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供应室验收标准
二级医院供应室标准
![二级医院供应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021a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3.png)
二级医院供应室标准一、引言。
二级医院供应室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部门,其标准化建设对于医院内部物资管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供应室的布局、设备、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二级医院供应室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布局与设备。
供应室的布局应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通风良好、明亮、整洁,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
供应室内应设有收货区、存储区、配送区、清洗区、消毒区、包装区等功能区域,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收货区应设有验收台和验收记录表,存储区应配备防潮、防尘、防虫的存储设施,清洗区应设有专用的清洗设备和洗涤剂,消毒区应设有专用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包装区应配备相应的包装工具和材料。
三、管理与操作流程。
供应室的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
在收货环节,应对进货商品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并及时进行入库登记。
在存储环节,应根据商品的特性和使用频率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存放,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在配送环节,应根据医院各科室的需求,及时准确地配送物资,确保各科室的正常运转。
在清洗、消毒和包装环节,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物资的清洁和安全。
同时,供应室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进货、出货、库存等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归档。
四、人员素质与培训。
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疗物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医院应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确保其能够熟练地操作各项设备和工具,正确地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做到熟练、规范、安全地开展工作。
五、结语。
二级医院供应室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医院内部管理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所述的供应室标准能够为各二级医院提供参考,促进医院供应室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物资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111c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6.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是指对供应室院感进行评估和检查的一套标准和指导原则。
以下是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的一些要点:
1. 清洁卫生:供应室院感应保持整洁、清洁,无异味、无霉味,地面、墙面、天花板等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
2. 空气质量:供应室院感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无异味,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3. 温度控制:供应室院感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确保员工和顾客的舒适度。
4. 消毒措施:供应室院感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对于易受污染的区域和设备,如厨房、餐具、餐桌等,应加强消毒措施。
5. 废物处理:供应室院感应建立合理的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废物及时清理、处理,避免滋生细菌和臭味。
6. 食品安全:供应室院感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避免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7. 紧急处理:供应室院感应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如火灾、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确保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以上是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的一些要点,供应室院感应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确保供应室院感的卫生安全和员工顾客的健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84665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7.png)
0.6
每发现一种扣0.3分
6.10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用品旳发放实行以旧换新制度, 用后应立即消毒毁形, 交指定单位处理, 不得发售、赠送他人或丢弃
2
1.5
不合规定不得分
2
1.2
未审定不得分, 未完全按审定图纸施工扣0.5分
建
筑
布
局
及
流
程
2.2供应室应距各科室较近, 并有合理旳通道, 环境整洁、绿化、无杂草、垃圾、积水、蚊蝇孽生地
2
1.2
通道不合理扣0.2分, 发现露天垃圾或明显积水扣0.5分, 环境不整洁, 绿化不好或有杂草各扣0.2分
2.3供应室内部布局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一般工作区, 各区之间应有明显旳标志与界线、走向由污至洁、不逆行、不交叉
6.4多种消毒剂配制更换与消毒灭菌设备使用状况记录, 灭菌作业流水登记
1
0.6
缺一种记录扣0.3分, 记录不完整旳每种扣0.2分
管理
规定
6.5下收下送清点记录
0.5
0.3
无记录不得分, 记录不完善旳扣0.2分
6.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有合法有效旳卫生立案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射器还需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旳加盖生产企业鲜章旳复印件, 经手人员旳身份证和委托授权书复印件
5
4
前4种每缺一种扣0.4分, 后4种每缺一种扣0.8分, 虽有但未按规定使用旳每种扣0.4分
洗涤包装及灭菌规定
洗涤包装及灭菌规定
4.1需反复使用旳污染物品均应实行消毒、洗涤、灭菌旳双消毒原则, 洗涤时用含酶洗涤剂刷洗, 初消毒含氯制剂浓度不低于1000mg/L, 感染病患者用后物品不低于2023mg/L。
建
筑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e0ca58852458fb770b564f.png)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一般在10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二级综合医院考核标准解读
![二级综合医院考核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a630fd00b4c2e3f56276366.png)
2)参加并承担当地医疗急救工作
3)开展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工作
4)开展对下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
5)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13
评审要点释义
便民措施:门诊设有候诊椅、导诊咨询(含 急诊)、饮水供应、轮椅、担架、健康教育 宣传栏、公用电话、就诊引导标志(含医保、 新农合引导标志)。
有医院突发性灾害事故应急方案,其包括: A、应急队伍的组成; B、有应急设备、药品,完好率100%; C、有应急通讯; D、有接纳成批伤病员的预案;
