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67)(有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67)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45.0分)
1. 某化学反应在所有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熵增加 B.
放热反应,熵减小
C. 吸热反应,熵增加 D.
吸热反应,熵减小
2. 反应2X(g)⇌2Y(g)+2Z(g)△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X的浓度增大,应采取
的措施是( )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小Z的浓度 D.
降温
3. 下列拟采用的金属防腐措施,错误的是 ( )
A.
给金属衣架或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
给自行车钢圈镀上一层金属铬
C.
在轮船的外表面焊上一些铜块
D.
给铁栅栏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4. 对于300mL1mol⋅L
−1
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升高温度②
改用100mL 3mol⋅L
−1盐酸③再加300mL 1mol⋅L−1
盐酸
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
改用100mL 98%的硫酸
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5.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团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下列不能说明反应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v正(B)=2v逆(C)
B.
每消耗1 mol C,同时生成1 mol D
C.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B、C、D
三种物质的浓度之比为2:1:1
6. 用下列装置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甲图装置可用于电解精炼铝
B.
乙图装置可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C.
丙图装置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D.
丁图装置利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7. 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说法正确
..
的是( )
A.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锌极流向铜极,内电路电子由铜极流向锌极
B.
电解精炼铜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用铜作电极电解后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即可恢复溶液的成分和浓度
D.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8. 依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molH
2(g)与12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1molH2
O(g)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
B.
H
2O(g)生成H2
O(1)
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
2molH(g)与1molO(g)生成1molH
2
O(g)
所做出的热量是bKJ
D.
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1)=2H2(g)+O2
(g)△H=2(b+c−a)KJ⋅mol−1
9.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隔膜左侧溶液的质量增加,隔膜右侧溶液的液面升高
B.
ZnSO4溶液与CuSO
4
溶液可以互换
C.
X
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
Y
与滤纸接触处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
10. 如图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示意图,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
木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
B.
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
2
+4e−=2O2−
C.
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D.
因为一开始反应就会生成大量氯气,该电池有一定的危险性
11. X、Y、Z都是气体,反应前X、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2Y⇌2Z达
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 )
A. 80% B. 20% C. 40% D.
60%
12. 如图所示,不能适用于下列可逆反应的是
( )
A.
3A(g)+B(g)⇌2C(g);△H<0
B.
A(g)+3B(s)+2C(g)⇌3D(g);△H<0
C.
C(s)+D(g)⇌A(g)+B(g)△H>0
D.
2C(g)⇌2A(g)+B(g)△H>0
13. 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4.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
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b
,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个
15. 高锰酸钾也可以通过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是电源的负极
B.
离子交换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C.
转移电子1 mol阴极生成气体11.2L
D.
转移电子2 mol,生成
KMnO
4
2mol
16.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合成氨:N2(g)+3H2(g)=2NH3(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
某一条件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以下对应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1)对应的是:在t1时恒压条件下,通入NH
3
B.
(2)
对应的是:氨气在恒容不同温度下的百分含量
C.
(3)
对应的是:在恒容条件下,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D.
(4)对应的是:N2转化率与温度(T
1>T2
)
、压强的关系
17. 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C(g)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 15 25 35
n(A)/mol 1.0 0.85 0.81 0.80 0.80
A.
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
−1·s−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 >0
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
v(正)<
v
(逆)
18. 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
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温度
/k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
−1
物质的平衡浓度
/mol⋅
L
−1
c(H2) c(CO) c(CH3OH) c(CH3OH)
Ⅰ
400 0.20 0.10 0 0.080
Ⅱ
400 0.40 0.20 0
Ⅲ
500 0 0 0.10 0.025
A.
该方应的正反应吸热
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
c(H
2)大于容器Ⅲ中c(H2
)
的两倍
D.
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9. 今有反应
2H2+O2− KOH 2H2O
,要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入的应是______,正极通入的应是
______
,
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0分)
20. 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
/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2 0.10 块状 0.8 50 20 35 200
3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4 0.10 块状 1.0 50 20 35 125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1和3表明,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实验还有
__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
(2)
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_。该实验说
明______________,则该反应速率越快。
(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已知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如下平衡:2A(g)+B(g)⇌2C(g).在500℃时,分别将2mol A和
1mol B置于恒压容器I和恒容容器Ⅱ中(两容器起始容积都为10L)
,充分反应.
(1)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是I ______ Ⅱ(填“>”、“<”或“=”,下同).
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
C
的体积分数关系是I ______ Ⅱ
.
(2)若测得容器Ⅱ中的压强减小了30%
,则该容器中A的转化率为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