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说明一、制定IP认证技术规范、实施规则的必要性;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的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实现了部分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也逐步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技术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角度尚无法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做出明确的结论。
因此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支持转基因产品,而另一个则是以欧盟为代表,对转基因产品所持态度非常谨慎。
我国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部分参照了欧盟的做法,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上述立法制度的不同,一方面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除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管理制度外,还建立和实施了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以下称IP)认证制度。
在我国建立和实施IP认证制度,对于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产品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促进了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逐步走向“选择性”消费。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对广州市民转基因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表明,56%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而只有11%的消费者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偏好非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与偏好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约为3:1到5:1;另有44%的消费者表示,即使非转基因食品比同类转基因食品贵一成,仍然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实施IP认证后,将在获得认证后的产品外包装上进行标示,表明“非转基因”身份,结合我国现已实施的“转基因食品”标示制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和知情的权利。
afis标准
afis标准?
答:AFIS (Automa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指纹识别和验证的系统。
它通过采集、处理和比较指纹图像,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验证个人的身份。
AFIS系统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身份认证、边境控制、考勤管理等领域。
AFIS标准是指自动化指纹识别系统在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等方面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制定,以确保AFIS 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互操作性。
AFIS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指纹图像采集:规定指纹采集设备的技术要求、采集方法和质量评估标准,以确保采集到的指纹图像清晰、稳定、可靠。
2.指纹图像处理:规定指纹图像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算法等关键技术,以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指纹图像,提取出有效的特征信息。
3.系统性能和准确性评估:规定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的方法、指标和标准,以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靠的性能和准确性。
4.数据格式和交换标准:规定指纹数据的存储格式、交换协议和传输方式,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互操作、共享和交换。
5.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规定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
施,以确保指纹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CCIC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Certification Criteria ofNon-GMO Identity Preservation (IP) System××××-××-××发布××××-××-××实施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发布前言《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风险评估——第2部分:组织措施——第3部分:物理措施——第4部分:管理体系本规范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第1部分: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1 范围和目的本规范适用于组织证明其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CCIC-CAS依据此规范对申请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证书的组织进行审核。
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申请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的组织建立、执行并保持IP体系,排除并且控制供应链中的转基因成分,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法规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
*IP认证规范的本部分规定了对非转基因食品及其原料、非转基因饲料和非转基因种子及其他产品的生产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以及评价是否符合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的条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REGULATION (EC) No 1829/200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September 2003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feedREGULATION (EC) No 1830/200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September 2003 concerning the traceability and label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the traceability of food and feed products produc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amending Directive 2001/18/EC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DOC 11页)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DOC 11页)、.~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说明一、制定IP认证技术规范、实施规则的必要性;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的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实现了部分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也逐步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技术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角度尚无法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做出明确的结论。
因此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支持转基因产品,而另一个则是以欧盟为代表,对转基因产品所持态度非常谨慎。
我国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部分参照了欧盟的做法,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上述立法制度的不同,一方面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除了对转基因国等国家寻求非转基因原料的供应。