合理控制费用,医院的各项诊疗,活动应以病情的实际需 要为依据,努力控制服务人群的基本医疗费用的适度增长 (20分)
21
【评审要点释义】
保障患者的权利重点要求:
着重加强: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 意书、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特殊诊疗知 情同意书、输血和使用血制品知情同意书 和患者参与临床研究、调查和临床试验知 情同意书的书面文件签字手续
4、二级医院设五官科(含耳鼻喉、口腔科、眼科), 按照一个科室考核技术职称,二甲应达到3C,二乙 应达到2C
5、16个项目中3、4项必须达标,其余部分允许有3项 不达标,但是必须达到下一级职称
6、影像科包括放射、CT
11
三类指标(综合考评指标)
(90分)、医院管理(270分) 、病人权 益(40分)
19
【评审要点释义】
医疗和护理管理的要求要点:
1)业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院办负责人近 3年有管理和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经历;
2)制定有符合实际的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预案,医务科、 质控办、护理部、控感办处理重大医疗过失中有登记报告 并对其总结分析评价;
3)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建立适宜的质量评估体系,包括质控 组织、质控方案、质控教育以及对医、护、技工作监督、 检查、处理和评价意见。
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
![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9178a72e3f5727a4e96297.png)
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供应室院感质量考核标准
![供应室院感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7811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2.png)
供应室院感质量考核标准标题:供应室院感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供应室院感质量考核标准是医疗机构评估供应室院感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严格的考核标准可以有效提升供应室院感质量,保障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一、环境卫生标准1.1 空气净化:保持供应室院感空气清新,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2 地面清洁:定期清洁地面,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保持供应室院感地面干净整洁。
1.3 消毒措施: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供应室院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二、物品管理标准2.1 物品分类:对供应室院感物品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易腐烂、易变质的物品得到及时处理。
2.2 物品存储:合理摆放供应室院感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保证物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物品清点:定期清点供应室院感物品,确保存货清晰明了,避免过期物品的使用。
三、操作规范标准3.1 操作流程:明确供应室院感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步骤,确保操作人员遵循规范操作。
3.2 人员培训:对供应室院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操作失误。
3.3 操作记录:建立供应室院感操作记录,记录每次操作过程和结果,便于追溯和评估。
四、设备设施标准4.1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供应室院感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2 设备清洁:保持供应室院感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避免细菌滋生。
4.3 设备标识:对供应室院感设备设施进行标识,明确设备用途和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五、监督检查标准5.1 定期检查:建立供应室院感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供应室院感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5.2 督导考核:设立供应室院感质量督导考核组织,对供应室院感质量进行定期考核,激励优秀表现,惩罚不良行为。
5.3 教育培训:对供应室院感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供应室院感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8eb5518ba0d4a7302763af6.png)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
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
5。
7。
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
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
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
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
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
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
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
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c977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2.png)
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引言概述:供应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其管理和运营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供应室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应室院感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点。
一、供应室环境卫生1.1 清洁度要求:供应室应保持整洁干净,无尘、无杂物、无异味,地面、墙面、工具设备等表面应定期清洁。
1.2 消毒措施:供应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包括对工作台面、器械、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1.3 废弃物处理:供应室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包括分类收集、妥善包装和定期交接给专业处理机构。
二、供应室物资管理2.1 存储管理:供应室应建立合理的物资存储管理制度,包括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避免混淆,确保物资易于查找和使用。
2.2 库存管理:供应室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物资的数量和质量符合需求,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2.3 供应渠道管理:供应室应建立健全的供应渠道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质量保障,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供应室操作规范3.1 人员培训:供应室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操作规范培训,包括物资采购、入库、出库、发放等环节的规范操作流程。
3.2 记录管理:供应室应建立完善的记录管理制度,包括物资采购记录、库存记录、出库记录等,确保操作过程的可追溯性。
3.3 库存监控:供应室应建立库存监控机制,及时了解物资的使用情况和库存变化,避免过期物资的使用和浪费。
