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分析

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分析
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减少。 边际效 用是递减的。
TU MU 40
30 TU 20 10 0 1 MU 7 商品数量
2
3
4
5
6
图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三)、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1、假定消费者在心目中能给不同的商品(或商品组)按照偏好 排列一个顺序。 2、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可传递性。 3、假定所有的商品都是“多比少好”。
B
△X C D E F
线上任何一点X与 Y的不同组合,给 消费者所带来的效 用相同。
10
I
0
5
10
15
20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组合
无差异曲线特征
•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 向原点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 者要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 加或减少。
(2)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 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 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 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图示:I1、I2、I3 是三 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分别 代表不同的效用,其顺序为:
Y
I1
I2
I3
I1
(四)给定预算约束线的效用最大化
• (五)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 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闲暇与工作的选择具 有双重影响。一是工资率的下降会使闲暇的机会成本减少, 从而导致人们减少工作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即形成所谓 的替代效用;二是工资率的下降意味着收入水平降低,从 而促使人们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闲暇时间,即工资率提高 也具有收入效应。 • 所谓替代效用是指当闲暇的价格下降时,劳动者将会放弃 劳动时间,消费相对便宜的闲暇。 • 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在保持工作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所 引起的工作时间变动的比例。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的效用或满 足的实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
每 天 收 入
0
2
4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10
闲暇时间
工作时间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递减(MRShy);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越高。
每 天 收 入
a b
c d
0
2
4
6
8
10
W
S
图2-1
L
2.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劳动力供给量的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即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 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Es
L / L W / W
A(ES=0) E(ES<1)
W
C(ES=1)
D(ES>1) B ES
(1)供给无弹性,即ES 0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 1 (4)供给富有弹性,即 ES 1 (5)供给缺乏弹性,即 ES 1
思考:
1. 下列哪些人属于劳动力资源,哪些不属于劳动力资源? 残疾人、精神病人、未成年工、重新被聘用的退休职 工、农村中的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 (潜在劳动力资源等于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劳动 年龄以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之和) 2.在校学习的青年学生是否属于现实劳动力资源?
(现实劳动力资源等于从潜在劳动力资源中减去那些虽具有劳动能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Y
c a b
0 U1 U2 H
U3
W=MRS
不参加工作的决策
Y
U1 U2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Y1
W5 W4 W3 W2 W1 X
日闲暇小时数 日劳动力供给小时数
工 资 率
SL
W*
A
日劳动力供给小时数
图2.13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推导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1、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一般形状
工资率
SL
市场劳动力供给量
图2.14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每日货币 收入(元)
Y1 Y2 Y3 Y4 H1 H2 H3 H4 A1
A2 A3
A4
U1
每日闲暇时间(小时)
图2.3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凸性
第三,不同人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存在差异的
每 日 货 币 收 入 每 日 货 币 收 入
闲暇偏好者X的 无差异曲线
货币收入偏好者Y 的无差异曲线
3、工作-闲暇决策
每日货币收 入(元) 160 E 80 40 B C U2 0 16 4 12 8 8 12 16 0 每日闲暇小时数(H) U1
U0
4
每日工作小时数(L)
图2.7 工作-闲暇决策
从图2.7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我们把一位劳 动者的无差异曲线与这条预算约束线合并 在一张图上时,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无差异 曲线:第一种是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无差 异曲线(U0),第二种是高于预算约束线的 无差异曲线(用U1来代表),第三种是低于 预算约束线的无差异曲线(用U2来代表)。 但劳动者的最终工作-闲暇决策点却是无差 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一点,即图 中的B点。
1、无差异曲线
每日货币 收入(元)
Y1
A
B U1 U2
Y2
8
每日闲暇时间(小时)
图2.2 同一位劳动者的两条无差异曲线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六、家庭劳动力供给(贝克尔)

