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合集下载

《美术概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美术概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一节 美术的创作 过程
第二节 美术创作的 心理活动
第三节 美术创作的 思维活动
第四节 美术的创作 方法
第八章 美术与批评
第二节 美术批评
第一节 美术批评 的开拓
第三节 中国当今 美术批评现状
第九章 美术审美
第二节 美的本质 与美感的本质
第一章 美术解释说
第一节 从创作主体 解释美术
第二节 从主客体关 系解释美术
第三节 从美术本 体——形式解释美术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 的解释
第二章 美术学
第二节 美术学的 学科结构
第一节 美术学概 述
第三节 美术学的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美术文化
第二节 美术文化 价值
第一节 美术文化 概述
第三节 美术文化 模式
现形态
第十章 美术教育
第二节 西方美术 教育的诞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 美术教育
第三节 当今的美 术教育
参考文献
谢谢观看
目录
07 第七章 美术创作
08 第八章 美术与批评
09 第九章 美术审美
010 第十章 美术教育
011 参考文献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通过对美术解释说、美术学、美术文化、美术认识本质、美术传播、美术社会本质、美 术创作、美术与批评、美术审美、美术教育等章节的编排合理,使对美术艺术的阐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先做 基础的、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综合性的判断,再分门别类、以个案的方式具体导入 美术世界。同时,本书各章节又自成一体,读者完全可以挑选其中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章来阅读,可读性髙,能激 发阅读兴趣。
第四章 美术的认识本质
第二节 美术的视 觉形象性
第一节 美术以特 有的方式“掌握”

小学美术知识结构图

小学美术知识结构图

到了高学段就发展为策划、制作、表演与 展示,同时体会美术与环境关系这一目标
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
学习 态度
搜集信息 整理材料
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学习能力
美术知识技能 的掌握运用情况
参与精神 合作精神
学生美术 活动
认知能力 操作技能
探究能力
全方位综合 评价
作业评价
成果展示交流
合作态度 参与程度
理解共同的主题和

共同的原理
目 标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 化及环境的关系
设计制作(设计建筑、 家具模型)
外国雕塑赏析、外国建 筑赏析、中国园林欣赏、 中国现代美术
6课时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4课时
摄影、 国画、壁画、电 脑美术
6课时 造型·表现
设计作(课本剧、

连环画)
材 内 综合·探索 容
2课时
运用对比组合原理进 行创意设计,美化生 活
创意设计
了解主要的设计 设计·应用
类别、功能
发展个性的表现能力, 传递思想情感
不同的创作方法 造型·表现
有意图的运用美术语言
多角度欣赏,了解美术作
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
特征
审美经验和鉴赏
欣 能力
赏·评述
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 况,尊重人类文化遗

简短评述
学 综合·探索
评 价 建 议


贴近生活
实践能力
设计应用
鉴赏 评述
欣赏评述
横向关系
造型表现
铺垫
基础
内容涵盖多个
教 综合探索
领域

横 向
其他三个学习领域的 整合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章节目要点体会补充笔记23美术本质1、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解释从创作主体角度解释情感说: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表现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齐(意大利)、科林伍德(英国)、柏格森(法国)无意识说:美术是人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瑞士)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

代表人物:席勒(德国)、斯宾塞(英国)45媒介说:艺术是作品的物质媒介。

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美国) 情感符号说:艺术是符号形式。

代表人物:卡西尔(德国)、苏珊·朗格(美国) 异质同构说: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一致时激起审美的形式。

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美国)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艺术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生产形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章 节 目 要点体会 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2、 美术本质上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与哲学等的关系——相互的)与社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如何理解)是社会的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美术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如何理解)美术创造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要重视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表现与传达,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3、美术本质上是一种认识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人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的表现;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以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美术是视觉形象的美术具有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美术概论期末总结框架