四、供应室设备设施4.1 设备维护:供应室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4.2 设备更新:供应室应根据需要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定期更新设备设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3 设备标识:供应室应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晰的标识,包括设备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便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
五、供应室院感防控5.1 院感监测:供应室应积极参与院感监测工作,定期进行装备和物资的检测,确保其符合院感防控要求。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最新版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469b05195f312b3069a52b.png)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 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 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 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 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 :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 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最新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最新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8ce97fc850ad02de804166.png)
4
每缺一种扣2分,因故障未正常使用的每一种扣1.2分,二乙医院采用下排汽灭菌器不扣分
3.5监测用标准试验包,B-D试验包(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者)
1
1
每缺一种扣0.5分,因故障未正常使用的每一种扣0.6分
必备设备及器材
3.6皮尺、PH试纸,消毒剂浓度试纸,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热原监测试剂,微生物监测试剂
每缺一个上岗证扣0.2分;无专业技术人员不超过2人,每超过1人扣0.2分
1.4供应室人员每年做一次体检(乙肝两对半、大、小便培养、胸透片、咽拭子);无传染病患者从事供应室工作
2
1.2
根本不知道□
每人、每年、每项目差一个扣0.2分;发现有传染病患者从事供应室工作扣2分
自制饰品一反传统的饰品消费模式,引导的是一种全新的饰品文化,所以非常容易被我们年轻的女生接受。
2
1.2
未审定不得分,未完全按审定图纸施工扣0.5分
建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的商业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成为一大热门。在人民广场地下“的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筑
手工艺制品是我国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品种多样,方式新颖,制作简单,深受广大学生朋友的喜欢。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在追求新颖,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消费趋向:购买行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比起男生热衷于的网络游戏,极限运动,手工艺制品更得女生的喜欢。布
1
0.6
一项不符扣0.2分
2.7无菌物品存放区设一次性医疗用品贮存室,无菌物品存放室、发放室,入室前的更衣换鞋缓冲间,无菌车冲洗存放室
2
1.5
一项不符扣0.3分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2683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0.png)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一般在10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供应室院感标准
![供应室院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95171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2.png)
供应室院感标准标题:供应室院感标准引言概述:供应室院感标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供应室的环境和操作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供应室院感标准的要求。
一、供应室的布局和装修要求1.1 供应室应具备合理的布局,确保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
1.2 墙面、地面和天花板应采用易清洁的材料,保持干净整洁。
1.3 供应室内不得设置床位或其他设备,以免影响操作和清洁。
二、供应室的设备和器具要求2.1 所有设备和器具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正常运转。
2.2 设备和器具的摆放应符合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2.3 每种器具应有专人负责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三、供应室的操作规范3.1 医护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3.2 操作过程中应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3.3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台和器具,保持无菌状态。
四、供应室的储存要求4.1 药品和物品应按照规定分类存放,避免混杂。
4.2 药品应定期检查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4.3 药品和物品的储存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要求,避免变质。
五、供应室的清洁和消毒要求5.1 供应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5.2 清洁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确保杀菌效果。
5.3 清洁和消毒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无菌状态符合标准。
结论:供应室院感标准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布局、设备和器具的要求、操作规范、储存要求以及清洁和消毒要求都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确保供应室的环境和操作符合卫生标准。
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医院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de520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d.png)
二级医院标准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普通在10 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干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 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造面积不少于45 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 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造面积不少于3 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 ∶ 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预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者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时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匡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 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4c213a866fb84ae45c8d62.png)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一般在10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卫生部二级基本标准
