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热奄包(妇科)使用说明1

热奄包(妇科)使用说明1

中药热奄包使用说明书

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深,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之浩瀚深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热奄包,是由多种中草药及大青盐组成,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具有穿透肌肉组织,直达机体病灶,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激发正气,抵御病邪的功效。

适用范围:慢性盆腔炎、痛经、人流术后、术后尿潴留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内胆置于微波炉平放,以中小火加热3-5分钟,加热至50℃--60℃取出,隔一条毛巾或直接敷于病痛需要治疗部位20-30分钟即可。热敷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过程中只可以用中火加热,在使用3-5次后请先用清水喷湿布袋,然后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2.加热时必须取出外包装,把内胆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加热后放置患病部位时,必须先试温度,以免烫伤。

3.热敷后半小时内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热敷后要喝杯温开水,绝对不可以喝冷水或冰水。

5.孕妇、过饥、过饱、意识不清者、身体发炎部位、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等患者禁用。

中药热奄包使用说明书

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深,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之浩瀚深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热奄包,是由多种中草药及大青盐组成,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具有穿透肌肉组织,直达机体病灶,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激发正气,抵御病邪的功效。

适用范围:慢性盆腔炎、痛经、人流术后、术后尿潴留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内胆置于微波炉平放,以中小火加热3-5分钟,加热至50℃--60℃取出,隔一条毛巾或直接敷于病痛需要治疗部位20-30分钟即可。热敷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康复科中药热奄包操作规范

康复科中药热奄包操作规范

康复科中药热奄包操作规范

通过中药热奄包外敷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种痹症、肌肉痉挛类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治疗巾、提前制作好的热奄包,必要时备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将热奄包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分钟

2.备齐用物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再次检查局

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4.将热奄包加热用治疗巾包好,外敷于病患部位,并

询问患者温度是否适宜。

5.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并取舒适体位。

6.观察2分钟患者未诉不适感后方可离开。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灼伤、热烫等感觉时应立

即停止治疗。

3.治疗过程中皮肤可能呈现发红、甚至水泡。【留意事项】

1.孕妇禁用。

2.严重的糖尿病、截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

碍的患者禁用。

3.局部皮肤破溃、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

用。

4.留药时间为20-30分钟,期间勿剧烈运动。留药时

间结束后,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并取符合体位。5.温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用药时间每次距离5小时。

6.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6.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1. 简介

中药热奄包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煎煮后

的药液倒入特制的奄包中,再将奄包加热后敷于患处,以达到温通

经络、散寒止痛、消肿散结等治疗作用。

2. 准备材料

- 中药材: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独活、桂枝等。

- 奄包材料:可以使用棉布、毛巾或特制的奄包袋。

- 煎药器具:煎药壶或煎药锅。

- 加热器具:热水袋、电热毯或烤箱等。

- 辅助工具:剪刀、勺子等。

3. 制作中药热奄包

1. 将中药材洗净,浸泡30分钟。

2. 将浸泡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

3. 煎煮中药材,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4. 将煎煮好的药液过滤,去渣取液。

5. 将药液倒入奄包材料中,使其充分吸收。

6. 将吸收药液的奄包材料折叠成适当大小,放入煎药壶中再次

加热,使其干燥。

7. 将干燥的奄包取出,剪裁成所需形状,放入加热器具中加热。

4. 操作步骤

1. 清洁患处,确保皮肤干燥。

2. 将加热后的中药热奄包敷于患处,注意避免烫伤。

3. 敷包时间根据患者耐受度和病情调整,一般为15-30分钟。

4. 取下热奄包,用温清水清洁患处。

5. 重复操作,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确定次数。

5. 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皮肤过敏、不适等症

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3. 加热热奄包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4. 治疗期间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 临床应用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精心整理

中药热奄包外敷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精心整理

⑤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介绍

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用于治疗各种疼痛、

肿胀和炎症等症状。本文将介绍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操作

方法。

步骤

1. 准备材料

首先,准备好以下材料:

