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71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是研究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应用广泛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统计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复习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类型
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测量且有具体数值,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则是无法测量的特征,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计算、图表等方式来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可以包括测量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两方面。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工具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3. 推论统计
推论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可以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类。

参数检验是利用参数进行总体推断的方法,例如t检验、F检验等;非参数检验则是不依赖参数进行总体推断的方法,例如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

4. 可视化
可视化是将数据用图表表示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发现规律。

常见的可视化工具包括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5.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在实验中控制和处理变量的一项重要能力,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随机化设计、双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等。

上述内容是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时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和练习,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7871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

27871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

27871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统计学基础项目1 基础知识第1讲统计的基本问题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

(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2.政治算术学派:起源于17世纪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著的《政治算术》,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3.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比利时,主要代表人物凯特勒,他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形成了数理统计学。

统计的含义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即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和的反映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和变化过程的数字资料,是社会绿洲信息的主体,也是国家制定政策、计划和实行科学管理的数字资料。

3.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方法论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4.统计的三种含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实践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用理论和方法指导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不断提高。

随着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计学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二者是理论和实践和关系。

由于统计工作、统计统计学联系紧密,所以习惯上把这三者通称为统计。

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第2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研究对象为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就性质来说,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学科。

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和具体性。

4.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统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数据的分类: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如性别、颜色等;定量数据是可量化的,如年龄、身高等。

2. 数据的度量尺度:数据的度量尺度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义尺度是无序的分类数据,顺序尺度是具有次序关系的数据,间隔尺度是具有固定间隔的数据,比例尺度是具有固定比例关系的数据。

3.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数的比值。

4. 数据的中心趋势度量:数据的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5. 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方差是数据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6. 直方图和箱线图:直方图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区间划分,并统计每个区间内数据的频数或频率,在坐标系上绘制柱状图。

箱线图是通过四分位数和异常值来描绘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7.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用来描述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强度和方向的指标。

常用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8. 概率与统计分布: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分布是对数据的概率分布进行描述的函数。

常见的统计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等。

9. 抽样与统计推断: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0.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对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通过构建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和计算检验统计量,判断样本数据是否能够拒绝原假设。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单样本t检验、双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提供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

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

描述性统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心趋势的测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 变异性的测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 分布形状的测量:包括偏度和峰度。

偏度描述了数据的分布形状的对称性,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是对称的,偏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正偏的,偏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负偏的。

峰度描述了数据分布的尖峰程度,峰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尖峰的,峰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平坦的。

2. 概率基础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概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用于计算和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事件和事件的概率: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事件的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当且仅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

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进行统计推断。

以下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数值。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基础统计复习资料汇总

基础统计复习资料汇总

基础统计复习资料汇总基础统计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总体X 有X1,X2,X3,…,X N个单元随机抽取n个组成样本单元:x1,x2,x3,…,x n则:N——总体容量n——样本容量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数据的分组、整理1.写出最大值X max、最小值X min2.求出极差d = X max -X min3.分组,算出组距、组中值据样本的单元数,求出分组数的经验值为:样本单元数40-50 50-100 100-200 200-500 >500分组数6-8 7-10 9-12 12-17 17-20 上限:每一组数据中最大的变量值下限:每一组数据中最小的变量值组距= 极差÷分组数= 上限-下限组中值= (上限+ 下限)÷24.计算频数和频率频数= 各组分配的统计单元数频率= 各组单元数占总体单元数的比重= 频数÷各单元数之和(n)5.作频率分布图二、例题例:设以不重复抽样方式从1600块面积为0.4公顷的林地所组成的总体中等概地抽取50块林地组成样本,样本各单元的蓄积量值为:1.5 0 10.3 4.3 4.1 711.18.5.5 8.811.812.5 3 12.3 2.7 8.7 3.5 .1 7.4 10 5.4 11.3 1.6 10.7 5.4 .7 7.6 4.9 7.6 11.2 4.2 .5 .3 2.9 6 5.7 3.17.79.62.94.216.65.84.66.4试进行数据整理解:1. X max = 16.6 X min = 02. 求出d = 16.6 -0 = 16.63. 分组,计算组距、组中值分为10组,组距= 16.6 ÷10 = 1.66 ≈1.74.计算频数(f i)、频率分组组中值划正(上限排外)频数f i频率0 – 1.7 0.85 正正一11 0.221.7 – 3.42.55 正 5 0.13.4 – 5.14.25 正┬7 0.145.1 –6.8 5.95 正┬7 0.146.8 – 8.57.65 正 5 0.18.5 – 10.2 9.35 正 5 0.110.2 – 11.9 11.05 正┬7 0.1411.9 –13.6 12.75 ┬ 2 0.04 13.6 – 15.3 14.45 0 0 15.3 – 17.0 16.15 一 1 0.02 合计50 1 4. 作频率分布图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一、平均指标的计算1.算术平均数X = ( x1 + x2 + x3 +… +x n ) ÷n = ( ∑x i ) ÷n2.加权平均数X = ( x1f1 + x2f2 +x3f3 + … +x n f n ) ÷n = ( ∑xi f i ) ÷( ∑f i )3.众数= 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或最普遍的标志值4.中位数M e当n 为偶数时:中位数= ( X n/2 + X n/2+1 ) ÷2当n为奇数时:中位数= X(n+1)/2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1.极差d = X max -X min2.总体方差σ2 = [ ∑(X i-X )2 ] ÷n = (∑X i2)÷n -X23.样本方差S2 = [ ∑(X i-X )2 ] ÷( n -1 )4.总体标准差σ= √σ25.样本标准差S = √S26.离散系数(变异系数)V = σ÷X三、例题例1.测量10株苗木高度(单位:cm),得下列数据:52.7,50,55.4,61.2,55.4,49.5,50,55.4,55.4,61.2求这10株苗木的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统计学复习资料整理

