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想全面考查。其中汉代经济发展尤
卷Ⅲ 25
2018 年
卷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
卷Ⅰ 25
卷Ⅱ 25 2017 年
卷Ⅲ 25
汉代儒家思想 其是“庄园经济”这个隐性知识点仍
小农经济
然需要注意。政治上西汉中央集权 加强与国家统一是重点。思想文化
西汉王国问题 上的汉代新儒学常考不衰。 官修史书特点 (3)汉代儒学的“大一统”和“伦理入
法”可能是 2020 年高考命题的一大
西汉时期的经 热点。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与中
济发展
外文明的友好交流会是 2020 年高
考命题的另一大热点。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命题命研题究研究
知识重组
史料实证
真题诊断 题点一 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1.(2019课标全国Ⅰ,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 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 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空纵览·宏观概要 时空坐标
统编版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史 课件(共34张PPT)
探究主题二 秦汉制度创新
角度1 认识秦汉大一统
[学术前沿] 秦汉时期(贡献)……仅仅从开拓疆域、确立中国腹地大格局之中来寻
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养成国家统一的心态历程中加以阐述。统一国家所形成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之大,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秦汉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特征的制度的创设,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 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1)政治: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央官制,围绕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地方上围绕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后世封建政权一般都是在此基础上有所损益,发展完善。 (2)民族关系:不断优化和强化边疆经略与治理,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促 进少数民族和边疆的发展,巩固和扩大疆土等。 (3)经济:重农抑商、统一铸币权、盐铁官营、控制山川林泽,巩固发展封建经济。 (4)文化:从文字统一到汉武帝文化思想统一等。
近年高考考点
最新考纲
秦汉时期的 政治
秦汉时期的 经济
秦汉时期的 思想文化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Ⅰ卷·25 2021·全国甲卷·25 2018·全国Ⅱ卷·25 2021·全国乙卷·25 2019·全国Ⅱ卷·25 2020·全国Ⅱ卷·24
考点 汉代王国问题与边境问题
汉代监察体制 汉代土地兼并和自耕农
真题演练:
【典例1】 (2019·全国卷Ⅰ·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
福建
海南 安徽
15
2 35
古代经济政策
汉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以古籍记载切入
以古籍记载的社会现象 切入 以史籍切入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续表
2010 全国
安徽 北京 江苏 浙江
25
14 12 1 14
郡县制
郡县制 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农耕技术的发展
以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评价切入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3.(2012· 海南历史)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 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 D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4.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考查预计仍会以史籍材料、图片、
表格等形式切入,重点考查本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重农
抑商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等;题型以选择题居多。
5.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
统)的考查,多以史学材料、名人观点切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6.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预计多以选择题的形式 出现,重点考查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的 关系等。
高考专题二轮复习历史通用版课件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高考研究课(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
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是宋明理学,故 B 项错误;主观唯心
Biblioteka Baidu
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汉代儒学没有哲学化倾
向,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是陆王心学,故 C 项错误;汉
代改造儒学,想要把儒家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目
的是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故 D 项正确。 答案:D
4.魏晋时期,士大夫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
理清发展线索
——历史时空、特征要记牢
(一)政治上 ——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练中贯通] 1.(2017·吉林模拟)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
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标志秦朝中央官制完善
2.掌握四项措施:汉武帝促进“大一统”的政治措施
形成中外朝制度,“中朝”掌决策,“外朝”演化为一般 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执行机构,以强化皇权
实行察举制
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 官吏的控制
颁布“推恩令” 逐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实行刺史制度
全国分为13州,每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 察,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初
(
)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32张)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分裂、自给自足的庄园 经济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 融合为一体。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融合中汲取了新的发 展能量,又为下一时期,即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政治 (1)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 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6.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南 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规模及破坏性 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 则相对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 特权,佛教盛行,士族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这一时 期,战乱频仍,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庄园经济恶性膨 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 力的控制也就非常剧烈。
(2)“颇有所改” ①秦朝赋税、兵役、徭役沉重,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 策。 ②秦朝法律严酷,汉文帝减轻刑罚,约法省禁。 ③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 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④汉朝施行了分封,出现了诸侯王国与郡县并存的体制, 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朝实 现了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体系。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PPT公开课课件:板块综合PPT
产品远销海外。
3.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
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
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命题角度1
-5-
一
二
三
4.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 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 致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命题角度1
-3-
一
二
三
3.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 管理体系,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后世国体与政 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4.选官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从世袭制、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变化都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 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不强调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故B项错 误;“资源匮乏”仅是温铁军论述中国农业养活众多人口时的客观自 然地理条件,故C项错误;材料“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恐怕都 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肯定了农民在农业生产实 践中的勤劳与智慧,结合所学,他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精耕细 关闭 作D 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板块 中国古代史 通史融会(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
