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一)

合集下载

文艺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一)

文艺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一)

《文艺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一)汕头电大张志强编2004-12-25按: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请大家结合教材内容和复习提纲进行学习。

文学批评论文学史上文学批评的基本途径:1、论文(目前一般采取的文学批评模式):(1)《万家诉讼》的深度与力度(单个对象的批评)(改编为电影《秋菊打官司》)(2)人像展览:短篇小说的第三种结构(一类)(3)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纯理论方法)2、点评:金圣叹“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1)《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点评(2)《第六才子书王实甫西厢记》点评3、以诗论诗体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评初唐四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评陶潜4、随笔:王蒙“欲读书结”:“欲读书者,处于未读书、不读书之狼狈处境而粉饰之谓也。

……不学而不甘无术,便把浅层次的感想见解写出来,求教于善读书多读书者。

”5、序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序:“诗教观”《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社)6、评传体、书信体、对话体1)评传体:古今中外作家评传2)书信体:贺拉斯:《诗艺——给皮索父子的信》单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神曲》主题:“四义说”3)对话体: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王朝闻《雕塑谈》《透与隔》孔子与“诗可以兴”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恬动家。

关于诗歌的社会作用,孔子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关于“兴”的内涵,尽管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宋代学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但主旨是明确的,这就是:诗歌可以激发人们的情志,可以唤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可以使人体悟到某种难以言传的人生意蕴。

钟嵘与“滋味”说钟嵘(468一约518年),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理论家,有《诗品》传世。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提醒文学根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3、话语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4、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5、创作动机:简单地说,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6、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根底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7、即兴与推敲: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降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8、艺术概括: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旧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根底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表达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9、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0、文学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表达,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语言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1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拟直露、倾向比拟鲜明的意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拟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1.文艺学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A世界:艺术模仿论(再现论)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西方: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柏拉图提出理式世界、感觉世界、艺术世界。

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否定艺术。

亚里士多德人提出对世界的摹仿有两种:历史学家对世界摹仿——已经发生过的事,个别的、具体的事;诗人对世界的摹仿——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发生或应有的事。

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

肯定艺术。

中国:观物取象说需注意的问题:文学不能脱离世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文学所反映的世界不等于现实生活。

B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应该注意的问题: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

文学的表现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文学本质问题: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文学批评问题:模仿论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文学创作问题: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C作品:艺术形式论(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

“陌生化”效果。

强调从形式构成中去阐释容所具有的审美效果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

叙述性作品二元对立需注意的问题:作品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中介;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把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是片面的。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文艺学是研究文艺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

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分析和批评,以及对文艺活动的研究,揭示文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文艺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文艺、艺术和美。

文艺是指以表达和传达情感、观念、思想为目的的艺术创造活动。

艺术是指通过创造意象和形式,表达美的追求和审美情感的一种活动。

美是指对于在艺术中体现的意象和形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主观体验。

文艺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分析批评和比较研究。

文献研究是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发展历程。

实地观察是指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了解和体验文艺作品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和情感内涵。

分析批评是指对文艺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评价,揭示和把握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比较研究是指通过对多种文艺作品的比较和对照,寻求其共性和差异,深化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文艺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文艺的创作和鉴赏、文艺的历史和发展、文艺的批评和评论等。

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是文艺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文艺的本质是指文艺作品所特有的艺术性和美感,与其他形式的表达和沟通有所区别。

文艺的功能是指文艺作品所具有的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情感交流、思想启迪、价值观塑造等方面。

文艺的创作和鉴赏是文艺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文艺创作是指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表现手法,将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式。

文艺鉴赏是指观众和读者通过欣赏和解读文艺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文艺的历史和发展是文艺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艺的历史是指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的发展过程和演变历程,通过对文艺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文艺作品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文艺的发展是指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的不断创新和演进,不仅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变革相关,也与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理念有关。

文艺的批评和评论是文艺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

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

(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意象”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出入”说。

4.亚里士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克罗齐”直觉”说康德:审美态度说弗洛伊德:“无升华意识”说荣格“原型”说5.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