2商品的特性
商品可以分为时间密集型和物品密集型两种


时间密集型:包含大量时间和少量物品 物品密集型:包含大量物品和少量时间
在一定的限度内,生产商品的时间和物品之间通常
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个人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对预算线的影响
Y Y3 Y2
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 曲线平移,收入增加 工资率提高,曲线旋转 收入增加
Y1
h1
h2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三、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个人的主观愿望 预算约束线:反映了个人的现实条件
劳动经济学
广东白云学院 黎超 15914509827 18670201827 705633025
广东白云学院
案例


人社部: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还在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 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有分析认为,劳动年 龄人口总量下降,这一历史性的拐点,意味着年轻人需要 抚养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人口抚养 比上升,使得中国经济过去赖以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窗口 加快关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会日益严重。 尹成基对此表示,虽然有关机构和专家预测,将来一个时 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减少,但在“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是呈增加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两 个原因:
ES=(ΔS/S)/(ΔW/W)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供给曲线
E=0含义: 1短期内,劳动者来不及调整工作计划和职业技能 2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2、劳动力供给

2、劳动力供给
♣ 劳动供给时间的变动最终 取决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 应的相互关系。如果替代 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那么 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 供给时间反而会减少(如 图) ♣ 劳动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向 回弯曲的曲线。对工资与 劳动时间的反相关关系, 主要用工资变化的收入效 应与替代效应进行解释。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一、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
♣ 在家庭经济中,就业 问题在家庭成员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分工协 作关系。
♣ 工资率高低是妻子选 择就业或闲暇的尺度, 即工资率会对就业产 生正效应。但工资率 对劳动供给是否有正 效应,还要取决于无 差异曲线的状态。
就业与非就业选择
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密度分布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 ♫ 丈夫收入越高,妻子 的劳动力参与率越低 ♫ 本人能够得到的市场 工资率越高,妻子的 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结论
为保持效用不变,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就要减 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边际替代率恒为负数。无 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就在于此。当然, 边际替代率通常取其绝对值。 无差异曲线的切线由比较陡峭变得比较平缓。这 说明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也就是边际 替代率递减。
二、预算约束线
人们受到的条件限制 ♣ 个人可支配时间H ♣ 个人把所有可支配时 间用于劳动所获得的 由市场工资决定的劳 动收入Y 预算约束线: 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 力状况约束下,所能 消费闲暇和获得收入 的最大组合线。
主体均衡
四、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个人在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中,资源约束条 件是给定的。
思考
约束条件改变时,个人如何分配自 己的时间以取得最大效用,如何实现新 的均衡?
(一)收入变化与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 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 下,由于收入的变化引进 的工作时间的变化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 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 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
• 劳动力资源总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
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 口数。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 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 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 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以下实际参 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三)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 的调整(收入与闲暇替代)
1 纯收入效应 个体获得与本人劳动供给时间量无关的非劳 动收入,会使闲暇增多,劳动时间减少。
第一,教育事业的发 展状况。 第二,社会保障等制 度的完善程度。 第三,性别对劳动力 参与率有重要影响。 第四,宏观经济状况。 第五,人口的年龄构 成。
(二)劳动力供给的三个方面
• (1)个别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分 阶段向社会供给的劳动总量。 • (2)家庭劳动力供给:从家庭成立到解体 (丧偶,离婚)家庭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 量,这个比较复杂。 • (3)社会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 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即一个社会的经济活 动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影响因素有:劳动力 人口,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资率,时间教 育水平,训练水平等。
• 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
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 业人员。
•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
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 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 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 人员(包括军人)。 • 职工(Formal Employees):在国有企业、 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 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 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 作的员工。

劳动与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与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与劳动力的供给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劳动力的供给是劳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劳动的本质劳动是人们通过使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创造价值、满足需求的一种活动。

劳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交换过程,个体通过劳动投入,获得报酬和满足感,在此过程中也改善了社会和自身的生活条件。

劳动力是劳动的载体,是指具有一定技能和能力,能够为生产和服务提供者带来经济效益和价值的个体。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供给是指可供参与劳动的人口数量。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等。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力的供给可能会减少,这对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此,加强人口规划和培养高质量劳动力是重要的任务。