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实施IP认证,将有助于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IP认证体系,是为保持非转基因产品的纯粹性,防止转基因污染,从非转基因产品的作物种植到产品运输、(出口)、加工的整个或部分生产供应链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持非转基因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的系统;通过对供应链各个阶段的转基因的控制、隔离、检测及审核评估,确保非转基因产品含有最低的转基因成分,并保持详尽而完整的资料、数据记录及相关证书。
目前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企业仍有较大比例使用“非转基因”原料,受到国外政策的影响,这些企业的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对IP 认证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急需通过IP认证,获得通往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说明一、制定IP认证技术规范、实施规则的必要性;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的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实现了部分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也逐步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技术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角度尚无法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做出明确的结论。
因此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支持转基因产品,而另一个则是以欧盟为代表,对转基因产品所持态度非常谨慎。
我国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部分参照了欧盟的做法,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上述立法制度的不同,一方面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除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管理制度外,还建立和实施了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以下称IP)认证制度。
在我国建立和实施IP认证制度,对于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产品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促进了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逐步走向“选择性”消费。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对广州市民转基因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表明,56%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而只有11%的消费者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偏好非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与偏好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约为3:1到5:1;另有44%的消费者表示,即使非转基因食品比同类转基因食品贵一成,仍然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实施IP认证后,将在获得认证后的产品外包装上进行标示,表明“非转基因”身份,结合我国现已实施的“转基因食品”标示制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和知情的权利。
non-gm source 欧盟定义 -回复
non-gm source 欧盟定义-回复【nongm source 欧盟定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欧盟对于非转基因(Non-GMO)的定义及标准。
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转基因概念,并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转基因食品。
接着,我们将深入讨论欧盟对非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标签和认证要求。
最后,我们将总结欧盟对非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指的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外源基因引入到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基因组的生物。
尽管转基因食品在全球市场上越来越常见,但某些消费者和组织担心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非转基因食品作为替代选择。
欧盟对于非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比较严格,其要求食品材料完全不含转基因成分。
换句话说,任何经过基因编辑或转基因操作的食品材料都无法被认定为非转基因。
欧盟强调了食品的纯度和源头追溯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标签和认证要求,以确保消费者能够识别和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首先,欧盟要求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是否为非转基因产品。
这要求厂商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产品符合欧盟对非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此外,欧盟还要求非转基因食品应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这些认证机构会定期进行抽样和检测,以确保非转基因产品的源头追溯和品质。
其次,欧盟规定将转基因成分和非转基因成分混合使用的食品必须按照特定比例标签化。
如果食品中包含超过0.9的转基因成分,那么它必须标注为“可能包含转基因成分”。
这样的要求旨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是否购买这些产品。
欧盟还要求对于非转基因食品的原材料来源进行充分的追溯和记录。
生产商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以证明其原材料的非转基因性。
这一追溯制度对于欧盟的食品产业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非转基因食品在欧盟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SGS非转基因供应链认证标准
1INTRODUCTION介绍 (2)1.1D EFINITIONS定义 (2)1.2C HANGES IN LEGISLATION AND SGS S TANDARD法规变化和SGS标准 (4)1.3S COPE OF THE N ON-GMO C ERTIFICATION非转基因认证的范围 (6)2REQUIREMENTS FOR THE SUPPLY CHAIN对供应链的要求 (7)2.1S EED S UPPLIER种子供应商 (7)2.2F ARMING OF N ON-GMO P RODUCTS非转基因产品的种植 (9)2.3T RADING贸易 (11)2.4P ROCESSING加工 (14)2.4.1Commodity Processor产品加工者 (14)2.4.2Ingredient producer产品生产者 (17)2.4.3Ingredient/Commodity user产品使用者 (20)3REQUIREMENTS FOR SERVICES IN THE SUPPLY CHAIN 对供应链服务的要求 .23 3.1S TORAGE OF N ON-GMO PRODUCTS非转基因产品的储存 (23)3.2T RANSPORT OF N ON-GMO PRODUCTS非转基因产品的运输 (25)3.3R EQUIREMENTS REGARDING SAMPLING AND ANALYSIS对取样和分析检测的要求 (27)1 Introduction 介绍1.1 Definitions 定义Definitions are based on EC directive 2001/18/EC and on EC regulations 1829/2003 and 1830/2003.定义是以EC指令2001/18/EC和EC法规1829/2003及1830/2003为基础。
非转基因食品需不需要认证的研究报告
非转基因食品需不需要认证的研究报告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非转基因食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
然而,现在市场上的非转基因食品也并非全部“安全可靠”,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对于非转基因食品是否需要认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转基因食品的概念非转基因食品在简单理解上就是指没有经过基因改良或转基因技术处理的食品。