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

6.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六个基本观念:(1)艺术活动论(2)艺术交往论(3)艺术生产论(4)艺术反映论(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6)人民文学论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恩格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2.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3.中国古代的“感物说”,就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但这并不影响很多文论家对世界的强调。

4.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5.《尚书·尧典》:“诗言志”6.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归纳(部分)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归纳(部分)

一.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2.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他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文艺学同哲学,科学,特别是其他社会科学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5.文艺学有自己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且几乎与文学的历史一样长。

6.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文艺学开辟的新篇章。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2.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是文学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文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4.文学审美意识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5.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

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6.人民文学论:关于“人民文学”的内涵,第一,不能将“人民文学”简单地理解为文艺题材问题。

第二,也不能简单地把“人民文学”理解为一个认识问题。

第三,不能简单地把“人民文学”理解为抽象的概念。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文学观念A、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文艺概论》复习资料

《文艺概论》复习资料

《文艺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1、文艺学是只研究(语言艺术)的文学。

2、文学是主体的(审美创造)创造。

3、观察文学的视点即(作品文本)(客观世界)(作家)(读者)4、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

5、(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6、艺术通感与(想象)有关。

7、(形象)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8、文学理论给文学创作提供(文学观念)和文学的(价值标准)。

9、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是(诗言志)。

10、文学意象是(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以表情达意为主体的文学形象。

11、(形象描绘)是文学外在的特征,(情感)是文学内在的特征。

12、(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13、文学欣赏中的两种体验是(共鸣)(间离)。

14、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艺术性的科学)。

15、再现论认为文学是对(外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摹仿和再现。

16、(作品)是联系作家与现实世界的中介。

17、《美学》的作者是(黑格尔)。

18、哲学、科学用(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用具有(审美特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19、典型的普遍性首先表现在典型人物的性格具有(代表性)。

20、(结构)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21、宗教以及宗教的(神话故事)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选择1、文学是社会生活的( B )反映。

A.抽象性B.评价性C.科学D.认识性2、( B )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A.形象B.主题C.题材D.语言3、首先强调意境对文学的重要意义的是( D )A.鲁迅B.陆机C.苏轼D.王国维4、必须体现视觉形象和行动性的是( A )A.电影文学B.戏剧文学C.小说D.报告文学5、文学欣赏以( A )为主要目的。

A.审美B.感受C.体验D.娱乐6、文学作品是一种( B )。

A.精神实体B.物态化实体C.情感实体D.认识性实体7、( A )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A.形象B.主题C.题材D.语言8、《典论》的作者是( A )A.曹丕B.陆机C.苏轼D.王国维9、( C )是文学的基本性特征。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都叫“诗学”、“诗论”,因为诗的起源最早。

19世纪以前,整个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笼统而未分化的状态。

19世纪以后,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从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习惯将文艺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文学发展史,即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一定范围内文学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对一定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进行总结。

文学史可按国别、地域划分,如《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也可按历史时期为断代史,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按作品种类划分为专史,如《中国小说史》、《中国诗歌史》2、文学批评,即对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泛指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论的科学。

其主要对象是当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潮流。

3、文学理论,即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上述三分支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

文学理论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武器,离开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发展史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文学批评也就失去了活的灵魂。

反过来,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补充和发展文学理论。

注:“三分法”影响很大,但本课程还是倾向于采用“五分法”,即在以上和分支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

因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理应同文学发展史一样,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比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气质与风格的关系、文学鉴赏的条件、文学的社会作用等等。

文艺概论考试要点

文艺概论考试要点

文艺概论考试要点名词解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他们之间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文学的四个要素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即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精神活动的前提下,即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的。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四者的关系图)补充:作用及地位:P30-343、文学起源游戏说是关于文学起源的一种学说,康德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后来席勒继承并发展了游戏说,提出人的艺术活动是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4、文学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化独创的一个概念,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指。

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是华夏抒情文和抒情理论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

其中,创造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6、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7、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8、隐含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9、净化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文概复习提纲

文概复习提纲

一、基本知识。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三个分支各自具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3、文学活动中的四种要素,指的是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