制约 秦汉时期,廷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
皇权 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
(3)皇帝制度的影响 皇帝制度与封建专制是相辅相成的。封建专制因皇帝制度 的确立而得到加强,而皇帝制度又构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 和具体表现,二者“形神”结合,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都 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在皇权至高无上的背景下,皇帝个人的素 质往往对一代政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B.官员禄秩从属于其职位
C.官僚政治由此开始 D.禄秩制毫无品位色彩 解析:按照材料意思,官员的品位与品级没有分离而是相互关
联的,故A项错误;“以禄秩标志官员等级”体现了禄秩是官 员职位等级的外在象征,故B项正确;中国的官僚政治开始于 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哪一种官职属于哪一秩级”反 映了官员的禄秩和品位是有一定关系的,故D项错误。答案:B
(二)察举征辟制与九品中正制 1.察举征辟制
汉武帝时,察举作为仕进的重要途径被确立下来,成为定制,诸 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察举的科目 概 包括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其中孝廉为岁科, 况 其他一些科目为特科,视需要而临时举行。征辟制也在汉武帝时 成为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征聘两种。所征之 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一是它与学校教育没有紧密关系;二是察举为主,考试为辅,先 特 选拔后考核,经过策试也只有高下之别;三是没有设立选官的专 点 门机构和专职官员;四是入仕、铨选、升迁、考课等常常混为一 体。 察举征辟制度为两汉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国家所需求的各种人才, 影 扩大了统治者基础,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察举制 响 度行之既久之后,它的弊端也就日益显露出来。随着豪门世家的 发展,等级观念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5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二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
(6)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行汉制、崇儒学。
3.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2)作用:
①经济复苏和繁荣,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封建化。
③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为结束南北 分裂奠定了基础。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 也是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 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 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 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 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江 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一、秦汉时期 1.政治
(1)秦: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丞相、御史 大夫和太尉);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汉: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 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朝采 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主要途径。
2.经济
(1)农业: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 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漕渠、白渠、王景治理黄河、 新疆坎儿井);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 强地主田庄经济。
3.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2)作用:
①经济复苏和繁荣,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封建化。
③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为结束南北 分裂奠定了基础。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 也是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 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 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 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 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江 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一、秦汉时期 1.政治
(1)秦: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丞相、御史 大夫和太尉);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汉: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 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朝采 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主要途径。
2.经济
(1)农业: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 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漕渠、白渠、王景治理黄河、 新疆坎儿井);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 强地主田庄经济。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课件
融合的特色 风光的写照。由于北方民族融合的加强和社
会经济的恢复,才出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
术》
体现了封建 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 国家分裂 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
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艺术的出 体现了佛教
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反映了佛教的 盛行
不盛同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 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朝民歌 带有封建割 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艺术在南北方的差 据的烙印 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 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 作等
角度新颖 而是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隐性切入,考查汉武
呼应热点 帝的大一统,折射出国家的统一。
特定时期的 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特色现象 与民休息的 “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
民本思想 余货财”。 鉴古知今的 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各阶层通过
家国情怀 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富。
出处 《后汉书
》
《吴时外 国传 》
《魏略 》
隐性 焚书坑儒、黄老之学、董仲舒新儒学、小 时空 篆、隶书、汉赋、造纸术
深化认知
“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 治理权力
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 的“合法
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 来源”
高三通史第二轮历史复习 秦汉 魏晋史 (共49张ppt)
【能力拓展】
(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
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新兴的地主阶级也 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
(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
【能力拓展】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尚玄学之风分认识
1.原因 (1)秦汉大一统王朝灭亡的教训,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维护 这会秩序和纲常名教。
(2)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内部分化,矛盾加剧,知识分子 厌恶官场,明哲保身,悉心研究三玄之学,倾向于“玄虚淡泊”。 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 魏初的名法思想都为玄学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能力拓展】