统计学复习资料整理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也称全距,用R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R=max(xi)-min(xi)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V=S/X。

离散系数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三大统计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χ2)定理:设n个相互独立并且都服从正态N(0,1)分布的随机变量X1、X2,……Xn,记则随机变量χ2服从自由度为n的χ2分布。

统计变量服从卡方分布,其含义是:在给定概率α的条件下,满足或者说表达式的概率为α。

T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N(0,1),Y~χ2(n)记。

则随机变量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

设T~t(n),0<α<1,对于满足下列等式的数t a(n),称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

对于较大的n(>45)可以同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u a作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χ2(n1),Y~χ2(n2)记,则随机变量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第二自由度为n2的F分布,记作:F~F(n1,n2)若F~F(n1,n2),易知:,若则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完全由样本决定的量,叫做统计量;或者说不含有其他未知量的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统计量可以看做是对样本的一种加工,它吧样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总体的其一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S 2。

自由度:随机变量所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称为估计量,用符号θ表示。

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都可以是一个估计量。

而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第一章:统计数据;第二章;数据搜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六章:假设检验;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九章:指数。

重点内容:第一章统计和数据(1)统计的概念和应用(2)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3)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变量。

第二章数据搜集(1)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2)调查设计: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3)统计数据质量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中位数和分位数;众数(2)离散程度的度量:极差和四分位差;平均差;方程和标准差;离散系数(3)偏态与峰态度量:偏态系数;峰态系数第五、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样本容量的确定(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5)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检验方法;小样本检验方法。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变量间关系度量:相关关系的描述和测度;散点图与离散系数。

(2)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

(3)利用回归房产进行估计和预测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1)时间序列的分解和描述: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2)预测方法的选择和估计(3)平稳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4)趋势序列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非线性趋势预测平均数:x 二2 4 10 11| 14 151096 9.610(2-9.6)2(4-9.6)2 川(15-9.6)2n -110-12、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进行两项能力测试。

在A 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 标准差是15分;在B 项测试中,其平均数是 400分,标准分数是50分。

统计基础复习文件汇编

统计基础复习文件汇编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三层涵义:1)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3)统计科学(统计学):—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统计三层涵义的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工作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科学而进展起来的。

3、总体: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不事物的整体。

(如: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构成总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不事物。

(如:地区工业企业总体中各个工业企业)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6、指标涵义(两种理解和用法)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角度: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如人口数、劳动生产率,包含指标名称、计量方法、计算方法三个要素;实际统计工作中: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包含指标名称、计量方法、计算方法、时刻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如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084.8亿元。

7、标志涵义:讲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8、标志的分类:1)按性质不同: 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例如性不、工种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能够用数值表示。

例如年龄、工资等。

2)按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不变标志与变异标志不变标志:对所有总体单位有完全相同具体表现的标志,是构成同质总体的基础;变异标志: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9、指标和标志的区不和联系:1)两者区不:指标是讲明总体的特征的,而标志是讲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能够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差不多上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汇编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汇编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三层涵义:1)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3)统计科学(统计学):—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统计三层涵义的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工作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科学而发展起来的。