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5、文学理论有七种基本形态,其主要包括: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6、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7、目前而言,我们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8、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

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必须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理论遗产,必须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必须结合中国当代文学的实际,概括和总结新的文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并回答当代各种文艺问题。

10、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必须解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和当代性等三个问题。

11、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12、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3、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而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动物的感觉只是自然的生理秉赋。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基本概念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学活动:文学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

从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 文学理论的性质【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对象和任务】 任务: 世界 (文学四要素) 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发展的根由、规律。

M 。

H 。

艾布拉姆斯 2.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作品 《镜与灯》 3。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4。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读者 作家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应有品格】实践性: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其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也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价值取向:民主的: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归依;科学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现代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文学理论的形态【形态多样化依据】文学活动过程分类两种文学哲学: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反映论视角(马克思主义) / 表现论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是一个心里转换过程,带有特殊的心理行为.(比兴、虚静、神思、滋味、物感、象外、妙悟、童心、性灵、神韵、意境、出入;移情、心理距离、直觉、审美态度、无意识升华、投射)文学符号学:创作—作品—接受是个符号化的过程。

大一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大一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大一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文艺学:⑴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⑵文艺学有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肌质”、“隐喻”、“复义”、“反讽”等修辞学因素。

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文学创造:是一种复杂而细微的艺术生产活动,目的是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

既指每一作品的具体创造过程,也指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

审美: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有意味的形式: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简答题:模仿论和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几种常见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辑。

人物成熟时,必然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无法迁就作家的原来的意图。

例: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动机暗换打破了原来的构思,有时增加了内涵,人物形象丰富复杂。

例: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可以根据条件自由选取对事物感觉的角度。

人的感觉与对象是自由而多样的关系:功利、伦理、道德、诗意。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动物“按照规律”,而人类“懂得按照规律”。

如人按野兽足迹下套。

文学概论教程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教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文学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文学创造和文学欣赏展现出来。

3.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切文学作品的客观材料和主观情思,都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

4.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代社会,艺术成为商品,因而艺术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并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即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中以审美为目的和归宿的特殊部门,所以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6.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它以作品为中心符号,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现实生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理想世界)的交往对话关系。

文艺概论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文艺概论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文艺概论自考重点复习资料本文主要介绍文艺概论自考的重点复习资料,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文艺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文艺概论是课程设置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文学、艺术、音乐等多个方面,考察考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

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形式主义、批评主义、文化主义等几种不同的视角,需要考生们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个文学流派和文化现象的深入了解,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文艺概论中涉及到的流派和现象比较复杂,考生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类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明剧等经典文学作品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阅读鲁迅、老舍、茅盾等现代作家的作品,来了解近代文学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通过阅读当代流行文学作品如网络小说、影视剧本等,来了解当代文化现象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此外,考生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文艺概论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文艺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文艺作品的鉴赏与解读、文艺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是考试常见的论述题和分析题。

考生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加强这些方面的掌握。

同时,在答题时也需要注意文艺概念的清晰和论证的逻辑,注意表达方式和文字组织。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测和提高。

考生们可以通过练习历年文艺概论自考试卷,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讨论小组、听取老师的讲解等方式,加深对文艺概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综合使用这些方法,考生们就能更好地备考文艺概论自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文艺概论自考的重点复习资料主要包括对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了解,对各个文学流派和文化现象的深入了解,注意文艺概论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测和提高。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艺概论复习整理

文艺概论复习整理

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每份4题,共24题)文学理论: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它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作研究的基础上,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

文学四要素:由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存在方式。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读者、世界四个要素构成,他们是彼此关联、作用的。

劳动说(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活动发生的学说。

文学随着劳动而产生和发展。

第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第三,劳动构成了文学活动的内容,第四,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活动的形式。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倡导者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

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因为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勤与弗雷泽。

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代表人物是席勒与斯宾塞。

话语蕴藉(文学作为话语与其他话语相区别的特点。

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涵多重复杂意义,话语蕴藉是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又余味深长的语言和意义状况,它体现为两种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文学通过话语蕴藉体现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审美表现过程和意识形态在功利性和无功利性、形象性和理性、情感性和认识性三方面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艺术生产(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艺术是一种生产,它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创造出体现一定审美意识形态的文本,最终在艺术消费和接受的过程中,完成文本的价值。