- 中药热奄包: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中药热奄包,可以在药店

购买。

- 温水:准备一定温度的温水,用于激活中药热奄包。

2. 打开中药热奄包

打开中药热奄包的包装,注意不要损坏中药热奄包内部的药物。

3. 激活中药热奄包

将中药热奄包放入温水中,等待片刻,让中药热奄包内的药物

充分激活。根据中药热奄包的说明,通常需要等待一定时间。

4. 敷贴中药热奄包

取出激活后的中药热奄包,将其敷贴在疼痛、肿胀或炎症部位。确保中药热奄包与皮肤充分接触,并均匀敷贴。

5. 固定中药热奄包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将中药热奄包固定在

部位上,以防止它的移动。

6.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中药热奄包的使用说明,不要超过推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 使用中药热奄包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 如果出现过敏或不适的情况,立即停止使用中药热奄包,并

咨询医生的建议。

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学习并掌握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操作方法。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务必遵循使用说明,并注意使用中的安全和舒适。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建议咨询医生的指导。

中药热奄包和中药封包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和中药封包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和中药封包操作流程

一、选择药物

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材进行配伍,如跌打损伤可选用苏木、红花等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关节炎可选用制川乌、制草乌等具有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材。

二、浸泡

将选好的中药材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左右,以使药物充分吸水膨胀。

三、煎煮

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5分钟左右,然后取出来晾凉备用。

四、过滤

将熬好的药汁倒入纱布袋内,挤出多余空气并扎紧口子,再将纱布袋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浸泡20-30分钟即可。

五、包装

最后将泡好后的热奄包放在干净的袋子或者塑料袋里密封起来,等待使用时直接放到温热的地方即可。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外敷之答禄夫天创作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发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需要时备屏风等。

6、操纵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流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

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⑤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呵护病人隐私。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

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中医理疗法,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疾病。下面是中药热奄包的操作规程:

1. 材料准备:

- 中药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并将其装入中药袋中。

- 温水:准备适量的温水,用于泡中药袋。

2. 泡制中药袋:

- 将中药袋放入含有适量温水的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让中药充分浸泡。

- 接下来用一个干净的毛巾将中药袋包裹好,让中药渐渐渗透到毛巾中。

3. 患者准备:

- 患者需要解开相关部位的衣物,暴露出需要治疗的部位,并保持舒适的坐姿或躺姿。

4. 敷贴中药:

- 将泡制好的中药袋放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上,用绷带或宽松的带子固定住。

- 确保中药袋与患者的皮肤贴紧,以保证中药温热渗透到患者的皮肤中。

5. 注意事项:

- 患者在进行热奄包理疗时需要保持安静,不得剧烈活动。

- 对于温度敏感或皮肤过敏的患者,需要提前进行皮肤敏感

测试,以避免不适或过敏反应。

6. 检查治疗:

- 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感受

进行调整。

- 在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中药袋取出,擦干患者的皮肤,并

进行相应的按摩。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需要严格按照中医理疗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相关的卫生和消毒措施,保证材料的洁净和安全使用。同时,对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和调整。最后,操作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观察和复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Hot pack)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疗法方法,可用于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紧张的肌肉等。在使用热奄包时,有一些操作和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安全有效使用。

