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113导学稿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1.11-11.2课堂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1.11-11.2综合点1以新定义运算为背景的混合运算应用概述以新定义运算为背景,转化为熟悉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1】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 *b =a b ,如3*2=32=9,则计算:(1)12*3; (2)⎣⎢⎡⎦⎥⎤-3.5÷⎝ ⎛⎭⎪⎫-78×⎝ ⎛⎭⎪⎫-34*(-2+4). 分析:将新定义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然后再计算.解:(1)12*3=⎝ ⎛⎭⎪⎫123=18; (2)⎣⎢⎡⎦⎥⎤-3.5÷⎝ ⎛⎭⎪⎫-78×⎝ ⎛⎭⎪⎫-34*(-2+4) =⎣⎢⎡⎦⎥⎤-72×⎝ ⎛⎭⎪⎫-87×⎝ ⎛⎭⎪⎫-34*2 =(-3)*2=(-3)2=9.规律方法准确把握题中所定义的运算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算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实际上我们规定的一些新运算,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是人们根据需要所确定的某种程序或规则而已.注意:新运算并不一定满足运算律.迁移训练定义a *b =a 2-b ,则(1*2)*3=__________.解析:(1*2)*3=(12-2)*3=(-1)*3=(-1)2-3=-2.答案:-2综合点2利用计算器探究数字变化规律应用概述计算器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复杂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数值问题的探索.【例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1)6×7,66×67,666×667,6666×6667,66666×66667,….(2)观察上述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尝试说明理由吗?分析:运用计算器对各式进行计算后,从中发现存在的规律,特别针对各数字之间的变化引起结果的变化.解:(1)6×7=42,66×67=4422,666×667=444222,6666×6667=44442222,66666×66667=4444422222,….(2)规律:×=.理由:6×7=2×3×7=2×21=42,66×67=2×3×11×67=22×201=4422,666×667=2×3×111×667=222×2001=444222,×7=2×3××7=×=.规律方法1.选取有规律的前几组数,利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观察计算的结果,猜想其结果的规律性.3.运用所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迁移训练1.(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1×1=________;11×11=________;111×111=________;1111×1111=________.(2)不用计算器,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________.2.(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将结果填在横线上.992=__________;9992=__________;99992=__________;999992=__________.(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99999992的计算结果.分析解答1.答案:(1)1 121 12321 12343212.解:(1)9801;998001;99980001;9999800001;(2)规律:=(-1)×10n +1. (3)99999992=99999980000001.易错点1混淆运算顺序易错指津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要先进行高级运算,再进行低级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例1】计算:21-(-7)÷12×2. 常见错解1:21-(-7)÷12×2=21-(-7)÷1=21-(-7)=28. 常见错解2:21-(-7)÷12×2=28÷12×2=28×2×2=112. 正确解答:原式=21-(-7)×2×2=21-(-28)=21+28=49.误区分析错解1没有按照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错解2没有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易错点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时忽略括号易错指津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按键顺序.【例2】用计算器计算:(2÷5-1÷5)×5.常见错解:按键顺序是2÷5-1÷5×5=,显示结果为-0.6.正确解答:按键顺序是(2÷5-1÷5)×5=,显示结果为1,即(2÷5-1÷5)×5=1.误区分析错误的原因是输入(2÷5-1÷5)时未加括号,这样运算顺序发生了变化,导致结果出错.。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加法课型:新授【学习目标】:掌握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学习重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课前预习】:1、填空(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绝对值-----------;②异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的两数相加得0.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是这个数。
运用法则注意先定-------------,后算-------------2、计算:(1)1( 2.9)(3)10-++(2)13(3)(2)44-+-3、回忆小时候的加法运算法则。
(用字母表示)⑴加法交换律:⑵加法结合律:【课堂学习】:1、动动手:看看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我们学习过的有理数中能用吗?(1)思考下面几道题目① 30+(—20)= ,②(—20)+30 =回答:①②(填“﹤”“﹥”或“=”)③ 8+(—5)= ,④(—5)+8 =回答:③④(填“﹤”“﹥”或“=”)总结规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有理数相加,加数的位置,和加法交换律:a + b =(2)计算:①【 8 +(—5)】+ (—4)② 8 +【(—5)+(—4)﹞】解:解:回答:⑴⑵(填“﹤”“﹥”或“=”)同学们自己再举2个例子试一试总结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或者先把数相加,不变。
加法结合律:( a+ b)+c=【合作探究·释疑】:典型例题讲解:例2 计算:(1)16+(—25)+ 24 +(—35)解:16+(—25)+ 24 +(—35)=16 + 24 +﹝(—25)+(—35)﹞=40 + (—60)=—20(2)(—2)+3 + 1 +(—3)+ 2 +(—4)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用了运算律?请同学们总结几点规律体会:------------------------------例3 综合应用:1、10袋小麦称后重量依次为: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单位:千克)。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加法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3.通过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课前预习】: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个有理数进行加法运算时,这两个加数的符号可能有哪些情况【课堂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具体问题: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向东运动5米记作 +5米,向西运动5米记—5 米。
某人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以下问题同学们可以借助数轴来完成。
)①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东运动了----米。
写成算式是:----------------结果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画出示意图: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西运动了----米。
写成算式是:----------------总结:通过以上两组算式,两个加数的符号有何特点?从两个有理数相加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本组同学交流例(1)(-3.5)+(-2.5)= (2)(+3.5)+(+2.5)=③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两次运动后的结果如何?写成算式?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两次运动后的结果如何?写成算式?得出何种结论?画出示意图:例(1)(-3.5)+2.5= (2)(+3.5)+(-2.5)=⑤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运动后的结果如何?写成算式?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两次运动后的结果如何?写成算式?画出示意图:这两组又得出何种规律?例(1)(-3.5)+(+3.5)= (2)(+3.5)+(-3.5)=⑦若物体第1s向东(或西)运动5m,第2s原地不动,2s后物体从起点向-------(或------)运动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一、: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3.1.2等式的性质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3.1.2等式的性质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并会用数学式子表示;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等式的性质的过程,初步体会转化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学习重点:理解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学习难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1页,完成下列问题:1.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 (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 ;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述为:如果a=b ,那么a c= ;2.