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传导抗扰度测试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测定材料或产品在传导过程中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这一测试标准在工程、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传导抗扰度测试的标准内容及其相关要点。
首先,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测试步骤、测试结果评定等几个方面。
其中,测试方法是指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确定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测试条件是指确定测试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电磁场强度等;测试设备是指进行测试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包括发生器、示波器、天线等;测试步骤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评定是指根据测试数据对产品的传导抗扰度进行评定和判定。
其次,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的要点包括测试对象、测试范围、测试要求等几个方面。
测试对象是指需要进行传导抗扰度测试的具体产品或材料,可以是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等;测试范围是指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包括传导抗扰度的频率范围、干扰源的种类和强度、传导路径等;测试要求是指测试过程中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测试环境的稳定性、测试设备的准确性、测试数据的可靠性等。
再次,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以及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在制定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时,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传导路径,确定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同时,还需要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测试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最后,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的执行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时,需要严格控制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确保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还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总之,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一、测试仪器1. 传导抗扰度测试仪: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模拟各种传导干扰信号,测量被测设备的传导抗扰度。
2. 功率分析仪:用于测量被测设备在传导抗扰度测试中的功耗。
3. 阻抗分析仪:用于测量被测设备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4. 测试线缆:具有较低的阻抗和较高的绝缘性能,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测试软件:能够控制传导抗扰度测试仪和读取测试数据。
二、测试布置1. 被测设备应放置在平稳的测试台上,保证其正常运行。
2. 测试线缆应正确连接在被测设备和传导抗扰度测试仪之间。
3. 测试布置应避免电磁干扰和信号反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测试环境应保持整洁和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影响测试结果。
三、测试方法1. 传导抗扰度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一般采用CISPR标准。
2. 对于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干扰信号,应选择合适的测试等级。
3. 在测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测试数据的变化情况。
4.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测试结果,应重新进行测试,并分析原因。
四、测试步骤1. 打开传导抗扰度测试仪和测试软件,准备测试。
2. 设置测试等级、频率、幅度等参数,按照需要选择测试模式。
3. 将测试线缆连接到被测设备和传导抗扰度测试仪之间。
4. 开始测试,观察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测试数据变化情况。
5. 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测试,并记录异常情况。
6. 完成测试后,关闭传导抗扰度测试仪和测试软件,整理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
7.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测试结果,应重新进行测试,并分析原因。
8. 根据需要编写测试报告和整理测试数据。
五、测试结果分析1. 根据测试数据,分析被测设备的传导抗扰度性能。
2.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测试结果,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根据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或改进制造工艺,以提高其传导抗扰度性能。
4.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测试报告中,以便后续分析和使用。