美术概论期末总结框架

美术概论期末总结框架第一部分:引言1.1 引出主题1.2 概述本文结构第二部分:美术概论的概述2.1 美术概论的定义2.2 美术概论的目的与重要性2.3 美术概论的研究范畴第三部分:美术的起源与发展3.1 美术的起源3.2 古代美术的发展3.3 现代美术的兴起与发展第四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4.1 亚洲美术4.2 欧洲美术4.3 非洲美术4.4 美洲美术4.5 大洋洲美术第五部分:美术的基本要素与构图原则5.1 线条与形状5.2 色彩与光影5.3 空间与透视5.4 组合与构图5.5 节奏与运动第六部分:西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6.1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6.2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6.3 艺术新感觉运动与立体主义6.4 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6.5 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6.6 当代艺术与后现代主义6.7 杰出的西方艺术家第七部分:东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7.1 中国古代美术7.2 中国现代美术7.3 日本艺术7.4 韩国艺术7.5 东方艺术的特点与影响第八部分:美术的应用与意义8.1 美术与设计8.2 美术与批判精神8.3 美术与文化传承8.4 美术与社会问题8.5 美术教育与培养艺术人才第九部分:结论9.1 总结主要内容9.2 对美术概论的认识与体会9.3 展望美术概论的未来发展第一部分:引言在过去的学期里,我们学习了美术概论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美术的基本要素与构图原则,西方和东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以及美术的应用与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美术概论的概述2.1 美术概论的定义美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系统地介绍美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2 美术概论的目的与重要性美术概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审美能力,传承与发扬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能力。

2.3 美术概论的研究范畴美术概论包括对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美术的基本要素与构图原则、西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东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以及美术的应用与意义的研究与探讨。

美术概论学习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学习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是美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审美特征
一般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情感性
特殊审美个性:
1.形式美与形式感;2.技艺性与物质媒介性;3.历史文化的积淀性;4.独创性与首创性
5、美术本质上是历史的
美术本质上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2、
美术本质上是社会的
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与哲学等的关系——相互的)
与社会生活
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如何理解)
与社会生产
美术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如何理解)
美术创造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要重视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表现与传达,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3、
美术本质上是一种认识
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人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的表现;
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以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如何理解?)一、美术作品能超越作者面对不同地域和时期的接受者。二、美术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需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填补和具体化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三、社会制度、文化变迁等使得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接受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创作 的心 理活 动
创作中的心理要素:直觉记忆 联想 理解
创作中的情感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是美术 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创作中的无意识是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 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仍受大脑中枢的控 制。 “灵感”
思维
活动
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中的唯一思维方式,美 术直接运用由线条、色彩、形体等构成的视 觉形式即形象性来思维。
美术 是视 觉形 象的
美术具有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
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形象是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统

美术 反映 世界 的真 实
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一种
假定性的真实)
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
美术创造高度真实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典型。
(毛泽东:艺术比起普通的实际生活来,应 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 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美术 家的 主体 性
美术家是美术生产过程的主宰,是美术作品 的创造者;
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主体意识,表现自我; 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要树立创造意识, 体现创作个性。
美术 家的 修养
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只有不断 加强训练才可能使天赋得到开发和施展; 要具备进步和高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思想修养; 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厚的艺术实践。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 术 本 质
2、
美术 本质 上是 社会 的
在社 会中 的位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 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
与哲学等的关系一一相互的)
与社 会生 活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应具备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
人工性
人工性是美术发生的上限。美术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工制品,制造工具不但标志着人类的诞生,而且也是美术发生过程的开始。
形态发生
形态性是区别美术与非美术本质特征划分的标准。
必须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才能在人工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美术形态性的工具。
回味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美术的社会功能
认识功能:欣赏者通过作品不同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教育功能:美术作品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
审美功能: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有美,美术中的美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
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代表人物:席勒(德国)、斯宾塞(英国)
自娱说:美术是自我娱乐,与游戏论相似。代表人物:孔衍栻、倪瓒等
从主客体关系解释
理念说: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黑格尔(德国)
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的永恒性、统一性、普遍性,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接受
1、
美术接受
美术接受与美术本质
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如何理解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美术接受方式——对美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
2、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
美术世界(社会环境)
构造:主体(人)(1.美术家2.批评家3.美术理论家和美学家4.美术史家5.各美术机构中的任职人员);美术机构(展览和收藏机构、美术出版社、美术教育机构);规则和制度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思维导图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思维导图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思维导图一、线条•线条是构成一幅画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是直线、曲线或者是由多条线组成的形状。

