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概论读书报告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总结
电气工程概论是一门介绍电气工程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电气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首先,在课程中我学习了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电气工程是一门研究电能的生成、传输、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电气工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我对它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在课程中我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路是电气工程的基础,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对于理解和设计电气系统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我能够分析和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此外,我还学习了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而变压器则是改变电压大小的设备。
通过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我能够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电机和变压器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篇一: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书名:电气工程导论姓名:曾德银学号:0413180020xx年12月。
第一篇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由于刚接触专业课,先对该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一了解。
下面是对该书第一篇的知识总结和一些感悟。
电力电子自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的诞生电力电子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其是以晶体集成电路为核心形成对信息处理的微电子技术和以晶闸管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 .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电气工程概论观后感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电气工程概论观后感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电气工程概论观后感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电气工程概论观后感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电气工程作为电力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其涵盖的范围广泛,从发电、输电、变电到用电,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气工程的支持。
因此,深入学习和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前景,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档目的与背景本文档旨在为广大电气工程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电气工程概论,帮助读者从宏观角度认识电气工程,理解其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可以对电气工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气工程概论简介电气工程概论是一门研究电气工程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工程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电气工程概论,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气工程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可以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电气工程基本概念在深入学习了电气工程概论之后,我对电气工程这一领域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首先,电气工程的定义与范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气工程是一门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进行电气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的工程领域。
它既包括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系统,也包括微电流、弱电信号的电子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书籍读后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书籍读后感在读了一本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书籍后,我深受启发和感悟。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知识,让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分享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以清晰的逻辑结构与切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概念、领域应用和发展趋势。
作者通过图表、实验数据和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电气工程在能源转换、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让我对电气工程这一学科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本书突出了对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作者通过对电路、电磁场、电机等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
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读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并明白了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书还尤为关注了电气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
本书详细介绍了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它们对工程师的要求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让我深感电气工程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领域,鼓舞着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勇往直前。
最后,本书不仅在内容上给予了读者全面的指导,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了高度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除了文字的详实和简明性之外,书中的插图、图表以及排版布局都十分精美和专业。
这为读者的阅读体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让我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消化书中的知识。
通过阅读这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书籍,我不仅对电气工程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收获了关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启示。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后,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气概论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电气概论课程的学习,通过系统地学习电气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电气素养。
现将本年度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学习内容概述1. 电气基本理论电气概论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等。
通过学习,我对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等有了深入的了解。
2. 电气基本知识电气概论课程还涉及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如电气设备、电气元件、电气系统、电气测量等。
通过学习,我对电气设备的分类、电气元件的原理和功能、电气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电气测量的方法等有了全面的掌握。
3. 电气基本技能电气概论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电路搭建、电气元件检测、电气系统调试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电路搭建的基本技能,学会了使用电气元件,能够对电气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三、学习成果与心得体会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电气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有了系统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电路理论方面,我掌握了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在电磁场理论方面,我了解了电磁场的产生、传播和作用规律,能够运用电磁场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电力系统分析方面,我掌握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等基本方法,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估和优化。