六、安全措施1. 在使用传导抗扰度测试仪时,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版本号:第1/0版1.目的和范围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条款6.4.5指出:用于测量的设备应能够达到所需的测量准确度或测量不确定度,以提供有效的结果。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高可靠性,有必要对测量仪器中涉及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确认,并以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从而验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水平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为提高本所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本报告从测量设备和设施方面,对于射频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参考标准对于EMC试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主要参考以下标准和规范:●IEC61000-4-6:2013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4-6: Testing andmeasurement techniques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radio-frequency fields”●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6113.402-201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NAS-CL07《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GL07《EMC检测领域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ETIEEE/P 1904-2006《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IEC/TR 61000-1-6:2012《电磁兼容1-6部分:综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UKAS,M3003,Edition 2:2007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和置信度表示●ISO/IEC Guide 98-3:2008 测量不确定度第3部分:测量中的不确定度表示指南3.基本说明1)概率分布函数的确定标准不确定度()ix u 可通过将i x 的不确定度的值除以包含因子k 来计算,这个包含因子依赖于ix 不确定度的概率分布和与其相应的置信概率。
cs抗扰度测试标准和方法
cs抗扰度测试标准和方法
CS抗扰度测试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抗扰度性能评估的一种测试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CS
抗扰度测试标准和方法:
1. 标准:常见的标准包括IEEE Std 2136-2015《计算机系统可靠性评估》和MIL-STD-810《美
国国防部试验方法标准》。
2. 方法:
a. 温度变化测试:通过模拟温度变化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测试,包括高温、低温和温度变化速
率等条件。
b. 湿度变化测试:模拟湿度变化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包括高湿度、低湿度和湿度变化速率
等条件。
c. 振动测试:通过模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对系统进行测试,包括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和
冲击振动等。
d. 冲击测试:模拟系统在受到突然冲击或碰撞时的抗冲击性能。
e. 电磁干扰测试:模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如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和
电磁感应抗扰度测试。
f. 电源变化测试:模拟电源电压波动、瞬时断电和频繁开关等条件对系统的影响。
g. 环境适应性测试:包括盐雾、尘埃、震动、太阳辐射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系统的影响。
h. 软件鲁棒性测试:通过模拟不同的输入数据和错误处理情况,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i. 长期可靠性测试:连续长时间进行测试,评估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抗扰度性能。
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和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在各种扰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EMC基础知识分享
EMC基础知识分享目录1、 EMC基本概念2、EMC标准化组织3、 EMC标准介绍4、EMI测试项目介绍E M C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定义是指:设备或系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其中EMC包含EMI(电磁干扰度)和EMS(电磁抗干扰度)两个部分,EMI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EMS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因此,根据定义。
E M C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于1906年,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负责>9KHz所有类型电器的EMI无线电信号保护测试标准规范的编写。
TC77:第77技术委员会,整个频率范围内的抗扰度,低频范围内(<9KHz)的发射,以及CISPR不涉及的骚扰现象;负责制定基本文件即IEC61000系列标准。
其中IEC61000-4系列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抗扰度基础标准。
CENELEL: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统一的欧洲电工标准(EN标准),实行电工产品的合格认证制度。
SAC: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我国的标准化制度E M C标准介绍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类标准。
1、基础标准:描述了EMC现象、规定了EMC测试方法、设备,定义了等级和性能判据。
基础标准不涉及具体产品。
2、产品类标准:针对某种产品系列的EMC测试标准。
往往引用基础标准,但根据产品的特殊性提出更详细的规定。
3、通用标准:按照设备使用环境划分的,当产品没有特定的产品类标准可以遵循时,使用通用标准来进行EMC测试。
EM C 常用标准对照表E M I测试项目介绍1、EMI测试设备的分组和分类2、传导骚扰(CE)①测试简介:传导干扰是用来衡量电子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对整个电网发送电子干扰信号大小的一个概念。
emc cs测试标准和方法
emc cs测试标准和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即电磁骚扰(EMI);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抗扰度(EMS)。
电磁抗扰度(EMS)测试项目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ESD)、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雷击浪涌抗扰度(SURGE)、射频辐射抗扰度(RS)、传导骚扰抗扰度(CS)、电压跌落抗扰度(DIP)等。
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测试设备和标准:确定需要测试的设备以及使用的标准。
2. 测试准备:准备测试设备,并确定测试环境。
3. 进行测试:根据选定的标准进行测试。