劳动力的需求则由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决定。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某些行业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可能会减少,而其他行业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则可能会增加。

因此,及时了解和预测未来的劳动力需求,调整教育和培训的方向和政策非常重要。

三、提升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素质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基本技能和知识,使劳动者具备适应多样化工作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以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变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劳动力要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需要具备适应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能力。

因此,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政策,提供适合不同人群的培训机会,同时企业也应承担起培训职责,帮助员工充实知识和技能。

另外,劳动力的供给也与福利制度有关。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一、名词解释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盗用的状态。

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

二、单项选择1.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假设。

两点三点四点五点2.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

边际效用心理效用消费效用生产效用3.对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是建立在()的经济决策分析基础之上。

生产者个体消费者个体劳动者个体消费者群体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就业、工资、()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5 .()在继承了基数效用论的部分理论基础之上,为效用理论的实际应用寻找到了可靠的方法。

A .边际效用论B .生产效用论C .消费效用论D .序数效用论三、判断改错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同样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不属于)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间歇性交替。

×(周期性交替)基数效用并不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

×(基数效用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序数效用论的假设中,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无差异曲线是可能相交的。

×(不可能)四、简答题1.试述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答:个人: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向影响。

第十一章劳动力市场-第二节劳动力供给(一)

第十一章劳动力市场-第二节劳动力供给(一)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本节知识点】【知识点】劳动力供给总量【知识点】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知识点】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性劳动力供给【知识点】劳动力供给总量(一)劳动力供给质量(1)含义:劳动力队伍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

(2)表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水平。

(二)劳动力供给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周工作时间。

1.人口规模与人口构成(1)人口总量(劳动力供给数量最重要基础)取决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净流入率。

其中,净流入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的流入和流出状况。

其他情况不变情况下,净流入率的数值越大,则本地人口增加越多。

(2)人口构成(更重要)人口总量=劳动年龄内人口+劳动年龄外人口劳动年龄(我国):女性16-55周岁;男性16-60周岁。

劳动年龄内人口包括:(6类)1)劳动适龄就业人口(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有报酬社会劳动)2)失业人口(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参加社会劳动+尚未找到工作)3)就学人口或在校人口(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正在从事正规学习)4)家务劳动人口—家庭妇女(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完全从事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5)现役军人(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6)劳动年龄内其他人口—不依靠工作收入维持生活的赋闲者。

(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未参加社会劳动+没有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劳动年龄外人口包括:(3类)1)未成年就业人口(<16周岁)。

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是已经在从事有报酬的社会劳动。

2) 老年就业人口。

已经超过劳动年龄但是仍然在继续从事有报酬社会劳动的人口。

3) 劳动年龄外其他人口。

指处于劳动年龄之外且未就业的其他人口,主要是指老人和孩子。

2(1)就业人口 = 劳动适龄就业人口 + 未成年就业人口 + 老年就业人口(2)实际劳动力供给人口或“经济活动人口”,有时简称“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 + 失业人口 (3)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参与率通常是指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16岁以上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

