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doc
关于登革热应急预案
一、前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3. 各级卫生、疾控、教育、公安、交通、市政等部门成立相应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登革热防控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环境整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疏通排水沟,消除蚊虫孳生地。
3. 灭蚊: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开展蚊虫灭治工作。
4. 蚊虫监测:定期开展蚊虫密度监测,掌握蚊虫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防蚊用品:推广使用蚊帐、蚊香、防蚊液等防蚊用品。
6. 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做好病例调查、隔离和治疗工作。
四、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立即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2. 病例调查:疾控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病例调查,确定病例诊断。
3. 隔离治疗:对确诊的登革热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 临时隔离点设置:在疫情严重地区,设立临时隔离点,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6. 疫情宣传:加强对疫情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各级财政加大投入,确保登革热防控工作所需资金。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如蚊帐、防蚊液、消毒剂等。
3. 人员保障: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
4. 联防联控: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防控合力。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本地区登革热防控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登革热应急预案
登革热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尤其在雨季时易发生疫情。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预防措施。
加强对蚊虫的防治工作,消灭孳生地和蚊虫滋生源,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加强对疫情地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控制措施。
加强对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登革热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范围和传播途径。
加强医疗救治,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对疫情地区的卫生消毒工作,消灭蚊虫滋生源,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3. 应急处置。
组织医疗队伍进行病例救治和医学观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加强对疫情地区的环境整治和消毒工作,减少蚊虫滋生源,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4. 应急评估。
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和措施,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疫情发展。
对应急响应和处置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疫情应对能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
本预案由相关部门负责执行,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
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共同防范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引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为了应对登革热疫情的爆发和传播,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1.1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网络:建立全国范围的登革热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各级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汇报和共享。
1.2 加强疫情预警能力: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疫情预警系统,通过对疫情数据的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发现疫情的蔓延趋势,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1.3 建立卫生应急机制:制定健全的卫生应急机制,明确各级卫生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疫情监测与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疫情防控措施2.1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加强对登革热病媒蚊的监测和控制,采取灭蚊剂喷洒、光源诱蚊、环境治理等措施,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
2.2 加强病例监测与隔离:建立登革热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
2.3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渠道,加强公众对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医疗救治与资源保障3.1 建立医疗救治网络:建立登革热的医疗救治网络,包括定点医院、急救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确保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3.2 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确保救治工作的科学和有效。
3.3 确保医疗资源供应:加强对医疗资源的统筹和调配,保障医疗设备、药品和物资的供应,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四、社会协同与应急演练4.1 加强社会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形成应急响应的合力。
4.2 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登革热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
登革热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监督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组长:某单位主要领导副组长:某单位分管领导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卫生防疫专家、社区代表等。
2. 各级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疫情防控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2. 环境整治:开展灭蚊、防蚊、清除蚊媒孳生地等工作,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
3. 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登革热疫情。
4. 人员防护:加强个人防护,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防蚊用品。
5. 医疗救治:做好登革热病例的诊疗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四、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一旦发现登革热病例,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
2. 现场处置:对疫情发生地开展全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做好健康管理。
4. 疫情调查:对疫情发生原因进行调查,查找漏洞,完善防控措施。
5. 应急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消毒剂、防护用品、隔离用品等应急物资。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保障登革热疫情防控所需资金,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防控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3. 人员保障: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某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级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4. 本预案如遇特殊情况,可由某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登革热应急预案
登革热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热带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将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1)Ⅰ级响应,当发现登革热疫情初现迹象,但尚未造成严重影响时,启动Ⅰ级响应,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