4. 数据分析:分析测试数据,评估测试结果。
5. 报告:准备测试报告,提交给相关机构。
具体标准和方法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产品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前,仔细阅读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电磁兼容测试项目
电磁兼容测试项目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一种评估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方法。
该测试有助于降低设备产生的辐射或传导辐射干扰其附近其他电子产品的可能性。
同时,EMC测试还可以确保您自己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其他电磁辐射源周围继续按预期运行。
EMC测试包含两大项:EMI(干扰、辐射、发射)和EMS(敏感度、抗干扰)。
EMI测试项包括:RE(辐射,发射)、CE(传导干扰)、Harmonic(谐波)、Flicker(闪烁)等。
EMS测试项包括:ESD(静电)、EFT(瞬态脉冲干扰)、DIP(电压跌落)、CS (传导抗干扰)、RS(辐射抗干扰)、Surge(浪涌,雷击)、PSMS(工频磁场搞扰度)等。
电磁兼容测试项目主要有以下七项:电磁兼容测试辐射发射(RE)、电磁兼容测试传导发射、ESD、EFT、DIP、CS、RS和Surge。
其中,辐射发射(RE)测试是测量EUT通过空间传播的辐射骚扰场强,包括磁场辐射和电场辐射。
传导发射(Conducted n)测试则是测量电源线和信号/控制线产生的骚扰电压或骚扰电流的限值。
欧洲标准通常基于来自CISPR (无线电特别委员会)和___)的国际标准。
检测电子电气设备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环境下,性能是否满足国际和国内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
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相应标准IEC -4-4,GB/T .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量范围电压范围:0.2kV-5kV上升时间:5ns-50ns重复频率:100Hz-5kHz电磁兼容测试是电子电气设备必须经过的重要测试之一。
其中静电放电、辐射敏感度和电快速瞬态脉冲群抗扰性是其中的三个重要测试项目。
静电放电测试主要模拟人体带电直接接触被试物品,检测设备在静电放电环境下的性能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辐射敏感度测试是检测设备在射频调制源电平下能否按性能规范要求工作的试验。
电快速瞬态脉冲群抗扰性测试则是检测设备在电路中切换瞬态过程产生的干扰下能否正常工作的试验。
传导抗扰度测试
浪涌信号发生器下面这个就是内容分发网络CDN, 它是用来测量三相供电的EUT或者直流电源的 EUT准备的,浪涌信号发生器通过CDN将信号耦 合到被测试的线路中,信号线的测量也是通过 CDN,但同时也要加上耦合夹,通过耦合夹将干 扰信号耦合到线路中。耦合夹信号的输入端应该 为最接近EUT的那一端,EUT在布置中受试设备 应该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并用厚0.1m的绝缘 支座与之隔开。若受试设备为台式设备,则受试 设备应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方 0.8m±0.08m处。 接地参考平面应为一块厚度不小于0.25mm的金属 板(铜或铝);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金属材料,但 其厚度至少应为0.65mm。
静电放电抗扰度
EMC测试分为电磁干扰EMI和电磁 敏感性,即 抗干扰EMS,静电放电抗扰度是EMS中的一个 测试项目,因为带静电的物体进行放电时会产 生放电电流,这个放电电流会产生短暂的强度 很大的电磁场。放电时产生短暂的放电电流和 相应的电磁场可能引起电气、电子设备的电路 发生故障,甚至损坏。静电放电试验的目的就 是检验电气、电子设备在遭受这类静电放电骚 扰时的性能。
吸收钳法测到的是连接被测电缆的等效共模 源的骚扰功率,用50Ω标准信号源的功率 dB(pW)表示。 对于每一个测试频率点,吸收钳都应沿着电 源线移动,找出最大值,因为共模电流在 导线上是以驻波形式出现的。功率吸收钳 测量系统应事前进行校准,得到修正因 子—频率曲线。
第一类 是信息技术类,所用的标准是 EN55022,第二类是家用电器类,所用标 准是EN55014,第三类是灯具类,所用标 准是EN55015,第四类是音视频类,所用 标准是EN55013。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测试, EUT离LISN的距离是1米,离垂直接地面, 即屏蔽室的竖直墙面的距离是0.4米,台式 设备是放在0.8米的绝缘桌上,落地式设备 室放置在0.15的绝缘木板上,根据产品类别 的不同,测试频率及限值也会有所差异, 其中灯具类的测试频率是从9KHZ—
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
传导骚扰抗扰度(CS)1.传导骚扰抗扰度1.1 传导骚扰抗扰度概述本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IEC61000-4-6:2006,对应国家标准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
1.2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目的和应用场合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骚扰源是来自9kHz~80MHz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场。
该电磁场会作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连接线路上,这些连接引线的长度则可能与干扰频率的几个波长相当,因此,这些引线就变成被动天线,接受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引线电缆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耦合外界干扰到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所形成的近场电磁骚扰到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干扰。
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个评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性能的公共参考,为有关产品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基本参考。
2 传导骚扰抗扰度常见术语2.1 人工手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手持式电气设备和地之间的人体阻抗的电网络2.2 辅助设备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
2.3 注入钳u 电流钳由被注入信号的电缆构成的二次绕组实现的电流变换器。
u 电磁钳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2.4 共模阻抗在某一端口上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比。