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乘 ,或除以同一个 ,结果仍相等;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述为:如果a=b ,那么ac= ;如果a=b(c ≠0),那么a c =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7=26; (2) -5x=20; (3) -31x-5=4.三、拓展延伸:1.种一批树苗,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树苗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6棵树苗.有多少人种树?2.一辆汽车已行驶了12000km,计划每月再行使800km,几个月后这辆汽车将行驶20800km?四、课堂检测:1.回答下列问题:(1)从a+b=b+c ,能否得到a=c ,为什么?(2)从a-b=c-b ,能否得到a=c ,为什么?(3)从ab=bc 能否得到a=c ,为什么?(4)从ab =cb ,能否得到a=c ,为什么?(5)从xy=1,能否得到x=1y ,为什么?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1) x-5=6; (2) 0.3x=45;(3) 2-41x=3; (4) 5x+4=0五、教(学)后反思:答案一、自主学习:1.加,相等,b c2.一个数,不为0的数,bc , c b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例1.(1) x=19; (2) x=-4; (3) x=-27三、拓展延伸:1.解:设共有x 个人种树,可得方程:10x +6=12x −62x =12,x =6.答:共有6人种树。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案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课堂活动: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1)(+8)+(+5) (2)(-8)+(-5)(3)(+8)+(-5) (4)(-8)+(+5)(5)(-8)+(+8) (6)(+8)+0;问题2.(单位:万元)(1) 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四、课堂反馈: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3.计算 (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 (6)(-21)+31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 .两数同负B .两数一正一负C .两数中一个为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0=+b a 则b a -=,0>+b a 则0,0>>b a ,0<+b a 则0<<b a ,0<+b a 则0<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二、判断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2.若a>0,b<0,则a+b>0.(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4.若x+y=0,则︱x ︱=︱y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 三、填空1.(+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 3.(-5)+______=-8; ______+(+4)=-9. _______+(+2)=+11;______+(+2)=-11;5. 如果,5,2-=-=b a 则=+b a ,=+b a 四、计算(1)(+21)+(-31) (2)(-3.125)+(+318) (3)(-13)+(+12) (4)(-313)+0.3 (5)(-22 914)+0 (6)│-7│+│-9715│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新人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一、: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精心整理版 131页
§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 27 § 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30 §2.6 有理数的乘方(1).............................................. 32 §2.6 有理数的乘方(2)................................................ 33 §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36 §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 37 数学活动 算“24” ............................................................... 39 §2.8 小结与思考(1).................................................... 42 §2.8 小结与思考(2).................................................... 43 第二章参考答案................................................................... 45 第三章......................................................................................... 53 §3.1 字母表示数 ..................................................................... 53 §3.2 代数式........................................................................ 55 §3.3 代数式的值(1)...................................................... 57 §3.3 代数式的值(2)...................................................... 58 §3.4 合并同类项(1)...................................................... 60 §3.4 合并同类项(2)...................................................... 62 §3.5 去括号(1).............................................................. 64 §3.5 去括号(2).............................................................. 65 小结与思考(1)................................................................. 67 第四章......................................................................................... 69 4.1 从问题到方程(1).................................................. 6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精美打印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1.1正数和负数》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指导教师:海丰菊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重点、难点】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关键问题】通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正负数.【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举例: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1—4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走50米与向西走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举出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2.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活动:两个同学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练习:课本P3、 P4课后练习直接做在课本上. 【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1.1正数和负数》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 姓名: 组名: 指导教师:海丰菊 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 时间:1.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2.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3.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4.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5.“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7.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08.其中是负数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8.写出比O 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9.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回归复习评价 初学日期 3天复习日期 7天复习日期 15天复习日期 自我评价 同伴签字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1.2.1有理数》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指导教师:海丰菊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集合的含义.【重点、难点】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关键问题】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正数与负数【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6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你能写出一些不同类的数吗?问题2:观察以上你写这些数,我们将这些数做一下分类.该分为几类,又该怎样分呢?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写出来.分为类,分别是:引导归纳:统称为整数,统称为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所有的正数组成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集合.问题3:归纳总结有理数有哪两种分类方法?