广义的说,艺术生产包括生产和再生产。

文艺学概论复习纲要

文艺学概论复习纲要

文艺学复习重点(邢晓雪建议总结,朱家会提供版底笔记,李振山打字)1:文本的构成语言层是表层,现象层是中间地带,意蕴层是深层内在的层面,三个层面逐层深入,使文本成为一个整体。

语言层面:语音:在文学上,语音主要体现在音韵,旋律,节奏上。

音韵指声韵调;旋律是语音高低升降的规律性变化以及相同相近语音成分的反复或再现;节奏体现在句子降音色的组合成结形式的语言的节律。

语音特点配合着情感和意义。

语义:多义性——表层含义是文本语言明确传达出的字面意义,确定的,明了的。

深层含义是隐含于表层含义之下的内在含义或言外之义,是含蓄的,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有阐述空间和多种可能的。

深层含义包括双关义,反讽义比喻义,象征义和言外意。

文学语言的特点:P156。

内指性——文学语言面对的是艺术世界,不能用观察现实世界的眼光来观察艺术世界,文学语言指向内在的艺术世界,这就是文学语言的内指性。

心理蕴含性——文学语言侧重于表现功能,蕴含了前人的心血和情感。

阻拒性——延长感觉的时间,引起新鲜的体验。

现象层面:文本的现象层面是由文学文本的语言所指绘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景物等构成的整个作品的形象本系。

现象层对塑造形象体系,对整个文本有重要作用。

意蕴层面:艺术作品的意蕴是一种以美为核心的内容,是一种审美意识,它“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而存在。

与形象的关系——形象本身并不是唯一的、终结的目的,它还要表现意蕴,指引意蕴。

意蕴不能单独存在,意蕴存在与显现以形象为前提依托。

意蕴的层次:形而下——文本的现象层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与观念。

形而上——文本的现象层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带有全人类性的,更为普遍永恒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

两个层次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如下:只有形而下,没有形而上层面,这些作品往往不能流传下来。

既有形而下,又有形而上层面,主要代表有经典现实主义著作。

超越形而下意蕴,以荒诞的打破生活原貌和客观逻辑的表现形态,直接揭示某种永恒的形而上审美观念,主要代表有现代派作品。

文概复习要点

文概复习要点

文概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文艺学: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但由于汉语的习惯人们通常把“文学学”称为“文艺学”,于是文艺学便成为“文学学”的一个习惯的说法。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以哲学方法论的眼光,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学文本:文学文本(Text)在英文里,主要是指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

文学文本是指文学作品的书写或印刷形式。

现代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们所使用的文本,往往是指未被阅读只是写出或印刷出来的语言产品。

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做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它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

)模仿说: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

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

模仿说在古希腊相当盛行,许多文艺家和理论家都发表过自己的模仿说思想。

如: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亚里斯多德曾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

”中国古代关于文艺起源于模仿的观念,如:五代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荆浩:《笔法记》);清代的思想家叶燮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叶燮:《原诗》)巫术说: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提出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

泰勒认为野蛮人的世界观是一切事物都有人格化的神灵,一切现象都有生命,这种“万物有灵论”的思维方式,是原始巫术的直接产生原因,同时也孕育了艺术等原始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一)汕头电大张志强编2004-12-25按: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请大家结合教材内容和复习提纲进行学习。

文学批评论文学史上文学批评的基本途径:1、论文(目前一般采取的文学批评模式):(1)《万家诉讼》的深度与力度(单个对象的批评)(改编为电影《秋菊打官司》)(2)人像展览:短篇小说的第三种结构(一类)(3)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纯理论方法)2、点评:金圣叹“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1)《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点评(2)《第六才子书王实甫西厢记》点评3、以诗论诗体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评初唐四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评陶潜4、随笔:王蒙“欲读书结”:“欲读书者,处于未读书、不读书之狼狈处境而粉饰之谓也。