2.5 耦合系数在耦合装置的受试设备端口所获得的开路电压(电动势)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上的开路电压的比值2.6 耦合网络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2.7 去耦网络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量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8 电压驻波比沿线最大电压和邻近最小电压幅度之比。
3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等级u 在9k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不要求测量。
u 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应根据设备和电缆最终安装时所处电磁环境按下面表格选择相应的试验等级。
传导骚扰测试原理
传导骚扰测试原理传导骚扰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环境中的骚扰攻击,以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的测试方法。
通过这种测试方法,可以发现网络系统中的潜在漏洞和薄弱点,并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传导骚扰测试的原理是模拟黑客攻击技术,以确定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它通过模拟各种常见的骚扰攻击,如网络钓鱼、恶意软件传播、拒绝服务攻击等,来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脆弱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传导骚扰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信息: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收集目标网络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系统架构、开放端口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测试过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了解目标系统。
2. 制定测试计划: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目标、测试的方法、测试的时间等。
测试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测试计划,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3. 模拟攻击:根据测试计划,测试人员开始模拟各种骚扰攻击,如网络钓鱼、恶意软件传播、拒绝服务攻击等。
通过这些模拟攻击,可以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4. 收集测试数据: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收集测试数据,包括攻击方式、攻击效果、系统响应等。
这些测试数据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分析系统的安全性,并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脆弱点。
5. 分析测试结果:在收集到足够的测试数据之后,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他们需要根据测试数据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脆弱点。
同时,他们还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传导骚扰测试,可以帮助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点,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传导骚扰测试还可以帮助网络系统的管理员了解骚扰攻击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传导骚扰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环境中的骚扰攻击,以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的测试方法。
EMC及浪涌相关测试测试简介
EMC基本定义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 装置、整组设备或整套系统,在它本身的电磁环境中,能圆满地动作,而 且不会产生让其它在此环境中的设备难以忍受的电磁干扰。 EMC测试目的是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 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EMC包含两大项:EMI(干扰)和 EMS(敏感度,抗干扰)
辐射骚扰测试(RE)
辐射骚扰测试(Radiated disturbance,简称RE),包含空间辐射和磁场辐射 测试。辐射骚扰主要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产品发射到空中,或能量 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对周边产品的影响。 辐射骚扰超标的产品可能引起周围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干扰信 息技术设备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并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电磁辐射分两个级别,其中工频段的单位是μT,如果辐射在0.4μ T以上 属于较强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长期接触易患白血病。如果辐射在 0.4μT以下,相对安全。而射频电磁波的单位是μW/㎝ 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简 称EFT),测试波形为5/50nS电压波。又称快速脉冲测试.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是由电 路中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切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掉等)产生的能量,电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主要是模拟上述能量通过连接线缆(电源线等)对 电子产品产生的干扰.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不通过的电子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死机, 复位,发生故障或烧毁等.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使用的基础标准为 IEC/EN 61000-4-4. 目的:考察单个设备或系统抗快速瞬变干扰的能力
国标emc测试标准
国标emc测试标准
国标EMC测试标准是中国的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标准,它规定了在电磁环境中电子设备的发射和抗干扰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EMC测试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EMC测试标准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电磁骚扰(EMI)测试和电磁抗扰度(EMS)测试。