2. 知识方面电气概论课程让我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电气设备方面,我熟悉了各种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在电气元件方面,我了解了电气元件的分类、原理和功能,能够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
在电气系统方面,我掌握了电气系统的组成、特点和运行原理,能够对电气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和优化。
3. 技能方面电气概论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电路搭建、电气元件检测、电气系统调试等基本技能。
电气工程概论学习报告
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行为实践奠定成材基础————电气工程概论讲座电气工程概论是我们新接触的一门课程,通过前面几周的学习,我已经对电气工程概论有了初步的了解。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和电网理论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此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在此次讲座中,老师以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行为实践、奠定成材基础为主题,引导我们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个专业的知识需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
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
正因为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一直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工程学科。
这个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当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触角已经伸向了各行各业中,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很多企业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
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篇一:电气工程导论课心得体会电气工程导论课心得体会导论课的开设开阔了我们学生的知识视野,六位老师的讲座给我们专业学科的各个方向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我们学的是什么以及将来能做些什么,使我们这些刚入学什么都不懂的稚子稍稍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减轻了对未来的恐惧,毕竟,人只要有了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一步步完成。
电能自发现及开始利用起,发展至今已成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例如电脑,电视,电话等等生活常用品甚至可以说是生活必须品都不能离开电。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电能是最清洁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
也是便于远距离传输、分配和控制最易于实现和其他能量相互转换最便于进行能量时空分布变换的一种能量。
所以电能已经成为人类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形式。
当代高新科技都与电能密切相关并依赖于电能电能为先进工农业生产过程和大范围金融流通提供了保证电能是当代先进的通信技术成为现实电能是现代化运输手段得以实现。
而无中生有的电,是由人发现,电力的传输当然也是由人来完成。
于是,在电力发展的过程中一门学科也随之诞生,随之发展,那就是电气工程学科了。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法美等许多国家就开设了这一学科对于我国来说电气工程学科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
同时电气工程是一门涉及范围广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都是由电气工程学科派生出来的。
在1998年国家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以下四个分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以及电气技术。
直到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专业目录的一个引导性专业以及4个目录外专业全部纳归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并成立新的单一专业类别——电气类。
我对张巍博士所述的电力电子技术比较有印象。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从电气工程三大学科:电力、控制、电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到的学科广泛,是一门弱电控制强电的学科的交叉技术。
电气工程概论报告
电气工程概论报告姓名:***学号:************班级:电气化0702电气工程概论报告——对我国伟大的电力事业浅显认识通过电气工程概论八次课的学习,我不但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力系统的知识,而且更加深深地了解了我国电力事业在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一个将要投身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接受这样的熏陶令我们大开眼界,也为我们将来从事电力事业鼓足了激情、更强化了责任感!电力系统是由锅炉、反应堆、汽轮机、水轮机、发电机等生产电能的设备,变压器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电动机、电热电炉、电灯等各种消耗电能的设备,以及测量、保护、控制装备乃至电能量管理系统所组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研究对象。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
电能是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其生产、输送和消费。
但电能及其生产、输送和消费,却有极明显的特殊特性。
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由于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转换方便,宜于大量生产、集中管理、远距离送、自动控制,使用电能较其他能量有显著优点,各部门都广泛使用电能。
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发电设备任何时刻生产的电能必须对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消费与输送中损耗电能之和,而且这一数值还随时不断变化。
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必须保持电能生产、输送、消费流程的连续性,由这些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是不可分割的。
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矿的改变十分迅速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用电设备的投入或退出都一瞬间完成,且电能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所需的时间以1毫秒至1微秒计,所以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矿的改变十分迅速。
浅谈学习电气工程概论的收获
工程概论实习报告05411201班1120121388 任存之通过一个学期的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微电子与信息工程的地位、发展历史、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微电子与信息工程涉及的的几个主要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与对抗、通信工程、图像处理与信号处理、以及微电子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结合的其他应用有了初步了解,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介绍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各个领域电子信息工程高新技术的应用,如新一代的移动通讯系统,多接受多输出MIMO 的广泛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在宇航探索,生物医学以及军事国防上的广泛实践,微电子为基础的物联网,节能电池的发展,网络安全在国防事业以及个人隐私保护,财产安全的维护等。
我感到这门课程学时虽然短暂,但作用十分巨大,对我们电子信息工程类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可谓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它不愧是信息工程及微电子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在它的引领下,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我们能够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微波工程导论、自动控制、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芯片制造foundry,测试公司,通信运营商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我回想当初高考结束后专业的选择考虑过于简单,仅仅凭对物理的兴趣望文生义,选择了与电学相关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方向)专业,我以为只要学好电学就够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知道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方向)专业的主干学科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有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电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波工程、计算机原理、硬件语言设计与编写,汇编语言以及高级语言如C,还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实验,通信电路与系统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IC版图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电气工程概论的认识