其与转基因食品的区别在于,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引入到食品中,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耐病性和产量等,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等。
二、非转基因食品认证的必要性尽管生物技术的普及为食品产业带来了诸多的好处,如增加产量、提高抗病能力等,但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转基因食品往往进入消费者的菜篮子,而非转基因食品由于其不经过技术改良,成为了人们更为健康的选择。
虽然非转基因食品在本质上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也并非全部都是100%的安全可靠。
在市场上,也存在着故意夸大其安全性,哄抬价格的行为。
针对上述问题,非转基因食品认证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认证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准确、权威的评价指标,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认证标识是否存在,来判断非转基因食品市场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自己的购买安全。
三、非转基因食品认证的实际操作情况目前,国家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要求对非转基因食品进行认证,以落实“保障民众健康”这一基本宗旨。
然而,由于缺乏强制的监管手段,一些不法商家仍然存在故意夸大非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甚至通过伪造认证标识等行为欺诈消费者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应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当积极配合,并通过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等方式,进一步保证食品认证的实际操作情况。
四、结论在当前食品产业中,非转基因食品认证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只有通过认证,才能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和真实性,保障消费者权益。
因此,在加强监管措施、完善认证标准等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非转基因食品。
IP认证法规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说明一、制定IP认证技术规范、实施规则的必要性;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的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实现了部分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也逐步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技术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角度尚无法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做出明确的结论。
因此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支持转基因产品,而另一个则是以欧盟为代表,对转基因产品所持态度非常谨慎。
我国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部分参照了欧盟的做法,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上述立法制度的不同,一方面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除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管理制度外,还建立和实施了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以下称IP)认证制度。
在我国建立和实施IP认证制度,对于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产品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促进了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逐步走向“选择性”消费。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对广州市民转基因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表明,56%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而只有11%的消费者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偏好非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与偏好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约为3:1到5:1;另有44%的消费者表示,即使非转基因食品比同类转基因食品贵一成,仍然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实施IP认证后,将在获得认证后的产品外包装上进行标示,表明“非转基因”身份,结合我国现已实施的“转基因食品”标示制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和知情的权利。
CQC76-000200-2017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规则
产品安全认证规则CQC76-000200-2017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规则Certification Rules for Non-GMO Product Identity Preservation2017年3月1日发布 2017年3月1日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前言本规则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要起草人:王吉潭、张天军、芦云、王晶1. 适用范围1.1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消费,规范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以下简称IP认证)活动,确保认证程序和管理基本要求的一致性和认证的有效性,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规定了实施IP认证的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3对申请IP认证所实施相关认证活动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
2. 人员要求从事IP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能力,具有相关专业教育和工作经历,接受过IP体系生产、加工、经营及认证要求等方面的培训。
并按照中心有关规定取得相应IP认证检查员资质。
认证机构应对本机构的认证人员的能力做出评价,以满足实施生产企业相应类别产品IP认证活动的需要。
3. 认证依据《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CQC7101-20174. 认证模式现场检查+产品抽样检测+跟踪检查。
5. 认证程序5.1认证申请5.1.1认证委托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2)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3)按照CQC《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和实施了IP体系。
5.1.2认证委托人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a.认证申请书;b.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复印件;c.有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件复印件(适用时);d.质量管理体系文件;e.技术人员资格证明文件;f.产品生产计划;g.生产区域位置图、平面图、产品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h.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证机构要求及提供资料真实性的自我声明;i.委托加工情况(适用时);j.其他文件。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核心提示:前言《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风险评估第2部分:组织措施第3部分:物理措施第4部分:管理体系本规范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前言《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风险评估——第2部分:组织措施——第3部分:物理措施——第4部分:管理体系本规范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第1部分: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1 范围和目的本规范适用于组织证明其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CCIC-CAS依据此规范对申请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证书的组织进行审核。