认为,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 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偏好的次序. 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偏好的次序.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性质的三点假设: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性质的三点假设: (1)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任意两个组 合,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 (2)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3)消费者对品种相同而数量不同的消 费品组合, 费品组合,永远偏好数量多的组合
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
假说的前提条件: 假说的前提条件 • 男性成年人 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周期不存 在灵敏的反应性,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 与失业者角色的变化,而不是劳动力和非劳 动力之间的变化。 • 上述劳动群体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级劳动力。 • 与之相对的是二级劳动力。其劳动力参与 率对经济周期反应较敏感,主要由中年妇女 组成。
H
家庭劳动力供给
妻子不工作也能得到的家庭收入称 为 基本 ? ?收入。如果 基本收入 ????多,收入的 边际效用下降,余暇的边际 替代率 提高。 ??? 道格拉斯法则: 道格拉斯法则: 1. 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 丈夫的收入越高, 越低。 越低。 2. 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她 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 的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的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
业主 就业者 劳动力 15 岁以 上人口 人口 完全失 业者 家庭就业者 受雇者 长期受雇者 零工受雇者 临时受雇者
非劳动 力人口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 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 )
(三)主体均衡: 主体均衡:
余暇 -- 收入无差异曲线说明个人的 主观愿望和偏好,收入约束线反映个人 的现实条件。主体均衡即在资源约束的 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 最大效用的状态。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二、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从质的角度定义: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 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出让;
从量的角度定义: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 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市场可供企业录用的人力资源。劳动 力供给主要包括:应届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待业人员、 在职同行人员等。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劳动参与率 (%)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男士
女士
全体
20
00
男士按年龄劳动参与率
120 100
劳动参与率 (%)
• 年轻男士劳 动参与率相对较稳定 ,但年长的劳动与率 下降幅度很大。
二、时间效用
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
收入也是一种效用
人们面临的是牺牲收入增加余暇时间,还
是增加劳动时间以提高收入的选择
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
Y D C B y 收 入 e d c b 工资率 余暇时间
l
h
劳动时间
(一)收入约束线
tgα= OY = OH 劳动收入 时间 =W
Y
斜率表明消费要享用余暇时所必须放弃的收入

洗衣机、微波炉、真空吸尘器等等。
女士劳动参与率为何上升
生育率下降

学龄前儿童总是与低劳动参与率相 联系,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为市场 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3 劳动力供给
劳 动 力 供 给 概 述 供个 给体 分劳 析动 力 生联家 命合庭 周劳生 期动产 理供、 论给家 和庭 策劳 上动 的供 应给 用在 政
3.1 劳动力供给概述
3.1.1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及分类 3.1.2 劳动力参与率 3.1.3 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3.1.4 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及分类
• 含义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 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 (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 动时间。
分类(1) 从分析层面上划分有: 个别劳动力供给:个人一生中向社会 提供的劳动总量 家庭劳动力供给:从家庭成立到家庭 解体,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 社会劳动力供给:一个社会的经济活 动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
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所得税的类型
比例税:税率不 随征税客体总量 变化而变化 累进税:税率随 征税客体总量增 加而增加 累退税:税率随 征税客体总量增 加而递减
• 结论 如果税收增加,替代效应减少劳 动供给(闲暇相对比较便宜);收入 效应将增加劳动供给(因为比以前相 对更穷了)。 • 建议 政府在设计一种税收政策时应该 考虑该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尤其 是在设计累进税制的时候。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 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
• 简单的劳动-闲暇模型忽略 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 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 联合做出的。 • 简单的劳动-闲暇模型没有 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 用上的分配决策。人们在时 间的使用上除了劳动和闲暇 之外,还要参加家庭劳动。
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 个人劳动供给理论
无差异曲线
•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消费闲暇和劳动收入的总 效用不变的前提下,要多消费一单位 的闲暇就必须放弃的劳动收入的数量

劳动力供给名词解释

劳动力供给名词解释

劳动力供给名词解释
嘿,咱来说说劳动力供给呀!这劳动力供给呢,就好比是一个大市
场里的商品供应。

你想想看,市场上商品多了,选择就多,价格可能
就有变化,对吧?劳动力供给也是这么个道理呀!比如说一个地方有
很多人都愿意出来工作,那这劳动力供给就很充足呀!就像你去超市,货架上满满的都是各种东西,任你挑选。

咱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呀!咱那小县城,年轻人都往外跑,留下来
的大多是年纪大些的人,这劳动力供给可不就少了嘛!那企业招人就
难咯,得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来工作。

这就像你特别想吃某种零食,可
跑了好多家店都找不到,那得多着急呀!
劳动力供给可不单单是人数的问题哦!还和人们的技能、素质有关
系呢!一个有高技能的人,那可相当于市场上的高级货呀!企业都抢
着要呢!就像那些名牌商品,大家都争着买。