(2)Ⅱ级响应,当登革热疫情蔓延,且已经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时,启动Ⅱ级响应,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3)Ⅲ级响应,当登革热疫情已经失控,且威胁到全国范围的公共安全时,启动Ⅲ级响应,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2. 应急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登革热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蔓延趋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2)强化疫情防控,加大对伊蚊的灭蚊和防蚊工作,减少病媒传播风险;加强对疫情高发区域的封控和隔离措施,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3)提高救治水平,加强医疗救治力量和物资保障,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登革热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三、应急预案执行。
一旦发现登革热疫情初现迹象,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登革热疫情的威胁。
四、总结。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一旦发生疫情,将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登革热应急预案
登革热应急预案一、背景。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疫情发生后,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播和感染,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二、责任部门。
1. 卫生部门,负责疫情监测、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2. 疾控中心,负责疫情监测、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3.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协助卫生部门开展防控工作。
4. 政府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合作,提供资源支持。
三、应急响应措施。
1. 疫情监测,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 防控措施,加强蚊虫防治,消灭蚊虫滋生地;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医疗救治,确保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3. 紧急调配资源,调配医疗物资和人力资源,保障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社会宣传,加强对疫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四、协调机制。
1. 建立疫情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合作,统一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共享疫情动态和防控措施。
3. 加强与社区、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五、应急预案评估。
1.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总结。
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
希望通过严密的预案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登革热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疫情发生时,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应对疫情,制定一份完善的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在登革热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疫情,减少病例数量,保护公众健康,降低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1.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由相关部门负责,包括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环境保护部门等。
2.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应基于科学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疫情应对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登革热疫情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病例数量、病例分布、病毒株型等信息。
2. 确立疫情报告机制,要求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五、病例诊断和治疗1. 建立登革热病例诊断和治疗的标准流程,确保病例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2. 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支持,确保病例得到有效治疗。
六、蚊媒控制1. 加强蚊媒监测,及时发现和采取控制措施。
2. 加强蚊媒灭活和防护工作,包括环境清洁、消毒、喷洒杀虫剂等措施,减少蚊虫滋生和传播。
七、公众宣教和媒体管理1. 加强公众宣教,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媒体管理,及时发布疫情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八、社会协调与支持1. 加强社会协调,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应对疫情。
2. 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支持,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评估和总结1. 疫情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定期评估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疫情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经验分享,为今后应对类似疫情提供参考。
以上是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该预案,能够有效应对登革热疫情,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实际应急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疫情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生登革热应急预案
发生登革热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媒介为蚊子。
登革热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发热、头痛、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发生登革热时的应急预案,用于灵活应对突发疫情的发生。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疫情并报告相关部门;2. 防止疫情扩散和交叉感染;3. 提供救治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预防意识。
三、预案内容1. 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部署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疫情监测和数据统计;- 实施24小时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上报;-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2. 强化疫情预警和防控:- 配置专业设备,对蚊虫密度进行定期监测;- 加强蚊虫灭除和饲养场所的卫生管理;-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抽样调查和病毒检测;- 关注人员流动情况,对可能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和观察。
3. 提供救治和护理:- 配备足够的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安排专业团队参与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推广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4. 加强卫生宣教和预防措施:- 开展登革热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 提供科学合理的预防指导,如防蚊措施、饮食调整等;- 加强社区巡查,宣传垃圾分类、清理积水等环境卫生措施;- 配合相关部门组织登革热疫苗接种活动,提高群众免疫能力。
四、组织架构与责任- 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数据收集和分析,定期向相关部门上报疫情信息。
- 预警防控组:负责蚊虫监测与灭蚊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救治护理组:负责组织医疗资源和医护人员,提供患者救治和康复护理。
- 宣教与预防组:负责开展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加强公众的防控意识。
五、实施步骤1. 建立应急预案小组,明确各组织架构和责任;2.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流程和操作指南;3. 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定期检查和修订应急预案,保持其有效性;5.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调整预案实施策略。
登革热_应急预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登革热防控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三、预防措施1.宣传教育(1)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登革热的认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2.环境卫生(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
(2)开展灭蚊活动,使用安全、有效的灭蚊药物,降低蚊虫密度。
3.监测与报告(1)建立登革热病例监测制度,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
(2)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
4.隔离治疗(1)对确诊的登革热患者,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加强患者康复期间的跟踪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四、应急处置1.疫情发生(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2)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封锁,切断传播途径。