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所需材料:热奄包、毛巾或棉布等包裹物、温水。

2.检查热奄包:确保热奄包没有破损或破裂,避免热水泄漏。

3.准备温水:将适量的水倒入一个容器中,水温应为适合身体接受的

温度,一般为38-42℃。

4.浸泡热奄包:将热奄包完全浸入温水中,确保其充分吸收温水。

5.拧干热奄包:从容器中取出热奄包,然后用力拧干,以防热水滴下。

6.注意测试温度:在使用热奄包之前,应首先测试其温度,以避免烫伤。可以用手背或内侧手腕轻轻触摸热奄包,感受温度是否适宜。

7.包裹热奄包:将热奄包用毛巾或棉布等包裹起来,以防止热奄包直

接接触皮肤而引起烫伤。

8.敷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将包裹好的热奄包敷在疼痛或需要治疗的部

位上,保持治疗时间约为15-20分钟。

9.注意保护皮肤:在敷热奄包时,特别是对于敏感肌肤或有伤口的部位,应注意保护皮肤,可在皮肤上涂抹一层保护性的乳液或凡士林。

10.注意放松:在敷热奄包期间,应保持松弛、舒适的姿势,避免移

动或过度用力。

注意事项如下:

1.适用对象:热奄包具有舒缓肌肉疼痛的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于一些人群,如皮肤过敏、烧伤患者、感觉异常或糖尿病患者等,使用

热奄包需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温度控制:在使用热奄包之前,务必测试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

起烫伤。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皮肤烧伤或其他不适症状,温度过低则可能无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外敷之老阳三干创作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到达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①以后主要症状、临床暗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到达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水平.

3 、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呈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发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呈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需要时备屏风等.

6、把持法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流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置.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夏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外敷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⑤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中药热奄包疗法操作流程解析

中药热奄包疗法操作流程解析

中药热奄包疗法操作流程解析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使用中药热奄包来治疗疾病。下面是该疗法的操作流程解析:

1. 准备材料:

- 中药热奄包:选择适合治疗疾病的中药热奄包,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纯度。

- 温水:准备适量的温水,用于泡制中药热奄包。

- 毛巾或纱布:用于包裹中药热奄包。

2. 泡制中药热奄包:

- 将中药热奄包放入容器中。

- 加入适量的温水,使中药热奄包完全浸泡。

- 等待一段时间,让中药热奄包充分浸泡,释放药性。

3. 准备患者:

- 让患者舒适地躺下或坐下。

- 清洁患者的皮肤,确保无尘、干净。

4. 敷贴中药热奄包:

- 将泡制好的中药热奄包取出,稍微滤去多余的水分。

- 将中药热奄包放在患者身体需要治疗的部位上。

- 用毛巾或纱布包裹中药热奄包,确保其紧贴患者皮肤。

5. 持续观察和调整:

-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及时调整中药热奄包的温度和敷贴

时间。

6. 完成治疗:

-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确定中药热奄包的治疗时间。

- 在规定的治疗时间结束后,将中药热奄包从患者身上取下。

- 清洁患者的皮肤,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简单且安全的中医疗法,但在实施过程

中仍需注意患者的病情和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此操作流

程解析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

热奄包的操作方法

热奄包的操作方法

热奄包的操作方法

热奄包,又称热敷袋或热敷包,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热敷的保健产品,通过提供温暖的温度和舒适的触感,能够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等作用。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热奄包的操作方法。

首先,准备热奄包。在购买热奄包时,建议选择质量好、口碑佳的品牌产品。一般来说,热奄包分为热水袋型和电热型两种,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需求选择,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要确保产品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

热水袋型热奄包的使用方法如下:

1. 打开热奄包的包装袋,取出热奄包。查看是否有损坏或漏水现象。

2. 在使用前检查热水袋的胶塞是否严密,如发现有松动或破损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烫伤。

3. 准备热水。用热水袋提供的量杯或参照说明书,将适量温水加入热水袋中。

4. 倒入温水后,轻轻按压热水袋,让其中的空气排除出去,然后紧紧旋紧密封塞,确保不漏水。

5. 在使用前,再次确认热水袋密封良好,然后在防烫套或干净的毛巾上将热水袋包裹起来,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

电热型热奄包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将电热热奄包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进入预热状态。注意要避免将电热热奄包弯折或扭曲,以免导致电源线破损。

2. 预热时间通常为10-15分钟,待电热热奄包达到预设温度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将电热热奄包用布袋或保护套包裹起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确保电热热奄包整体均匀散发热量,以免烫伤。