对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认识 1、外迁历程 (1)两晋之际,是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南迁高潮。由于汉族统 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加上黄河 流域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2)安史之乱以后,是中原人口的第二次南迁高潮。安史之 乱北方战乱,社会动荡,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3)两宋之际,是中原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金灭北宋的 “靖康之难”。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开 发过度,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拓展】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二中华文明的发展__秦汉魏晋时期课件
(3)历史影响
①积极作用:促进国家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打击豪强,维护国家统一; 经过汉代的实施及推广,重农抑商成为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 的传统经济指导思想。
②消极作用:导致人们思想上的保守落后,不利于思想上 的解放和创新;延缓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阻碍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历史习惯与惰力。
影 国在汉初稳定局势和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 响 极作用,但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 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强 (1)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干 (2)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 弱 (3)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 枝 (4)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 的 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举 (5)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东汉时期, 措 刺史由单纯的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中华文明的发展
通史整合 (二)
——秦汉、魏晋
时期
目录
contents
1
史况怎么样—— 解构“一图文”
2 高考考什么—— 聚焦“三层面”(政治、经济、文化)
3 高考怎么考—— 发掘“四个度”(宽度、深度、角度、长度) 4 高考达标检测
01
史况怎么样——解构“一图文”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适用于山东重庆河北)历史通史整合(一)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视角3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1)从大乱到大治: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经历 农民起义的打击,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得到改变,阶级矛盾缓和,这是出现 盛世局面的社会因素。 (2)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处于盛世的封建王朝一般注意发展经济,保证农 民生产的时间,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进入繁荣时 期,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经济因素。 (3)发展文化、重视人才: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都是文化的繁荣时期,人才 辈出,教育、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全面繁荣,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文化因 素。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4)重视官员选拔与监督:官僚体系的高效、清廉是封建社会政治稳定的基 础,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都很重视对官僚的选拔、监察,保证官僚队伍 的相对高效和清廉,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政治因素。 (5)开明君主的个人作用:盛世时期的皇帝一般勤政、善政、亲民、自律, 具有很高的个人素养,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个人因素。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押题预测
4.(2022山东潍坊一模)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
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
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 )
A.反儒崇道
2020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命题命研题究研究
知识重组
史料实证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图表反映了从汉高帝到汉武 帝时期郡级政区变化的信息,由此可知汉高帝十二年和汉文帝十六 年,朝廷直接控制的郡级政区并不包括封国,这说明中央对封国的 控制较弱;而汉景帝和汉武帝时封国受到中央的直接控制,这就加 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实力,为解决汉初以来匈奴威胁等边患 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基本 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故A、D两项均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方 制度的演变,与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无关,故排除B项。
中正制,朝廷 (3)商业:南北朝 机
要职多由世 时出现了“草市” (5)科技:北魏贾思勰的
家大族担任
《齐民要术》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命题研究
知识知重识组重组
史料实证
拓展升华 一、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认识“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承秦制”是指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继承 和发展秦朝各项制度的治国策略。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体现为 (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又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发展为刺史制度。 (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采用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发展为西汉的编户制度。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1)中央集权的巩 (1)农业:牛耕普及,出
固:汉初郡国并行; 现了耧车、代田法
汉武帝颁布“推恩 和二牛一人犁耕法;
令”,解决了王国问 兴建了漕渠等水利
题,并设立刺史,加 工程
两汉时 期(公元 前 202—公 元 220 年)
强了对地方的监 察 (2)君主专制的强 化:汉承秦制;汉代 形成的“中外朝制 度”使君主专制得 以强化
命题研究
题点三 汉代新儒学 5.(2019课标全国Ⅱ,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 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 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原因。汉初,道家杂采各派思 想精华,形成黄老之学,满足了统治阶级休养生息的需要。西汉中 期,董仲舒杂采各派思想精华,形成新儒学,满足了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其共同点都是为满足现实统治需要而主动兼容各种思 想,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得到解决,故A项错误;题干 材料强调了各派思想的融合,故B项错误;学术上的兼收并蓄不能表 明统治者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项错误。
命题研究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题干材料强调汉武帝 时要求诸侯王献礼时必须购买“皮币”,而一张“皮币”的价格甚至超 过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这种做法削弱了地方诸侯的经济 实力,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对日常交换的货币的管理, 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加强思想上的统一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 调的是诸侯王向皇帝献礼时的相关规定,并不是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故D项错误。
发,经济逐渐发展;北魏时均田制形成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 思 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 想;两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发明并改进造纸术;文学艺术 文 各放异彩;佛教传入与传播。魏晋南北朝时,三教并存,儒学出现 化 危机;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艺术反映出民族融合和国家分裂的 时代特征
命题研究
题点二 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 3.(2018课标全国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 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 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 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主 要的经济政策就是重农抑商,故A项说法错误;从题干“土地兼并、 农户流亡”可知,国家的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拥有土地的 难度很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土地兼并导致农户被迫流 亡的问题,没有涉及百姓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税收是政府行为, 不可能为富商大贾所操纵,故D项错误。
济发展
外文明的友好交流会是 2020 年高
考命题的另一大热点。
命题研究