1.电磁骚扰(EMI)测试:该测试用于测量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
射和传导骚扰。
这些骚扰可能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EMI测试包括辐
射骚扰测试(RE)和传导骚扰测试(CE)。
在进行EMI测试时,需要使
用特定的测量设备和测试场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电磁抗扰度(EMS)测试:该测试用于测量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
扰能力。
EMS测试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和浪涌(冲击)抗扰
度(SURGE)等。
在进行EMS测试时,需要使用模拟电磁环境的设备来模拟电子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电磁干扰。
总的来说,国标EMC测试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它确保了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在进行EMC测试时,需要遵循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并使用适当的测量设备和测试场地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设备类型来选择适当的EMC测试标准。
传导抗扰性度测试方法
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騷扰抗扰度测试所研究的骚扰源通常是指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
该电磁场可能作用于连接安装设备的整个电缆上。
虽然被骚扰设备的尺寸比骚扰频率的波长小,但I/O线,例如电源线、通信线、接口电缆等,由于其长度可能是几个波长、则可能成为无源的接收天线网络。
假定连接设备的电缆网络是处于谐振的方式(入/4和入/2开路或折合偶极子,电缆系统间的敏感设备易受到流经设备的骚扰电流的影响,并由相对于参考接地平面(板)具有 150Ω共模阻抗的耦合和去耦网络代表这种电缆系统。
测量方法是使受试设备在骚扰源作用下形成的电场和磁场来模拟来自实际发射机的电场和磁场。
这些骚扰场是由试验配置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所形成的近区电场和磁场来近似表示的。
用耦合和去耦装置提供騷扰信号给某一电缆,同时保持其他电缆不受影响,只近似于骚扰源以不同的幅度和相位范围同时作用于全部电缆的实际情况。
1.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试验等级试验等级定义的频率范围为150kHz?8MHz。
9?150K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不要求测量。
试验等级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等级试验等级电压(e.m.f)U0/dBμV U0/V1120121303314010X特定注;X是一个开放等级。
试验等级选择主要依据设备和电缆实际安装时所接触的电磁环境。
表6-16中的等级划分依据如下。
a. 1类:低电平辐射环境。
无线电台/电视台位于的距离上的典型电平和低雄率发射接收机的典型电平。
b. 2类:中等电磁辐射环境。
用在设备飭低功率便携式发射机(典型额定值小于1W)。
典型的商业环境。
c. 3类:严酷电磁辐射环境。
用于相对靠近设备,但距离不小于1m的手提式发射接收机(≥2W),用在靠近备的高功率广播緒机和可能靠近工科医设备。
典型的工业环境。
d. X类:特定产品通过协商或由产品规范和产品的技术标准规定的开放等级。
选择适用等级时,还要考虑到受试设备产生故障的后果,当产生的后果严重时可以考虑采用更严格的试验等级。
EN 61000-4-6传导干扰耐受(CS)测试技术及原理
概述(General)
主要針對電子、電機設備或產品之導線(電源線、信號線、地 線等) , 因無法排除RF field干擾 , 而將頻率範圍9kHz ~ 80MHz之射 頻干擾雜訊藉由導線 , 耦合至產品內部電路之情形
一般設備之導線在非預期下如同一被動接收天線 , 若其周遭 射頻干擾之波長()與導線長呈現倍數關係時 , 導線將可能感應干 擾訊號直/間接影響設備動作。
干擾波之波形(e.m.f. of test level 1)
頻率範圍9kHz ~ 150kHz不需測試 , 因欲感應150kHz之干擾訊號 , 其天線長 (/4)需500m。 測試電壓大小為無調變狀況下 , 電壓的r.m.s.值。實際測試時 , 測試訊號須經 1kHz , 80%之AM調變
3
EN/IEC 61000-4-6之起始頻率
4
EN/IEC 61000-4-6之起始頻率(圖五)
100M 10M 1M
Fstart = co / 10L
Co = 3 108 m/s L = cable length + equipment size
Fstart (Hz)
100k
0.1
1
10
100
1000
Extension L (m)
依設備大小及纜線長度決定測試起始頻率圖
2
130
3
3
140
10
Special
Special
is an open level.
3
3
1.4+80%
2
2
1.414
1.414
1
1
1.4-80%
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
传导骚扰抗扰度(CS)1.传导骚扰抗扰度1.1传导骚扰抗扰度概述本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IEC61000-4-6:2006,对应国家标准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
1.2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目的和应用场合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骚扰源是来自9kHz~80MHz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场。
该电磁场会作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连接线路上,这些连接引线的长度则可能与干扰频率的几个波长相当,因此,这些引线就变成被动天线,接受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引线电缆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耦合外界干扰到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所形成的近场电磁骚扰到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干扰。
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个评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性能的公共参考,为有关产品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基本参考。
2传导骚扰抗扰度常见术语2.1人工手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手持式电气设备和地之间的人体阻抗的电网络2.2辅助设备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
2.3注入钳u 电流钳由被注入信号的电缆构成的二次绕组实现的电流变换器。