4. 使用时,将整个电热热奄包贴近需要保暖或疼痛部位,保持较长时间的热敷效果。但要避免长时间过度使用,以免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无论是热水袋型还是电热型热奄包,在使用前都应该留意以下几点:

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药热奄包的施用操作流程。中药热奄包是一

种常用的中药疗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病症和身体不适情况。下面是

中药热奄包的施用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检查中药热奄包的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没有损坏或过期。

- 清洗双手,并使用洗手液进行消毒。

2. 打开包装:

- 轻轻撕开中药热奄包的包装纸,注意不要损坏包内的中药材。

3. 激活中药热奄包:

- 确保室温适宜,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可以将中药热奄包放入

温水中浸泡片刻。

- 轻轻按摩中药热奄包,使内部的中药材充分混合。

4. 揭开贴膏布:

- 将贴膏布从中药热奄包上揭开,注意不要碰触中药材。

5. 贴敷中药热奄包:

- 选取合适的部位,清洁并擦干皮肤。

- 将贴膏布粘贴在目标部位,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

- 如果需要使用多个中药热奄包,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叠加

使用。

6. 固定中药热奄包:

- 使用透明胶带将贴膏布固定在皮肤上,确保不会脱落。

- 必要时,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固定。

7. 注意事项:

- 中药热奄包一般建议保持敷贴6-8小时,具体时间可根据医

生或中药师的建议调整。

-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期间,避免擦洗该部位,防止脱落和损坏。

-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 中药热奄包应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就是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在施用中药热奄包时,请确保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并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

热奄包操作及注意事项(总

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中药热奄包外敷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1. 准备工作

1.1 药材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常用的中药材有当归、川芎、红花、独活、桂枝等。将中药材洗净,晒干,切成小块,方便燃烧。

1.2 热奄包制作

将切好的中药材放入缝制的布袋中,绑好袋口。根据需要,可

以加入一些吸水性较好的填充物,如棉花等,以增加热奄包的湿度。

1.3 热源准备

可以使用电热毯、热水袋、暖宝宝等热源设备,用于加热热奄包。

2. 疗法步骤

2.1 患者体位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可以

选择俯卧位、仰卧位或坐位。

2.2 热奄包放置

将制作好的热奄包放置在患者治疗部位,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烫伤。

2.3 加热

使用热源设备对热奄包进行加热。加热时要注意温度,以免过

热造成患者不适。通常情况下,热奄包的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

2.4 疗程时间

中药热奄包疗法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时间。

2.5 疗程间隔

中药热奄包疗法一般每周进行2-3次,疗程为4-6周。具体疗程间隔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而定。

3. 注意事项

3.1 患者禁忌

孕妇、皮肤过敏、局部皮肤破损、急性炎症等患者禁用。

3.2 操作禁忌

避免热奄包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烫伤。加热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3.3 术后护理

治疗结束后,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保持舒适体位。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总结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加热中药热奄包,使药物成分渗透进皮肤,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操作过程中,注意药材选择、热奄包制作、加热温度和疗程时间等,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治疗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热奄包外敷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⑤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What’s the matter?》教学设计

Section A 1 (1a – 2c)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有关身体的词汇以及有关疾病的词汇,并学会描述身体的不适和提出建议。听懂本课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及回答,能在本课的任务型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正确朗读本的对和句型,能写出本课的单词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遵循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为学生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片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使枯燥的单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活课堂,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的不适提出建议,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关心别人,增进情谊。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增进人际交往中学会关心别人的能力,了解英美国家询问和表达身体不适的习惯,培养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学习身体部位的单词和一些疾病的词汇,以及身体不适的表达及建议。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学习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学习“What’s the matter ?”和“What should …do?”句型。

教学难点:身体不适的表达及建议,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shouldn’t. 的用法,学习have 的用法

三、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 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对话选择的方式;写作教学以填词、回答问题、写简单的短文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练。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