问题4:完成课后练习(做在课本上) 【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1.2.1有理数》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 姓名: 组名: 指导教师:海丰菊 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 时间: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C .-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D .O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在下表适当的空格里画上“√”号315, -91, -5, 152, 813, 0.1, -5.32, -80, 123, 2.333.负整数集合回归复习评价 初学日期 3天复习日期7天复习日期 15天复习日期 自我评价 同伴签字有理数整数 分数 正整数 负分数 自然数 -9 -2.35 O +5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1.2.2数轴》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 姓名: 组名: 指导教师:海丰菊 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 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数轴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并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重点、难点】正确地画出数轴,并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关键问题】数轴三要素【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7—9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是数轴?问题2:画数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试着画出一条数轴.问题3:你会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吗?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4,1.5,-3,-72,0问题4:你能读出下列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吗?M 5M 4M 3M 2M 1-1-2-5-40-354231问题5:若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又相距了多少个长度单位?小结:所有的____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左边,___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右边.问题6:完成课后练习,直接写在课本上.【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1.2.2数轴》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指导教师:海丰菊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时间:1.规定了、、叫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上的点来表示.2.P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5个单位长度,此时P点表示的数是.3.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个单位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A.7 B.-3 C.7或-3 D.不能确定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正数 B.负数 C.不是负数 D.不是正数5.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6.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但它们分别在的两侧。
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记住永远要信自己初一数学上册学习资料目录正数和负数 1 2 正数和负数 2 3 有理数 5 数轴 7 相反数 8 绝对值 10 有理数加法 112 有理数加法 2 14 有理数减法 1 16 有理数减法 2 18 有理数乘法 1 19 有理数乘法 2 21 有理数乘法 3 23 有理数除法 124 有理数除法 2 26 有理数乘方 1 29 有理数乘方2 29 科学记数法30 近似数32 有理数 33 有理数检测试卷 37 单项式 39 多项式 41 同类项43 合并月类项 44 去括号 46 整式的加减 48 整式的复习 50 整式的测试卷54 从算式到方程 56 一元一次方程 58 等式的性质 60 解一元一次方程 1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64 解一元一次方程 3 66 解一元一次方程 4 67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一 69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二 71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三 7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四 75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77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二79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三 81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83 一元一次方程检测试题 87 认识几何图形一89 认识几何图形二 91 认识几何图形三92 点浅面体94 直线射线线段一96 直线射线线段二 98 角 100 解的比较与运算102 余角和补角一 104 余角和补角二 106 图形认识复习 108 图形认识检测试卷 111 / 1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和P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12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3.1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二、自主探究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如图所示: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米,写成算式就是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米。
写成算式就是2、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
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4.新知应用 例1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1) (-3)+(-9); (2) (-4.7)+3.9.例2 (自己独立完成) 【练习】: 1.填空:(口答)(1)(-4)+(-6)= ; (2)3+(-8)= ;(4)7+(-7)= ; (4)(-9)+1 = ;(5)(-6)+0 = ; (6)0+(-3) = ;2. 课本P18第1、2题【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拓展训练】:1.判断题:(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一、: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 2 3相反数 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1.2.3相反数导案(5)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第一部分 预习导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2.掌握求已知数的相反数的方法,会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难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
三、知识链接数轴的三要素是 、 、 。
四、预习导学(一)阅读课本P9和P10, 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向前为正,则“向前走4步”记作: ,“向后走4步”记作: 。
2.在数轴上,找出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有 个,这些数各表示 。
3.设a 是一个整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a 的点有 个,把这些数表示出来: 、 。
4.a 的相反数为 ,a 与—a 互为 ;若a,b 互为相反数,则a +b= 。
总结: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二)阅读课本P10,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9,7 ,0.2的相反数:2.写出-2.4,-1.7,-1的相反数:3.写出0的相反数:4.a 是一个数,-a 一定是负数吗?总结:正数的相反数是 ;负数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
五、预习检测完成P10练习六、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课堂导学七、合作探究(一)组内探究我的预习疑惑。
(二)组内探究下列问题:1.化简下列各数中的符号:(1)⎪⎭⎫ ⎝⎛--312 (2)()5+- (3)()[]7--- (4)[]{})3(+-+-()[]{}3+-+-2.如果5-a 与a 互为相反数,求a .八、总结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ba 课堂检测 班别: 姓名: 学号: 等级:1.若a 的相反数是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bB .a+b=0;C .a 和b 都是正数D .无法确定a ,b 的值2.一个数的相反数大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A .有理数B .正数C .负数D .非负数3.a -b 的相反数是( )A .a+bB .-(a+b )C .b -aD .-a -b4.若x 的相反数是-3,则x= ;若-x 的相反数是-5.7,则x= .5.如图所示,有理数a ,b 的位置,比较下列各数大小。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全册)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一、: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1.3-绝对值
浙教版初中数学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
( 3) 一 个 数 的 绝 对 值 不 可 能 是 负 数 。
()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绝对值一
定相等。( )
(5)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
轴上离原点越近。( )
租车都从 O 地出发,甲车向东行驶 6km 到达
A 处,记做
km,乙车向西行驶 6km 到
达 B 处,记做
km.