u 电磁钳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2.4共模阻抗在某一端口上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比。
2.5耦合系数在耦合装置的受试设备端口所获得的开路电压(电动势)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上的开路电压的比值2.6耦合网络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2.7去耦网络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量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8电压驻波比沿线最大电压和邻近最小电压幅度之比。
3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等级u 在9k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不要求测量。
u 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应根据设备和电缆最终安装时所处电磁环境按下面表格选择相应的试验等级。
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
传导骚扰抗扰度(CS)1.传导骚扰抗扰度1.1传导骚扰抗扰度概述本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IEC61000-4-6:2006,对应国家标准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
1.2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目的和应用场合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骚扰源是来自9kHz~80MHz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场。
该电磁场会作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连接线路上,这些连接引线的长度则可能与干扰频率的几个波长相当,因此,这些引线就变成被动天线,接受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引线电缆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耦合外界干扰到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所形成的近场电磁骚扰到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干扰。
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个评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性能的公共参考,为有关产品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基本参考。
2传导骚扰抗扰度常见术语2.1人工手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手持式电气设备和地之间的人体阻抗的电网络2.2辅助设备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
2.3注入钳u 电流钳由被注入信号的电缆构成的二次绕组实现的电流变换器。
u 电磁钳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2.4共模阻抗在某一端口上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比。
2.5耦合系数在耦合装置的受试设备端口所获得的开路电压(电动势)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上的开路电压的比值2.6耦合网络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2.7去耦网络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量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8电压驻波比沿线最大电压和邻近最小电压幅度之比。
3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等级u 在9k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不要求测量。
u 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应根据设备和电缆最终安装时所处电磁环境按下面表格选择相应的试验等级。
emc测试中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
在进行emc测试中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是用来评估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的一项测试,而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传导抗扰度测试时,主要是针对设备在电磁干扰下的抗扰度能力进行评估。
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需要详细说明测试的范围和对象。
即需要明确测试的电磁频率范围,测试的对象是哪些类型的设备,以及测试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这样可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测试标准中需要详细规定测试所需的设备和仪器的准备和校准方法。
这些设备和仪器包括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等,对这些设备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因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另外,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还需要对测试的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规定。
比如测试所需的电磁场发生器的功率、辐射距离、测试室的环境条件等等。
这些环境条件的规定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除了上述内容,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还需要对测试结果的评估方法进行详细规定。
测试结果的评估是整个测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设备是否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
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测试标准,才能够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也能够保障用户和环境的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制定合理的测试标准对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在EMC测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严格遵循测试标准,可以有效地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EMC测试时,务必遵循相关的测试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随着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对于传导抗扰度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不仅可以保证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还能够确保设备对于电磁干扰的抗扰度能力。