3、总体: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如: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构成总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如:地区工业企业总体中各个工业企业)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6、指标涵义(两种理解和用法)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角度: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如人口数、劳动生产率,包含指标名称、计量方法、计算方法三个要素;实际统计工作中: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包含指标名称、计量方法、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如2005年我国国生产总值为183084.8亿元。

7、标志涵义: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8、标志的分类:1)按性质不同: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例如性别、工种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

例如年龄、工资等。

2)按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不变标志与变异标志不变标志:对所有总体单位有完全相同具体表现的标志,是构成同质总体的基础;变异标志: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1)两者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和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测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测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和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是以非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通常是描述性的,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数据的分布:数据的分布描述了数据的值在取值上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数据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偏态分布等。

3.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学科。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测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标准差、方差等。

4.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学科。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例如利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推断的方法,例如检验总体均值是否等于某个特定值。

5.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

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计数法、频率法、几何法等。

6. 抽样方法: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7.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指总体的某种特征值,例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8.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通过比较样本数据与给定假设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等。

9.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10.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以上是统计学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科学的统计推断。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第一章统计有三个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总体数量特征及数量关系。

(学科性质:方法论)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统计工作的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

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统计总体: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统计学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者特征;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不可量性). 指标:反应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范畴;可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率、平均)。

变异:指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指可变化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树枝也叫做变量值(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统计的重要环节、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系统、和完整性。

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组织方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时点状态)。

4、按搜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统计方案的设计:一、确认调查任务和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地点,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专门调查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1、一次性调查2、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的情况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普查的时点2、正确选择普查的时期3、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应尽可能的同时进行4、同类普查的内容在各次普查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用以反应总体的基本情况。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汇编(doc 10页)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汇编(doc 10页)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汇编(doc 10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统计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三层涵义:1)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3)统计科学(统计学):—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统计三层涵义的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工作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科学而发展起来的。

3、总体: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如: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构成总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如:地区工业企业总体中各个工业企业)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6、指标涵义(两种理解和用法)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角度: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如人口数、劳动生产率,包含指标名称、计量方法、计算方法三个要素;实际统计工作中: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包含指标名称、计量方法、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如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084.8亿元。

7、标志涵义: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8、标志的分类:1)按性质不同: 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例如性别、工种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

例如年龄、工资等。

2)按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不变标志与变异标志不变标志:对所有总体单位有完全相同具体表现的标志,是构成同质总体的基础;变异标志: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1)两者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统计学基础(专科)期末复习指导二O—四年六月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一、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的形式,以学生完成布置作业以及考勤情况为主要评分依据,占课程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二、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文字主教材《统计学基础》(第2版)。

三、考试内容分布本课程的考试内容是本资料中的期末复习提纲规定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根据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以及一般了解三个层次来把握。

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65%左右,一般掌握的内容约占25%左右,一般了解的内容约占10%左右。

四、题型及答题要求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120分钟闭卷考试。

题型如下:1.单项选择题。

在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

2.多项选择题。

在五个选择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

3.判断题。

判断对错,将答案对的打〃或错的打“X”填入题前括号内。

4.计算题。

5.综合计算题。

第二部份财经类专业(本科)《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A 、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 、产品按品种分组C 、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 、人口按年龄分组 10、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1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oA 、平均指标B 、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变异指标12、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吋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 、总体单位总最和总体标志总量D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3、 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oA 、小于100%B 、大于100%C 、等于100% 15、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 、无名数B 、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 、 有名数16、下列相对数中, 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 、结构相对数B 、动态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 A 、总体单位总量 B 、总体标志总量C 、质量指标D 、相对指标 1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基础项目1 基础知识第1讲统计的基本问题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

(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2.政治算术学派:起源于17世纪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著的《政治算术》,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3.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比利时,主要代表人物凯特勒,他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形成了数理统计学。

统计的含义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即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和的反映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和变化过程的数字资料,是社会绿洲信息的主体,也是国家制定政策、计划和实行科学管理的数字资料。

3.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方法论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4.统计的三种含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实践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用理论和方法指导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不断提高。

随着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计学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二者是理论和实践和关系。

由于统计工作、统计统计学联系紧密,所以习惯上把这三者通称为统计。

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第2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研究对象为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就性质来说,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学科。

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和具体性。

4.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5.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相关分析等。

(其中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贯穿统计研究的全过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6.大量观察法:是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或足够量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7.统计分组法: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这种统计研究方法就是统计分组法。