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申请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的组织建立、执行并保持IP体系,排除并且控制供应链中的转基因成分,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法规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
*IP认证规范的本部分规定了对非转基因食品及其原料、非转基因饲料和非转基因种子及其他产品的生产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以及评价是否符合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的条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REGULATION (EC) No 1829/200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September 2003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feed REGULATION (EC) No 1830/200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September 2003 concerning the traceability and label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the traceability of food and feed products produced from genetical 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amending Directive 2001/18/EC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规范。
SGS非转基因供应链认证标准
1 INTRODUCTION 介绍 (2)1.1 DEFINITIONS 定义 (2)1.2 CHANGES IN LEGISLATION AND SGS STANDARD法规变化和SGS标准 (3)1.3 SCOPE OF THE NON-GMO CERTIFICATION 非转基因认证的范围 (4)2 REQUIREMENTS FOR THE SUPPLY CHAIN 对供应链的要求 (5)2.1 SEED SUPPLIER 种子供应商 (5)2.2 FARMING OF NON-GMO PRODUCTS 非转基因产品的种植 (7)2.3 TRADING 贸易 (8)2.4 PROCESSING 加工 (11)2.4.1 Commodity Processor 产品加工者 (11)2.4.2 Ingredient producer 产品生产者 (14)2.4.3 Ingredient/Commodity user 产品使用者 (17)3 REQUIREMENTS FOR SERVICES IN THE SUPPLY CHAIN 对在供应链中的服务的要求 (20)3.1 STORAGE OF NON-GMO PRODUCTS非转基因产品的储存 (20)3.2 TRANSPORT OF NON-GMO PRODUCTS非转基因产品的运输 (22)3.3 REQUIREMENTS REGARDING SAMPLING AND ANALYSIS 对取样和分析测试的要求 (24)1 Introduction 介绍1.1 Definitions 定义Definitions are based on EC directive 2001/18/EC and on EC regulations 1829/2003 and 1830/2003.定义是以EC方针2001/18/EC和EC法规1829/2003及1830/2003为基础。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非转基因身份保持
06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 认证的社会效益与 前景展望
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信任度
消费者对非转基 因产品的认知和 信任是推动市场 发展的关键
身份保持认证技 术能够确保产品 的真实性和可追 溯性
提高消费者对非 转基因产品的认 知度和信任度有 助于拓展市场份 额
未来,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普 及,消费者对非 转基因产品的认 知度和信任度将 进一步提高
挑战应对:尽管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标 准、监管政策等。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监管水平,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3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 认证的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与标准
检测方法:PCR 检测、DNA测序、 基因芯片等
检测标准:国际 标准ISO 21571 和国家标准GB/T 35432
检测流程:样品 采集、处理、提 取、扩增、检测 等步骤
注意事项:严格 遵守实验室安全 规范,确保样品 不被污染
检测机构与人员资质要求
合作与交流: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非转基因 身份保持认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违规行为处理与法律责任
违规行为定义:违反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的行为 违规行为处理: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如罚款、吊销证书等 法律责任:对违规行为涉及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规定 监管机构:明确监管机构及其职责,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
05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 认证的监督与管理
监管部门职责与监管方式
监管部门职责:负责制定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监管方式:定期对非转基因产品进行抽查检测,确保符合认证标准;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合法、 合规运行;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相关投诉举报。
“非转基因”标注不规范或将被罚
“非转基因”标注不规范或将被罚在当今的食品市场中,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质量和来源越来越关注。
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就是转基因食品。
为了满意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很多食品生产商选择在包装上标注“非转基因”以表明其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但也有部分商家借“非转基因”之名搞噱头宣扬。
那毕竟什么是非转基因,我国目前对于“非转基因”宣称的要求又是怎样的,食品伙伴网通过本文的简洁介绍,关心大家更好地了解非转基因宣称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非转基因”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转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一)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三)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与之相对的就是非转基因食品,这些食品来源于自然生长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其基因组成没有经过人为的转变。
二、“非转基因”宣称的标准法规要求为便利大家更好地了解“非转基因”的宣称要求,食品伙伴网梳理了相关的标准法规及意见稿,详见下表。
标准法规名称相关内容关于指导做好涉转基因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农科(执法)函〔2023〕第18号)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做加工原料、未批准在国内进行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我国已批准进口用做加工原料或在国内已经商业化种植,市场上的确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可以标明非转基因但禁止使用更健康、更平安等误导性广告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2023年第16号)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当根据规定在标签、说明书上显著标示。
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数字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保护级别的要求
数字身份认证技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在进行各种上线交易和活动时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身份认证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数字身份认证技术和身份认证保护级别的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主题。