传导抗干扰cs 10v 测试报告模板
以下是一个传导抗干扰CS 10V测试报告的模板,供您参考:
标题:传导抗干扰CS 10V测试报告
一、测试目的
本测试报告旨在评估传导抗干扰CS 10V的性能和符合性,以确保产品在电磁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稳定性。
二、测试环境
1. 测试设备: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测试仪器、电源等。
2. 测试场地:电磁兼容实验室或符合相关标准的测试场地。
3. 测试温度和湿度:根据产品规格和测试要求设定。
三、测试方法
1. 测试仪器与设备连接:将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连接到测试仪器上,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2. 设定测试参数:根据产品规格和测试要求,设定测试参数,如频率、幅度等。
3. 开始测试:启动测试仪器,对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进行传导抗干扰测试。
4. 记录数据: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包括信号波形、幅度、频率等。
5. 分析数据: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的性能和符合性。
四、测试结果
1. 数据记录:记录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在各个测试频点的信号波形、幅度、频率等数据。
2. 性能评估:根据记录的数据,评估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的性能,包括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
3. 符合性判断:根据产品规格和测试要求,判断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传导抗干扰CS 10V设备的性能和符合性评估结论。
2. 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和评估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导骚扰抗扰度(CS)1.传导骚扰抗扰度1.1 传导骚扰抗扰度概述本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IEC61000-4-6:2006,对应国家标准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
1.2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目的和应用场合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骚扰源是来自9kHz~80MHz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场。
该电磁场会作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连接线路上,这些连接引线的长度则可能与干扰频率的几个波长相当,因此,这些引线就变成被动天线,接受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引线电缆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耦合外界干扰到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所形成的近场电磁骚扰到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干扰。
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个评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性能的公共参考,为有关产品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基本参考。
2 传导骚扰抗扰度常见术语2.1 人工手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手持式电气设备和地之间的人体阻抗的电网络2.2 辅助设备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
2.3 注入钳u 电流钳由被注入信号的电缆构成的二次绕组实现的电流变换器。
u 电磁钳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2.4 共模阻抗在某一端口上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比。
2.5 耦合系数在耦合装置的受试设备端口所获得的开路电压(电动势)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上的开路电压的比值2.6 耦合网络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2.7 去耦网络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量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8 电压驻波比沿线最大电压和邻近最小电压幅度之比。
3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等级u 在9k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不要求测量。
u 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应根据设备和电缆最终安装时所处电磁环境按下面表格选择相应的试验等级。
频率范围150kHz~80MHz试验等级Ø 1类:低电平辐射环境。
无线电电台/电视台位于大于1km的距离上的典型电平和低功率发射接收机的典型电平。
Ø 2类:中等电磁辐射环境。
用在设备邻近的低功率便携式发射接收机(典型额定值小于1W)。
典型的商业环境。
Ø 3类:严酷电磁发射环境。
用于相对靠近设备,但距离小于1m的手提式发射接收机(≥2W)。
用在靠近设备的高功率广播发射机和可能靠近工、科、医设备。
典型的工业环境。
Ø ×类:×是由协商或产品规范和产品标准规定的开放等级。
u 对总尺寸小于0.4m,并且没有传导电缆(如电源线、信号线或地线)的设备,标准规定不需要进行此项试验。
比如采用电池供电的设备,当他与大地或其他任何设备没有连接,并且不在充电时使用,则不需要做此项实验,但设备在充电期间也要使用,则必须做此项实验。
u 标准中规定频率范围为150kHz~80MHz,但实际测试的频率范围可根据受试设备的情况分析后确定,当受试设备尺寸比较小时,试验频率最大可以扩展到230MHz。
4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设备4.1 信号发生器a 能覆盖9kHz~230MHz的频段范围,具备幅度和调制功能,能手动或自动扫描,扫描点的驻留时间以及测试的频率-步长可以编程控制。
