是讲在后,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即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都非常清楚,高中地理必修 1 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但是,我们应该讲些什么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必修一模块内容结构表述如下,四个内容: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们用结构图来还原必修 1 的整体面貌:通过结构图的分析,我们来认识四个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1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无论是从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还是必修一总体结构图中,我们都能看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
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能量组成和运动变化。
也就是说,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过是距地表上、下 30 千米左右的物质和能量。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在任何一个区域中的表现,都是一个系统,即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彼此之间的影响、联系,才是自然地理环境。
所以在必修 1 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建立,即要注重联系。
2 .课标和教材中出现的宇宙中的地球以及隐含着的内部物质运动,这两部分,是自然地理环境吗?准确的说,课标和教材中出现的宇宙中的地球,以及隐含着的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其实质都不能算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它们分别属于天文学和地球科学。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
![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67ddb44431b90d6d85c726.png)
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
思考题
1. 请将岩石圈物质循环 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写出来, 并将其分类。 2. 除喷出岩外,其余岩 石的形成环境均在地面以 下,我们通过哪种地质作 用在地表看到它们?
3. 尝试画出岩石圈物质 循环的示意图。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三地 理高考 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3.“大气运动方向由高压
指大向气低垂压直”运这动句话对吗?
说明理由。
4冷. 热自冷不然热均界不现哪均象些?地请方举会例出。现
根本原因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三地 理高考 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1月份北半球气 压中心分布图
纬度
下垫面
海洋和陆地
地形
沙漠和冰雪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三地 理高考 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三地 理高考 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三地 理高考 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
大气上界
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a
对流层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三地 理高考 复习 自然地理原理串讲 复习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3)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3)](https://img.taocdn.com/s3/m/eeac3f4ade80d4d8d05a4f41.png)
专题九工业的区位因素[明确选考要求][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典题领悟]【典例1】[2018·全国卷Ⅲ,36(2)、(3),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8分)(2)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
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解析第(1)题,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原料、用地等方面分析;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应结合当地的地形、经济发展状况从交通、市场、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
第(2)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若同意关闭,应从技术、生产成本、运费、资金、市场等角度分析。
若不同意关闭,应从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分析。
答案(1)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2)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人地协调观索瓦建立纯碱厂,开发利用附近马卡迪卡迪盐沼的卤水,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以博茨瓦纳索瓦盐沼的开发利用为背景,考查当地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以及建设纯碱厂的区位条件,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分析该地建纯碱厂的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开放性设问,说明在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下,是否应该关闭,体现了地理实践力1.(2018·全国卷Ⅰ)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高三地理复习辅导讲座
![高三地理复习辅导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8cc1f6c3d5bbfd0a79567302.png)
各类实验班建设---课程设置\教
学策略\过程管理与评价
文理实验班\英语实验班\艺术实验班\正则 实验班\英国直通班等 各类特长生: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与 特长生导师密切配合抓过程管理(入学\常规 \学习与训练\成果与宣传\评价等等) 课题引领 班级发展评价方案的制订
加强教师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几个观点: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质量管理不仅要讲 究层次性,而且要注重覆盖面, 究层次性,而且要注重覆盖面,要 能在每一个细节上力求精益求精。 能在每一个细节上力求精益求精。 人才决定一切: 人才决定一切:要全面提高办学效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 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关 键是要建设一支整体优化的领导队 伍和教师队伍。 伍和教师队伍。
教学常规管理---目标清晰化、过程精细化、 成果最大化
抓细备课:要求每个教师把个人钻研和集体备课 细 有机结合起来(备课组长\任课教师); 抓活课堂:师生情绪饱满、互动面广、思维空间 活 大、学生最大限度参与(班主任\任课教师). 抓严辅导:注重个别辅导和错题辅导(任课教师) 严 抓精练习:量的要求适度,注重质的要求,强调 精 出题规范化、有针对性(备课组长\任课教师) 抓实质量分析:精细分析每阶段每学科教学策略 实 及具体举措;精细分析考试质量(年级组长\教研 组长\备课组长\任课教师)
学校搭建平台-----校本培训
成立“教师培训学校”,创立专家 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教师校本 培训模式;创设教师想发展、能发展、 会发展的教师成长环境;设立有理想、 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 作为的“六有”的优秀教师发展的目标, 开创干得好、写得好、说得好等“三好” 优秀教师成长的途径。
深刻领会学校管理理念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1)
![高中地理复习 经典专题讲座 (11)](https://img.taocdn.com/s3/m/2dfc9053b14e852458fb57b3.png)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细化拆分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
②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坡度等。
③土壤:性质、厚度、肥力。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保鲜冷藏技术。
④政府干预:政策、价格、补贴、资金。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2.三方面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表景观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3.五类区域应对农业问题的措施(1)平原区:土地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二、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十要素描述区域农业特征(1)农产品商品率:相关要素有单位面积土地生产率、农业人口数量和素质、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产品价格等。
(2)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规模)。
(3)机械化水平。
(4)科技水平。
(5)农业结构。
(6)水利工程量。
2.七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模板二、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线路设计的要领2.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三、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具体表解如下:2.旅游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评价1.(2019·全国文综Ⅱ)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