以 O 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
浙教版初中数学
轴,并在数轴上标出点 A,B 的位置,则 A,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实际 意义是什么?
2.(口答)说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2.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m,则这个数为( )
A、-m
B、+m
C、-m 与+m
D、2m
3.填空:
(1)|2|=_____,|-2|=______,
(2)若|x|=4,则 x =______
(3)若|a|=0,则 a =______;
(4)|-6|的相反数是______
(5)+7.2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______。
浙教版初中 数学
浙教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 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 题,基础知识很重要!
浙教版初中数学 和你一起 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课题 1.3 绝对值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号
【课前自学】
学习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
义.
2.会 求 一 个 数 的 绝 对 值 .会 求 绝 对 值 已 知 的
113导学稿
班级 姓名 编号 113 日期: 09.09.20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2) 设计者: 七年级数学组自研课(时段: 晚自习 时间: 15分钟 )新知 自研: 1、内容:教材P 31-32练习以上内容;2、检测(旧知链接) 计算:(1) 3×5×8×2 ⑵7155331⨯⨯展示课(时段: 正课 )一、学习目标(2分钟) 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特点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15min):完成课本P 32练习题完成于规范作业本.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25分钟)“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1、有200个有理数相乘,如果积为零,那么这200个中………………………………………………………………………………………( ) A 、全部为零 B 、只有一个为零 C 、至少有一个为零 D 、有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5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积为正数,这些有理数不可能是…………………………( ) A 、五个都是正数 B 、其中两负三正 C 、其中四负一正 D 、其中两正三负 3、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n 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 、n 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是积为负 C 、n 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发展题:计算下列各题⑴)()1()(942143-⨯-⨯- ⑵ )1()()()3(72415465+⨯-⨯-⨯⨯-提高题:有6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3,+2,0,-8,+5,+1,如果从中任意抽取3张, ⑴使这3张卡片上的数字的积最小,应该如何抽?积是多少? ⑵使这3张卡片上的数字的积最大,应该如何抽?积是多少?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附培辅单)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2、效果描述: 反思课1、病题诊所:2、精题入库:【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数学日导学稿
班级 姓名 编号 113 日期: 09.09.20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2) 设计者: 七年级数学组
自研课(时段: 晚自习 时间: 15分钟 )
新知 自研: 1、内容:教材P 31-32练习以上内容;
2、检测(旧知链接) 计算:(1) 3×5×8×2 ⑵7
15
5331⨯⨯
展示课(时段: 正课 )
一、学习目标(2分钟) 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特点
当堂反馈(15min):完成课本P 32练习题完成于规范作业本.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25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1、有200个有理数相乘,如果积为零,那么这200个中………………………………………………………………………………………( ) A 、全部为零 B 、只有一个为零 C 、至少有一个为零 D 、有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5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积为正数,这些有理数不可能是…………………………( ) A 、五个都是正数 B 、其中两负三正 C 、其中四负一正 D 、其中两正三负 3、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n 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 、n 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是积为负 C 、n 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发展题:计算下列各题
⑴)()1()(942143-⨯-⨯- ⑵ )
1()()()3(72415465+⨯-⨯-⨯⨯-
提高题:有6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3,+2,0,-8,+5,+1,如果从中任意抽取3张, ⑴使这3张卡片上的数字的积最小,应该如何抽?积是多少? ⑵使这3张卡片上的数字的积最大,应该如何抽?积是多少?
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附培辅单)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1、病题诊所:
2、精题入库: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