(1)组织专业医疗队伍,对病例进行救治。
(2)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治愈率。
3.信息发布(1)及时向师生通报疫情情况,消除恐慌情绪。
(2)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
五、保障措施1.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灭蚊药物、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
(2)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2.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登革热疫情的能力。
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预案如遇特殊情况,可由领导小组进行修订。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热带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登革热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浮现了明显的流行趋势,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登革热疫情的突发情况,制定一份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大程度减少登革热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2. 原则:(1) 科学性:预案制定应基于科学依据和实际经验,确保应对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综合性:预案应综合考虑疫情监测、报告、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全面应对登革热疫情。
(3) 灵便性:预案应具备一定的灵便性,以应对不同规模和严重程度的登革热疫情。
(4) 协同性:预案应强调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社区和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应对疫情。
三、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和报告:(1) 建立登革热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定期巡查蚊虫密度、检测病例和病毒等。
(2)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信息。
(3) 建立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2. 防控措施:(1) 加强蚊虫防制工作,包括蚊虫源清除、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2) 提高公众健康教育水平,加强登革热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引导公众采取预防措施。
(3) 加强医疗机构的防控能力,包括病例诊断、隔离和治疗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4) 加强边境卫生检疫工作,对来自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员和物品进行检疫。
3. 应急响应:(1)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建立疫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等的应急工作。
(3) 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和公众应对能力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信息和应对经验,共同应对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的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应对工作。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 组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 副组长:由卫生健康、疾控、公安、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3. 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二)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制定、修订和实施登革热疫情防控措施。
3. 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调查、评估和处置工作。
4.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疫情监测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健全登革热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2. 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蚊媒传播。
3. 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病例分布、传播途径等信息。
(二)疫情报告1. 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要严格按照传染病报告时限要求,及时报告登革热疫情。
2. 对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采样检测,确认病例。
3. 对确诊病例,要及时报告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五、疫情处置(一)病例隔离与治疗1. 对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病例治疗工作,提高治愈率。
(二)蚊媒控制1. 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及时开展蚊媒控制工作。
2. 加强蚊媒孽生地清理,消除蚊媒滋生环境。
3. 开展蚊媒灭杀,降低蚊媒密度。
(三)健康教育1. 加强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3.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灭蚊行动,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六、应急响应(一)启动应急响应1. 当登革热疫情达到一定规模,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时,启动应急响应。
2. 疫情发生后,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疫情背景和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病毒分为4个血清型,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疫情暴发。
二、应急预案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登革热疫情的突发情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例数量和疫情扩散范围,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和职责1. 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疫情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计划,指导各部门的工作。
2. 疫情监测和报告: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负责监测疫情,及时报告疫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和准确性。
3. 疫情防控措施:包括蚊虫防治、环境卫生改善、疫苗接种等,负责制定并执行相关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疫情处置和救治:各医疗机构负责对疫情患者进行救治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1. 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汇总和报告疫情数据。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建立疫情报告的标准流程和时间要求,确保疫情信息能够及时上报。
2. 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蚊虫防治工作,包括灭蚊药物喷洒、清除蚊虫滋生地等,减少蚊虫的滋生和传播。
- 加强环境卫生改善,包括清理垃圾、消毒等,减少病媒蚊的滋生环境。
-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公众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避免蚊虫叮咬、注意个人卫生等。
3. 疫情处置和救治- 各医疗机构建立登革热病例的诊疗和隔离治疗制度,确保病例得到及时救治和有效隔离。
- 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分配,确保病例得到充分的医疗救助。
-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意识,确保他们的个人安全和职业健康。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和评估1. 应急预案的实施- 疫情应急指挥部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对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了贯彻国家和海南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规范、依法、有序地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登革热疫情应急反应机制。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登革热疫情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等编制。
3.适用范围本预案为医院内发生登革热疫情的专项应急方案,适用于我医院爆发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4.工作原则登革热应急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技,加强合作的工作原则。