电气工程概论的认识电气工程概论的认识通过半学期的电气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电气工程的地位、发展历史、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电气工程涉及的的几个主要领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新技术以及电气工程的其他应用有了初步了解。
电气工程大约起始于19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壮大成为有众多分支学科的重要技术科学领域。
19世纪上半叶,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定律。
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电气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派生能力,如今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乃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从电气工程专业派生或在派生而形成的,这些专业统称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而它们和电气工程专业联系到一起统称为电类专业。
电气工程学科理论基础第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电能是电气工程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电气工程包括研究电磁领域客观规律及其运用的科学技术的学科体系,电力生产和电气装备两大工业生产体系,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系。
电气工程研究的主要是电能,而信息科学则是研究如何利用电磁能量来处理信息,计算机,通信网和无线电等无不以电作为信息载体。
两者同根同源,学科基础都是电磁学。
从应用领域看,电气工程又和能源学科密切关系。
电能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又可方便地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是使用,输送和控制最为方便的终端能源。
电气工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持续高速的发展,已成长壮大为重要的技术科学与工程领域,当代高新技术都与电能密切相关,从探索物质的粒子加速器发射宇宙飞船和卫星,从研究微型电机,机器人到可作为未来能源技术的受控核聚变装置,都需要电气科学与技术的支撑。
电气工程技术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科学实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水平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电气工程是属于工科类的一级学科之一,与之关系密切的一级学科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电气专业书籍读后感
电气专业书籍读后感英文回答: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ook I read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It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circuit analysis, electromagnetism, power systems,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book was well-written and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t provided numerous examples and exercises to help me apply the concepts I had learned.The book began with a review of basic electrical concepts, such as voltage, current, and resistance. It then covered the principles of circuit analysis, including Ohm's law, Kirchhoff's laws, and Thevenin's theorem. The book also discussed electromagnetism, including magnetic fields, inductors, and transformers.The second half of the book covered power systems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power systems section discussed the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The control systems section discussed the principles of feedback control, including PID controllers and state-space models.Overall, the book w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me as I learned abou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t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e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ity and helped me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in the real world.中文回答:我阅读的电气工程书籍全面概述了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气书籍读后感
电气书籍读后感I recently finished reading a book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 must say, it was a truly enlightening experience. 近期我刚读完一本关于电气工程的书籍,我必须说,这是一次非常有启发性的阅读体验。
The book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topics, from basic principles of electricity to advanced circuits and systems. 书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从电力的基本原理到先进的电路和系统。
One of the aspects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author's ability to make complex electrical concepts easy to understand. 作者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他能够简单易懂地阐释复杂的电气概念。
I appreciated the practical examples and case studies included in the book, as they helped me see how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could be applied in real-world scenarios. 我很欣赏书中包含的实际例子和案例研究,因为它们帮助我看到理论概念如何应用于现实场景。
Furthermore, the book also delved into the history of electricity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notable figures in the field, adding a richhistorical context to the technical content. 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电力的历史以及该领域知名人物的贡献,为技术内容增添了丰富的历史背景。
工作报告-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工作报告-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名:《电气工程导论》
《电气工程导论》是一本介绍电气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导论性教材。
通过该书的学习,我对电气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实际应用的知识。
书中首先介绍了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包括电气工程的起源、发展阶段以
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让我对电气工程的整体背景有了全面的了解。
接着,书中详细介绍了电路理论和分析方法。
这部分内容讲解了电路基本元件、电路
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
通过大量的例题,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电路,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等。
这对我的电气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很有帮助。
随后,书中介绍了电力系统和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电力设备。
这些内容让我
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对于电力设备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我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
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电力负荷、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拓
宽了我的专业视野,让我对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有了更多了解。
通过阅读《电气工程导论》,我对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帮助我夯实了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并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读完本
书后,我对电气工程的兴趣更加浓厚,也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电气工程概论报告
在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机械、电气设备,或者简单的说就是离不开电。
可见电气工程已成为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与国家振兴发展密切相关。
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历史的阐述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是以电工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工程技术。
