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资料
XX届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轮专题复习
XX届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轮专题复习XX版政治一轮精选复习教案: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高考目标导航】
一、考点集结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促使公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连续协调发展
二、考向动向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剖析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关注我国改良民生、发展低碳经济。
经济连续协调发展,理解我国建设创新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基础知识梳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整体小康水平的特点的的、的小康。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
全面改良人民生活。
建设,基本形成节俭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家产构造、增添方式、花费模式。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目标,是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一定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基本内涵
要义:;
核心:;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促使公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建设。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点。
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家产构造优化升级。坚持走道路。
兼备城乡发展,推动建设。增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点农业现代化道路。
增强能源资源节俭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连续发展能
力。把建设、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点。
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发展差距。深入推动西部
大开发,全面复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鼎力促使中部地区兴起,踊跃支持东部地区抢先发展。
【重点名师精解】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从地位、意义上看,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列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目标。只有坚固建立并仔细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和睦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行进。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尽快达到。
6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 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 同 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为我们制定的本 点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
展阶段不同。
7
【例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 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 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 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
19
【方法】本题中,众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 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考查了企业应该加强自 主创新。其他选项没有针对性,均不符合题意。
20
21
【观点1】认为“总体小康就是全面小康” 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 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 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到2020年, 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2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 水平。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16
3.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 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 的产业格局。
一轮复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1)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建立技术自主创新体 系,在技术研发上利用市场来配置研发资源。 (2)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 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 质,优化创新环境。 (3)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4)坚持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把引技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 几项新要求。
(1)居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大幅提升,新 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科技进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大幅度上升,进入创新型国 家行列。
(6)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基 本国策。 (2)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 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结的国家,成为(社会和谐)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 大贡献的国家。(文化)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资料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高考主要考点(知识点):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4、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征;
二、主要知识点梳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表现(①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②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例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例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 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 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 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小康社会
★★★B、全面小康奋斗目标:(五个成为)
到2020年,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含解析)
【备战2016】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十科学发展观和小
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频考点解读】
1.理解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
程是不平衡的。
2.能够辩证地分析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3.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了解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的主要措施。
5.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收集有关坚持或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事例,为经济社
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培养创新意识,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热点题型】
题型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例1、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 B.①②C.②③D.②④
【提分秘籍】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区别特
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
平衡的小康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富裕、生
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利、
制度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生
活质量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消费结构开
始向小康型、富裕型迈进
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
明显改善
联系
都是小康社会,都属于“三步走”战略部署的阶段和步骤,总体小康是我
们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是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举一反三】
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高考政治必背 经济生活 专题10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新人教版
【高频考点】2013高考政治必背经济生活专题10科学发展观与小
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人教版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明显增加。(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第一轮复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基本内涵 内涵
要求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第一 要义
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 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
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特点: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
小康社会的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① 又好又快 发展
科
经济建设 全面小康 要求 全面改善② 人民生活
学
发
贯
建设③ 生态文明
展
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④ 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观
彻
和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小
康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⑤ 发展 核心是⑥ 以人为本
以人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核心
为本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基本 要求
根本 方法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全面协调 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 可持续 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 发展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 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统筹兼顾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 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第十课_科学发展观和_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十八大要求更新)
1、对总体小康的理解
(1)实现的时间:本世纪末
(2)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3)特点: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总体小康的成就
(1)至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5、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XX年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归纳
XX年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知识点1: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①小康的实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②总体小康存在的问题: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B、需要巩固和提高。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完成、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
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
(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资料,补习复习资料(含解析):第11讲 总复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考总复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纲解读
(一)考点提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复习建议
考查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关注热点: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考查相关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二、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①温饱到小康 ②生活质量 ③低水平 ④艰苦奋斗 ⑤持续健康 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⑧指导思想 ⑨发展 ⑩以人为本 ⑾全面协调可持续 ⑿统筹兼顾 ⒀经济结构 ⒁环境
三、考点聚焦
考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已实 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①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成绩: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②______明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问题: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是③______、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长时期的④____________ (2)总体小康的特征 小康
经济⑤______发展 ⑥______ ⑦______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小康的目标 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
高考政治总复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二、难点总结: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创新型 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推动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原因
措施
这是国家发展战 略的核心,是提 高综合国力的关 键。经济发展要 紧紧依靠科技进 步和自主创新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 建设的各个方面
问题探究 1.判断: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 ) 2.辨析: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3.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要求。( ) 4.辨析: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是集中力量把经济 搞上去。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一项 重要内容。有人认为:政府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就是要求消 费者减少消费。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性 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基本 内涵
第一要 义是发
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 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 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 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 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打下坚实基础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3.× 4.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 发展,因此,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 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总复习【整理】
考点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88-90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P88 ①【重要性】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 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建设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 主创新。 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为什么?怎么办?)