二、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我院成立登革热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应急响应等级的启动和终止,宣布我院应急响应等级的启动和终止,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我院登革热的应急处置工作。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登革热应急预案启动后,我院登革热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应急指挥部,设在医院应急办,成员由登革热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担任,履行指挥协调、应急值守、对外联络、信息汇总职责,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医院已经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等级,上传下达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6.主要职能部门及职责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应急处置工作,贯彻落实政府、医院有关决定事项。
(1)医务部工作职责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医院已经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等级,科室根据响应级别和预计接诊的患者数,抽调充足的医务人员尽快到达相应岗位;根据镇政府或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示,迅速召集应急救护队赶赴指定地点实施救治;根据事件的性质,调配相关住院科室的临床医师到急诊科协助尽快处置患者并分流,防止出现患者滞留急诊科的情况;患者出现危重病情的,联系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必要时需要转院的协调安排转送至重症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应急响应期间医务部主要协调临床科室救治、会诊及手术等环节。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引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在疫情爆发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就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1.1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建立登革热疫情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病例数量、分布情况、病毒株情况等,及时发现疫情蔓延趋势。
1.2 加强病媒监测:密切监测蚊媒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灭蚊措施,减少蚊媒传播风险。
1.3 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登革热疫情预警指标和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社会公众采取防控措施。
二、应急响应与处置2.1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快速响应和协调处置。
2.2 疫情处置措施:采取有效的疫情处置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消灭传染源、强化医疗救治等,阻断疫情传播链。
2.3 资源调配与支援:根据疫情发展需要,调配医疗资源、人员和物资,加强支援力度,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社会宣传与教育3.1 宣传防控知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2 社区宣传活动:组织登革热防控宣传活动,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普及防蚊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
3.3 开展教育培训: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国际合作与信息分享4.1 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邻国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传播的登革热疫情,分享信息和经验,加强疫情防控合作。
4.2 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登革热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和防控措施,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应对效率。
4.3 跨境防控合作:加强跨境防控合作,共同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阻断疫情传播链,保障地区和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五、评估总结与提升完善5.1 疫情评估与总结:定期对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
登革热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学校、社区及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等发生登革热疫情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3.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小组: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和数据分析。
(2)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负责疫情溯源、病例调查和防控措施落实。
(3)消毒灭蚊小组:负责消毒灭蚊工作,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
(4)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宣传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四、应急响应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登革热疫情动态。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3)疫情报告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 流行病学调查(1)对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症状等。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落实防控措施。
(3)对疫情发生地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3. 消毒灭蚊(1)对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进行彻底消毒,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
(2)加强蚊媒控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灭蚊。
(3)对重点场所、水体进行清淤、疏浚,消除蚊媒孳生地。
4. 宣传教育(1)利用多种渠道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2)组织专家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讲座,普及防治方法。
(3)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共同抗击登革热。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消毒药品、灭蚊药品、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
3. 资金保障: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以便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登革热爆发。
该预案将包括各个阶段的措施和行动计划,并明确责任分工,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
二: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流行性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近年来,随着人口迁移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登革热在许多地区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且高效的应急预案。
三:目标与原则1. 目标:- 及时识别并报告患者;- 阻止或减少进一步传播;- 提供及时治愈服务。
2. 原则:a) 快速反应:尽快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b) 综合协作:机构间密切配合;四:组织结构4.1 应急领导小组(ELT)- 负责整体筹备和监管事务;- 包括卫生部门、应急管理局等。
4.2 应急指挥中心(ECC)- 负责统一调度和协调各个相关单位;- 包括医疗机构、环境保护部门等。
五:预警与监测5.1 预警系统- 建立登革热的实时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传播情况。
5.2 监测方法a) 通过蚊子密度检查确定高风险区域;b) 定期进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者数量;六:防控策略6.1 教育宣传- 加强公众对登革热知识的普及教育;- 提供有效预防信息,并鼓励居民采取相应措施;6.2 环境治理a)清除积水源:消灭孳生地点;b)喷洒杀虫剂: 减少蚊子滋生率。
七:紧急响应计划7.1患者就诊处理:a)提前设定隔离区并做好患者转运准备工作;b)加大床位和医疗资源的调配。
7.2紧急物资保障:a)确保药品、防护用具等紧缺物资供应;b)建立储备库存,及时补充不足。
8. 法律名词及注释- 登革热: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流行性感染性疾病;- 预警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掌握登革热传播情况;9. 结束语本文档涉及附件:- 相关统计数据表格- 应急预案执行进度报告。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引言•防控登革热概述•应急组织及职责•应急响应流程•防控措施及实施计划•监督与评估机制•附录01 CATALOGUE引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登革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登革热疫情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挑战。
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登革热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为了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急预案。