……不学而不甘无术,便把浅层次的感想见解写出来,求教于善读书多读书者。

”5、序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序:“诗教观”《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社)6、评传体、书信体、对话体1)评传体:古今中外作家评传2)书信体:贺拉斯:《诗艺——给皮索父子的信》单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神曲》主题:“四义说”3)对话体: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王朝闻《雕塑谈》《透与隔》孔子与“诗可以兴”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恬动家。

关于诗歌的社会作用,孔子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关于“兴”的内涵,尽管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宋代学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但主旨是明确的,这就是:诗歌可以激发人们的情志,可以唤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可以使人体悟到某种难以言传的人生意蕴。

钟嵘与“滋味”说钟嵘(468一约518年),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理论家,有《诗品》传世。

《诗品》是一部论五言诗的专著,品评上自汉魏至梁的121位涛人,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

在《涛品》中,钟嵘提出诗歌应该“有滋味”,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要“文已尽而意有余”,认为这才是“诗之至也”。

其意是说,诗歌应该深远含蓄,应为读者留下想象、体验与再创造的余地。

司空图与“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有《诗品》等著作。

在《诗品》中,司空图把诗分成了24类,以形象化的比喻予以品评。

司空图论诗,特别强调好诗要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即要求诗歌作品中,要有比具体物象描写和语言文字这样的诗歌本身更为深远的东西,要充分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意趣。

其意旨相通与孔子的“诗可以兴”及钟嵘的“滋味说”,但较孔子、钟嵘的见解更为深入,更为具体。

伽达默尔与阐释学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lllcr,1900一2002)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海德尔堡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柏拉图的辩证伦理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迦达默尔是现代阐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文艺阐释学的主要表述者。

阐释学是从古希腊学者建立的诠释荷马史诗等古典文献的语文阐释学和解释宗教经典的神学阐释学发展来的,在本世纪则成为一门人文科学各方面都十分关注的科学,文艺阐释学即其重要分支。

文艺闸释学研究的中心,是文艺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阐释活动中的中介机制等问题。

文艺阐释学认为,文艺作品不只是文献资料,而是人的生命之流的表现,是人生体验的产物,文艺本质上是交流的,能沟通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

阐释学之“闸释”,不同于—般所说的则具有归纳还原特征。

文艺阐释的目的,就是要对文艺作品进行创造性把握,以求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发现作品的美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

姚斯、伊瑟尔与接受美学姚斯(HansRobert,1921一)德国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等。

伊瑟尔(Wolfeang lser,1926一)德国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

主要论著有《本文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阅读行为:审美反映理论》等。

接受美学史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于联邦德国的—个美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即姚斯与伊瑟尔。

由于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文学理论的,因此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又称“接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本文是一种“召唤结构”,存有许多意义空白,期待着读者自己去填补。

文学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对本文符号内涵的破译和潜在形象的创造性建构过程,是文学作品得以实现的价值,最后得以完成的终端环节。

在这样一种阅读恬动开始时,读者头脑中已存在一种“前结构”,即读者心理上已预先形成一种“结构图式”,用姚斯的术语说,叫作“审美经验期待视野”。

这种“审美经验期待视野”将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从而导致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把握。

接受美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伽达默尔的现代阐释。

伦理批评亦称道德批评。

即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甚至道德珥想对文学作品、文学主张、文学思潮等文学现象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伦理批评特别着重文学的“教化”作用,但同时也注重其艺术表现,“寓教丁乐’’是伦理批评的普遍原则。

审美批评一种着眼于文学作品美学属性及美感效能的批评模式,即以一定的美学思想或美学主张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审美特性、审美创造、审美功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力求以此来规范文学特性而区别于其他精神形式,发挥文学特有的情感和精神影响力。

审美批评由于美学思想的多样性和个体审美的差异性而显得纷繁复杂,对文学作品情感性、愉悦性、创造性、技巧性、形式美的强调则是共同的。

心理批评从心理角度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古已有之。

心理批评通常是指:运用现代心邵学的成果,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现代批评形态。

这种心理批评或以精神分析学为据,或以实验心理学为本,或以完形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对文学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进而追寻创作心理机制和鉴赏心理构成。