•线条可以有不同的粗细、长短、方向和质感,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纹理等特征。

二、色彩•色彩是画面中最直观、最具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感、氛围和主题。

•色彩可以分为主色、次色和辅色,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效果和意境。

三、形状•形状是指物体的外形和轮廓,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形状,也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形状。

•形状可以通过线条的组合、填充色彩和阴影等手法来表达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四、空间•空间是指画面中物体所占的位置和相对关系,可以是平面空间或者是立体空间。

•通过透视、比例、阴影和重叠等技巧可以表现出画面中物体的立体感和深度。

五、纹理•纹理是指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路,可以是光滑的、粗糙的或者是有纹理的。

•通过线条、色彩和阴影等技巧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纹理特征,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六、光影•光影是指物体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明暗关系,可以通过阴影和高光等手法来表现。

•光影可以给画面带来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七、构图•构图是指画面中物体的布局和组合方式,可以通过排列、重复和对比等手法来达到视觉的平衡和美感。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有吸引力和表现力,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

八、题材•题材是指绘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是风景、人物、动物或者抽象的理念等。

•不同的题材要求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技巧,通过选择合适的题材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九、创意•创意是指在表达中融入个人的独特思考和想象力,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呈现作品。

•创意可以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性,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通过以上九个方面的知识点,六年级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不断探索、发现和表达自己的美术天赋,成为真正的小艺术家!。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应具备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
人工性
人工性是美术发生的上限。美术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工制品,制造工具不但标志着人类的诞生,而且也是美术发生过程的开场。
形态发生
形态性是区别美术与非美术本质特征划分的标准。
必须在漫长的劳动理论过程中,才能在人工性的根底上创造出具有美术形态性的工具。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创作
3、美术作品〔创作成果〕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意境〔意与境合情景交融〕
风格〔作品中稳定的总体倾向〕
风格〔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高低雅俗〕
品味〔作品层次和等级,逸、神、妙、能〕
商品属性:美术作品一旦进入市场进展交换就变成了商品;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2、
美术本质上是社会的
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根底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与哲学等的关系——互相的〕
与社会生活
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如何理解〕
与社会消费
美术是一种消费理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形态。〔如何理解〕
2、
美术发生的动力
社会劳动理论是根本动力
在美术发生的动力系统中,人类的社会劳动理论是根本动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劳动理论促使人类从动物向人转化,为原始美术的创造主体提供了生物学上的前提;
劳动理论使人类在主体与自身,主体与自然界,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从而使美术的发生成为可能。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发生
1、
历史上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
游戏论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斯宾塞也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席勒--斯宾塞理论
巫术论
巫术论是艺术发生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种观点。代表人物:泰勒(英国)、弗雷泽(英国)、雷纳克(法国)
劳动论
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普列汉诺夫也从劳动的角度考察研究艺术发生问题。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2、
美术本质上是社会的
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与哲学等的关系——相互的)
与社会生活
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如何理解)
与社会生产
美术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如何理解)
美术创造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要重视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表现与传达,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3、
美术本质上是一种认识
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人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的表现;
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以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4、美术本质上是审美的
美术与美
美术反映美——美术反映现实美
美术创造美——美术创造艺术美;
美术是审美对象,美术作品是美的物化存在。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4、美术本质上是审美的
审美本质
审美是美术的核心本质;
审美关系;
美感是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美的感受与美的感动的统一;
美是形象的真理,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
美术世界(社会环境)
构造:主体(人)(1.美术家2.批评家3.美术理论家和美学家4.美术史家5.各美术机构中的任职人员);美术机构(展览和收藏机构、美术出版社、美术教育机构);规则和制度
功能:中介性、接受性、主动性、制度性和惯例性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展览馆是美术接受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和场所;新闻媒介是美术接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中介;美术出版社对美术作品进行复制发行;美术博物馆中的作品能与不同历史中的接受者对话和交流;美术市场的正反作用;美术院校提高社会的审美接受能力。
美术是美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审美特征
一般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情感性
特殊审美个性:
1.形式美与形式感;2.技艺性与物质媒介性;3.历史文化的积淀性;4.独创性与首创性
5、美术本质上是历史的
美术本质上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美术家是美术生产过程的主宰,是美术作品的创造者;
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主体意识,表现自我;
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要树立创造意识,体现创作个性。