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器与电机及其控制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新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
电气已成为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
当年正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
可以说,电气工程学科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命门学科,电力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
对中国而言,电力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中国电力工业从1882年上海创建第一个12kW发电厂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
目前,全国已形成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联营六大跨省(区)电网,以及山东、福建、四川、海南、新疆和西藏等省(区)独立电网。
一个初步现代化的电力工业技术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二.对电气工程领域的主要学科方向的认识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是指: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设备和相应辅助系统,按规定的技术和经济要求组成的一个统一系统。
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
大力发展电力系统就是运用现代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等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数据监测,设备状态评估,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示相关工作人员设备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据数据,控制中心调整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
依据设备状态,工作人员帮助优化设备检修和设备更换时机,减少维修成本和停电时间等2. 电器与电机及其控制工程技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而机器生产就少不了电机的存在。
电气课程读书总结报告
电气课程读书总结报告通过阅读《电气工程概论》,我对电气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
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本领域知识宽度的巨大增长,要求我们重新检查甚至重新构造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以便使电气工程学科能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和动态的科研环境。
电气工程学科涵盖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及应用有关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技术的综合。
这包括电磁形式的能量,信息的产生、传输、控制、处理、测量及其相关的系统运行、设备制造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电工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电力和电信两大分支。
进入20世纪以后,电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应用电磁现象的技术门类日益增多,发展和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如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方向)、自动化、通信工程(含应用电子专业方向)等三个本科专业,用以培养电气工程领域的高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学科。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中叶,以工业生产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行革命使人类生产力大大提高,由电力技术为基础的电气工程学科作为其主要推动力,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门学科覆盖面广,学科理论体系完善,工程实践成功,应用领域宽广的独立学科。
正如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样,正是电力技术的进步才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以说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代表着国家科技进步水平。
一、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发展方向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系统。
3000字电气学科概论
3000字电气学科概论篇一:电气概论学习心得3000字有那么一段时间叫实习,有那么一段时间叫经历,它是每位大学生,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个符号,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实习,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认清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和缺点。
第一个就是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第二是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按时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不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若没有工作做时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在工作中,因为自己不只为厂里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多问来积累经验。
特别是我们的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只是自由观摩,如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第三是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
第四是学术上不够钻研。
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
但我毕竟是一名实习生,需要作一些基本的实际工作,这就需要我个人多关注科研的最新进展,同时,这也对我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第五是基本礼仪——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太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电气专业的读书报告
电气专业的读书报告前言电气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技术和应用。
在本次读书报告中,我将分享我读过的几本电气工程相关的书籍。
这些书对我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希望这些信息也能够对其他电气专业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书籍推荐1. 《电气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这本书提供了电气工程的全面介绍,从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都有讲解。
它非常适合初学者,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并且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它还提供了许多范例和练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电气工程的理解和掌握。
2. 《电气电子工程师手册》(Electrical Engineer’s Handbook)这本书是电气工程领域的必备书籍之一,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电气工程的内容。
它被广泛认为是学习和实践电气工程最可靠的指南之一,也是电气工程师必备的工具书。
从电力系统到通信系统,从电路理论到数字电子技术,它都讲解得面面俱到,是电气工程领域最重要的参考书籍之一。
3. 《电气控制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Electrical Control)这本书介绍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原理。
它讲解了如何识别和应用不同的控制电路和元件,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故障排除和修理。
这本书非常实用,适合那些需要设计、维护或修理电气控制系统的专业人士,还适合那些对电气控制系统感兴趣的人。
总结这篇读书报告涵盖了电气工程领域的三本重要书籍,它们都为电气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电气工程概论》适合初学者,并提供了很多例子和练习题,方便学习者掌握知识;《电气电子工程师手册》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电气工程内容,是学习和实践电气工程最可靠的指南之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则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控制系统概述,涵盖了设计、安装和运行原理。
无论你是正在学习电气工程,还是已经成为专业人士,这些书都是你的完美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2010-2011学年 2 学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读书报告未来电力技术趋势姓名:xxx专业:电气工程xx自动化班级:xx学号:xx2011 年 5 月未来电力技术趋势摘要在跨入21世纪之际,人类面临着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在有限资源和环保严格要求的制约下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话题。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的发展应以不损坏子孙后代的环境权益和生活质量为前提。
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便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化石燃料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在发展。