与其他批评形态主要从作品外在因素或作品构成素评价作品不同,心理批评强调文学活动特别是创作和鉴赏活动主体内在特殊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语言批评这里主要是指20世纪20-50年代英美“新批评”所代表的注重词语分析的批评模式,其主要代表是英美大学的一批学者或学院批评家。

简要说来,词语批评模式体现如下特点:第一,在文学的基本问题上,认为文学不是对社会的再现或情感的表现的产物,而是词语的构造;第二,在批评的对象上,认为不是作家或社会状况而是作品本体是批评的对象;第三,在批评的焦点上,致力于分析作品词语中的富有意义的特殊状况,如“朦胧”(ambiguity)、“张力”(tension)、“反讽”(irony)、“悖论”(paradox)等;第四,在批评方式上,采用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法,即异常精细地阅读和分析具体文本词语。

这种批评模式的批评程序,表现为如下步骤:第一步是寻找在词语和意义上都有深度的文本,第二步是细读词语,第三步是发现其中的特殊语言状况并加以阐释。

语言批评本质上属于形式批评范畴,指将文学作品的语言的一种特殊符号形式,对其意义、结构功能、象征意蕴、指称关系等作了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形态。

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及结构主义等批评都包含了语言批评。

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及结构主义的文学批评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是不同的文学批评主张或方法,但由于它们都重视语言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在探讨语言批评时将其‘并举出,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同一类型的批评,也不意味着它们只有语言批评。

实际上,它们各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尽管相互之间电不乏联系。

象征主义:对象征的研究古已有之,黑格尔曾将人类早期的艺术称为“象征型艺术”。

传统关于象征的解释大致是“以象征义”、有着理性高于感性、抽象胜于具体、主观重于客观的特点。

现代象征主义作为‘种批评思想和方法是适应现代象征主义创作而形成的,有明显的现代意识。

—只以为,象征主义首先是一种诗歌流派,其奠基人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

1886年9月15日巴黎<费加罗报)发表诗人莫雷阿斯(1856-1910)的一篇文章正式提出象征主义,认为“象征主义诗歌赋予观念以感情外衣”,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批评理论,法国诗人兼理论家马拉美(1842—1898)是其奠基人。

其后法国理论家瓦雷里(1871--1945)、比利时戏剧家梅特林克(1875 1926)、英国诗人和文沦家叶芝(1865—1939)等也都成为现代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

象征主义批评追求高寸现实的最真实的世界,重视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认为诗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创造,重视艺术意象,并提出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象征,即通过暗示、隐喻、对比、联想等去表现彼岸世界。

而暗示、隐喻、对比等等,所需要的正是含蓄、曲折、隐晦的语言,并且也只有这样高度理性而又纯粹的语言,才可能达到象征的目的。

因此,象征主义带有某种神秘性。

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通常指的是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是作为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的反拨出现的,其理论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什科洛夫斯基(1893—1984)、罗曼·雅各布森(1896—1982)。

形式主义批评以揭示文学“本身的发展”动因为目的,强调文学的自律功能,认为文学是独立自主的学科,是一种纯形式,一种动力学的形式,重视从语言的独特性来研究文学的艺术性,集中研究作品自身的文字、构成、意象;二是以探究作品的内在构成为任务,在作品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调和中,分析文学作品复杂而有序有机的辩证构成;三是将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别开来,从语义学的角度考察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各自的规定性。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的观点,“陌生化”就是避免用熟悉的形象和熟悉的语言来表现,而强调用新鲜的感受,新鲜的形式。

形式主义批评把注意力放在作品文本的分析,使文学批评从外部转向内部研究,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活力,它强调对作品艺术本身的研究,“陌生化”要求艺术上的创新,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形式主义者把作品与显示生活割裂开来,认为文学既不是再现外在的现实,也不是表现作者内在的情感,而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构造,而且强调陌生化到了违反语言规律的地步,这就走向了谬误。

所以形式主义一直受到批评,到1930年,什科洛夫斯基宣布放弃形式主义,这个批评流派就算停止活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