b 具备幅度调制功能(内调制或外调制),调制度80%±5%,调制频率为1kHz±10%的正弦波c 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为50Ωd 信号发生器任何杂散谱线应至少比载波电平低15dBe 输出电平足够高,能覆盖试验电平4.2 6dB固定衰减器a 减小从功率放大器到网络的失配b 具有足够额定功率4.3 耦合和去耦装置a 将干扰信号很好地耦合到与受试设备相连的各种类型的电缆上;b 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射频干扰电压影响不被测试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其他电路。
c 提供稳定的信号源阻抗。
4.4 钳注入装置钳注入方式特别适合于对多芯电缆的试验。
钳注入方式中,耦合和去耦合功能是分开的,钳注入仅仅提供耦合,去耦功能是建立在辅助设备上的,也就是说辅助设备是耦合去耦合装置的一部分。
其中钳注入装置包括:a 电流钳b 电磁钳5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方法5.1 试验方法及其选择A.试验方法CDN(内容分发网络)法标准推荐首先选择CDN进行射频传导干扰抗扰度测试。
CDN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电缆,如电源线,平衡线,屏蔽线,音频线和同轴线等。
根据不同电缆,选择合适的CDN进行测试。
试验所用到的CDN主要有:将试验信号发生器的干扰信号通过100Ω电阻直接注入到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上(即使屏蔽层未接地或仅仅只有一个接地点)电磁钳电磁钳外形如下,其结构较复杂,它与受试设备的电缆之间是通过感性和容性耦合将射频能量耦合到受试设备的电缆上。
电磁耦钳在1.5MHz以上频率时对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再现性;当频率高于10MHz时,电磁耦钳比常规的电流钳有较好的方向性,并且在辅助设备信号参考点与参考接地板之间不再要求有专门的阻抗,因此使用更方便。
电流钳电流钳外形如下,利用被测设备的电缆组成二次侧,与电流钳一起建立一感性耦合,将射频能量注入到受试设备的电缆上。
为了使电流钳和电缆之间的电容耦合最小,试验时应将电缆放在电流钳的中心位置。
另外由于电流注入探头没有方向性,在试验中辅助设备将与EUT一起承受干扰。
B. 试验方法选择规则5.2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布置以及测试A. 典型的试验布置如下:u 受试设备应放在参考地平面上面0.1m高的绝缘支架上。
对于台式设备,参考接地板也可以放在试验桌上。
所有与被测设备连接的电缆应放置于地参考平面上方至少30mm的高度上,并且被测设备距任何金属物体至少0.5m以上。
u 如果设备被设计为安装在一个面板、支架和机柜上,那么它应该在这种配置下进行测试。
当需要用一种方式支撑测试样品时,这种支撑应由非金属、非导电材料构成。
u 在需要使用耦合和去耦装置的地方,它们与被测设备之间的距离应在0.1m到0.3m之间,并与参考接地板相连。
耦合和去耦装置与被测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应尽可能短,不允许捆扎或盘成圈。
u 对于被测设备其他的接地端子也应通过耦合和去耦网络CDN-M1与参考接地板相连接。
u 对于所有的测试,被测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电缆的总长度(包括任何所使用的耦合去耦网络的内部电缆)不应超过被测设备制造商所规定的最大长度。
u 如果被测设备有键盘或手提式附件,那么模拟手应放在该键盘或者缠绕在附件上,并与参考接地板相连接。
u 应根据产品委员会的规范,连接受试设备工作所要求的辅助设备,例如,通讯设备、调制解调器、打印机、传感器等,以及为保证任何数据传输和功能评价所必需的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均应通过耦合和去耦装置连接到受试设备上。
B. 试验步骤1. 被测设备应在预期的运行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测试。
记录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2. 试验系统的校准,每次试验前应对试验系统进行校准,避免产生测试误差,确保系统满足必须的共模阻抗。
3. 依次将试验信号发生器连接到所选用的耦合装置上(耦合和去耦网络、电磁钳、电流注入探头)。
4. 根据要求设置试验电平的等级,扫频范围是从150kHz 到80MHz或230MHz,用1kHz正弦波调幅,调制度为80%调制干扰信号电平。
频率递增扫频时,步进尺寸不应超过先前频率值的1%。
在每个频率,幅度调制载波的驻留时间应不低于被测设备运行和响应的必要时间,但是最低不应低于0.5s。
敏感的频率(例如,时钟频率)应单独进行分析。
C. 不同注入方法的特点u 采用耦合去耦合网络1. 全部电源连接推荐使用耦合和去耦网络。
而对于高功率(电流≥16A)和/或复杂电源系统(多相或各种并联电源电压)可选择其它注入法。
--- CDN- M1用于仅有单线供电的电源端口。
--- CDN- M2用于有两线供电的电源端口。
--- CDN- M3用于有单相带地线的供电电源端口。
--- CDN- M4用于有三相供电的电源端口。
2. 对非屏蔽的平衡线可由CDN-T2、CDN-T4 或CDN-T8作为耦合和去耦网络。
--- CDN-T2用于有1个对称对(2线)的电缆。
--- CDN-T4用于有2个对称对(4线)的电缆。
--- CDN-T8用于有3个对称对(8线)的电缆。
3. 对非屏蔽的不平衡线可由CDN-AF作为耦合和去耦网络。
---CDN-AF2用于两线的电缆。
采用耦合去耦合网络典型的布置图如下:平面布置图采用耦合去耦合网络注入的程序:(1)如果辅助设备位于地参考平面之上,那么它要放在高于地参考平面0.1m处。
(2)一个耦合和去耦网络应接在要被测试的端口上,而一个接有50Ω负载的耦合和去耦网络连接在另一个端口。
去耦网络应安装在所有其它连接电缆的端口。
在这种方法中,只有一个端接150(3)选择合适的耦合和去耦网络。
(4)如果被测设备只有一个端口,这个端口连接到耦合和去耦网络上用作注入用途。
u 直接注入法将试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干扰电压通过100Ω电阻被注入到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上(即使屏蔽层未接地或仅仅只有一个接地点)。
在辅助设备和注入点之间,并尽可能靠近注入点插入一个去耦电路。
为了提高去耦和稳定电路,应将直接注入装置输入端口的地与参考地平面连接。
典型的试验配置图如下:直接注入的程序:(a)受试设备应放置在距地参考平面0.1m高度的绝缘支撑上。
(b)在被测电缆上,去耦网络应位于注入点和辅助设备之间,尽可能靠近注入点。
第二个端口应用150Ω的负载端接(耦合和去耦网络用50Ω负载端接)。
这个端口应按照7.2中的优先次序选择。
在所有其它与被测设备连接的电缆上应安装去耦网络(当端口开路,耦合和去耦网络可以认为是去耦网络)。
(5)注入点应位于参考地平面上方,从被测设备的几何投影到注入点之间的距离为0.1m至0.3m。
(6)测试信号应通过100Ω电阻直接注入到电缆屏蔽层上。
u 钳注入法对非屏蔽多芯电缆,用钳注入法更合适。
使用钳注入前,必须对电流钳或电磁钳进行校准。
试验配置图如下:针对被测设备呈现不同的共模阻抗,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注入方法:(7)当满足共模阻抗要求时的钳注入的程序当使用前注入法时,每一个用于钳注入的辅助设备应尽可能的代表功能性安装条件。
为了满足近似所需的共模阻抗的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 用于钳注入的每一个辅助设备应放置在距地参考平面0.1m高度的绝缘支撑上。
--- 去耦网络应安装在辅助设备与被测设备之间的每一条电缆上,被测电缆除外。
--- 连接到每一个辅助设备的所有电缆,除了被连接到被测设备上的电缆,应为其提供去耦网络,如下图所示--- 连接到每个辅助设备的去耦网络(除了在被测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的电缆上的网络)距辅助设备的距离不应超过0.3m。