背景介绍制定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登革热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实施应急预案的意义在于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方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目的和意义02CATALOGUE防控登革热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登革热定义及症状传播途径登革病毒主要通过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无特定易感人群,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登革病毒。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防控登革热的重要性登革热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能导致疫情爆发和大规模传播。
及时采取应急预案,有效控制疫情扩散,保护公众健康安全。
03CATALOGUE应急组织及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执行任务。
组织协调决策指导资源调配根据疫情形势和进展,及时做出决策,指导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
负责合理调配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03应急指挥部及职责0201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工作,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疗救治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应对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二、应急预案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响应工作,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疾病传播。
三、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登革热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范围,将疫情划分为四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每个级别对应着不同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资源调配。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应对疫情的工作,由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担任指挥长,成员包括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环保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2.2 应急办公室负责协调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信息搜集、分析和发布、资源调度、协调各部门合作等工作。
2.3 应急专家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提供科学、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建议,指导疫情的防控工作。
2.4 各职能部门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负责协助应急指挥部的工作,包括疫情监测、病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病媒生物控制等。
3. 应急预案的流程3.1 疫情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和评估疫情数据,判断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范围。
3.2 应急响应启动根据疫情监测与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3 应急措施的实施根据疫情的特点和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病例隔离、蚊虫防控、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
3.4 应急资源调配根据疫情的需要,及时调配和调度相关的应急资源,包括医疗人员、药品、疫苗、防护用品等。
3.5 信息发布与风险沟通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向公众传递风险提示和防护知识,保持与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引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旅游的增加,登革热疫情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详细阐述制定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并从七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预案措施。
二、当前形势紧迫性全球疫情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登革热,其中大约50万为重症病例。
国内疫情现状:我国南方地区是登革热的流行区域,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已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传播方式: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主要是亚洲虎蚊或白纹伊蚊)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疾病症状: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
重症病例可能出现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疾病影响:登革热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如医疗资源挤兑、旅游业下滑等。
三、专家观点预防为主:专家指出,应对登革热疫情应以预防为主,减少病毒传播途径和降低易感人群的暴露风险是关键。
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社区参与: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四、支撑数据流行病学数据:根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数据,登革热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监测数据:通过对蚊子密度、人群抗体水平等方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疫情并评估防控效果。
经济数据:登革热疫情对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据统计,XXXX年我国南方某省份因登革热疫情导致的旅游业损失达到数十亿元。
社会影响数据:登革热疫情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等社会问题。
据调查显示,XXXX年我国南方某城市发生登革热疫情后,当地居民的恐慌指数上升了30%。
国际经验教训:国际上应对登革热疫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例如,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通过有效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成功降低了登革热的发病率。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增加,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登革热疫情的爆发和传播,制定一份完善的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疫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及时有效地应对登革热疫情,控制疫情扩散,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2. 原则:a) 科学性原则:预案制定应基于科学依据和实际情况,确保应对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b) 综合性原则:预案应涵盖疫情监测、预警、防控、救治等环节,形成完整的应对体系。
c) 敏捷性原则:预案应具备快速响应、快速调整的能力,以适应疫情发展的变化。
d) 协同性原则:预案应加强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应对疫情。
三、应急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与预警a)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包括对病例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机制。
b)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及时获取疫情动态。
c) 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 防控措施a) 加强蚊媒防控:采取物理防控、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清除繁殖源,控制蚊虫传播。
b) 做好个人防护:提醒公众勤洗手、穿长袖衣物、使用防蚊液等,减少蚊虫叮咬。
c)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管理,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d) 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传播途径和范围,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紧急救治与医疗保障a) 提高医疗机构的登革热诊疗能力,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b) 建立登革热病例的隔离治疗和追踪管理机制,防止疫情扩散。
c) 加强药品和医疗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社会宣传与教育a) 加强登革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b) 制作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控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开发和旅游贸易事业的发展,为了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防止扩散蔓延,规范应急处理,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编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市境内的登革热疫情。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资源整合;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条块结合,加强合作;平战结合,快速反应。