近年来自然灾害大幅增加、地表平均气温升高、冰川溶化便是证据。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据国际能源协会(IEA)统计,1971~1991年期间全世界一次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2.4%,电力每年平均增长4.1%。
预计,1991~2004年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每年平均增长2.1%,发展中国际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更快。
目前发展中国家有70%人口(20亿)缺电,今后这些地区的能源短缺将更加严重。
为了维持当代的发展,化石燃料利用的势头不减。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此外,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中占很大比例。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采用新技术。
舍此别无他途。
本文将分析21世纪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技术,下世纪可能出现的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介绍几项电力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关键字:发展能源电力In 21st centur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ict requirements under the contro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topic. The so-cal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generations should not damage 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remise. Because of human activity is cau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 today, because the focus of fossil fuel use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greenhouse gases such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trend is still i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ground natural disaster greatly increased average temperatures, melting glaciers is ev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ergy demand increases ceaselessl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ssociation (IEA) statistics, 1971 ~ 1991 once a year on average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demand increased 2.4% annual average increase 4.1%, power. From 1991 to 2004, expects global energy demand, once a year on average growth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because revaluation,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factors of energy demand growth faster. Currentl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70% population (20 billion) lack of electricity, the shortage of energy in the future these areas will be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fossil fuel usemomentum don't reduce.China's population is numerous,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In addition, fossil fuels in the primary energy accounting for a large proportion.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implement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using new technology. There is no way the shaped.This article will analyse the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facing our country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y needed to next century of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might appear, on this basis, introduces several power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Key word: development electrical energy一、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挑战1、电力供需矛盾难以根本缓解按照统计分析、每个国家的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的能耗有十分密切的相关关系。
我国要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用电水平的增长是步可避免的。
人口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使我国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
按照规划,2050年我国发电装机应超过15亿千瓦,比现有的装机净增13亿千瓦以上。
按常规的发展摸式机乎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除非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2、有限资源的制约日趋严重我国去年已成为石油今口国,不能指望靠石油发电。
水电可发容量不足3.7亿千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碳仍是主要的一次能源。
但燃煤生产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
此外。
煤炭基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发展火电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3、治理环境的任务艰巨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环境保护。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电力的构成中约又80%是煤炭。
一座240千瓦的火电站,如不加一控制,每小时排放的二氧化硫达7~12吨,灰达70~80吨,渣为150吨,各类废水100吨。
中国许多城市的酸雨已成关注的焦点。
中国大气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为0.03ppm,比日本高3倍,个别地区达到15ppm。
酸雨引起森林和农作物破坏、水变质、土壤退化,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
4、对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20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特征常以“达机组、达电网、高电压”来描述。
近以二十年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下世纪,这各趋势不会再继续下去。
研究表明,机组的单机容量和交流输电电压等级的发展已出现饱和和趋势,单机容量120MW和电压等级800KV似已达到由电网可靠性决定的极限。
尽管现代电网的设计运行技术近年取得了常足发展,单仍不能完全避免达电网的瓦解事故发生。
近级年内,世界上的达电网事故仍有发生,有时还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1996年发生的美国西部达停电、马来西亚全国达停电就时李子。
另一方面,随着生活现代化的进程,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输电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已成为规划、设计、运行应考虑的首要因素。
电网发展的另一各重要趋势时:独立发电者(IPP)日益增多,在电力管理体制上进行重达改革,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所谓“放松规制”(Dergulation) ,在电网管理方面实行所谓第三方介入(Third Part Access)和电力送(Power Wheeling)等等。
这似已成为一些国家的潮流。
这就要求电网变的更加开放和灵活。
综上所述,对现代电网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可靠、高效、灵活、开放”。
用它描述未来电网的特征似更恰当。
过去,由于我国对电网的投资强度偏低,电网结构相对薄弱,建设电网的任务更加艰巨。
今后一段设计靠外延发展电网仍时主要的,发展电网的策略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尽相同。
但是,在确定网架结构、输电方式、电压等级以及制定电网技术发展战略时都必须考虑这一总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我国电力工业还会有很大发展,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单从长远出路在于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增加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发展与环境兼容的能源利用技术,发展新型输配电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二、电力技术发展趋势预测1、新型发电技术预计会有重大突破21世纪被称为可再生能源的世纪,预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新型发电技术将会有重大突破,其工业应用规模将有达幅度提高。
据权威专家估计,到下世纪中叶,如果实施强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可再生能源可占世界电力市场的3/5,燃料市场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