真题诊断 题点一 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1.(2019课标全国Ⅰ,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 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 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命题研究
2.(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
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64 年 前 144 年
24 郡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命题研究
近三年高考试题统计与命题预测
年份 卷别 题号 考查角度 命题预测
卷Ⅰ 25
2019 年 卷Ⅱ 25
汉武帝加强中 (1)从考查时间看,汉代尤其是西汉
来自百度文库
央集权
是重点时期。
汉代儒学成为 (2)从考查范围看,政治、经济和思
正统思想
想全面考查。其中汉代经济发展尤
卷Ⅲ 25
2018 年
卷Ⅱ
25
卷Ⅰ 25
(2)手工业:开始用煤 做燃料冶铁;丝绸远 销亚洲、欧洲;东汉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专供贸易的 “市”出现,但时间和 地点都受到政府的
(3)选官制度:汉武 严格限制;推行重农
帝时期开始实行 抑商政策,商业发展
察举制,举孝廉成 艰难;西汉时开通了
为做官的主要途 海上和陆上丝绸之
(1)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 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2)科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 内经》《伤寒杂病论》和 《氾胜之书》等重要论著 (3)文学:汉赋集中代表了当 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司马相 如等人是比较著名的赋作家 (4)艺术:小篆和隶书均开始 流行于秦代;楷书也称正书, 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规矩 严整
曹魏时,经过改制 的翻车用于灌溉 (2)手工业:南北 朝时期发明灌钢 法;北朝烧出成熟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3)绘画:东晋顾恺之的 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 突出 (4)思想:道教在民间广
度:采取九品 的白瓷
为传播;儒学面临着危
中正制,朝廷 (3)商业:南北朝 机
要职多由世 时出现了“草市” (5)科技:北魏贾思勰的
二、多角度认识汉朝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 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 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 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斥儒学。汉武 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 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 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
家大族担任
《齐民要术》
拓展升华 一、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认识“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承秦制”是指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继承 和发展秦朝各项制度的治国策略。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体现为 (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又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发展为刺史制度。 (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采用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发展为西汉的编户制度。
2.西汉对秦朝制度的发展,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 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 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通过“推恩令”,削弱和限制 王国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3.“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专 政。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 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空纵览·宏观概要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政 “大一统”的实现,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 治 以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遭到破坏,士族势力强大
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 经 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济 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开
命题研究
6.(2019课标全国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 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 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汉时期儒学确立了正统地位,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面临着一个处理好与儒家思想关系的问 题。题干材料反映了佛教在中国传播早期的造像,明显带有异域风 格;洛阳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迁都以后,其造像更符合当时社 会主流阶层的审美观念,这种观念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 正确;本题材料主旨是佛教造像的外部表现,与经济发展、绘画技 术、政治权力没有直接的关系,故可排除A、B、C三项。
命题研究
4.(2017课标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 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 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题干材料反映出,西汉前 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大都可以致富,这反映出 西汉前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的义利观并 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故A项错误。西汉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农抑 商,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郡县的问 题,并且地方豪强势力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故D项错误。
▶对点训练 1·(2019四川内江高三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
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 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 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 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 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 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政治制度的传承,旨在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 解释的学科素养。秦汉时期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是为了 控制地方,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反映出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 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的影 响,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D项 “根本上”说法绝对,排除。
命题研究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图表反映了从汉高帝到汉武 帝时期郡级政区变化的信息,由此可知汉高帝十二年和汉文帝十六 年,朝廷直接控制的郡级政区并不包括封国,这说明中央对封国的 控制较弱;而汉景帝和汉武帝时封国受到中央的直接控制,这就加 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实力,为解决汉初以来匈奴威胁等边患 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基本 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故A、D两项均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方 制度的演变,与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无关,故排除B项。
径
路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1)君主专
(1)文学:出现了《搜神
制:逐步形成 (1)农业:实行均 记》等志怪小说
三省体制,其 田制;北方旱地的 (2)书法:汉字发展成为
中尚书省最 耕耙耱技术形成; 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
魏晋南北 朝
(220—589 年)
先握有实权, 继而又有中 书省、门下 省 (2)选官制
卷Ⅱ 25 2017 年
卷Ⅲ 25
汉代儒家思想 其是“庄园经济”这个隐性知识点仍
小农经济
然需要注意。政治上西汉中央集权 加强与国家统一是重点。思想文化
西汉王国问题 上的汉代新儒学常考不衰。 官修史书特点 (3)汉代儒学的“大一统”和“伦理入
法”可能是 2020 年高考命题的一大
西汉时期的经 热点。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与中
三维重组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秦朝(公 元前 221—前 207 年)
(1)公元前 221 年,秦 灭六国,建立秦朝 (2)秦始皇开创了皇 帝制度、三公九卿
制,在全国范围内推 行郡县制,中央集权 制度开始形成
统一货币、度量衡 等措施有利于加 强各地经济交流
(1)焚书坑儒,使 儒学受到沉重打 击,禁锢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2)小篆和隶书 均开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