1.5 疫情分级
根据登革热疫情发生、传播速度和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宁波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可设立监测与疫情处理、医疗救治、新闻宣传、社区防控、检查督导、物资保障等专业组。
监测与疫情处理组由疾控处牵头,医疗救治组由医政中医处牵头,新闻宣传由局办公室牵头,社区防控由基妇处和局爱卫办牵头,检查督导组由卫生监督处和监察室牵头,物资保障组由规财处牵头。
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技术指导工作。
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参照市卫生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组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应急处理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3 监测、预警和报告
3.1 监测
3.1.1 监测机构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
3.1.2 监测内容
(1)媒介监测:对主要传播媒介伊蚊的分布、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抗药性、带毒情况进行监测。
(2)病原学监测:采集病人或可疑病人(包括不明热患者)血清或伊蚊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毒株型别,观察其变迁,分析登革热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
3.2 预警
市及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登革热疫情监测信息,按照疫情分级标准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相应级别的预警建议,并由当地政府向社会公告预警。
预警变更与解除由领导小组根据登革热疫情的变化动态,在参考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意见基础
上,向政府提出建议,经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发布。
3.3 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市及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登革热疫情,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登革热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3.3.1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有关单位;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居委会)公共卫生联络员。
(2)义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相关信息。
3.3.2 报告时限和程序
(1)责任报告人和报告单位发现登革热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所在地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医疗机构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抄告所在地疾控机构。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接到突发疫情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科,接到义务报告人和单位有关登革热疫情相关信息的报告,应立即组织核实,情况可疑的应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
4 现场处置和疫情调查
4.1 现场处置
4.1.1 疫点的划定
无论城市或乡村,凡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50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
4.1.2 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
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新发疫点的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
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没有防蚊设施者应在室周围100米范围内定期杀灭成蚊。
在病人较多的疫区,卫生部门要派出医疗队划片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尽量减少远途就医,防止扩散和降低病死率。
对疫点、疫区内不明发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
4.1.3 媒介控制
在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紧急杀灭成蚊,尤其要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和学校范围内的灭蚊工作,在灭蚊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蚊媒孳生地,限期将疫点范围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
可根据不同情况,以乡、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人、畜房进行喷洒或浸泡(喷洒)蚊帐灭蚊。
4.1.4 个人防护
教育群众正确使用蚊帐,尽量避免野外露宿,减少人蚊接触;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开展防治工作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4.2 流行病学调查
突发疫情的调查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实施。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突发疫情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
必要时,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调集力量组织流行病学调查。
5 应急响应和终止
5.1 分级响应
5.1.1 Ⅳ级应急响应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确认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本级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评估;根据疫情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媒介生物灭杀和环境消毒等卫生学处理;开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市卫生局在接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疫情报告后,应及时作出综合分析,必要时组织专家对县(市)、区卫生部门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5.1.2 Ⅲ级应急响应
在Ⅳ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市卫生局接到较大登革热疫情的报告,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建议市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登革热控制临时指挥部,报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宣布疫区,对疫区实施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同时,组织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及卫生行政管理专家,深入疫点、疫区指导登革热疫情防控;必要时报请省卫生厅派遣专家指导和帮助。
(2)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登革热疫情的防控工作。
5.1.3 Ⅱ级应急响应
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在省、市政府登革热疫情控制临时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建立市卫生局登革热疫情控制各专业组,在局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科学有序地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5.1.4 Ⅰ级应急响应
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在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政府登革热控制临时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动员全市卫生系统的力量,全力开展登革热疫情的防控工作。
及时收集和分析疫情动态,上报防控工作的效果和进展,当好市政府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技术参谋。
5.2 应急响应的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的必需条件是:传染源及可疑传染源得到控制,末例登革热病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一般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终止,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经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后报请当地政府,批准后实施。
较大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终止,由市卫生局经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后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重大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终止,需报请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特别重大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终止,需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6 后期评估
登革热疫情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7 保障措施
7.1 物资、经费保障
7.2 组织保障
7.3 技术保障
8 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