咱村的小李,学了一手
好技术,到哪都吃香,这就是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呀!
再说说时间方面,有的人愿意全职工作,有的人只想兼职,这也会
影响劳动力供给呀!这就好比你去餐厅吃饭,有的餐厅全天候营业,
有的只开半天,这提供的服务时间就不一样嘛!
总之,劳动力供给是个很复杂的事儿呢,它会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

咱得明白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呀!我觉得吧,劳
动力供给就像是社会运转的一个重要齿轮,没了它可不行呀!。

劳动供给理论

劳动供给理论
19
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后来,劳动者实际上类
似于取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而在其他条件不 变旳情况下,非劳动收入旳增长会造成劳动者 劳动力供给时间旳降低。所以工资率上升旳收 入效应,会促使劳动者降低劳动力旳供给时间, 多享有闲暇。相反,工资率下降旳收入效应, 则造成劳动者好像失去了某种非劳动收入,从 而造成劳动者为了为了维持原有旳收入水平而 增长劳动力供给数量。
旳是,劳动力供给数量伴随工资率旳提升而提升。而当 工资率降低时,劳动者乐意供给旳劳动数量就会降低。
W
s
W
S
L 图a
L 图b
图b显示旳是一条垂直旳劳动力供给曲线。它反应旳 是不论工资率怎样变动,劳动力供给数量都不会增长或 降低,即工资率对劳动力旳供给数量没有影响。
7
还有一种是一条向后弯曲旳劳动力供给曲线。它表白在 一定旳阶段,劳动力供给数量伴随工资率旳提升而增长; 但当工资率超出一定水平之后,伴随工资率旳进一步提 升,劳动力供给数量反而会降低。
第三章
Labor
劳动力供给
Economics
劳动力供给是劳动力市场一种主要旳方 面,是决定劳动力市场形成旳主要原因 之一。它不但是微观经济学中要涉及到 旳内容之一,也是劳动经济学中旳主要 内容之一。
1
3.1 劳力供给概述
3.1.1 什么是劳动力供给 一、什么是劳动力 第一,指人旳劳动能力,是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利用旳体力和智 力旳总和; 第二,指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旳人,即劳动者; 第三,指一种国家、一种地域、或者一种部门劳动者旳总和。
26
就业与非就业旳选择
• 为分析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是怎样做出旳,
我们假设:一种家庭试图决定夫妻双方谁留在 家中,或从事工作时间不是十分严格旳工作, 以便照看孩子。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与交易活动所形成的一个经济领域。

在现代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既受到个体劳动者的选择与行为的影响,也受到各种宏观经济和劳动力政策的制约和引导。

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愿意参加劳动,并且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总量。

一、劳动力供给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劳动力供给的组成主要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指已经参与劳动并从事产业活动的人口,其中包括农业就业人口和非农业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则指那些愿意参与劳动,但目前没有工作的人口。

劳动力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是劳动力供给的基础。

人口总量的增长或减少,以及各个年龄段和性别的比例分布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其次,教育和技能水平也是决定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因素。

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技能的增长,将使劳动者更具有竞争力和适应性,进而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

再次,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状况也会影响劳动力供给。

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福利政策的完善,可能会减少劳动者对工作的需求,从而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二、劳动力供给的市场机制劳动力供给在市场中通过劳动者的选择与企业的招聘来实现。

劳动者的选择是指他们根据自己的技能、教育程度、经验和家庭状况等因素,选择自己愿意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同时也会考虑到工作的地点、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

企业的招聘则是根据他们的生产需求、经济发展前景和人力资源战略等因素,去选择和招聘适合的劳动力,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劳动力供给的市场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和效率。

信息的透明度指的是劳动力市场上各方能够充分了解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薪酬待遇、岗位要求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选择和谈判。

信息的效率则要求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流动和交流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进行,以便及时调整供求关系和匹配度。

三、劳动力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潜力。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主要包括:应届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待业人员、在职同行人员等。