该项目主体是温室,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
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
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
2001年开园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
下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答案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2.(2019·全国文综Ⅲ)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
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
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
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
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
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答案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
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解析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
“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梯田》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大地艺术,与“大地艺术祭”的主题高度契合,该地区“冬季多大雪”,而艺术作品能永久保留在田野上,说明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3.(2018·全国文综Ⅲ)格陵兰岛(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
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析格陵兰岛位于极地地区,气候寒冷,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同时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接待能力较弱,大规模开发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当地人的生活。
二、旅游规划和对环境的影响4.(2019·全国文综Ⅰ)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
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
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
古镇旅游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
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
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解析游客很少留宿的原因主要从客源地和旅游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较近,且古镇内的旅游资源主要为现代博物馆和民国时期的公馆,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因此游客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当天返回,没有留宿的必要。
结合游客很少留宿的原因和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从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改善旅游环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5.(2018·全国文综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解析第(1)题,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可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回答。
其经济效益可从增加自身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收入来回答,社会效益可从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来回答。
第(2)题,可依托“佛手山药”的特点发展各种适宜的项目,如依托其独特的外形发展旅游观光项目;依托“佛手山药”地下种植等特点发展乡村体验采挖项目;依托其商品价值发展购物项目等。
三、旅游活动设计6.(2019·海南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出境旅游已成为许多人欢度春节的方式。
近年来日本成为我国游客春节假期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分析春节假期日本成为我国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原因。
答案距离近,易满足春节7天假期旅游时间要求。
文化既具有独特性,又有许多与我国相近或相似之处。
旅游资源(商品)丰富多样,满足不同的旅游体验。
经济发达,交通和住宿等配套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满足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后对旅游服务的更高要求。
解析日本成为我国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原因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距离:距离近,易满足春节7天假期旅游时间要求。
(2)旅游资源的价值:文化既具有独特性,又有许多与我国相近或相似之处。
旅游资源(商品)丰富多样,满足不同的旅游体验。
(3)交通与基础设施:经济发达,交通和住宿等配套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满足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后对旅游服务的更高要求。
7.(2018·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
游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1)说明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
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2)说明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景区的意义。
答案(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充足,无结冰期,全年适宜游客乘筏;河道弯曲(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利于游客观景安全;两岸丹霞地貌景色秀美,对游客吸引力强。
(2)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景区的污染源);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便于景区管理。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第(1)题,解读设问,抓住关键词“九曲溪”“乘筏”“观景”。
这一旅游活动之所以能够开展,首先“九曲溪”具有“乘筏观景”的河流条件,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充足,无结冰期,全年适合游客乘筏;其次,要有景可观,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两岸丹霞地貌景色秀丽,对游客吸引力强;最后,“乘筏观景”必须考虑游客的安全,结合图文信息可知,九曲溪河道弯曲(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利于游客观景安全。
第(2)题,按照规划将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是为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便于景区的管理。
8.(2017·全国文综Ⅱ)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
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
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解析本题要求从文化体验角度去分析,可从了解茶马古道的文化历史、自然和人文环境及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用品的准备等方面进行回答。
1.(2019·天津九校联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根据杭州“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杭州要将生态资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向杭州市民和游客投放一个绿色生态超级大礼包:杭州未来5年要建6座公园、5大湿地,以扩大生态优势。
杭州城中有湖,青山环绕,这是大多数游客对杭州的第一印象。
下图示意杭州某湿地公园。
简述杭州“十三五”规划的公园及湿地对杭州经济、环境及旅游业的影响。
答案城市绿地、湿地增加,美化城市环境;丰富旅游资源,提升杭州城市形象;扩大杭州旅游资源环境容量,提高旅游质量;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增加当地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新疆冬季旅游“热气腾腾”,南北疆冬季旅游热潮涌动,各类节庆活动异彩纷呈。
各地州市根据各自不同旅游资源,积极推进“冰雪+”模式,“冰雪+体育”“冰雪+温泉”“冰雪+文化”等模式纷纷闪亮登场,借助媒体积极宣传,唱响“新疆是个好地方”。
(1)说明新疆适合开发冬季“冰雪+”旅游活动项目的主要原因。
(2)请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角度,分析新疆开发冬季旅游项目能从黑龙江、吉林等传统冰雪旅游特色省区借鉴哪些经验?答案(1)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降雪量丰富,适宜打造冰雪主题旅游项目;省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众多,地貌类型多样,地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展与冰雪组合的各类活动项目;疆内各民族冬季独特的文化习俗活动,对旅游者吸引力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