1.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方法来确认一个人或实体的身份。
在数字世界中,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卡和双因素认证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劣,但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数字身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1 密码认证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之一,用户需要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才能进行身份认证。
密码认证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也存在着泄露和被猜测的风险。
密码认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来提高安全性。
1.2 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识别人体的生理特征(如指纹、虹膜、面部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其优点是准确性高,不易伪造。
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隐私保护问题。
1.3 智能卡智能卡是一种集成了芯片的卡片,可以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密钥,通过读卡器进行身份认证。
智能卡技术安全性高,但卡片的丢失和损坏可能会带来一定风险。
1.4 双因素认证双因素认证是指在传统的密码认证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如无线终端短信验证码、硬件密钥)进行身份认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身份认证保护级别的要求身份认证保护级别是指对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护措施的要求。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会对身份认证保护级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2.1 个人用户身份认证对于个人用户,身份认证保护级别的要求主要包括安全性和便捷性两方面。
身份认证技术需要在保证数字身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尽可能减少用户的操作和负担,提高用户体验。
2.2 企业用户身份认证在企业领域,身份认证保护级别的要求更加严格,安全性和授权管理是重点。
国际数字身份认证规则
国际数字身份认证规则是为了确保在网络环境中对个体或实体的身份进行安全、可靠、高效的验证和识别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准则。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数字身份认证已经成为保障信息安全和便捷业务处理的重要手段。
国际数字身份认证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份标识和认证管理:为了保证数字身份的可信度,数字身份标识需要与真实身份绑定,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
这需要采用安全的认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实体才能访问和使用数字身份。
2.数据保护和隐私:在数字身份认证过程中,需要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这包括对敏感数据的加密存储和传输,以及对用户数据的合法获取和使用。
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隐私政策和数据管理规定,明确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共享方式。
3.互操作性和标准化:为了方便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数字身份认证需要遵循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
这包括对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加密算法等方面的统一规定。
同时,需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互操作性,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身份互通。
4.安全审计和风险管理:为了确保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
这包括对系统漏洞的检测和修复、对异常行为的监控和预警、对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等措施。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突发事件。
5.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用户对数字身份认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这包括对用户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操作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需要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帮助,解决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际数字身份认证规则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体系。
为了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数字身份认证,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推动数字身份认证的普及和应用。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数字身份认证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
6.1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 (源自《欧洲转基因食品管理新法规》) 1、产品是转基因材料,如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等; 或产品成分中含有转基因材料,如添加大豆蛋白 的各种食品; 2、来源于转基因材料,但是产品中已不含转基因 材料,如大豆精炼色拉油、大豆卵磷脂、大豆异 黄酮、维他命E等;玉米加工的淀粉、维他命C, 柠檬酸等; 3、用转基因材料加工的产品,如奶酪(使用了转 基因乳酶)、牛奶、肉类、鸡蛋等(法规不适 用)。
3、基因控制性状
• 另外,物质的代谢也由酶催化,比如大多数生物 有合成糖酵解途径的酶的基因,因此能利用葡萄 糖酵解获得能量,而立克次氏体则无这些基因, 因此它不能利用糖类获得能量。 • 最后举个例子,人类的猫叫综合症是由于人类5号 染色体的一段缺失造成的。
3、基因控制性状
• 猫叫综合症 是一种染色体短臂畸形,是由于5号染色体丢失 一片段引起,在国内外均很少见,发生率为十万分 之一 。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央部畸形, 哭声奇特,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智能障碍,而其 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据称,病儿哭声异 常可能系喉部发育不良所致,也可能与脑损害有关。 据临床观察,患儿比正常新生儿喜哭,猫叫样的哭 声显著,此外,患儿眼距较宽,耳廓位置偏低,并 伴生较多毛发,口腔中上腭也较高。此间医学遗传 专家说,患有“猫叫综合症”的新生儿,先天愚型,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引言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中,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遗传改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医学研究领域。
然而,由于转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潜在风险,一些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产品抱有担忧。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非转基因的需求,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
背景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中,实现对其遗传特征的改良。
转基因食品和产品在市场上存在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消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非转基因产品的需求,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被提出。
技术原理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对种子、农作物或产品进行检测和鉴定,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非转基因的标准。