在企业中,企业人员的供给包括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种,企业未来内部人力资源供给一般来说是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部分(除新建企业外)。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满足,应优先考虑内部人力资源供给,而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量又需要考虑下述因素:企业内部人员的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跳槽(辞职、解聘)等。

但是企业职位和岗位的空缺不可能完全通过内部供给解决,企业人员因各种主观和自然原因退出工作岗位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这就必然需要企业从外部不断补充人员,于是就产生了外部劳动力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参与率 年龄组 (岁) 合计 男 女
40—44 40 45 50 55 60 93.69 94.33 91.89 83.08 70.5 51.67 98.65 98.73 98.33 95.48 88.63 68.92 88.25 89.49 84.8 69.25 50.85 32.99
图一: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统计
U2
Hc
闲暇
Hb Ha c
H
劳动
H
4.约束条件下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W W3 S
W2
W1
O
H1
H3
H2
H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一章内容框架
1 2 3 4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
2.3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1
就业与非就业选择
劳动力供给曲线
W
S
4
f
3
e
2
d
c
b a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L(人、/小时)
劳动力供给弹性
概念四: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 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①供给无弹性,即ES=0
②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③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④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W
S2
S0
S1
W0
b
a
c
O
L2
L0
L1
L
第一章内容框架
1 2 3 4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
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收入约束线
内容
主体均衡:在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
约束条件下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教育、培训对劳动参与的影响
H
W1
a
W2
t U V
O
Ya
Y
教育、培训对劳动参与的影响
无差异曲线分别为U和V,同样的制度劳动时间 Ht,偏好不同的人,最低供给价格明显不同。闲暇 —收入偏好为U的人,最低供给价格则为w2。偏好U 与V的显著差异是闲暇的边际效用的不同:偏好V的 边际效用大于U的边际效用。由于对人力资本投资 有较高回报的预期,所以在工资率等于w1的情况下 ,这些人将不选择就业。因而,可以认为,如果其 他条件不变,只限于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较 高回报的预期,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供给是负向影 响。


中国
巴基斯坦
捷克 46.7
日本 37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 47 7.8 图二: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国际比较
国 别 中国 260.6 52.29 巴基斯坦 309.1 31.9
斯里兰卡 赞比亚 336.1 37.3 541 31.1
布隆迪 521.3 40.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圆) 劳动力参与率( % )
制度劳动时间长度的影响
H
W1 W2 W4
t2
c
b
d
U4
t1
a
U2 U1
t3 O
e
U3
Ya Y
制度劳动时间长度的影响
如果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收入不变的话,那 么,工资率实质上是提高的,对劳动参与存在着正向 的影响作用;反之,其他条件不变,制度劳动时间延 长,图中制度劳动时间由Ht1延长到Ht3,那么,Ha直线 与新的劳动时间轴相交于 e 点,而过 e 点的无差异曲线 U3在U1的左下方,效用水平降低,从而对劳动参与存在 负向影响。
家庭从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
概念二:劳动力参与率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 指标,它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由于劳动 力参与率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程度的变动情况, 所以成为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一个重要工具。
劳动力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100% 总人口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 参与率=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1.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概念七:效用是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 的满足,这种满足的程度高即为效用大; 反之,就是效用小;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 数效用论。
1.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 水平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 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即选择顺序在前;反之,则效用水平越低 ,选择顺序在后。 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因为,如果相交,那 么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表示相同的效用水平,这与前述特征相矛 盾。
Y1