8.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来反映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3讲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就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的某一现象的全部数据的集合。

2.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各项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

3.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4.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

5.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必须是大量的。

6.差异性:是指同一总体中的总体单位除了保持同质性外,在其他很多方面必须存在差异。

7.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8.有限总体:是指统计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

9.无限总体:是指统计总体中总体瓣数量是无限的或者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计数的。

10.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数量标志表现是用数值来表示的。

11.标志的分类:(1)标志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2)标志按照在不同的总体单位之间是否有变化,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12.变量的分类:(1)变量按其变动规律可分为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定性变量:变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预知的变量称为定性变量,也称确定性变量。

随机变量:变量的变动没有一定的规律,人们不能预知其变动结果。

(2)变量按其数值特征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数值特征呈现连续状态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数值特征呈现离散状态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

13.统计标示: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完整的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所属时间、指标所属空间范畴和环境条件等四个要素)14.统计指标的类型:(1)统计指标按其反映对象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15.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统计指标都必须可量,而标志未必都可量,例如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联系:(1)统计指标的数值是邮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而来的。

(2)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

项目2 统计调查第1讲统计调查概述1.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的任务和调查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或者收集被研究对象的各个标志值的过程。

2.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

3.统计调查的种类:(1)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2)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3)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4)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采访调查、问卷调查。

(5)此外,也有人根据调查工作时间的周期长短,交统计调查划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批调查周期在一年以内的调查,间隔超过一年的为一次性调查。

)4. 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5.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

6.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性全面调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属于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

7.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8. 抽样调查的特点:(1)既是非全面调查,又要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2)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

(3)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特点。

9. 抽样调查的作有:(1)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可以用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可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4)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10.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11. 典型调查: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12.典型调查的选典方法:(1)解剖麻雀法(2)划类选典法(3)抓两头法13. 典选调查的特点:(1)深入细致的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2)调查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它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主观判断和决策。

第2讲统计调查的方案设计1.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第3讲统计调查的方法1.统计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观察法、询问调查法、实验法、报告法、网上调查法等。

2.观察法:又称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亲自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计量、登记,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3.询问调查法:又称直接调查法,是调查人员以询问为手段,从调查对象的回答中获得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

(它是市场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4.实验法:是指通过某种实践活动的验证法去收集有关资料的调查方法。

5.报告法:是由调查单位根据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照统一的表格及填报要求,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6.网上调查法:是一种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介的调查方式。

(是最流行的)第4讲调查问卷的设计1.问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统计调查的重要工具,是一种以书面形式记载和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反映和看法,从而获得所需资料和信息的表式。

2.问卷设计:是根据调研目标和所需资料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调查问题有序排列,形成调查表的活动过程。

3.问卷的基本结构:前言、主体、编码、结束语等。

4.问卷设计的程序:(1)确定调研目的、来源和局限阶段(2)分析样本特征,确定问卷类型阶段(3)确定数据收集方法阶段(4)确定问题回答形式阶段(5)决定问题的措辞阶段(6)确定问卷的流程和编排阶段(7)确定问卷和编排阶段(8)获得各方面的认可阶段(9)预先测试和修订阶段(10)准备最后的问卷阶段(11)具体实施阶段5.问卷设计要注意的问题:(1)文字要表达准确。

(2)问卷要避免使用引导性的语句。

(3)问卷问句设计要有艺术性,避免对填卷人生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合作(4)问卷不要提不易回答的问题。

(5)问题设计排列要科学(6)使用统一的参考架构(7)有利于数据的处理。

项目3 统计整理第1讲统计整理概述1.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用之条理化、系统化,氢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统计工作的这一过程。

2.统计整理的内容:(1)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选择应整理的指标,并根据分析的需要确定具体的分组。

(2)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

(3)通过统计表描述汇总的结果。

3.统计整理的步骤:(1)设计整理方案(2)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3)进行科学的分组(4)统计汇总(5)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第2讲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2.从统计分组的性质来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对总体而言是“分”,而对于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3.统计分组的作用:(1)可以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2)可以研究总体内部结构(3)可以提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统计分组的类型:(1)按照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统计总体可以采用简单分组,也可以采用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是对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只反映现象在某一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

复合分组:是指对总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层叠分组。

)(2)按照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

(品质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数量分组:也称变量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5.数量分组中常的几个概念:(1)全距:也叫极差,是变量数列中所有变量变动的最大范围,常用R表示(全距(R)=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2)组限:是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界限,是组与组之间的分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