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样品采集:从种子、农作物或产品中采集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DNA提取:通过合适的方法提取样品中的DNA,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3.PCR扩增: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非转基因序列或转基因序列,从而区分非转基因和转基因材料。
4.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可用于在转录过程中合成反义RNA,供分子分析之用。
5.电泳分析:通过凝胶电泳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离和检测,可根据大小差异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
也可以更高级的手段,譬如利用质谱分析来进行更准的识别和定量。
6.数据分析: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读,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并给出相应的认证结果。
技术规范为了保证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的可靠性和规范性,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以确保检测方法和流程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1.样品采集和处理规范:明确样品采集的时间、地点、数量和方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体系简介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体系简介
钱中亮;陈历程
【期刊名称】《中国检验检疫》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当前,转基因产品可能潜在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许多消费者都认为转基因产品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钱中亮;陈历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68.2
【相关文献】
1.基于移动IPv6的身份认证体系 [J], 蒲志强;冯山
2.MIPS R2000/R2010体系结构简介 [J], 黄萍芳;佟春环
3.IPv6下的QoS体系简介 [J], 江平
4.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与农产品出口 [J], 叶建峰;黎少峰;杨勇
5.基于Diameter协议的移动IPv6身份认证体系的设计研究 [J], 王泽;刘天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技术规范
1
、
.~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实施规则>
编制说明
一、制定IP认证技术规范、实施规则的必要性;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的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当前国际上已经实现了部分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也逐步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技术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角度尚无法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做出明确的结论。
因此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支持转基因产品,而另一个则是以欧盟为代表,对转基因产品所持态度非常谨慎。
中国当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部分参照了欧盟的做法,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2
上述立法制度的不同,一方面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除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管理制度外,还建立和实施了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以下称IP)认证制度。
在中国建立和实施IP认证制度,对于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产品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
中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促进了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逐步走向”选择性”消费。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对广州市民转基因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表明,56%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而只有11%的消费者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偏好非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与偏好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约为3:1到5:1;另有44%的消费者表示,即使非转基因食品比同类转基因食品贵一成,依然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实施IP认证后,将在获得认证后的产品外包装上进行标示,表明”非转基因”身份,结合中国现已实施的”转基因食品”标示制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和知情的权利。
2、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当前国际上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立法倾向,严重影响了国际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产品生产国家,原是欧盟、日本等国家广大食品生产商的重要食品原料基地,但随着各国严格的转基因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要求,广大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纷纷采取非转基因政策,导致美国原有的食品、饲料原料市场迅速萎缩,而广大食品生产商纷纷向巴西、中国等国家寻求非转基因原料的供应。
中国当前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实施IP认证,将有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IP认证体系,是为保持非转基因产品的纯粹性,防止转基因污染,从非转基因产品的作物种植到产品运输、(出口)、加工的整个或
部分生产供应链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持非转基因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的系统;经过对供应链各个阶段的转基因的控制、隔离、检测及审核评估,确保非转基因产品含有最低的转基因成分,并保持详尽而完整的资料、数据记录及相关证书。
当前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企业仍有较大比例使用”非转基因”原料,受到国外政策的影响,这些企业的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对IP认证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急需经过IP认证,获得通往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当前中国国内尚没有建立统一的IP认证制度。
制定IP认证实施规则、技术规范,将有助于规范IP
4
认证的认证管理,推动IP认证的实施,为认证机构和申请认证的组织提供认证实施的依据和准则。
二、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关系
国内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的管理,主要包括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等部委颁布的相关法规性文件,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进出境转基因生物管理等。
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本条例自3月20日实施,主要规定了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分级管理评价制度,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和许可备案制度。
<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建立经营档案。
2.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本办法自3月20日实施,规定了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规定。
第六条标识的标注方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