美术家的修养
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只有不断加强训练才可能使天赋得到开发和施展;
要具备进步和高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思想修养;
以上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美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接受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美术的审美教育
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
对美术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培养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情感符号说:艺术是符号形式。代表人物:卡西尔(德国)、苏珊·朗格(美国)
异质同构说: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一致时激起审美的形式。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美国)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艺术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生产形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美术发生
2、
美术发生的动力
生物性与原始美术发生
人体饰品的发生首先是以人类生物性的性本能冲动为动力的。
人类的生物性本能需要,作为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同样必须通过劳动实践这一根本动力,才能对美术的发生起动力作用。
3、
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美术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王朝闻“在一定意义上看来,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
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代表人物:席勒(德国)、斯宾塞(英国)
自娱说:美术是自我娱乐,与游戏论相似。代表人物:孔衍栻、倪瓒等
从主客体关系解释
理念说: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黑格尔(德国)
2、
美术发生的动力
社会劳动实践是根本动力
在美术发生的动力系统中,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根本动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劳动实践促使人类从动物向人转化,为原始美术的创造主体提供了生物学上的前提;
劳动实践使人类在主体与自身,主体与自然界,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从而使美术的发生成为可能。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创作
1、美术家(创作主体)
美术家和社会
社会分工导致了美术的出现,同时产生了美术家;
美术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美术家应以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相应水平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也应加强和提高自己,以成为真正“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美术家的主体性
美术形态划分为:写实形态、形式形态和装饰写实形态三种基本类型。
审美发生
美术的发生过程中,审美发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原始社会中,美术的实用功能在整体上先于审美功能,这与主体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的先后次序有关。
主体在劳动实践中生产出丰富的对象世界的同时,也生产出了自身丰富的本质力量。而当主体获得了与对象美的性质相适应的审美能力,有了“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时,美术就能向审美对象生成转换。
意境(意与境合情景交融)
风格(作品中稳定的总体倾向)
格调(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高下雅俗)
品味(作品层次和等级,逸、神、妙、能)
商品属性:美术作品旦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变成了商品;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美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
回味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美术的社会功能
认识功能:欣赏者通过作品不同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教育功能:美术作品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
审美功能: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有美,美术中的美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
制作与技巧:熟悉物质媒介材料,熟练运用表现技巧,不能无视制作技巧也不能仅片面追求技巧。
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作中的心理要素:直觉记忆联想理解
创作中的情感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是美术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创作中的无意识是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仍受大脑中枢的控制。“灵感”
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中的唯一思维方式,美术直接运用由线条、色彩、形体等构成的视觉形式即形象性来思维。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1、
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解释
从创作主体角度解释
情感说:美术是情感的传达。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表现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表现。代表人物:克罗齐(意大利)、科林伍德(英国)、柏格森(法国)
无意识说:美术是人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瑞士)
美术是视觉形象的
美术具有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形象是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
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性的真实)
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
美术创造高度真实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典型。(毛泽东:艺术比起普通的实际生活来,应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组织结构(内部结构内形式);
艺术语言(笔触、线条、形象等);
形式美(作品中色彩、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美术语言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组合)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依托形式而存在,形式为了表现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创作
3、美术作品(创作成果)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如何理解?)一、美术作品能超越作者面对不同地域和时期的接受者。二、美术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需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填补和具体化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三、社会制度、文化变迁等使得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接受
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美术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怎样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