O 闲暇 劳动 H O H1 H2 H3 H
3.主体均衡
主体均衡,就是在资 源约束的条件下,闲 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 用主体获得最大效用 的状态。在图中:Ui 为选择主体的闲暇— 收入的无差异曲线, HY为收入约束线。U2 与HY相切于a点,U1 与HY相交与b和c两点 ,Ui的效用水平为 U1 <U2 <U3 。
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S<1
3.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概念五: 劳动力供给量 的变动是指在 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仅 由工资率变动 所引起的劳动 力供给的变动。
W S W2 W0 c a b
W1
O
L1
L0
L2
L
3.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概念五: 劳动力供给的 变动是指工资 率不变的情况 下,由其他因 素的变动所引 起的劳动力供 给的变动
第一章内容框架
1 2 3 4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
2.4 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
1
劳动力参与率的周期变动
2
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
3
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概念八: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是指劳动力参与 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
2.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力供给
收入效应
教育、培训 对劳动参与 的影响
家务劳动的影响
制度劳动时间长度 的影响
收入效应
H a b
W2 W1 W1
t U
c V
d R
O
Ya
Yb
Y
收入效应
家庭中已就业成员的劳动收入为ya,家庭非就业 成员如果就业的话,其工资率为w1。若此家庭的闲暇 —收入偏好为U,制度劳动时间为Ht,此时家庭非就业 成员处在就业—非就业无差异境界,w1为最低劳动供 给价格。若就业成员的劳动收入由ya增加到yb,该家 庭的闲暇—收入偏好为V,图中的b点与c点同在无差异 曲线V上,直线bc与垂线的夹角仍为w1,非就业成员就 业与不就业仍然是无差异的,所以w1仍是最低劳动供 给价格。但是当就业成员的劳动收入增加以后,家庭 的闲暇—收入偏好改变为R这样的形状,家庭非就业成 员将会选择不就业。
收入
Y
b a
Ya
U3
c U1 O Ha H 时间 U2
4.约束条件下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Y Y1 Y b a
Y
Y’
Y
b a U H
t
U2
U1


O
Ha Hb 收入效应
H
H
O
Hb
Ha c 替代效应
4.约束条件下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Y Y’
收入效应
与替代效应
b
Yb c Yc Ya a W2 O W1 U1
劳动力参与率的国际比较
国别 合计 男性 中国 新加坡 巴基斯坦 日本 76.28 46.9 41.9 17.5 72.5 45.8 67.8 17.4 捷克 匈牙利 联邦德国 29.4 43 43.5 29 45.5 46.4 突尼斯 41.3 58.8
图一:15-19岁年龄组劳动力参与率国际比较
2.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概念三: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 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 劳动时间。
工资率W(元/时) 1.5 2.0 2.5 3.0 3.5 4.0 劳动力供给量S(人· 时) 150 200 280 400 500 700 符号 a b c d e f
Y
Y
Ya
a
a’
Y
Yb b U2
a b
U1
O
Y
O
U
Ha
Ha’
Hb
H
H
H
H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2.收入约束线
收入约束线的斜率即为个人放弃闲暇从而获得 收入的比率,即工资率。另外一方面,亦可以 看作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OY 劳动收入 tg OH 时间
2.收入约束线
Y
Y Y3 Y4 Y2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二册,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 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特点
120
劳参率(%)
100 80 60 40 20 0 0 20 (a)男性 40 60 80 年龄
100 80 60 40 20 0 0 20 40 60 年龄 80
家务劳动的影响
H c d
W1 W2
a
W1
t
b U1
t’
f
e
U3
U2 Y
O
Ya
家务劳动的影响
制度时间为Ht,且在没有照料幼儿等家务劳动的情况 中,如上图所示,w1为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然而,由于存 在c小时家务劳动的制约,主妇在就业选择时,效用的得失 就应与d点的组合进行比较。w1的工资率与c+t即t′的时间 轴的交点为e,e点在无差异曲线U3上,U3的效用水平不仅 远低于U1的效用水平,而且低于过d点的无差异曲线U2的效 用水平。所以,家庭主妇不会选择就业。既然c小时家务劳 动是给定的条件,那么可以看到U2穿过d,f两点,此时的 最低供给价格是w2。显然,这时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比没 有c小时制约的条件下要高。但是工资率并不具有主观随意 性,即使是同样的工资率,妻子也无法选择就业。从存在 既定的家务劳动时间的条件出发,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 参与产生负向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