考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内容补充】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总体小康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有 标准 800多美元(低水平) 区 别 全面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 程度 康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 发展 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差距 程度 联系 全面小康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过 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全面发展的小康 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乡 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考点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重大举措 指导 思想 科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观 具体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实现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要坚持走 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调结 构转 方式 一道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三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 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依靠消费、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 升级 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 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 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019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019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和小
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当前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内容
(1)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②成为人民富裕水准普遍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
献的国家。
3、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升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水平显著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轮复习
发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展 距、城乡差距、工农 程 差距较大,部分地区 度 尚未达到
缩小地区、城乡各界 层的差距,惠及十几 亿人口
从“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你是如何看待此变化的?
区分“又快又好”和“又好又快”
(1)“快” 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好”是对经济 发展质量的要求。 (2)“又快又好”,既追求速度,也追求质量。但把速 度放在前面,我们的理解是意味着在快中求好。 (3)“又好又快”,把“好”放在“快”的前面,表明 要比以往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要在“好 中求快”。这对在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上的要求更高, 认识更深,也更加契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需 要
贯彻落 实科学
目的
促进国民 经济又好
发展观 需要 又快发展
表特 目 现点 标
三方
面新 要求
必 要 性
地 位
内 涵
五大具 体措施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 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就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
到
成为人们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 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全 面 小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远景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
1.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讲的“全面”,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小康社会的覆盖是全面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都 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小康社会的建设领 域是全面的,它不仅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而且 还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个全民共 享、全面进步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才是我国21 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关系:
104511.86 79085 68871.71 67559.57 56115.35 3677.86
材料:中国现有400——500万失学儿童。目前的 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 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 还有待提高。
材料: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9年人均GDP已达 到或超过三四万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 2009年人均GDP最高为上海约为11320.41美元,最低 的贵州省却只有大约1350.98美元。
3、怎么样: (1)经济发展上就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 何促进)
(2)消费上饯行正确消费原则,做理智消费者;(如何) (3)就业上就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实施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如何)
(4)收入分配上就是坚持和完善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
高中政治必修1第十课复习
1)“又快又好” 迈向“又好又快”:上世纪50 年代,我们曾提出“多快好省”,“快”在前, “好”在后。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 经济以来,也用“又快又好”的说法. 2)“好”在“快”前:体现中国经济增长思路 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质量 和效益。 3)“好”在“快”前: 表明党和政府,对经济规 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趋准确.中央新一代领导 集体对经济的驾驭能力,更加成熟和科学。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
基本实现 现代化
第三步 2001-2050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总体小康的表现 ①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 量明显提高。 ②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总 体 小 康 的 特 点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
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 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 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 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 展,要始终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高考主要考点(知识点) :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 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树立科学发展观; 4、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的主要措施
征;
、主要知识点梳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表现(①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
康的历史性跨越;②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宏观上国家的 整体经济实力大大
增强。 )
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例 1】至 20 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①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平、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例 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 ,2004 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 84. 18%,
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 97. 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
93. 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
小康社会( )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 小康社会
★★★ B 、全面小康奋斗目标:(五个成为)
到 2020 年,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 列的国家,成
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
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 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
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 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请适度理解)
★★★ 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也可以理解为是实现小
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相关措施)
(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
比 2000 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 国家行列; 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机智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 口比例明显增加。 )
(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合理有序的收 入分配
格局基本形成,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
(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 4)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或如何去实现?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快一些,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相对落后的地方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在这 里可以理
解:江苏省“两个率先”的用意。 )
【例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
民生活更加富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1) 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片面发展经济的后果)
: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理解: ① 地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 彻的重大战略思
想;
② 第一要义是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 题。)
③ 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
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实
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⑤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
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3)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教材有改动) :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 口
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
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例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
①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坚持以人为本 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 用水新技
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膝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据此回答。我 国水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
我国( )
A.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B •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C.坚持协调的发展观 D •坚持可持续
发展观 【例6】在中国经济系统和循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经济系统、绿色 循环体系和循
环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制度政策创新体 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法律保
障体系、绿色经济激励体系、绿色监督管理体系、绿色评价 预测体系和人才技术绿色培训体系的建立, 调
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经
济持续发展。(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
(1)简要说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意义。 (2)有人认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是 GDP 的增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
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因、措施)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格局。: (4)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西部大开发、 部
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例7】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推进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实现“东西互动”有利于( ) ①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西部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③实现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 形
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