![卫生部二级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940084caaedd3383c4d3fc.png)
二级医院标准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一般在10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医院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5632de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f.png)
二级医院标准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普通在 10 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干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 100 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造面积不少于 45 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5 平方米。
5. 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造面积不少于 3 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 ∶ 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预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者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时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匡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 1982 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定期进行空气培养,定期进行物体表面培养,定期进行工作人员手培养
定期进行化学灭菌剂生物监测
六、其他
医疗废物处理符合《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不得存放在供应室内
5
5
55
一项不达标扣1分
1、载容量或摆放不合要求扣1分,带筛孔容器未及时关启扣2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有条件的配备气体灭菌设备,自动清洗消消毒机,超声清洗机,导管清洗及车辆清洗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温度、湿度调节及监控设备
20
能满足临床物品灭菌需求,缺一项或一项不能使用扣1分
三、人员配备
1、应配备注册护士、消毒员、卫生员,其中注册护士数占总人数50%以上
2、护士长具有临床工作经历,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1、收、送物品时污、洁分开,回收物品有专用密闭容器,分类放置,清洗处理各类物品过程符合规定步骤。
2、消毒液(或酶)浓度比例达标,按规定及时更更换
3、运送车辆每日或污染后冲洗干净,,用消毒液擦拭
(二)处理后质量标准
物品(器械)洗涤后光亮无锈、无污迹;穿刺针配套,针尖锐利无钩、针梗通畅无弯曲;玻璃制品清晰、透明,不挂水珠,无裂痕;橡胶制品不粘连、不变形、完整
2、三区划分不合理、标志不明显、工作区与生活辅助区未分开每一项扣2分
3、流程路线有交叉逆行扣3分
二、设备配置
1、有流动冷热水装置;蒸馏水供应装置;基本清洗装置;烘干设备;压力蒸汽灭菌(预真空)设备;操作台;无菌物品储存设施;封闭式发送车、回收车;工作人员防护设备、洗手设备;空气消毒设备、通风降温设备
2、无菌包标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项扣0.1分,灭菌物品合格率不达标扣2分
3、物架摆放不符合要求扣1分;无菌物品排列不合理扣1分,无菌间不定期消毒扣1分;无专人管理扣1分;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拆除外包装在无菌区存放扣2分
一项不达标扣1分
一项一次做不到扣0.5分
一项未做到扣0.5分,医疗废物处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存放使用后的一次性疗器具扣2分
2、灭菌标志明显、清楚,应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灭菌物品合格率100%,定期抽样无菌监测
3、无菌物品存放符合无菌物品规范要求,无菌间定期消毒,有专人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符合有关部门规定
(五)灭菌效能监测
1、每个灭菌周期需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B-D试验需每日一次,生物监测至少每月一次
8
3
1、护士数不达标扣2分,缺一类人员扣1分,消毒员未持证上岗扣2分
2、护士长不具备条件扣1.5分
3、各类人员在患有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未做到扣2分;未定期体检扣1分
3、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避免体弱多病者安排在供应室
4、着装整齐,戴圆帽,不佩戴首饰,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严格按《医院职业服装管理规定》执行
3、运送车辆不清洁扣2分
一项不达标扣1分
2、治疗包内物品齐全、配置适用、摆放合理、标记清楚
3、物品包装松紧适宜、大小及重量符合规范
4、按消毒技术规范放置指示卡及指示胶带
(四)无菌物品质量管理
1、载容量或摆放符合要求: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小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多个包装器皿的开口应朝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毛巾或纱布隔开。
附件1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单位:总分:检查人: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标准分
检查方法
实得分
扣分记录
一、建筑要求
(一)地理位置及环境要求
位置距临床科室的距离合理,方便回收发送,并尽量避免露天运送;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二)内部建筑、布局及流程
1、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墙壁及天花板光滑无裂隙,无尘,地面光滑易清洗消毒,无菌间间内不得有下水道。
(三)包装质量标准
1、棉质包布双层、清洁平整无破损;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一用一洗
25
5
5
1、洁、污不分扣1分,物品去污应有分类、浸泡、清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干燥4个步骤;注射器、输液器等须有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4个步骤,少一个步骤扣1分
2、消毒液(酶)浓度比例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及时更更换,每项扣2分
2、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并有实际的屏障,标志明显,人、物分流,工作区与生活辅助区分开。
3、流程路径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交叉逆行
20
5
15
周围环境无垃圾集中地、公厕、锅炉房、焚烧炉、煤堆等。有一处污染源扣1分;位置不合理扣1分;露天运送扣1分
1、通风不好、墙壁及天花板有裂隙,有灰尘、地面不光滑每一项扣1分
1.5
2
1.5
4、发现1人次不符合要求扣0.2分,室内用工作鞋定期清洗,每周消毒一次,少一次扣0.2分
四、综合管理
(一)管理体制
护理部垂直管理,实行护士长负责制;护理部、医院感染科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质量监督;设备采购、总务等后勤保障部门及时解决问题
(二)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物品洗涤程序、操作程序、物品供应包装、交换、借用制度、无菌物品存放制度、回收发送制度
22
10
12
护理管理组织运行图中体现隶属关系,并设专职护士长。有护理部查房、召开协调会议等检查记录,每季度或半年一次。水、电、气供应有保障,各部门能协调解决。一项做不到扣1分
缺一项扣0.5分,一项制度没有执行扣1分,一人次不熟悉扣0.5分,
没有坚持回收发送扣1分
五、质量管理
(一)物品回收处理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